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论语》:孔子的“中国梦”
读《论语》:孔子的“中国梦”
每逢佳节日的时候,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祝福语就是“祝你快乐”,比如情人节快乐,新年快乐,生日快乐,新婚快乐。我们在送给别人祝福的时候,只顾自己高兴的说着,仿佛圣诞老人的礼物,总要送出去了才肯走,却从不去问问别人是否真的因此快乐,或者真的需要快乐,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别人快乐,虽然自己也未必真快乐。快乐从字面上看,无非是告诉人们,那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论快乐·钱锺书》)。人生的岁月里,快乐时光只占据着微弱的比例,仿佛一片叶之于森林,可以忽略不计,可就是这短暂的快乐却赚取了人的一生光阴。因为生命里缺少快乐,所以祝人快乐才如此的受欢迎,张口就来。这当然是一份美好的愿望了,尽管更多的时候这仅仅就是一句无关痛痒的口头禅,对于实际没有多大用处,抵不上一个微笑,比不了半个馒头,当然更不如半沓纸币了。真要深究起来,“祝你快乐”这句话的功效恐怕也只仿佛是文言里的语气助词,无实质意义,说说而已。当然,后者可以调节音韵,前者当然可以调节气氛了。
不过,从这个简单惯用的祝福里,我们却看见了许多从前很少见到的东西,仿佛发现了魔术幕布背后的秘密,或者揭开了不可言传的真理,正是一滴水中看海洋,一粒沙里观世界。就比如祝福这件事,你祝福人健康,那他肯定正患着疾病,你祝福人幸福,那他多半是正经历着一段苦楚,你祝福人心想事成,不用说他现在的处境颇有些不得意的况味了。我们恍然明白,我们祝福别人的正是那个人所缺的——他若是不缺,也用不着我们抽签算卦,烧香拜佛的替他祈祷了——祝愿终究是一种愿,至于能不能实现那就是另一说了,反正口说无凭,也算不得数的,好比是舞台演员说鼓掌的观众今年都能发大财,台下的能拿这句话找他打官司么。这道理推而广之,就是老理说的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不能拥有的越觉得美好——就是丑陋的也要想方设法论证出美来。这样的事例我们见得还少吗?——这大概是很多人的通病,圣如孔子也不能例外,比如他对周礼的挚爱和追求就是这通病的体现,而且他所患的这种妄想症相思病比一般人来的要严重得多。也许是物极必反的原因,这病非但没有折磨死他,反倒成就了他。
一代圣贤孔子怀揣着一个梦想,心系天下。这个梦想事关江山社稷,事关黎民苍生,事关人性至善,犹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谓是那个时候的“中国梦”。梦虽美好,不幸的是,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一生也没能过上几天周邦礼乐的好日子,可他偏偏是对周遭环境里不复存在的礼乐乐此不彼,终生挚爱,毕生推崇,推销员似的满世界宣贯推广。从古至今,从来没人夸赞孔子的市场开拓和业务营销的本事,真是历史评论的遗憾。
对复兴周礼极度渴望的孔子心甘情愿为此一生颠沛流离,托钵流浪,大半生过不上一天安稳日子。现实中周礼为未必如此美好,可是在孔子的想象里,周礼的天下才最美好。自我作祟的思想真是害死人,至少害苦了孔子。尽管孔子对周礼矢志不渝的精神可赞,但代价却是巨大和惨痛的,结果也是大不如人意。不得不说孔子一生奔波,作出了巨大牺牲,可谓是以一生光阴为代价却并未换来周礼的大行天下。在孔子73年的生命里,周游列国就占去了14年之久,直到64岁的高龄才在弟子冉求的帮助下回到故土鲁国,即便如此,也是受尊敬而不被用事,年迈的孔子虽然还有余愿也只能是有心无力而已。都说机会是给准备好了的人,可孔子准备好了几十年也没等来一个真正的机缘,终老一生,可谓壮志难酬,真算得上天下第一不得志的人了。那几十年的东奔西走,美其名曰周游列国,实则是风餐露宿,近乎沿街乞讨;万般艰辛,几经生死轮回。
毕生的心血,一世的事业,止于此,也成于此。孔子未能在有生之年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将礼仁大行于当世,却让周礼仁政之学说大行于后世,其人也受万人敬仰,被历代奉为圣贤。孔子于周礼,仿佛一对男女,一见钟情,从此朝思暮念,日久情深,越觉得彼此不能分离,发誓要长相厮守,偕老白头,只可惜结局仿佛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或者西方文学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总之是各自天涯,无从相守,空许深情。
这大概就是圣人孔子一生的提要吧。正是这样极不完美的一生,却赢得了后人崇高的敬意。我们在研习儒学,品读春秋,传承孔子学说的时候,更应该看到孔子其人近乎异常的顽强的毅力,能够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绝对的信仰,绝不为任何迷惑干扰,由内而外的君子之风,既平实又伟岸,坦荡荡,容不得闲言碎语,“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篇》),似玉无瑕。
