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意义案例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分析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是在第八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和分数应用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究来发现分数意义的本质,领会其内涵。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分子、分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认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基于以上的观点,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在设计时着力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体,把启发式和讨论式作为主要的方法。
二、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师用米尺以“米”为单位量一位同学的身高)量的结果是整数吗? 生:不是整数。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名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生:半个苹果。
师: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测量计算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在四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
[评析:在导入新课时能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例,测量学生的身高,分苹果不能得到整数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周围到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单位“1”
(1)把一个物体或计量单位平均分。师:(出示图例)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分的?每个图形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阴影部分表示它的几分之几?(要求同桌讨论)学生:董恒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张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张学灏: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是它的3/4。
党敏丽: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
杜鹏涛: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是它的4/5。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什么的情况下可以用分数表示?(要求四人小组讨论)生: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三人才回答完整)
(2)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4人小组的同学拿出4个苹果,6个小熊猫玩具。)
师:大家讨论4个苹果,6个小熊猫能不能平均分成若干份?为什么? 生:把4个苹果,6个小熊猫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师:有几种分法?每份里有几个苹果或几个小熊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包调芳:平均分成2份,每份里有2个苹果,占整体的1/2 黄艳:平均分成4份,每份里有1个苹果,占整体的1/4 郭海天:平均分成2份,每份里有3只小熊猫,占整体的1/2 孙晓晴:平均分成3份,每份里有2只小熊猫,占整体的1/3 韩鹏:平均分成6份,每份里有1只小熊猫,占整体的1/6 师:把6只小熊猫这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这样的5份是几只小熊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把这个整体平均分6份,5份是5只。生:占整体的5/6。师:从以上的大家汇报的结果里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四人讨论)
生: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总结:(师指图,指学生手中的一些苹果和一些玩具)像这样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师:想一想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单位“1”可以表示哪些事物?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单位“1”,大家能不能概括出什么叫分数呢?
总结的结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练习:
(1)看图填空(图略)
师:4/5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生:(练习后反馈)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4份。师:(2)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单位“1”是()。
生:(练习后反馈)一个组的人数是全般人数的1/6,两个组人数是全般人数的2/6,单位“1”是全般人数。
4、自学讨论明确分子、分母的意义。
5、让学生对本节学习的内容质疑。
[评析:在新授中有两大特点: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利用图、学具及电化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多种感官活动,通过观察、动手分、分析、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做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班的主人,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做到了学生能自己探索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多种平均分一堆苹果,一批玩具的方法,并用分数表示。分子、分母的意义是让学生自学清楚。这样做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用权学生有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学生体尝成功的愉快。]
三、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判断。
(1)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2)4/7是把单位“1”分成7份,表示这样4份的数。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4)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是6/5。
3、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
(1)8/9 5/6 6/11(2)一条路,修了它的3/4。(3)一堆煤,运走了它的4/9。
4、请班级中第一组的5名同学站起来,谁能说出他们占全班人数的(/)?占第一组人数的(/)?同样的5名同学为什么可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总结(略)[评析: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突出,教师做到精讲,学生做到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课堂上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层次地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及时巩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篇:分数的意义优秀案例
教研活动案例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
解放路学校 杨海平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36页 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至5题。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理解。
2、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由若干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分数的意义(板书)现在我们一起回顾。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旧知识,以便与新知识接轨。
二、新课探讨。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谈话:先让学生各自看图填写分数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组织交流:(1)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2)这些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学生接着回答:(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自己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巩固练习
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在学生回答分数单位时,课件演示每个图中的一份,在学生回答分数中各有几个分数单位时,课件演示每个图中各有这样的几份。
3、完成“练一练”
提问: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学生汇报所填分数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认识单位“1”;第二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认识单位“1”从具体地物体、图形等抽象成自然数“1”;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最后,要明确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提问: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说法,说说第一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三好学生有这样的几份,再让学生按照第1题的句式说说后两题中每个分数的意义。
指出: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再让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单位、分数的意义、单位“1”等概念。这个环节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先让学生读分数,认识分数单位,再试着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单位“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等。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你还有哪些收获和大家说一说。
五、课堂活页作业
1、填一填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2、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意义。(1)、头部的长度约占身高的1/7。(2)、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3/10。
六板书
分数的意义
单位“1”:
具体 抽象 一个物体
一个图形 “1” 一个计量单位
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七、反思
尽管讲课时不停的强调平均分,但是学生在做题时还是忽略把单位1平均分。还有一点说法感悟:3/5 分数单位1/5,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要进一步强调就是有3个1/5,这样强调一下较好。
第三篇:《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文档 (6)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
执教者:魏万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小节《分数的意义》(教材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3、学生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理解并掌握分数单位。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引入
1、出示3/4,“认识它吗?”
