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数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时间:2019-05-14 14:3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三数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三数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第一篇:2015年三数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本单元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

条件到问题的推理从已知条件入手,有条理地研究条件之间的联系,并利用已知条件及其相互关系,陆续得出新的数量,逐渐向所求问题逼近。某种程度上说,条件之间的联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因为根据两个相关联的已知条件,能够算出一个或几个数量。如,已知男同学20人,女同学5人,可以得到男、女同学一共25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5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4倍……得到的这些数量中,某一个可能是解决稍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数量。所以说,研究并挖掘条件之间的联系,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新的资源。

问题到条件的推理从所求问题入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如果某个需要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就想方设法先求出它。像这样沟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逐渐向实际问题里的已知条件靠拢,也是积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往往具有针对性,如,求男、女同学一共多少人,一般用男同学人数加女同学人数,需要知道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又如,求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一般用上衣价钱减裤子价钱,需要知道上衣的价钱和裤子的价钱。所以说,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能够较快地理出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步骤,是解决问题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

从条件向问题推理与从问题向条件推理,都是数量关系的推理。虽然它们的推理起点不同、方向相反,却在解决问题时相辅相成、结合着运用,都是常用的思考策略。尤其在解答三步或更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如果既考虑已知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又考虑所求问题与需要条件之间的必要性,能有效地“化简”复杂的问题。如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每袋大米重75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一辆载重量5吨的卡车装了40袋大米以后,还能装多少袋面粉?如果从条件想起,根据“每袋大米75千克”和“装了40袋”,能够算出“装了3000千克大米”;如果从问题想起,根据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还能装面粉的袋数=还能装面粉的千克数÷每袋面粉的千克数”,得出需要先算“还能装多少千克面粉”。这样,解答原来的实际问题就聚焦为“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已经装了3000千克大米,还能装多少千克面粉?”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很容易解决。

本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 初步体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过程,解决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求还剩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例2 应用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解决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求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教材编排遵循“策略”的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习策略;先体验策略,再运用策略,逐步达到掌握策略的目的。教材主要编排求一共多少、还剩多少、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适宜从问题出发进行推理,学生很熟悉这些数量关系,有助于他们初步学会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方法,进而形成思路、掌握策略。

(一)首次教学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加强对学生引领的力度,凸显思路的特点和方法

例1第一次教学从问题出发的思考,用图画分别给出两套不同的运动服价钱130元和148元,两顶不同帽子的价钱16元和24元,两双不同运动鞋的价钱85元和108元。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带300元钱,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能剩下多少元?”实际问题给出的已知数据很多,如果仍然从条件出发向所求问题推理,能够提出许许多多问题,而大多数问题都不是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中间问题。所以说,使用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效率很低,应该更新思路,换一个角度,换一条线索来分析数量关系。

从问题向条件推理,所求问题是推理的切入口,已知条件是推理的归宿。首先要找到所求问题,并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接着要分析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依据数量关系式确认需要的条件,确定应该先算出的中间问题;然后才能列式计算,检验得数,给出答案。例1按照人们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把例题的教学设计成四个板块:找到并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列算式解答、回顾反思解题过程。

1.正确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义。

学生已经知道,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即剩下一些钱),其数量关系是“剩下的钱=付出的钱-物品的价钱”。例题要求“最多剩下多少钱”,这里为什么用“最多”这个词?怎样使剩下的钱最多?都是理解题意必须弄清楚的。

教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思考:买不同价钱的物品,需要的钱数不同。如果买价钱便宜的物品,需要的钱少;买价钱贵的物品,需要的钱则多。如果付出同样的钱,买价钱便宜的物品,剩下的钱多;买价钱贵的物品,剩下的钱少。于是明白,解答“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要购买价钱比较便宜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应该看到,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具有上述的认识,课堂上只要组织他们围绕“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义展开讨论,就能提取已有经验,正确理解问题。

在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义,确认购买比较便宜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以后,例题就变成“小明和爸爸带300元钱,买一套价钱130元的运动服和一双价钱85元的运动鞋,还剩下多少元?”这是一道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解答。形成的这道两步计算问题,排除了原来情境里的无关信息,只保留需要的三个已知条件。可见,从问题出发的推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解题效率就体现在这里。

