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时间:2019-05-14 14: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第一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同样是一个“仁”。

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满意自己对颜回的成功教育。

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罢了。

以上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其针对性的,所谓殊途而同归。这种教育方式具体到学生自身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种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必然单调,教学过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

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属于胆汁质;而冉有谦虚谨慎,可能属于粘液、抑郁质混合型。班主任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什么叫做仁?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弟子最缺少哪一样,他就告诉这位弟子仁的哪个方面。这就造成整本论语处处说仁,处处又没说清楚。

仁在人们行为中的位置

把仁字拆开,就是二人之意。因此仁字的范围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仁的含义应当从人们的交往中探询。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部分行为是由心灵所触动而后发出的,如喜而称赞人,怒而打骂人。这与其他由意志支配的行为有迥然之别(如饿了要吃饭,冷要穿衣服,这些行为是由意志支配的,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这就是论语中“道不远人”的意思。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只要人们想要仁,仁就会来。这告诉人们,仁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主观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论语里只有一处说到:仁者爱人。只是单单一个爱字却并不能说清仁的全部含义。如果仁只是爱,那么论语与其他那些上纲上线的道德文章就并无两样。但除了爱人之外,孔子再也没有对仁做出综合性的论断,他所说的仁是“克己复礼”等等解释都是针对弟子们的弱项所做的宣教,并不是对仁字的哲学解释。仁字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一句话中窥测出来: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撇开不谈。为什么我说这句话很重要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是论语的纲要。它道出了孔子道德哲学体系的骨架。从这句话的排序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给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的位置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首先是知,这个知有两个意思,一是知道的意思,也就是知道什么是仁,其次,这个知本身就是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仁的源头。我们知道,道德是人独有的东西,它首先包含的是思维。只有思维,才会有仁。关于思维是仁的组成部分这个含义,孔子在论语中多处都有透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人通过思维得到仁还不过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上面说的仁能守之。守仁即是说,将知道的仁保持在行动上。孔子认为,人的境界是非常不稳定的,尤其是在行动上。有的人有时很崇高,有时又很庸俗。论语里孔子感叹:即使是颜回,也只是三月不违仁,其他的能保持个把月就算不错了。这就是说仁是必须要守的,而且这个守要体现在行动上。人通过思维知道了仁之后,要通过行动上的坚守保持住仁。第三步是庄以莅之。意思是仁体现在行动上时要与内心情感一致。也就是说,行动要与内心的情感一致。《中庸》上说,行动是情感的表现,“发而皆中谓之和”。所谓的和就是悲伤的时候有悲伤的举止,高兴的时候有高兴的举止。行动的表现要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即使内心充满了仁,也“民不敬”。魏晋时期的阮籍等人就是如此,他们当然懂得儒家学说,也是儒学的继承者。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故意搞的乖张搞怪。阮籍的妈死了,阮籍正在下棋,死都不肯去收拾他妈妈的后事,等到母亲下葬时,他吐血数口而大哭。他还和邻居的一个女人睡在一起,但是他们之间并无不正当关系。因此,如果按照仁作为一种内心状态的说法而言,阮籍应该是一位仁者,因为他的内心与仁是一致的。但在孔子看来,他只做到了前两步,属于“民不敬”的范畴。

第四步就是动之以礼了。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了这第四步就达到善的境界了,也就完美了。为什么孔子说要按照礼来行动呢?这是因为人的内心状态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是不是符合仁只有你知道。儒学中把这种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无从知道的地方叫做独,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谈到。既然人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仁者呢?这就需要看他的行为了。但是每个人表达内心的行为风格是不一样的,那么人们如果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代表仁呢?这就需要礼了。礼是表达仁的语言,也就是说礼是一个地方的居民表达仁的共同方式,就像我们说话的语言一样,我们都把人叫做人,把猪叫做猪。如果你不懂语言,叫别人叫猪,对方就会恼怒。虽然你像表达的意思是把别人叫做人,但是你的语言别人无法理解。如果你走进回族,你送一块猪肉给回族同胞表示你对他们的尊敬,其结果同样与我们上文说把人称之为猪一样会引起对方的误解。

