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4 14:1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第一篇:试论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中学教研室语文组:果长亮

一、试卷的特点

第一、试题结合考试的说明,完全按照考试说明出的题。

基本上从第1题到第25题和去年整个出题的题型基本上相似。其中有变的地方在第6大题,第6大题历来都是高考的改革试验田,今年出了一个广告和一个对新闻的评论。第24题对奥运提的建议,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发挥学生自己特长,表现出学生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表现出对奥运积极参与的精神。我觉得这几道题出得都很新,既有时代的特色,同时又结合高考题语言训练的知识点,我觉得出得非常好。

第二、试题平稳,稳中求变,但没有难题、偏题、怪题。

前面第1大题、第2大题基本上跟原来保持一致,第1大题基本上没有变化,第2大题是文言文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第3大题是诗歌鉴赏,总体还是保持了出题的一致性。诗歌鉴赏之前的文言文的断句,这也是和以前保持了一致。接着是默写、背诵,这部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跟去年保持一致。第4大题是阅读,我觉得这道题也非常有新意,这虽然是一个阅读,但是完全根据北京的特点,出了一段《天坛之美》,也可以叫科技文。这一点既有北京的特色,同时又跟往常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三、试卷具有北京特色,从阅读到为奥运提意见到作文,无不体现北京特色,这是有目共睹的。

二、试题分析

(一)第Ⅰ卷分析(选择题,共30分)

第一大题应该和往年的考试形式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也有一些新的东西。第1题,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今年出了五个词,这五个词都不是很难,有的是平时学生一读就错的,比如说粗犷的犷,有的比如说是多音字,教室的“室”这几个都不是很难的,但基本上一读就会错,这个题出的跟往年不太相同。用了四组读音让大家选择,这是最近这几年高考还没出过这题。这是第一个,既有变化,又把握了主要的问题。加点字的读音,第一是生字、第二是多音字,这在里面作出充分的体现。

第二题改正错别字,这一项过去没有把俗语加进来,这次有一般的词语,还把俗语加进来,这些俗语选得都非常新颖,像耗子肯书本—咬文嚼字,这既有新意,又是最新的、最常用的俗语。一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字的意思。第二大题把俗语加进来,在这里体现北京题新的地方。

第三题是选词填空,这个基本上跟往年一样,都是近义词,像约束、制约、淡去、淡忘等等,这一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原文当中选得非常好,选了05年十大杰出人物之一,把这个人物的事迹放在这里,我觉得第三题的确显示出既是旧题,又有新的内容形式来表现,确实出得比较时尚。

第四题是成语。我觉得这道题目四个成语都不难,像首当其冲、耳熟能详、无所顾忌等等,没有一个特别偏的成语。我觉得这些词语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的课本上,我们的同学都已经学过这些,都是平时应该能掌握比较好的,这个题没有任何特别难的东西拿过来。我觉得这个考察得还是非常好的。

第五题是改病句。这是从六种病句当中选择,让大家去从四句话选择一个没有语病的句子。这题型基本上往年保持一致,就是第一题有一点变化。

总体来看,第二小题应该是加进了俗语。第三题等于就是完全结合今年感动全中国人民的十大杰出人物事迹来写。所以第一大题是稳中求变。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和以往一样,同样是人物传记,取材于《晏子春秋》。五道题和往年保持一致,没有什么大变化,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适合,从难度上来说也比较适中。

(二)第Ⅱ卷分析(120分)

第三大题基本上还是这样几道题,一是文言文的断句,一个是诗歌鉴赏,还 有一个就是默写。

第11题跟去年基本上保持一致,还是文言文断句,今年全北京市,大家在这道题上复习的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给文言文断句,还有一个就是重要的句子来进行翻译。我觉得文言文断句实际上和翻译是紧密结合的,如果不会翻译的话,根本不可能会断句。所以北京文言文断句的题,从前年开始变成断句以后,基本上还在保持文言文断句的题型,当然这个题型也是北京的特点,外省市基本上考的都是翻译。北京今年的断句题,选的是一段,也不是非常难的文言文。这道题学生的平均分是3.57。

