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中国60年飞机制造历程
新中国60年飞机制造历程
第1集: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点击可看大图)
战斗机
歼-5:新中国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56年7月19日 试飞员:吴克明
歼-5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767架。1956年10月1日,4架歼-5战斗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周年庆典,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歼-5装备部队后屡建战功,捍卫了祖国的领空,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空军建设。
歼-6:新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总设计师:胡淡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3年9月23日 试飞员:吴克明
歼-6战斗机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1964年进入部队服役,曾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国产喷气飞机。歼-6生产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曾开创世界空战史上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先河。歼-6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中国航空工业已进入独立自主地制造超音速飞机的新阶段。
强-5:新中国第一种喷气式对地攻击机
总设计师:陆孝彭
研制单位:南昌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5年6月4日 试飞员:拓凤鸣
强-5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第一代轻型超音速攻击机,它至今仍是唯一由第三世界国家研发成功的喷气式攻击机。该机型最初服役时曾是国内同时期战机中与世界水平最为接近的一款。
歼-7:新中国制造的2倍音速的第二代战斗机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设计所、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6年1月17日 试飞员:葛文墉
歼-7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区控制空权,并具有一定对地攻击能力。除装备中国空军外,歼-7战斗机还大批出口到国外,出口数量在各机型中名列前茅。歼-7作为中国80年代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战机,对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歼-8:新中国独立改进设计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总设计师:黄志千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研究所 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9年7月5日 试飞员:尹玉焕 歼-8是在歼-7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该机的设计定型是中国航空工业更新部队作战飞机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歼-8II:新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第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
总设计师:顾诵芬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研究所、沈阳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84年6月12日 试飞员:曲学仁
歼-8II战斗机是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种高空高速先进战斗机。1989年歼-8Ⅱ型战斗机在第3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引起轰动,它宽大的三角机翼、颀长的机身给人以特有的美感,被誉为“空中美男子”。
“飞豹”: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战斗轰炸机
总设计师:陈一坚
研制单位: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时间:1988年12月14日 试飞员:黄炳新
“飞豹”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发的超音速全天候战斗轰炸机,也是我国目前航程最远、作战半径最大的国产战机,可实施对地、对海目标远程精确攻击和空中格斗。改进型实现了无纸设计与制造。2000年1月20日,“飞豹”战斗轰炸机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7年首次远赴俄罗斯参加了中俄“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事演习,并得到外军同行的肯定。
歼-10:新中国第一种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战斗机
总设计师:宋文骢
研制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首飞时间:1998年3月23日 试飞员:雷强
歼-10 是我国第一种自主设计、批量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具有高可靠性、高生存力和高机动性能,作战半径大,起降距离短,攻击能力强,综合作战效能达到国际同类战斗机的先进水平。歼-10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研制先进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枭龙”FC-1:新中国第一种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一代轻型战斗机
总设计师:杨伟
研制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
首飞时间:2003年8月25日 试飞员:雷强
“枭龙”战斗机是新一代轻型战斗机,具有突出的机动能力、较大的航程、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以及较好的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枭龙”战机的研制充分利用了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得军工高技术出口成为我国外贸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轰炸机
轰-6: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战略轰炸机
总设计师:孙志端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61年11月之前)、西安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59年9月27日 试飞员:李源一机组
