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上课后诗词练习卷
初二上课后古诗词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诗词背诵。
1.《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我家襄水曲。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气蒸云梦泽。。坐观垂钓者。
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此地一为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
8.《鲁山山行》:,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理解性背诵。
1.《长歌行》中表达惜时劝学之意的诗句是。
2.《野望》中以动衬静,显秋景的是。表达了希望隐居的愿望的是。作者来回徘徊,表达了百无聊赖的心情的句子是。,3.《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念头的是。表达了秋天天气寒冷的句子是。4.写出洞庭湖巨大气势和威力的句子是。表达了自己想要求仕的心理的诗句是。
,5.《黄鹤楼》运用了对偶的诗句是
。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是
。,6.《送友人》中完全写景的一句是。运用对偶的诗句是。
7.《秋词》中,表现诗人对秋天不同看法的是。
8.《鲁山山行》中,表示诗人在秋天登山、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熊鹿图的诗句是。9.《浣溪沙》中,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情绪的诗句是 ?。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出诗人即使病倒也不忘祖国的诗句是。表达了作者梦想收复中原的诗句是,三、注音字。
1.焜()2.华()3.皋()4.徙()5.寥()6.惬()7.蕲()8.戍()9.戊()10.戌()
四、文学常识。
1.《长歌行》选自宋代 所编《
》。
2.《野望》的作者是,代诗人,号东皋子。3.《早寒江上有怀》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张丞相指。
4.《黄鹤楼》的作者是,代诗人。5.《送友人》的作者是 大诗人。
6.《秋词》的作者是
。当时,以王叔文、王伾(pī)、,与杜甫、白居易并称唐代三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组成的改革集团,共同领导了一场著名的永贞革新运动。但是政治革新失败,王叔文被杀,王伾被贬,其余八人被变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的《江雪》、刘禹锡的《秋词》、《陋室铭》都是在这大背景下写成的。
7.《鲁山山行》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8.《浣溪沙》作者(大苏),北宋最著名的文坛领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父苏洵(老苏)、弟苏辙(小苏)并称三苏。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朝代)著名诗人,存诗万余首。
第二篇:初二练习
说明文的阅读
1、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2、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其中最着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3)、松鼠是一种片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烧开水
洗茶壶
洗水壶洗茶叶泡茶()
洗茶杯
拿茶叶
(6)、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7)、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8)、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3、指出下列文句的语言类型。
(1)、(卢沟桥)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2)、(卢沟桥)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想倾听水声,前态万状,惟妙惟肖。
()
【真题例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2007年重庆市中考题)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
格。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
表达效果。
5.有关部门准备打一则广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来介绍三峡博物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三峡博物馆的这则广告撰写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30字以内。
重庆轻轨飞扬
在最新的重庆交通地图上,一条长龙在山城蜿蜒盘旋,龙头在商业中心较场口,龙
尾在钢铁基地新山村。它纵贯长江和嘉陵江间狭长的渝中半岛,穿行于中梁山至真武山之间的低丘地带,长19公里,跨越三个行政区,辐射九个片区,把主城六大行政区的重要交通干线、桥梁和客流集散枢纽链接在一起。这条长龙就是穿越山城迷雾风驰电掣、凌空飞扬的重庆轻轨。
它是一条交通线路,但它又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路。
轻轨为重庆人带来了方便快捷,城市因为轻轨而变短。轨道交通建成后,主城区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上升,达到32%,居民的平均出行时间从先前的57分钟下降为现在的33分钟。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22.7%,大大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而市民经过一至两次换乘,就可到达目的地。
在期盼与憧憬之后,重庆人坐上了轻轨,穿行于这个山水城市之间。而整个轻轨沿线也出现一种莫名的“兴奋”,这种兴奋就是“经济效应”。
轻轨本身对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性。直辖七年,重庆的城市交通格局和经济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直辖前的“两桥连接一个渝中半岛”,变成多座大桥和高速公路串起的渝中、江北、南岸、经开区等多个组团式经济圈,同时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首的5大商圈。但随着轻轨的运行,一种全新的“带状经济”首先在九龙坡地区悄然出现。纵观轻轨较新线,九龙坡境内的轻轨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为重庆风景的移动瞭望塔和重庆文化的窗口,这是轻轨的另一使命。