孔子以其一生实践创立的学说,究其核心,正是周礼。孔子的一生作为,可概括为推广周礼并使之大行天下。在孔子的心目里,唯有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周礼集上古文化之大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怪乎孔子一言一行,无不谨遵恪守,勿论僭越。“子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论语·八佾篇》),“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论语·乡党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祭,先饭”(《论语·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篇》),“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等等,虽然讲的都是些生活上的琐碎和礼节,但是世人偏喜欢从小处见大:一个在衣食住行上尚且这般遵从礼制的人,更不必说在为政为人上的恪守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篇》),说的正是孔子对周礼的钟情热爱,终生坚守的决心。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孔子所说的礼,当然不是常言所谓的只是封建文化制度下的繁文缛节食古不化的形式主义和务虚主义。孔子在回答林放关于“何为礼之本”时,直抒胸臆的说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再者,周礼也并非天生之物,臆造之说,而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载的繁衍发展的产物,正如子夏的那一句“礼后乎”(《论语·八佾篇》)。
在孔子看来,周礼的作用也绝非只是指导生活习性,礼仪规范,待人接物之道而已。礼,周之礼,恰恰正是治国兴邦定天下,修身养性齐室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制度。“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孔子倡导的周礼,虽无成文,或散见典籍,或流于口头,却是从国到家的社会整体赖以正常运转的核心操守和共识基础,在行为约束力上具有现代社会里法律的权威。周礼,体现着人类文化与文明,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繁衍不息,中国社会得以世代传承在道德、秩序、规范和制度上的核心保障,是中国上下阶层都接受并遵守的全社会信仰共识。不仅具有道德的约束力,更直接的指导并规范了有关国家治理制度及官吏行为、社会公序良俗、个人修身养性。周礼所提倡的个人道德操守,社会规范秩序,国家治理思想,与现代社会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追求本质上一致。从现代社会道德所能形成的约束力上比较,周礼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提出了秩序,明确了规范,建立了制度,用以指导个体的人该怎么做,社会该怎么做,国家(政府)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周礼本身就具有全社会都普遍接受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当个人、社会或者国家的行为处事有违周礼时,代价不仅是道义上的谴责,而更多的是强力的惩罚,皮肉受苦,身败名裂,甚至生命已无颜面存在,赖生者只能苟活于世。这就是触犯社会礼制的代价,其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既然已经制定出了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的社会规则,即礼制,那么就必须做到人人遵守,并配以强大的威慑力让礼制不至于轻而易举被破坏,也让破坏礼制者能够必定的立即的付出惨重代价。用现代人的语境简言之就是,触犯周礼就是触犯法律,势必受到刑罚。这与现代社会“背弃人伦,违背道德,无关法律,无需担责,没有惩罚,至多是社会道义的谴责或者自我良知的不安”的现象迥然不同。这或许正是周礼为孔子所极力倡导,或许是周礼能于千年沧桑中传承不灭,或许是周礼能奠定并巩固中国古代社会信仰体系、社会秩序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关键原因所在。总括来说,周礼诞生于并传承了中华文化,隶属于人类文明,以道德规范的形势成为全社会各阶层的一致共识,构成了国家制度,社会秩序,公民信仰的基石,成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共同行事操守和准则,无需成文,却有强制,无形中或者天然的对各种违背行为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并给与无论是道义上的还是刑罚上的惩戒。
于公,半部论语治天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若能上下同心,同行礼制,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上下同亲,君民同乐,自不在话下。孔子为此点赞,豪迈放言:“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的周礼,并非封建等级之礼,更不是人治之礼,恰恰是法治之道。此法即为礼,君臣同守,上下同一。孔子之礼,从本质上包含着众生平等,天下大同,依法办事,各守本分,真善诚美,和谐共生的朴实价值观和现代社会理念,是人类原始文明和现代先进文化的血脉交融,有机统一。即便如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也绝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封建纲常而给予非议。此句恰道出了公序良俗的基本核心,无非就是君(当权者)尽君之道,臣(为官者)尽臣之道,父(为人父母者)尽父之职,子(为人子女者)尽子之责,社会关系万千复杂,却可以总括为上述四者。如此政治何以不清,社会何以不美,百姓何以不善,天下何以不是乐土!我们不敢想象,不讲法律的社会之下,人们还如何生存,正如我们不敢想象,“君臣无道,父子无礼”的社会里,人类何以繁衍,文明何以为继。正如孔子痛斥的那般:“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篇》)。居上不宽当然是指人生里的飞黄腾达阶段,为礼不敬大约可以泛指人一生中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候,临丧不哀则指人死之后,一言以蔽之,生的时候,死的时候,权贵也好,平民也罢,人一生的任何阶段,不遵“礼”没活路。