第12题是诗歌鉴赏题,与往年一样,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第二题和往年有一点点变化,以往北京出一首诗,拿另外一首诗进行比较,今年第二大题没有出另外一首诗,是就这首诗来表达。我觉得这个题出得非常好。如果同学们对陶渊明的一生有所了解,对陶渊明这个诗人的风格和思想有所了解的话,这首诗应该答起来并不困难。陶渊明的乐就乐在田园,在田园生活中的劳动之美、自然之美,而不是乐在官场上升官发财等等这些。所以对陶渊明这一点有所了解的话,读起这首诗来一点儿都不困,表现了什么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得?这个问题出得非常好。我觉得诗歌鉴赏的这道题,虽然出得是古体诗,但是选择的是陶渊明。所以并不难。这题学生的平均分是2.73。学生答的不好,这也是我县高三学生的一个难点。

第13题出了四道,依然是任选三道的默写。第一是选择《劝学》,第二是《短歌行》,第三是《阿房宫赋》,第四是《雨霖铃》。一共是两篇文章和两首诗,从四道题当中选三道题来做,而这几篇文章都是考试说明当中规定的33篇必须会背、会默写的文章。这题学生的平均分是4.67。

第四大题是科技文阅读。共12分,学生的平均得分是7.56分。应该说,学生答的不错。这道题有明显的北京特色,题为《天坛之美》,这对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学生来说,此题非常容易,但对于没有去过天坛的学生来说,也是存在一点难度的,尤其是第16、17题,答起来有些难度。

第五大题是散文阅读。共18分,学生的平均得分是9.82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给“书虫”当夫人》,实际上我想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不为外界环境所动,他是以要读书,以读书为主,不管周围环境是怎么样,但是他能够一心去读圣贤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当中,依然有一些这样的人,不为金钱所动,依然把他的精力用在学术上。像北大今年去世的非常有名的教授孟尔东先生就是这样。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知识的传播上,并没有被周围的金钱、名利或者说是权势等等所动。我觉得这篇文章选得非常非常好,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应该怎样去做。这个文章也结合了胡锦涛先生提到的八荣八耻。

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他应该首先有一个责任感,应该站在自己的工作的角度上,把自己和国家正确的联系在一起,这篇文章的选材非常好。内容也不很难,实际上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这四道题也基本上是求稳,稍微有一点的变化。

第18题是从各个角度对全文进行鉴赏和理解,从这里头选择不正确的两项,这个题和往年没有什么变化。第19题从词语的角度,第18题实际上是告诉我们,阅读完文章以后,要对整个文章的中心、写作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第19题是从一个角度设题,第1小题是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特定的含义。第一题是从词语上下文当中的语境来理解,只要同学们找到这个词在哪里,结合原文的内容,上下语句的意思和解释并不难。第19题第2小题是结合上文两句话,简要说说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这个题在19题第1小题的基础上,设置第2小题,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从这两个词再加上其他词语的特点,来看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这个题应该有一定的区分度。

第20题,是从文章中心的角度,因为这篇文章生动刻划“书虫”,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从文章段落的角度来设题的。这个段实际上应该说和中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是非常大的。从这两段当中,表现出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书虫”是什么样的形象,从段的角度上设题。

第21题,文章的结尾句。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第20题是从段落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这21题是从结尾处,也就是从句子入手来点名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实际上也是从句的角度设题,这样一来,这四道大题设得非常好。第18题从总体理解,第19题从词语到语言风格,也又是写作上的特点,第20题从段落,第21题是从句子。和中心的关系都很明确,这道题基本上跟往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题的角度基本上也是一致的。但是第19题有一定的变化。第19题是 由词到整个对这篇文章语言特色进行一个设题,这一点比往年设题要宽泛一些,应该说也是一个变化。

