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雾霾,我们不能一味“吐槽”范文
面对雾霾,我们不能一味“吐槽”
孙鸿宇
灰霾漫天、空气污浊……雾霾,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切肤之痛。面对人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的雾霾,本应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来应对,然而,就在许多地方采取积极行动、拿出切实措施治理雾霾的当下,我们也听到这样一些声音——
有人心灰意冷,认为治理雾霾“非人力所能为”,与其“瞎折腾”不如“等风来”;有的冷嘲热讽,热衷于“抨击政府”,一味强调雾霾形成的责任和治理工作都应当由政府承担;有的推诿责任,让他少用点电、少开次车,就辩解“工厂用电比我多得多”、“个人开车造成的那点污染微乎其微”……
当然,雾霾的形成也离不开生活中人们的“功劳”啊!比方说现在车辆排放的尾气,工厂生产东西时流出的大量有害气体,许多大路已经灰尘漫天相关部门却从不安排人去清理。每当过节,漫天的五颜六色的礼炮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但人们在点燃他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雾霾这件事。或许不会吧,不然每年车辆的数量也不会一直在不断增加了。我想我们的环保观念是该加强了,如果人们还不重视这些,或许雾霾来临,会成为一项“自然规律”。
雾和霾分开来都那么令人畏惧,这可倒好,“溪月行遭雾雨霾”,大诗人苏轼遇到雾霾也要感叹一句,何况我们这些只能眼巴巴地遵循学校的安排的学生?连历史老师都说我们是“活生生的吸尘器”。
雾霾弥漫究竟谁是罪魁祸首?有人说是工业生产,有人说是汽车尾气,也有人说是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权威的研究结果公布之前,这样的争议恐怕一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雾霾的形成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享受了现代化带来的“福利”,那么就理当共同承担、共同克服由此产生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积极治理的责任,任何人都没有一味“吐槽”的资格。正如某知名企业家所言,“这是一场真正的危机,而行动一定是每个个人,而不是期待别人”。
我一直以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雾霾在一定意义上就像地面上自己那日渐佝偻的影子,让人既厌且惧,但却是自己身体、行止的真实反映——我们不能试图闭目无视,因为不管看与不看,它都客观地存在;不能一味感叹岁月无情,因为这样的心理会加快它弯曲的速度;更不能抱怨阳光的照射和地面的凹凸,因为这除了自欺欺人,并不能带来任何的裨益——理性的态度和正确的做法,是努力地一点一点直起自己的腰身;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类比还有些道理,那就请你在面对雾霾时收起不理性的埋怨和指责,拿出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放一些烟花爆竹,多坐公交、少开私车,尽量多骑自行车、少开电瓶车,下班前关掉电脑、离家时关闭电灯……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这样一点点“直起腰身”,雾霾这个巨大的“佝偻的影子”就会快些从我们身边消失。
第二篇:美丽中国不能重重雾霾
美丽中国不能重重雾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环境”、“生态”这几个词看起来跟我们没多大关系。但是,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知道,其实自然环境跟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可能接收不到任何影响;相反,我们对生态自然做的事情,到最后,坏的影响都会加倍返还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初读《寂静的春天》,作者在病中以犀利一针见血的文笔娓娓道来不忍直视的现实。敲响了那个时代人类的警钟--我们该开始关注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首先,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取得颇有深意。当我们滥用农药追求一昧的农业工业化,昆虫肢解,土壤板结,花草带毒,水质败坏,殃及鱼虾,鸟禽死亡,物种灭绝,这时候世界上只剩下了自私的人类,一片寂静与所谓自由,到来了。只剩下寂静的春天在讽刺着人类。作者卡逊以一颗将死之心鼓着巨大的勇气向人们道出他们一直忽视的隐患和人类丑陋的行径。
近几年来,雾霾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当中。今年年初,记者柴静推出了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更是获得数亿人的关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雾霾问题会如此严重,我们又该怎么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年来,城市雾霾的情况愈演愈劣,PM2.5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在北方,一是自然干燥的空气,二是工业的发展,三是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以北京为例,这座城市常年看不到蓝天白云。因此,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许多发达国家都有环境污染的经验,因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让悲剧再次发生。今天的人们很少想到,我们从上一代人手中继承一笔遗产的同时,也理应承担一笔债务。以美国为例,二次大战以来化学工业的产能爆炸,供给了近乎永不餍足的人工合成物的市场,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合成杀虫剂的产量已须以千万磅甚至亿磅计。从1947年到1960年,这个数字又猛蹿5倍。一面,这些材料是人类生活的福音,而另一方面,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喷洒又显得不计后果。