于私,孔子用一生倡导的周礼实乃公序良俗之基石,可谓是个人修身养性,培育情操的说明书和营养液。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一基石的衷指是传播真善美,发扬正能量,让人人践行君子之风,其中包含了现代文明对个人情操修为的各项要求和标准。用周礼的约定俗成,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中庸状态,可谓是最高境界了,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呼”(《论语·雍也篇》)。中庸绝非常人偏见里的“明哲保身,两不得罪,不亮态度,不担责任,缩头乌龟”的“中”和“碌碌无为,平庸鄙俗”的“庸”。中庸可谓是整个宇宙及其所包含的万事万物和谐共生和谐运动的极致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就像齿轮一样,每一个哪怕再小的细节,都能和所有的联系配合得“刚刚好”,仿佛缜密的逻辑思维滴水不漏。每一个细节都以这样的状态运行,整个宇宙就是一部无限庞大的机器做着永无故障的完美运动,其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磨损最小,成本最低,故障为零,矛盾为零,最容易理解的比喻就是佛家学说里的“西方极乐世界”。在现代社会,中庸之所以不为人重视或受人诟病,错不在中庸,错在当今社会价值判断和信仰体系的扭曲甚至崩溃。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或者一群人的中庸,只能是处处碰壁,矛盾尖锐,最终一事无成,一些想得通的也只好要么归居深山要么大隐于市,因此,中庸之道成为“任由是非,明哲保身”的一偏之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篇》)。孔子与子路探讨“完人”时,列出了“完人”的标准,孔子说即使“有有鲁国大夫臧武仲那样的智慧,有孟公绰那样的克己寡欲,有卞庄子那样的勇敢,有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也算不得完人,还需“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完人”也好,君子也罢,首先要做的还是恪守周礼。何为君子,孔子同样也说的明白,“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宪卫灵公篇》)。君子者必须是守礼之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篇》)。
孔子总结似的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篇》)。周礼若果真如孔子所愿,大行于世,则“天下归仁”。想来这倒也不是什么登天的难事,“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如何克己?无非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而已,此“四非”行之何难之有?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这也是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而已。为与不为,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正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仿佛佛家所谓“只可指点,不可代劳”或者“全凭本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真正的仁人志士,“无求生意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
这就是孔子的周礼,亦是孔子心中的“中国梦”。孔子的“中国梦”与21世纪中国当下的中国梦有着本质上的相同或者类似,无不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追求着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追求着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追求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孔子之周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意味着中华文明的在新时代的继续传承和发扬广大,更现实的作用在于后者可以从中获得伟大借鉴。
第二篇:孔子《论语》悟读,误读?