轰-6是在图-16轰炸机基础上研制的高亚声速中程战略轰炸机。该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大、中型飞机的研制生产能力。1965年,改装的轰-6核试验运载机首次空投原子弹试爆成功,炸心偏差仅有40米,震惊世界;1967年,该机首次空投氢弹试验成功。1969年,该机投入批量生产,成为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具有威慑力的武器装备。
轰-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战术轰炸机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首飞时间:1966年9月25日
轰-5是在前苏联伊尔-28轻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的亚音速轻型战术轰炸机,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1967年4月,该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开始装备空军部队。轰-5的众多改进型号在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担负了重要角色。
运输机
运-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运输机
研制单位:南昌洪都飞机制造厂(1970年前)、石家庄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57年12月10日;试飞员:陈达礼
运-5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运输机。1970年,运-5飞机转到石家庄红星机械厂(现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运-5系列飞机是一种活塞式单发双翼轻型多用途运输机,适于运输、空投、伞降、救护、农业、护林、航测、磁探等多种作业。
运-7:新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种中短程支线客机、中国民航使用的第一种国产飞机
总设计师:龚国政
研制单位: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70年12月25日;试飞员:李本顺机组
运-7有客运和货运两种类型,其客运型是新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种50座级中短程支线客机。运-7可改装成救护、领航教练和侦察等专用机型。1986年4月29日,运-7飞机载客完成了合肥到上海航线的飞行,结束了中国民航客运全部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
运-8:新中国研制生产的第一代中型/中程运输机
总设计师:马凤山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制造厂(1975年前)、陕西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74年12月25日;试飞员:李精锐机组
运-8是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最大的飞机,主要用于装备部队,也有一定数量的飞机进入民用市场和国际市场。该机具有空投、空降、空运、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功能,一次可装载货物20吨,可同时装载两辆解放牌卡车,可运载直升机。
运-10: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大型喷气客机
总设计师:马凤山
研制单位:上海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80年9月26日;试飞员:王金大机组
运-10属于100-200座级的客机,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也是至今唯一一种大型喷气式客机,对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运-10的研发成功,使我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
运12:新中国第一种取得通往世界市场“绿卡”的飞机
总设计师:熊文杰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82年7月14日
运-12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取得国际权威适航机构颁发型号合格证的民用飞机,对中国飞机走向世界飞机市场、提升我国飞机的制造和管理水平具有开拓性意义。1986年,运-12飞机开始外销,开创了我国民机出口的先例。该机可用于运输、跳伞、海上巡逻和农业飞行。
“新舟”60:新中国第一个民用客机世界品牌
总设计师:吕海
研制单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2000年2月25日;试飞员:邓友明机组
“新舟”60是我国目前已在航线上运营的性能最好的涡桨支线客机,该机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维护性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飞机的水平。截止2009年8月,新舟60飞机已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160余架,已经交付津巴布韦、刚果(布)、赞比亚、老挝、印尼、玻利维亚等国,呈现出了飞机批量出口和多国安全运营的良好局面。
ARJ21:新中国第一种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飞机
总设计师:吴光辉
首飞成功时间:2008年11月28日;试飞员:赵鹏机组
ARJ21飞机属于70-90座级的中短程支线客机,是我国首次按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部和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25部全新设计的支线客机,并且采用全新的、国际惯用的主供应商-供应商管理模式。ARJ21飞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航空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目前,ARJ21的海内外订单总量为208架,首批ARJ21飞机将于2010年交付用户。
直升机(点击可看大图)
直-5: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直升机
研制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58年12月16日;试飞员:钱广有、程绍英
直-5是在前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第一种直升机,用途广泛,可用于空降、运输、救援、睡眠救生、地质勘探、护林防火和边境巡逻等。直-5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掌握直升机制造技术。
直-8:新中国研制的亚洲最大吨位直升机
总设计师:徐朝梁
研制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河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85年12月11日;试飞员:霍效才
直-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13吨级军民通用大型多用途直升机,是我国也是亚洲最大吨位的直升机,主要用于海上运输、救生、巡航等方面。作为国产运载能力最强的直升机,直-8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9: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中型多用途直升机
