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人与海》:生命的独白 “想”与“说”的重唱
《老人与海》:生命的独白 “想”与“说”的重唱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作品。这部中篇小说,从内容上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硬汉子”形象,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
我们在阅读《老人与海》的时候,深深被感染着的,正是人的意志,人的力量。这种美激发着我们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
当桑提阿果老人驾船拖着一具硕大的鱼骨返回岸上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一位战胜者的形象。这种胜利虽然充满了悲剧意味。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老人意志的赞美与讴歌。
那么,这种阅读效果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呢?毫无疑问,这与小说的表现形式有关。
《老人与海》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
众所周知,在中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上,海明威最擅长的,就是人物的对话描写,而在《老人与海》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人物的内心独白,是变形为人物的对话来表现的。
一、小说的结构框架与人物内心独白集中的板块
《老人与海》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老人与孩子
2、老人与马林鱼
3、老人与鲨鱼
4、老人与孩子
这四个部分依照常规的分析是可以视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在这四个板块中,情节最集中最重要的部分2和3块则集中采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这种表现方法,而在1和3板块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例证。
这种表现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人物活动的关系造成的。在第一部分中,人物是两个:老人和曼诺林。通过两个人物的对话,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些信息:
1、老人与孩子的情谊。
2、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打到鱼了,老人很倒霉,在第四十一天的时候,跟随老人做帮手的曼诺林被父母禁止再随老人出海,明天是第八十五天,明天老人出海。
3、老人与孩子都喜欢棒球。
4、老人与孩子都热爱捕鱼这个“工作”。
5、孩子照顾老人的起居。
在这一板块中,老人与孩子的对话,意味深长,富有弹性,折射出老人一生的奋斗经历。同时,对前八十四天的捕鱼情况简要地进行了勾勒。而这些对话,又为下两个板块小说情节的人物内心独白进行了铺垫,使小说的结构在整体上有着某种延续性、规定性。
小说的第四部分,又继续了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不过比起第一部分来,这种对话就要简单得多,量也少得多了,话也相对地集中到了这次打鱼作业上。
而且人物对话的范围也增加了,比如曼诺林与餐馆老板的对话,曼诺林与渔民的对话,旅游女客与侍者的对话等等,这种简单与集中,以及量的变化,不仅仅是小说情节发展所决定的,它既是对小说开端部分老人与孩子对话的延续,也是对老人在海上捕鱼时内心独白的观照。
简要分析了小说首尾两部分的人物对话,旨在将小说情节最集中部分的人物的内心独白突出出来。
我们在考察“对话”在《老人与海》中的应用时,一定会感到十分有趣,作者似乎不是刻意追求的样子,却有着匠心独运的效果。
二、“想”与“说”的应对──人物内心独白
的基本模式
令我们惊讶和佩服不已的是,在小说的第二、第三部分中,人物的内心独白是用“说”和“想”的方式来表现的。既不主要是“说”,也不主要是“想”,而是有“说”有“想”,有“想”有“说”,掩卷之后,我们不得不惊叹,这是一种多么自然而精妙的表现啊。
粗略查来,在第二、第三部分中,“想”有111个,“说”也有111个,大体上构成了一“想”与一“说”的应对。这种形式,当我们阅读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联想:譬如二重唱,譬如协奏曲。在茫茫的大海上,在惊涛骇浪之中,面对着生命的意志的考验,老人的“想”与“说”交替闪现,这难道不正是一部令人肃然的协奏曲吗?
