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好书者三病》附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好书者三病》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①,装潢炫曜,骊牝②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③可也。其一,博学多识,氓氓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④,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选自《无杂俎》)
注释:①牙签锦轴:用象牙做的书签,用丝绸装裱的轴。②骊牝:指外表、形式。③书肆:书店。④寸觚莫展: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比喻没有创造,没有发挥。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博学多识,兀兀穷年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话概括好书之人的三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自始至末读之、思之、整理之、发明之,不得已而后辨难之,万不得已而后排击之,惟求有益于身,有用于世,有功于古人,有裨于后人。(1)这段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市场上出售一种装潢书橱,上面画好了一排排整齐的书,摆在家里,能显示浓重的文化氛围。据此,请你自拟标题,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15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但(2)无(3)记(4)毕2.(1)追求虚名,把书作为装饰品,而不阅读学习。(2)多方搜集,只图占有,却不研究探讨。(3)终年苦读,也博学多识,但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一生没有什么建树。3.(1)有道理,因为读书要研究方法,勤于思考,并且分辨是非优劣,读书的目的是有益于自身,服务于社会。(2)自始至终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对书中的问题和道理分析整理,贯穿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发明创新;遇到疑难问题探讨分辨,发现错误的观点驳斥批判。总之,读书只求对自身有益,对社会有用,对古人有功,对后人有利。4.略。
译文:
爱好书的人有三种易犯的毛病:一种是浮浅地仰慕时尚的读书虚名,只是为了书架上好看,象牙书签锦缎轴面,装潢得美观炫目,可是除了一些像动物分公母、毛色有黑黄的表面知识以外,什么都不知道,这叫做没有书也是可以的。一种是,广为收揽、远地搜求,费尽心力,只求多收藏,不去探索研究,只是沾染了灰尘,多半束之高阁,这叫做书铺子可以了。一种是,广学多记,一年到头地在那里抠,可是智慧才思缺乏,难以自己运用这些知识,虽然背诵如流,可是自己的创见一点也写不出来,这跟不读书不看报的鄙陋高官和不懂世事、知识面极窄的迂腐学者虽然有区别,但他们都将因无益于社会而永世默默无闻又是一样的。至于真的懂书而又能喜好它,喜好它又能运用它,古人也以为是很难的,何况在今天呢?
第二篇:2014浙江湖州中考课外文言文译文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课外文言文译文
【甲】晋魏郡亢阳,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此井以报也。
【乙】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选自《搜神记》)
【注释】①亢阳:旱灾。②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③弘农:古郡名。④洁白:纯洁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
译文参考:
【甲】晋朝时魏郡大旱,农民在龙洞中祈祷,求到了雨,将要去祭祀感谢那条龙。孙登看见了说:“这是有病之龙降下的雨,哪能使庄稼复苏呢?如果你们不相信,请闻闻这雨水。”大家一闻,雨水果然非常腥气肮脏。这条龙当时背上生了大毒疮,听见孙登的话后,就变成一个老头,求他为其治疗,说:“如果我的病痊愈了,一定有报答。”没过几天,果然下了大雨。人们还看见大石头中间裂开成一口井,井里的水十分清澈。那条龙大概是打了这口井来作为对孙登的报答吧。
【乙】杨宝是汉代弘农郡人,九岁时,杨宝在华阴山北边,看见一只黄雀被鸱枭击伤后坠落在树下,一群蚂蚁将受伤的黄雀围困起来。杨宝怜悯黄雀,就把它带回家,放置在一个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来喂养它。过了一百多天,黄雀的伤养好了,羽毛也长全了,它每天早上飞出去,晚上又飞回来。有一天晚上,夜过三更,杨宝还在读书尚未睡觉。忽然,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少年来向杨宝再三拜礼,他对杨宝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莱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鸱枭击伤。承蒙您怜爱救助,非常感谢您的大恩大德。”说完,黄衣少年送给杨宝四枚白玉环,并说:“让您的子孙像这白玉一样品行高洁,位居三公。”
⑤④③①②
第三篇:(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81-190)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81-190)
181.★★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④,以竹篮坐之木杪⑤,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中间此科⑥久废,政和后稍复,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注释】
①元丰:宋神宗年号。②俚俗:民间。③粗:大概。④五经:指儒家推崇的五本经典著作。⑤杪(miǎo):树梢。⑥此科:指专考幼童背诵经书的“神童科”。【译文】
饶州从元丰末年时,有个叫朱天锡的小孩儿凭借神童得到了一个官位,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小孩不论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他们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让他们专心读书)。教书的人预先就商量好价钱,教完一种经书,就给他们一些钱,白天黑夜(让这些小孩)苦读。在这期间,神童科被废除了好长时间,政治和谐后又重新逐渐恢复,因此也有偶然考中的小孩。民间就流传饶州出神童。然而许多小孩不是读书的料,苦读到死的孩子,比起考中的孩子要多得多。【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慕(2)绝(3)终(4)中 2.翻译
(1)昼夜苦之。
(2)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3.对于文中提到的培养神童的做法,你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