2.凸显“从问题出发”的推理特点与方法,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

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基本线索是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数量关系式上确认需要的条件,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教材鼓励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联系购物的经验,得出数量关系式“剩下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上,付出300元已经知道,用去的钱还不知道,于是形成先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需要多少元”,再算“付300元应该剩下多少元”的解题思路与步骤。

求剩下多少元通常有两种算法,一种算法是上面已经形成的,所带的钱减运动服与运动鞋价钱的总数,得到剩下的钱。另一种是所带的钱先减运动服的钱,再减运动鞋的钱,得到剩下的钱。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前一种解法,教材也希望学生采用前一种解法,因为这种解法完全符合新授的策略。如果有人提出后一种解法,当然是可以的。但不必提倡,更不必要求一题两解。

3.变化题目,再次经历“理解问题—得出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步骤”的过程。在解答“带300元钱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以后,教材接着安排“想一想”: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是例题的变式。变化之一,由“最多剩下多少元”变成“最少找回多少元”,剩下的钱最多,用去的钱应该最少,购买的物品应该最便宜;找回的钱最少,用去的钱应该最多,购买的物品应该最贵。因此,在价钱分别是16元和24元的两种帽子中,应该选择价钱24元的那一种。变化之二,由“买两种物品,每种一件”变成“买3顶同一种帽子”,求一共多少元的问题由“两个不同数量的和”变成“3个相同数量的和”,算法也由加法变成乘法。

教学“想一想”,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并正确理解“最少找回多少元”的含义,从而选择相应的帽子,形成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让学生再次经历“理解问题”“从问题想起”以及“依据数量关系式设计解题步骤”等推理过程。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反复体验“从问题想起”的推理思路,初步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

回顾与反思是积淀解决问题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策略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例1,其目的如果是得出结果,那么列式计算、检验得数就可以结束解题活动了。如果是通过例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回顾解题过程,反思思考的方法与要领,体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切入口、基本线索和主要方法,学会从问题到条件的推理。例1在解决“最多剩下多少元”和“最少找回多少元”两个问题以后,安排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体会。教学应该紧紧抓住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路特点与思考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说说解答例1和“想一想”这两个问题都是怎样想的,仔细体会“找到所求问题”是推理的起点,“列出与问题有关的数量关系式”是推理的基本线索,“寻找合适的条件和确定先算的中间问题”是推理的主要节点。

组织回顾反思,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与“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有什么不同,明白前者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后者是根据问题列出数量关系式。体验解答例1和“想一想”如果从条件想起将会怎样,感受从问题想起的推理比从条件想起的推理更有针对性。

配合例1的“想想做做”编排了4道题,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教材的编写很有层次。第1题明确要求“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规定了解题的思路。第2题由“白菜”卡通提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也明确了分析数量关系的要求。对初步应用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学生来说,提出这些要求,给予思路指点是十分必要的。第3题只是“豆荚”卡通提问“这两题都要先算什么?”,第4题则没有思路的提示了。教材希望学生在解答前两道题的基础上,自主应用新学习的思考方法解答后面两题,获得对新策略的亲身感受。

(二)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从问题想起的好处

例2已知一条裤子卖4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求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元。这是一道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问题,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裤子的价钱)在解答时要使用两次。学生如果采用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线索思考,往往会把这道问题误解成一步计算的问题。如果采用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线索,思路会比较清楚,两步计算的步骤会比较明确。教材仍然按照“理解题意,找到问题列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设计解答步骤列式计算,解答变式问题回顾反思所解答的题,积累解题经验”的顺序组织学习活动,在编写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1.利用线段图直观表示题意和数量关系。

教材画出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48元,要求学生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所求问题。通过画图以及表示所求问题,学生能直观体验上衣价钱与裤子价钱的关系,明白上衣的价钱虽然不直接知道,但根据“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可以求得。在线段图上还能进一步看出所求问题“买一套衣服的钱”包括买一件上衣的钱和买一条裤子的钱,是上衣价钱与裤子价钱的总和。学生经过这些画图与思考,完全进入了问题情境,形成了有利于解题的氛围。2.侧重于常规解法。