当你的行为发自内心的仁,然后又符合这个地方的礼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从你的行为中探知你内心的仁,自然而然也会对你回报仁。做到这一点就得到了孔子所说的完美境界。当然关于礼与仁的关系,孔子说的是非常清楚的。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化。二者皆有固然是好,若只有仁而无礼则引起他人误解,若无仁而只有礼,那便是虚礼。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提要钩弦说出了整个论语的提纲:首先是知,然后是守仁,然后是庄莅,然后以礼。这是一个君子贤人与人交往的全部流程,四大环节缺一不可。这句话在论语中并不是孤立的,孔子关于这个方面说过很多,只是这句话说的最全。除了这句话之外,孔子还说:“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其实是说了纲要的第二步与第三步。文与质的关系就是守仁与庄莅的关系。心中有了仁称为质,严肃的对待仁而不是戏谑式的表达就叫文。孔子认为,两者哪个多了都不好,最好的是文质彬彬(彬彬意思为均匀)。这就是说,我的行为应当与我的内心情感成比例。否则就有虚礼的成分,就有不敬的成分了。在论语里林放还问过孔子,礼之本。孔子说这个问题问的好。他没有直接回答林放的问题,而是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已经把礼与仁的关系摆的非常清楚。孔子认为,礼只要正确表达内心即可,许多地方的风俗对人们内心感情的过度表达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虚礼。因此他说“与其奢也,宁俭”;而在仁与礼的关系中,仁才是主要的,礼是依附于仁的,仁与礼是皮与毛的关系。所有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家里死了人,最重要的是戚,也就是悲伤。而那些复杂的葬礼不过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如果葬礼和悲伤二者只能取其一,那么就“宁戚”,宁可要悲伤了。因为如果内心伤感,则时时心中有坟墓,心中自可随时点燃一盏心灯,何待要真的豪华坟墓?何待清明才能烧纸点灯?但如果没有悲伤,则一切皆虚假,不过都是做给人看的花架子,当然不是仁。

通过探讨仁在人们交往中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出仁的若干特征。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仁到底是什么意思。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先得出一个结论,仁是一种爱。但他是一种以知作为前提条件的爱。这里的知是指对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因此,仁是一种以知识以基础,以情感为引导的内心状态。这应当是狭义的仁。广义上来说,整个流程四大环节中都可以称之为仁。比如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当然也属于仁的范畴。只是我们不明白,这里说的以情感为引导,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情感为引导?这里所说的分辨善与恶的知又如何才能获得呢? 仁的现实载体与在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我们知道,人的情感并不是孤立形成的,他有着浓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但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很多的,比如商业的合作,政治的斗争,朋友之间的互助都是交往。这些交往中都会形成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究竟哪一种才能孔子认为可以作为仁的基础的情感?亲情。

孔子的哲学是以家庭作为其现实基础的。亲情也就是仁的核心情感。仁的其他情感都是由这个情感所派生出去的。所谓父慈子孝即是。孝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亲情表达,悌是平辈之间年小者对年长者的亲情表达。孝和悌当然都是仁的一种,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一种。通过孝悌我们可以摹写出其他的一切情感。比如你和其他年长者之间,师生之间就是父子之间的一种摹写,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往也可以父子之间的情感交往作为依据。男女之间的交往则既可以兄弟作为依据又可以夫妇为依据,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说过仁是一种内心状态,孝当然也是。论语中对这种孝做过很多心理方面的精微描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说,当儿子知道父母年纪大的时候,一方面高兴父母这么长寿,另一面又害怕父母年事已高,必然岁月无多。这种喜忧参半的内心状态就是孝的一种。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大家注意的话有很多类似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这些充满亲情的内心状态就是孝。孔子又把超出家人之外的交往情感的正确发挥称之为义。义也是仁的一种。义是不同于孝的另一种仁,他派生于孝,但他的范围显然要比孝大的多。因此,孔子每以仁义并称,而不称仁孝。这表明孔子虽然认为家庭中的亲情是仁的现实载体和情感源泉,但相比孝而言,家庭外更广阔的情感空间则更重要。

