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
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
一、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形、水体、绿色植物及其它不确定的自然因素;第二类是人工要素,主要指城市的设施和建筑物;第三类是社会要素,指影响城市景观的一种无形的因素,包括人对景观的感知体现和人对景观环境的改造等。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景观主要指第一类自然要素和第二类人工要素中的绿色开敞空间,如公园、广场、滨水区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即指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绿色开敞空间为主的人工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生态系统。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特色贫乏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绿色景观进行系统分析和构筑,来体现城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绿色景观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1、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说
这里暂不讨论“风水”学说的科学和迷信,只用来说明古代城市选地和建筑空间营造方面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巧妙结合。典型的城市风水格局是城市背靠山,前临水,两侧是又有山脉环绕(青龙、白虎)的相对封闭而又完整的空间环境,其实质是强调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要素的融合,它所形成的绿色景观系统是完整而连续的系统。
2、西方城市十九世纪末的公园运动,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ims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 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Park System),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3、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对城市绿色景观设计的影响。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的花园城市模型是:直径不超过2km,城市中心是由公共建筑环抱的中央花园,外围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内设学校、教堂),加上放射状的林间小径,整个城市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人们可以步行到外围的绿化带和农田,花园城市就是一个完善的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在花园城市理论影响下,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了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是针对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向外疏散问题而提出的,他在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一改城市的集中布局而使其变为既分散又联系的有机体,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花园城市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新城的建设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1年莫斯科总体规划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城市用地外围环绕10-15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构成了城市良好的绿色景观和生态系统。
4、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理论
美国的麦克哈格在1971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该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即叠加技术(“千层饼”模式)。这种规划以景观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依据,使景观改变和土地利用方式适用于生态方式,这一千层饼的最顶层便是人类及其居住所,即我们的城市。
5、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始于30年代而兴于80年代,景观生态学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空间的相互关系,把“斑块椑鹊罈基质”(Patch-corridor-mattix)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及景观规划中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体地讲,在城市和郊区景观中要维护自然残遗斑块的联系,如残遗山林斑块、水体等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维持城内残遗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这些空间的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波士顿公园体系中的绿带和莫斯科外围的森林公园带。维护自然与景观格局连续性是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有效方法。城市中的绿色景观可以视为散落在城市中的自然斑块,只有通过建立廊道使其连续并与城市自然生态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绿色景观系统,实现人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就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连续性的方法对中山市的绿色景观格局进行了完善。