大气污染不是个别企业、国家或者个人的事。全国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地健康警示,无一不是大自然母亲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若想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善待环境,我们想要和谐社会,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最后总要归结于教育和法制,环境保护需要全民重视,需要全民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担起一份责任,现在很多人在组织人们宣传低碳生活、提倡低碳生活,但是怎样的生活是低碳生活?我们大家应该如何做呢?这些政府和组织却没有很好的说明,大众只局限于少开私家车,但是其他的呢?所以政府和组织要加强宣传力度,重视问题的严重性。政府还应该学英国等发达国家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环境污染,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而作为民众的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我们大家,我们都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适应低碳生活,积极加入到环保低碳的行列中来。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是呼吸着同一片空气,我们也应该担起一份责任,不能有事不关己的想法,不能认为那是国家和企业的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是渺小的,我们可以用我们一个小小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我们要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众志成城,共同改善我们的环境的。
总而严重,面对雾霾,我们再也不能束手无策的等待北风救驾了,即使暂时吹走了污染,也吹不来一个“美丽中国”。请始终记得,无论身处何方,我们少不了你。
有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拒绝谦卑。我们人类履至尊而制地球、执敲扑而役自然的决心是如此不可动摇,我们怎么可能谦和、卑从地甘受少数异端的蛊惑,回归到听天由命、膜拜造化的时代。我们的决心来自那份如今依然被部分人标为不容置疑的信念——人乃万物之灵。人类应当平等地对待其他生物、致力于人与自然野性和谐共荣的想法,得到了这些人最诚挚的鄙视。
于是乎,每个最早站在生态伦理立场上发出呼喊的人们,都无一例外地成为攻讦的毒液喷射的目标。以理性的声音规劝非理性的聒噪,看起来似乎轻巧,实则阻障重重。更为根本的是,究竟有多少人,兼具理性的知识与理性的文笔,又敢于顶住压力、牺牲自我,来写成一部像《寂静的春天》一样,揭示人类与生态世界互动的真相的伟著呢?
这位卡逊小姐所揭示的道理(至少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其实远非复杂玄奥。相反,这部以一个“明天的寓言”为起始的著作,通篇都在阐述活生生的事实、触手可及的范例。书中的讨论涵盖广泛,使其无论对于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的人们,都是无法回避的焦点。在一个又一个夏天,我们都闻过喷雾灭蚊剂的刺鼻气味;在我们的厨房水槽中,几乎总有浸泡在水中以去除农药残毒的蔬菜。白血病和癌症的蔓延,再也不被当成耸人听闻;生态灾害的苦果,业已为大量教科书和科普资料所引用。
今天的人们或许很少想到,在我们从上一代人手中继承一笔遗产的同时,必定起码有一笔等值的债务需要我们承担,这笔债从我们身上抽取的高昂代价,使我们遗产的利息显得不值一提。你想必会感到不可理喻——难道清清白白的劳动者劬劳一生的所得,竟如此不名一文吗?我不得不说,只有当你了解了我们的债权人——自然界以后,才能洞察这无情论断背后的实质。在此之前,也许你只见识到了人类向自然的银行提取生存资料(然后迅猛挥霍)的能力,却无缘知晓事情的另一面。
让我们先从宏观举例。二次大战以来化学工业的产能爆炸,供给了近乎永不餍足的人工合成物的市场。在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合成杀虫剂的产量已须以千万磅甚至亿磅计。从1947年到1960年这短短13年内,这个数字猛蹿五倍,达到六亿三千七百六十六万六千磅的天文数字。一种又一种剧毒的广谱杀虫剂——从简单无机物砷,到有机毒物DDT、氯丹、氯化萘、狄氏剂、艾氏剂以及有机磷酸盐类——作为饱受杂草、农业害虫、疟蚊、牛蝇困扰的人民的福音不断问世,加入了按人类意愿一劳永逸地改造生物界面貌的征讨大军中。在低空喷药飞机的轰鸣声中,数百万英亩的田野、草原、森林可在一日之内处理完毕——在少数野心勃勃的行动中,面积相当于整个英格兰大小的土地上同时飘起有机杀虫剂的霪雨。而在许多急功近利的农夫的园圃中,多种农药以毁灭性的超量大肆喷洒,全然不受制约。总而言之,这些人完全不计后果地、企图以暴力手段将我们的债权人置于控制之下。
然而在第一时间,就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从来没有一个杀虫剂或除草剂的生产商声称,其产品要将自然天地里与人和睦共处的野花、昆虫、轻鲦、飞鸟一律置于死地,就连我们的家禽、牲畜、宠物乃至人类本身都不放过。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我们的有机化学武器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标靶,而上述所有无辜生命都在“这场强大的交叉火力中被射中。”撇开直接的误伤不谈,我们会发现,杀虫剂被施放之后,所分布的空间、所存在的时间、所达到的浓度,几乎没有一项标准合乎预期。农药之雨降落之后,除了在树叶上形成一层“死亡之膜”以外,更多地通过下渗作用汇入看不见的地下水系统,而后沿着错综的地下水路徐徐迁移,直到某一天被突然泵出到某个本不该检测出农药的水源中;由于土壤的细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萃集作用,大量杀虫剂从一开始就转移并蓄积到了生态链的底端,通过这些基础生物体的代谢繁衍,杀虫剂残留被检测出的时间“不是以月计,而是以年计”,当喷药机器再度光临时,自然界蒙受毒害的程度就将是所谓“安全浓度”的两倍、三倍、几十倍;然而最具戏剧性的(也是最具灾难性的)后果发生在食物链上,随着能量向高阶迁移,位居这一链条高端的生物体内的毒物含量将远远超过大自然内的平均浓度的数百倍。这一恐怖的后果业已得到无数惨不忍睹的案例的事后解剖结论的支持。
