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练优】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词两首》教案(新版)语文版
《词两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吟咏感受诗句的声音、色彩、形象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诗的含义。
难点: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意境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时数:二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毛泽东的两首词,领略一下毛泽东诗词的风采。
二、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为我们留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毛泽东诗词。
三、生字识记
咽:
1、(yâ)声音受阻而低沉。如:哽咽,本文取此义。
2、(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如:咽喉。
3、(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如:咽唾沫。
分(fân):
1、成分。如:水分。
2、职责和权利的限度。如:本分。
3、同“份”。
另读(fēn):
1、使整体事物变成几部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如:分离。
2、分配。如:分给你。
3、辨别。如:不分皂白。
4、分支部分。如:分局。
5、分数。如:约分。
6、表示分数。如:三分之一。
7、(某些计量单位的)十分之一。如:分米。
8、计量单位名称。如:十分等于一角。
娆(ráo):娇娆。另读(rǎo)<书>烦扰;扰乱。
裹(guǒ):
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如:包裹。本文取此义。
2、为了不正当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如:土匪裹走了几个小孩。
3、<方>吸(奶)。如: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
四、词语识记
忆秦娥、沁园春:均是词牌名。
北国:指我国的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下。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指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蜡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艳丽的服饰,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淡雅的服饰,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折腰:崇敬,倾倒。
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的意思。
文采:指文学才华。
风骚:借指文学才华。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五、导读《忆秦娥•娄山关》
1、写作背景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取消博古、李德等人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推选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而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的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越娄山关,经桐梓,几渡赤水河,与贵州军阀王家烈匪军展开激战,夺得娄山关。接着向遵义进军。这时,毛泽东写了这首《娄山关》词。28日晨,红军占领了遵义城。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主题
这首词通过红军向娄山关进发、攻占、越过情况的描写,表现了战胜困难的决心,抒发了胜利的豪情。
3、赏析
上阕:写红军向娄山关进发、攻占全过程。分两层: 第一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西风猛烈的吹着,满地白霜,早晨,残月挂在天边,广阔的天空中有鸡叫的飞雁。“西风烈”既是当时霜满地风猛烈的写实,又是暗示战斗激烈的艺术渲染。“长空雁叫”,衬托红军进发时的紧张气氛和无声息的情况,连天上飞雁的鸣叫都能听到。“霜晨月”,点明进军的时间和天气:拂晓,冷,晴,形象逼真。
第二层:“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满地白霜的早晨,残月挂在天边,广阔的天空中有鸡叫的飞雁。马蹄声急促,军号声味亮而嘶哑。当时,红三军团战士冒着早春的寒气,顶着猛烈的西风,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抢占了战略要地——娄山关,与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双枪将”展开了激战。对时间、环境起了强调作用,更烘托出红军战士不畏艰苦、戴月履霜,起早进军、战斗的情景。“马蹄声碎”,描绘进军速度快,必须在敌人来不及防备的情况下,把关口夺下。那时主要是步兵,“马蹄声碎”则为骑兵,这是艺术典型的塑造,更能突出个性,表示进军的神速和声势。“喇叭声咽”,描绘了冲锋的猛烈。表达吹号员用尽了全身力气来吹进军号,甚至把嗓子都给吹哑了,极好地衬托出红军战士冲锋的勇猛、势不可挡。
下阕:写红军越过娄山关的雄伟场面。分两层:
第一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要说雄伟的娄山关真像铁那样坚固,现在红军迈开大步重新越过。第一句写雄伟坚固的娄山关。“雄关”,指娄山关,着一“雄”字,精确地概括出娄山关的险要。“真如铁”,用比喻描写,来形容“雄关”牢不可破、艰不可越,而在它前面用“漫道”一词加以修饰,这就突出表现红军蔑视困难、不畏强敌的雄心。第二句“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出自豪地越过娄山关的行动。“越”字用得很有神力,形容度过阻碍之易。“从头”有两解,一表明处所和起点,一表明重新,有第二次之意。“迈步”,大踏步,是“越”的动作,写得形象,把既威武、雄壮又从容不迫的样子显现出来,从而生动地刻画了红军越过这雄关险道的巨人姿态。