三、广州城市绿色景观格局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广州城市绿色景观格局的发展过程
广州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其最早的选址即位于白云山下,珠江之滨,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到宋代时,城内已形成一条条水道(濠),明清时,广州城向北扩展到越秀山,向南延伸到珠江边,城内六脉渠成为山水之间的联系廊道,古城东西两侧则有禺山和坡山,形成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自然与人工和谐相处的优良生态环境。民国以后,虽然城市扩大,城墙拆除,但这种天然形成的“山水”城市格局并没有大的改变,而且政府部门着重修复和完善了从越秀山、经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直到海珠广场的城市轴线,在越秀山和珠江之间形成一条绿色的廊道,这条轴线在空间形态上突出城市轴线区的主导地位和凝聚作用,加强了城市与白云山脉及珠江水域的自然联系。城市空间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时代的特色与风格。
建国以后,城市迅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旧城内的一些河涌变成了暗渠,但解放前后修建及扩建的荔湾湖公园、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烈士陵园及东湖公园为广州绿色景观格局的保存及延续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这五所公园原建于城郊交汇处,与民国时期广州城区轮廓基本重合,起到了城市外围绿地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公园已被包围在旧城区中,成为旧城中散落的绿色斑块,但其对于旧城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对于城市绿色景观格局的延续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快速增长,天河新区迅速形成,同时广州沿珠江向东发展至黄埔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北发展到了白云区的新市和石井,尽管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水体污染,但一山(白云山),一水(珠江)的山水城市景观格局得到延续。外围的生态敏感带(北部流溪河平原,南部的果树保护区和花卉保护区)一直被保护下来。
2、广州绿色景观格局的现状
由于历史形成的良好基础及广州市多年的创造,广州市已具有良好绿色景观,主要体现在:
(1)在区域范围内,普遍的大地绿化,东北部的山脉,北部的流溪河及广花平原地区,南部的果树保护区及花卉保护区,使广州市有了一个良好的整体生态景观的背景,即较好的绿色郊野景观基质;
(2)在城区范围内,北部的白云山风景名胜保护区横过市区的珠江水系、已建成公园绿地、传统景观轴线及市区内的河涌水道,形成了有特色的城中绿岛景观;
(3)各类社区绿地、街头绿地成为散布在城区的绿色斑块;
(4)道路街道绿化水准较高,尤其是环市路、广州大道等,广州绿化良好的道路原有很多,如东风路、先烈路等,都由于扩路的原因把茂盛的行道树砍伐掉了。
3、广州城区内各种绿色斑块比较丰富,但这种绿色景观并未形成系统,其存在以下问题:
(1)城区内外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上缺乏持续,城区与区域景观尚未成为有机的整体。除白云山、东南部的果树区、西南部的花卉区楔入城区外,城区绿色景观与外围基质未有有机的联系。
(2)城区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联系,市区所建的公园、绿化广场及滨水地带、广场等被建筑物包围,没有绿色的生命廊道与外界相连。
(3)市区内一些重要的绿色景观及景观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甚至由于城市建设而遭到破坏。主要体现在:城市绿地被侵占,城市原有的河涌水廊被履盖,被污染,原已成系统的交通干道两侧树木由于扩路被砍伐,致使城市绿色景观之间的连续性被打断。
四、构筑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措施
(一)把城市放在区域的整体景观基质中,构筑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骨架,即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廊道。
1、充分认识广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切实保护城区与区域共有的白云山、珠江水系及作为“南肺”的果树保护区和西南侧的花卉保护区。这些绿色景观资源在城市的范围内是广州的绿色景观基质,而在区域的范围内则是广州难得的大型绿色斑块;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并保护周围的生态敏感地带,尤其是西北部的流溪河及其广花平原。它们共同形成了广州市的生态景观的基础,是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最重要内容。
2、根据广州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各组团之间建立起城市与效野基质联系的绿色隔离带。
广州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沿珠江水系和交通干道发展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根据刚刚修编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共分为三大组团,即中心区大组团,东冀大组团和北冀大组团,其中中心区大组团包括旧城中心和天河新中心及海珠芳村地区、东冀大组团包括黄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云埔工业区,北冀大组团包括流溪河东南侧的新市、石井地区。