1.(1)爱慕、羡慕(2)断、切断、断绝(3)终了、完毕、结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养儿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长,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实在是危害极大。
182.★★烛邹亡鸟
【原文】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晏子日: “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释】
①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②烛邹:齐国大夫。③数:列举。【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官吏要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举出他的罪状之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过,晏子说:“烛邹,你替我们的君主掌管养鸟却让鸟飞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我已经列举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景公说:“不杀了,我已经接受你的教育了。”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好(2)主(3)之(4)闻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死亡)B.于是召而数之公前(上前)C.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为了)D.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因为)3.翻译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4.简述这篇文章的主旨。【参考答案】
1.(1)爱好、喜欢(2)掌管(3)代“烛邹的罪状”(4)接受、听从 2.D 4.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
183.★★东野稷败马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①,左右旋中规②。庄公以为文③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hé)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④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
【注释】
①中(zhîng)绳:符合笔直得墨绳。中:符合。②规:圆规。③文:“父”字之误,前脱“造”字。造父,周穆王时御手。④密:同“默”,沉默。【译文】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压出的痕迹)都符合笔直的墨绳,左右拐弯(的车痕)都符合圆规划出来的圆。庄公觉得造父都不会超过他的技艺,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圈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说道:“东野稷的马将会翻倒的。”庄公沉默,没有回答。不久,东野稷果然翻车了。庄公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失败?”(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尽了,却还强迫它奔跑,所以说会翻车的。” 【阅读训练】 1.解释
(1)御(2)旋(3)少(4)竭 2.翻译:(1)公密而不应。
(2)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3.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驾车(的技艺)(2)转动、转弯(3)一会儿(4)用尽
3.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必然会失败。(凡事都有一个度。)
184.★★多言何益
【原文】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黾①,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②,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③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
①蛙黾(méng):蛙。黾,蛙的一种。②擗:同“敝”,困,疲劳。③时夜:按时在黑夜结束的时候。【译文】
子禽问老师:“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阅读训练】 1.解释(1)言(2)恒(3)鸣(4)益 2.翻译 唯其言之时也。
3.选文运用了_____和___说理方法,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参考答案】
1.(1)说话(2)持久(3)啼叫(4)好处 3.举例 对比 说话应切合时机
185.★★校人欺子产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③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④以非其道。
(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③圉圉(yǔ),鱼在水中疲弱而游不太灵活的样子。④罔,欺骗。
【译文】
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管理池沼的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有智慧?我已经把鱼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阅读训练】 1.解释:
(1)馈(2)使(3)少(4)予 2.翻译:
(1)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2)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3.校人是怎样欺骗子产的?用一句话概括。4.校人把子产的话“得其所哉”重述了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1)赠送(2)叫,命(3)一会儿(4)我
3.校人明明把鱼煮了,却编了“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的谎话来欺骗子产。
4.把校人因骗过子产而颇为得意的语气极为逼真地写了出来。
186.★★陈述古辨盗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③。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
【注释】
①的:确实,真正。②绐(dài):欺骗。③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祠:供奉。④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éi):布幕。
【译文】
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阅读训练】 1.解释:
(1)知(2)至(3)盗(4)阴 2.翻译:
(1)使人迎置后阁祠之。(2)乃阴使人以墨涂钟。3.陈述古智辩盗者,是因为他抓住了盗者________的心理。【参考答案】
1.(1)主管(2)极其(3)暗中,暗地里(4)小偷 3.做贼心虚
187.★★更渡一遭①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②杀生之名,乃炽火③使釜水百沸,横筱④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⑤爬沙⑥,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渡一遭,我欲观之。”
(选自岳珂《桯史》)
【注释】
①更渡一遭,更:再,重复。一遭:一次。②当:担当,承担。③炽火:把炉火烧的很旺的意思。④筱:细竹子。⑤勉励爬沙:勉励:努力,尽力。⑥爬沙:螃蟹行走叫爬沙。【文言知识】
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文中的“能渡此则活汝”一句的“活”便是典型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活下去”。【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一只甲鱼,想要煮了吃掉它,但不能容忍担当杀生的名声,于是把炉火烧得很旺,让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一根细竹子作为桥,与甲鱼约定说:“你能够渡过这桥,我就让你活下去。”甲鱼知道主人用计谋来夺取它,它就努力爬行,只能爬过一次。主人说:“你能渡过桥,太好了!再为(我)渡过一次,我想要观赏它。” 【阅读训练】 1.解释:
(1)得(2)食(3)名 2.翻译:
(1)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2)能渡此则活汝。
3.鳖明知主人以计取之,却还要勉力爬沙,是因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抓到(2)吃(3)名声
3.它尚未识破主人言而无信、又装腔作势的真面目。
188.★★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④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⑤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④奚:何,什么。⑤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这里指危害马群的劣马,也即害群之马。后凡足以损害同类或团体的人都称为害马或害群之马。【译文】
黄帝要去具茨山拜见大隗,恰好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黄帝就向他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小孩儿说:“是的。”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吗?”小孩儿说:“是的。”黄帝说:“这孩子真与众不同啊!不只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请问如何治理天下呢?”小孩儿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小孩儿才说道:“治理天下,和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不过是除掉害群之马罢了。”黄帝(听了后)拜了两拜,又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阅读训练】 1.解释:
(1)将(2)然(3)徒(4)去 2.翻译:
(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1)要,打算(2)是的(3)只,仅仅(4)除去,除掉
3.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189.★★李陵答苏武书
自从初降①,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②以御风雨,羶肉酪浆③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④,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茄⑤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呼子卿⑥!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⑦;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⑧;身负国恩,为世所悲。于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
(节选自《古文观止》)【注释】①自从初降:指李陵兵败后投降匈奴。②韦韝(gōu)毳(cuì)幕:穿着皮制臂套、住着毡帐。③羶(shān)肉酪浆:吃着带臊(sāo)味的肉、喝着乳浆。④玄冰:因冰层厚而显黑色。⑤胡茄(jiā):胡笳,即一种乐器。⑥子卿:苏武,字子卿。⑦戮(lù):杀。⑧鲸鲵(ní):喻为河中的鱼一样的杀害。【文学常识】
话说“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他在匈奴被扣留19年,最终回到汉朝。【译文】
自从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处穷困之中,独自坐着忧愁痛苦,一天到晚看不到什么,只见到外族的人。他们穿著皮制臂套、住著毡帐,来抵御风雨,吃著带臊味的肉、喝着乳浆,来充饥解渴。抬眼想说说笑笑,谁能和我共同欢乐?边地冰层发黑,土地冻裂得十分厉害,只听见使人悲哀的北风发出萧条的声响。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里睡不着觉,侧耳远听,胡笳相互响着,牧马悲叫,长吟悲啸,野兽成群,边地各种声音四处响起。早晨坐着听到这些声音,不知不觉眼泪都流出来了。唉呀子卿!我李陵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心,我能不伤心吗? 我和你分别以后,更加觉得无聊,想到上有我的母亲,到了老年却被杀;妻子儿女没有罪过,也都被杀了。我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惠,被世上的人所哀怜。你回国得到荣耀,我留在匈奴遭受耻辱,这是命呀,叫人怎么办啊!我生于奉行礼义的国家,而来到愚味无知的地方,背弃了君王、父母的恩情,长期生活在蛮夷国内,真叫人伤心啊!【阅读训练】 1.解释:
(1)降(2)御(3)举(4)与(5)妻子(6)负 2.翻译:
(1)陵独何心,能不悲哉?(2)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
3、从李陵的“____”可看出,苏武虽受尽折磨,但仍然坚守着节操没有投降,体现了他 ______的精神。【参考答案】
1.(1)投降(2)防御,抵御(3)抬起(4)和(5)妻子和儿子(6)辜负 3.子归受荣,我留受辱 坚韧不屈、至死不渝
190、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说:同“悦”。
④终业:完成学业。【译文】
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
2.赐不能识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2.赐则奚足以识之?