学生明白一套衣服是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以后,会把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上衣价钱+裤子价钱=一套衣服价钱”,很自然地在数量关系式上确定先算一件上衣的价钱,再算一套衣服的价钱。

例2还有一种解法:从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可以得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裤子的4倍”(线段图上,裤子价钱看成1份,上衣价钱是这样的3份,一套衣服的价钱是这样的4份),列出算式“48×4”就能算出买一套衣服需要的钱。

分析例2的数量关系,如果从条件想起,也许部分学生会想到后一种解法。现在从问题想起,绝大多数学生不会想到这种解法。教学应该注意,例2着重培养从问题到条件的推理策略,要突出前一种解法,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后一种解法,则不必提及它。

3.改变所求问题,仍然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设计解答步骤。

在解答“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以后,教材编排“想一想”,提出新的问题“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教学“想一想”要注意两点:第一,在例2的线段图上找出表示上衣价钱比裤子价钱贵多少元的那一段,并看着线段图说出一道完整的实际问题“买一条裤子要4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培养认真理解题意的习惯。第二,由于例2已经算出了一件上衣的价钱是144元,学生会直接通过“144-48=96(元)”得出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这就把原本是两步计算的问题当作一步计算问题解答了。虽然很快解决了问题,却削弱了从问题到条件的推理过程。所以要组织学生从所求问题“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出发,经历说出数量关系式以及确定解题步骤的完整过程,确保解题思路的教学扎实进行。

4.比较例题和“想一想”,寻找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学生一般会对题目和解法进行比较。

从题目看,例题和“想一想”的已知条件相同,都是“裤子价钱48元”与“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所求问题不同,分别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与“上衣价钱比裤子贵多少元”。由于问题不同,相应的数量关系式就不同。

从解法看,例题和“想一想”都分两步解答,它们的第一步计算相同,都是求一件上衣的价钱。第二步计算不同,分别用加法求总数与用减法求相差数。

更为重要的是,解答例题和“想一想”采用了相同的思考策略。它们都从问题想起,都可先列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都依据数量关系式确定解答步骤。一定要引导学生比出这些相同点,以加强对“从问题向条件推理”思路的体验。另外,解答例题和“想一想”,“裤子的价钱48元”都使用了两次,第一次用于求出一件上衣的价钱,第二次用于得出所求问题。学生看到这些相同点,就体会了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问题的特点。

(三)编排必要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在练习中逐渐完善和稳定。教材编排的练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针对策略的特点而进行的专项训练,二是应用策略解答的两步计算问题。

1.根据问题先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配合两道例题各编排一次“想想做做”,每次“想想做做”的第1题都是“根据问题先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或者说说要先算什么)”。如:

例1的“想想做做”第1题“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桃树棵数-梨树棵数=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桃树的棵数已经知道,梨树棵数还不知道。求梨树棵数的数量关系式是“每行的棵数×行数=梨树的棵数”,还缺少“梨树每行有几棵”。

例2的“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第(2)题用线段图给出“香蕉有60箱,苹果比香蕉多20箱。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箱?”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香蕉箱数+苹果箱数=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箱”,香蕉的箱数已经知道,苹果的箱数还不知道。求苹果箱数的数量关系式是“香蕉箱数+苹果比香蕉多的箱数=苹果的箱数”,可以先求出苹果有多少箱。

显然,上述的练习符合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从问题想起的思考习惯。教学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更加下位的基础训练,促进解题策略的形成。

(1)给出两个有关的数量,把它们作为已知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根据小华做20面小旗,小方做5面小旗,经过一步计算能够得到什么?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是联系四则计算的意义和常见数量关系,对已知条件进行信息再加工,他们掌握这样的思想方法并形成习惯,就会一边读题一边思考,一边理解题意一边分析数量关系,熟练展开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低年级教学一步计算实际问题时,教科书里有根据条件提出问题或选择条件提出问题的练习编排,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这些能力。教学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还应该适当进行这些练习,把已有的知识技能提升成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思想方法。

(2)给出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让学生说出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并补充缺少的那个条件。如,文艺书有100本,比科技书多多少本?根据“文艺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能得出数量关系式“文艺书比科技书多的本数=文艺书本数-科技书本数”。在数量关系式上能够看出科技书的本数是缺少的条件,应该补充科技书的本数(小于100本)。这样的思考符合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特征,本单元应该着重练习求两个数量一共多少、求还剩下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四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式,以后逐渐扩展到其他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利用“从问题想起”的推理分析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