在三大组团之间建立起绿色隔离带不仅是城市绿色景观的生态要求,更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深圳市就在三大组团之间“楔入”了三条南北贯通的组团隔离林带,每条宽度超过600m,成为深圳市一级层次的绿地。广州三大组团基本上以东环高速和北环高速公路分界。目前,广州中心大组团与北冀大组团已基本连成一片,要实施绿化隔带只能依靠规划的二次控制。但广州主要发展方向是以东南方向为主,这决定了中心区与东冀大组团之间的隔离更为重要,两者之间可以现在的世界大观、航天奇观和九运会体育场为点,形成一条以绿化、体育、休闲、观光为主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绿色长廊,既起到绿化隔离的作用,又可作为市民游憩的去所。此外,中心区大组团内天河新中心与旧城中心之间的绿色通道也很重要,由于原规划的广州大道东侧绿化隔离带已无法实现,故只有在天河新城市轴线的建设上加大绿化的比例,新城市轴线上如能形成一条中央通透、以绿地为主的廊道,也同样能达到中心大组团内新城与旧城之间的绿色分隔的效果。
3、根据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结合道路骨架,建立城市与区域之间相联系的环状绿带是城市绿色景观成为系统的关键。前文论述的伦敦、莫斯科城外几公里宽的森林绿带便是成功的范例。国内城市北京、上海在新的总体规划中也都有类似的举措。北京在市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个边缘集团之间规划了绿化隔离地区,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上海总体规划确定在外环线两侧各建立宽度为200米的森林绿带。广州随着内外环路的建成通车和北部两条半环(华南路和北二环)的建设,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城市三大组团的分界也基本上以外环的东环和北环为界,外环高速公路的等级及其包围形成中心区大组团已决定了其在城市景观系统构筑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广州应以外环高速公路为界线建立环城的森林绿化带,此绿化带正好可以将广州重要的生态敏感斑块串联起来,即把珠江水域、白云山保护区、东环的大组团隔离带、海珠区的果树保护区、芳村区的花卉保护区联成生态保护带。外环绿带如能建成,其功效将不比波士顿的公园体系逊色。鉴于外环以内已成为广州的中心区,考虑到绿带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之间的矛盾,此绿带宽度以100米为宜(即外环两侧各不少于50米控制),绿带内容以森林树木为主;而北部建设的两条半环则建设200米宽绿带(各退高速公路100米),与北部生态敏感地带相协调。
第二篇:城市景观论文
描述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文化历史、景观特色、并总结其城市景观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万城之城——罗马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意大利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古竞技场、万神殿、许愿泉、圣彼得大教堂,罗马是一座历尽沧桑的古城,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时时颠覆着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认知。地理位置: 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南北方向,把意大利半岛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亚平宁山脉旁边,有一条台伯河,罗马位于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处,东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万(1989)。文化历史: 罗马是世界天主教中心,世界文化之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罗马的发源地。约公元前二千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公元756-1870年为教皇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意大利首都(教皇国退至梵蒂冈)。
景观特色: 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纪20~50年代建成,是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化城市。罗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有教堂、宫殿、博物馆、大学(建于1303年)、科学院和图书馆等。罗马教廷所在地梵蒂冈位于古城区西北角。在罗马古都遗址上,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和大竞技场等世界闻名的古迹;这里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穿梭在罗马城中,钢筋水泥塑造的现代化都市与精美绝伦的古罗马时期的雕塑交错出现,令人有种游走在现代与历史之间的错觉。气候特征:地处地中海沿岸的罗马,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880毫米。气候温暖,四季鲜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适合出游的季节。城市景观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西部位于亚平宁山脉底部,高低起伏。市区跨台伯河两岸,架有桥梁24座。建筑排列错落有致,新旧隔离。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他有着辉煌的历史,罗马帝国的荣耀,天主教廷的至高无上都构成了罗马近2500年的辉煌。在社会高速房发展背景下的罗马,并没有过分追求摩天大楼,而是选择了尊重历史,保留了大量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现代与历史、新与旧在罗马得到了极好的融合。
第三篇:绿色城市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世界森林日”,又被译为“世界林业节”,英文是 “World Forest Day”。
这个纪念日是于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的。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