这种“想”与“说”几乎是每每对应出现。“想”充当了商量、考虑、捉摸和问话的角色,带有行动前的思考、判断和行动后的总结的性质,“说”即成为应答,具有决定、肯定甚至是宣言似的性质。
这几乎是一个规律,贯穿于二、三部分之中,而且例子也俯拾即是。
如:
他跪下来靠着船头,又把绳子套到肩上背了
一阵。他想好了:这会儿它转圈儿我要歇歇,等
它靠近了我再站起来收拾它。
……
我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他想。这会儿刮起风
了。回头趁这股风把它运回去才好呢。真是不该
有风。
“下回它往外转圈儿我再歇歇,”他说,“我 觉得好多了。等它再转两三圈儿我就捉住它。”
大鱼开始转圈儿了,老头便捉摸,要利用鱼不拽着船走的时机歇歇,并捉摸着如何收拾它。这段内心活动具有考虑和自己商量的意味。一旦决定了,便说了。
再如:
„„他想,现在拽它过来拴紧,给尾巴套个
结,再给身子当中套一个,把它顺着船绑上。
“干活儿吧,老头儿”他说,喝了很少的一
点儿水,“现在仗打完了,还有好些苦活得干呢。”
“想”与“说”再次协调统一。
三、“想”与“说”各自存在的特点
但是,在小说的情节进展中,“想”与“说”通常又不是两两相对来显示它们的存在的。即有连续“想”或有连续“说”的情况,也有一“想”连多“说”或一“说”连多“想”的情况。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想”与“说”的各自代表的性质。“想”具有思考商量的意味,“说”带有决定的意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连续“想”与连续“说”中,作者时常在做一些意义、性质上的转换,以此来推进情节的发展。
如:
从“干活儿吧,老头儿”开始到“„„当时只有那么办,才能叫它送命”之间,连续“说”了三次,其所“说”的内容变了三次:
一、让自己干活;
二、让鱼过来;
三、总结杀死大鱼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说”与“说”之间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表达的内容却有差异,即性质不一样。
再如:
从“这样可什么也办不成”到“现在你头脑糊涂啦”之间,亦是“想”了三次:
一、在与大鱼搏斗的最后关头,给自己打气,期望大鱼不要再转圈儿;
二、赞美大鱼;
三、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三“想”之间既有密切联系,也各自独立,性质不甚相同。
这种连续“说”与连续“想”交替使用是内心独白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说”的存在依据
毫无疑问,在《老人与海》的二、三部分中,“说”即人物的内心独白。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说”的存在依据。
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索,既然人物只有一个,既然是人物的内心活动,“想”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说”出来呢,这毕竟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戏剧表现啊。在戏剧里,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依靠独白来实现的。如果只“想”不说,那么,“想”就无法存在。所以,当舞台上只有一个人物,而这个人物在“说”的时候,观众并不会感到奇怪。小说则不同,小说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用“想”来表现,也可以通过“说”来实现,而“说”的形式毕竟是不多见的,常规的情况是“想”。《老人与海》里面的“说”,之所以能够恰如其分地存在,我想大体有如下的根据。
1、环境氛围决定。人物处于独立活动的环境之中,则其自由的诉说与叫喊就会变得非常自由。倘若小说中有多个人物活动,即老人与多人同船打鱼的话,这种普遍性的旁若无人的独白就未免有些滑稽。
2、老年人性格特点上的决定。老年人独处的时候,一般是有自言自语习惯的。这种自言自语在《老人与海》中,显然是被夸大了,但却让我们感到非常恰当。
3、情节表达上的需要。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如果只“想”不“说”虽然也行得通,则不免有些简单。甚至,我们会认为小说中的人物过于沉闷、单调。正是这种“想”与“说”的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才使人物的性格变得丰富,充满活力,才使得情节变得生动和感人。
上述三点,使老人的“说”变得合情合理,使老人的“说”与“想”密切结合、浑然一体,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五、“想”与“说”的对象
