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

时间:2019-05-14 14:0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

第一篇: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

中考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范围】:《三峡》、《湖心亭看雪》、《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二、【比较阅读训练题】

(一)、《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互相轩邈()⑵晓雾将歇()..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不绝。B、实是欲界之仙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虽乘奔御 D、康乐以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文 “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2分)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二)、《与朱元思书》和《三峡》选段

(10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襄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急湍甚箭()(2)鸢飞戾天者()..2.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有时朝发白帝 朝晖夕阴 B.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甲】文和【乙】文都写了山水风光,但是两文的结构安排有别,【甲】文先用 几个字总写山水特点,接着再写,最后写奇山;【乙】文则是先写,后写。5.【甲】文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其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从【甲】文“望峰息心”和“ ”中可看出作者 的生活志趣和心态。

(三)、《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至于夏水襄陵()(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时朝发白帝 舜发于畎亩之中 B.飞漱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D.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3.翻译句子。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两文都写到了“猿鸣”,[甲]文用猿鸣渲染三峡秋天 的气氛,[乙]文用猿呜渲染了清晨 的气氛。

5.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四)、《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选段

(10分)

选段同上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必为有窃疾矣 B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C沉鳞竞跃 静影沉璧 D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

3.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甲]文中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乙]文则是“ ” 5.任选一句试找出其中的美点加以赏析。(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雾凇沆砀()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

B.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D.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翻译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甲】文以“ ”(用原文的字填空)字展开对山川美景的描写;【乙】文则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不同,【甲】文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 ”人,【乙】文中的张岱则是“ ”人(均摘自文中的一个字)。5.【乙】文的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六)、《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选段同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夕日欲颓()五色交辉()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长堤一痕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康乐以来 C.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D.寻张怀民/寻病终

3.翻译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 手法写西湖雪景之美; 《答谢中书书》则从、等角度写景。

5.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说说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七)、《三峡》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虽乘奔御风()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谈谈你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的理解。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答案:

12、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消散。

13、C

14、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1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

(二)、参考答案:1.(1)超过,胜过(2)至 2.A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山; 水;

5.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窥谷忘反 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厌弃尘俗的高洁

(三)、参考答案:

1、上 飞奔的马

2、D

3、猿鸣叫的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4、凄凉萧瑟 生机勃勃

5、凄凉萧瑟 山高 岭连

(四)、参考答案:

1.阙通“缺” 2.C 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4.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实是欲界之仙都 5.提示:(1)色彩、动静之美;(2)晨昏变化之美

(五)、参考答案:

1、参与,这里指欣赏 白气弥漫的样子

2、C

3、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美 开阔辽远、清新淡雅 仙 痴

5、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六)、参考答案:1.坠落 交相辉映 2.C 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4.白描 听觉、视觉

5.《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

(七)、参考答案:1.①即使 ○2 哪能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4.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第二篇:2013山水类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3中考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范围】:《三峡》、《湖心亭看雪》、《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二、【比较阅读训练题】

(一)、《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互相轩.邈()⑵晓雾将歇.

()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不绝.。B、实是欲界之.仙都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虽乘奔.御 D、康乐以.来 属予作文以.

记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文

“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2分)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二)、《与朱元思书》和《三峡》选段

(10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襄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急湍甚.箭()(2)鸢飞戾.天者()2.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有时朝.发白帝 朝.晖夕阴 B.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

琴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甲】文和【乙】文都写了山水风光,但是两文的结构安排有别,【甲】文先用 几个字总写山水特点,接着再写,最后写奇山;【乙】文则是先写,后写。5.【甲】文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其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从【甲】文“望峰息心”和“ ”中可看出作者 的生活志趣和心态。

(三)、《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至于夏水襄.陵()(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时朝发.白帝 舜发.于畎亩之中 B.飞漱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D.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3.翻译句子。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两文都写到了“猿鸣”,[甲]文用猿鸣渲染三峡秋天 的气氛,[乙]文用猿呜渲染

了清晨 的气氛。

5.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四)、《三峡》和《答谢中书书》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 《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必为有窃疾.矣 B夕日欲.颓 实是欲.

界之仙都 C沉.鳞竞跃 静影沉.璧 D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3.翻译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甲]文中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是“ ”,[乙]文则是“ ” 5.任选一句试找出其中的美点加以赏析。(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雾凇沆砀..()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 B.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 C.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D.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 3.翻译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甲】文以“ ”(用原文的字填空)字展开对山川美景的描写;【乙】文则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不同,【甲】文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 ”人,【乙】文中的张岱则是“ ”人(均摘自文中的一个字)。5.【乙】文的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六)、《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夕日欲颓()五色交辉()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长堤一痕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康乐以来 C.四时俱备/湖中人鸟声俱绝 D.寻张怀民/寻病终

3.翻译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 手法写西湖雪景之美; 《答谢中书书》则从、等角度写景。