亲情为仁提供了情感源泉。那么仁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仁是孔子的价值体系中的至高点。他凌驾于法律之上。他这种追求仁而得到仁的状态称之为直。这一点孔子非常明确:有人问孔子,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应该不应该告发?孔子的回答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父子相互隐瞒就能是仁。论语原文如下: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当然这里我们需要做一点训诂工作。论语原文中所说的偷羊没有用盗,而是攘。攘的意思虽然也是偷,但是与盗不同。攘是指有原因而盗。这里的原因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我们大概可以推测是为父亲因亲情而盗。比如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父亲为了养活儿子出去偷东西。这种情况下,父子须相互隐瞒。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仁是孔子学说中的至高概念,以表达亲情实现亲情为核心的仁凌驾于其他法律道德诸意识形态体系之上。

对于这一点,亚圣孟子做了全面发挥。他运用鱼与熊掌的故事表达出了舍生取义的命题。因此,在儒学中,仁义道德不但凌驾于法律之上,也是凌驾于个人生命之上的。这个深刻的哲理在后世儒学中得到了极端的发挥,以致引起民国初年诸多知识分子“吃人道德”的批判。孔子为什么将仁提高到这么高的位置?我们注意到论语中有许多义与利的格言,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我们应当认为,这里的义与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义是群体的利,利是指个人的利。群体得利之后也可以转化为个人之利,而当个人的利与群体的利相违背时应当以群体的利为优先。所谓义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们相互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做一种权衡。因为在孔子看来,个体是短暂的,群体是永恒的。与基督教追求天国永恒不同,孔子在现世就能追求到永恒。这一永恒就是保证群体的不断繁衍,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是这种观念的映射。任何宗教都苦恼于个体生命的短暂,他们都希望克服死亡的恐惧,追求到永恒。但与其他宗教撇开现世而追求来世或他世不同,孔子的哲学里追求永恒实际是以群体的永恒来克服个体生命短暂的缺陷。这一观念即使是在现在也仍然被我们所继承。所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孔子哲学的生动演绎。

孔门修炼心法

我们弄清仁这种内心状态的情感来源之后,还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上文提到的分辨善与恶的知如何得到?这就要谈到孔门修炼心法了。就是获得仁的具体方法,也就是知的具体操作方式。根据朱熹的说法,这个方法都写在《中庸》上。朱熹把《中庸》称之为孔门修炼心法。但是我认为,《中庸》固然写出了不少修炼方法,但是并不完整。因为朱熹并没有注意到我们上文所说的纲要:从知到守仁再到庄莅再到以礼。我们的修炼心法是按照这个纲要一步步进行的。当然修炼心法只到第三步即可,至于以礼已经超出了心的范畴,当然就用不着心法了。

修炼心法的第一条就是忠。什么叫忠?孔子说的很清楚:尽己之谓忠。忠是指人们对自身情感的正确认识。人们也许认为做到忠很简单,其实不然。不少人明明高兴,却迫于外力压制自身的情感,内心上欺骗自己,即我们常说的自欺欺人。许多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做了坏事也不恼怒,对于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稍有差池即高声痛骂。按照孔子的说法,这就是不忠。这一点虽然是孔门修炼心法的起点,但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连这第一点都做不到。因此孔子感叹,常人往往看不见好人坏的方面,坏人好的方面。对于这一点,《中庸》把握的非常准确。《中庸》开篇即提出“慎独”,即是孔子所说忠的解释。所谓独实际是指人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所谓慎独是指我们要用分辨善恶的智慧规范自己的内心。所谓尽己,是指我们一旦认为是正确的情感就要保护它,促进它在内心的发育,不要因为外界的利益而压迫它的成长。所谓儒家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尽人之性,尽己之性”这里所说的尽性实际就是孔子所说的忠。