考察一下“想”与“说”的对象是非常必要的,它会使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海明威是怎样利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来丰富人物的形象、描写环境、渲染气氛、推进情节的发展的。
1、模糊对象
主要是自己对自己“想”与“说”。但认真研究又仿佛不是自己对自己,而是自己之外的另一个类似于自己或别人的模糊的虚拟人物。
例如老汉的第一个“想”:“我在深水地带踅摸过一个星期,什么也没捞着”,“今儿我要到狐鲣和长鳍金枪鱼成堆的地方搜个遍,没准儿里头混着条大鱼。”这种总结式的、决定式的“想”,具体对象是对自己,似乎又是对着另外一个什么人,比如说是一个了解自己的,与自己有交情的人之类。
例如:
“人家要听见我大声说话,会以为我疯了呢,”
他自说自道。“可我既然没疯,管它的呢。发财
的人,船上有收音机给他们广播,给他们报告棒
球赛啊。”
虽然没人听见,但这种说给自己的具有宣言意味的独白,仍是具有了潜在的倾听对象。
这样的描写,类似于虚拟了一个交谈的对象,使独白变成对话,只不过是另一个人的应对被省略了。
2、大鱼
在整个捕获大鱼的过程中,老人的很多独白都集中于大鱼身上。
例如当大鱼要咬钩的时候,他想:“吃吧,鱼啊。吃吧,请吃吧。食料多新鲜啊,可你老呆在六百英尺深的水里,黑咕隆咚的。在那黑地方再打个转儿,就回来吃吧。”当大鱼咬住钩的时候,老汉又对大鱼说,“再吃点儿吧,”“好好儿吃吧。”当鱼咬了钩被钓住把老汉和小船拖向深海的时候,他说,“鱼啊,我要陪着你,陪到我死。”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3、鲨鱼
随着情节的发展,当大鱼被老人杀死、捕获之后,血腥味吸引来很多鲨鱼,鲨鱼要吃掉大鱼。老人交谈的对象则也对准了鲨鱼。
例如:当老汉扎死一条鲨鱼,又一群鲨鱼围上来的时候,“喂,”老汉说,“花皮的东西。过来呀,花皮们。”老汉用刀尖插进了一条鲨鱼的椎骨和脑子中间,当鲨鱼松了口滚下去的时候,他说,“再往下滚,花皮的东西。滚它一英里深。滚去看你的那个朋友吧,没准那是你的妈呢。”
4、自己的躯体某个部位或器官
当老汉的手抽筋的时候,他说,“这算什么手,”他说,“你要抽筋尽管抽,抽成鸡爪子得啦。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处的。”老汉吃东西的时候,对手说,“手,忍忍吧,”
他说。“我吃是为你好啊。”还有,“行了,”他说,“手,你可以放开绳子不管了,我打算单用右边胳膊去对付大鱼,等你这阵捣乱过去了再说。”
当老人极度疲劳,头脑昏混的时候,他说,“头,清楚起来吧,”,“清楚起来吧。”
5、鸟儿
当一只鸟落到船梢上又围着老汉打了一个旋,然后落在钓绳上歇息的时候,老汉问鸟,“你多大啦?”,“这是你头一回出远门吗?”又告诉它说,“绳子稳着呢,”,“再稳没有了。一夜都没刮风,按说你也不能乏成那副样子啊。”并且感慨,“如今鸟儿们这么经不起累,可怎么好呢?”
6、自己
这应该说是构成内心独白的另一重要部分。老汉虚拟了另一个人在与自己交谈。
如,“干活儿吧,老头儿。”,“现在仗打完了,还有好些苦活得干呢。”
再如,“沉住气,憋足劲儿,老头儿。”
再如,“别想啦,老头儿,”他自言自语,“按这个道往前划船吧,有什么事就迎上去。”
类似的例子也是非常之多。
大体上说来有上述六种。这六种交谈对象的参与,使人物的内心独白成功地转换成人物对话。
六、阅读时产生的效果
正如我们分析的那样,《老人与海》第二、三部分即情节最主要部分,采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并将人物的内心独白通过“想”与“说”转换成对话的形式,极其恰当地表现了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那么,这种表现方法,在阅读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可想而知,最主要的效果应该是尽量抵消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阻隔。
一般说来,传统的小说,作者与读者是相阻隔的,其写作的目的,是前者对于后者的驾驭。不管读者是否愿意,这种驾驭在写作过程中即已形成了。我们可以以大家较为常见的小说,比如我国的《水浒》为例进行比较。《水浒》中描写的人物是具备了某种规定性的。它所提供的人物性格发展线索,让读者产生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有,也必须依照作者设定的模式。而《老人与海》则不然,这从我们上文谈到的“想”与“说”的模糊对象即可发现。
此外,我们在英国小说作家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中也可以体会到这种对比。主人公鲁滨逊在海上遇难,不幸孤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从烟的孤岛。人的生存与复归人类可以说是这部长篇的主题。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为人物命运的“怎么样了”展开一些想象。而《老人与海》的艺术魅力却常常驱动我们为主人公“怎么做”去产生想象。从接受的角度说来,两者之间的质量是存在着差异的。