5.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说说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七)、《三峡》和《湖心亭看雪》选段

(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虽.乘奔御风()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

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

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4.谈谈你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的理解。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答案:

12、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消散。

13、C

14、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1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答案:

12、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消散。

13、C

14、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1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

(二)、参考答案:1.(1)超过,胜过(2)至 2.A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山; 水;

5.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窥谷忘反 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厌弃尘俗的高洁

(三)、参考答案:

1、上 飞奔的马

2、D

3、猿鸣叫的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4、凄凉萧瑟 生机勃勃

5、凄凉萧瑟 山高 岭连

(四)、参考答案:

1.阙通“缺” 2.C 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4.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实是欲界之仙都 5.提示:(1)色彩、动静之美;(2)晨昏变化之美

(五)、参考答案:

1、参与,这里指欣赏 白气弥漫的样子

2、C

3、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美 开阔辽远、清新淡雅 仙 痴

5、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六)、参考答案:1.坠落 交相辉映 2.C 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白描 听觉、视觉

5.《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

(七)、参考答案:1.①即使 ○2 哪能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4.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

(二)、参考答案:1.(1)超过,胜过(2)至 2.A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山; 水;

5.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窥谷忘反 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厌弃尘俗的高洁

(三)、参考答案:

1、上 飞奔的马

2、D

3、猿鸣叫的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

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4、凄凉萧瑟 生机勃勃

5、凄凉萧瑟 山高 岭连

(四)、参考答案:

1.阙通“缺” 2.C 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4.甲、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实是欲界之仙都 5.提示:(1)色彩、动静之美;(2)晨昏变化之美

(五)、参考答案:

1、参与,这里指欣赏 白气弥漫的样子

2、C

3、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

样痴的人呢。

4、美 开阔辽远、清新淡雅 仙 痴

5、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六)、参考答案:1.坠落 交相辉映 2.C 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

出水面。

4.白描 听觉、视觉

5.《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

(七)、参考答案:1.①即使 ○2 哪能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第三篇:诸子喻山水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诸子喻山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诸子喻山水文言文翻译

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要像天地那样宏大使万物齐备,心胸要像山海那样宽广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开明的君主不满足于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众多人才;学者不满足于学习,所以他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从早到晚不停止。”

徐子问:“孔子屡次称赞水,说‘水啊!水啊!’,从水中得到什么呢?”

孟子说:“有本源的水滚滚而来,从早到晚不停止,注满洼地再往前流,到达了大海。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就像五六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它干涸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静,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善于讲究仁义,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江海能够成河流汇聚的地方的原因,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

全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全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作战的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注释

1.为山:用土堆山。

2.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篑,装土用的竹筐。

3.吾止也:我自己停止的。

4.平地:用土填平洼地。

5.覆一篑:(才)倒下一筐土。

6.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7.往:前进。

8.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包容万物。遍覆,全部覆盖。必,通“毕”,尽,完全。

9.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容纳),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太山,即泰山。

10.大人:指君主。

11.寄形于天地:指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形,形体。

12.历心于山海:指心胸像山海那样宽广。历心,尽心。

13.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毒,残害。伏,潜伏。

14.上下交朴,以道为舍: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交,同。朴,纯朴。舍,房舍,引申为归宿。