假如一万只百灵鸟在痉挛中惨死的情状也打动不了某些科学主义者的冷酷心肠的话,我们不妨通过卡逊的视野看看妄自尊大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不错,借助DDT时代的化学暴力,人类的确一度横扫了天花、霍乱和鼠疫等猖狂了几十个世纪的疾病。许多热带地区依靠喷洒杀虫剂而成为杜绝了疟疾、黄热病和嗜睡症的天堂。但是相比我们“置于控制之下”的那些传染病,无处不在又难以察觉的致病因子、令医学束手无策的癌细胞,立刻使得我们新取得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历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这种情况:数以亿计的人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迫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在这里,包括X射线的人工辐射能够破坏你的体细胞的线粒体的正常运转,甚至以基因突变的形式修改你的遗传信息;而你日常接触的化学物质将在你的脂肪中悄然累积,直到致病的临界线。你也许能用蚊帐隔绝蚊子,却没有一种装置来隔绝小规模的毒物暴露,再加上人们普遍对慢性死亡持漫不经心、不屑一顾的态度,我们立刻就看到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景——美国癌症协会预计美国人口中有四千五百万人终将罹患癌症。这也就是说每三个家庭中有两人要遭受恶性病的打击。在儿童中间,不同形式的癌症也成为重要的致死原因。不过即使在大难临头的时刻,也总有执迷不悟之人——癌症本身的漫长的潜伏期似乎给了那些主张研发更厉害的致癌物质的人一种借口:我们使用DDT、使用氯丹、使用其他一些增补剂都有几十年历史了,现在才出现的病例难道可以归结为喷药的危害吗?讽刺的是,他们从未考虑,自然界和我们物种中几曾在短短几十年里发生过今天这样的剧变。更直接的证据是,早年几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国研究者为证实DDT的毒效,特地使自己暴露在含2%DDT的涂料中,结果是付出了一年多的持续病痛的代价——难道这尚不足以令DDT无害论的支持者汗颜?此外,在喷药过程中接触农药等毒物的人们无一例外地成为急性中毒的受害者,对这些死难者体内残毒的化验结果显示,杀虫剂恐怕并不认识役使着它的主人——这种六亲不认的毒效为杀虫剂赢得了“无选择性”的“杀生剂”这一评价。
倘若我们沿着蕾切尔•卡逊严谨的思路,再来审视一番以DDT为先锋的一系列杀虫剂的战绩,那恐怕谁都难以想象六十年代的美国农业部如此孤注一掷地支持杀虫剂工业的依据了。以DDT控制衣蚤为例,继1945年DDT防治斑疹伤寒在那不勒斯旗开得胜之后,就是接连不断的失败消息传来,先是1948年在西班牙失效,接着是1950年朝鲜战场上的跳蚤表现出顽强的抗药性,到1957年,“对DDT有抗药性的虱的所在国家的名单已扩展到包括伊朗、土耳其、埃塞俄比亚、西非、南非、秘鲁、智利、法国、南斯拉夫、阿富汗,乌干达、墨西哥和坦噶尼喀。”杀虫剂在对付虫害的斗争中取得的胜利是如此短命,以致于“有时在一份庆贺某些化学药物对一种昆虫控制成功的报告墨迹未干的时候,又不得不再发出另外一个修正报告了。”科学家不得不坐下来分析昆虫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耐药性的原因——人类直到这一刻才深深被昆虫世界的玄妙构造所折服,而在此之前,杀虫剂生产商不过是将昆虫视为某种乱爬乱飞的有机大分子,根本不屑于鉴别不同昆虫结构、习性、敏感性的差异。最大的失策之处在于,昆虫的百倍于人类的繁殖力与适应力被愚蠢地忽视了,当喷药后虫害规模暂时缩减时,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恰恰是生命力最顽强的害虫成员的发展空间陡增的标志呢?有多少人明白捕食昆虫一旦消失,那些原本不成灾的昆虫都会成为我们不得不去“扑灭”的对象?假如不借助精密耐心的科学实验,孰能料想到昆虫体内竟能产生一种酶,致令DDT被分解为相对低毒的DDE呢?恐怕这些只是大自然魔术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然而人类为自身安逸构筑起的化学藩篱,已然被撼动了。不幸的是,了解真相的人所发出的呼声长期被研发新型毒剂的狂热所淹没,舍本逐末、顾此失彼的喷药计划在全世界积累了恶果。除了卡逊所举的1957年“扑灭”红螨的运动、1959年控制日本甲虫的行动,作为中国人,我们想必十分熟悉解放初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而今,这位瘟神借助其寄主钉螺的回潮,已经卷土重来了,而受灾地区的防疫站却在两面受敌,一面是资金短缺的窘境,一面是抗药的、更强大的敌人。如果我们把眼界再放宽一些,将会发现在这个星球上,大抵追逐短期利益的举动都得承担尤其高昂的长期损失——连年滥用抗生素业已导致多种“超级病菌”的产生,许多曾经一度被抗生素镇服的疾病死灰复燃,这回连最先进的药物都束手无策。无论在诊所里还是田野里,在人的体内还是体外,“我们只不过是从一场危机进入另一场危机,用一个问题换来了另一问题。”
用人工合成物控制大自然梦想陷入了空前的困境。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类追求幸福的决心也被蒙上了阴影。蕾切尔•卡逊并不认为杀虫剂的使用务必禁绝,她只是反对不假思索地倾倒农药的毒雨,这是对美丽的自然世界的凌辱,同时也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存权利的无情否定。没有人提出应该使害虫横行、人畜遭殃,分歧仅仅在于,采取何种手段实现控制虫害的目的。困难在于,工业革命以来根植于人们心目中的“万物灵长”信仰,导致多数人宁可迷信化工实验室的权威,也不愿纡尊接受生态学家、生态伦理学家、生物控制专家的苦口婆心的劝导。以前人们之所以不假思索地使用最新的,但未必最有效的手段,多半正是出于一种盲目的科学主义信念——人类发明永远会像爱迪生的灯泡一般,是为人类造福的。我们今天已经懂得这种观念的可笑,我们知道氟利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知道矿物燃料的燃烧得为温室效应负责,知道世界仍在大肆生产无法降解的白色污染、电子垃圾。所有环境危机都向我们昭示了同一个主题——人类的无节制的发展可能是一个重大错误,同时我们却无法令自然界代替我们承担其苦果。
