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政治研究》稿约及注释体例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稿约及注释体例说明
一、本刊是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内容涵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国际法、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际战略、国别和地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比较政治、台港澳研究、口述外交等方面,欢迎投稿。
二、来稿请用A4纸单面隔行打印,字体为5号字,同时提交Word格式的软盘。一般不收手写稿件,请见谅。
三、论文稿件篇幅(包括注释在内)以六千字到八千字为宜,最长不宜超过一万字,书评稿件篇幅以四千到六千为宜,学术动态等稿件篇幅限制在三千字左右。来稿请在正文之前附上简短的中文内容提要(一般在200字以内),以及关键词(三至五个)。
四、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删节。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五、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一律文责自负,严禁一稿多投。稿件寄出三个月内没有收到本刊用稿通知的,可改投他刊。未被采用的稿件本刊不负责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六、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电话及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发表时可用笔名。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刊两本。
七、来稿请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收,电话:010-6275-5560,6275-9984,传真:010-6275-1639,电子邮件:yuankan@pku.edu.cn。或直接将论文打印稿及软盘各一份送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内“院刊编辑室”信箱。凡以电子邮件方式投寄的稿件,无需再提交软盘,但仍需要提交论文打印稿一份。
八、文中第一次出现的不常见的外国人名、地名及机构名称或专业术语时,请在中文译文名称后加圆括号注出原文,其它常见人名、地名无须加注原文,但应为约定俗成的译名。
九、凡涉及引文或引证的观点,请注明出处。本刊采用脚注形式,注释内容必须包括作者、书名或文章名、编者或译者(如果有的话)、城市及出版社、期刊名、出版日期、期刊的卷期数字、引用的页码等。举例如下:
1、中文图书请按以下格式:
(1)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2)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2—33页。
2、中文文集内的文章请按以下格式:
陈忠经:《胸径开阔,放眼世界――研究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初步体会》,引自梁守德主编:《国际政治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3、中文期刊请按以下格式:
陈乐民:《黑格尔的“国家理念”与国际政治》,《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第137页。
4、中文报纸请按以下格式:
(1)黄泽全:《为中非合作尽力》,《人民日报》,2002年1月16日,第7版。(2)《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选出新主席》,《人民日报》2002年1月16日,第7版。
5、外文图书请按以下格式:
(1)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 1928), pp.45-48.(2)Michael E.Brown, ed.,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78.6、外文文集内的文章请按以下格式:
Anthony D.Smith, “The Ethnic Sources of Nationalism,” in Michael E.Brown ed.,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1-24.7、外文期刊请按以下格式:
Joseph S.Nye, “Nuclear Learning and US-Sovie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Summer 1987), p.4.8、外文报纸请按以下格式:
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6, 1992, p.4.(这里的p.4指的是第4版)
9、当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论文)或“同上书”(著作)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资料如果是英文,且注释紧挨着,则用ibid.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如果有间隔,可以只注明作者姓名、著作简短标题和资料所在页码。例如:
(1)(2)(3)(4)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第45页。同上,第23页。
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p.45.ibid., pp.12-13.10、引用互联网资料,须注明作者、文献名、网址和时间,例如:
(1)黄彬华:“日本第三度陷入衰退”,http://www.xiexiebang.com.sg/yl/tx001_171201.html,2001年12月17日。
(2)Ashuthosh Varshney, “Ethnic Conflict and Civil Society: India and Beyond,” http://www.wws.princeton.edu/world_politics/apr01/conflict.html, December 17, 2001.十、以上稿约及注释规则仅是本刊采用的基本规范,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欢迎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在没有变动之前,各位惠赐本刊的文章,务请按以上规则撰写注释。
《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
2003年2月
第二篇: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第三篇:注释格式、体例
注释体例
(一)中文注释
首次注释时,中文文献的标注次序为:作(编)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再次引用同一中文文献时,则仅标注作(编)者、文献名、页码即可。互联网资料应注明作者、文献名、首次发表时间,提供的网址应完整,如果属于动态链接,则注明网站名称即可。 1.专著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张字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2.编著
张蕴岭、周小兵主编:《东亚合作的进程与前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7页。
[美国]威廉·沃尔福思:《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载[美国]约翰·伊肯伯尔主编:《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页。 3.期刊杂志
张蕴岭:《推动构建和谐亚太地区的意义》,载《当代亚太》2007年第1期,第3页。
吴承明:《论二元经济》,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页。