第六大题是语言训练题。共12分,这道题学生的平均分是5.67。这道大题在语言训练方面,也完全结合今年北京的特色,就是我们要申办奥运,作为北京人应该积极参与奥运,我觉得这个题出得也非常好。这是第二个特点。它很时尚,而且非常结合北京人的特点,把北京人关心时事,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事的精神体现出来。

第22题“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是家常菜和歇后语,从语言和生活现象入手,不久某行政部门征集公益广告的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体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请你被该“主体图案”配一段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多于8个字。在这道题里设广告,这是最近几年一道新题,以往北京题当中还没有写过广告。以前是北京的一个口语,去年是从一个成语来出发,在这儿等于是一个俗语,歇后语,和广告结合,我觉得这个题结合得非常好。

第23题,我觉得也是很有新意的。过去都是给新闻加一个标题,或者介绍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今年北京的题出得非常好,是新闻点评,给一段新闻进行点评,而且告诉你,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给一段文章,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评论。这段文章应该说也非常好,这段文章应该说很结合我们当年胡锦涛先生提出的八荣八耻。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10多所高校,推出为期三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学生,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伤心。这是非常好的材料,因为以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些紧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都一切向钱看,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主,有的人不敢相信。在这篇文章中把这个拿出,我觉得大学爱心社的活动,这个现象很值得大家去深思,它结合社会现象来说的,我们应该怎么提倡社会的风尚。这个题应该说对这则新闻进行评论的话,不会没的可写。

第24题,这完全开放性的题。这个题既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又可以表现出我们学生们对奥运的关注。所以,以我的一条建议写一段文字,为办好北京奥运进言献策,这个肯定会有很多新的东西,而且对北京办奥运能够起到很积极的 作用。我觉得这个题出得确实是完全开放性的题。

第七大题是作文,共60分。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7.88分,比去年低5分还多。

作文题是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吡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它既结合北京的特点,题目是“北京的符号”,前面的一段提示写得也非常好,说是北京的符号,实际上跟北京有关的东西非常非常多,这个题好在哪儿?它可大可小。任何人都有的可说,只要他是北京人,只要他稍微关心一点北京,就能对这个作文题有的可写。

第二,北京是一个古老的古都,从这个上可以写,从经济、建筑、军事上都可以写,大的可以写国家大事,比如说申办奥运,小的可以写北京的小胡同,也可以写北京的小吃。我觉得这个作文题可以写得非常漂亮,可以真正展现学生自己的文采。去年出的议论文,今年是文体不限,说明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这个作文题不会有学生说我不知道怎么写好,无处入手等等。从总体来看,北京的这个考题出得非常好。

从学生的平均分来分析,学生写的不是很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文化底蕴差,积累少,见识少。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大课外阅读量,使课内外的阅读形成一个系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知识量,增长见识,提高文化底蕴。其主要原因之二就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差,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

三、高三教研与高考

本学年,本着“哪能拿分在哪用劲”的原则,做好高三的复习指导工作。上半学期的工作有:(1)针对2005年语文考试说明和考题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安排好全学年的教学复习进度,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学期11月初完成新教材第五册的教学任务;11月中至12月底以《05年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例,展开第一轮以专项训练为主的复习,同时兼顾高中会考的复习。

第二学期二月底,完成第六册文言文篇目的教学任务,三月初至四月中,展开以综合训练为主的第二轮复习,四月中至高考前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提优补差的专项训练与实战演练型的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准备迎考,同时要注意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个人支配,以达到个体的提高。

(2)做了今年夏季高考试卷(北京卷)的试卷分析,依据高考语文阅卷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重点分析了我县学生的现状和解题过程中注意的一些共同的问题以及一些题目的答题技巧。

(3)深入课堂,了解高三学生的现状,解决问题。本学期共听高三课12节,重点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是否规范,结果是很多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清楚的,只是不知该怎样去答,该怎样组织自己的语言,也就是不会答题,找不到答题技巧。