研制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首飞成功时间:1982年2月6日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主要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通讯等。1997年,12架直-9随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直-9还多次参加极地科学考察,并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海军索马里护航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11:新中国研制的第一种轻型直升机
研制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河飞机工业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94年12月22日
直-11轻型多用途军民两用直升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引进全过程适航管理取证的直升机机种。该机广泛用于教练、侦察、通信、指挥、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科学考察等军事或民用领域。
EC120:新中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共同研制的先进轻型直升机
合作成员:法国欧洲直升机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科技宇航公司
首飞成功时间:1995年6月 EC120是多国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研制的轻型直升机,迄今已取得美国、法国等35个国家颁发的适航证,并荣获《国际飞行》杂志宇航工业奖。该机可广泛用于治安巡逻、载客和公务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医疗运输和训练。2004年,EC120在中国开辟总装生产线,在中国生产的EC120直升机改名为HC120直升机。
直-15:中欧对等合作研制的先进中型通用直升机
合作成员: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
直-15直升机是中法双方第一次按照CS29/CCAR-29部适航条例要求平股对等合作研制一款中型通用直升机,座舱空间满足可载14~16名乘客的需要,主要用于近海油气田作业、大范围搜索救援、旅客运输、医疗救护、VIP运输、公共服务等商业用途。预计2009年底可以实现首架原型机首飞。
特种飞机
水轰-5:新中国第一种大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
总设计师:王洪章
研制单位: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首飞时间:1976年4月3日 试飞员:黄星辉机组
水轰-5是我国的第一种大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具有超低空、大航程、全天候、大载弹量短距起降和抗波浪性好等特性,主要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潜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
轰油-6加油机:新中国研制的第一代空中加油机
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在轰-6轰炸机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我国第一代空中加油机。1991年12月23日,该机首次空中加油成功。轰油-6在翼下加装了两个软式加油吊舱,能为歼-8IID、歼-10等空中加油型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
“空警一号”预警机:新中国研制的第一种预警机
总设计师:周光耀
首飞时间:1971年6月10日
“空警一号”是我国在图-4远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研制成功后,并没有进入空军服役,但却意味着空军战略思想和观念的新生。“空警一号”是中国防空史上,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歼教-7: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双座超音速高级教练机
总设计师:于希明
研制单位: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首飞成功时间:1985年7月5日 ;试飞员:严秀福
歼教-7主要用于歼-
7、歼-8飞机的配套训练,同时兼有一定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该机参加过英国范堡罗航展和法国巴黎航展。
K8:新中国第一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
合作成员: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巴基斯坦
首飞成功时间:1990年11月21日
首批出口时间:1994年9月21日
K8教练机主要用于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兼有近距攻击能力。1992年以来,K8多次参加新加坡亚洲航展飞行表演,还先后到缅甸、孟加拉、泰国等国家飞行表演,引起了世界航空界的关注。
“山鹰”:我国新一代高级教练机
总设计师:孙惠中
研制单位: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首飞成功时间:2003年12月13日;试飞员:钱兆权、马信新
“山鹰”飞机可以满足我国空军接续第三代战斗机的训练要求,同时兼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该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级教练机研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L-15猎鹰: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高级教练机
总设计师:张弘
研制单位: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首飞成功时间:2006年3月13日;试飞员:张景亭、杨耀
“猎鹰”飞机集成有许多当代最尖端的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流。该机能完全模拟三代战斗机的飞行性能,是中国教练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练机研制的跨越式发展。(注:以上文字及部分图片转自新华网)设计及生产中的机型
J10舰载机
C919大型客机模型
五代机、隐形机构想图
第二篇:《欢乐中国年》
《欢乐中国年》
世纪之初的中国可谓好事连连。“七一”讲话如明灯照亮神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世纪的中国指明了前行的航向;“十一”中秋佳节重至,人们喜庆繁荣盛世,国泰民安;百年奥运,几经轮回,进驻北京;世贸组织,展开双臂,亲拥中国;还有那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中国足球,四十载冲击梦,一夜梦想成真。可以说,公元2001,是辉煌的中国年,是欢乐的中国年。
<<咱当兵的人>>
一曲欢乐的中国年,让我们走进了今晚幸福而以美丽的时刻,战友们,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里,身着绿军装的我们在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依旧固守着入伍时的诺言。这就是咱当兵人特有的胸怀,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大合唱--<<咱当兵的人>>
