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特点(共5篇)

时间:2019-05-14 14:1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字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字的特点》。

第一篇:汉字的特点

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汉字常识

一、汉字的特点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2.汉字有六种构造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六书”。前四种属于造字法,后两种属于用字法。形声字是最重要的造字方式,在汉字中占90%以上。

3.汉字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的主要字体有七种: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

4.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

5.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

6.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少数例外,儿化音中的“儿”就不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

7.汉字记录汉语不必实行分词连写法(拼音文字),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空隙。

二、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1.笔画:构成汉字的点和线。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或线叫一笔或一画。五种基本笔画是横

(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2.偏旁:又叫部件,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构字单位)。分为成字偏旁(山、石)和不成字偏旁(宀、疒)。

3.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大都具有表示义类的作用。(带有“山”的“峰、峻、峭”等都与“山”有关)

说明: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的数目远比部首多。偏旁除了一部分表示词义类别外,更多的是表音成分。如:“洋、河”中的“氵、羊、可”,“氵”是“洋、河”所属的部首,“羊、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能说是部首。

4.笔顺:书写汉字时下笔的先后顺序。笔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笔画的走向(一、丨),二是笔画出现的先后次序(基本顺序: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特殊情况特殊记忆)。

三、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的整理

1.简化笔画。

原则: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方法:简化偏旁、保留局部、同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符号、另造新字或采用古体。(六种主要方法,举例)

2.精简字数。

原则:从俗和从简。

方法:废除一部分异体字。

(二)汉字标准化(四定)

1.定量:规定现代汉语通用汉字的数量。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通用汉字7000个,其中3500字是常用字。

2.定形: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3.定音: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音。

4.定序: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主要有音序法和形序法。

(一)使用规范汉字

1.规范汉字和不规范汉字

(1)规范汉字:1986年10月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

(2)不规范汉字:《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1986年国家宣布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在1955年淘汰的异体字(其中1986年收入《简化字总表》中的11个类推简化字和1988年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15个字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1977年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社会上出现的自造简体字及1965年淘汰的旧字形。

2.掌握简化字

掌握简化字,就要认真学习《简化字总表》,它分三部分:第一表收350个不做简化偏旁用的简体字;第二表收132个可做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1753个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

第一表:干〔幹〕儿〔兒〕(倪、霓);第二表:贝〔貝〕员〔員〕财〔財〕 狈〔狽〕责〔責〕厕〔厠〕;讠〔言〕〔訢〕许〔許〕论〔論〕讼〔訟〕(图 片举例)好,以上就是今天培训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的这次机会和对我的信任,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交流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讲解有误之处,还希望大家予以批评指正。此次培训只是公司全年培训体系的开始,而我也只是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各部门的资深讲师定会给大家带来精彩而又深刻的培训。借此机会,也希望我们广大员工凭借公司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能够快速成长,跟上公司前进的步伐,有更多的普通员工能够走上讲台,在共同学习进步中,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赢得社会赞誉,使金星书业永远星光璀璨,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将祖国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龙文精神发扬光大。

第二篇: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特点

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袁晓东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汉字是一种表意功能强、表音功能弱的文字。识字的重点在字形,研究汉字的构造有助于识字教学。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突出注重汉字结构知识的教学.诸如汉字的笔画和笔顺、汉字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只有打牢这些汉字结构知识的基础,才能加速识字、写字教学的进程,保证教学质量。

一、汉字是历史悠久的文字

(一)汉字的源起

根据考古资料,五六千年前的不少石器、陶器等器皿上契刻或绘有较为抽象的符号和图形。这些符号和图形不同于图画,带有表意性质。因此,人们认为这些图形符号已具有了原始文字的性质,很可能是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甲骨文象形意味很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笔画可以增减。

到了西周春秋时的金文,字体的大小比较一致,排列整齐,增加了大量的形声字。

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和泰国的大篆都从金文发展而来,大篆的字形,结构基本保持了金文的写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要求“书同文”,统一文字,史称小篆。小篆的推行是对汉字的第一次规范,结构、偏旁、笔画都基本固定,异体字减少,象形意味削弱,字形呈长圆形,整齐美观。

大约在秦代时,民间就流传着一种篆书的简率写法—一隶书。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楷化”.出现了楷书。我们今天称汉字是方块文字,就来源于此。楷书进一步简化了汉字的写法,变成了完全由笔画组合而成的方块型符号文字,使汉字基本上定型了。

(三)汉字的表意、表音特点

考察汉字的历史和现在,我们应该说:汉字是一种表意功能强.表音功能弱的文字。

最初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字具有明显的表意功能,如:摘果实。

汉字发展到今天,字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中80%是形声字,我们今天说(山)象山峰,(田)象田地,(采)象一只手在树上汉字表意功能强,主要指的是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形声字的形旁,主要由象形、指示、会意字充当的。如:柳、杨、松、柏、槐、椿等,见形旁“木”就可知它们都与树木有关,是一类事物。见到“趴、跃、跳、跌、跨等,便知都与“足”有关,属同一类字。这是形旁的类化作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对于我们学习汉字非常重要。

汉字的表音功能也主要体现在形声字的声旁上。形声宇的声旁只是一种间接的表音功能,学习者首先需要知道声旁的读音。如“清、情、请、靖、鲭等,只有认识”青”这个字的音,这个声旁才有表音功能。

二、汉字构造研究方法

介绍一种汉字构造研究的方法。

古代研究汉字构造的方法—一六书说

关于汉字构造方法的研究,有久远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总结汉字构造方法的“六书”之说,并且将六书说运用到识字教学之中。到了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小篆字系,为“六书”作了明确的界说,成为关于汉字构造方法的最具权威性的说法,仍然影响着今天的汉字构造研究。

所谓“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中,真正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假借、转注一般认为是使用汉字的方法。