修炼的第二条方法就是做到忠之后将忠扩大到他人的内心。孔子把这个叫做恕。因此孔子的弟子才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尽己之谓忠,及人之谓恕。把自己这种忠的情感推及到人的身上。因为孔子认为,人的内心相同而不相通。你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但你的内心感情必定与我一致。我感到伤感的你也大致差不多。正因为不相通,所以我们无法直接通过感情探知他人的感情,但是我们却可以运用相同这一原理通过思维知道他人的感情。正如我用棍子打你,你能感觉到痛,用棍子打在别人身上你就感觉不到痛,但却能思维到痛。这就是所谓的知了。从这个修炼上看,我们更可以看出仁是以知为基础的。

除了要忠恕之外,内心的修炼还有一条就是权度。孟子对孔子的这一思想作出了明确:“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心为甚。”这是知的另一层含义,也是修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何者为好,何者为坏,固然是以尽己为原始基础的。比如我无故打你,你会怒;你帮助我我感激你,你会欣慰。这些情感都是出于人类天性的本能,并且具备普遍性,这些好坏无须多想就能分辨。人们只要在内心中出现这种感情时不要加以抹煞,同时想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内心的这些情感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但是,世上之事并非如此简单。人的情感实际上非常复杂。许多情感都处于临界状态。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父亲为儿子去偷羊。这里就要用到孔子所说的权度了。当然感情的权度只是手段,权度的目的是让行为正确的表现感情。因此,权和度的方法是从感情过渡到行为的桥梁。我们上面提到的纲要的前两步一是知,而是守仁都是一种内心状态,其对应的修炼方法分别是忠和恕。庄莅是指行为与内心的对应,也是指内心到行为的过渡。庄莅的对应方法就是权度。

对于权度这个方法,孔子在论语中也举过例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以德抱怨”的命题。有人问孔子以德抱怨如何。按理说以德抱怨不是很道德吗?然而孔子虽然不赞成以怨抱怨,但也不赞成以德抱怨,说要以直抱怨。这就是权度的具体例子了。读者可从这个例子中体会到孔子权度的含义。权度是指运用自身情感并通过忠恕的方法参考别人的情感从而在交往中做出正确的行为。

在论语里,孔子还对权度做了更详细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之方也。”这些都是涉及到行为层面的。也是在行为层面上修炼仁的方法。当你对对方作出一个行为,你先想想如果对方也对你做这样一个行为你是否愿意,如果不愿意你就不能这样对他人。当然这里就包含了知。

在仁的整个流程中其实都包含着知的因素,从源头到结尾,知都是与仁不可分的。因此,论语里每每仁者知者并称,这不是偶然的。“仁者爱人,知者知人;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说了这么多,我想我们应该可以给仁做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定义了。仁者是以己夺人的道德知识为基础,以亲情为核心的情感体系做引导的内心状态,它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情感规则。当然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孔子给仁的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仁只是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当子贡问他,如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的回答是,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博施济众哪里止仁呀,连尧舜都做不到呢。因此,仁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没有到能够博施济众的程度。但最后孟子却突破了这个界限,提出了仁政的概念。

后世儒家对仁的继承与发挥 孟子对孔子“仁”的唯心化解释

孔学是儒学的源头,后世的儒家都在对孔子做各个不同方向的发挥。这其中发挥的比较完整的是孟子,他对孔子学说各个方面都做了全面发挥,包括情感哲学、国家学说、家庭伦理等等。但孟子对孔子仁的解释却因为诸多客观原因有了唯心化的倾向。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仁的含义了。孟子对仁的解释是不忍人之心。为了解释这个不忍人之心,他还讲了一个例子:当你看到婴儿快掉进井里的时候心里自然而然会不忍。这个不忍就是仁。他试图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即仁是天生的。我们从论语里知道,孔子的仁都是后天形成的,无论是亲情还是知,都需要后天家庭的培养和学习。但孟子却不再往这个方向发展,试图发掘出孔子道德体系的唯心部分,从心上直接寻找仁的根源。撇开了孔子的亲情与知。沿着这一思路,孟子自然而然就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天生就有向善的倾向。因此,仁的形成是有其先天因素的。孟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是因为他从事了人与动物之间差别的思考。为什么只有人有道德?后天的学习实践普通动物也有,甚至家庭社会组织蚂蚁和蜜蜂也有,为什么只有人能够提出仁并且实践仁?这个实践就在于这个不忍人之心上。所以孟子认为“人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差别是很少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个一点点就是人具备不忍人之心,能够实践仁。孟子所说的性当然是指人类的良知良能,是道德范畴的。但这个命题很快就遭到其他哲学家的反对。荀子对孔子道德体系的庸俗化解释