也许我们应当回归到一种虔诚朴实的哲学,承认人类并不具备驾凌于生命奥秘之上的资本。科学家率先展开了反思——布里吉博士说:“生命是一个超越了我们理解能力的奇迹,甚至在我们不得不与它进行斗争的时候,我们仍需尊重它……依赖杀虫剂这样的武器来消灭昆虫足以证明我们知识缺乏,能力不足,不能控制自然变化过程,因此使用暴力也无济于事。在这里,科学上需要的是谦虚谨慎,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引以自满。”加拿大昆虫学家G•C•尤里特指出:“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能够在大自然实际情况的启发下发现一些限制生物种群的设想和方法,这些设想和方法要比我们自己搞出来的更为经济合理。” 在如今这个人与自然高度互动的时代,如何从生态链的各个环节获取适当的利益(而非通过与自然对立而强行索取),才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决心应当被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提出,并组织成经过周密考虑的、及时修订错误的计划,所有出于傲慢与虚荣导致生态系统毁灭的行为都应成为值得深思的历史。面对一个已经脆弱而千疮百孔的自然界,每个人至少该想到为他的有生之年、为他的后代做些对得起良心的事情,因为,恰如卡逊所说的,“我们的后代未必乐意宽恕我们在精心保护负担着全部生命的自然界的完美方面所表现的过失。”
第三篇:我们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我们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西安交大医学院梅实编写(修改稿)
(一)什么是雾霾天气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譬如:出现雾时天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维持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二)看得见的雾霾
看不见的PM2.5 小颗粒
大伤害
PM2.5,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约为头发的28分之一。
PM2.5的微小直径决定了它不易被人体阻挡,能够直接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PM2.5是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载体,不仅可能携带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还可能携带病毒、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三)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表示,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且接触面积较大,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并且大部分会被人体吸入。
1、霾中的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雾霾天气更“伤心”。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徐成斌教授认为,心脏病患者在雾霾天会加重病情,如心衰病人呼吸困难或短促时,心衰会更严重。因此,雾霾天气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最好戴上棉质口罩,外出归来要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伤血管。专家表示,雾霾天空气中污染物,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而且,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另外,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遇到雾霾天气,年老休弱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减少在室外的时间,在饮食方面要少吃刺激性食物。
4、伤脑。雾霾不仅伤害器官,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神经系统。钟南山介绍,美国第65届老年医学会年会有个结论,空气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脑功能就会衰老3年。
5、由于雾天气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6、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7、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摘自《陕西老年报》)2013年3月12日
(三)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1、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容易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 性增强,细颗粒物会“带着”细菌、病毒,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6、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温馨提示:PM0.5对健康危害更甚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北方某城市开展的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显示,PM0.25~PM0.5范围内的颗粒物数量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明显,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公共卫生领域权威期刊《环境与健康展望》上。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雾霾天气,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但粒径更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如何,一直没有定论。阚海东课题组测量了0.25微米~10微米(即PM0.25~PM10)范围内23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分析和比较了它们与居民健康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颗粒物粒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PM2.5可到达支气管,PM1以下则可直达肺气泡,其中尤以PM0.5以下危害最大。0.5微米以下颗粒物占大气颗粒物数量九成以上,主要以扩散的方式沉积,更容易被肺泡吸收;而大于0.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撞击方式沉积。PM0.5与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关系最密切,PM0.5比PM2.5更容易进入肺泡深处。