世界森林日历届主题
2007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森林:我们的骄傲”;
2008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
2009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 ”;
2010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加强湿地保护,减缓气候变化”;
2011年“世界森林日”主题是“庆祝:为人类保护而持续增长的森林”[Celebrating Forests for People]
森林城市,城市森林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同时城市森林通过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我们使用空调的次数,可以间接减少碳的排放,让人们渐渐忘却了带有泥土和青草气味的新鲜空气,仿佛人们就生活在“天然氧吧”里的“森林城市”中,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我们城市一个清洁、健康的“肺”,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空间。森林城市,低碳城市建设也呼唤着城市森林,因为城市森林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同时城市森林通过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我们使用空调的次数,可以间接减少碳的排放,城市森林不单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在不少城市到处充斥着尘土和汽车尾气,让人们渐渐忘却了带有泥土和青草气味的新鲜空气。然而漫步在资兴这个充满绿意的街头,仰望天空,天高云淡;远处眺望,满目绿色;张口呼吸,沁人心脾。仿佛人们就生活在“天然氧吧”里的“森林城市”中。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森林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象征和标志
人类来自森林,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具有较强的和不可替代的吐故纳新功能,树木对城市的作用远不只是绿色点缀,而是通过净化空气、吸收有毒物质和吸附粉尘、分泌杀毒素、调温降噪等功能来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条件,为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森林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森林以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屏障。漫天风沙时人们想到了森林,水土流失时人们想到了森林,因为森林是我们不
可替代的家园。
“城市之肺”——森林——在富阳的建设与发展中作用更为突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种三棵树=消除排放278千克二氧化碳。”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碳排放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向人们倡导“低碳”的生活理念和责任。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抵消人们的碳足迹,“共建绿色家园”就是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造林绿化,美化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森林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森林和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文明的标志。森林和绿色多了,我们的城市才会生机盎然,我们的生态才会更加优美,我们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富阳这座城市必将在全社会参与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下,营造出一个独具魅力的低碳森林城市,森林将激活城市焕发青春,绿色将成为这座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
第四篇:《城市景观之路》读后感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的交流》读书报告
——“反规划”城市规划的必然之路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的交流》作者:俞孔坚、李迪华。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国际城市美化运动和中国城市景观歧途从而引出一条通过“反规划”理论和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景观之路。警醒城市规划的决策者和城市规划设计者不要过于追求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动,不应过于短视和急功好利。而应该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建设使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从容不迫的,使城市使用者舒适健康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使自然生态服务于人的健康城市。
本书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反规划”和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我认为这种理论对中国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地上,却出现如此千篇一律的城市格局和形态的现状具有针对性,突破性和前瞻性,是值得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学习和借鉴并且推广的先进城市景观规划的道路。
“反规划”是应对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