孔子《论语》误读?悟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和“乐”在这里和现代文不同,都是通假字,“说”“乐”都通“悦”。据说二者字义还有差别,“说”指的是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而“乐”是表现在外的快乐、喜悦。古人写错字也太离谱了,错得还十分有理。
三个句子构成的排比句,能没有递进的意思吗?第一句讲学习之道,第二句讲求学之道,第三句讲的是为学之道。学习到的知识寻找时机去使用,在运用中获得提升和更深的理解,这种愉悦和满足是渐次获得的,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一份快乐是淡而弥久。朋友从远方来,应该不是为了享受你的招待,而是为了与你共同探讨学习,在交流的碰撞中彼此收获,那种快乐自然要发自内心,溢于言表。越是远方的朋友,学习背景不同,受到的同一种文化的影响不同,在思维上应该能发生更多的碰撞,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所以朋友还是远方的好啊。做学问,总是会有学问上的意见相左,或者理论分歧,不因为这种分歧而厌恨、生气,孔子已经能达到有容乃大的境界,这样的人当然是君子,有德行的人,伟大的人。
学习有三种途径吧:实践-学而时习,交流-有朋自远方来,包容-人不知而不愠。快乐和平静的态度更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积极情绪。
第三篇: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跟孔子学快乐 ——读《论语》有感
刘汉洪
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几乎尽人皆知。但为什么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呢?不知道有多少人作过思考?又有多少人知道答案?本人在多次研读《论语》之后发现,这恐怕跟快乐有关。因为,快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终生不变的追求。只有满足人类快乐需求的东西,才会受到人类普遍的欢迎。而且,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也是人类快乐的古国。关于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就连哈佛大学那位红遍全球的幸福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都谈到,中国是世界快乐哲学的鼻祖。
总之可以说,孔子是一代圣人,也是快乐达人。《论语》开宗明义,讲的就是快乐。且从实质上看,《论语》就是一部快乐经。透过《论语》,我们完全可以向孔子获取快乐的真经。集中又体现在快乐的三大法宝上,即: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一是知足常乐。
富贵快乐,贫穷也快乐;当官快乐,为民也快乐。“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而不怨,富而不骄”“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就是孔子的“知足常乐”。
孔子说他的弟子颜回,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品德好呀,颜回啊!一竹筒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品德好呀,颜回啊!”
而对他自己: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如同天上的浮云。”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活动范围。这就是孔子的快乐准则和快乐策略。”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能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就是在家闲居,孔子也一样的快乐:衣冠整齐,容貌舒 展安详,脸色显出和悦轻松的样子。
二是自得其乐。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者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友人为快乐,是有益处的。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佚游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这就是孔子的快乐观。
而如何获取快乐,则完全要靠我们自己。
《论语》开篇第一则,则就是孔子的“快乐宣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书学习快乐,有朋自远方来快乐。但当我们面对委屈、误解时,仍能始终保持平静,不怨天不尤人,岂不是君子的快乐吗?一旦我们在自己平静的内心中,发现自己是真正的君子,验正自己修养的境界,心里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自信!
学习是天下第一快乐的事情,这是孔子的发现。鲍鹏山先生在他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谈到: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能够让我 们度过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有别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说是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孔子一生最大的爱好,乃是好学。而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
同时,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成就了孔子的快乐,坚定了孔子的快乐,丰富了孔子的快乐,激活了孔子的快乐,提升了孔子的快乐。是内心丰富多彩而且坚定不移的快乐,让他一生坚持理想,哪怕四处碰壁,也决不放弃。孔子的快乐与理想,首先来自于兴趣,这是母庸置疑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人要快乐,就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
孔子非常热爱自然,自然同样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他从大自然中找到快乐,得到教化。孔子不仅爱好自然,他还爱好人类的艺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 不出什么滋味,说:“真料想不到,音乐竟然达到这么迷人的地步”。
他常常被音乐感动,感慨万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他如果听到一个人唱歌唱得很好,就一定把那个人拦住,求他再唱一遍,然后他跟着唱。
孔子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好古”。他一直把自己当作文化的传承者。
孔子在“六艺”上的成就,来自于母亲自小有意识的引导,以及他很小就对当时礼乐文化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有关理念就潜移默化到少年、青年孔子的意识中去了。可以说,是兴趣与爱好让这位古圣先贤成为了盖世的快乐达人。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向子路问到孔子,子路没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时,竟忘记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为什么那么快乐?而且到60多岁时,还不知老之将至?