我们在阅读《老人与海》时,完全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成为小说人物老人的交谈对象,这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召唤。老人的“想”与“说”面对的模糊对象完全有可能由读者去参与,甚至,读者还可以走得远些,将自己不知不觉地变成老人的身份,去捕获大鱼,去同鲨鱼争斗,去爱好棒球,去同那个黑人壮汉一天一夜掰腕子。海明威的小说魅力正在于此,在不知不觉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某种阻隔被悄悄地抵消了。
七、结束语
关于《老人与海》的表现手段,粗略鉴赏如上。概括说来,是海明威这位大师在《老人与海》这部中篇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将其转换为对话的形式,来完成对小说情节的生动叙述。这种对小说情节过程的独特叙事技巧让我们敬佩不已。
当然,以小说的表现形式而言,《老人与海》值得研究和鉴赏的地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只能谈上述一点点。而且纯系个人观点,无意强加于人。
第二篇:《老人与海》:生命的独白_“想”与“说”的重唱
“想”与“说”的重唱
——《老人与海》:生命的独白
2008级13班 张梦源20080212134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作品。这部中篇小说,从内容上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硬汉子”形象,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
我们在阅读《老人与海》的时候,深深被感染着的,正是人的意志,人的力量。这种美激发着我们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当桑提阿果老人驾船拖着一具硕大的鱼骨返回岸上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一位战胜者的形象。这种胜利虽然充满了悲剧意味。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老人意志的赞美与讴歌。那么,这种阅读效果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呢?毫无疑问,这与小说的表现形式有关。《老人与海》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
众所周知,在中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上,海明威最擅长的,就是人物的对话描写,而在《老人与海》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人物的内心独白,是变形为人物的对话来表现的。
一、小说的结构框架与人物内心独白集中的板块
《老人与海》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老人与孩子 2、老人与马林鱼 3、老人与鲨鱼 4、老人与孩子
这四个部分依照常规的分析是可以视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在这四个板块中,情节最集中最重要的部分2和3块则集中采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这种表现方法,而在1和3板块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例证。
这种表现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人物活动的关系造成的。在第一部分中,人物是两个:老人和曼诺林。
在这一板块中,老人与孩子的对话,意味深长,富有弹性,折射出老人一生的奋斗经历。同时,对前八十四天的捕鱼情况简要地进行了勾勒。而这些对话,又为下两个板块小说情节的人物内心独白进行了铺垫,使小说的结构在整体上有着某种延续性、规定性。
小说的第四部分,又继续了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不过比起第一部分来,这种对话就要简单得多,量也少得多了,话也相对地集中到了这次打鱼作业上。
而且人物对话的范围也增加了,比如曼诺林与餐馆老板的对话,曼诺林与渔民的对话,旅游女客与侍者的对话等等,这种简单与集中,以及量的变化,不仅仅是小说情节发展所决定的,它既是对小说开端部分老人与孩子对话的延续,也是对老人在海上捕鱼时内心独白的观照。简要分析了小说首尾两部分的人物对话,旨在将小说情节最集中部分的人物的内心独白突出出来。我们在考察“对话”在《老人与海》中的应用时,一定会感到十分有趣,作者似乎不是刻意追求的样子,却有着匠心独运的效果。