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四里编排了一些两步计算的问题,都适宜采用“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方法。其编排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初步掌握本单元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这些实际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正确解答,更重要的是运用“从问题向条件推理”来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步骤。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自己轻声说、同桌相互说、组内大家说等)让学生系统地思考,并交流想法。另外,还可以适当进行以下的训练。

(1)给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解答以后把它改变成一步计算的问题。如,阳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水费168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24元。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因为求去年缴纳的水费,需要知道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缴纳水费多少元,应该先算出下半年缴纳的水费(24×6=144元)。如果把这道题改变成一步计算的问题,应该直接已知下半年缴纳的水费,即“阳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水费168元,下半年缴纳144元。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

(2)给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解答以后把它改变成两步计算的问题。如,商店里原来有48个皮球,卖掉30个,还剩多少个?这是一步计算的问题,如果把“原来有48个皮球”改成“原来有4盒皮球,每盒12个”,或者把“卖掉30个”改成“上午卖掉16个,下午卖掉14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就变成两步计算问题了。

上述的把两步计算问题压缩成一步计算问题,或把一步计算问题扩展成两步计算问题,所求问题都保持不变,问题的数量关系也保持不变。只是数量关系式上的两个需要知道的条件,一会儿都已知,一会儿只已知一个,使实际问题一会儿只要一步计算,一会儿需要两步计算。这些训练把学生的注意都集中在所求问题及其数量关系式上,有助于学生体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策略。

第二篇:2014 新苏教版三数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 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此前学过的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巩固练习

条件想起的策略

(一)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于问题的联系。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教学过程: 导学

一、体会策略,引入课题。

用司马光和曹冲的故事开始,引出课题。导讲导疑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看条件提问题。

1)小华买了20棵树苗,已经栽了12棵。2)杨树苗有20棵,杉树苗比杨树苗多8棵。3)柳树苗有12棵,松树苗有6棵。让学生读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板书课题。

2、学习策略。1)、理解题意。

出示例1,学生读题,找处条件和问题。2)交流算法。

交流:怎样求出第三天摘的个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在根据什么求处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追问:小朋友的算法是根据什么想到的? 3)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交流:你是怎样想,怎样填的? 4)回顾概括。导练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第1)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

请说说:感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接着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说说怎样解答提出不同的问题?

2)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你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交流:为什么这样标?

4、想想做做第4题 追问:你用了什么策略?

5、想想做做第5题 导评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二)第1、2课时

教学内容:第74-75页例2和想想做做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部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球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导学导讲

一、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这里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绿花的朵数,(画线段)那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就应该画多长呢?(画线段)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要画得比黄花的线段怎新条件和红花比黄花多7朵求出红花有多少朵。这样从条件想起,以很清楚地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再次感受策略。

引导:那如果把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出示条件)求红花有多少朵又该怎样想、怎样算呢?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指名一人板演。交流:计算过程对不对? 你用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说明解题思路)导评

5.回顾反思收获。

引导: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现在回顾、比较一下两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互相讨论讨论。交流:能说说解决两个问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了吗?那两题中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呢? 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关键的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因为两题中表示红花和黄花朵数关系的条件不同,所以第二步的算法不一样。

导练

三、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看图说说第(1)题的条件。你能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板书问题)这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提问:第(2)题的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板书问题)提问:求苹果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 指出:明白了实际问题的条件,就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计算的问题,这样就能知道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正确解答。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谁游得最快、谁游得最慢吗? 相的引导: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

四、策略总结

互相讨论一下,说说是怎样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再对同桌说一说。

提问:这节课你又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i题的问题,第3题和第4题。你是根据什么知道小丽游得最快、小华游得最慢的? 讨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一)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页练习十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图表 的题意,进一步掌握解决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从条件想起说明书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能应用策略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体会解决 两步讲算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求什么样,培养根据条件间的联系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 教学过程 导讲导练