第二层:“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重新越过娄山关,看到苍翠的群山起伏连绵如同大海,傍晚的太阳红得如同鲜血。“从头越”三字强调越过娄山关的重要性。攻占娄山关,是为了越过,并不是长期占有。这是战略转移所确定的方针,所以这首词写行动都立足于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作者登上娄山关所见到的景象。一位挥戈北上的指挥官伟大的形象,站在经过奋战而再次夺得的娄山关上,向远望去,人目而来的是:山连山、岭连岭,山峦起伏宛如海波,它预示着革命征程的遥远和道路的艰难曲折;那滚圆的夕阳,沉落在丛山之间,宛如殷红的鲜血,它暗示出今后的艰难岁月仍需浴血奋战。这两句既状眼前景物,又展示了未来的前途,成为写景寓情的传颂佳句。作者曾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认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4、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绘声和绘色相结合。
描写景物或塑造典型环境离不开绘声和绘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这首词在这方面很突出。上阕以写声为主。这里有风声、雁声、马蹄声。喇叭声,声的种类很多,音色不一,构成了一部表现急行军和猛攻娄山关的交响乐。下阕写景以达情,突出表现在色调上。“苍”写山色,“血”状夕阳,一深黑,一殷红,一暗一明,构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写意画。上、下阕合为一体,由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组合成了红军行进、攻占和越过娄山关的意境。
②、词语生动、鲜明。
这首词运用词语生动、鲜明。如用一“烈”字来形容西风凛烈。用一“长”字来形容天空一望无际,用一“霜”字点出时令,用一“碎”字来形容马蹄的践踏声。用一“咽”字来形容喇叭低沉声和用尽力气的吹奏声。用一“雄”字形容关势险要,用一“铁”字进一步形容“雄关”的坚固。用一“海”字来形容苍山之多。用一“血”字来形容残阳的颜色。这不只 是用词贴切精炼,而且在绘声绘色,绘形绘态上,给人们一种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字字放出光彩。这句是以“越”字为主词,前加六个字的状语,分别表示“越”的时间、次数或处所。这样,“越”便是一定时间、地点的历史性动作,它充分表明中国工农红军已经转入到一个新历史发展。第二课时
一、导读《《沁园春•雪》
1、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2、主题
上阕写景,同时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之情。下阕评古论今,抒发了诗人对当今英雄的颂扬肯定。
3、赏析
这首词气魄雄伟,内蕴深厚。上阕用大手笔写北方雪景,下阕纵横议论,评古今帝王。上下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空阔的时空境界,构建了一个颇具匠心的完美形象,也表现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寄托。作者写这首词的真正立意所在,应该说是赞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说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总结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手中,中国革命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才能取得胜利。
旨在赞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那为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作者大笔挥洒,极书北中国的严冬雪景,然而,他的眼光并非一味地停留在雪景上,而是通过眼前雪中山川的壮美,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独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的娇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这就很自然地引出无数英雄为她竞相折腰。
“无数英雄”,作者列举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帝王,用一个“惜”对他们加以评说,“略输”、“稍逊”、“只识”,以委婉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这几位历史人物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功绩卓著,英雄一世,不愧为历史的巨子。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也就是说缺乏文治方面的成就,历史的洪流已将他们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作者写景是后面抒情议论的基础,评说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4、写作特色
①、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②、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望、看、惜——贯穿全文; 飘、舞、驰——动词生动;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二、板书设计
三、练习设计
(一)、基础题
1、给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素裹()折腰()谦逊()风骚()粉suì()lǎ()叭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分外(特别)略输(差)B、须晴日(等到)顿失滔滔(立刻)C、惟余莽莽(只)俱往矣(都)D、西风烈(剧烈)苍山(苍茫)
3、判断修辞
①、残阳如血。()②、顿失滔滔。(③、看红装素裹。()④、欲与天公试比高。(4、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然他已经丧失了明
是非的能力,那么,使跟他争 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即
辩
既
辨
B、既
辩
即
辨 C、既 辨
即
辩
D、即
辨
既
辩(二)、整体感悟
1、《忆秦娥•娄山关》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如何理解?
2、《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中的“惜”是何意思?