最先反对孟子的是告子。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食色,性也。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吃饭和做爱。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孟子有关性的解释,孟子所说的人性是异于禽兽的,是具备仁的能力的,是属于道德范畴的;告子所说的人性是与禽兽相同的,是不具备仁的能力的,是属于欲望范畴的。这个思路为后来荀子利用欲望来解释孔子的仁铺平了道路。

与孟子从内心上寻求仁的根源不同,荀子开始内心之外来寻求仁的解释。但他的解释却是远远偏离孔子之外的。他没有从家庭亲情与推己及人式的智慧出发,而是继承了告子的食色性也的思想。从欲望的角度来解释道德。这与两千年后的西方哲学家罗素竟完全一致。罗素认为,人有很多欲望,但欲望之间有实现的难易先后之分,何者为先需要权衡,这种权衡之下就会产生道德。荀子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虽然荀子认为,君子小人都拥有以上诸欲望,但君子却能够以理智对待以上愿望,而小人则不能。这就给孔子的仁造成了欲望的色彩。你翻遍论语也不可能在孔子对仁的描述中找到一丁点欲望的成分,这显然是荀子的发挥。与孟子的唯心主义倾向不同,荀子对仁的解释有着唯物主义的倾向。

荀子尽管从现实出发寻找仁的根源,但却偏离了孔子的核心本义。但由于荀子哲学中诸多观点都有唯物的倾向,加上他那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与马克思制造工具的社会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高度一致。因此,那些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孔子孟子唯心的同时,却对荀子不吝夸奖。当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一翻荀子。虽然他发明了仁的欲望解说,其哲学有了新的体系。但其意境,等而下之,等而下之!

梁漱溟的本能直觉解释

国学大师梁漱溟是近代新儒家的开山鼻祖。他在《东西方文化及哲学》一书中对孔子的仁重新作了解释。可以说新儒家的发展方向是孟子式的发展方向,与孟子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从人心上去寻求仁的根源。梁漱溟在尽情的揶揄胡适等诸多大师对仁似是而非的解释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仁就是一种直觉和本能。这几乎就是孟子不忍人之心的翻版。随后不久,他自己也觉得不妥,又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作了修订,认为仁除了直觉和本能之外,还应当有社会历史活动在里头,还应当在有人异于动物的心理因素在里面。总而言之,从心理学的角度发展儒学是新儒家的重要特点。这个思潮的影响在当时是非常大的。

第二篇: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常教导学生要言行一致,不可巧言令色。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

“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

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他们都需要你去照顾,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孔子恐怕子路还未孝养父兄,就去杀身成仁了。

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先生!我从您这里听到的那些仁义之道,就应该立即去实行吗?”

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这下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

“先生!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不可以马上就行。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请教先生?”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的懦弱在《论语》中也记载,冉有曾在权臣季氏的手下做事,季氏为人聚敛暴虐,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不但不敢去劝上司季氏,反而顺从季氏的意愿,为他“聚敛而附益之”,气得孔子大骂冉有“非吾徒也”!并发动学生“鸣鼓而攻之”!如果冉有能够听从孔子的教导,坚持仁义之道,那就不会做出助纣为虐的事来了。

第三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这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新课程也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恰好吻合。也就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受教育者原有基础、能力、志趣、性格等具体差异,突出不同要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我认为在教学中对尖子生、学困生、特长生的培养就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才能使三生培养更有成效。

年初我校就把三生培养工作做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三生培养工作既是我校的特色项目,同时也作为科研课题申请立项,我们的想法是通过三生培养使尖子生更冒尖,特长生的特长得到更好地发挥,学困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一下我校三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尖子生培养