针对这一现象,我做了题为《规范学生的语言先要规范老师的教学语言》的讲座,请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王本利老师讲了《社科文中信息判断的技巧》的讲座,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4)召开高三中心备课组活动,了解和掌握高三各校的复习情况,并通报了各校的月考情况。

下半学期的工作有:

(1)深入课堂听课,结合2006年的高中语文会考情况,各校高三备课组长分析好学生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并围绕问题召开了高三教学研讨会。

(2)加强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利用高三中心命题组活动,细致研究考试说明,作好今年高考考点的蓝本图,命制了我县2006年高三模拟试卷。

(3)做好高考总复习指导。本着“哪能拿分在哪用劲”的原则,集中做了两次大型教研活动,活动中由一中王本利老师讲了“社科文阅读中的信息筛选与 问题判断”;二中许志诚老师讲了 “如何使你的语言有文采”;二中何继玲老师讲了“议论文写作建议”;我和二中李贺武老师分析了考试说明。

(4)积极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工作;帮助各校老师选好用好各种复习资料。

(5)根据不同学校存在的不同层次的问题,我通过参加备课组活动的形式,分学校的提出了我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如在塘中,我重点讲了“过关制”,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在二中分校,我讲了现代文阅读中的解题技巧。

(6)利用示范课的形式,在塘中上了“现代文阅读中的解题技巧”一课,对学生的复习做了具体的指导。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在高三这一特殊时期,教师们容易忽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从而忽视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失去了“大语文”教学的思想,导致学生缺少“文化内涵”,缺少“文化底蕴”。这是高三教研活动中要特别关注的。

2.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应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进的措施

1.利用培训,加强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2.加强现代文教学的研究,在不同年级,针对不同的问题举办现代文教学研究课,作到有目的的指导;同时,要求教师要上“读书课”,让学生真正扩大阅读量,积累阅读素材,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生活视野,进而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主题,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活动和研究课活动。

第二篇: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养殖业 与日剧增 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

B.醉醺醺 席不暇暖 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

C.滥摊子 自由竞争 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

D.颤巍巍 信笔涂鸭 蠹(dù)虫 湮(yīn)没无闻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吴终拒之,是近名夜。”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风湿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胃曰:“我畸昔常欲新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七年,将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 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文,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① 觌(dí):相见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受而籍之衣柜 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百玩之具罗于席 吴越人以轻舟追遣之

B.观其所取 一无所受

C.汝何故疏我 吾何功哉

D.彬之总师也 上临哭之恸

8.对下列稳重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

B.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我若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

C.是煜入宫治谈

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李

D.上觉,遽诘所以

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10.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4分)

三、本大题共三小题,共2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行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①._______,________,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四、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是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是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冲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14.根据文意,下列说话不支持“昆虫的翅膀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3分)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滤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E.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

16.根据本文和下列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翱翔有哪些不同(5分)

《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天,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之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年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件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有事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儿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时一条长长的洗的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虽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的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白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是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列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描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的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于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副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18.文中说:“看看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

②作者对鲁迅又多了那些了解?(4分)

19.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哪些特点?(4分)

20.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惊醒具体阐述。(不少于200字)(1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加入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三篇:2014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在第一片现代文阅读中前两个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或重要句子的理解相对较简单,只要能找出原文中与题目相关的概念解释和句子再加上适当分析前两题拿分肯定是不成问题的,第三题考察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整体所表现出观点的理解,是需要学生通读全文深入理解的综合性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基础6分,综合3分)

在文言文阅读中,前两题主要考察实词和对句子大意的理解相对较简单,要求学生平时要积累足够的对文言文阅读的语感,第六题主要考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除了对短文大意理解外,还需从细节处分析问题,相对综合性较强。对于翻译句子是文言文必考的题型,对于此类题主要是要理解句中重要实词或虚词的大意,如果重点考的字词意思翻译到位了,如果整个句子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同样也可以拿到分数,所以整体难度系数不大(基础16分,综合3分)