1.象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也就是对照事物的形体,通过描画事物的形状造字的方法。

如: ——日 ——牛(牛头)

——火 ——水

象形字虽然描摩事物的形状,但毕竟不是图画,不可能描画具体事物的表象,而是概括一类事物的共有特征或普遍特征。

2指事:(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槐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是一种用抽象的符号组成,或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符号的造字方法。如:

指事字是为了弥补象形字造字功能的不足,通过加一些指事符号来表意的造字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具有很大的局限,因此数量也不多。《说文解字》共收一百多个。

3.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会合成字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同体会意:同一形体的字符组合,标志一种新意。

另一种是不同的字符组合,表示一个新意思。

汉字中的会意字与前两种比相对较多,相对于象形、指事的造字方法,它要自由得多,可以表示抽象的事物,增强了汉字的表达功能。《说文解字》共收会意字一千一百多个。

4形声:形声是由一个表意的字符和一个表音的字符组合成新字。

形声字的表意字符称形旁,表音字符称声旁。到现代,形声字已占到了全部汉字总数的80%。现代出于应用的需要,造字时,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形声的造字方法。

三、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一)笔画 1.笔画的分类

汉字的笔画有分为八种和分为五种两个分类法。

(l)八种笔画

八种笔画是指: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古代书法家根据 据“永”字大致含有这八种笔画,主张初习书法者要通过对“永”字的练习,掌握“永字八法”,进而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这八种笔画,单一笔画在汉字的不同位置或不同的偏旁中,为满足汉字方块形的需要,会有各种不同的变形。例如点有左点、长点的变形(办的第三笔、刈的第二笔),撇有平撇、竖撇的变形(禾、月的起笔),捺有平捺的变形(之的末笔)等。

复合笔画种类繁多,而且各家意见不尽相同。下面列出25种,可作参考。

横折 日的第2笔

横撇 又的第1笔

横钩 写的第2笔

横折钩 刀字第1笔

横折提 说的第2笔

横折弯 朵的第2笔

横折斜钩 风的第2笔,横折弯钓 九的第2笔

横搬弯钩 阵的第1笔

横折折撇 廷的第5笔

横折折折钩 杨的第5笔

横折折折 凸的第4笔 竖提 以的第1笔

竖折 母的第1笔

竖钩 小的第1笔

竖弯 四的第4笔

竖弯钩 儿的第2笔

竖折撇 专的第3笔

竖折折 鼎的第6笔 竖折折钩 马的第2笔

撇点 女的第1笔

撇折 公的第3笔

斜钩 戈的第2笔

弯钩 家的第6笔

卧钩 心的第2笔

要注意指导学生将上述笔画练习写正确,并准确地叫出各自名称。特别要强调这些笔画各是一笔(即一画).书写和查字典时必须留神。

(2)五种笔画

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

横、竖、撇、点、折

这是将八种笔画归并所成。八种笔画中的捺归入点,提归入横,竖钩归为竖,各种折笔的复合笔画全部归为折。

文件同时还规定了这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的排列顺序,即为标准顺序。这样,依照笔画给汉字排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例如“对”“让”“务”“冉”“灭”五个字均为五画,按照国家规定的五种笔画次序来排列应为:“灭”“冉”“务”“让”“对”。

在汉字笔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要写错笔画,也不可多写或少写笔画。例如:

①容易写错笔画的:

杂:下部不可写成“木”,“杀”“亲”“余”“茶”“寨”等下部都不可写成“木”。朵:下部不可写成“木”,另如“采”“粟”“案”“集”“荣”“保”同此。赏:上都中间是一竖,勿写成两点。

幻:左边不要写成 “纟”,右边不要写成“力”。吉:上边不是“土”,而是“士”。②容易写多笔面的:

区:此字4画,半包围结构。第四笔是一笔——竖折,如写成两笔,即成5画。

比:此字4画,第二画是一笔——竖提,若写成两笔——竖、提,即成5画。步:7画。右下方加。点”,即成8画。

沛;7画。右部中间是一“竖”贯穿上下,若将这竖断成“点、竖”,即成8画。

荒:9画。中部不要写成。“云”。③容易写少笔画的:

去:5画。若将“竖”与“撇折”建成一笔,即成4画,字写错了。底:8画。不要丢了最下边的“点”。修:9域。不要丢掉中间的“短竖”。

粱:1l画。右上部“刀”的两边各有一“点”,如果丢掉,此字为9画,成了错字。

2.笔画间的关系

“一个汉字的构造就是一种建筑,其中有美学也有力学。”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所学每个字笔画之间的关系,防止马虎从事,写错字。例如:

冒:上部里边的两横与左右的“竖”,是相离关系,切不可写成相接关系,即上部不能写成“曰”。

刃:这个字的“点”与“撇”是相离关系,不可写成相接或相交。凡:内部的“点”与第一笔“撇”是相接关系,不是相交或相离的关系。

(二)笔顺

1.笔顺规则

笔顺的基本规则,可以概括为以下10条:(1)从左到右。如“川”:

(2)从上到下。如“与”:横、竖折折钩、横。

(3)先横后竖。横、竖笔画相交一般先横后竖,如“丰¨“于”

但应注意,多笔横与竖画相接或相交,最后一横与竖画的次序应为先竖后横,如“王”

(4)先撇后捺。撇与捺无论是相离、相接还是相交,只要这两个笔画组合,都应先撇后捺。如“八”“天”。在合体字中捺变成点时,也应先撇后点,如“机”的“木”旁,“刘”左半部的“文”字。

(5)先撇后折。由撇和折组合的字或部件,一般应先撇后折。如“ “九”“句”“欠”。但“刀”“方”“皮”“女”“发”等字是先折后撇。(6)先外后内。大部分独体字,两面、三面包围的字,书写时