首先,实行动态管理制。我校在尖子生培养方面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期初,我们全镇要进行一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竞赛,对尖子生进行全镇海选,凡是经过竞赛入围的学生确立为尖子生,建立尖子生成长档案,然后跟踪辅导,对于已确立的尖子生,周周利用一次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中训练,月月进行一次统一测试,我们称之为“周训练”和“月赛”。“月赛”中除了尖子生做为种子选手外,每班允许有两名挑战者参加,如果挑战者的成绩超过种子选手,那么就算挑战成功,直接加入到尖子生队伍,可参加尖子生的各项活动。同样,对于尖子生中成绩落后者则暂时退出小组。不过如果学生愿意,可以直接做为下一期的挑战者。给每名挑战者两次机会,挑战不成功,则不能参加第三次月赛。同时我们鼓励尖子生和尖子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做好尖子生的心里工作,鼓励尖子生帮扶学困生,充分发挥尖子生的辐射作用,至少带动小片同学共同进步,做到知识与品德同行,学习与做人共进。这样动态管理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竞

争意识,从而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实行奖励机制。对于每次月赛中,成绩在学年组前三名的学生,我们在他的档案中加上一个星。得到的星越多,则级别越高,学期末对星多的学生颁发奖状及奖品。在学期末进行的全镇尖子生竞赛中,获年级组前二十名的学生,将获得奖品及证书。证书的发放,将由学校主要领导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颁发,以增强学生荣誉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同时给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在期末统考的平均分中加分,获得年级组前五名的学生每人次加1分,六到十名的学生每人次加0.6分,十一到二十的学生每人次加0.3分,累计加分。这样就等于提高了教师的奖金额度,因为我们是按照成绩给全镇教师发放教学成绩

奖,极大的调动了老师们培养尖子生的积极性。

最后,实行检查督促制。由于每周一次的集中辅导仅有四十分钟,时间短、任务重,见效慢。于是我们把尖子生培养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新课中的重点、难点或者是训练思维的深度、广度、思维的发散性等让尖子生回答,练习当中拔高题让尖子生做,使尖子生每节课都能吃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当考虑到尖子生:在三维目标中就要有三生培养方面内容的体现,语、数、英、社、科学学科主要写尖子生、学困生培养方面内容;音体美学科则重点放在对特长生培养内容上。我们把在教案中是否体现三生培养内容作为教案检查评价的重要一项来考核;在听课的过程中,课堂上是否体现“三生”培养方面内容,也做为课堂教学评价和说课评价的一个衡量标准。同时我们在作业布置上实行分层作业,尖子生和学困生的作业也是不同的,这样,就把“三生”培养真正融合到教育教学的每一时每一刻,使教师们能够时时关注“三

生”,关注“三生”的成长。

二、特长生培养

培养特长生的目的是要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在其所擅长的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兴趣更加浓厚,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为其成为未来的特长型人才打下基础。

我校对特长生多层面引导、广角度赏识,宽视野挖掘。为他们创设时间,提供空间,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结我合我校实际,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突出艺术教育位置的思路,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建了校音乐特长小组(包括器乐组和舞蹈组)、美术特长小组(包括绘画组和书法组)、体育特长小组,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通过举行校级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体育方面:则在保证学生达标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成立武术队,常

年坚持训练,选拔、锤炼他们,为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具体开展形式:

1、音乐特长小组

从校内选拔一批喜爱器乐、舞蹈且在这方面有点天赋的学生组建一个文艺特长小组,由音乐教师负责,利用课余时间及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进行教学即每周三和周五的第七节课,训练他们器乐或舞蹈方面的技能,通过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学过的器乐曲,掌握练习过的舞蹈,进一步培养学生独奏、齐奏、合奏、伴奏的能力,提升独舞、集体舞的技能,使他们所拥有的天赋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进步与提高,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水平。目前我校的舞蹈小组已训练成型的《碟子舞》、《草帽舞》、《踏浪》等。我们音乐小组的学生在学校的艺术节和六一文艺汇演中演出了一台形式

多样、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节目,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认可。

2、体育特长小组

由校内喜欢武术的学生组建一个体育特长小组,由体育教师负责,利用课余及二课堂时间组队训练并

指导参加镇级、县级以上的体育竞技比赛。

3、美术特长小组

选择校内绘画、手工制作好的学生,由这些学生组成一个美术特长小组,由美术教师负责,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一起练习绘画、手工制作,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认识颜色、会使用颜色、在儿童画、国画、线描画等方面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并负责班级板报和美术展室的设计和更新,积极参加