(三)、课文阅读题
阅读《沁园春•雪》的下阕,回答问题。
1、给下阕划分层次。
2、“竞”的意思是
,“折腰”的意思是。
3、评论的几位古代帝王依次是))得面红。
4、“风骚”本指
里的 和
里的,此处指,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
5、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相信你也积累了不少,请写出他的一首诗或词。
参考答案:
(一)、1、guǒ
yāo xùn
sāo
碎
喇
2、D 点拨:“苍山”的“苍”意思是“青绿色”。
3、①比喻
②夸张
③借代
④拟人
点拨:要明确每种修辞的特点。
4、C(二)、1、娄山关地势很高,西风吹得猛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寒霜满地,残月挂在天空。该句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地点染了出来。点拨:解答此题,要抓住词作的写作背景、时间来理解。
2、“惜”有“可惜”“惋惜”之意,因为作者指出的是历代帝王的不足。点拨:要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感情。
(三)、1、划分三层:
第一层前两句;第二层从第三到第九句;第三层第十句到结尾。点拨:要理解词的内容才能正确划分。
2、竞相
崇敬、倾倒
3、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点拨:要结合书下注释和历史知识。
4、《诗经》
《国风》
《楚辞》
《离骚》
文学才华
借代 点拨:要了解《诗经》和《楚辞》的有关内容。
5、如:《采桑子•重阳》(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伙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点拨:毛泽东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要善于积累,此题可迎刃而解。
四、教后记:
第二篇:【学练优】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1(请同学看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借助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提取对理解诗歌有帮助的信息。生1:这是和康桥的第二次告别。
生2:别而又别,说明对康桥充满着眷恋,不忍离去。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再想想,对康桥充满眷恋,对一个地方的某样东西充满感情,其实质是什么?
生(全体稍作思考后,部分同学回答):对剑桥生活的留恋。
师:对。但我纠正第一个同学的说法,这是徐志摩第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1、构思:
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告别对象由人转向物,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感。
第三,意像选择独具特色。诗人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水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机械轰鸣及送行之人,这样就造出了一种清新感。
独特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徐志摩崇拜大自然,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故想做“一条水草”,想到“青草更青处”寻梦,这是诗化人生的表 现。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㈡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㈢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㈠找出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 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㈢青荇。
1、我们再看到第三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显得生动、形象。同学们可以想象下,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3、大家再看下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㈣清泉。
1、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心底的一个梦,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要呵护,要静静地呵护,这样的梦当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㈤绘画美。
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很美。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七、品味五、六节。
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齐读。这两节的感情相同吗?
——不同。第五节兴奋欢快,第六节失意低落。(两个词:放歌/沉默)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八、品味第一节和第七节。
1、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都是直接抒发诗人感情的。先看第一节。作者再来康桥有什么特点?什么轻? ——轻轻地——脚步轻。
2、“轻轻的”,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达到了一种什么效果?
——唱三叹。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体会到诗人会康桥的感情之浓烈。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
3、请男生齐读第一节。再请女生齐读最后一节。
4、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我们中国有很多人,因为喜欢某地,或者刻上“XXX,到此一游。”或者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突出作者的洒脱和飘逸。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的沉重。感情是轻快的。
5、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避免重复
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
——受上节影响,“悄悄~~今晚的康桥”而且都是叠字,产生种音韵美,承上节而来,读起来一气呵成,章法严谨。
九、课外拓展。
所以,康桥是徐志摩灵魂的故乡,我们通过这首诗能感觉到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与康桥永不分离的感情。下面我们来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全班同学齐读)
1、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
2、诗一开始,就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一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对立的意象恰当地重叠在一起,使我们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
3、接下来,就的互道珍重,我们体会到诗人的那种离别之情。
4、大家看看这一句:“甜蜜的忧愁”,忧愁怎么会是甜蜜的呢?