一般应先外后内。

(7)先上后内再包围。缺口在右面的三面包围字,要写上面的横画,再写内部的笔画,最后再写竖折,如“区”“匹”“巨”“医”。

(8)先外后内再封口。全包围结构的字,都是先写上三框,再写内部成分,最后封口。所谓“先进人后关门”。如“团”“国”“围”。

(9)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但“火”“脊”“爽”和竖心旁等是先两边后中间。

(10)先主体后写点。包容在主体内的点最后写,如“太”“夕”“瓦”“兔”;一个字右上角的点最后写,如“戈”“犬”“求”等。

而有的字习惯上先写点后主体,如“义”“斗”等。2笔顺的规范

1997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它把现代汉语7000个通用字逐一规定了笔顺。

四、汉字偏旁部首及形音义联系

(一)偏旁

汉字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独体字和合体字。

一般地说,象形字和指事字属于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属于合体字。合体字可以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做 “偏旁”。

形声字一般可以分为“形旁”(又叫“意符”)和声旁(又叫“音符”)两类。形旁表示该字的意义类别,声旁则表示该字的大致读音。会意字的两个偏旁都有意义,例如“休”“取”“明”“涉”等。

汉字的数量很多,但偏旁是有限的11834个汉字共有单一偏旁648个。

(二)部首

1.部首:按照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部首。

部首是东汉人许慎创建的,部首与偏旁不是一回事。《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设189部,即部首为189个;而前面已谈到,汉字偏旁则有648个之多。二者的关系是:部首一般地说即是偏旁,而偏旁却不一定是部首。

作为汉字结构重要范畴之一的部首与字的义、音有怎样的关系呢?概括说来.有三种情况。

(1)表义。绝大多数部首都有表示该字意义类别的作用。如“山”都的“岛、屿、岗、峦、峰、岭、峻、峭’崇、峙”等字,字义都跟山有关;“灬”(火字的变形)部的“热、烈、烹、煎、熬、煮、熟、焦”都跟火有关。

(2)表音。有些部中的少数字,部首可能作声旁,如《新华字典》“门”部的“问、闷、闻”等,其部首起到了表音的作用。

(3)不表义、音。在《新华字典》、《辞海》等字书中,“”等单笔画部首既不表义,也不表音。

2.部首名称

结构部位名称有五组八种:

(1)旁/边: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部位定名为“旁”,右边为“边”。(2)头/底:上下结构的字,上_边为”头”,下边为“底”。

(3)框/心:垒包围结构和三面包围结构的字,外边部位定名为“框”,里边部位为“心”。

(4)腰: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部位定名为“腰”。(5)角:字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部位定名为“角”。

明确了汉字结构部位名称,部首名称就容易表述了。在汉字教学中,经常要称说部首名称,学生记忆.书写汉字、查字典也离不开部首名称。特别是汉字信息处理,更离不开它。为此,应该要求学生尽快熟练地掌握。

下面是一个部首名称表:

(三)汉字形音义的联系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表音文字长于语音信息的表达,表意文字长于语义信息的表达。从汉字这一本质属性出发,在汉字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并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作用。正因为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反复强调,要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规律识字,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并在三者之间建立联系。

1.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形音义

古代的象形字描绘事物的形状,近于图画,但同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用字形来记录一个词的声音和意义,如人们一看古象形字

就能了解这个词的意义,并能发出声音yue,而图画不表示语言中的词,不能用来记录词的声音,没有词的意义。

有些古象形字演变至今还有点像原物的样子,如“田、井、雨、网”等,教这些字学生易于理解,形音义很自然地建立了联系。而像“牛、马、鱼、鸟”等现行汉字,教师就应写出其对应的古象形字,以帮助学生掌握字形,了解字义,会读字音。汉字中象形字虽然不多,但它们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好多会意字、形声字是由象形字组成的。掌握了象形字,就基本上掌握了绝大多数汉字的基本构件。

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某个词,或是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比如看见,人们先能知道这是刀形,待仔细辨察之后就知道并非指整把的刀,而是只指其刃。因为语言的产生大大早于文字,人们在口头语言中老早就有“刃”这个词了,后来某一天见到了这个指事字,就不但辨察出其意义,而且也能发出它的字音了。今天来看“上、本、朱、甘、寸、亦”等字,学生不易看出其指事的意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适当地介绍、描摹这些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眼观字形,头脑中辨察其指事的用意,同时读出字音,就能牢牢记住它们。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后起的指事字极少。“卡”(qih)是“上、下”共用一横,“乒、乓”是近音字“兵”减去一画,可以看作特殊指事字。

会意字是合体字,至少要由两个字组成。如“武”,它在古代的写法为:上面是戈,下是人脚,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由此可知,会意字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或实物形体符号汇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学生学习会意字是很有兴趣的。教师描摹出“休、取、明、涉、益、从、森、北、炎、晶”等古代会意字写法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揣摩出它们的意思,并读出字音,如“人在树下”为“休”,“手去拿耳”为“取”,“日月”为“明”,“步水”为“涉”等。当然有些古代会意字演变至今写成了“弄、祭、集、香”等形状,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多想一些办法。后起的会意字数量较少,但学生容易理解,如“小土”为“尘”,“目水”为“泪”,“出米”为“粜”,“竹毛”为“笔”,“不用”为“甭”。这个“甭”字,构成它的“不”和”用”两个构件,台起来既表意义,又表读音,可谓形、音、义融为一体。

2.形声字的形音义。

根据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室统计,在7000个现代汉语通用字范围内,形声字有5500个左右,基本上达到80%。可以说,形声字的特点就代表了汉字的特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普遍认为:汉字的构造既有意的表征,又有音的示读,既讲法则又体现艺术。(l)形旁表义功能及利用。