二、“想”与“说”的应对──人物内心独白的基本模式
令我们惊讶和佩服不已的是,在小说的第二、第三部分中,人物的内心独白是用“说”和“想”的方式来表现的。既不主要是“说”,也不主要是“想”,而是有“说”有“想”,有“想”有“说”,掩卷之后,我们不得不惊叹,这是一种多么自然而精妙的表现啊。粗略查来,在第二、第三部分中,“想”有111个,“说”也有111个,大体上构成了一“想”与一“说”的应对。这种形式,当我们阅读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联想:譬如二重唱,譬如协奏曲。在茫茫的大海上,在惊涛骇浪之中,面对着生命的意志的考验,老人的“想”与“说”交替闪现,这难道不正是一部令人肃然的协奏曲吗? 这种“想”与“说”几乎是每每对应出现。“想”充当了商量、考虑、捉摸和问话的角色,带有行动前的思考、判断和行动后的总结的性质,“说”即成为应答,具有决定、肯定甚至是宣言似的性质。这几乎是一个规律,贯穿于二、三部分之中,而且例子也俯拾即是。如:
他跪下来靠着船头,又把绳子套到肩上背了一阵。他想好了:这会儿它转圈儿我要歇歇,等它靠近了我再站起来收拾它。我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他想。这会儿刮起风了。回头趁这股风把它运回去才好呢。真是不该有风。
“下回它往外转圈儿我再歇歇,”他说,“我觉得好多了。等它再转两三圈儿我就捉住它。”大鱼开始转圈儿了,老头便捉摸,要利用鱼不拽着船走的时机歇歇,并捉摸着如何收拾它。这段内心活动具有考虑和自己商量的意味。一旦决定了,便说了。再如:
他想,现在拽它过来拴紧,给尾巴套个结,再给身子当中套一个,把它顺着船绑上。“干活儿吧,老头儿”他说,喝了很少的一点儿水,“现在仗打完了,还有好些苦活得干呢。” “想”与“说”再次协调统一。
三、“想”与“说”各自存在的特点
但是,在小说的情节进展中,“想”与“说”通常又不是两两相对来显示它们的存在的。即有连续“想”或有连续“说”的情况,也有一“想”连多“说”或一“说”连多“想”的情况。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想”与“说”的各自代表的性质。“想”具有思考商量的意味,“说”带有决定的意味,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连续“想”与连续“说”中,作者时常在做一些意义、性质上的转换,以此来推进情节的发展。
如:
从“干活儿吧,老头儿”开始到“„„当时只有那么办,才能叫它送命”之间,连续“说”了三次,其所“说”的内容变了三次:
一、让自己干活;
二、让鱼过来;
三、总结杀死大鱼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说”与“说”之间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表达的内容却有差异,即性质不一样。
再如:
从“这样可什么也办不成”到“现在你头脑糊涂啦”之间,亦是“想”了三次:
一、在与大鱼搏斗的最后关头,给自己打气,期望大鱼不要再转圈儿;
二、赞美大鱼;
三、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三“想”之间既有密切联系,也各自独立,性质不甚相同。
这种连续“说”与连续“想”交替使用是内心独白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说”的存在依据
毫无疑问,在《老人与海》的二、三部分中,“说”即人物的内心独白。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说”的存在依据。
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索,既然人物只有一个,既然是人物的内心活动,“想”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说”出来呢,这毕竟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戏剧表现啊。在戏剧里,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依靠独白来实现的。如果只“想”不说,那么,“想”就无法存在。所以,当舞台上只有一个人物,而这个人物在“说”的时候,观众并不会感到奇怪。小说则不同,小说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用“想”来表现,也可以通过“说”来实现,而“说”的形式毕竟是不多见的,常规的情况是“想”。《老人与海》里面的“说”,之所以能够恰如其分地存在,我想大体有如下的根据。
1、环境氛围决定。人物处于独立活动的环境之中,则其自由的诉说与叫喊就会变得非常自由。倘若小说中有多个人物活动,即老人与多人同船打鱼的话,这种普遍性的旁若无人的独白就未免有些滑稽。
2、老年人性格特点上的决定。老年人独处的时候,一般是有自言自语习惯的。这种自言自语在《老人与海》中,显然是被夸大了,但却让我们感到非常恰当。