专家表示,PM0.5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矿石、燃料的直接燃烧,以及一些二次生成物质。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部门应该重点关注更小粒径的颗粒物,而不仅仅是 PM2.5。
(四)正常的人体呼吸系统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当粉尘通过鼻腔进入时,鼻毛会起第一层过滤作用,阻止部分粉尘侵入。当粉尘进入到鼻腔和咽喉部位时,人体防御系统会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排除部分粉尘,而当颗粒细小的粉尘“侥幸”进入呼吸道黏膜的黏液层后,下面的大量纤毛会像“专职清洁工”一样,自动清扫入侵的粉尘,并将这些粉尘推送到咽部,最后通过咳嗽或吞咽方式排出。
雾霾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能长驱直入人体,侵入人体肺泡,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直径较大的颗粒物(PM10)多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黏膜的联合作用,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直径较小的颗粒物(PM2.5)会进入肺泡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黏膜,引起细支气管和肺部炎症。这种作用可达数年之久,可引起肺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
虽然短时间内吸入粉尘,不会给正常人群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长时间吸入粉尘肯定不利于人体健康,老人、小孩以及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减少外出。
(五)当前雾霾情况
连日来,雾霾天气导致全国多地空气“重度污染”,部分城市污染指数更是突破测试上限。西安市气象台也于1月14日发布雾霾黄色预警信号。这是西安13年来首发霾黄色预警。当雾霾天笼罩在我们四周,如何突围吸到一口纯净空气便成当务之急。
(六)有哪些办法可以突破雾霾的“重重包围”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1、戴口罩能“防霾”。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可以选择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者12层以上纱布口罩,过滤性较强,透气性也适中。需要注意的是医用护理口罩外包装上标注的灭菌级和普通级指的是口罩本身的洁净程度,与过滤效果无关。
2、回家后及时清洗。外出回家后的第一件事要洗手、洗脸及裸露的身体,自觉搞好个人卫生。特别做好口腔、鼻腔的清洁工作,同时也要保持室内清洁湿润。身居家中,尽量减少外出,可以多饮水、漱口,避免口腔干燥,减少口咽部的积尘。
每天究竟应该喝多少水?估计大多数人心中没有一个稍微准确的数字。有的人说每天要喝6杯水,有的说是8杯水,有点认为多些也无妨,建议每天喝到10杯水。其实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000-2500毫升,体内物质氧化可生水300毫升,包括饮食中的含水量(每餐的食物和加餐的水果等可产生一定量的水分)。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
为了知道喝水是否足够,可检测尿液(比判断是否缺水更好),尿液变得清澈则表明水喝够了。
3、多吃一些新鲜的富含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的蔬果。此外,可适当地吃一些雪梨、百合、枇杷、橙子、莲藕、荸荠等具有较好的润肺功能的食物。温馨提示:防PM2.5口罩无科学依据
“聚丙烯非织造布,阻隔细小颗粒的能力确实不错,但并不像广告中说得那么厉害。”南工大安全材料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峰告诉记者,这种材料本身不产生静电,而PM2.5有3万多种成分,它们本身带不带电,能否靠正负相吸,被吸附到聚丙烯材料上,很难说。杜峰觉得,此材料制成口罩就能过滤PM2.5的说法,缺少足够科学依据。
从事医疗器械销售近20年的王秀强告诉记者,国内销售口罩可分为工业级、医用级和民用级。“工业级和医用级的口罩中确实有几款防护能力超强的,但工业口罩测试所用的颗粒都是0.3微米,并不能说哪一款就防PM2.5,哪一款就不防。所以这种说法更多的是商家的一种销售手段。而且市民使用的口罩多数不能确保百分百和脸部密合,有一点空隙,PM2.5就能进去了。”至于医用口罩,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谷伟告诉记者,医用外壳口罩防护能力确实很强,但此口罩主要是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患者被医生感染,对于自身的防护能力有限。而“活性炭”口罩,南京鑫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周翠兰告诉记者,活性炭主要的作用是隔味,对于悬浮颗粒的过滤能力有限。
“口罩的密合性不好,再好的阻隔能力也没用!”王秀强说,即使有些口罩增加了鼻梁金属条,但多数民用口罩很难实现很好的密合性。据了解,根据目前国内相关机构颁的相关标准,可以对口罩的防细菌功效进行检测,但好像没有能检测出其是否具有过滤PM2.5功效 的。
如何选购口罩
“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口罩很重要,一款能和你的面部紧密密合的口罩,远比一款标称防护能力有多高的口罩有效得多。”王秀强说,口罩本身的防护效果并不等同于最终的防护效果,如果用户选择的口罩和面部曲线并不太贴合,或者没有正确佩戴,密封性不佳,那也会导致实际防护效果降低甚至消失。其次,王秀强建议市民选择能自由呼吸的口罩远比一款防护指数高高在上的口罩有用。