形声字的形旁具有一定的表义功能,或者表明字义的类属(如“铜”,“钅”表示“铜”属于金属),或者表明字义的范围(如“打,扔、扶、抢、投”等,“扌”旁表示这些字的字义都和手的动作有关系).或者表明与字意有关的事物(如“驿”,驿站,旧日供传递政府文书的骑马差役休息的地方,故从马)。由于一个字的形旁有着这样的作用,人们可以从形旁中获得一些笼统、不太确定的信息,再加上特定的上下文的暗示,就能够推测出那个字的大概意思。不过由于客观事物或字形、字义的发展变化,有一些常用的形声字,其形旁早已失去表义作用。例如“骄、验、驳、骗、骤”等字的字义与其形旁“马”的意义今天已经脱钩,当然谈不上利用“马”这个形旁来推测字义了。

虽然汉字形旁表义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在进行识字、写字和词语教学时,我们仍然要尽量充分利用那些还有表义作用的形旁。例如:

第一,分析归纳形旁的意义类别,使人们深入了解字义、牢记字形。如作为形旁“口”的义类可分为4条:

“口”旁表示与“口”有关的器官或事物:唇,嘴、咽、喉、哨

②“口”旁表示与“口”有关的动作:吃,喝、吸、吐、咬、唱、叫、问„„ ③“口”旁表示语气和感叹(多为语气词、叹词):吗、啊、呢、哎、哦、啦„„

④“口”旁表示对声音的模拟(多为象声词):叭、呜、哈、啪„„ 第二,比较分析易混形旁,以纠正或减少错别字。例如:比较形旁“目”和“月”,前者与眼睛有关,后者与肉有关,从而辨析“盲——肓”“睑——脸”“瞠——膛”各对字。“贝”与货币、财物有关,从而分辨“眨——贬”“睹——赌”“瞻——赡”各对字。

第三,按形旁集中形声字,帮助识字与写字。在日常汉字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定期将学过的形声字依形旁分别集中,既有利于记忆,又能加深对字义的理解,防止写错字。例如按照“足”旁将形声字集中起来,则有“跳、跑、踩、踏、跟、踮、蹦、蹲、踞”等字。并可推而广之,深化对“跷、跛”“踉跄”等字词的理解,有利于记忆和正确书写。

(2)声旁表音功能及利用。

《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收5990个形声字,统计结果,字音与声旁的声、韵、调全部相同的只有26.3%,只要求声母、韵母相同,而不计声调是否相同,统计结果,现代汉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只有39%。由此可知,通过声旁去推测形声字的读音其准确率是不高的。下面分全表音、半表音、不表音三种类型分别探讨。①全表音 由全表音声旁构成的形声字,其读音与声旁的声、韵、调完全相同。只要认识声旁,那么它所组成的形声字也就认识了。例如以下13个声旁,即可由声旁读音类推形声字的读音。它们是:

代——岱 贷 袋 玳 黛 奂——换 唤 痪 焕 涣 厉——励 砺 蛎 粝 农——浓 脓 侬 哝 秾 醲 式——试 轼 拭 弑 唐——糖 塘 搪 希——稀 烯 郗 唏 酯 段——锻 缎 椴 煅 皇——煌 凰 蝗 惶 隍 徨 历——沥 苈 呖 枥 雳 疬 窖——榕 蓉 熔 溶 斯——嘶 厮 撕 澌 析——晰 蜥 淅

②半表音 半表音声旁指在由它组成形声字的一部分字中能准确表音,而在另一部分字中不能表音或只能表近似音的声旁。例如:声旁“垂”:在“睡、捶、锤”中能准确表音,而在“睡”中只能表近似音,在“唾”中根本不表音。声旁“非”:在“扉、啡、霏、蜚”中能准确表音,在“匪、诽、斐、翡”中只能表近似音,而在“排、徘”中不表音。应注意不可用半表音声旁,直接类推其形声字的读音,而只能供猜测、试读的参考。

③不表音 指声旁不能准确表示该字的读音。例如:

声旁“出”:在由它组成“拙、茁、咄、屈”等形声字中均不能准确表音。声旁“寺”:在“持,诗、侍、恃、痔、特、待、等”这些形声字中都不能准确表音。例如,“寺”,读si,而“侍、恃”却读shi。对待不表音声旁构成的形声字一定要持慎重的态度,若采用“秀才识字读半边”的办法,就会把字读错了。

有了上面的客观分析作基础,我们就可以利用声旁的一些特点来帮助了解形声字的读音以及写法:

第一,利用声旁去试读生僻字。经研究发现,越是常用字,声旁的表音率越低。而在生僻字中,声旁的表音率却比较高。利用声旁去类推生僻字的字音,有时能帮助识读。例如:加(jia)——类推“伽、珈、笳、痂,跏、枷、迦、枷”皆读jia。但我们已经知道形声宇的声旁表音率其占26.3%.所以为谨严起见,还应查阅字、词典来最后确认。

第二,利用声旁类推法纠正方音。有的方言n、l不分,只要记住n读音声旁代表字、l读音声旁代表字,那么由它们各自组成的形声字的读音即可分清。如:

尼(ni)——“泥、怩,铌”皆读ni 利(1i)——“俐、痢、莉、猁”读li,“梨、犁、蜊”读li。

第三,由声旁推求字形,避免写错部件。例如由声旁“仓”读音 cang,可以推知读ang韵的“沧、苍、舱”其声旁应是“仓”,而非“仑”;而由“仑”读音lun可推知读uen韵的“轮、论、伦、沦、抡”其声旁应该是“仑”,而非’仓”。

五、汉字的间架结构

间架结构,原指房屋的结构形式,后借指汉字书写的笔画结构,也就是指一个汉字各组成部分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穿插、衔接、避让、疏密等结构技巧。