——甜蜜和忧愁在感情上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这样写使诗歌的情感更加饱满。
5、这首诗是谁别谁?(诗人别日本女郎)日本女郎的名字是什么?(沙扬娜拉)她的名字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翻译。“沙扬娜拉”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
十、布置作业:背诵诗歌。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新格律诗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绘画美——金柳,青荇,清泉
副板书: 云中鹤、南湖、诗哲 新月派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
金柳(比喻)新娘
绘画美 青荇(拟人)招摇 清泉(暗喻)虹
副板书:轻轻地——悄悄地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出师表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课题:出师表 课型:鉴赏课时:姓名:孙景浩单位:马兰第一中学日期:
.评论 2课时
2013/3/17 【文本解读】:
《出师表》选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篇表文针对当时的局势,以诚恳的言辞,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已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坚定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教学设想】:
1、讲解背景 和疏通文意结合,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不搞逐字逐句翻译。
2、本文结构层次有多种划分方法,教学时不过于纠缠其中,应以理清文章思路为最终目的。
3、“表”这种文体的抒情色彩很浓,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着重体会。【相关课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3.学习“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具体的语境,通过朴实的语言,理解人物沉深的情感 【评价任务】:
1.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的翻译课文、疏通文意,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体会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2.积累文言词汇,能够疏通浅易的文言文。【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幻灯)
老师: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走进作者
活动一:(我来问,你来答)那位同学了解诸葛亮:
学生:(公元 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
活动二:大家讨论“表”这种文体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相当于现代的书信,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求写得辞情恳切,委婉动人。本表是公元277年(蜀汉兴建三年)三月,诸葛亮第一次出兵伐魏是上给蜀后主刘禅的表,为《前出师表》,后在228年(建兴六年)11月,再次出师伐魏时又上书给刘禅,为《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我们将要学的也就是《前出师表》《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叫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老师补充:
刘禅:刘备长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病死于五丈原战场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
阿斗做皇帝——软弱无能 扶不起来的阿斗——喻人没有出息,难成事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3.学生独立学习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不懂的地方做记号)7.理清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
【明确】学生: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
【明确】学生:追述往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来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3)在说明出师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明确】学生: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课堂总结 老师: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五.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整理到笔记本上 2.完成课后习题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积累词语,明确重点
过渡语:请同学们把搜集的词语展示出来。学生展示:
学生甲:(一)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选择的意思 学生已:(二)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扩大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现指品质低劣下流
4.猥自枉屈 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今义:卑鄙下流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十分憎恨
6.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指激动感谢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古义:普通的百姓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9.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奔走效劳 今义:速度快
学生丙:
(三)一词多义
1.中 而中道崩殂(半,形容词)
宫中府中(内,里,中间,方位名词)2.道 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以咨诹善道(道理,名词)
3.分 今天下三分(分开,动词)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名词读fèn)
4.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可是,转折连词)
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5.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动词)以遗陛下(给予,动词)
6.有 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对,动词)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数词)
7.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8.明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形容词)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词)
9.行
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词)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名词)
10.能
必能裨补阙漏(能够,助动词)
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才能,动词)
11.所
有所广益(„„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下文“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中“所”均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可以从上下文来体会)
优劣得所(地方,处所,名词)
12.当
咨臣以当世之事(正在„„的时候,介词)当奖率三军(应当,应该,助动词)
13.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动词)则攸之、祎、允之任(责任,职责,名词)
14.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词)
临表涕泣(面对动词)
15.效
恐付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名词)
16.言
进尽忠言(话,言论,名词
不知所言(说,动词)
17.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表目的来,用来)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
18.为
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
19.臣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臣子)先帝知臣谨慎(自称,我)
20.良
此皆良实(善良的人)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可靠)
21.于
还于旧都(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苟全性命于乱世(在)
22.所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学生丁:
(四)词类活用
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做动词
亲,亲近远,疏远
2.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3.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形容词做名词,奸邪的事忠善:形容词做名词,忠善之事
4.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做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5.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做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6.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做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7.陟罚臧否
臧否:形容词做名词,做善事恶事的人
8.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9.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名词作动词,长草(暗指荒凉)
10.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名词作动词,扩大、发扬
11.北定中原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12.恐托付不效
托付:动词作名词,托付的事情
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忠:形容词作动词,对„„尽忠
14.志虑忠纯
虑:动词作名词,心思
(师生对于上面给以补充,此环节作为展示环节,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三.合作探究,品评鉴赏(讨论与交流结合)(一)第一节研讨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明确】学生A: 不利——客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
有利——主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学生B: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明确】学生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小结】老师:这一段开篇便说“先帝”,伤痛极深,寄寓极深,由此振起全篇在分析天下形势的基础上,再说群情,提出“宜”与“不宜”作为告诫指出广开明路,继承先帝遗志,并发扬光大,是存亡图强的关键是总的建议全文的主旨就在与此
(二)第二节研讨
1.作者在本段从哪个方面提出建议?从哪几个具体方面提出的?