3、情节表达上的需要。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如果只“想”不“说”虽然也行得通,则不免有些简单。甚至,我们会认为小说中的人物过于沉闷、单调。正是这种“想”与“说”的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才使人物的性格变得丰富,充满活力,才使得情节变得生动和感人。
上述三点,使老人的“说”变得合情合理,使老人的“说”与“想”密切结合、浑然一体,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五、“想”与“说”的对象
考察一下“想”与“说”的对象是非常必要的,它会使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海明威是怎样利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来丰富人物的形象、描写环境、渲染气氛、推进情节的发展的。1、模糊对象
主要是自己对自己“想”与“说”。但认真研究又仿佛不是自己对自己,而是自己之外的另一个类似于自己或别人的模糊的虚拟人物。
例如老汉的第一个“想”:“我在深水地带踅摸过一个星期,什么也没捞着”,“今儿我要到狐鲣和长鳍金枪鱼成堆的地方搜个遍,没准儿里头混着条大鱼。”这种总结式的、决定式的“想”,具体对象是对自己,似乎又是对着另外一个什么人,比如说是一个了解自己的,与自己有交情的人之类。
例如:
“人家要听见我大声说话,会以为我疯了呢,”他自说自道。“可我既然没疯,管它的呢。发财的人,船上有收音机给他们广播,给他们报告棒球赛啊。”
虽然没人听见,但这种说给自己的具有宣言意味的独白,仍是具有了潜在的倾听对象。这样的描写,类似于虚拟了一个交谈的对象,使独白变成对话,只不过是另一个人的应对被省略了。2、大鱼
在整个捕获大鱼的过程中,老人的很多独白都集中于大鱼身上。例如当大鱼要咬钩的时候,他想:“吃吧,鱼啊。吃吧,请吃吧。食料多新鲜啊,可你老呆在六百英尺深的水里,黑咕隆咚的。在那黑地方再打个转儿,就回来吃吧。”当大鱼咬住钩的时候,老汉又对大鱼说,“再吃点儿吧,”“好好儿吃吧。”当鱼咬了钩被钓住把老汉和小船拖向深海的时候,他说,“鱼啊,我要陪着你,陪到我死。”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3、鲨鱼
随着情节的发展,当大鱼被老人杀死、捕获之后,血腥味吸引来很多鲨鱼,鲨鱼要吃掉大鱼。老人交谈的对象则也对准了鲨鱼。
例如:当老汉扎死一条鲨鱼,又一群鲨鱼围上来的时候,“喂,”老汉说,“花皮的东西。过来呀,花皮们。”老汉用刀尖插进了一条鲨鱼的椎骨和脑子中间,当鲨鱼松了口滚下去的时候,他说,“再往下滚,花皮的东西。滚它一英里深。滚去看你的那个朋友吧,没准那是你的妈呢。” 4、自己的躯体某个部位或器官
当老汉的手抽筋的时候,他说,“这算什么手,”他说,“你要抽筋尽管抽,抽成鸡爪子得啦。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处的。”老汉吃东西的时候,对手说,“手,忍忍吧,”他说。“我吃是为你好啊。”还有,“行了,”他说,“手,你可以放开绳子不管了,我打算单用右边胳膊去对付大鱼,等你这阵捣乱过去了再说。”
当老人极度疲劳,头脑昏混的时候,他说,“头,清楚起来吧,”,“清楚起来吧。” 5、鸟儿
当一只鸟落到船梢上又围着老汉打了一个旋,然后落在钓绳上歇息的时候,老汉问鸟,“你多大啦?”,“这是你头一回出远门吗?”又告诉它说,“绳子稳着呢,”,“再稳没有了。一夜都没刮风,按说你也不能乏成那副样子啊。”并且感慨,“如今鸟儿们这么经不起累,可怎么好呢?” 6、自己
这应该说是构成内心独白的另一重要部分。老汉虚拟了另一个人在与自己交谈。如,“干活儿吧,老头儿。”,“现在仗打完了,还有好些苦活得干呢。” 再如,“沉住气,憋足劲儿,老头儿。” 再如,“别想啦,老头儿,”他自言自语,“按这个道往前划船吧,有什么事就迎上去。”
类似的例子也是非常之多。大体上说来有上述六种。这六种交谈对象的参与,使人物的内心独白成功地转换成人物对话。
六、阅读时产生的效果
正如我们分析的那样,《老人与海》第二、三部分即情节最主要部分,采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并将人物的内心独白通过“想”与“说”转换成对话的形式,极其恰当地表现了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那么,这种表现方法,在阅读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可想而知,最主要的效果应该是尽量抵消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阻隔。