一个汉字就是一座美的建筑,其中有美学也有力学。写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写字实践去探讨并体会汉字间架结构的规律,并进而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的汉字书写。独体字结构比较简单,但也要留心笔画的长短、走向及相互间的搭配关系;合体字结构复杂,尤其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下面将合体字作为重点来讨论、研究。

(一)间架结构的类型 1.左右结构:找、休、到、好 2.左中右结构:街、辫、椒、湖 3.上下结构:音、花、昏、尖 4.上中下结构:意、蓝、鼻、高 5.品字结构:品、磊、晶、森 6.全包围结构:田、团、因、暖 7.半包围结构:

两面包围:(1)左上包围:席、庄、屋、辰(2)左下包围:送、建、旭、题(3)右上包围:习、匈、司、氧

三面包围:(1)上包围:风、同、闪、网(2)下包围:凶、函、击、画(3)左包围:区、医、巨、匹

在书写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汉字的笔画、部件的结构类型,并非如此单

一、平板,而常常是3个或更多的部件搭配、组合,形成种种复杂结构关系。如“阔”,从整体看,这是个三面包围的上包围字,从“门”里的“活”看,又是个左右结构字,其右半部的“舌”,还是个上下结构字。画出图形表示,则如右圈。

下面列举由3个部件搭配、组合而成的18种间架结构图,供教学参考(图见下页):

(二)间架结构技巧

独体字的结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匀称结构:笔画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均匀一致,如“言、月、白”等字 2.平衡结构:左右对称.平衡谐调,重心居中,如:“小、中、水”等字。3随形结构:字本身自有高长、矮宽的形态,书写时应因字立形,不可强求统一。如:“月、骨”任其瘦长;“日、四”任其矮宽;斜形的自当体斜,但重心需持正,如“夕、飞、勿、母”等字。

独体字是由最小的构字单位——笔画组成,这类字构造简单,笔画较少,但写独体字很见功力。无论笔域的长短、疏密.走向,还是结字的规律、技巧,都须在反复实践中逐渐理解和掌握。惟有写好独体字,才能为练习合体字打下坚实基础。

合体字的结构规律可以按其不同类型分别探求。

1左右结构字因其由左右两个部件构成,故从左边下第一笔开始,就要为右边部件留下适当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左右各占一半。如“相、找、科、好、站”。两部分大小基本保持均匀,但应稍微收左强右,笔画宜匀称,注意呼应避让。“木、禾”等部件作左偏旁,其最后一笔应变捺为点,“好”的“女”字旁第三笔变横为斜挑,而且勿出头,只有这样,整个字才能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2)左窄右宽。如“低、呼、峻、磷、挖”要做到主次分明,抑左扬右。象“口、山”等短矮之字作左旁,应将其向上移,即上齐下不齐。

(3)右窄左宽。如“到、勒、形、都、引”。应抑右扬左,以保主攻分明。“口”字作右偏旁如“如、扣”应将“口”写得偏低一些。象“林、从”等字左右部件相同,书写不可同样大小,应抑左而让右,将左边的“人”“木”捺变点。

2左中右结构字 若左中右三部分均衡,如“彻、仰、树、狮、椒”,原则上应中间略缩两边伸张;若左边笔画少,中间、右边笔画较多如“懈、澎、撇”,则应使中右两部分适当伸展。3上下结构字须注意的有两种情况:

(1)上盖下——“天覆”。如“全、春、斧、背”,上部多有长撇、长捺,“背”字虽无撇撩,但其“北”字显然比“月”宽。这类字上面笔画应向宽伸展务必盖住下面,下面写得略窄小些为好。

(2)下托上——“地载”。如“至、坐、孟、轰”等字,下面笔画多有长横,或者是个左右结构。这类字下面笔画要展得开,有宽度,以承载上面部分。特殊情况,如“夺”与“奇”,二字上部同是“大”字,当然都有撇捺;中部又都有一横,但应告诉学生这二字间架结构截然不同:“夺”字属于“天覆”类,必须上盖下;而“奇”字属于“中担”类,应该用中间一横,托上而盖下。

4.上中下结构字 此类与左中右结构大致相同,应注意三部分疏密均匀,穿插有序,突出主要部件、主要笔画。像“壹、曼、英、琴、塞、著”等字,中间部分宜左右伸展,使之承上盖下。而象“赢”字,因下部系左中右结构,笔画繁多,应给下部l/2位置,中部“口”则宜适当收缩。

5.品字结构字 如“品、森,磊、众”,总体要求三部分比例要适当,上部要居中,下部左右揖让呼应。手写体楷书则要求,上部横向伸展,统领下面,左下部宜收,其“人”“木”的捺变点,占位宜略小,而右下部宜放,整个字应坚实稳定,写出气势。

6.全包围结构字 如“国、园、囚、团”等宇,要求外框要正,左右两竖相对峙,内部的构件要写得饱满,笔画清晰、均匀,位置居中。手写体楷书还要求全包围字应比其他结构字写得略小些,因为若写得同样大,则显得全包围字就大了。

7.半包围结构字

(1)左上包围:左上包围圈宜收缩,以使里面部分得以展现。如“庙、厌、度、房”等字。

(2)左下包围:像“道、连、建、廷、题、毯”,共同特点是最下面的捺或竖弯钩为此类字的主笔,这笔要写好,可稍长些包住上部.注意走之底与建字底之不同。另外,为防止呆板,如“送、这”,内部构件最后一笔“捺”,都要变成长点,以避免一字中出现两捺。

(3)右上包围:如“司、可、武、载、勾”等字,其右上部的包围圈为主笔,要用心练好,其内部构件应适当向左移,以保持重心平稳、揖让有度。

(4)上包围:“周、间、闯、同、风”一类字,其左上右所成包围圈是主笔,要写得端正、有力,其内部构件,一般要略向上靠,使下方留有一定余地,这样写出的字有精神,不臃肿。