诗朗诵〈〈从军之行,成长之路〉〉
<<红河谷>>
感谢三位战士献上了一段优雅的诗朗诵,亲爱的战友们,我们当中每一个看过电影<<红河谷>>的人,都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过,你是否仔细听过电影的主题曲呢?如果没有,不要紧,接下来你就会欣赏到由吉它为你弹奏的<<红河谷>>
<<军中绿花>>
一曲清新的吉它独奏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与吉它独奏这种清新风格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乐器合奏其实早已准备好了,下面就让我们欣赏旋律优美的电声合奏<<军中绿花>>
<<友谊地久天长>>
战友们,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从军的日子在一天天的变长,也在一天天的变短,而无论在怎样的一种变化之中,无论将来我们曾经战斗在一起的战友去向何方,在我们心中永远无法逝去的是那深深的战友情,请听小号演奏<<友谊地久天长>>
连务会
人们常说在未来的社会,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必需具体三种技能,要会外语,会开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观念,新思维脱颖而出,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更个领域。军营做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可避免经受着洗礼。就拿
计算机而言,落入了寻常百姓家。为战士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连队适时开办了微机学习组,并且运用于连队的日常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演示如何将微机用在会议提高连队工作的效益。
<<红旗飘飘>>
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老旗手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的牺牲了,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对战友说:一定要让我们的红旗高高飘扬!我无法体会到当时旗手的内心世界,但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最为骄傲与自豪的就是看到五星红旗能够高高飘扬,下面请听电声合奏<<红旗飘飘>>
<<军港之夜>>
人说夜色最美,哪么,那一种夜色的情怀更美呢?我说是军港之夜,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萨克斯独奏<<军港之夜>>
《海之梦》
今天来到我们会场的有新兵,有老兵,还有老兵的老兵,大家原本天南海北素不相识,只因心中都有一个绿色的军旅梦才将我们召唤到同一片蓝天下。大连是座海滨城市,翻过西山,大家就可以看见海,领略海风的丝丝清凉。若是应对余辉,夕阳晚照,会有无限的瑕想。聆听大海的涛声,或婉转低沉、或激昂高亢,像述说什么。让我们一起揣磨海之梦,追思过去,沉思如今,构思未来。
小品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开展二课堂的最初阶段,我们年轻的士兵有的对此不与理解,有的消极对待,这也许就是常说的“万事开头难”。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纷纷理解了连队的一番苦心,自觉的置力于学习当中,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望着这明确可喜的一步,关心我们成长的人都露出会心的微笑。下面的几位就是士兵里典型的代表,请看小品
<<书法>>
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我们的晚会已经进入到了高潮,刚才在下面许多战友都在问我,会不会换一个花样?我告诉你,会,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欣赏下一个节目<<书法表演>>
《壮志在我胸》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百学须先立志”。古人说:“夫志当存高远。”远大的志向会指引激励人朝着目标永往直前。我们的乐队从起先的一无所知,三更
灯火,五更鸡,凭着“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走到了如今小有所成。平日我们都喜欢那首歌《壮志在我胸》,它贴切的表白我们的意念,今晚也把它带来献给大家,让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拼搏奋发的豪情壮志,共勉明朝事竞成。
《外面的世界》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顺口流,叫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可以说这句话真实再现了军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它紧张、忙碌、枯燥、时时刻刻还有危险与挑战。其中的醋甜苦辣也只有当过兵才知道。再苦再累再无味,可这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谁让咱是当兵的呢。军营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又相对比较封闭的场所,因此平常人根本无法理解咱们的心愿和付出。在外人眼里,我们或许是一群只知喊口令的“傻大兵”。其实外面的世界我们也心动,我们也想丰富多彩,潇潇洒洒,只不过对外面的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咱们的小伙子其实也是个顶个的聪明伶俐,玉树临风,用时下流行的话讲那就是“酷毕了”。接下来就有请连里的小帅哥王丹演绎军营版的老歌<<外面的世界>>
<<一去不回>>
情景对话<<小值日讲评>>
基层日常工作是又多又杂,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缕。比如说劳动,保障,打扫卫生等。当完成大的任务后,要召开总结讲评的会议,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安排下一步工作等。讲评制度是咱们连队工作中不可缺欠的一部分,对凝聚战斗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小而言之,对一个班级来说,小值日讲评也是班级成员间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座的每一位,参加班务会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有一种形式大家一定没经历过,而且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小评这么奇特,就让我们静心的观看。
<<从头再来>>
参军入伍,从一名普通的地方青年转变成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是要有许多的锻炼且还是较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许多同志不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挨过许多的批评乃至训斥。但重要的一点,无论如何不能灰心丧气。决不能因一时一事做错了,挨了训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句话说的好:“成长是错了再试的过程。”一点点挫折失败算什么,大不了我们再来一次,从头再来罢。只要有面对的勇气,再大的困难,再多的烦恼也一定能迎刃而解,下面请欣赏电声合唱《从头再来》
《情深意长》