因为他有健康的身体,他有健全的精神,不偏执、不孤僻、不阴冷,很阳光。
在他的学生中,子夏有他的严肃却没有他的快乐;曾参 有他的沉重却没有他的快乐;子路有他的勇敢却没有他的快乐;子贡有他的智慧却没有他的快乐。冉求多才多艺却失之于算计,算计就不快乐了;子张才高志大却失之于自负,自负就不快乐了。能够得孔子快乐之旨的,大约有两个人,他们都受到了老师的特别夸奖:一个是曾皙,一个是颜回。
有一次,曾皙在谈志向时,却出人意料地说出一番和治国平天下毫无关系的话来: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翻译过来就是: 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没想到,这样的逍遥自在,却得到了孔子的由衷赞扬: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是助人为乐。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己欲不施,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自然 仁者更加快乐,仁者也就是君子。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实行仁德的人不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小人困厄时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贫困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
孔子的快乐,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德,来自于自己对于德的爱好与追求。在普遍的“好色不好德”的世道里,孔子发现,只有好德,才能给人带来一生的快乐。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回答:“没有。君子修行大道,在还没有修成的时候,享受修行的过程;等到终于达到了大道,又享受修行的结果。所以,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小人则不然。他在没有得到所求之物时,为不能得到苦恼;等 到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担心会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终生的忧愁,却没有一日的快乐。”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的志向就是“无伐善、无施劳”,不要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要把劳苦推给别人。其实就是化解自我,也就是无私。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呢?是“至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以个人的力量来替天下人服务,帮助天下人进入大同的世界。
第四篇: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三章)
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
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十八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女死矣。”曰:“子在,何敢死。”(《先进》第二十三章)。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章)。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此说不足以全信,但是确有改变过《诗》《书》《春秋》,即文学、政事、历史三种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书。他重视编写合适时代的教材的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2.4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认为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性格也不一,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
3.有关学习方法:
3.1要以学习为一种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孔子倡导学习之后就要经常去练习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二章)。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病的的源泉,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
3.3在学习上,要注意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十一章)。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而能有新的知识,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4要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十五章)。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学习应带上自己的思考,这样学习才能进步。同时也指出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5要学会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第十五章)。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3.6学习要学以致用。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第九章)。孔子非常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也看出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
3.7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并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十六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信和仁。当然做其他学问也是这样的。
3.8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十八章)。孔子把修身治国的学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修身治国的学说。当然这种精神也适用于对一切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二、评孔子的教育思想
1.贡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发生过长远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教授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等,依然基本上以孔子为楷模。就算是在当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甚大的。
孔子从古代文献、社会实践、为人忠诚、忠言可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孔老夫子的教学总纲。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教学总纲进行实质性的归纳,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教育(文)、道德教育(忠、信)合作社会实践(行)。在孔子教育总纲
①中,他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一起,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人生抉择。就业、考研,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强烈建议大家:向孔子学习,规划一下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孔子颁发一个大奖: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突出贡献奖。绝对名副其实,我们读读《论语》,就会感悟到,在教育界,这个老孔不简单,他的教育思想,渗透到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育体系完整、独立,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②
2.弊端与不足
①
② 洪志漠.论语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1朱保安.读《论语》 谈教育——孔子教育思想解读[J/OL].3 [2011-5-12]
http:///wz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4&Page=