一、基础练习

1.由下面每组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1)读一读条件,说说能想到什么。①红葡萄有25箱,绿葡萄有30箱。②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③小明买了6支铅笔,王老师买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4倍。让学生读条件提出问题、口头列式,并板书算式。说明:如果两个条件有联系,就可以提出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练习,小朋友要进一步熟悉这个策略,能用它分析问题,找出怎样解答,并正确列式解决。

一、策略练习

第1题,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之后,要让他们说清楚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例如,根据第(1)题中的条件能够提出的问题有:跳绳的有多少人,拔河的有多少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其中,求出跳绳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数了。

第2题,根据图意,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军比小英高21厘米。

第4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竖栏分别表示一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其中,西门站由于是始发站,所以没有下车人数的记录,而只有上车人数的记录。计算公共汽车从每个站点开出时的总人数时,应考虑到汽车从前一站开出时的总人数和本站上、下车的人数。例如,从建设路站开出时乘客人数,应等于从西门站开出的16人,加上本站上车的9人,减去本站下车的1人,得24人。导评

一`、练习总结

今天练习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你觉得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要怎样想?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练习你还有哪些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二)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7练习十第6~1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理解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能从条件想起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解决稍复杂一些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形象思维,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导疑导练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第6题。让学生口算,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教师板书,结合交流,选择乘法和除法说说怎样算的。(如16×3,先算10乘3得30,再算6乘3得18,30加18就等于48;96÷6,先算60除以6得10,余下36除以6得6,10加6等于16)

二、策略练习第7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苹果比香蕉的2倍还多70千克”,因此算出280千克的2倍后,再加上70千克,就是苹果 的千克数了。第8题,要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就是指小汽车比大客车多7辆。

第10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从54只晨去掉20只之后,剩下的34只里有一半是鸡、一半是鸭,因此原来鸭有34÷2=17(只),而原来鸡的只数则是17与20的和。

第11题,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一律半价”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所谓“一律半价”,就是指每样商品的售价都是原价的一半。而由此即可先算出每样商品现在的价钱。

思考题,左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4盒饼干共73元”,右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2盒饼干共49元”。比较这两组条件,则可发现:2盒饼干共24元。由此,一盒饼干的价钱就是24÷2=12(元);一盒巧克力的价钱就是73元与4盒饼干价钱的差,或49元与2盒饼干价钱的差。导评

三、练习小结:提问: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P78――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和概括规律。教学过程: 导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篮球,足球实物图和几何图形。2引发探究动机。

谈话:小朋友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里两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如果你在进一步观察,是不是会发现更有价值的规律呢? 导讲导疑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观察,发现特点。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3深入思考,加深认识。4回顾过程,突出思想。5应用规律,巩固认识。导评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数一数,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两端物体相同时,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规律;还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总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情境里,经常会有一些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分析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常常思考一些为什么。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3.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三、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一是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二是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四、教学措施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四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这一主题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以及一篇自读课文《读书要有选择》。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打白骨精》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读书要有选择》则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本单元选择了四篇课文,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文章可读性强,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叙述得条理清晰,精彩纷呈。其次就是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懂得一些道理。如何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与感悟,既能领略文中人物的特点,又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我想这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三打白骨精》通过三打的比较,体会人物特点;《词两首》以反复研读,体会词的内容及境界;《螳螂捕蝉》抓住人物的对话,体会少年的品质并感受寓言的深刻道理,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读书要有选择》放手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课题,思考与读书相关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

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

5、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在研读文本的同时,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能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

四、篇目教学分析

《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儿都被孙悟空识破。悟空三次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本文的语言十分鲜明,形象生动,可以于阅读中细细品味。

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读,来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体会并概括孙悟空的个性特点。

《词两首》

《如梦令》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创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它着意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碧波粼粼,一位渔夫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十分悠然自得。全诗的色彩鲜明柔和,有青山、碧水、白鹭、红桃……静中有动:江水涨、白鹭飞、斜风、细雨,一切都笼罩在春江烟雨迷蒙之中,意境优美而活泼,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湖光山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对于词的教学,能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这是最重要的。教学中,要以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结合文中插图,结合词意,来感受词的意境。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本文重在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故事的情节,而且也要善于思考其中所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 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中,要抓住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特点,尤其是要将成语的道理与吴王的行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读懂这则寓言故事。《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有选择》这是一篇一课时就能解决的阅读课文,内容浅显。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我读书,我快乐(阅读《西游记》)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本册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推荐古典名著《西游记》。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所以,在教学时先简炼地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然后讲述《西游记》成书的过程,并介绍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作者吴承恩,使学生对《西