【明确】学生:从法度方面:①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宫中府中„„” ②要法纪严明——“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提出怎样的劝诫?
【明确】学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3.“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明确】学生:宫中、府中
【小结】老师:这一段作者表明自己的忧虑在于“作奸犯科”,具体说明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关键在于公正严明的法治精神,是诸葛亮一贯的主张,也是坚持贯彻、行之有效的办法,故着重指出这一段总说宫中、府中,下面是分说宫中、府中
(三)第三、四节研讨
1.这两节从哪一方面提出建议?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有什么好处?
【明确】学生:从任用人才方面,主要举荐贤人
郭攸之、费棉、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概括3、4段的内容?
【明确】学生:述说文臣的安排——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述说武将的安排——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小结】老师:以上两段承上分说宫中、府中,推荐文臣、武将,谆谆劝勉,是怎样“开张圣听”的具体化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还维持了29年(234—263),主要原因是诸葛亮选好了接班人(四)第五节研讨
1.第五段提出什么建议?从具体哪些内容说明的?
【明确】学生:亲贤远佞的历史经验,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①先汉兴隆的原因②后汉衰亡的原因③刘备对此有所警惕④推荐贤臣,并希望亲信他们,以兴复汉室
2.“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 【明确】学生:“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老师:本段总结上两段,提出“亲贤远小”的建议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寥寥数语,提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举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意味深长,十分得体(五)第六节研讨
1.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
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 4.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明确】学生:“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郁一年矣”
【小结】老师:本段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六)第七节研讨 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明确】学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明确】学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明确】学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小结】老师:本段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尽心尽责辅佐陛下,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的决心这一段是为下文“遗诏”张本,为被定中原做准备,上文千回百折的铺垫,至此终于点出“出师”一事,非常有力(七)第八、九节研讨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明确】学生:“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明确】学生:“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开张圣听” 3.第八段临行前写了哪些要求和嘱托?
【明确】学生:①要求刘禅委以重任;②交代留守人的职责;③对刘禅的希望;④以感恩做结 【小结】老师:这一段诸葛亮从对自己、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对自己要求着重“讨贼”,对贤臣要求着重“进言”,对后主要求着重“自谋”由己及人,情词恳切,负有责任感 四.自主总结,疑点追踪(交流与质疑)
1.在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文中诸葛亮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
表达了诸葛亮①报先帝,忠陛下 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本文上表建议,以议论为主,为什么还要自叙身世?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3.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明确】刘备对诸葛亮,可以说是思重如山,“三顾草庐”和“白帝托孤”使诸葛亮终身感激.刘备死后,他就把这种感情报之于刘禅,真心诚意地辅佐他,希望刘禅支持自己,完成大业.从文中可以看出,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是议论,自叙身世是记叙,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是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把道理说明得很透彻,把事情叙述得很清楚,把感情表达得很充分——“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五.概括人物
思考: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参考】文中体现了诸葛亮 “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以说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他身上体现的是“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六.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老师:
表文第一部分寓情于议论,在分析形势后提出建议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大业,以振兴蜀汉;还表达了对先帝崇敬、爱戴之情第二部分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无限感激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竭尽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和知恩图报的心情整篇课文重在“报先帝,忠陛下”六字,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点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无力挽回刘禅昏庸无能、尽信谗言导致汉室日益倾颓的现状,历史的车轮已经呼唤一个新的时代但是,诸葛亮的人格力量是永远的楷模!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七.板书设计
出 师 表 诸 葛 亮
千 出
载
广开言路 语重心长 师
谁 兴复汉室
一
堪 严明赏罚 情真意切
表
伯
还于旧都
真
仲 亲贤远佞 质朴无华
名
间
报 先 帝 忠 陛 下
世
教学反思
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忠心可鉴。全文六百多个字,先后十几次提及“先帝”,多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竞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词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都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不卑不亢,极为得体。亮点:
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并且根据给以分类,利于掌握,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上积累知识。
不足: 教学流程较简单,没有新颖,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建议:
教学应该配乐朗读示范,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与作者的情词恳切。学生分组练习朗读,扫除字词障碍,努力做到感情到位,优秀者全班展示并点评。关于三条建议是如何衔接起来的,逐段概括段意,拟列提纲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四篇:【学练优】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家》教案(新版)语文版
1、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
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人类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难点:1)、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2)、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
三、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方法:读启发、讨论法
六、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温馨启情 家是什么?
