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复习

时间:2019-05-14 14: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二语文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二语文复习》。

第一篇:初二语文复习

初二语文复习(课文默写)一、四篇古文 《马说》

1、概括全文主旨的语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揭示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的语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语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写“食马者”糟蹋千里马的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用反诘和感叹凸显文章主旨的语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智慧去发现,韩愈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陋室铭》

1、点名短文主旨的语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之景)

3、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之人)

4、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之事)

5、从反面表现主人厌弃世俗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与“时人莫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送东阳马生序》

1、作者甘于敝衣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通过现在学生学习学习条件优越与自己学习条件艰难作对比,揭示出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表现作者求师之难的句子: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写太学生活条件优越的句子: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5、写太学生学习安心的句子: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6、写太学生求师易的句子: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7、写太学生可以博览群书的句子: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8、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9、写作者严寒抄写不辍的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桃花源记》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令渔人陶醉的生活画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类似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二、五首诵读欣赏诗歌 《渔家傲》

1、写塞下秋景肃杀悲凉的句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表现壮志难酬有家难归抑郁情怀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将士们寒夜戍守艰辛的句子:羌管悠悠霜满地

4、透出军事态势严重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抒发爱国的情怀,思乡苦闷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天净沙 秋思》

1、萧瑟凄凉意境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既写景又写人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用典故的两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新陈代谢万象更新的规律的句子沉舟侧畔千发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表示振作精神,投入生活中句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表明被长期冷落的不满的句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无题》

1、用凄楚之景,渲染离别气氛的句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写自己对爱人至死不渝深情地句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虚拟手法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句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表达诗人愿望的句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夜雨寄北》

1、借凄凉秋夜雨景写客愁旅况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遥想异日重逢,话巴山夜雨的句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三、七首专题诗歌

1、《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池鹤》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用比喻手法写鹤色彩美的诗句是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写池鹤鸣声美并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诗句是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迎燕》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表现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诗句是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宛若“微雨飞燕”图,写燕子忙碌的诗句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与“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美学道理一致,突出花蕾娇艳动人的诗句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表现海棠格调品位之高的诗句是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5、《题红叶》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表现诗人憧憬自由生活的诗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6、《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诗中以景喻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衬托旅思乡愁的诗句是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7、《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用芳春秾丽的景色反衬早春的清景,表现对早春的喜爱之情的句子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四、课文中补充名句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6、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自读课本名句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8、近水楼台先得月。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前车覆,后车戒。

1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17、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8、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4、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2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第二篇:初二语文复习说明文专题

初二语文期末总复习之说明文专题

(一)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①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而且,这些人造材料难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长时间。食:少吃牛肉

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有关“食”的碳排放是如何重要。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此外,饲料的生产以及饲养牲畜的农场排出废物也都要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德国健康杂志报道称,如果饮食中有三成热量是来自红肉(猪牛羊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类)或乳制品,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485.1公斤,而对应的白肉(鸡鸭鱼等)一年排放量约为1054.2公斤。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

③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

④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其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5~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

⑤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

⑥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作者为什么要写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2.文章第②段划线处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及作用?

3.文章第⑥段加点词“近”能否去掉,为什么?

4.除了文中提到的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你还知道哪种碳排放方式?举例说明。

5.对于如何减少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你还有哪些想法?(文中涉及的除外)

识别人脸的技术

(二)①现代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这是一项高端的计 1

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②在全球范围内,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人脸识别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的。不被察觉的特点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易被欺骗。相对于指纹识别而言,人脸识别还具有非接触式(非侵犯式)的特点,因此更加友好、自然,更易被人们接受。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④在公安刑侦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场或车站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查询目标人像数据寻找数据中是否存在重点人口基本信息,来抓捕在逃案犯;或者在商场、体育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监视,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⑤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逐渐从公安刑侦领域,推广到民用市场,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具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盗门也被推向普通老百姓家庭。人脸识别系统防盗门配有特殊的液晶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电脑,数据库就建在这里。厂家上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用一个摄像头对主人的脸部骨骼进行扫描录入,再将主人的脸部骨骼生成几千位的密码,然后将密码数据库存入防盗门的数据库中,当主人回家时,只要在门前一站,具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门前的人的脸部,防盗门立即开始识别。一旦确认来人是这家的主人,防盗门就会自动打开。再如利用人脸识别辅助信用卡网络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拥有者盗用信用卡等。

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我国向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迈进,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将逐渐增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人脸识别技术和识别系统的性能也将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务大众。

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2.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特点?(3分)

3.人脸识别技术有何明显优势?(2分)

4.选文第⑥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5.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请你发挥想象,另举一例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可运用在哪些方面?(3分)

夏至

(三)①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②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③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④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⑤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

1.结合文本,说说夏至这天具有什么特点?

2.过了夏至,华南西部的气候有什么变化?

3.文章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用来说明什么?