在古诗词阅读中,整体两个题都是比较难的题目,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写景咏物是此类题中常考的类型,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多积累古诗词阅读技巧(综合11分)

名篇名句默写是基础性的题,一般要求学生百分之百拿到分数,在考试中如果因为这种基础题失分实在是不应该,平时应该注重重要语句的积累和记忆。(基础6分)

两个选做题分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题都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考察主观分析能力),整体来讲此类阅读相对较难,但是如果对文章内容理解到位想拿到分数还是可以的(综合25分)

第五大题中前三个选择题是高考的经典题型考察对成语意思的辨析、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连贯,多年来这三个选择题的经典题型都没有推出过高考试卷,共9分;第16题正像要求的那样,“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一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虽然在课标卷中是第一次出现,但在独立命题的各省市试卷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学生在复习时应该接触过。第17题是一种“图文转换”。组织语言时要考虑简明、连贯、得体。

今年的作文命题沿用了往年材料作文的模式。考生的立意角度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1.消除零和思想,倡导合作共赢;2.不墨守成规,敢于大胆尝试;3.既要竞争,也要合作;4.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5.要有竞争意识;6.不论做什么,都要守规则。

这些立意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考生有内容写,且不会套作,是一个不错的命题。综合分析今年的考题仍然是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题占一大部分,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觉得语文没什么学的,像对各类阅读的做题能力肯定也都是建立在练的基础上的,同时对于基础性的题更不能失分。

第四篇: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回归本色,展现大美

2011 年高考山东语文试卷秉承山东省近年语文高考的优良作风与特点,体现高中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原则,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1 年的整套语文试卷设题以能力立意,侧重考查考生的“双基”素质,体现了以下几大特点:

一、保持稳定,适当调整,强调能力

2011 年《山东卷考试说明》明确指出: “ 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试卷整体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从设题形式、试题难度以及题量等方面看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方面又做了适当调整。

“ 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 ” 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的能力。与往年相比,试题在保持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的同时,更注重了内容的典型性与实用性,考点的设置清晰明确,不刁不钻,更加贴近考生实际。

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部分选用文体特征鲜明的《衡中西以相融》,从美术角度谈对传统与创新以及中西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引导考生从文化的层面树立正确的理念与原则。

“ 古代诗文阅读 ” 文言文部分继续打破“正史传记文”的选材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作进一步的开拓,选取了《四部丛刊》本的《管子》一部分,而古代诗歌鉴赏部分选取了唐人储光羲《咏山泉》一诗。

选考内容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继续开拓了题料选择的范围,节选了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中篇小说《审丑》的片段,现实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教益意义;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则更有所突破,选择了著名学者赵鑫珊的科普文章《没有天堂》,从环保的角度强调了我们对于地球的忧患意识。这两个文本语文性强,题材内容更加面向现实,引发思考。

作文题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既克服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有利于考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分层次的考查。

试卷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第一和第五大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查的字音、字形、词语全部是常见常用的。本着突出重点、强调实用的原则,今年没有进行标点符号考查的设题;词语考查将双音节实词与四字成语各单设一题;病句则从句子语法结构的把握上对考生重点考查。几个题目设题全面细致,考查方向清晰明确,考点分布均匀且重点突出,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行考查。

“ 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 ” 部分涉及的材料内容包括政治、历史、教育、艺术、卫生、社会等多个领域,侧重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思考的事件和问题,如大运会、人口普查、网络语言等等。在考查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当前社会生活及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状况。

此外,第 16 小题排序、第 17 小题的表格、第 18 小题的语体转换,也都凸显了应用性,体现了新课标 “ 在跨学科学习和语文应用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加强整合,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 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头交流的能力 ” 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重点进行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