3对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有弊端的,他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相信教师的提示、书本的内容都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读书去思索。同时,这种方法又显然只适于孔子所谓的“学而知之”的高材生。他们理解能力较强善于适蹑孔子的思路,因而可以举一反三不用重教,至于那些基础较差的,仍旧只能尝着强制灌输的苦头。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发只能说是范围有限的改进。①
忽视科学这点是中外不少人对孔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和积累。在天文学方面,如李约瑟先生所讲:“中国是文艺复兴以前所有文明中对天象观测得最系统、最精密的国家。”在数学方面,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当然这没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那样高深。但只要有这些概念和最粗浅的运算技巧,在当时世界上也明显居领先地位。另据考证在物理及机械工艺在当时也是有较大发展的。但在《论语》和其它有关孔子的言行记录中,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机械工艺等自然科学方面,均无丝毫反映。如果考虑到西周教学中本来有重数的传统,我们只能说孔子未能全面地继承和发扬他之前的文化知识。
3.我为孔子鸣不平
有人说;“孔子对人说话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等级分明的。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能言善辩,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温良谦恭,孔子在国君面前就更谦卑了。如果国君在场,孔子总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谨慎小心。进入朝廷之门,总是弓腰曲背,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的样子。在国君面前,说话总象中气不足的样子。”
我想他们是没有认识孔子,没有真正了解孔子思想的。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主要以“礼”为核心,他一再强调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教,只不过在有些人人看来那是在或鄙视、或谄媚的对人罢了。同时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另一种体现。
三、我读《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感悟和收获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可以说自从我开始读《论语》,认识孔子开始,孔子以及《论语》就深深的影响着我,孔子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我时刻注意着预习与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上课时会真正听讲,努力抓住老师讲的重点、核心,也会不耻下问,也懂得学以致用,学思并重。我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我没能好好领悟的,孔子说要以学习为乐趣,但是也有些科目我就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孔子还说要把学知识、做学问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只要有很小的外部因素的干扰就会影响到我的学习。
通过这一学期对孔子的深刻学习再加上写这篇论文查阅的相关资料,使我对《论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我以后会更多的去钻研《论语》,钻研孔子,钻研孔子的教育思想,更会改变自己不足的学习方法,努力对所学的相关课程投以最大的兴趣与精力,以学习为乐趣,认真、努力地学习。争取在进本科四年得到最大的收获。
①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7
第五篇:读《论语》试述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 年,卒于公元前479 年.他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 家和社会活动家.在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论语》中,能体现出很多孔子所推崇的教育思想及理念,学习了解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仁由己”。孔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子“反求诸 己”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学生只有具备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才能自立,自强,自信,辨别是非,才能自觉抵制环境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第一,“为仁由己”要求学生应具备自主意识,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孔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他一向反对“乡人”的角色,强调人要有独立意识.子贡曾经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第二,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孔子提倡“不怨天,不尤人”的品格.在孔子之前,人们相信宿命论,普遍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来决定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孔子的思想唤起了人文精神的崛起,强调命运就掌握在人自己的 手里,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括.孔子虽然认为“性相近”,但他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
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即“习相远”.由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人的智力,能力,情感通常是不一样的,对优秀的学生可以传授深奥的学问,对普通的学生就只能传授一般的学问了.因此.教育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三、学思行的有机结合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第一,孔子肯定了学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 “不学礼,无以立”.学的目的是获得前人已有知识,足获取 知识的最佳途径.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为学生树:芷了光辉的榜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说, 孔子在发奋学习的时候,忘记了吃饭和忧愁,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第二,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好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会带来危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孔子认为学了不会使 用就相当于白学,可见孔子以致用的务实态度.四、“有教无类”。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来源于他对人性的真知卓见.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既然人性是相当的,那么出身 不同的人通过教育就都有可能成为君子或“善”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教育观,即每个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到种族,地位,出身和经济状况的限制.“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有机会接受教育.总之,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各种伟大而富有时代意义的教育理论,并推行之,教导了弟子三千,桃李满园,成绩卓越。不仅如此,两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也具有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必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