我认为,“反规划”就是要通过打破传统的规划途径,反思中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建设出可以利用自然来服务人,符合最广大的城市使用者的根本需求的,能够让人和土地的关系和谐的,使人能够“诗意的栖居”的城市。它要求城市的决策者和设计者对我国的城市和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系统性问题进行反思;要求城市的决策者和设计者对我国十几年来实行的传统的规划方法进行反思;要求应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规划,而不是从眼前的城市土地开发需要出发来做规划。它告诉城市规划的决策者和设计者的不是应该建设什么,而是不应建设什么。
它提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进行绿化,而应该尊重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结构性。它是以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是建立在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的,以维护这些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前提的,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然而,一些形式主义的,无大实效的,特别是无改善环境实效的而被称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美化工程打着扩大内需的旗号,为求政绩而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实在是对中央的政策的歪曲。而更令人忧虑的是,大量的所谓城市建设和美化工程并不是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而是靠出卖城市最稀缺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来换取的,可谓寅吃卯粮,为求一时政绩,置城市可持续发展于不顾,直至最终城市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急需“反规划”理论对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者进行警醒,引导他们对城市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使城市成为最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广大城市使用者的最根本需求的,能够“诗意的栖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第五篇:城市景观软肋研究
城市的忧伤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有一群人在伴随它成长。
解读城市,乃创造城市。
·街道
当代城市的街道留给人的印象和记忆,就是车流、人流和广告之海。
既是街道,就应当让人感知到自己的脚步的节奏,或舒缓或急骤。并且,在一定的视野范围中,某些标志性建筑或熟稔的、亲切的场所在等待着你。街道两旁有女人愿逛的商店,有男人愿意寻找的女人,但是没有一个容纳足迹的场所。购唇膏的女人记得唇的印迹,找女人的男人也记得香吻,但脚步之痕是隐匿的。人们不记得自己的脚步,街道就失去了大部分意义。
街道的意义就这样消失在选择的骚动之中,安详而静温的拐角处交换语言和思想的游戏似乎从未发生过一一思维存在的场所消失,即使对于实用性的街道空间,也失却了存在的底蕴。
于是,步行街的概念在城市规划中频频出现,只是城市的男人们不愿意离车移步,而宁愿逗在空调小车上,等待妻子或情人步行购物归来。
城市的生活性街道有如居住的多功能客厅,小餐馆、小店铺紧挨着联成一片,停车、用餐、购物、聊天等多种活动同时发生。这里体现了城市的活力。每当凌晨两点路过这等地方,一堆男人在喝啤酒侃大山,我不惊叹如此多的男人今夜躲在妻子的约束之外。午夜过后静悄悄的城市有如坟墓,好在我所在的城市的午夜是活泼而美丽的。一个城市可以没有职业思想家,但午夜仍在街上闲逛的男人,一定离思想不太远。
美好的街道是这样的:20-30米宽,500-1000米长,临街建筑2-3层高,建筑界面柔和,有凸凹,可以容得下一个餐桌或石凳,有不超过6米高的雕塑,花木扶苏,石材铺地,有酒吧、咖啡厅和沙龙,沙龙里有才貌出众的女主人。说起女主人,就让人伤心地渴望。
·广场
广场是干什么的?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万人集会批斗××人的政治性广场;几百年来,我们依稀记得将犯人袅首示众的刑场。前者让我们狂热,后者让我们冷漠,总之是偏离人性的成份太远。如今开会报告用不着众人均“到场”,枪决犯人也不宜张扬示众,那么,广场用来干什么?
在许多人心目中,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似乎城市脸面贴在建筑物立面上还不够,还要铺装到水平的地面上。于是,在城市干道或过境公路边设广场的做法大行其时,或者含蓄一点的,设一个市政广场,即在政府主要机关大楼前设一个类似天安门广场的空旷空间。
而市民广场,才是广大居民的真正需要。工作之余的闲憩,人们希望在商业街和居住楼密集的地方有直人的广场。尺度不要大,做工要精致一些,层次要丰富一些,有个人自娱自乐的表演性空间,有静坐遇思的空间,有儿童游戏场所,也有适合残障人士通过的各种辅助设施。
中国人出门就喜欢看热闹,围一堆人看蚂蚁或看怎样做人血馒头,没的热闹就更喜欢在家里逗着,而不习惯于广场上的公共空间,所以每一个城镇都在挤下每寸土地盖住宅楼,而舍不得留下一星半点空地做市民公共活动的广场。
曾几何时,广场成了一个纯粹政治性词汇,它令人想起法国启蒙运动以来的广场和街垒战斗,想起白宫前广场上的游行示威,想起天安门广场上的一轮一轮风暴。近年来,一帮温柔善良的文人在倡议建设市民社会,作为硬件的市民广场,可进入了他们的议
题?
广场是市民的,同时也是培养市民的。广场是除办公室、影剧院外的重要公共场所,市民的素养在广场上醇化。广场的公共性,决定了它需要优雅的举止、优美的言辞,同时它容纳了与私宅密室的密谋私义有别的社会公义。市民广场能培养出真正的有判断力的公众,而不是平时唯唯诺嘶、乱时一呼百应的盲目大众。
市民广场的布置要亲切、要多层次多中心,不宜设计成集中的同心圆式的格局,更不能在圆心上设立一个神坛一般的偶像雕塑。市民广场是人们身着便装随意游冶的地方,它将鼓励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自觉。
·城市标志
城市标志以其实体而承载了精神的、象征的、审美的内容。
北京的天安门--古都、端庄厚重、正大光明、稳定团结、均衡、权威……
上海外滩--洋场、新锐典雅、商业繁荣、自由、和谐、多元共存……
深圳的标志泥?未来的水晶岛?还是现在的地王?