2、介绍分数的出现:当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中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结果时,常常用分数来表示.3、分数相关知识回顾:大家都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1)、怎样读分数(2)、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3)、怎样写分数: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并说说其各部分的名称。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的了解分数。
二、新授
(一)、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首先,让我们来创造几个分数吧!请你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来表示一个分数,独立完成后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每个人都必须说):(1)、你创造了哪个分数?(2)、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学生交流,教师参与)
1、班内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来介绍你所创造的分数? 生:若干,介绍。
(教师提问:一个物体: ①你创造了哪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建立模板> ②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③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一些物体
①同“一个物体”的3个问题
②取其中的5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5/6是几枚扣子? ③3枚扣子可以用哪些分数来表示,分别说说它们的意义。)<用彩笔表示你是怎么分这些物品的,渗透“整体”概念>
2、例子分类,总结
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刚才我们创造了很多分数,下面我们来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教师引导:老师是这么分的,谁能看出我分类的依据?)
师:刚才大家在展示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用到一些物体的时候,用彩笔把所有物体都圈起来了,那为什么只有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圈呢?
生: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师:我们发现,无论是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教师慢慢出示,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就是分数的意义,也是这节课重点要学习的内容。(揭题,全班齐读)
师: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因此,分数的意义也可以表示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我们思考一下,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分别都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生:。。。
师: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中,可以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 生:。。。
师:所以说,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3、练习
课本P62做一做(本题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
(二)、分数单位
1、阅读“课本P62做一做”下面一段话,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2、什么叫分数单位。
3、“课本P62做一做”中所出现分数的分数单位,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同桌间互相说说上课一开始所写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
课本P63---1、2、3(1、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2、把什么看作单位“1”?
(3、分数单位是什么,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3/8表示几个月饼?4个月饼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
板书:
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一个长方形
3/4
一个圆
1/2
5支铅笔
2/5
12枚回形针
2/6(1/3)
6枚扣子
5/6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教学反思:
这是我曾经开设的一堂公开课,个人认为,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比较好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教师注意了新旧知识点的衔接,由易到难,先复习三年级学过的分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回顾旧知,再引入新知。
2、通过较多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3、通过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手头的材料来创造分数以及组内、班内的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加深了他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这是一个概念教学的过程,亦是由具体到抽象、概括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教师用丰富的材料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感悟单位“1”。本课中,尽管教师让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来表示分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绝大部分学生往往只能感知到“把一个物体看成单位‘1’”,很少能把“一些物体看成单位‘1’”。例如:学生手中有6支铅笔,往往都将它们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几份,却很少有人把6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或3份,把其中的3支或2支看成是其中的一份。显然,教师应该多准备一些这样的材料和实例,从而来让学生充分感知“一些物体也能看成单位‘1’”。特别是在“让学生用所带的物品创造喜欢的分数并分析这些分数”这个环节之后,如能增加一个环节:“大家用各自的材料都来表示2/3”,相信教学重点会更突出,效果会更好。
此外,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举例时急于引出了“整体”的概念,若能在后面总结时适时比较单个物体的“整体”与多个物体的“整体”,则效果更佳。
第四篇:《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及反思
背景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教材通过举例说明1/4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从而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并强调了单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这里实际上是揭示了分数一个方面的意义,即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
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
教学准备:长方形或圆形纸 12根小棒 12颗糖果及糖果盒 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用下面的成语各猜一个数。
七十八下一分为二白里挑一
二、复习准备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
三、探究活动
1、看到1/4,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会想到它各部分的名称。—是分数线,4是分母,1是分子。
生:我会想到把一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这个西瓜的1/4。
生:我会想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用1/4来表示。
2、动手操作
请你拿出纸,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来表示1/4。{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表示1/4的。师强调“平均分”。
3、出示1米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
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
分数表示。板书: 一个物体平均分
4、出示糖果盒。问:如果把这盒糖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得到的糖是这盒糖的多少?生异口同声地说:1/4.5、我们把这12颗糖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得到的3颗糖果还能用1/4来表示吗?
生:能。
生:不能。
6、师:我们一起来分一分这些糖果。边分边出示边说:把12颗糖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得到的3颗糖是这些糖的1/4,两名同学得到的6颗糖是这些糖的2/4,3名同学得到的9颗糖是这些糖的3/4.学生用学具动手分,得到不同的分数。
出示操作要求:用12根小棒分一分,分好后说一说,把______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_份,这样的_份就是()/()。
全班汇报。
小结:之前,我们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现在,我们又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平均分。在数学里,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把它叫做单位“!”。
8、举例说一说我们教室里那些可以看作单位“!”?
生:两块黑板可以看作单位“!”,每块黑板是单位’1”的1/2.生:我们班54名同学可以看作单位“!”。
生:我们班4个窗户可以看作单位“!”。
生:我们班22名女生可以看作单位“!”,32名男生也可以看作单位“!”。
------
9、谁能用单位“!”说一说1/4的含义?
生:1/4表示把单位“!”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10、出示游戏中的分数7/8,1/2,1/100,说说它们表示什么?