一般说来,传统的小说,作者与读者是相阻隔的,其写作的目的,是前者对于后者的驾驭。不管读者是否愿意,这种驾驭在写作过程中即已形成了。我们可以以大家较为常见的小说,比如我国的《水浒》为例进行比较。《水浒》中描写的人物是具备了某种规定性的。它所提供的人物性格发展线索,让读者产生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有,也必须依照作者设定的模式。而《老人与海》则不然,这从我们上文谈到的“想”与“说”的模糊对象即可发现。
此外,我们在英国小说作家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中也可以体会到这种对比。主人公鲁滨逊在海上遇难,不幸孤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从烟的孤岛。人的生存与复归人类可以说是这部长篇的主题。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为人物命运的“怎么样了”展开一些想象。而《老人与海》的艺术魅力却常常驱动我们为主人公“怎么做”去产生想象。从接受的角度说来,两者之间的质量是存在着差异的。
我们在阅读《老人与海》时,完全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成为小说人物老人的交谈对象,这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召唤。老人的“想”与“说”面对的模糊对象完全有可能由读者去参与,甚至,读者还可以走得远些,将自己不知不觉地变成老人的身份,去捕获大鱼,去同鲨鱼争斗,去爱好棒球,去同那个黑人壮汉一天一夜掰腕子。海明威的小说魅力正在于此,在不知不觉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某种阻隔被悄悄地抵消了。
关于《老人与海》的表现手段,粗略鉴赏如上。概括说来,海明威这位大师在《老人与海》这部中篇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将其转换为对话的形式,完成对小说情节的生动叙述。这种对小说情节过程的独特叙事技巧让我们敬佩不已。
第三篇:老人与海鸥说课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姚永福
一、说教材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1.课文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2、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这篇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我班学生多数思维较活跃,课堂上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只需精心设计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的探究,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读、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2)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
4、教学重点: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5、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一、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导入课文)
1、学生自读15~17自然段,感受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提出自读要求: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你又怎样的感受?进行批注。
3.学生再读课文,快速阅读,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4、小组内进行交流。
5、全班交流。(进行交流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
二、深情朗读,升华情感
1、学生自己深情的朗读触动自己心弦的段落。
2、指名朗读。
三、表达祝福海鸥老人,出示CAI课件。
1、老人离我们而去了,许多人来送他,没有悼词,没有哀乐,只有那张与海鸥一起的照片相依相随,你想不想来祝福一下老人?假如你是海鸥,你会怎样祝福老人?假如你是人们,你会怎样祝福老人?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预设答案:老人可能会说: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四、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同学们,课文学到这,我想大家一定悟出了一点小道理,谁来说说?