1.2米以下的孩子要戴口罩,地面1.2米以下是污染重灾区。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医生则表示,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成人低,秋冬季更应佩戴口罩,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家长最好选购一次性口罩比较实用也更卫生,如果选购棉质口罩则要经常清洗消毒。
佩戴好口罩后,对于日常出行的人说,可尝试低头、抬头、向上伸手等几个简单的动作,看看口罩是否有松动或者密封性不够好。同时可以向外吹气,看看头发有没有被吹动。(摘自《扬子晚报》2012.10.12 张筠文/文)
(七)饮食调养是王道
干燥的季节应该多吃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梨、木耳、萝卜、蜂蜜、甘蔗、香蕉等。还要多喝水——比其他季节每天平均要多喝水500毫升以上,这样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以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热气,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可以润泽我们的呼吸道。辛辣刺激要少吃
患有慢性咽炎的人群,须防火辣滚烫食物刺激咽喉诱发咽炎等疾病。吃火锅后易引发咽炎的原因之一在于,火锅店常常搭配烧烤、冰啤等一起售卖,一烫一冰双重“攻击”咽喉,很容易引发咽喉不适,最常见的便是咽喉炎、咽喉水肿等。尤其在空气不好、汽染比较严重的背景下,往往就成为咽炎发作的主要因素。
此外,特别是要强调的是,干冷的冬季,应尽量少吸咽,少喝酒。
(八)六个生活细节帮助养肺
任新玲副教授说,如果把肺比作一件脏衣服,那么一般的灰尘、细菌可通过肺叶上排列的细小纤毛清除,就像清水洗去衣服上的浮尘一样。但是吸烟和日常生活造成的自由基,就像是油污,已经浸入这件脏衣服的纤维之中了,不用特别的“去污剂”是没办法清洗干净的。
曹利平教授和任新玲副教授提醒读者,日常护肺除了多喝水,生活中还有一些护肺的细节需要注意:
1、给肺吃点胡萝卜和苹果。这是个既方便又廉价的护肺方法。肺部“受伤”多是因为支气管黏膜受损,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加倍分解为维生素A,可以保护黏膜细胞,防止其受细菌伤害。苹果皮中的果胶和抗氧化物能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
2、主动咳嗽“清扫”肺部。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空气清新处深呼吸,在深呼吸时缓缓抬起双臂,然后咳嗽,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每做完一遍后进行数次正常呼吸,只要每天坚持,肺部可保持清洁。3、40岁以上定期查肺。40岁后,肺功能开始下降,但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有5类人必须早些进行肺功能检查:长期吸烟者、慢性咳嗽和咳痰者、呼吸困难者、在粉尘环境工作者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
4.雾霾天勤清洗口鼻。雾霾天时,别做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易使肺活量增加,从而导致人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并尽量远离马路。大雾天如果长时间待在户外,最好戴上口罩。回到家后一定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
5.别把窗子关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6、按摩鼻部
一是擦山根穴:用两手食指摩擦鼻梁根部两侧,直到有热感为止;二是按迎香穴:用两手食指尖轻轻揉按迎香穴(在鼻唇沟的上段与鼻翼最凸处的中间)。
(九)适度锻炼增加抵抗力
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和做呼吸操等,包括缩唇呼吸、吹气球、吹蜡烛,能保持和增强肺沟弹性,使通气量增加,提高血液中氧气含量,缓解缺氧。
(十)儿童、孕妇、老人或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花粉过敏症患者是环境污染危害的高危人群,增强其免疫力是治本之道。《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谓正气,对人体而言,所谓的“正气”究竟是什么呢?所谓“正气”实际上就是我们身 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它包括了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正常的功能活动。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如果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均衡、稳定、强盛的,外敌就无法入侵。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体各方面系统功能正常,也就不会受到外邪(致病因素)的侵犯。那么,正气又从何而来呢?《黄帝内经》中记载:“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也就是说,正气是由父母之精气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与阳气。
专家指出,父母之精气是先天之本,正气的强弱首先由先天之本决定。父母身体好,孩子的先天正气就比较充足,身体的抗病能力也会比较强。此外,正气虽来自父母之精气,但这些先天带来的精气只够维持七天的性命,一个人要想活下去,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因此,人体正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后天之本,即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的影响。(马鹏举)
对上述病人,补充核酸也是增强其免疫力的重要方法,这样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修复受损的免疫器官;核酸的分解产物如三磷酸腺甘、环磷酸腺苷和环鸟苷等能增强免疫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生和活力的增强。另外,核酸分解产物还能促进人体内的免疫物质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从而起到良好的免疫调节功能。