指名一一说出它们的含义。、揭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12、师生共同归纳分数的意义。
出示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补充并板书: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指名说说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14、阅读教材第61页内容。
四、尝试练习
1、填空
5/6读作(),表示把单位“1”()。
3/5吨煤表示把1吨煤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用分数表示是()。
把1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2份是这些梨的()/()。五(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9/10,是把()看作单位“1”。
2、判断正误。
(!)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教材63页2,3题)
五、深化练习
1、按要求涂色(教材63页第4题)
2、动脑填一填。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占长方形的(/),占正方形的(/)。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开放练习:从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可以看到哪些分数?
八、作业 :教材64页第5题。
教学反思:
1、体现主体与主导作用的统一。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将教材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教学中,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尝试发现,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知,而不是仅有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夯实基础,重视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教学中,我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展示。我出示大量实例和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含义。再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新课标指出:“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学时,我给学生举出大量实例,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经历来感悟书本知识,理解书本知识。如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去创造分数,而后通过”说一说“的过程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单位”!“进一步内化知识,最后通过找分数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数学知识又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于生活。
第五篇:《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观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用测量黑板的长度和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分数的产生
片段一:多媒体演示用一把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不够整米数时怎样表示?引出分数。
片段二:(讲故事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小明去小军家玩,遇到了一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生:好!
师:小军家的茶几上放了四个梨,两瓶矿泉水,一块蛋糕。(多媒体出示四个梨、二瓶矿泉水,一块蛋糕)同学们谁能把这些东西给他们分一分?四个梨怎么分?
生1:把四个梨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2个。
师:非常好,(多媒体演示分的情况)那么两瓶矿泉水该怎样分? 生2:把两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
师:我们给他俩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这种分法叫什么? 生3:平均分。
师:非常棒(多媒体再演示),那么一块蛋糕又该怎样分呢?同学 1 们谁能帮帮他。
(很多同学一下子说出了每人一半。)
师:那一半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一些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数来表示—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评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课从测量黑板长度这一生活问题入手引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讲故事,小明和小军分梨和矿泉水过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这个概念,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又通过分蛋糕引出实际问题的矛盾,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解决矛盾,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片断(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同学们谁能说出几个具体的分数吗?
生1: 生2:
„„
师:说得真不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分数,那现在同学们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老师给每组同学一些材料,同学们动手合作分一分,试一试,在分的同时小组同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你手中的材料有几种分法?②分成的每份是多少?③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④分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什么问题?同学们能做到吗?(生:能。)
(老师给每组同学发放不同的材料,如:苹果,用吹塑机做的飞机模型,正方体学具等)
(评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 2 式之一。我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手中的材料,给学生提供自主或合作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兴趣,感知到数学在每个人的周围,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师:同学们得到了分数吗?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甲组生1:我们把6只飞机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六分之一。(展台演示)
甲组生2:我们还把6只飞机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三分之一,2份是三分之二。(展台演示)
甲组生3:我们还把6只飞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二份之一。(展台演示)
师:看来这个小组合作的非常好,说得也很棒,其它小组还有别的材料展示吗?(同学们纷纷举手)
乙组生1:我们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展台演示)
乙组生2:我们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四分之一。(展台演示)
乙组生3:我们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八分之一。(展台演示)还可以平均分成很多份,就可以得到很多分数。
师:乙组同学也豪不示弱,说得非常流利清楚,看来也想得非常透彻。其它小组还有要展示的吗?
丙组生1:我们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八分之一。丙组生2:我们又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四分之一。丙组生3:我们又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二分之一。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生:他们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为什么说是四分之一呢?我不明白。
乙组生:因为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只,而这2 3 个又组成一份。所以每份是四分之一。
生:还不是很明白?
乙组生:这里是论份,而不是论个,这2个正方体组成一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四份之一。
师:看来,同学们争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难点,这里应把8个小正方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二份就是几分之二„„。而不应看每份有几个正方体。同学们明白吗?
(教师加以解释)
师:别的小组还有要说的吗?
生:我们这组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是十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五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展台演示)
生:我们把6面小旗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一份是六分之一,其中的2份是六分之二,其中的3份是六分之三。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合作操作与讨论,得到了许多不同的分数,那么,谁来说说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生:不对,应该是平均分。师:谁还有补充?
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成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我们刚才手中的材料,如苹果、正方体、飞机、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或单位“1”,哪位同学能把分数的意义完整的说出来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说得很好。(板书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也非常积极。下面请一组的3个 4 男同学站起来。这3个男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这个组共8人,这3个男同学占这组人数的。师:这3个男同学是这组女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这3个男同学占这组女同学人数的。师:那么这3个男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这3个男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师:请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为什么同样这3个男同学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呢?
(同桌讨论)
生:因为这里的三个分数的单位“1”不一样,是把这个组的人数可作一个整体,是把这个组的女生人数看作一个整体,是把全班人数看作一个整体。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还有什么疑问吗?(评析: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学生紧紧围绕分数的意义展开学习讨论,教师放手让学生争论,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提升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体评析: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测量、故事入手,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只是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材料(苹果、小棒、飞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和我们非常接近。并让学生探索出尽可能多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知识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有争论,也会出现知识的分歧,往往就是在分歧与争论中才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节课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又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提高了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师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