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下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文档
五年级下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整体来看,第一单元试卷紧扣教学大纲,侧重基础,同时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深度的挖掘,注重学生三级目标的培养。难度整体来说不算大,学生的整体掌握来说也是很好,但是还是有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就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试卷的情况,来对考情做一整体分析。
二、考情分析
整套试卷共四六个大题。
第一大题,填空重点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怎么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怎么进行分数和除法的转换,怎么比较大小等。出错较多的是第2 小题。占几分之几和有几个苹果,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好,理解起来有困难。分数和除法的转换,学生理解的也是不够到位,出错较多。
判断对错出错较多的是第1、2、3、4题。分析原因一是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理解不清,二是对文字性的表述理解不全面。
第三大题选择题,1题学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规律运用到最小公倍数的练习中。错误较多的是第4、6小题,学生对因数倍数知识不能做好灵活运用。这也反应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不认真。
第四大题求最小公倍数。出错的主要原因一是不能深刻理解短除法。二是不能灵活运用总结出来的规律。三是不能认真计算。
第五大题出错几种在分数不化简,脱式计算做成了直接写得数。审题不清,是导致这一失误的一大原因。
第六大题学生出错集中在1,2,5题。第1题学不写单位。第2题没有看到“分别”第5小题对第2小问没有理解到位。
三、改进措施
1、我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动向,训练的试题类
23数学课堂上加强学生严谨细致习惯的培养.4、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篇:五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小结
第 三 单 元 单 元 小 结
一、单元教学内容概况 第三单元教材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单元训练点落实
本单元的训练点是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通过与剧本、相声等文学体裁的接触,去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在学习《杨氏之子》这课的对话部分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杨氏之子巧用姓氏作答。再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比较中,知道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是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杨氏之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
在学习《晏子使楚》一课时,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三个小故事中晏子说的话去体会晏子的语言巧妙之处。
剧本《半截蜡烛》让学生走进课文,找出在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最欣赏谁的语言并说说为什么中引导感悟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相声《打电话》是通过浏览课文、看《打电话》相声段子的视频,体会相声语言精妙与幽默的艺术特点,在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演一演相声《打电话》中的一个片段中,再次去体会。
反思: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的是第一课《杨氏之子》的讲解所以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理解较为深入所以他们考试时对这课的内容解答的比较好。但是
在讲解《半截蜡烛》和《打电话》时作为老师的我忽视了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类型所以讲解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在做这部分题时只停留在了表面。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实在是太差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太差对于题目把握不到重点问题导致答非所问。所以今后如何来讲解课外阅读是我需要突破的难点。
第三篇: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ōng jìng
jǔ jiàn
ān wēi
shèn zhng
máo lú
tuī jiàn
zhēng fá
jǔ shǒu
huāng rán dà wù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
掉()
悼()
{
辅()
铺()
{
堆()
谁()
{
避()
壁()
{
响()
晌()
三、在正确的音节下面划“——”(6分)
呕吐(tù tǔ)
答应(yìng yīng)
塞(sài sāi)外
军尉(wēi wèi)
祁(qí qì)黄羊
解(xiè jiě)狐
四、用你学过的知识安慰同学(4分)
1、期中考试后,张明发现自己有一道题做错了,难过的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林因前几天生病,今天的英语课上好几个地方听不明白。他很焦虑,下课了还坐在座位上发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写词语。(5分)
1、十全十美()()
2、欢欢喜喜()()
3、白茫茫()()
4、形容一个人有爱国正义感,可用这些词语描述:()()
5、形容风景优美的词语有:()()
六、填空,并按要求写话。(9分)
初出()()
()()横溢
()()如神
青翠()()
()()尽瘁
()()后已
茅塞()()
群雄()()
秀丽()()
七、按要求改句子(8分)
1.松林疏疏朗朗。(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忍心让他一个人去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的阳光照在脸上很温暖。(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1)仔细 详细
请你把经过的情形说得()些。
他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2)严格 严厉
我们要()遵守学校的一切制度。
谁胆敢侵犯我国领土,必须受到()的惩罚!