一方面,重庆一面靠山、一面环水,形成了典型的山水格局的地貌。另一方面,重庆又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文化资源,巴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民情丰富多彩。轻轨沿线经过之地,文化色彩浓郁。其中,包括地域特色明显的民居和一些历史古迹。
绵长起伏的轨道,列车以平均每小时32公里的时速自由地在城市间穿行。坐在宽敞、明亮、舒适的车内,感觉就像在空中飞翔,让人情不自禁兴奋、激动。云淡风轻,透过明净的车窗,从高空俯看自己熟悉的家园,城中美景如一幅流动的风景画,飞速从眼前划过。
列车无声地在轨道上飞驰,行如风,稳如松,60分贝的运行噪音被淹没在喧嚣的城市中。乘坐在轻轨之上,感受它从地下到空中,像一条蛟龙一般忽而潜隐地下、忽而凌空飞架的壮观气势。举目向窗外眺望,江水潺潺、群山争翠,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她们韵味无穷。
轻轨插上了文化的翅膀。13个车站,13个展馆,各个展馆都有自己的风味:根雕收藏馆、老照片收藏馆、古瓷器收藏馆,应有尽有,在较场口车站内看“轻轨赋”、轻轨线路模型和车模展台;在黄花园车站参观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馆,进小吃城;在牛角沱车站浏览老照片收藏馆,有心者更可在顶层观景平台看江景。等车不是枯燥无味的事,而成了风雅的举措。
1.从全文来看,轻轨对于重庆的发展有何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3.选文说轻轨“成为重庆风景的移动瞭望塔和重庆文化的窗口”,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内涵的一项()...
A.举目向窗外眺望,江水潺潺、群山争翠,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她们韵味无穷。
B.在黄花园车站参观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馆,进小吃城。
C.在牛角沱车站浏览老照片收藏馆,有心者更可在顶层观景平台看江景。
D.随着轻轨的运行,一种全新的“带状经济”首先在九龙坡地区悄然出现。
4.文中的“从高空俯看自己熟悉的家园”“举目向窗外眺望”的加点词能否互换,为什....
么?
5.阅读完本文,你一定有言犹未尽的感受,请你为本文写一个简短的结尾。(50字左右)
(二)阅读《大足石刻》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足石刻
如禅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县,全县有石刻40余处,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被誉为“唐宋时刻艺术圣殿”,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品,摩岩造像达5万多尊、87类题材,“横融儒、释、道,纵贯千余载”,“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也达到了高度统一。在艺术形式和风格方面,它又有别于西北和中原的早期石窟。不但有中华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具有雄浑的阳刚之气,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之美。它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蜚声中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宝顶山则是世界石窟的压轴之作,始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历时70年,沿岩壁开凿,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
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叫它卧佛。佛前有一弧形沟壑,自然形成了仙界、人间的分界线,所以每次去我就要示意客人站在仙界内为其拍照纪念。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而没有惊恐慌乱的情景。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他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插上了无限想象的翅膀。
《千手观音》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它的“千手”(准确数字是1007只手。传说本来1009只手才是最顶点,由于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皇帝为“九五之尊”,故雕刻了1007只。)如孔雀开屏般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人们称它是人间唯一的千手观音石雕像,是天下一绝!金光闪闪的千手、千眼观音,令游人莫不叹为观止!
一组叫《父母恩重经变像》的石刻,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并都刻有文字说明,仿佛古代的连环图画。其中穿着开裆裤、摸着妈妈奶头吃奶的孩子的形象,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穿开裆裤的唯一石刻记录。宝顶圆觉洞,为整石开凿,宽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萨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诚,左右壁为十二圆觉菩萨,跌坐莲台,妙丽庄严,姿态不一,衣服、肌肉质感真实,似薄纱突身,衣裙流畅自如。壁间刻楼台亭阁,人物鸟兽,花草树木,幽泉怪石,近似写实作品,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
不少人认为,充满农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场》,是最精彩的,它所表现的是牧童驯牛。牛的犟劲和牧童在驯服牛后的悠然自得的神情都刻画得非常真切、生动。当身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诱惑,漫步在这一方净土,在欣赏石刻、山色、美景的同时,经过短暂佛教的从善教义的洗涤,仿佛灵魂变得清澈了许多,更加明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更加接近生命本来的意义。
1.请简要说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的原因。2.阅读全文,说说选文按照了什么顺序来说明的。3.选文说《千手观音》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然后在后面对其“千手”的来历做注释,你认为这个注释有必要吗?为什么?4.“其中穿着开裆裤、摸着妈妈奶头吃奶的孩子的形象,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穿....