一个连队的全面建设不仅靠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上级的指导,友邻的支
持。我们连队在过去的发展中,得到了大队,教练营首长的关怀,得到了兄弟连队的通力支持,至此向各位首长,兄弟连队的战友们道一声了谢谢了。我们定将不负首长的深情厚爱,不忘兄弟连队的情意绵长,继续努力,走好每一天的每一步,用成绩回报关心和支持过我们的人。
<<同一首歌>>
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无论是首长,还是战士,无论是男兵,还是女兵,我们相聚在军营,就是为了同一个梦想,就是为了曾经同唱同一首歌,请欣赏<<同一首歌>>
<<难忘今宵>>
喜悦的心情,幸福的时刻,今宵太美,今宵太醉,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今晚最后一个节目<<难忘今宵>>
第三篇:飞机制造项目商业计划书
飞机制造项目商业计划书
《飞机制造项目商业计划书》是前瞻产业研究院独家首创针对飞机制造项目申请融资的专项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分为:通用版、个性化定制服务版。通用版是依托前瞻产业研究院长期基于飞机制造项目分析、把握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产业中长期规划及项目团队优势等基本内容,企业可以自行补充单位信息,稍做调整可以作为飞机制造项目商业融资计划书使用。
个性化定制版是根据企业具体项目的要求,着力呈现飞机制造项目主体现状、发展定位、发展远景和使命、发展战略、商业运作模式、发展前景等,深度透析项飞机制造目的竞争优势、盈利能力、生存能力、发展潜力等,最大限度地体现项目的价值,在此通用版基础上升级完成,为企业申请融资等提供全程指导服务的飞机制造商业计划书。
报告目录
第1章:飞机制造项目摘要
1.1 飞机制造项目概况 1.1.1 项目背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1.1.2 项目简介
1.2 飞机制造项目优势分析
1.3 飞机制造项目融资与财务分析概况 1.3.1 项目融资方案概况 1.3.2 项目财务分析概况
第2章:飞机制造项目公司介绍
2.1 公司发展简况 2.2 公司组织架构 2.3 公司管理模式 2.4 公司经营情况
第3章:飞机制造行业及目标市场分析
3.1 飞机制造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3.1.1 行业发展历程 3.1.2 行业发展现状 3.1.3 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3.2 飞机制造项目目标市场分析 3.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3.2.2 市场规模分析 3.2.3 盈利情况分析 3.2.4 市场竞争分析 3.2.5 进入壁垒分析 3.2.6 市场分析总结
第4章:飞机制造项目产品/服务分析
4.1 飞机制造项目产品/服务简介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1.1 项目产品/服务名称 4.1.2 项目产品/服务特征 4.1.3 项目产品/服务性能用途 4.2 飞机制造项目产品生产经营计划 4.2.1 项目产品生产方式 4.2.2 项目产品生产设备 4.2.3 项目品质控制和质量改进 4.2.4 项目产品成本控制
4.3 飞机制造项目产品/服务前景分析 4.3.1 项目产品/服务竞争优势 4.3.2 项目产品/服务市场前景
第5章:飞机制造项目研究与开发
5.1 现有技术开发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 5.2 项目团队对外合作情况 5.3 项目研发团队技术水平5.4 项目研发投入计划
5.5 项目研发团队激励机制与措施
第6章:飞机制造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6.1 飞机制造项目营销战略 6.2 飞机制造项目市场推广方式
第7章:飞机制造项目融资和资金退出
7.1 飞机制造项目资金需求用量与期限 7.1.1 项目总投资 7.1.2 固定资产投资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7.1.3 流动资金
7.2 飞机制造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7.2.2 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7.2.3 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7.3 飞机制造项目资金筹集方式 7.4 飞机制造项目资金使用规划 7.5 飞机制造项目投资回报计划 7.6 飞机制造项目资金报酬与退出 7.6.1 股票上市 7.6.2 股权转让 7.6.3 股权回购 7.6.4 股利
第8章:飞机制造项目财务预测
8.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8.2 飞机制造项目销售收入预测 8.3 飞机制造项目成本费用估算 8.4 飞机制造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8.4.1 项目现金流量表 8.4.2 项目损益表 8.4.3 项目利润分配表
8.5 飞机制造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9章:飞机制造项目投资风险与控制
9.1 政策风险与控制 9.2 资源风险与控制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9.3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与控制 9.4 市场竞争风险与控制 9.5 研发与生产风险与控制 9.6 成本控制风险与控制 9.7 飞机制造项目财务风险与控制 9.8 飞机制造项目管理风险与控制 9.9 飞机制造项目破产风险与控制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第四篇:小型飞机制造项目书
项 目 计 划 书 小型飞行器研发制造销售项 目 名 称:小型飞行器制造
目
录
简介·
1、生产大纲..................................................................................................2、原辅材料供应及动能供应......................................................................3、生产技术方案..........................................................................................4、建设进度计划..........................................................................................5、投资估算及资金流向..............................................................................计划简介:
公司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技术条件,集中大批人才,生产研发生产军民两用各型固定翼飞机。(按照时间顺序)
1、计划需要征地100亩左右,并申请预留周边土地,以便于后期发展。土地需要靠近水面,部分小飞机试验需要靠近水面。
2、公司将建成研发中心大楼、整机组装厂房、库房、以及数座整机、起降场地等。
3、公司建成小型试验跑道,是飞机试飞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客户购买飞机的重要试验设施。(可租用跑道前后两端的部分土地保证起降安全)
一、公司计划生产小型飞机(仅供参考)
中国市场分析:
林业部门:航空护林是利用小型飞机进行航空护林,可以及时发现火情,同时迅速机降或索降扑火人员,或直接洒水将火情消灭在初发阶段,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预计未来10~15年间我国需森林灭火型侦察巡逻型小型飞机180架。