4.文章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找出两种,抄写下来,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四)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

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

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意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4.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第三篇:初二语文复习要点

初二语文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称誉李云文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想借逃避现实而不愿同流合污的激愤之词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诗人对现实不满,想超脱现实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托物寓意。

3、《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一句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

7、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知人善任。

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三段,我觉得作者主张对于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要合理使用,正确对待,充分理解。“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11、《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我的意见是用问号是表示引起大家的思考;用句号是表示这种现象是事实普遍存在的。

12、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

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4、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6、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万马奔腾马到成功一马平川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马不停蹄

17、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中心论点的作用。

18、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辱于奴隶人……不以千里称”的命运。

19、“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20、选段中“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实际上是讽刺了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感情: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理解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现在人们常赋予其新意: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作用分别是: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二)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诗歌感情:借用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5、理解“东风”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东风”不仅仅指自然界的风,而且指能使人建功立业的机遇。

②这句话的原意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深层含义是:要想建立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机遇。如果不具备机遇,即使英雄人物也一样无能为力。

(三)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翻译: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前面的“惶恐”“零丁”表示地名,后面的表示心绪。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

10、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总有一死,我愿留取忠心永垂史册。这句话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四)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内容及感情:词的上片问天,下片问月,但归根结底是问人生。表达了诗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1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彼此珍重,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胸怀。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14、“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15、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做的概括与评判。

第四篇:初二语文修改病句专题复习

初二语文修改病句专题复习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修改病句专题复习

二.病句的常见类型和修改方法:

辨别句子有无语病,句意表述是否明确,这是衡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的标准之一。

辨别和修改病句这类试题既可以考查学生所掌握的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又可以了解学生阅读、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常见病句有如下类型:

(一)用词不当:

在使用词语时,如果不理解词语的含义,不考虑词语使用的对象和范围就会造成用词不当。

例:

(1)由于技术的原因,第三机床厂生产了大量不合格的次品。(2)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例(1)为单句中的用词不当。“次品”就是比标准产品差的产品,前面又用“不合格”来修饰,画蛇添足。可将“不合格”删去。

例(2)为复句中的用词不当。“不管”表条件关系,它后边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有疑问代词“谁”、“怎样”等。“尽管”表示转折关系,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而“十分”一词不具备选择性,故应把“不管”改为“尽管”,“也”改为“还”。

(二)语序不当:

一般的说,句中成分的排列次序是固定的。如果语序不对,句意表述就不明确。大致说来,语序不当包括定语语序不当,状语位置不当,表述顺序不当。

例(3)李师傅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例(4)参观一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出来了。

例(5)他的演唱对我爱好音乐,接近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3)为定语语序不当,造成了歧义。表数量的“许多”既可以修饰“朋友”,又可以修饰“礼物”,表意不明。

这就要求调整语序,或选用适当的量词。

此句可把“许多”移到“礼物”前,也可在“许多”后加“位”字。

例(4)为状语语序不当。状语“陆续”是修饰“有人出来”的,不是修饰“出来” 的,应把它放在“有人”前才行。

例(5)的表述顺序不当。按正常的逻辑顺序应先接近,然后才能爱好,故应把“爱好音乐”与“接近音乐”调换一下。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指主谓、动宾、主宾、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及关联词的搭配不当。例(6)实行改革以后,这个厂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7)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8)乡情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声。

(9)姐姐那圆润悦耳的笑声,像一串串滚动的珠子,带着朝气和活力。(10)只有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就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例(6)属主谓不搭配。“数量和质量”是并列短语,“质量提高”是可以的,但要说“数量提高”就不行了。因此,并列短语作为句子成分,要注意其能否完全搭配,可把“数量和”删去。

例(7)属动宾不完全搭配。谓语“看到”带有三个并列的宾语,“看到乡亲”是正确的,但“乡音”、“笑声”是看不到的,可在“那”前加上“听到了”。

例(8)属主宾搭配。说“乡情”是“歌”行,但要说“乡情是歌声”不恰当。可把“声”删掉。

例(9)属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传出的笑声应是“一颗颗滚动的珠子”或将“一串串”删去。

例(10)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时可把“只有”改为“只要”,也可把“就”改为“才”。

(四)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个正确的句子,其结构应是完整的,该具备的成分缺一不可。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就叫成分残缺。反之,已有了某一成分,又添加了这一成分,就造成了成分赘余。

例(11)通过这件小事,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参加劳动实践的重要性。(12)解放前盖的教学楼,现在几乎危房。

(13)要把我们的教师逐步培养成既能担负教学工作,又能进行科研工作。(14)我恨不得一下子很快飞到您的身旁。

例(11)是滥用介词“使”字,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通过”,让“这件小事”作全句主语,也可删“使”字,让“同学们”作全句主语。