李济:《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载台湾《传记文学》1976年第28卷第1期,第50~78页。 4.报纸
《朝韩首脑会晤程序大多达成协议》,载《中国青年报》2000年5月12日。
王如君:《中国发展有利于世界》,载《人民日报》2008年1月18日。 5.通讯社消息
《和平、繁荣与民主》,美新署华盛顿1994年2月24日英文电。 6.会议论文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00年6月5日~16日,第2页。 7.学位论文
孙学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20年:1979-1999》,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1月,第39页。 8.互联网文献
《泰国选委会公布大选计票结果》,新华网,2007年12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 9.转引文献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二)英文注释
基本规范同于中文注释。此外,作(编)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后;作者为两人,之间用and 连接,两人以上的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斜体标注et al.;编者后加ed.,两人以上的加eds.;论文和文章用引号标注,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相隔,期刊名称和书名使用斜体标注;页码的单页标注p.,多页标注pp.。 1.专著 Kenneth N.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p.81.
Hans J.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A.Knopf Inc., 1985, pp.389-392.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77, pp.45-46.
Ole R.Holsti, “The ‘Operational Code’ a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belief systems”, 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977, grant No.SCO 7514368. 2.编著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06.
Klause Knorr and James N.Rosenau, eds.,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225-227. 3.译著
Homer, The Odyssey, trans.Robert Fagles, Viking, 1996, p.22.
4.论文
Robert Leva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Breslauer and Philip E.Tetlock, eds.,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 Westview Press, 1991, p.27.
Stephen Van Evera, “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5, No.3, 1990/1991, p.23.
Nayan Chanda, “Fear of Dragon”, Far Eastern Economics Review, April 13, 1995, pp.24-28.
5.报纸
Rick Atkinson and Gary Lee, “Soviet Army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8, 1990.
6.政府出版物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Handbook of Economic Statistic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8, p.74.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Rostow)to President Johnson”, November 30, 1966, FRUS, 1964-68, Vol.II, Vietnam 1966, document No.319.7.会议论文
Albina Tretyakava, “Fuel and Energy in the CIS”, paper delivered to Ecology ’90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irlie House, Virginia, April 19-22, 1990.
8.学位论文
Steven Flank, Reconstructing Rockets: 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Technologies in Brazil, Indian and Israel, Ph.D.dissertation, MIT, 1993.
9.互联网文献 Astrid Forland, “Norway's Nuclear Odyssey”,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ol.4, Winter 1997.http://cns.miis.edu/npr/forland.htm
10.转引文献
F.G.Bailey, ed., Gifts and Poisons: 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 Basil Blackwell, 1971, p.4, quote from Paul Ian Midford, 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Reputation: Japanese and Russian Grand Strategies in East Asia, Dissertation, UMI, No.9998195, 2001, p.14.(三)非英文的外文文献
凡此类文献,请翻译为中文,并参照中文文献注释规范注释,并请在作(编)者姓名前标注国籍,并在出版单位前标注所在国家。
[日本] 明智慧:《日本文化导论》,[日本] 文斐阁1998年版,第23页。
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启事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术规范的建立和学术评价的发展,本刊决定从2008年第1期开始,对来稿试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本刊所试行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基本含义是:对于绝大部分来稿,如果能够通过本刊编辑部的初审,将进一步交给本刊聘请的审稿人进行审读。本刊聘请的审稿人均为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研究前沿的中青年学者。审稿人将不会被告知作者的真实身份,作者也不会得到审稿人的真实身份,这样将有助于审稿人对论文做出公正客观的评判。
本刊所试行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基本程序是:
(1)初审:当我们收到来稿之后,将在一个月之内的时间完成初审。如果在一个月之内没有收到通知,作者就可以另投其他杂志。
(2)审稿人审读论文并填写审稿意见书:审稿意见书主要供编辑部参考,编辑部根据审稿人对论文的基本评价(基本可以采用、修改后可以采用和不宜采用三类)决定是否可以进入修改程序,对第二类稿件将向作者提供审稿人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
(3)作者修改论文:作者阅读审稿报告并参照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作者应在2个月之内完成论文的修改,之后,填写答辩书并和论文的改定稿一同寄回编辑部。如果没有按期交回论文的修改稿,将意味着自动放弃在我刊发表论文。