二、巧设探究,凸显文本本体意义;展示张力,利于作文个性发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 “ 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考试说明》也把 “ 探究 ” 作为一种能力层级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高考语文卷探究题的设置始于 2006 年。总体上看,最近几年的探究题目正逐步体现出回归语文、立足于文本进行探究的趋势,同时又注重对考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深层次考查。2011 年的探究题是要求考生“结合文探究作品标题的丰富意蕴”,这种设题方式开放性和层次感更强,在对考生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出要求的同时,更强调对考生个性化和有创意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既具语文性、也具思辨味;使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结合更密切,更适宜于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与探究能力。总之,这种探究更进一步地强调了理解主体与文本本体的关系,讲究在理解上有放有收、收放有度,克服了以往有些探究题游离文本的局限。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在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考查的就是考生实实在在的探究能力,将探究定位在了学生对作品的“悟”的高地之上。

作文题历来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上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对作文的设题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05 年的话题作文 “ 双赢的智慧 ” 和 2006 年的材料作文《星星》,成功实现了从国家卷到山东卷的平稳过渡; 2007 年的话题作文 “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 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2008 年的话题作文 “ 春来草自青 ” 在体现新课程性质和理念方面又有新的提升; 2009 年高考作文不再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是要求直接以 “ 见证 ” 为题进行写作,降低了对考生思维的限制,更方便考生把握方向确定立意; 2010 年高考作文以《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 “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 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

2011 年高考作文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让考生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讲,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题目现实性强,其内涵更具张力,更易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联想,学生可以此为源头,想到涉及社会、亲情、历史、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这既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积累材料,也能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提高思辨和审美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做法必将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中学作文教学也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回归本色,彰显大美

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工具性;语文更是语言文学,有着非常强的审美性。因此,语文试卷要 “ 回归语文 ” “体现本色”,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力避 “ 泛语文化 ” 倾向,应保持并不断强化其自身的审美性和人文性。2011 年山东语文卷在继续贯彻这个思路的同时,特别注意处理好审美性和思辨性的关系,在考核语文能力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思考文化、领悟亲情、体味人生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选材上,今年的试卷除了延续体现人文的特征外,又将思想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高远的层面:论述文阅读中的《衡中西以相融》站在大文化的平台上,将学生思辨的触角导向了对传统与创新中的思考;文学文本阅读中的《审丑》面向现实社会,针对现实中的个体,体现对“丑”的反思与鞭挞,让考生从不同的方面体悟人间的亲情与善恶美丑;实用文本中的《没有天堂》则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视人类的家园——地球,反思人类的行为,表现出了一种更为深沉、厚重的忧患精神;古代诗歌《咏清泉》明确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人格追求;而命题作文《这世界需要你》更表达了一种别样的思索——它不仅仅是一个作文的题目,更可以看出命题人对 2011 年语文试卷的一种诠释、一种向往……

我们的世界需要什么呢?需要的是对大美的发现,对大美的思考,对大美的升发。2011 高考语文山东试卷可以肩负起这样的一种大责任!

第五篇: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平实中有变化,延续中见新意”。“平实中有变化”,是指在试题选材,题型设置,考点安排,题干表述等方面以平实为主,稍有变化;“延续中见新意”,是指与2011年江苏卷相比,试卷的主客观题分布、题型、题量、赋分、卷长等大体上保持不变,但也不乏新意。

一、语用题贴近生活,平易而灵动

15分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难度不大,考题的素材大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都比较灵动。第一题语音题中的冠名权、储蓄、处方药、忏悔、度假村、布帛、软着陆等都是同学们在平时用语中容易读错的,只要学生能在生活中注意正确使用,应该不难。第二题要求在空格中填入成语,这是今年的一个新题型。“改名换姓与移花接木、大名鼎鼎与如雷贯耳、弄巧成拙与弄假成真”,其实,只要考生从情感色彩、适用对象﹑具体情境等方面区分它们的用法,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二、阅读题选文精致,外秀而内美