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
四、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
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1.如,像
2.了解
二、1.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1.善哉,子贡之言也!2.孔子为人何如?
四、C
2.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
三、9
第四篇:2014年《盐城市中考说明》课外文言文译文
2014年《盐城市中考说明》课外文
言文译文
一、P54《小国寡民》
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这样子的话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用不上了。
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时不时还可以看到邻国的老百姓,听到他们鸡犬的叫声,而彼此
到死也不发生战争。
二、P55《吴起才识》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为官。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
国人,鲁国就对吴起有些不放心。吴起便杀掉妻子,当上了大将,率军大败齐军。有人在鲁侯跟前谗毁吴起,说:“吴起当初曾经师从曾参,母亲去世他不奔丧服孝,曾参为此与他断绝关系;如今,为了一个大将之职,他居然杀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吴起真是个残忍的小人啊!况且,小小的鲁国战胜了强敌,未必是好事。有此名声,各国都要一起来对付鲁国了。”吴起知道此事,担心鲁国治他的罪。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前去投奔。
三、P56郑燮《游江》
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和茶香
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第二天路过前往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茶几、坐席等一应用具都是一尘不染,泛发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约是竹子的翠绿光芒映射到其上的缘故。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鱼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和前来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则谨慎地立在岸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
枝和竹叶间。从外面望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
四、P57《太史公自序》
于是开始论述编次所得文献和材料。到了第七年,太史公遭逢李陵之祸,被囚禁狱中。于是喟然而叹道:“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残毁没有用了。”退而深思道:“《诗》、《书》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从前周文王被拘禁羑里,推演了《周易》;孔子遭遇陈蔡的困厄,作有《春秋》;屈原被放逐,著了《离
骚》;左丘明双目失明,才编撰了《国语》,孙子的腿受了膑刑,却论述兵法;吕不韦被贬徙蜀郡,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囚禁在秦国,才写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抒发愤懑而作的。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理想主张不得实现,因而追述往事,考虑未来。”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记述陶唐以来直到武帝获麟那一年的历史,而始自黄帝。
八、P60《杞离谓熊蛰父》
杞离对熊蛰父说:“先生可知道有一种乌蜂么?黄色的蜂竭尽其力来酿蜜,乌蜂不能酿蜜,而止是吃蜜,因此要封闭蜂巢的时候,蜂王派遣亲信根据黄蜂酿蜜的多少征收赋税,一
定彻底驱除那些乌蜂,那些不离开的,大家叫着去杀死它。现在站在朝堂上的人无论贵贱,没有不胼手胝足地为王做事,都是有益于楚国的人啊。可唯有先生游荡着吃饭,提前于星星出现时睡觉,看见太阳升起却还没起#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xiexiebang.com,全国最大的高考网站 end#床,这是无益于楚国的人呐。早晚就要考核了,我担忧先生会像乌蜂的遭遇一样啊。”
熊蛰父说:“先生没看到人的脸么?眼睛与鼻子、嘴巴都是每天必须用的,唯独眉毛没事干,好像可以去掉啊。可是人都有眉毛而唯独你你没眉毛。这还能看么?以楚国之大,却不能容纳一个悠游吃闲饭的人,我怕
这个国家成了没有眉毛的人,让看到的人嘲笑啊。”
九、P60《松风阁记》
松这种植物,本干挺拔枝柯纠绕,叶子纤细而修长,奇特而葱茏,舒展而茂盛,交错而精巧,所以风吹过它的时候,不滞塞不激汤,流顺通畅,具有自然的和谐,故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净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快,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相往来。难怪爱好山林的高士,喜欢松而不能离弃它了。
金鸡峰上有三棵松,不知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幽静的泉水淙淙地流过石滩,风稍大,就像演奏典雅的古乐。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
翻扬的波涛,又像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
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取名为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的像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因为此阁虽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夏天不太炎热,冬天不太寒冷,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使人欢喜快乐,使人愿意终日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清廉呢?