开裆裤的唯一石刻记录”一句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5.结合下列链接材料,说说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怎样在文中体现的。(举出两例即可)
【链接材料】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迷雾探踪
(1)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2)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3)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4)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5)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
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
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1、文章分四个层次介绍了“迷雾”,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一、四层的内容。(2分)雾的形成—————————雾的危害————————
2、第(1)(3)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至少举出三种)(3分)
3、第(2)段在说明雾的形成与消散过程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
4、文章在说明雾的危害时,略写了对交通的影响,详写了对人的危害。这样处理详略的理
由是什么?(3分)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语言准确性的?(4分)
(1)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2)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
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第三篇:诗词赏析练习
诗词赏析练习
春 望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1分)
2、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3分)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分)
5.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2分)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3分)
7.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龟 虽 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上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是
[
]
A.犹有竟时(终结,死亡)
B.老骥伏枥(良马)
C.烈士暮年(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人)
D.盈缩之期(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2)本诗与《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同样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一下本诗与《观沧海》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一句?请以“我从_______读出了________”发表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九诗词练习
一、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3.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3.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4.请你依据平时的阅读积累,依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段不少150字的描写片段。
5.《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6.你还能默写出哪些描写沙漠的诗句?说说它们好在何处。
三、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属双关语,暗指。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4.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6.按提示默写诗句。
(l)重点写思念之深的两句:。(2)重点写思念之苦的两句:。7.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 8.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 9.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
四、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本文的体裁属于,浣溪沙是。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仔细品味这首脸炙人口的小令,回答问题。
(l)“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不仅在于自然天成地表现了眼前之景,而且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迪,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答:(3)“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答:
五、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4.对《水调歌头》(苏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处我解脱。
5.给加点的字注音。
(1)宫阙()(2)琼楼()(3)绮户()(4)婵娟().....6.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欢饮达旦()(2)把酒问青天()(3)高处不胜寒()(5)但愿人长久()7.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明月几时有?。(2),何似在人间。(3),月有阴晴圆缺。(4)但愿人长久。8.写出三句描写“月”的古诗词句子。
(1)(2)(3)9.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
(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是。
哲
理的句
子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4.对《水调歌头》(苏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处我解脱。
5.给加点的字注音。
(1)宫阙()(2)琼楼()(3)绮户()(4)婵娟().....6.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欢饮达旦()(2)把酒问青天()(3)高处不胜寒()(5)但愿人长久()7.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明月几时有?。(2),何似在人间。(3),月有阴晴圆缺。(4)但愿人长久。8.写出三句描写“月”的古诗词句子。
(1)(2)(3)9.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
(1)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4.对《水调歌头》(苏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处我解脱。
5.给加点的字注音。
(1)宫阙()(2)琼楼()(3)绮户()(4)婵娟().....6.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欢饮达旦()(2)把酒问青天()(3)高处不胜寒()(5)但愿人长久()7.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1)明月几时有?。(2),何似在人间。(3),月有阴晴圆缺。(4)但愿人长久。8.写出三句描写“月”的古诗词句子。
(1)(2)(3)9.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
(1)2)(3)
六、如 梦 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和。
(2)作者采用 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第五篇:练习卷上的爱心批语
练习卷上的爱心批语
李惠清
去年,我参加了一次班主任培训,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李凤遐老师的报告,她精彩的演讲,动人的事迹,独到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她的一个做法:每次考完试在考卷上给学生写几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我决定效仿李老师的做法,每次考完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答题情况,在考卷上写一些批语,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比如,班里的虽然很聪明,但却很粗心,一次考试考到了一篇阅读短文《小数点的代价》,是讲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而不幸坠毁了。里面有道练习:这次事件给你什么启示?小融是这样写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今后,我一定会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件事。看了他的答案,我顺势在旁边写下批语: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能从这个故事得到启示,也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班里的小勇沉迷网络,一回到家就只顾着玩游戏,作业常常不完成,学习跟不上。有一次考试考到一道根据情境填写古诗:新华小学的小马同学整天只顾着玩,成绩非常糟糕,请你用“,。”来规劝他。小勇在试卷上写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这样的批语:写得真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趁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老师相信你能做到。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爱心批语真诚地肯定了他们的点滴成功,小心地呵护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终把成绩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