交通运输:用于海洋打捞救生、交通运输,在“十一五”期间已开始实施。短途运输服务、海事救护,救生打捞需要大、中型直升机,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40架左右。
抢险救灾:抢险救灾属国家突发应急系统,目前国家、各省市区抢险救灾紧急救援中心相继产生,急需搜索救援、医疗救护、运输救灾物资、物资投放的飞机,这个领域包括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多种救援等。从直升机救援需求来看,在西欧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基本上每50公里就建立一个起降点;在美国每200公里就建立一个起降点。按中国救援区域的需求,至少需要300个基地、1000架左右的轻、中、重型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
海上石油开采和勘探服务:我国通用航空业在海上石油开采和勘探服务方面已经远远超过通用航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石油、天燃气公司目前已使用直升机进行海上石油平台和陆上石油的运输服务,并已制定计划,增加直升机数量和使用范围,进行石油勘探、运输服务等;海洋局则需要大型直升机进行科学考察。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80架左右。
电力部门:用于高压线路的架设,设备吊装和布线、检测等。2008年南方雪灾给电力部门的输变电线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电力部门对开发应用直升机进行电力勘探、高压线路的架设,设备吊装、布线、检测和电力巡线作业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AC313型直升机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的契机,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大约30架。
医疗救护:直升机可用于灾区、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实施紧急医疗救护、伤病员转移。在建立中国的航空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直升机有足够的空间可方便地改装为空中手术台,实施空中手术。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医疗救援直升机大约220架。
城市服务:为了提高城市综合治理、公安、消防和海关快速反应能力,使用飞机、直升机已势在必行。国外在这一领域,直升机的使用程度很高,但在我国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目前—些大中城市对通用航空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围绕像公安、城市消防、紧急医疗救护等城市服务项目的通用航空作业飞行今后将会不断增长。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和各型固定翼飞机大约520架。
航空游览:我国旅游景区多,景区内景点多而分散,有不少地方利用地面交通工具很不方便。虽然目前我国直升机空中观光、短途包机等项目已经出现,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各项审批手续的简化,我国的飞机旅游市场有望真正启动,在未来5~10年得到飞速发展,预计未来10~15年间需大、中型直升机和各型固定翼飞机大约300架。
公安系统:主要用途包括人员和物资运输、城市消防、维稳防控等。在人员运输方面,迫切需要的是执行反恐任务,特别是在我国的南疆、西北边疆,反恐形势十分严峻。在城市消防方面,装备消防灭火设备的警用大型直升机可以直接实施城市灭火作业。未来10~15年间这个领域大致需要135架各型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
3、生产大纲
航空复杂产品具有客户需求、产品组成、产品技术、涉及学科专业、制造流程、试验维护、项目管理、工作环境等特点。
并且产品生命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生产和质量要求严格。
装配是航空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寿命和可维护性。
在制造过程中重点的是装配,时间约占总生产时间的20%~50%,装配费用占制造总费用的20%~30% 为了缩短产品装配周期,降低装配成本,提高装配质量,航空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必须要系统的生产,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各种部门间距配合程度。
计划生产转让活塞或内燃气轮机(涡浆)固定翼
其有效荷载1.5T,载 10 人,含先进的生产加工手段及数字仪表,稳定的航空航电系统,使得飞机能适应各种飞行条件,满足大部分生产需要。
灵活机动的设计在必要时还能根据需求改装成各类专用型机型。各种易损固件均必须严格的按照固定的生产数据库生产,有效的减低了后勤保障压力。
生产规模
在生产装备线步入系统化生产之后,根据需求,生产项目将至少可以实现年产量200台基础装备飞机,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年创造税金2000万元。提供200~500个就业岗位。
生产手段及动能供应
本计划属于高新技术、高端机械研发制造行业,所需零部件严格按照飞行器国际主流的美标或欧标制造生产以适应国际化销售。
配电系统需要10KV、220KVA变压器供电,组装车间需要380V电压。试验室需用380V电压电源。
特点:
(1)产品类型复杂,具有小批量、多样化特点
(2)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整体化,工艺难度大,过程复杂;(3)薄壁化、大型化特点突出,变形控制极为关键;(4)材料去除量大,切削加工效率问题突出(5)质量控制要求(6)产品材料多样
(7)大型结构件毛料价值高,质量风险大。
所以我们的部件机体部件采用高速3轴CNC,高速5轴联动CNC加工,高速
数控车床等数控设备。应用CAD/CAPP/CAM/CAE自动化设计制造应用软件以及DFX等并行工程,拥有足够的工艺知识数据库、切削参数数据库、各种规范化的技术资料作为使能工具。因而设计与工艺手段先进,工艺精良,NC加工程序优质,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效的缩短了零件生产周期。数控加工流程
通过CIATA,CAD,UG等软件设计飞机部件,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仿真,然后通过UG的刀路生成程序加工精密飞机部件,实现完全数字化打造,高精密度。
鉴于数控加工中心价格很贵,技术上能够实现数控加工中心自主改造与制造,需要耗资耗时的投入才能实现全数控化车间,达到极高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以及生产规模。3.5飞机连接装配
主要采用数控自动钻铆机,有需要可以用机械手或机器人装配。铆接作为飞机零部件装配中采用的主要连接形式,但同时也具有很多适应于飞机结构装配的特点:连接强度稳定可靠、容易检查和排除故障、使用工具简单、适用于较复杂结构的连接。铆接的一般过程包括制铆钉孔、锪窝(对沉头铆钉而言)、注胶(对有密封要求的铆接而言)、插钉、铣平等作业步骤。
手工铆接作业中,铆接的质量主要依靠作业人员的经验,制铆接孔时孔的垂直度不易保证,且铆接时的钉与孔的同轴度、钉的垂直度也依赖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同时,人工铆接所能施加的铆接力和力矩较小,铆接效率也较低。当然,传统的人工铆接也有自动钻铆系统所不能取代的优点,即
铆接时的灵巧性很高,铆接范围也不受限制,尤其在结构件开敞性不好的情况下,传统铆接的优点尤为突出。传统人工铆接中,铆钉孔的位置确定有画线钻孔、导孔钻孔、钻模钻孔等方式,制孔工具为风钻。铆接一般使用气动铆枪,容易产生孔径超差、铆钉孔错位、埋头窝过深、镦头偏斜、夹层有间隙等缺陷。由于铆接力较小,铆钉杆镦粗不均匀,钉杆呈圆锥形,易使工件产生翘曲变形,对于高干涉量的铆接,难以胜任,而且工作环境噪音较大,劳动强度大。