十、P61《孙叔敖》
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
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十一、P61《国有三不祥》
景公外出打猎。上山碰到虎,下
泽遇见蛇。他感到很晦气,闷闷不乐地返回宫中,马上召见晏子。他问晏子说:“今日我外出打猎,上山则见虎,下淬则见蛇,这恐怕是所说的不祥吧?”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德之人国君却不了解他,是一不祥;了解了却不使用他,是二不祥;使用了却不信任他,是三不祥。所说的国家不祥,是指这样一些问题。您今天上山碰到老虎,山是老虎的家呀;下泽遇见蛇,泽是蛇的窝啊。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完全是意料中之事,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十二、P62《冰雪文序》
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
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这说明冰雪是能够使食物保鲜。今年冰雪多,来年谷物一定长得茂盛,就是说冰雪有助于谷物生长。大概人的一生没有不借助于冰雪这样的特质成长的,然而冰雪的特质必定要等到有了冰雪才能有体现,但一年四季又有多少冰雪呢!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大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
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
所以懂得世间的山川、云物(浮云静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注:嗅觉芳香、味觉五味)都有冰雪的特点,其中可以任人酌取并受用不尽的,没有比诗文更高深的了。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所以说: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
十三、P63《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
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
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期的百姓吧?
十四、P63《伤仲永》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 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比。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经完全和
普通人一样了。” 《司马光勤学》
司马光,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小时候,担心自己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其他兄弟已经会背诵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在屋子里学习,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他自己说:“(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可以终身不忘。”等到年龄大了,(司马光)读遍了所有的古籍,知识渊博,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十五、P64《陨星》
北宋治平元年,有一天在常州,正逢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中发出了一声像雷鸣般的
巨响,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在东南方出现。一会儿又一声巨响,这颗大星移到西南方去了。再一声震响后,这颗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全被烧毁了。
这时火熄灭了,只见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探看,大星就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逐渐暗下来,但是还热得让人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挖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此时还是热的呢,它大小如拳头,一头略微尖些,颜色与铁相似,重量也与铁差不多。常洲太守郑伸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直到现在还用匣子保藏着,有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让人们参观。王无咎为此写了篇文章,很详细地记叙了这件事。
十六、P65《陶侃惜分阴》
陶侃在广州任刺史,在州内闲得无事,于是就每天早上把很多砖瓦搬到屋外去,到了 晚上又搬进屋内,人家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尽力恢复中原,如果过分悠闲放逸的话,恐怕到时担任不了重大责任,所以我要训练我的体力罢了。”陶侃聪慧灵敏,对人谦逊有礼,做事尽心尽力。整日盘腿正坐,军中府中所有的事情,陶侃
自上而下检查管理,从不遗漏,没有一点空闲。他常对他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如此珍惜很短的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更应当珍惜时间。怎么可以只游乐宴饮。活着的时候不能对国家有所贡献,死了以后不能被后人传颂,这是自己糟蹋自己啊!”