家是 “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
家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落的灯花。家在那里?
家在席慕容的那根短笛里奏响 家早已写满了余光中的那张邮票
(稍作停顿)在急切的追问之前,请欣赏: MTV《让爱住我家》)
二、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准备:
生字词的掌握与理解
袅袅、安之若素、一应俱全、温馨、闲言碎语、休憩、摇曳、黯然失色、萦绕、落叶归根、(一)情境导入(放音乐《我想有个家》)
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有一咱莫名的感动,我知道我的感动是对家的感受的共鸣。我不知道同学会对于家是怎样的感受,能谈谈吗?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研讨课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让爱住我家》,不少同学脸上都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给其他同学呢?
说得太好了!是呀,家,是妈妈的牵挂和唠叨,是爸爸的叹息和瞩望;家,是爷爷胡子里长满的故事,是奶奶皱纹里饱含的沧桑。我们怎么能不爱它呢?家,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当代作家周国平是怎样揭示“家”的真谛的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家》的世界,与这位作家进行一次人生的对话。(板书课文题目、作者。屏幕显示:与课文对话,领悟“家”之蕴。)
1、解题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简介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三、合作探究
3、课文分析
A、内容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B、请同学作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引子有什么作用?(2)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
(4)作者的写作方式是什么?(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
(1)引子的作用:起统领作用。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2)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
(3)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写起:在南方水乡荡舟时,见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袅袅,饭香扑鼻,孩童的嬉笑飘出船舱,荡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温馨、安乐,让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渔民的家。”引出结论:家是一只船。
由“渔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对于漂泊的人生来说,家是一只船。
(4)作者的写作方式 :先叙写情境,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后议再抒情)
C、请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对“家”的感悟。
D、运用对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组学习,探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语言表达效果。
4、主题分析
这篇散文以家、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四、小结:朗读比赛,看谁读的最好
五、达标反馈
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你心中的“家”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你对“家”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请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二、合作探究
1、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 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
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
“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第一个比喻句而来,把家比作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
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
“家是永远的岸”是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启示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
2、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三、美点欣赏
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
1、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2、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3、“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吟诵马致远的诗句,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4、引用《红楼梦》中的话,论说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是与家息息相关,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岸.四、情感对接
引导学生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增强家庭责任感。
五、拓展延伸
我在教这一课时最大的收获就在这一环节中。
课内: 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课文形式,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
学生A: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1)家是一辆汽车,(2)家是加油站,(3)家是终点站;
学生B: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战役,那么(1)家是一名勇士,(2)家是一枚炮火,(3)家是一方红十字阵地;
学生C: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那么(1)家是旅行包,(2)家是驿站,(3)家是目的地;
学生D:人生就如一个大舞台,那么(1)家是给你力量的导演,(2)家是给你机会的主持人,(3)家是给你掌声的观众;
学生E:如果人生是一座学习的乐园,那么(1)家是妈妈的唠叨,(2)家是爸爸的教诲,(3)家是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学生F:如果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1)家是甜甜的糖果,(2)家是让你飞翔的翅膀,(4)家是握在手里的那根风筝线。
学生G:家是很温暖的让我可以依靠可以依恋的地方。
学生H:家像我的一个支柱,时时刻刻支撑着我,无论我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一想到家,我就有勇气来面对它。
学生I:家是一盏为我点燃的灯,它永远地温暖着我的心,照亮着我的路。
学生J:我认为家是一棵大树,我在这棵大树的树阴下成长,它帮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它给我温暖,给我依靠。
课外:搜集有关“家”的诗文,抄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拓展阅读毕淑敏的《家问》及泰戈尔的诗。
六、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 小作文《家》
七、板书设计
家-----周国平
家是一只船
思考家庭
家是什么
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永远的岸