县级以上单位组织的比赛活动。

三、学困生培养

在班级的苗圃里,学困生是需要特别培育与爱护的幼苗。我们首先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包一名学困生,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找到其“学困”的各种因素,调查分析其不良行为习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研究确立转化措施,建立学困生转化跟踪记录。其次在课堂实践中对其给予更多关注,包括心理暗示、学法指导等。问题、作业设置要有梯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少”减少学困生的“挫折感”,重点在学业上给予辅导帮助。为其“开小灶”,试后为其分析失分原因,及时补救,多

方努力摆脱学困,树立自信,提高成绩。

具体办法如下:

1.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困生成长档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学困生计划》,并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学困生帮扶教案、批改记录》,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

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考试,每月进行一次考试,了解学习生活情况,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

行辅导。

4.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6.为学困生建立学习档案,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使老师在授课过

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7.利用年级组活动时间给老师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成为每一位

任课老师的责任。

8、每学期期末学困生成绩达到中等生水平,就摘掉学困生的帽子,下一学期教师再重新包保新的学

困生。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才干、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的扎实推进三生培养的实践研究工作,全面实施培养提高尖子生,发展塑造特长生,帮扶转化学困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这一教育核心理念。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的自我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力争把此项工作做好、做强、做出特色,形成品牌,培养出

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第四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视同仁” 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正课”分数,高分择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1、以兴趣为导向,分层次施教

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2、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

3、注意方法,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

4、讲求实效,敢于放弃

由于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检测其教学情况。不然,教师的积极性再高,也不一定会有收获。

5、目的明确,灵活多变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作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

因材施教是一种已被教育的发展所证明的近乎完美的教学理念。因此,对孔子教学思想进行扬弃,既是我们这些后学者的义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理应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社会造就出更为杰出的建设者。

第五篇:孔子因材施教(启发法)教学思想

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评析

范洁梅

摘 要: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和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对后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影响进行评析,论述了因材施教在现行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展示了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个别差异

一、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历史背景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材施教也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在那时,因受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制约,教师在教学时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即使学生有几十个人甚至更多,但由于年龄、知识程度、学习内容等原因,教师对学生也只能采取个别对待方式,这就使得教师有机会了解每个学生的“材”,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二、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践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较古代西方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早500年,他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1、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像孔子曾经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孔子早就注意到学生在智力灵活性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孔子还在他的言论中反映了他对性格气质差异的看法,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在他看来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曾对孟武伯评价他的学生的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子路愿意拥有“千乘之国”,并且“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求只想管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做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公西华则只想“宇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而曾点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孔子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孔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缺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宜。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当时由于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要求“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后来,樊迟向孔子问起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才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孔子主张把统一要求和培养特长结合起来。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其中长于德行的有:颜回、闵子骞、仲弓、冉伯牛;长于言语的有:子贡、宰予;长于政事的有子路、冉求;长于文学的有子游、子夏等。

三、因材施教对后世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孔子兴办私学二千多年以来,其间几乎每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或思想家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加以发展。

孟子作为孔家学说的嫡传人物,继承发扬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入门者则可以间接地受教,甚至“予不屑之教诲也者,足亦教诲之而已矣”。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事实上也成为一种教导。因此,“教亦多术”,一切因人而宜。

《学记》则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心。”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差异,认识到它有两重性。即“多、寡、易、止,虽各有失,但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于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所以《学记》要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善救失”使“因材”与“施教”的关系更加明确。

唐代的韩愈、北宋的张载也曾经提出培养学生要象处理木材一样做到“各得其宜”。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一不知名的驼背老人种的树不仅棵棵能活,而且都长得很茂盛来说明教育者只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传授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真正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理论化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教育活动家郑玄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郑玄把孔子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概括为“各因其人之失而为之”,首先使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原则化。朱熹把它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才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很重视运用和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办校时间虽然不长,但因重视因材施教,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有: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和认识结构差异;性格类型的差异;气质类型的差异;能力方面的差异,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才能差异等。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受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制约,又能长善救失,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各种人才,这就是教学与学生差异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内涵。