另外,核酸营养可以很好的调理失眠,改善人体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睡眠时人体会产生 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胞和病毒消灭。
同样,在补充外援核酸的过程中,要保持乐观情绪,配合适合自己的科学锻炼,如跑步、踢腿等更有利于核酸被人体吸收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核酸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很多疾病都与核酸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人体需要及时补充外源核酸,核酸营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疾病患者作为辅助调理身体的首选。因此人们经常吃富含核酸的花粉,多吃鱼类、洋葱、蘑菇、海带等食物,但最佳来源首推花粉。
(十一)居家选对绿植对抗雾霾天气
卧室:卧室是我们彻底放松身心休息的场所,卧室绿化装饰的原则是柔和、舒适、宁静。
非洲茉莉
推荐理由: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铁线蕨
推荐理由: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空气净化作用,对改善家居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的人,或者身边有喜欢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至少放一盆蕨类植物。另外,铁线蕨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出来的二甲苯和甲苯。
鸭脚木
推荐理由: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它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 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客厅:客厅布局应避免将杂乱的绿色植物或普通的观赏花卉零散地摆设在窗台、壁炉及电视机等位置。
橡皮树
推荐理由:橡皮树是一个消除有害植物的多面手。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橡皮树还能消除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室内灰尘能起到有效的滞尘作用。
发财树
推荐理由:发财树四季长青,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有毒气体释放氧气。能比较有效的吸收一氧化碳和二化碳的污染,对抵抗烟草燃烧产生的废气有一定作用。
君子兰
推荐理由:一株成年的君子兰,一昼夜能吸收1立升空气,释放80%的氧气,在极其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发生光合作用。它在夜里不会散发二氧化碳,在十几平方米的室内有两三盆君子兰就可以把室的烟雾吸收掉。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冬天,由于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君子兰会起到很好的调节空气的作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种常绿植物。还可以采用悬挂吊盆,栏杆摆放开花植物,靠墙观赏盆栽的组合形式来装点窗台。
文竹
推荐理由: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所以文竹释放出的气味有杀菌益菌之力。此外文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挖取它的肉质根洗去上面的尘土污垢,晒干备用或新鲜即用,叶状枝随用随采,均有止咳润肺凉血解毒之功效。芦荟
推荐理由:盆栽芦荟有空气净化专家的美誉。一盆芦荟就等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尤其对甲醛吸收特别强,在4小时光照条件下,一盆芦荟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还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并能吸附灰尘,对净化居室环境有很大作用。当室内有害空气过高时,芦荟的叶片就会出现斑点,这就是求援信号,只要在室内再增加几盆芦荟,室内空气质量又会趋于正常。
绿萝
推荐理由:绿萝的生命力很强,吸收有害物质的能力也很强,可以帮助不经常开窗通风的房间改善空气质量。绿萝还能消除甲醛等有害物质,以每平方米植物叶面积24小时净化效果计算,可以清除0.59mg的甲醛、2.48mg的氨。将绿萝放在窗边,当外面太大风的时候它就挡掉一点,如果没有风的时候它本身也会释放出新的氧气,使室内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十二)植物大占雾霾
雾霾无时不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专家出招,大家尽量减少出门,在家少开窗。即使在空中不开窗,房间的空气也需要更新才能更舒适。如此一来,也只好在家里的花花草草上做点文章了,只要优化空气的本领超强,便可以成为抵抗雾霾的植物战士。
龟背竹
龟背竹是常绿藤本植物,有天然清道夫之称。龟背竹具有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领,含有许多有机酸能与夜间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变成另一种有机酸保留下来。到白天,这种变化的有机酸又还原成原来的有机酸,而把二氧化碳分解出来,进行光 合作用。
优化空气指数:★★★★
多肉植物
不知道从何时起,不少肉植物悄悄摆上公司职员的办公桌,除了它们的萌态,肉植物对空气的优化作用也是大家栽种它们的理由。像生石花、长生草这样叶多肉植物的净化空气本领就更强一些。
优化空气指数:★★
风信子 风信子花瓣散发的香气净化了房间的空气,尤其花瓣开得旺盛时,房间里花香飘逸。不过,风信子要放置较为低温的环境。花色很丰富,有红、蓝、白、黄、粉等多种颜色。
优化空气指数:★★★