自动钻铆系统由定位、测量、控制、送料、末端执行器等子系统组成。由于机床带有高速、高精度的转削主轴头,一次进给即能钻出0.005mm以内高精度的孔,同时埋头窝的深度也可精确控制在±0.01mm以内,再加上机床由数控系统控制各轴运动,并采用精密自动化工装夹具,使得铆钉镦头高度保持一致,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自动钻铆系统的定位精度借助数控定位系统,可达到±0.025mm,同时铆接效率较传统人工铆接高10倍,由于铆接质量的稳定可靠,铆接后的结构寿命也可提高6~7倍。
3.6飞机制造技术
主要包含总体布局设计,空气动力学,结构与强度,动力与传动,飞行控制,以及材料制造等。
下面我简述简单固定翼的计算公式和参考参考数据
一、发动机与螺旋桨
(1)最大起飞重量 W(公斤)=发动机最大功率×10.8(2)螺旋桨转速R(转/分钟)×螺旋桨直径D(米)=3250(3)螺旋桨转速R(转/分钟)=170÷(D直径×3.14÷60)(4)螺旋桨直径D(米)=170÷转速(转/分钟)÷0.0523 桨尖线速度=50%音速 发动机与螺旋桨匹配参考值:
转速(转/分钟)直径参考 6000 90 80 75 5000 100 96 94 90 4000 110 112 110 100 3000 145 140 135 130 120 2000 185 172 165 157 145 120 发动机功率hp 35 30 25 20 15 10
二、荷载与翼面积
功载=总重(公斤)W÷功率(千瓦)P 翼载=总重(公斤)W÷翼面积(平米)
生力(n)F=1/2空气密度×速度²(m/s)×升力系数 翼面积S=总重×2÷(空气密度×速度²×升力系数)副机翼S副(m²)=10%翼面积(m²)尾力臂(重心到舵轴)L(米)=2.5×弦(米)
尾容量v=(L尾力臂(米)×S垂)÷(b翼展(米)×S翼面积㎡ 垂尾总面积 S垂(m²)=(0.04×b翼展×翼面积)÷L尾力臂(米)平尾总面积 S平(m²)=(翼展÷尾力臂)×弦²×0.5
翼载与失速速度参考值:
翼载(kg/m²)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薄翼(km/h)32 37 45 51 57 62 69 72 77 83 厚翼(km/h)28 32 38 45 51 55 58 62 68 74 性能跟匹平
失速(km/h)=10.15(翼载÷因素)开平方 最大速度(km/h)84.5×(翼载÷功载)开平方 机翼展弦比(ar)=翼展÷平均弦=翼展²÷翼面积 静稳定余度=俯仰力矩系数÷升力系数
匹平公式1:前重=后力臂÷总力臂×总重后重=前力臂÷总力臂×总重 匹平公式2:各前点重量×到重心点距离=后各点重量×到重心点距离 3.7航空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1)装配过程分解:
总装、组装和部装,各组、部件装配过程一般由清洗、装配公差计算、机械部分装配、电子元器件装配、布线、测试等部分组成,产品的装配是一个机装、电装、布装混合的过程。
(2)航空产品结构布局一般较为紧凑,装配空间狭小,不便于使用工装、仪器设备,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造成无法装配的情况。因此,工装、夹具的返修率高、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高。
(3)产品生产批量较小,如果对所有型号产品进行试制、试装配,将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4)产品形状结构复杂,零件装配路径曲折,仅仅依靠工艺员的空间想象力难以体现真实装配情况,装配工艺的编制难度较大。
(5)零部件数量较多,尺寸差别很大,经常出现零件错装、漏装的情况,仅仅依靠二维装配工艺很难理解装配过程,需要装配工艺人员在装配现场指导工人进行装配。
传统的装配工艺规划模式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包括:装配工艺人员要从二维图纸中提取出大量的装配工艺信息,工作量很大;装配工艺以文字说明为主,并通过工艺附图辅助工人理解复杂工装、关键工序,装配工人对产品的整体结构没有直观理解,装配工艺中的工艺装备与装配现场的装配资源难以一一对应起来;装配现场的工装、夹具、仪器设备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工艺人员依靠二维图纸设计出的工艺装备往往不太合理,甚至在装配过程中与产品发生干涉,导致无法装配;由于缺乏可靠的仿真验证手段,只能在装配现场发现装配问题,再对工艺装备进行重新设计,整个
过程非常繁琐,延长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我们的仿真提供有包括视景成像,操纵负荷控制,运动控制,声音仿真,实时控制,飞行器建模,人机界面仿真,系统控制仿真。
3.8航空电气系统由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组成
飞机航电系统主要通过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飞行状态、导航、定位参数、动力装置以及燃油、武器与火控参数等的各类传感器。通过飞行控制系统对这些传感器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精度,增加其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并够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和自适应。传感器网络的载体有电缆线、电力线、光纤、电磁波等。其中采用电磁波作为载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小型化、低功耗、远端信息的并行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电源、感知部件、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软件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电源用于提供网络正常运行必须的能源;感知部件用于感知、获取外界信息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保存,并控制感知部件和电源的工作模式,协调各节点的工作;通信部件负责与其他传感器等进行通信;软件为网络提供需要的软件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用户既可以主动查询、收集感知信息,也可以被动接收网络发布的信息,同时对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对感知对象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上2种应用模式分别对应了多到一、一到多的通信模式。3.9射频技术
射频(RF)技术的应用包括综合射频传感器,它将飞机上所有射频传感器综合在一起,完成信号的发射、接收和预处理。此外,还研究有基于nRF系列无线收发芯片的飞机线路识别系统,利用该便携式系统,可以对机载系统线路进行分析与测试、对机载设备故障和线路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3.10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总线技术
数据总线作为航电系统的中枢,负责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换。3.11结构监测
系统主要包括4个部分: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系统,预警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系统。3.13控制设计
飞机的实时操控和摄像机的实时操控,雷达系统的远程设计,可以按要求针对设计。
第五篇:调查报告 中国年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谁动了我们的“年味”?