(3)发明 发现
爱迪生经过反复实践,终于()了电灯。
考古工作者最近又()了一座古墓。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岗(),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秀丽()。
十、课外阅读题(12分)
__________________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大石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咱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结果怎样?”“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很可怜,肯定滴不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地一动不动……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终于把石头滴穿了。而大浪呢_______,________。
1、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的神情是()(2分)
①虚心 ②藐(miǎo)视 ③高兴
3、请给短文补上结尾。(3分)
4、小水珠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用“——”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5..“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上。”(缩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25分)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个聪明的大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你肯定在生活中有不少的新发现,最近你的发现是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赶快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吧!注意语句通顺,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六文下第四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班别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一、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5分)
róu zhòudònɡ jiānɡchōu yēɡuāi qiǎoyìnɡ bì
()()()()()liâfânɡtián mìxiázǐchúchuānɡpiězuǐ
()()()()()
ɡuāi qiǎoshânɡ dàn shù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鲁宾孙在荒岛上生活了()年才回到英国的。《海的女儿》是被称为“”的安徒生写的。和汤姆最“臭味相投”的是
三、反义词填空。(5分)
1、()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这件事根本不是什么(),早就公开了。
3、他看上去一点也不(),显得很镇定。
4、一切()都不存在了,鲁滨孙终于安全回到了祖国。
5、两个孩子性格各异,小姑娘乖巧可爱,小弟弟却()极了。
四、选词填空。(7分)
盼望渴望指望失望希望绝望愿望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五、把下列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5分)
1、正直是()之本。迈哈福兹 《》
2、眼泪无法洗去()。拉克司内斯《》
3、()是最朴实的。戈尔丁 《》
4、人是为了()才活着的。肖洛霍夫《》
5、()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马尔克斯《》
6、我劝天公龚自珍《》
7、使—泰戈尔 《》
六、用直线将相关内容连起来。(4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安徒生
《鲁滨孙漂流记》俄国契诃夫
《卖火柴的小女孩》英国马克?吐温
《凡卡》丹麦笛福
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30%)
(一)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他的旧 wãi qún()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yìnɡ bì()。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在文中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2、“乖”字的部首是(),音节是();“兜”字的部首是(),共()笔。(2分)
3、“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她注意的是;她注意这些是因为
(3分)
4、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的用法,分别在括号中标上序号。(3分)
破折号用法:①用于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②用于话题突然转变;③用于声音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5、《凡卡》一文结尾写了凡卡做了个美好的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说明2
第五篇: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题 设计人 刘秀东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达标测试题A1、有人把“9•11”恐怖事件称为美国自建国以来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的枪声B、珍珠港事件
C、美国南北战争D、科索沃战争2、1939年,德国对哪国的突然袭击,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A、波兰B、法国C、美国D、德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在战场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
A、进攻法国B、进攻敦刻尔克C、进攻莫斯科D、进攻巴黎
4、连线:德军进攻波兰1938年9月
德军进攻苏联1939年9月
签署慕尼黑协定1941年6月
5、回答下列问题:
1938年9月,哪四国政府首脑出席了慕尼黑会议?此次会议的内容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B2.A3.C4、连线: 略
5、德、意、英、法;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等地割让给德国;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膨胀。
达标测试题B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B.德军突袭波兰
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突袭苏联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西欧
C.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D.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英国对德政策为什么改变?。
答案
1、B2.B3.D
4.①由原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保全自己,让祸水东引(绥靖政策)变为采取坚决抵抗的方针
②1940年英法遭到法西斯进攻,已经无路可走
达标测试题C
一、选择题
1、法西斯德国在二战前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
A.西班牙B.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D.波兰
2.参加慕尼黑阴谋的英国首相是()
A.达拉第B.张伯伦C.希特勒D.墨索里尼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是()
A.德国“闪击”波兰B.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C.德军侵略苏联D.太平洋战争爆发
4、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绝不
投降”
材料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
村庄。
⑴材料一中的“我”是谁?
⑵导致材料一这一严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⑶材料二出自何人之口?在他的号召下苏联的局势由什么变化?
⑷你从二位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案
1、C2、B3、D4、①丘吉尔英国人民②绥靖政策③斯大林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④顽强的意志、坚定的想念、勇于面对现实、坚决抗击侵
略者。(意思对即可)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达标测试题A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B、诺曼底登陆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斯大林格勒战役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战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3、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
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败D、攻克柏林战役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说:“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完结了。因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九完结了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的重要战役是什么?
说出战役的起止时间
②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C2.C3.A4.①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②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达标测试题B
1.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
A.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B.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瓦解D.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①A.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B.都未给美国造成任何损失
C.英法与德意均站在两个敌对阵营D.战场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
3.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D.开罗会议
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B.英美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C.中、英、美三国是对日本作战的最主要国家,需要互相支持
D.英美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5、读材料回答: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的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人类留下德尔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江泽民在纪念二战胜利50年时的讲话
①今年是2009年二战胜利已经周年
② 列举出盟军在欧洲战场进行反攻的著名战役
③ 根据材料总结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D2.A3.B4.C5、① 64 ②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战役、攻克柏林战役
③首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必然胜利。其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各国的相互支援,加速了大战的胜利。
达标测试题C
1.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苏联对日宣战B.希特勒自杀身亡
C.墨索里尼政府垮台D.意大利投降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
A.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B.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B.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二战中,美、日之间曾发生与核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的地点在日本的()
A.东京大阪B.广岛长崎
C.横滨长崎D.东京广岛
5.读材料回答
“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能使希特勒无法进攻英国。”丘吉尔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部进攻。
① 丘吉尔和斯大林谈论的主题是什么?
② 这个战场是如何开辟的?在何登陆?
③ 你能推测出这一时期在欧洲开辟了哪两个主要战场吗?
答案
1.D2.D3.B4.B5、①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②1944年。诺曼底登陆 ③一个是苏德战场;一个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的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