15.长利积:长远的利益积累了。

16.名成于前,德垂于后: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

17.治之至: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18.辞:推辞,拒绝。

19.厌:满足。

20.成其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21.知:通“智”。

22.乐(yào):爱好。

23.乐:快乐。

24.寿:长寿。

25.川上:河边。

26.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27.斯:这,指河水。

28.舍:停留,止息。

29.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30.亟(qì):屡次,一再。

31.混混:同“滚滚”。

32.盈科而后进:注满洼地再往前流。盈,满(使动,使......满)。科,坎,坑。

33.放:到达。

34.有本者如是:有本源的便像这样。

35.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一点罢了。尔,用同“耳”。

36.七、八月: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是多雨季节。

37.浍(huì):大沟。

38.涸(hé):干涸。

39.立而待:形容时间很短。

40.声闻(wèn):名声。

41.情:实际。

42.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43.小:以……为小。

44.难为水:(别的)水难以吸引他了。

45.难为言:(别的)议论难以吸引他了。

46.术:方法。

47.明:光辉。

48.容光:小缝隙。

49.成章:事物达到一定阶段。章的本义是乐曲奏完一遍。

50.利:帮助。

51.处众人之所恶(wù):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

52.几:接近。

53.居善地: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

54.心善渊: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

55.与善仁: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

56.言善信:言语要(像水那样)诚信。

57.正善治: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正,通“政”。

58.事善能: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

59.动善时:行动要(像水那样)把握时机。

60.尤:过失。

61.百谷王:百川所汇集的地方。

62.下之:处在它们的下游。

63.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

64.兵形:即作战方式。

65.制流:控制流向。

66.制胜:取得胜利。

67.常:固定的。

68.因:根据。

69.上善若水:最善良的人像水。

第四篇: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山水游记篇

【2012年山东省威海市】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丰乐亭记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③,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①掇:拾取。②刻露:明显地表露出来。③本其山川:依据其山川地。【2012年山东省威海市】答案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2.本段文字多角度写出了作者之乐,请再概括出四种。《丰乐亭记》1.(那时)又恰好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2.乐岁物丰成,乐山川之美(可爱之景),乐风俗之美,乐和平安定,乐与民同乐。附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声。采摘幽香的山花,躲在乔木下乘凉,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龙井题名记秦观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以书邀余入山()(2)比出郭,日已夕()(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龙井题名记》1.(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意思对即可。)3.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龙井题名记》译文: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注:法号或人名)大师,通过书信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参寥)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轿子,(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做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意外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上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历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蓊蓊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2012年山东省菜芜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01 2年山东省菜芜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然杭人游湖 烨然若神人B.多于堤畔之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与杏桃相次开发 惠子相梁D.石篑数为余言 扶苏以数谏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译文:(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3.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答:《晚游六桥待月记》1.D。2.(1)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丁,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2)这种快乐只留结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3.本文描绘西湖花开之盛,游人之炽,大力铺陈渲染,烘托了西湖月景的“尤不可言”,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独以山水为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附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山间雾气)一日之中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被桃花所迷恋着,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⑤,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永州八记》)【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2012年山东省东营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2)烈火而焚之()(3)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4)农夫渔父过而陋之()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3.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2)“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4.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钴鉧潭西小丘记》1.(1)却。(2)点燃大火。(3)即使。(4)认为„„鄙陋 看不上。2.那高耸的石头相拥着向下倾斜的,好像成群的牛马在小溪里饮水一样;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向上的石头,好像熊罴在向山上攀登。3.①孤寂、凄苦、悲凉。②心神愉悦、陶醉自得。4.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情感和重被重用的愿望。《钴姆潭西小丘记》译文: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第五篇:山水诗词鉴赏

第七讲

山水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山水诗词发展的脉络,分析其中的名篇佳作,归纳出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难点】山水诗词中的文化意蕴。【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山水诗词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山水诗,诗歌的一种。以山水名胜为主题,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抒情诗。对景物观察细致、形象清新逼真、语言富丽精工是其主要特点。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朓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撷英 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创作以大谢为形成期的标志。如《登池上楼》。第二位诗人是谢朓,世称“谢宣城”。《之宣城郡出新蒲向板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三、唐代山水诗举要

(一)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极度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

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

(二)唐代山水田园诗概述

山水诗在唐代达到最高峰。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三)王维的山水诗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赏析】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旅人的哀愁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细微感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夜归鹿门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

(2)山水诗派诸人与禅的瓜葛

(3)空明诗境与淡远风格

“淡”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关于孟浩然的诗作,更是以“淡“著称。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其风格。

(4)幽独情怀与静寂氛围

韦应物山水诗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李白的山水诗

总体特色:雄奇、豪放。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如黄河、泰山作为描写对象,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如《将进酒》〈〈游泰山六首〉〉等诗;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的山水诗总是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及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大量运用等,如《蜀道难》等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杜甫的山水诗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柳宗元的山水诗:善于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比较凄清幽冷。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评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寄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

四、宋代的山水词

(一)柳永的《望海潮》 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赏析】本词以清新的笔墨,铺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景象描绘得富丽非凡。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都一一呈现在词人的笔下。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通俗形象,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二)欧阳修《采桑子》词作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安徽阜阳(西湖)作的10首词。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赏析】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 4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赏析】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山水诗词的特征

(一)自然的多情的风物。

(二)音画的融通的佳境。

(三)生命的诗意的栖居。

(四)精神的璀璨的光华。

(五)精神的时间体验。

(六)精神的空间张势。

下载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山水的作文高一篇

    关于山水的作文高一(篇) 远观武夷山水 周围只有列车运行的轰鸣声,不时发出惊天的长鸣来宣告自己的到来。来源:作文网早上早早就起床的我再也无法忍耐住这寂寞,望着窗外,依旧是......

    【推荐】文言文自荐信(精选多篇)

    【推荐】文言文自荐信四篇随着中国在不断地进步,自荐信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自荐信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问题来了,自荐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

    文言文检讨书[精选多篇]

    文言文检讨书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

    十六篇文言文翻译

    十六篇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一、《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中考文言文整理(精选多篇)

    中考文言文整理(一) 伤仲永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tí)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

    2013文言文战争篇复习资料

    2013年中考战争篇古文阅读训练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

    描写经典的山水诗句[精选多篇]

    描写经典的山水诗句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

    经典诗词选山水田园篇___内容(大全5篇)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蒙蒙细雨洒在长安街道上,像酥油一样地滋润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