西方有许多历史名城,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累世经年建立的教学就成为历史积淀的城市标志,伴随着那些标志物凝聚了持续不断的人文精神的传统。从城市发展史来看,也不是哪一个君主或城邦主说要建一个标志性建筑就能建起来的。
所以,深圳暂无标志性建筑--再过五年有没有?未必,再过五十年呢,或许会有。那么,现在人们谈论城市标志的意义在手,人们希望有更多的个性的建筑出现,好让人们记住它在哪条路边以成为心理地图中的星位,并以此而记住整个城市。这种要求并不奢侈,也不包含长官意志的大一统,是平朴的民众愿望,值得城市设计者和政府共同来实现。
标志性建筑的审美象征性应该纯粹而富于建筑性,比如广州的五羊或丹麦的美人鱼,就因为过于具象,总显得不够纯粹,不够力度,因而标志性就不强。而如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北京天安门、上海外滩就要纯粹得多,因而更容易进入记忆。倘若一个城市的人追求的象征,是如观音菩萨或财神爷崇拜的那种象征物,或者一定要体现什么宝什么贝的,只能说明这个城市的人心胸狭窄。实用而庸俗,对线条、抽像体块的漠然无知,说到底,乃审美力缺乏。
·园与苑
人们对公园的认识己经够多,公园是城市的肺,是新鲜空气、阳光和水体景观的汇聚之所,公园是城市人工环境中的自然。
但深圳的公园,似乎主要地是因为儿童而存在的。房地产业蚕食着公园绿地,只是孩于乞求的目光下,成人们才留下了那星星点点的绿地。成人们中的男性大多去了歌厅酒肆夜总会,性感女人成为他们陶醉的大自然,家庭主妇则和孩子们一道在家里看电视,稍为奢侈一点的妇女,就到美容院一方面做面子,一方面看自己。公园成为真正的奢侈品。
公园里应该可以跑步、打球、放风筝,做以上活动时,不必如高尔夫球场上的贵族们那样身边跟着球童,公园应该成为成人们每日的需要。问问深圳的男人们几时逛过公园吧,他们逛公园的次数肯定不如情人的个数多,这样的一群男人可以规划、设计、建设出好的公园来?
但是与公园相类但历史渊源不同的另一种形态的城市空间--“苑”,则似乎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苑”起源于古代王公贵族的郊野游乐场,它的当代形式就是世界之窗、中华民俗风情园之类门票奇高的旅游景点或高尔夫球会之类贵族俱乐部,虽然不再打贵族牌,但深圳的百万打工者是难得一睹其尊容的。天下没有白吃的筵席,这道理我懂,但城市应该有容纳所有人,成为所有人的需要的公园,这道理谁懂?
一个平和的、平民的、平等的现代城市,不应该有充满歧视性的公共空间,无论这种歧视的政治的、经济的、种族的、阶级的、性别的解释是如何头头是道,这种歧视本身是野蛮、封闭时代的残存物。
·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宫及其他
这些事物,似乎是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多余物”。
人们知道维护和建设市场经济的政客和学者的重要,却难以理解这样的政客和学者倘若没有进出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宫的习惯,将会是一头没有人文理念的怪兽。那样的政客和学者将会在今天提倡市场经济,而在明天拥护极权主义。博物馆的传统,让人明白历史与风俗:
图书馆的传统,让人求真:
美术馆的传统,让人审美;
文化宫的传统,让人学会欣赏文化的差异,学会宽容。
……
所谓人文,并非一种主义,倒不如将之归于这些可爱的“多余物”,这些“多余物”最终会成为人类仅有的东西,倘若有终极价值,它们就是终极价值的陈列馆。
更重要的,这些事物不应该用来装点城市的门面,不应该成为如今般心窄气短的样子,一种雍容大度将从“多余物”中酝酿成型。
·机关大楼
深圳的政府机关大楼,比之内地己有许多改进,如少了衙门气,多了些亲切感,但是仍旧让人感觉到它们的威严与傲气,人民政府,处在人民之中,要那么威严干嘛?这么说吧,政府大楼应该庄重,但不要庄严,更不要威严;应该亲切、平和、透明,而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凛然不可侵犯。封闭一统独立于城市,应该体现公正、公平,但不必强求形式对称;应该有良好的朝向,办公室应该有充分的采光。通风和良好的户外景观,但不应去讲求风水的龙脉一
一、“左青龙、右白虎”无非是要弄成一个位居龙位、威慑四民的官府气象,都二十世纪末了,那种假模假式唬谁呢?据说广东沿海某市府竣工后,风水师言其风水不利,该市府便另择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如此愚行,恐怕也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遍性,多少官员正想依例而行。可见,现代政府的建立,远比人们想像的艰难。
从另一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民间流行的风水迷信,与官府衙门气,其内在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
每个城市居民不妨面对那些装腔作势的机关大楼反思一下:一定要威势赫赫才会赢得尊严吗?