鹅掌柴 又名伞树,株形丰满优美,是盆栽植物的上选。适宜布置客厅书房及卧室。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则会引起叶片大量脱落。冬季低温条件下应适当控水。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优化空气指数:★★★★
铁线蕨 又名铁丝草,淡绿色薄质叶片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不少刚装修完的家庭,都会用铁线蕨来帮助除害,如果家里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放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是经常使用电脑的人的居家法宝。(孙福达)
(十三)能让霾减轻的好建议 市民建议:利用高楼建“降霾”设备
西安市民晓望致信本报,就城市治霾提出宝贵意见。晓望在信中建议,人为在局部小环境里制造“降雨”,来降尘治霾。
晓望说,有一天他从楼下走过时,有一滴空调滴落的水打在了他脸上,“这不是人造雨嘛!”他当时就来了灵感,觉得可以在城市临街高楼上安装喷淋设施,让水雾自然下降,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这样不占路面,效果应该比洒水车好得多。
“这个想法从技术层面来说也不难实现,可以利用远程控制系统,控制出水量和喷洒时间,如果需要,在没有临街建筑的公路或街道可采用高杆喷淋,安装的费用可由政府出资,也可减免相关收费鼓励临街大楼管理单位安装。”
据了解,在厦门、上海等城市,这种屋顶喷雾装置已在使用,厦门一小区利用楼道已有的消防管道取水,每天定时喷射水雾,80米远的水雾就有效降低了道路车辆扬尘,使小区小气候改善不少。而小区的300多户住户,每户每天为此花费的还不到6角钱。
办法可行西安已有喷雾车
西安最近新购置了4台可移动的喷雾水车,以代替目前很多工地使用的洒水车。据介绍,喷雾水车可将水雾喷射到80米高的空中,且可储12吨水、自带发电装置,即使没有水源和电源补充,也能连续作业40分钟。
“比洒水车好太多了,能有效细化小颗粒物且耗水量不大。”
第四篇:吐槽六一儿童节“捐款”
家长网上热帖吐槽“捐款” 台山幼儿园遭遇“六一劫”
六一将至,孩子们正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儿童节,然而台山市端芬镇某幼儿园的家长们却在烦心着一件事:该幼儿园近日向家长发出通知,称幼儿园办“六一”活动,经费不足,需要家长慷慨解囊,捐款赞助此次活动。
一位家长在网上吐槽:“捐还是不捐?捐吧,不甘心;不捐吧,又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事,这位家长很是无奈地说,年年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15日,有媒体想通过电话联系上该幼儿园,却一直没有接通。记者又就此事致电当地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了解情况后作出回复:教育局一直不允许学校以节日办活动等名义私自举办捐款活动,他们已责令该幼儿园停止此项捐款活动。
六一活动:幼儿园要家长慷慨解囊
15日,网上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帖子发布了一张通知书的照片,通知书称:“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该园定于5月31日下午举行文艺汇演,当天将赠送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由于活动经费有限,恳请家长们能为儿童福利多作贡献,慷慨解囊赞助活动经费。末尾还要求家长签名,注明捐款金额并统一交给班主任。网友们对“捐还是不捐”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网友“regret1224”表示十分无奈,“不给钱,你的小孩以后自己一个人在教室玩。”网友“向日葵女子”也感叹:“打着六一的旗号要求家长硬性捐款,给少了背后又有意见!往年邻居的几个小孩在一幼就读,她们都给少了,便收到电话来问为什么捐这么少,要求再补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六一捐款。”
不少网友表示,向家长索要捐款的行为并不是今年才有,“年年都有,所以家长也只能偷偷上网发泄下,而这种行为也年年继续!”
教育部门:确有此事 已责令该捐款活动取消
15日,记者多次拨打幼儿园公开的电话号码,但一直没有人接听
随后,记者致电将此事反映该台山市教育局。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回复记者,该幼儿园确实向家长发了这则通知,但通知刚刚发放,捐款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
“除了政府统一组织的募捐活动外,教育部门是严令禁止学校借节日等名义向家长募捐的。”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要求该幼儿园停止该募捐活动,已经收到的钱要退给家长,没有收的不准收了。”
该负责人称,学校要搞节日活动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搞,有条件可以在校外搞,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学校简单搞一搞,但要求家长捐款来搞活动是不行的。
第五篇:支教学校吐槽
支教学校生活大吐槽
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虽然我们对于支教学校的生活早已适应,但回想大家经过的磨练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先从吃住说起吧,对于住宿环境,我们第一眼还是很满意的,地方大,床也挺舒服的,但哪来的那么多蚊虫啊,找也找不到,浑身是包不知道是啥咬的。再说一下吃,我们点是自己做两顿学校管中午。食堂大叔啊,虽然我们交的钱少但也不能这么对付吧。米饭上浇一点汤,那个汤腥的啊……虽然我们点的大厨云集,但作为农村中学菜的种类实在太少,天天土豆、白菜、胡萝卜,到后来周日去买菜的时候看什么都不想买,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再讲一下我们点的奇葩事吧,上周五半夜4点多被乒乒乓乓的声音吵醒,以为是枪声,大家都说多虑了,周日晚上3点50,学校对面两声巨响接着几声“枪响”然后警报响起,车门声、开门声不断……吓得一夜没怎么睡觉,第二天一问,竟然是镇里的干部看村支部反应快不快故意炸的。炸完你解释一下撒,让人担惊受怕。
不管经过了再多的苦和累毕竟我们就要回去了,而且我们也很有收获,这些或痛苦或奇葩的经历都会变成有趣的甚至值得怀念的回忆,很多年后再想起,也许只会一笑而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