十七、P65《越巫》
越巫假称自己善于驱鬼,有人生病就设立法坛,吹号角,摇铜铃,蹦跳腾跃,大声呼
叫,好像跳胡旋舞那样来作法驱鬼。病人侥幸有了好转,吃喝一番,拿了人家的财物离去;
如果病死,就用别的理由来推托,总归不让人相信自己法术的虚妄。他经常向人自夸说:
“我善于惩处鬼怪,鬼怪不敢与我对抗。”
有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恼恨他的虚伪,在夜里偷看他回家,约了五六个人分别躲在路旁的树上,相距各一里左右,等候巫师经过树下,便用砂子石块投击他。巫师以为真的是鬼,马上拿出身边的号角,边吹边跑,心里十分害怕,脑袋胀痛得越来越重,走路也不知道自己的脚踏在什么地方。稍微往前跑了一段路,惊慌略微安定了一点,树上的砂石又像刚才那样乱掷下来,他再拿出号角来吹,却慌得吹不出声音,于是就更急忙地往前跑。又到了前边,还是像刚才一样,他害怕得两手发抖、呼吸屏塞,再也拿不住号角,号角掉了他就摇动
铜铃,一会儿连铜铃也掉了,只好大声喊叫着赶路。一路上听到脚步声和树叶摇动、山谷回响的声音,他都以为是鬼,高声向人呼喊求救,音调十分悲伤。
半夜里到家,大哭着敲门,他的妻子问他原因,他已恐惧得舌头僵缩,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床说:“快扶我躺下!我碰到了鬼,要死了!”他妻子扶他上床,终于胆吓破而死,皮肤像蓝草一般颜色。那巫师直到死也不知道用砂石掷他的是人而不是鬼。
十八、P66《梁九传》(王士祯)康熙三十四年,重新修建太和殿。有一位七十余岁的姓梁的老建筑师负责掌管建筑工程的工作。从前代
到本朝的初年,皇宫大内的建筑工程都是由他掌管的。有一天,他亲手做了一个木制宫殿模型,献到尚书那里,按照以一寸代替一尺,以一尺代替一丈的比例,宫殿模型总长不超过几尺,然而(模型)内各种宫殿器具都十分具备。技艺真是绝顶了。先前,明代京城里有一个叫冯巧的匠师,掌管宫殿的建筑工作,从万历年间至崇祯末年,已经很老了。梁九前往他的门下做了几年役工,确始终没有得到他的真传;然而(梁九)仍然在身旁服侍他,不但没有懈怠,并且更加恭敬。有一天,梁九独自待着,冯巧回头对他说:“你是可以教授的人。”梁九于是尽得他的技艺中的奥义。冯巧死后,梁九便被登记到冬宫的名册
上,代替冯巧掌管营造的事情。
第五篇: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一)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①立市②,人莫知朝③之贾④。‛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 《战国策〃燕策》)【注释】①旦 :早晨。②市:集市,市场。③一朝:一天。④贾:通‚价‛,价钱,这里指报酬。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比三旦立市()(2)人莫与言()..
12、对文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去照顾一下我的马。B.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回头照顾我的生意。C.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去照顾我的生意。D.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二)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注:【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皤】白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意致闲淡()泫然不能自已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愀然以悲 船载以入 ..B、为毛锥子所窘 不足为外人道也 ..C、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何陋之有 ..D、是则真可哭也 出则无敌国外患 ..