国际会计
0924班
杨小曼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映出一些节日的气氛。然而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总会听到一些声音,说“年味”越来越淡,平时工作忙的,这两天休息一下,就相当于“双休日”;工作不忙的,就像平时一样。
一、打捞记忆中的年味
关于春节,已有很多被遗忘的记忆,那是合家团聚的温馨,那是写春联、品春联的雅兴,那是挤在人群中观看踩高跷的专注,那是往日中国的生活意趣。春节表现出中华民族渴望幸福、安康和吉祥,重视团圆和珍视亲情友谊,期盼未来美好生活是春节的文化内涵,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记忆。
王安石《元日》中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记得小时候还是家里人自己写春联、贴春联。在华北的农村,临近年底时煮肉,炸鱼、炸耦合、丸子。大年三十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杀鸡宰鱼。三十晚上四五点多,天色渐暗,村民们都聚在道口,家家户户一起放鞭炮,在爆竹声中除旧岁,异常热闹。初一大家都早早起来,互相送饺子,走家串户拜年,初二到初六去各亲戚家拜年。
年,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又是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也就是说,过年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它集结了幸福、吉祥、平安、团圆、长寿、富
贵于一身,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愿望、理想与憧憬。其实,过年也好,过节也罢,其精髓就是如何享受生活、感受幸福,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追寻并体会那种喜庆祥和的氛围,这样,才能把年过得有滋有味,过年的意蕴才能传承和发扬。
二、失落的年味
一进腊月,真正的“年味”还没有闻到,一股浓浓的“金钱味”却率先袭来。年关似乎成了“钱关”。一是对狂轰滥炸的各类消费广告感到厌倦。二是为送礼和给压岁钱的繁琐而发愁。三是忧虑即将到来的应酬和客套,担心自己成为吃饭喝酒的机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年”像中国的春节这样,充满如此多的金钱气息和功利主义,而且似乎愈演愈烈,不断花样翻新。被金钱气息所笼罩,几乎都成了缺少文化内涵的购物节了。
旧时的“年味”,处处洋溢着一种拜亲谒友的浓浓氛围,可如今,只需打个电话发个短信。然而对于亲情和友情的表达,再精彩华丽的语言,与登门造访相比,也都显得苍白平淡了许多。
而借助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年糕、元宵、灯谜等构成了庞大深厚的年文化的载体和道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已经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已成为落后的象征。而新流行的种种都市文明元素,不仅难以营造出旧时过年的文化氛围,更难以承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传承重任。过年难免被抽去人文内核,只剩娱乐之外壳。浓浓的“年味”,失去了应有的“精神支撑”。
中国春节的年俗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而精华中的核心,在“情”字。人情是其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承载。小的时候过年,年三十家人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全家穿上新衣服然后给长辈邻居拜年。而现在千篇一律的短信代替了亲友间的问候,城市里邻居之间“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说话”,更不用说串门拜年了。更多的人窝在家里打麻将,或者留连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家庭色彩的淡薄,导致春节越来越简单。传统社会家族里有几十口人,现在只有一家三口,人际关系的疏离,小型化的家庭模式,影响了热闹程度。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过年平淡地只是轮到那天了,所以就过了。回想过年的情形,残留下的仅仅是鞭炮声和浓烟味,以及单调的吃吃喝喝。年变成了时间序列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点,附着在这个点上的文化传统意义日渐枯萎„„
三、年味,是家的味道
年与家是分不开的,年事实上是以“家”为载体的,有了“家”,年才能更显现出年味,年与家联姻,情与味交融,绵延数千年的年更有了它实在的意义。因为“家”倾注了情和爱,年有了“家”,年味就更浓了,“家”中过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习俗。
对于离家在外的人来说,对过年有一种最真切的期盼,也许期盼得不是“年”本身,而是过年的时候能够回家,能够体验一种合家团圆的氛围。离家在外的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家,在外漂泊的疲惫才可以完全抖落,积了许久的孤独和苦闷才可以在那种喜洋洋的气氛中
被渐渐融化掉„
家的味道,小而化之,是妈妈熬的香喷喷的粥,是晚归时爸爸的轻声呵斥,是院子里的那棵伴随整个童年的浓密大树„„家的味道,大而化之,是家乡的味道,静静地蛰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柔韧地塞满每一根神经末梢,细细密密、盘根错节,却构成我们心底最深沉的情结。那里涌动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隐藏着无数人的欢喜与悲伤。
过年了,给自己个机会,放松即是返璞归真。四处找不到年味,因为它就在我们的家里。在父母眼里,年味不是你手里拎的大包小包,而是拎着它们的你;在另一半眼里,年味不是你捧着的厚厚荷包,而是捧着它们的你;在孩子眼里,年味不是你抱着的新奇玩具,而是陪他一起玩耍的你。
季羡林曾经撰文:“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住,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心头轻轻一佛,我们就知道:年来了。”
年,本源发于民间。年味,仍存在于民间。对于年,父辈祖辈也许不知道看春晚、发短信、视频拜年、年终奖金、酒店年夜饭、外出旅游„„不管我们是辨证的态度还是平常的心态,年还是那个年,千古不变,它每年如约而至,从不爽约。它的味道的浓与淡,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为自己营造一个浓浓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