(5)下包围:如“山、画、凶、幽”一类字,主笔是左下右所成的包围圈,但切记此部件勿写过高,以防遮挡内部;而内部构件应贴下框居中,不可悬空。

(6)左包围:如“区、匠、匝、匿、医”等,注意包围圈部分要上横略短,下面“竖折”的“折”要稍长,而且要有力量。

第三篇: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有关谐音的歇后语: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飞机上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鸡脑袋上磕烟灰--几(鸡)头受气鸡啄蚂蚁--正合适(食)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拉胡子过大街--谦虚(牵须)画上的马--不奇(骑)枣核截板--没几句(锯)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卖虾米不拿秤--抓瞎(虾)挂暖瓶--高水平(瓶)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小碗吃饭--靠天(添)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熬尽了灯油——烧心(芯)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瞎子点灯笼----前途无量(亮)四两棉花----谈(弹)不上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瞎子点灯笼----前途无量(亮)四两棉花----谈(弹)不上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半两棉花------------免谈。(免弹)。●.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矮子过渡------------安心。(淹心)。●.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反穿皮袄------------装佯。(装羊)。●.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老公拍扇------------凄凉。(妻凉)。●.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灯草打鼓------------不想。(不响)。●.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妙)。●.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精装茅台------------好久。(好酒)。●.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钟馗嫁妹------------鬼混。(鬼婚)。●.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屁股吃人参----------候补。(后补)。●.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第四篇: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之一

(转载)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之一

字理+心理=合理

——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

特级教师

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

副理事长

黄亢美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先生在其《语文课程新探》一书中也指出,“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汉字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演化和特别是近代的简化,但是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有“理”,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依据字理教学,也就自然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依据字理进行教学其功效是多方面的,在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方面尤其彰显。

1.凸显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在全球展开了“脑的十年”运动,旨在促进脑科学研究以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且把它与汉字教学联系起来。1998年1月16日,李岚清副总理考察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时说,“多用右脑,多训练右脑,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提高几百倍。所以,希望你们教育工作者要很好地研究右脑。有人说下个世纪的十年是右脑开发的十年。哪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哪个国家就有活力。而我们中国有先天的好处,因为我们用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的右脑。但是我们没有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开发右脑。”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创造才能的竞争。人脑是人的智力的发源地,所以,未来的世纪是人脑——特别是右脑的开发的世纪,这个课题,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其意义甚至大于物质的开发和利用。”(李岚清副总理给陈至立部长的信)所以,从科技的高度和人脑科学的深层次上来探讨素质教育已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识字教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依据字理,析形索义的方式来开发右脑。50年代时,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如“诗”似“画”,这是因其表意性使然,依据字理析解汉字,学生就能透过汉字的笔画出现如“诗”似“画”般丰富的内心视象,从而形象地、牢固地、快速地识记汉字。

如何使汉字由抽象的符号转化为生动的意象呢?一般采取的对策是:

1、通过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如禾穗图与“禾”字的比照,简笔画的山形与“山”字的比照等。几乎每一种版本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初学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时,课本里都会以“文字图——小篆——楷书”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对这三者进行比照,可先具象再抽象(“文字图——小篆——楷书”),也可先抽象再具象(“楷书——小篆——文字图”)。切莫单纯地教楷体的独体字,而仅把文字图和小篆当作简单的插图。

2、通过字形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于那些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可采用分解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会意”的方法。如“采”由部件“爪”和“木”组成,可具体地想象人们用“爪”在“木”上采摘茶叶或果实的情景;由“男”字的“田”和“力”想象远古的男子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情形,还可由此联想到妇女在家纺纱织布的情景,由此,一幅男耕女织的画面就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3、通过动作演示再现情景。如会意字“拿”“掰”等,这类字动感十足,用动作演示十分形象。即使是“望”、“瞧”、“眺”、“瞅”、“盯”、“窥”、“盼”、“瞄”、“睬”、“瞪”、“瞰”、“瞥”、“瞟”等形声字,也可以用表情和动作来显现。

引导学生透过字形想象汉字所蕴涵的意象,久之,一个个的汉字在学生的眼前就真的会如“诗”似“画”,甚至其形其色其声俱现。如在诵读《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花)”和“黄鸟于飞,其鸣喈喈”的诗句时,从火的“灼灼”,使读者想象到桃花红得象火焰一样;从口的“喈喈”,又让我们仿佛听到黄鸟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通过字理的析解和意像的透视,此时,“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那就好象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述它的喜怒哀乐。”(于漪语)

2.凸显字理,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古。日本一位学者说:“汉字的信息量很大,它本身就是一种IC(集成电路)。”国内也有同行学者谈到:“方块汉字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中国文化的缩微系统。”汉字具有平面的二维结构的特点,它的形旁是信息存储体,它的声旁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可以望文生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样的信息载体的特点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我们应尽量通过析解汉字的形义,让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在字理析解中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文合一,使人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尔后的会意字内涵丰富,组构巧妙。例如“监”,繁体为監,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下视水盆(皿)照面的情状,本义是照镜子。这个字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磨制出了可以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别原来的水盆镜子。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了,但我们仍沿用“镜”字,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2、在字理析解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孝字,从老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古语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古人认为这便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地方。真乃“字小乾坤大”,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3、在字理析解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是一种比较科学、能产的造字方法,其表意的形旁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词的原始意义,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又如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里,以妇女为中心,很多姓氏都加上“女”旁表形,如“姜、姚、姬、嬴”等,连“姓”字本身也是女旁,一些美好的字眼也用上女旁,如“好、姣、姝”等。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就出现了许多侮辱女性的痕迹,如“嫉、婪、嫌、妓、奸、妨”等字,就连“偷”字和“懒”字也曾加上“女”旁。“女”字真可谓“受宠”一时,又“受害”一时。“政、教”以“攵”为形旁,从“攵”的字往往与“打击”有关,由此可知上古时代的“政”、“教”都与刑罚和体罚有关。