3、谈谈作者在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许金不酬 ①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②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
④⑤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注】(①苴:枯草
②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③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④薄:撞⑤ 盍:为何、何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向许百金
许 :(2)‚若,渔者也 若: .. 2.对划线句子‚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原因!B.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C.这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D.这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3.商人最终沉入水底淹死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
(四)温人之周 温人①之周②,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 对曰:
‚臣少而诵《诗》③,《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选自《战国策》)【注】:①温:魏国温城。
②周:东周。
③《诗》:《诗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温人之周()(2)君乃使吏出之()..2.选出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认为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B.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认为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 C.你既然是周人,却又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D.你既然是周人,却又承认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 3.温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主人?(用原文回答)从文中看,温人是什么样的人?(4分)
(五)原宪甘贫 孔子卒,原宪①遂亡②在草泽中。子贡③相卫,而结驷连骑④,排藜藿⑤,入穷阎⑥,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⑦者谓之病。若宪,贫 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⑧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注释:①[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②[亡]流亡隐居。③[子贡]孔子弟子,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④[结驷连骑]随从马车接连不断,前
呼后拥,指出行排场盛大。⑤[排藜藿]‚排‛,披,分开。藜藿,一种高过人
的野草。⑥[穷阎]‚穷‛,陋。‚阎‛,巷门,此指里巷。⑦[行]实践。⑧[怿]喜悦,高兴。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原宪遂亡在草泽中_____________
⑵过谢原宪_____________ .. 2.对画线句‚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叫做贫穷,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才叫做有病。B.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称他为贫者,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称他为病人。C.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称他为贫者,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的人令人担忧。D.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富的人使他贫穷,学习道义却不能实践使他有病。3.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4分)
(六)吕蒙深明大义 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jī)礼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宁涕泣歔(xǖ)欷(xī)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选自(三国志〃吴志〃甘宁传》)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徒跣:________________(2)负卿: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句‚汝是为臣下非法。‛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作为臣下是违犯法律。B﹒你们为臣私下做非法勾当。C﹒你们为臣私下是违犯法律。D﹒你作为臣下做非法勾当。3﹒请简要分析文段中吕蒙的性格特点。(4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成侯邹忌为齐相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公何不为王谋伐魏().⑵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2、对文中划线句子‚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以为是这样,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B、邹忌以为是这样,于是说服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C、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D、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说齐威王应该派田忌伐罪魏国。
3、阅读这则故事后,你认为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八)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臵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
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陈之饮器
陈:________________(2)盍少尝之 盍:.. 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3.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九)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夐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饮。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 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名丘。“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顷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恃才傲物()(2)颖士常造门()..
2、对画线句‚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颖士看见老人懒散无助,在店铺喧嚣张凌辱他。
B、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无助,放肆地凌辱他。C、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很放肆地凌辱他。D、萧颖士看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在店铺凌辱他。
3、文中的萧颖士为什么一生做官止于扬州功曹而没有再升迁?这对于你有何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①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 以德感人若此。【注释】①师: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表示对人的态度。②刑戮是甘:(我)甘心受刑被杀 1.解释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遗布一端()(2)是有耻恶之心().. 2.对‚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的翻译,正确的是()。(3分)A.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把欠人家的钱还了。B.有时到路上就返回来,有时看到他的家就回来。C.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来。D.有时到路上就返回来,有时看到他的家就把欠人家的钱还了。3.王烈是怎样对待小偷的?(用原文回答)他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参考答案