游记》有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建议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能力和兴趣,读适合自己版本的《西游记》。最后,还应检查阅读实效,如在学生读完整本小说后,提交一篇读书笔记或开展“《西游记》人物讨论交流会”。

练习3

本次练习的内容共有五项,分别是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教学本次训练,需学生了解四大名著,学习用自己的眼光去读名著,读出自己的好恶和感受,鼓励学生用分析和批判的方法读书。关键是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想说、敢说。

1、语文与生活: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段,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的不同形式。

2、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和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3、诵读与积累: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词语。

4、口语交际:拓展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5、学写毛笔字。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比例》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从第3周周一开始第4周周五结束。共计14课时。其中问题解决课8课时,回归拓展课5课时,综合实践课1课时。

二、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知识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两领域的内容。具体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以及比例的应用这三部分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六年级上册比的教学内容的延伸,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

三、单元主题及目标解读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比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因此,学好比例这部分内容是很重要的。应用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二)、单元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单元解读及策略分析

(一)、单元解读 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有三条主干: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中涵盖三部分知识:(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通过比值是否相等判断是否组成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3).解比例:其解比例的方法就是把比例转化成方程

2、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在成正反比例的意义中涵盖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两部分

(1)正比例的意义:首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也理解为商一定时,可以用字母y:x=k(一定)表示,我们就说y和x成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的意义:同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可以用字母x × y=k(一定)表示,我们就说x和y 成反比例关系。

3、比例的应用

在比例的应用中涵盖:认识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三部分。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求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图;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知道按照一定比例放大缩小后,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

4.逻辑线索: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教材分别放在六年级的两个学期中,比例的知识生长点就是比,梳理教材发现这样一条线索,学生首先理解除法的意义,然后学习分数,包括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再次基础上来认识比,研究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把比的最基础知识提前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这个单元中教学,体现着比与分数有密切的联系。本单元的知识呈现由概念到方法技能的递进关系。教科书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编排,既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

(二)策略分析

(1)、要正确对待比例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在大力提倡以生为本的今天,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主动,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就要深入研究教材,真正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之间的一种数学模型。在正比例里,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缩小),但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在反比例里,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但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教材呈现了用相同的圆柱形杯子装水的实验,通过研究水的体积与高度的关系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既然抽象,我们认为,水的体积和高度变化的相应数据,不必通过实验得出。建议教师课堂上运用课件展示或其他形式呈现数据的获取过程,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水的体积和高度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其次,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去发现去探究最终得出结论由此及彼,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由老师教转化为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达到理解并能加以运用的目的。

(2)、有关正比例图像

例2教学正比例图像时,提供例1的数据表和坐标系,引导学生认识: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学习依据图像判断与估值的方法:(已知一个量确定另一个量的方法)已知横轴上的量,先做纵轴平行线,再做横轴平行线,找纵轴上的交点判断;已知纵轴上的量则反之;此部分的教学建议是尽量让学生自己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归纳,最终得出结论,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3)、实践中的问题:如何界定比例尺的大小?

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大小不是指比值的大小,而是指缩放程度的大小。例如:比例尺:1:1000大于1:100,可以通过具体的电子地图来呈现。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关注学生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细心、计算准确无错误,比如求比例尺时,强化计算中的长度单位的转换训练。

下载2015年三数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三数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选编了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 月潭M萄沟》。《古诗二首》由《登鹅崔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 诗组成;《黄山奇石》一课图文......

    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张贺娜 一、教材 1、 单元知识简介: 本次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百分数单元整理复习课。第五单元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

    2015年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全

    第三单元总目标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共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加强对策略的体验和方法的领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教 学 设 计 2011—12—4 总目录: 阅读 11、邓稼先 杨振宁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14、福楼......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组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徐倩 人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三角形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 教学难点:体会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河中毒,最后一条鱼被捕,你们才发觉,钱财不能吃。有这样一句话“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