四、现行中小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对上、中、下的学生典型作重点的个案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研究和了解的方式主要通过课内外活动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分析,与其他任课教师交谈、家访、“教育会诊”或心理测试等。

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这里“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这是使教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教育和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各门功课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关系,使他们努力学好国家为中小学开设的各门基础课。在这个前提下,根据个别差异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充分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又相当复杂。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从思维类型上讲,也有长于形象思维和善于逻辑推理之分。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总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全面评价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继承并发展这份珍贵的遗产,以应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作者单位:浙江省椒江教师进修学校)

孔子具有“因材施教”思想和行为的考证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赵玉慧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过程本身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遗憾的是孔子未能对这些卓有成效的观点方法加予综合成理论。后人从《论语》二十篇中分散的论述不断整理归纳,终于挖掘出了一个古老、规模宏大的教学论体系,尽管它不是充分完备的,但它的学术价值和运用价值却光彩照人。我国大多数学者把孔子的教学思想集中归纳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这四条教学原则和方法上。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研究和运用已进入比较成熟、完善的阶段,特别以美国和日本最为突出。他们注意这一原则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教育目标和观念,把培养自由发展的人作为重点,强调个性的充分解放。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大一统思想使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使本民族在“因材施教”这一优秀遗产的继承和运用上反而落后于外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⒀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虽然如此,孔子的教育实践确实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其原因就在于孔子认为两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所给的回答也就各有不同。

孔子因人而异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这个基础上的。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如果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忽视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那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孔子在“因材施教”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14)“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15)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个性差异也不可能实现统一目标。孔子时代教育的统一要求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孔子的仁学框架,实施个别教育也比较容易。基于这种原因,现在许多教师在领会、实施孔子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时,往往缺乏信心,认为很难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事实上,现在每位教师一个学年需要深刻了解的学生不过百人,有的甚至还更少,如果用心去做是不难办到的,关键在于思想上缺乏这种认识。关于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中用得比较多,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16)同样身通六艺,在孔子看来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论: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7)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尚且能如此教学,我们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能呢? 注:

〔13〕朱熹《论语集注》《先进·从我于陈蔡青章》 〔14〕《论语·先进》,南怀瑾·《论语别栽》下册,第508、48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15〕《论语·雍也》 〔16〕《论语·公冶长》 〔17〕《论语·先进》,南怀瑾·《论语别栽》下册,第508、48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孔子如此因材施教

文/张洁

“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方法时提出来的。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教育的成功也代表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在《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先进》)

冉有畏缩不前,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胜过人,故抑而退之。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都向孔子问仁,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区别受教育者的才智高低进行不同的传授,“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含义,平时生活严肃庄重,处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解答也深浅不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弟子们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子游注意照顾父母的生活,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如果对父母缺乏敬爱之心,与犬马没有什么差别)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难在儿子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年轻人效劳;遇到好吃的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就认为这是孝吗?)

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予不仁”“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

对于为政之道,也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如: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再如《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季氏》中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真可谓变化无穷。难怪宋德叹服“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孔子的教育目标在于“成人”“成德”,因学生的不同资质而各有侧重,孔子最重视的是“德行”。宰我虽以“言语”闻名,但孔子斥之为“不仁”,因为他不行三年之丧而自觉心安理得。冉有善于“政事”而为季氏聚敛,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们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见长,孔子责之以“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仲弓长于德行,但讷于言而敏于行,时人评价其只知“仁”而不知“佞”之机变,孔子则称赞仲弓,虽然不一定称得上“仁”,但“佞”却是绝不会去作的。

下载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

    孔子的故事

    故事一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

    孔子的故事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李长之 资料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

    孔子的故事

    孔子故事 一、智慧圆融 ——故事取材于《列子:仲尼篇》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 孔子沉吟......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腰围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她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起,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

    孔子的故事

    两小儿辩日 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鲁国。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

    孔子的故事

    故事一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