(一)1、(1)接连地
(2)说话(交谈)
(各1分,共2分)
2、D(3分)
3、骏马因伯乐而升值,说明权威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完全迷信权威,盲目地崇拜权威,凡事要注重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否则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或:只要自己的东西是好的,不妨借助名人效应来宣传。(4分)参考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 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二)1、情趣、停止
2、A
3、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局限于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狭隘了一点,而古仁人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表现出宏达的思想境界。(要关注‚比较‛答题规范,古仁人1分,作者2分)【解析】
2、试题分析:A项中‚以‛都用作一般连词,连接方式与行为。B项中的‚为‛一为‚被‛,一为‚向‛。C项中的‚之‛一为‚的‛一为宾语前臵的标志。D项中‚则‛一为‚真的‛一为‚如果‛。
(三)1、许:答应 若:你
2、C(是:这; 许:答应; 者:……的人)
3、商人的出尔反尔、不讲诚信;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只图一时痛快;(或:旁者明哲保身,不愿出手相救。答对两点则可得满分)译文: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行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再一次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又落水了。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却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四)1.(1).去、前往(2).使……出,意为释放(2分)2.B(3分)3.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1分)温人了解周君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直率和执著,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人。(3分)
翻译:魏国温城有一个去东周,周人不准他入境,并且问他说:‚你是客人吗?‛温人毫不迟疑的回答说:‚我是主人。‛可是周人问他的住处,他却毫无所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君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温人回答说:‚臣自幼熟读《诗经》,书中有一段诗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周王既然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客人呢?所以我才说是‘主人’。‛周君听了,便把这个人释放了。
(五)1、于是
告谢、问候
2、A
3、原宪以贫富之辩暗指子贡迎合世俗而去当相,勾结小人,为了仕途而求学,为了牟取财利而去教人,不行仁义,而特别讲究车马的装饰、衣着的华丽,忘记了老师的教诲,子贡领会了原宪的言外之意,所以惭愧。(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六)1(1)光着脚(2)辜负(各1分)2 A 吕蒙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2分,答对性格中的一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 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吕蒙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2分)参考译文: 甘宁的一个厨子曾有过失,投奔吕蒙,吕蒙担心甘宁杀他,因此没有立即让他回去。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拜访吕蒙的母亲,吕蒙便叫出(那个)厨子,送还给甘宁。甘宁答应吕蒙不杀(他)。一会儿(甘宁)回了船,便将(那厨子)绑在桑树上,(甘宁)亲自挽弓射死了厨子。事后,(甘宁)脱了衣服躺在船里。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甘宁听说后,故意高卧不起。吕蒙的母亲赤脚步行出来劝谏吕蒙说:‚吴王待你如亲骨肉,托付给你大事,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攻击甘宁呢?甘宁死的日子,纵使吴王不问罪,你作为臣下也是违犯法律。‛吕蒙向来孝顺,听了母亲的话,马上豁然释怀,亲自
到甘宁的船上,笑着喊他说:‚兴霸,老母亲做好了饭等你去吃呢,赶快上岸走吧!‛甘宁涕泪俱下哽咽着说:‚我辜负了您啊!‛于是甘宁与吕蒙一起回去见吕蒙母亲,欢欢喜喜地宴饮终日。
(七)1.⑴讨伐、攻打⑵派遣(一个1分)2.C。(注意区分‚以为‛和‚说‛的翻译)3.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4分)(前面两点一点1分后一点2分)译文:成侯邹忌是齐国的宰相,田忌是齐国的上将,两情面感不睦,互相猜疑。公孙闬献策给邹忌说:‚足下何不劝说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打赢战役,那是您筹谋好,大可居功;一朝战败,田忌倘使不死在疆场,回国也肯定冤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在理,于是劝齐威王派田忌伐罪魏国。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连忙找公孙闬磋商对策。公孙闬就派人携带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卜筮,自我先说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全国,此刻欲图大事,请你卜筮一下,看看吉凶怎样?‛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拘系卖卜的人,在齐王眼前证验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奔逃难。
(八)1 2(1)放臵(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3 C 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2分)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
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2分)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时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还知道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的事。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一个个都被捉住。那些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下场。猩猩可算是很聪明的了,知道憎恨人家的引诱,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都是贪心造成的嘛。
(九)1、(1)依靠、凭借
(1分)
(2)通‚尝‛,曾经
(1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2、C(3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3、因为他过于傲慢,无意中欺侮了偶遇的吏部尚书。做人不可太傲慢,否则即便有真才实学也没有大的成就。(或过于傲慢的人,必将会因此遭到不良后果。)(4分)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自恃才华,傲慢无比。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正赶上暴雨狂风。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非常放肆地欺侮。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急忙打听,侍从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名字叫丘。‛刚开始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王尚书)没有接见他,他很惊愕。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中个进士吧。‛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十)1.(2分)(1)赠送(2)以……为耻,为……感到耻辱(感到耻辱)
2.C(3分)3.(4分)‚使人谢之,遗布一端‛(2分)启示:王烈的盛德感化让小偷变得拾金不昧,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我们要给犯错的人以教化、感化,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2分,写对人要宽容,给人改过的机会也可以)译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他已经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鼓励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觉得奇怪便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