思考人生
八、学后反思:
亮点:《家》是语文版新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写起,运用三个层层递进的比喻,揭示了“家”的真谛,传达了他对“家”的哲学思考。教学过程是师生探究文本的过程。“探究课文,领悟‘家’之蕴”、“体味‘家’之情”,着力为学生构建探究的平台。教学中具体呈现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教师深情讲述自己对家的真切感受,把自己也作为课程的一部分,真诚地袒露给学生,这不仅让他们深受感染,其实带给他们更多的应是“平等”的理念———人格的平等,思想的平等。
待改进处:教学中能够激活学生真切的联想和想象,调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从而使他们理解文章思想内涵,建构新的思想链条,
第五篇:学练优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堰河__我的保姆教案
5.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重点)2.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特点。(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含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本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荆棘(jīng jí)....掐死(qiā)火钵(bō)碾(niǎn)...冰屑(xiâ)团箕(jī)忸怩(niǔ ní)....凌侮(wǔ)叱骂(chì)咒语(zhîu)...3.理解词义。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窸索:形容轻微细碎的声音。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全诗共13节,根据诗人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第二部分(3─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第三部分(9─10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第四部分(12─13节)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三、合作探究(一)内容探究
1.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这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2.读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她的奶长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劳;她爱“我”如自己的儿子;她只活到四十岁就离开了人世。作者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惨命运的黑暗社会。
3.诗歌从第四节开始,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了什么呢?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摸我”。突出了大堰河勤劳、慈爱的品质。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二)问题探究 1.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他说“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来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凄凉、衰败、荒寂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2.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但诗人感觉到的却是“忸怩不安”,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四、板书设计
叙事
抒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回忆——介绍“我”与大堰河的关系——(追怀 痛悼)大堰河生前家务繁重,疼爱乳儿 含泪别离,贫富对比 生活勤俭,宽厚善良
爱儿好梦,美丽心灵
(眷恋 感激)大堰河死后死后凄苦,一生悲凉 殡葬之薄,悲惨写照
家人遭遇,悲剧命运
(同情 诅咒)直接赞美——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赞颂 讴歌)
五、课外拓展
推荐阅读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2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重点)2.了解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品读了艾青写给大堰河的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分析大堰河的形象及作者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二、自主预习
1.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
明确:微薄的葬礼。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2.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 明确: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
三、合作探究(一)体会情感
分析下面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明确:大堰河还没有弄清楚悲剧命运的原因就死去了,表达了诗人极其遗憾的心情。(2)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明确: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把对大堰河的爱升华到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爱。
(二)人物形象 仔细阅读诗歌,分析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大堰河是勤劳、善良、博大、慈爱的,她终日操劳,艰辛地养育了“我”;大堰河又是悲苦的,贫穷、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去了她的生命,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她凄苦悲凉地离开了人世。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表达了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三)品味语言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明确:(1)排比。大量运用排比句,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如诗歌第四节接连用“在你„„之后”构成排比,既显得节奏和谐,又能使感情洋溢。(2)反复。如第一节中作者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作者对大堰河的深情,同时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3)对比。作者把大堰河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抒情 气氛以及对主题的表达。
四、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诗人感情
大堰河形象
修辞手法
一、怀念与痛悼 身世悲苦低微 反复
二、眷恋与感激 勤劳、善良、无私 反复、排比、对比
三、同情与控诉 命运悲惨 反复、排比
四、讴歌与赞美 灵魂高尚 呼告、排比
五、课外拓展
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50-300字即可。提示: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母爱”。
六、教学反思
鉴于这是研究性学习,在其过程中,方法的指导比较多,这样的方法指导,在同学们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流程后,可以删去,这样,可留更多时间给同学们讨论、思考。总体来说,在声情并茂的朗读、新颖别致的教法、深刻透彻的分析方面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