如此析解字理,能使学生领悟到祖国汉字所蕴涵的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3.凸显字理,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1998年1月16日上午,李岚清副总理在考察南京金陵中学向同学讲话时,在黑板上写下了“火”、“火山”、“火山口”3个汉语名词,然后又各自添写英文。他说:“中国字,只要把每个单字记住,就会读出这些单字组成的词,然而,英文却不是,每个字都不是一样的。”李副总理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字很伟大,要好好学啊!”的确,中国的汉字除因其表意性而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外,在音律、形体、情趣方面在世界上亦是别具一格,颇具魅力的。例如,“对联”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左右两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词语相对,平仄相调,内涵相联,真可谓无独有偶,巧夺天工,特别是一些内含字理的对联,尤显情趣。如

A 此木为柴山山出,白水作泉日日昌。

B 六木森森,杨柳梧桐松柏,三水淼淼,海洋湖泊江河。

A联属于拆字联,把“柴”、“出”“泉”、“昌”进行分拆,这实际上是进行了汉字结构的分析。B联除了对“森”和“淼”进行分拆外,后续的“杨柳梧桐松柏”和“海洋湖泊江河”又凸显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汉字字理的特征仍然十分突出。中国的对联如此的对仗工稳、平仄相对、音律有致,这是线形的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显现了汉语言文字独具的特色,特别是每到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更是中国的一大奇观。我们的语文实验教材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多种教材都选用了“对子”形式的识字课。

此外,运用猜字谜的形式,也能较好的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字谜的形式古已有之,它跟汉字的音、形、义关系密切,课堂教学中突出字理的猜谜也是十分有助于学生对汉字形义的识记和文化知识的吸纳的。例如:

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

一人欠着身,俯看皿中物;

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

此物真是美,两滴口水出;

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

于是起坏心,把它偷回屋。

(染)

(盗)

从上例可以看出,作为课堂上识字教学中的猜谜是与社会上的文字游戏式的猜谜是不同的,它特别注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突出字理的构成,通过猜这些形义结合的字谜,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获取了历史文化的知识,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

由上可知,在识字教学中凸显字理,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让他们切实地感受汉字魅力。我们教师当倾情尽力而为之!

(下篇提示:《凸显字理,切实地培养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该文将从如何科学地依据字理进行有效的教学上进行论述,并具体地介绍依据字理进行识字的方法。)

第五篇: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摘要: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中国的通用语言;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的一种书面符号系统。可以说“汉语”和“汉字”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来源于汉字记录的词,后者来源于汉字本身的形态。本文通过浅析汉语和汉字的各自特点及文化功能,来了解和学习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汉语的特点;汉字的特点;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一,汉语的特点

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现代汉语又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1语音特点

第一,汉语有声调变化。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普通话中“妈、麻、马、骂”,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m”,韵母都是“a”,但声调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也是四个不同的汉字。由于普通话中的声调只有四个,所以它负载的区别意义的任务就比声母、韵母重得多。第二,汉语音节性强。汉语的音节是基本的表意单位,一般说来,每个音节都有意义,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汉语的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每个音节都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1.2词汇特点

第一,双音节词占优势。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的统计,其中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仅占26%,三、四、五等多音节的词(基本上都是外来音译词)只占3%,由此可见,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优势。第二,合成词占绝对优势。现代汉语在构造形式上基本都是合成词。从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来说,主要有重叠构词、派生构词和符合构词这三种构词方式。这三种构词方式在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是重叠构词,即重复相同的词根构成词。如“妈妈、轻轻、偏偏”等。一种是派生构词,即由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词根加一个意义比较虚的词缀构成词。比如“老鼠、第一、刀子、盖儿”等。还有一种是复合构词,即由两个或多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根构成词,如“打造、深造、美丽、缩小、车辆”等。

1.3语法特点

第一,语序固定。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意义也随之改变。典型的例子有:a、眼睛大大的(主谓关系)≠大大的眼睛(偏正关系),b、吃饭了(动宾关系)≠饭吃了(主谓关系),c、客人来了(主谓关系)≠来客人了(动宾关系),d、来早了(动补关系)≠早来了(状语-中心语偏正关系)。

第二,运用量词和语气词。汉语在说明事物数量时,不能直接用“数词+名词”来表示,中间一定要加量词。例如不能说“五书、六笔、三狗”,而得说“五本书、六支笔、三只狗”。此外,汉语里还有系统的语气词,如“啊、吗、吧、呢、呗”等,通常放在句末表示一定得语气。用不同的语气词,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样。例如:a、他不在啊!b、他不在吗?a表示肯定这个人不在这里,b则表示疑问这个人在不在这里。

第三,缺少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不是通过谓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也没有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定式动词和不定式动词的区别。例如汉语里的动词可以作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而在形式上则完全一样。例如:a、他研究(作谓语),b、打算研究(做宾语),c、研究语法(带宾语)d、研究清楚(带补语),e、研究课题(做定语),f、语法研究(受定语修饰)。汉语谓语动词的语法意义是靠一套表示时态的助词(如“着、了、过”等)和表示语气的助词(如“了、呢、吗”等)来表现的。

第四,句法成分可以省略。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都是不可以随便省略的。可是在汉语里,只要语境允许或不引起误解,很多成分都可以省略。例如回答“你吃苹果吗?”,可以说“我吃苹果”,也可以说“我吃”或者“吃”。汉语里还常常可以见到、听到只有一连串的名词而没有一个动词的句子,例如“明天上午全厂职工大会。”