政府的尊严,来自良好的服务,只有真正履行公仆的义务与责任,才会有令公民感动的尊严。因而,政府的尊严体现在每个公务员的行为之中,而不在办公大楼的形式的尊严。
·大学之气象
世界上一流的城市中,未必有一流的大学。但拥有一流大学的城市,一定是让世人份外尊敬的。
一流的大学所在地,一定有一流的校长、一流的教授和一流的……
陈希同当北京市首长的时候,北大和清华也是优秀的,大学有其自身的传统,大学的学术源流,可以在政治之外,而北大和清华之所以还够不上世界一流的辉煌,正是因为她们还远远没有独立于政治之外。当然这样说未免偏颇,中国的大学中有太浓厚的古代大学传统,现代的大学制度还远未成型。即使如北大的所谓自由主义传统,更多地流于轶闻趣事。而未形成人文制度、学术规范和学术成就。
说大学,乃是为了对比深圳这座城市中的缺憾。
一群拓荒牛来这里开恳,建设了偌大的建筑群,大学和大学教授来这里似乎只能做客。看那主人财大气粗,看那高楼起,看那精神大厦难得建,心中好不优伤。
深圳的职业教育得到重视,与社会的一般取向是吻合的,但办大学的气度和眼光,则只有俟诸来日。
房地业产生了多少多余的住宅,多少个亿的国有资产傻傻地在土地上等待,而大学、博物馆这类“多余物”真的如此多余吗?
·艺术家
正而八经地谈论艺术家也许会成为贫乏时代的时宜,而我更欣赏那种介于艺术家和普通人之间的人,他们好动,想表达什么,想探索普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们不满足于城市的平庸。
历代社会的艺术家是那种游牧式的四海为家的人,即使身居一地,心灵仍在游荡。世界也许不因为他们而发展变化,但他们是因为世界之成为世界,是为了探索人存在于世的意义而生的。
我敬重那种人,是因为他们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值多少钱,但知道其作品的真正价值。
这种人,内心极为痛苦而孤独,死亡时刻在追随着他,他在城市中不合时宜,却在权力之外,在金钱之外,甚至在爱情之外,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因而成为文明社会的共同财富。
深圳人会容纳这样的人群吗?也许会的。
至于那些志大才疏广告人,那些故作风雅的艺术投资者和艺术保护人,也许会成为深圳的永久住户,但在艺术史上,却留不下半点痕迹。
我说的,仍旧不涉及那些正而八经的“艺术家”,而是一种新型的人,与新型的深圳一道成长的人,这是我对深圳和那些人的希望与祝福。
·城市史
在深圳,少有人注意历史,更谈不上城市史。
然而,有人在这里生存奋斗过,有人会在这里死去,有价值的痕迹会谱写城市的历史。
城市史作为一种意识,会构成至深至诚的底蕴,即使流行歌曲唱罢,“花谢了。人去了、楼空了”,一种恐惧,会笼罩我。
城市史的意识,将城市中的泡袜吹灭,让浮躁的心灵沉静,沉静中的激情,转化为想像力,想像力转化为创造性行为,最终谱写出有价值的城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