“阅读理解题”的四段选文,文言文选的是苏辙的《伯父墓表》,古诗选的是温庭筠的《梦江南》,论述类文本选的是伍尔芙的《笑的价值》,而文学类文本依然延续的是小说阅读,选的是师陀的《邮差先生》。

《伯父墓表》是苏辙为二伯父苏涣(1000—1062)写的一篇墓志铭。主要是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尽管命题者对其做了大量的删减,但篇幅还是显得长了些。题目设置也很常规,文言实词、文意理解、翻译,都是考生平时所练习的。但考生要将题目做对特别是三道翻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言功底和阅读能力。

《梦江南》是温庭筠写思妇不寐,望月怀人的名作。该诗首句直出“恨”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人远“在天涯”。所设题目还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的理解,中规中矩。

《邮差先生》是师陀先生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部小说。邮差先生热心体贴、尽职尽责,那种信任和善良,那种平淡和自乐的生活态度让人备感亲切、自然。这是对人性美的颂扬,令人深思。与去年的《这是你的战争》相比,显然好读好懂多了。所设问题也很巧妙,但笔者以为,难度比去年有所下降。

《笑的价值》的三道题,都稍有难度。

三、作文关系型命题,生活而感性

作文,“提示语+题目+要求”的命题,延续了早几年作文命题题型。同时,以三则材料为导语的做法,大大优化了提示语的作用,考生既容易上手作文,也可以发散思维,“切题发挥”的水平高下也便于检测。而“忧与爱”的关系型命题,对套作、宿构又具有较好的防范作用。

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这主要体现在“忧”字,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忧与爱》这样的题目同时也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选取感情的角度,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也不容易跑题。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合。这个题目人人都能写,但要写得生动、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不容易做到的,关键在于选取的事例能否打动读者。

四、附加题保持常态,细致而具体

今年语文试题的附加题部分,考查的范围仍然是文言断句、名著阅读、材料概括分析。文言断句考的是萧统《<陶渊明>序》中的一段,只要考生掌握常见的断句方法和基本原则,平时加强文史知识积累和语感培养,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在名著阅读简答题中,“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两句诗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等等。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们不难发现,名著阅读考查的内容更加细致、具体了,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考生只有通读原著,才能应对自如,以不变应万变。材料概括分析题的素材节选自钱钟书的《宋词选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阅读没有障碍,题目难度也与去年持平。

下载试论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2006年北京密云高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北京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分析

    2014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分析(一)完型和阅读: 本次海淀试卷难度系数与13年高考最为贴近,文体依然是记叙、议论、说明和应用四种,完型阅读选项基本在文本中可以找到出处和依据;而西城......

    2012北京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2012北京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吴海波 北京理综高考刚刚结束,在了解了一下学生高考的情况之后,我也拿到试卷仔仔细细的做了一遍。答完以后,我对今年物理的试题......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分析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分析 近三年的语文试卷,10年简单,而11、12年相当较难。 一、 基础题部分 1、读音:2010、2011年河北省考卷均考了读音,并且是常见误读字音。而2012年河北......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与往年的比较,难度上大体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大部分题目还是跟以往考试的设题角度保持一致。全卷综合考察了学生对于语文......

    上海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上海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家园城市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D)(2分)A.由于 因此 B.由于 才能 C.因为 所以 D.因为 而且考点链接:这道题......

    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稳中有变、变中创新”。“稳中有变”,是指在试题选材,题型设置,题干表述等方面以平实为主,稍有变化;“变中......

    北京电大密云分校(推荐五篇)

    北京电大密云分校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领导班子剖析材料 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密云电大领导班子对照党章要求和胡锦涛、刘淇、夏强、高淑贤同志的讲话精......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密云分校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密云分校 党支部2005年工作计划 按照中共密云县教育工作委员会2005年党建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坚持学习制度 1、继续坚持和完善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