二,汉字的特点

2.1字形特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字形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是表意文字的本质特征。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中的象形字是描摹实物的形象而创造的,可以直接以形表义;指事字构字主体是象形体,会意字基本上是由象形体组合而成,这些象形体都具有较强的示义功能;汉字的主体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符虽然表义并不准确,但大都能够揭示类属义,具有一定的示意义功能,形声字的部分声符也具有示义功能。现代汉字的形体的象形性已经很弱了,但是按照汉字的造字

方法去分析,却仍然看得出绝大部分汉字具有以形示义的功能。从汉字整体构形系统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汉字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保存自己的意义信息,并从个体表意,发展到系统表意。

第二,结构复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同的语素要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汉字以形别义要求数万个汉字形体各不相同,这就不能不在笔画、部件的变化上,在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的组构方式上表现出各种差异。据调查,汉字的笔画有数十种,汉字的基础部件560个,汉字部件的组构方式十余种。其结果,必然导致汉字字形结构非常复杂。

2.2汉字的字量庞大

3000多年来,积累到今天,汉字总字量接近10万个(《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现代汉字的总字量大约有10000多个,现代汉语的通用字字量也不小,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

2.3汉字的字音难读

汉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没有标示语音的成分,因此字音难读。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于语音的古今变化比较大,形声字的声旁三分之二不能准确示音,7000通用字中共有5631个形声字,形声字的准确表音率只有37%。声符准确示音率比较低,容易诱人误读。而且通用字的表音偏旁多达1300多个,要记住它们的读音也不是一节容易的事。另外,汉字的字音难读还表现在一字多音上,汉字大约有10%的多音字,这些字因用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辨识起来也相当困难。

三,汉语与汉字的关系

3.1单音节的汉字适应汉语以单音节词或单音节语素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古今汉语的词汇在音节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古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与之相适应,汉字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个字记录一词。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节词为主,但现代汉语复音词绝大多数是合成词,这些复合词都是通过单音节语素复合而成的。这就说明,无论古今,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汉字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一个汉字既表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语素。非常适应汉语以单音词或单音语索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3.2汉字适应汉语同音词众多的特点

汉语音节有限,普通话共有1200多个带调音节,所以同音词特别多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据李公宜等统计,<汉字信息字典>(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所收7785字中,yi音节有131字,ji音节有12l字,yIl音节有115字。在书面语中,汉字用

字形把同音词区别开来,充分发挥了字形别词法的作用,即通过字形变化,显示同音词的区别。

3.3汉字适应汉语历史悠久、方言众多的特点,具有超时空性

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汉语语音古今变化很大。由于汉字不直接记音,所以汉语古今语音的变化没有反映到汉字字形上,汉字字形古今变化不是很大。因此,我们现在还能读懂两、三千年前我们先辈留下的典籍,这就是汉字具有的超时代性。

汉语的方言众多,汉字能用统一的字形记录各方言的同一名称,而各方言可以赋予同一词形以不同语音,因此维持了词义的同一性,维护了各方言书面交际的统一性。这就是汉字所具有的超方言性。汉字的超方言性是—个显著的特点。同样一篇文章,广东、湖南、上海、北京人读起来,各有自己的语音,彼此很难听懂。然而,在书面上他们却都能明白。在某种层次上可以说,汉字的超方言性维护了汉民族语言的同一性。

四,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4.1汉语汉字具有传播功能

任何语言都是为了满足交流之需而创造出来的,汉语既是文化的载体,又具有反映人的思维认识、生产力水平的作用。此外,它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说汉语文化具有传播功能。法国汉学家莱恩· 汪德尔麦什曾提出“ 汉文化圈” 的概念, 以此和印度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相区别。他指出, 其他文化圈均是因宗教原因凝结而成的, 汉文化圈形成则主要是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上形成的, 汉语是“汉文化圈”发展的内在动力。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 同样具有传播功能。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深远影响, 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渗透力。从表面上看,当它为别的民族借用时,便传播了汉文化的观念。就其深层来说,它还输入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内容。在历史上,汉字先后输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并被直接或间接地改造成这些国家的官方书面语言,从而对他们的民族思维性格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汉字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整合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许多民族文字的创立受到了汉字的启发,如契丹文、女真字、西夏文、壮族方块字、彝文等。

4.2汉语汉字具有表现功能

所谓汉语的表现功能,是指汉语通过听、说、读、写可以形象生动得描述某物或表达人的情感;所谓汉字的表现功能,是指汉字的形体具有激越人们情感和

表现情感的功能。说到汉语的表现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旅行回来两人彼此分享各自的旅游收获,通过活泼的语言来生动还原景点风貌、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而汉字是一些原始的符号,原始得犹如化石一般,但千古以来无数人却在它古朴稚拙的形式中流连、吟玩,唤起了美妙的情感,启发了创造热情。据说大导演爱森斯坦创立“蒙太奇”手法受到了汉字的启发,他将汉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并置构成一个整体来显示意念的方法移入到电影表现中。此外,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和篆刻艺术也是从汉字的形体加以创造而来,具有很强的表现张力,这是汉字对人类艺术的绝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王宁.《说文解字》与汉字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2000

[5] 苏培成.现代汉字学参考资料[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许寿椿.文字比较研究散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3

下载汉字的特点(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字的特点(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一、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2、因荷而得藕,(因何......

    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

    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 王传东,王晓丽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 要: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以形表义具有内在的理据性,字与字之间在构形上又是有联系的。......

    浅谈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浅谈抓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 摘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地分析每个汉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笑话 对联 歇后语 一、古诗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 缙 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

    汉字倡议书(共5篇)

    篇一:写好汉字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古老的中国汉字,方方正正、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苍劲有力,气贯长虹。尽显中华精神!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汉......

    关于汉字简短故事[共五篇]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头的广告牌上,眼前的书籍上?都有汉字的足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汉字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汉字简短故事1今天,我们开展了一个汉字......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字谜+笑话+对联+歇后语(范文)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笑话 对联 歇后语 字谜 古诗: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