例(12)缺谓语。“教学楼”现在怎么样了;缺少用来陈述主语的谓语。可把“几乎”改为“大多成为”。

例(13)缺宾语。“培养”成什么,缺少宾语中心词,可在“工作”后加上“的专业人员”。

例(14)中“一下子”与“很快”语意重复,属状语多余,最好删掉“很快”。

(五)否定不当:

由于否定词使用错了,写出来的句子意思与要表达的句意恰恰相反。例(15)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这种错误,我们应当努力改进工作方法。(16)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例(15)中,“避免”就是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的意思。“避免”和“不再”两次否定表示肯定,语意反了,应去掉“不”字,语意就明确了。

例(16)中,“难道能否认„„吗?”是反问句,意为不能否认,也就是承认。中间再加上“不”,造成了否定不当。应去掉“不”字。

(六)语句歧义:

有些句子在表述时,由于多义词或多义词短语使用不当,致使对整句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语句歧义。

例(17)黄宁的爸爸今天晚上要做手术,不能参加家长会了。

这句中“做手术”可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黄宁的爸爸是个医生,今天晚上要给病人做手术。再一种理解是:黄宁的爸爸生了病,今天晚上医生要给他做手术。正是由于

出现不同的理解,所以整个句子才会出现歧义。

(七)前后不照应:

在表述句子时,由于前后内容不一致,结果造成不平衡。例(18)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否能刻苦学习。

“是否”表示“是”和“否”两个意思,而“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一个方面。“能刻苦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但“不能刻苦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内容在原句中体现不出来了,这样就造成了前后内容不照应。可去掉“否”字。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修改下面病句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病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A.在“火箭”和“圆满成功”之间加上“取得了”三个字。B.去掉句中惟一的“的”字。

C.去掉“圆满成功”,把“的”改为“了”。D.“圆满成功”之后加“了”字。

2.词语照应适当的一项是()

A.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题材来表现的,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对于主题有一定的影响。B.同样的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常常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C.在题材的确定和表现上,各种文体的要求是不同的。

D.观点正确、材料丰富、语言通顺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B.鼓浪屿的春天,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C.他决定回到青年时代用生命保卫过的家乡。D.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A.比赛进行到第33分钟,辽宁队的李金羽在对方禁区前带球突破,被判犯规,辽宁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

B.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这种枪可不是用来伤人的,它是为了试验在太空飞行的卫星受到高速度的太空垃圾撞击后产生的影响。

D.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二.修改病句:

1.经过刻苦努力,斯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2.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3.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4.这种收音机原售价600元,现为200元,售价降低了三倍。5.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倡议。6.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7.今天,驻津三军的指战员和领导冒着严寒参加了义务劳动。

8.那位美国老人在去机场途中才发现遗失在饭店房间里那三枚钻石戒指。

9.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观赏,收藏价值。10.几年来,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使同学们的政治觉悟大有提高。

【试题答案】

一.1.B

2.D

3.C

4.B 二.1.删去“平均”或删去“都在”“以上”。2.“陆续”在“有人”前。

3.在“既无法演奏”前加“现在”。4.“三倍”改为“三分之二”。5.“倡议”改为“问题”。6.删去第二个“不”字。7.删去“和领导”。

8.“三枚钻石戒指”调至“遗失在饭店房间里”前。9.在“具有”前加上“这颗珍珠”。10.删去“通过”或“使”。

第五篇:人教初二语文三峡复习材料

《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御:驾。献:山峰。良:实在、真。

肃:寂静。属:连续。引:延长。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湍:急流的水。

4、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 献: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下载初二语文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二语文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 期末复习与检测——基础知识(音、形、义) 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 绯红标致落第不逊 诘责托辞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匿名芦荟 翳责罚 气量质问广......

    初二下语文期中复习教案

    期末复习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生字 2、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文学常识 复习过程:一、分项复习:重点字词、文学常识 (1)、生字:惧惮粗拙 哀悼 震悚 差使 奔丧 琐屑......

    初二复习1

    自我介绍 相互认识-集体-共同进步-两种竞争方式,老虎 系鞋带故事 学会分享 一个不落 学习问题-竖蛋-分析 方法-习惯 两个境界柔水段子 测试......

    初二作文复习[最终定稿]

    •开头遵循的原则: •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 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 开头常见的毛病: 1. 拐弯抹角离题千......

    初二历史复习

    初二历史复习(上)2、1838年,任命 3、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4、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5、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 6、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人教版初二语文月考(一)复习要点

    初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复习提纲 一、积累运用 (1、2)题第一单元、第五单元易错字音、字形(字形以四字成语为主)考查 (3)词语使用正误判断 (4)病句判断 (5)文言文、古诗默写(课后前两首......

    初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 (散文)19929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初二语文期末复习测试 (散文)19929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初二语文期末......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义(含答案)(最终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义(2013.11)班级学号姓名亲爱的同学,这张复习讲义只是老师对半学期来所学知识作的一个总结式梳理,除了掌握这些知识,你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