(4)编辑部对修改后的论文做出复审,决定是否采用。
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将给审稿人和作者分别寄上相关信件,其中会对如何审稿和如何修改论文做更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本刊试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有关情况,请访问本刊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或将打印稿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当代亚太》编辑部收”,邮编100007。来稿请勿寄给个人。
6.未尽事宜,请登陆我们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
第四篇:法学研究英文注释体例(推荐)
《法学研究》英文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英文注释从其注释习惯。其他文种注释从该文种注释习惯,亦可参照英文注释。
2.外文原注释中的评论性或说明性文字应译为中文。
3.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多个作者的,在最后两位作者之间用“and”或“&”连接;作者为三人以上,也可只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et al.”(意即and others)标注。
4.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著作或文章名的首字母及实体词的首字母须大写。
5.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6.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quoted from”。
7.页码用“p.”(单页)或“pp.”(多页)标注;段落用“para.”(单段)或“paras.”(多段)标注;卷次用“Vol.”标注;版次用“ed.”标注。
8.原则上不可引用互联网资料。如确有必要,须注明详细的网址并括注登陆时间。
(二)注释例
1.著作
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卷次(如有),版次(如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1〕F.H.Lawwon & B.S.Markesinis, Tortious Liability for Unintentional Harm in Common Law and the Civil Law, Vol.Ⅰ,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06.〔2〕William L.Prosser,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 4th ed., St.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p.244-246.编著在编者姓名后加“(ed.)”(一人)或“(eds.)”(多人)。
〔4〕Joel Feinberg & Hyman Cross(eds.), Philosophy of Law, Californi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p.26.译著在文献名后注明译者。
〔5〕Leo Tolstoy, What is Art?, trans., T.Mand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258.2.论文
文集文章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编者,文集名称(斜体),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6〕Robert E.Keeton, The Basic Rule of Legal Cause in Negligence Cases, in Joel Feinberg & Hyman Gross(eds.), Philosophy of Law, Californi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p.350.期刊文章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卷号 期刊简写 页码(年份)。〔7〕Richard Wright, Causation in Tort Law, 73 Calif.L.Rev.1735(1985).报纸文章注明:作者(不署名文章无此项),文献名(斜体),报纸名称(斜体),出版日期。可注明版别。
〔8〕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in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6, 1992, p.4.3.判例
注明:判例名,卷号 判例集名称 页码(年份)。可注明多个判例集出处,用逗号分开;可在圆括号中注明法院。
〔9〕Vincent v.Lake Erie Transp.Co., 109 Minn.456, 124 N.W.221(1910).4.辞书
注明:辞书名 页码(版次和出版时间)。
〔11〕Black’s Law Dictionary 402(8th ed.2004).5.制定法、法律重述、统一法
注明:名称 条款序号(时间)。
〔12〕U.S.Const.art.1, sec.7, cl.3.〔13〕Restatement(Second)of Torts sec.402A(1978).〔14〕U.C.C.sec.2-203(1990).6.国际组织报告
注明:报告题目(斜体),文件发布机构及编号,发布日期,页码或段落。〔15〕United Nation Register of Conventional Arm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General, UN General Assembly Document A/48/344, Oct.11, 1993, para.3.1.
第五篇:《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范文模版]
论文编辑格式
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著名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剧中
一、标题:
(各小标题间段前段后不需要设置行距)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
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
(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1.2.3.”,标
题五用“(1)(2)(3)”。
二、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三、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四、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
方括号注明国籍。
5.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6.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7.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8.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9.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0.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1.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 12.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
行”。
13.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