五、拓展延伸,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2、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第四篇:老人与海鸥说课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宜昌市伍家岗小学 夏俊彦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通读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后,那一幕幕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统领单元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3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设计。第一课时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旋涡 撮起嘴 塑料袋 模样 扇动 抑扬顿挫、驻足观看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3.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知识目标的落实贯穿全课,生字词的认读主要是在检查预习环节得到落实。朗读训练在体验文本,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的环节予以落实。
能力目标;
1、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的落实主要是在初读课文理清顺序之后的研读文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质疑,品读课文。情感目标:
感受动物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此目标的落实也是贯穿于全文,学生的品读感悟都是为达到此目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只需精心设计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的探究,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法上我设计整合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用质疑法阅读课文,运用勾画、批注、朗读、想象的方法,品味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点燃他们热情的火花。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想象画面,语言积累。让学生把在学文中的真情流露记录下来。又配合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体会出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读文时的感情的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上的是《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奠定情感(用约5分钟时间)
首先我让学生谈自己看过的有关动物的文章感受,然后引入单元导读,本单元都是写的动物与人之间感人的故事,由此为新课开始奠定一个情感基调:本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浓浓的亲情。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课文,收效良好。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约10分钟)
这个环节我分成三步:
第一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我让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说的是什么。
第二步:以“亲人”引入,指导学生利用过渡段来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思考:什么是亲人?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有这个词的段落,并出示另一个有一字之差的句子相比较,让学生感悟“和”与“对”的差别,从而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同时让学生发现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课文分成两部分打下基础。
第三步:拟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概括能力,拟小标题使本篇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因此学生完成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通过学生的概括就能理清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人关爱海鸥;第二部分是海鸥送别老人。
(三)研读合作,朗读感悟(约20分钟)
这一部分是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是本课重点,在文章脉络理清之后,我依然抓住过渡段这句话展开讨论:认真读第一部分,看看哪些描写是在写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
学生学习这部分主要采取小组合作,讨论质疑,在朗读中感悟。老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在学生合作时解决困难,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在学生汇报时点拨一二。根据课文内容我预设了四个重点片段:老人的外貌、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研读感悟,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提升,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另外,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让每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们的总是不同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学应该是以读为本,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会是残缺的。教学中我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配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四)总结梳理,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也就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是本课的难点。其实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抓住了关键句段进行了分析,现在只是一个归纳概括写法而已,结合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在我的问题引导之下,看几个关键词,学生能够明白这些描写的具体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节描写,所以才会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亲人
老人 关爱 海鸥 外貌 神态
海鸥 送别 老人 动作 语言
五、说预期效果
本课要达成的目标是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学生能够结合重点段落评析,并有感情朗读。
第五篇:老人与海鸥说课
《老人与海鸥》说课
语文 杨慧君
一、教材理解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一位老人在与海鸥接触的十多年中,结下了如同亲人般深厚的情谊,使我们感受到动物是有灵性的,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课文结构清晰,前半部分通过对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谈论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通过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像亲人一样哀鸣、哀悼、哭诉,展示了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憾的情。课文语言自然朴实,平凡中饱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动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力图使语文课丰富的人文情感与语文本体的字、词、句、段、篇共同生成于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但往往对语言生动具体,情感蕴含丰富的文章不能静心地认真品读,或只重视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或只关注情节的变
化,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初步掌握了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资料和生活实际体会语言文字的方法。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三、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通过感情朗读表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直接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文段进行理解感悟,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认识了海鸥老人吴庆恒,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情景是什么?
A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B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C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二)、深入文本,品读赏析
1、理解老人对海鸥浓浓的爱
通过三件事理解,分别是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喂海鸥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把饼干丁扫的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 :
A、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重点词——感受细致、体会关爱。
第二层次:
B、结合课外资料——感受艰辛,进一步体会关爱。第三层次:
C、配乐朗读、引导想象—— 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海鸥给老人带来了欢乐。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唤海鸥:先质疑再解疑
问题:(1)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2)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3)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谈 海 鸥
A、指名读文中老人谈海鸥的语句。
B、学生交流感受
C、动情练读,情感朗读。
2、体会海鸥对老人浓浓的亲情
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海鸥对待老人也像亲人一样?
A、细读批划
B、精读品悟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A、抓住重点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B、“大不一样”——回忆、回读 :
用“翻飞盘旋”和“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进行对比。
C、带着体会朗读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教师总结,回顾全文。
2、教师引读,升华情感。
当我们把照片放大,放在翠湖边时——
当我们给海鸥让出一片空地后——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
(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
师:这使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老人的样子
——生接: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还有他和海鸥在一起时那灵动的画面
——生接:“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五、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阅读人和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写读后感。
2、阅读《老人与海鸥》原文《寂寞鸥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