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办学品位的核心要素
沙华中 2013年11月4~7日,笔者有幸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校长培训活动。期间聆听了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革命: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及其他专家的讲座,访问了华师大二附中等几所名校,笔者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实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要素。
一、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然要求 不少教育工作者以为,国家课程最为重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处于次要位置,这次学习,校长们感受到,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价值上是同等重要的,均指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i大家还达成了共识:国家课程需要校本化实施。众所周知,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有权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调、改、换,以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但事实上,教师长期过于迷信教材,雷打不动地教授课程内容,致使课程实施趋同现象严重,校本化实施做得非常不够:因此,各所学校有必要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1.学科间整合。在各门学科间总有些内容是相连的,分科教学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影响了效果,三是知识与能力培养零碎化。如,在教学天火之谜时,就可以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既学到雷电知识,又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语文素养。2.教学方式的整合。听了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特级教师倪闵景《大数据教育时代与绿色指标》的讲座后,笔者感到教学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大数据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我们的教学方式却过于单一,手段过于陈旧,与时代发展不合拍,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现象应该有较大改变。当然,教学方式的整合,还呼吁突破课堂的时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社会,将教与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3.教学人员的整合,学科间的教学人员应该加强往来,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不能与他人不交往。将教学人员整合起来的有效方法是:使每个教师都参与班本课程的建设,参与到完美教室的建设之中。班本课程与完美教室的建设不应该也不能成为班主任的专利。各教学人员都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围绕班级愿景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谋划策,各展其长,使班本课程成为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二、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充分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学校文化应充盈在校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学校文化可以是可视的,更多的则是可感的。课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与文化应是统一的。课程是学校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1.校本课程应基于学校及周边资源。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地域中的一个实体,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教师及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成为无形的积淀。因此,校本课程一定受到学校及周边资源的影响,脱离周边资源而另起炉灶建设校本课程,一是使校本课程成为无源之水,缺少根基。二是增加了实施难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校本课程应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学校工作的魂之所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东桥小学追求“尚美教育”,学校成了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围绕“尚美教育”,学校开发了音乐、绘画、手工、书法等十多个班本、校本课程,利用地方和校本课程课时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每周用半天时间集中实施校本课程,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3.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变化着的。课程不等于教材、教材是实施课程的载体之一,而非全部。即使是校本教材,也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善,不断与时俱进,以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校本课程千万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校本教材要为学生的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成为知识点的堆积。校本课程的实施还应体现选择性,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参与其中,成长自己:
三、校本课程是教师成长的有力推手 教师是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教师成长与校本课程质量的提升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要认识到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是有机相融的整体,三级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1.教师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要有话语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理解国家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体系,并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进行适度地调整与整合。即教师不能成为国家课程的奴隶,而应成为国家课程实施的主人,将国家课程融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要有话语权,学校要敢于放权。2.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班本课程或校本课程。教师的存在价值不完全在于不折不扣地实施国家课程,教师要形成自己的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可以是校本课程,也可以是班本课程,如完美教室的缔造等。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是优秀教师区别于平庸教师的显著标志。华师大二附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且深受学生喜爱。这也铸就了该校教育教学的辉煌业绩。3.教师要把学生带进课程建设之中。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这个理念不可动摇。华师大二附中的学生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得以成长。该校100%的学生做100课时志愿者,100%的学生参与小课题研究,100%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100%的学生动手做100个实验,100%的学生学会游泳,学校开设了100余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正是该校千方百计将学生带进丰富的校本课程中,学生的素质才得以全面提高。正是教师努力提高着自己课程被学生选中的概率,一批批教师才得以迅速成长。(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东桥中心小学)
第二篇:校本课程建设要素t
校本课程建设要素
丛振江
按照学校的安排,今天跟各位同事探讨一下关于校本课程的话题。大家知道,目前我国教育推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体制。自从教育部颁布“课改纲要”和“课改方案”之后,很多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早已设置了校本课程,我们晚了至少十年的时间。我校现在是省级示范性高中,也是六盘水市的中学实验学校,理应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并努力创建自身的教育特色。下面,我从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构建要素、类型、模式、研发、实施和评价等八个方面,谈谈校本课程的建设要素。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校本课程,也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和“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是某一类学校的教师个体或部分教师、全校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方针),在分析本校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源于多种学科,主要的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政治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未来学和神经科学。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其一是更具地方特色,能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其二是可以因校而异,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其三是教师最了解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和兴趣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其四是学校及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其五是使用校本课程,能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其六是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能促进学校工作的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校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层面。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这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本校教育目标的统领下,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和提出的具体目标。各学科在制定和提出课程目标时,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其一是广泛性,课程目标应涵盖预期的结果,残缺不全的课程目标无法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其二是适应性,课程目标应符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身心发展水平。其三是相融性,应力求实现特定学生群体个人和课程目标的融合。其四是针对性,应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区域特点,同时考虑到学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其五是可行性,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在资源和时间方面是有所保证的,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课程目标实现的障碍和困难。其六是准确性,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应采用准确和规范的语言,以便理解。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具体的导向作用。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是必须明确,即明确地陈述学生应学会的知识要素,并说明学习这些知识要素应达到的水平。其二是必须具体,即具体的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是什么?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其三是具有指向性,主要是学生学习知识上的指向,通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情况,设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其五是具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其六是确定相应的权重,根据各要素在整体中的重要程度,而赋予有所区别的分值。
三、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
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师读本、学生读本)、练习册和辅助材料。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上述构成要素未必一应俱全,其详略程度取决于课程形式、教学要求和课时数量。通常,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校本课程构成要素较完整(课内),以培养能力等内容为目的的课程构成要素较简略(课外)。
(一)教学大纲(或课程纲要)
教学大纲(或课程纲要)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可以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步骤。
教学大纲可以有多种形式,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是一篇扼要的课程说明,也可以是一篇详细的课程说明。篇幅无论长短,必须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实施要求和参考书目等内容。
(二)校本教材(教科书)
校本教材通常由教师读本(用书)、学生读本组成,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和教学核心内容。教师读本,不仅要有教材内容,还应体现教学策略;学生读本,既要有学习内容,又要有相应的学法指导和有关内容的考评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应尽量图文并茂。
(三)练习册
编制练习册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其一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二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其三是评价校本课程本身的得失。
(四)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通常是指与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有关的材料,如报纸、期刊、影像、展品、画片、图表、参考书籍等。教师和学生都可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辅助材料,研发者可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目录。
四、校本课程的类型
校本课程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筛选已有的课程;第二种是改编已有的课程;第三种是开发全新的课程。比较而言,开发全新课程的难度最大,也是最高层次的校本课程。
无论是筛选或是改编已有的课程,还是研发全新课程,都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差异、社会环境的差异、文化环境的差异和教学环境的差异。最重要的是,开发校本课程,一定要与本地、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五、校本课程的模式
从国内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来看,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是目标模式;第二种是动态模式;第三种是过程模式;第四种是环境模式。目前,我国大多学校选择的是第一种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也称“顺序模式”、“理性模式”或“逻辑模式”。目标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目标;第二阶段是选择学习内容;第三阶段是组织学习与实验;第四阶段是评价。这四个阶段可简略为八个字: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通俗地说,就是为什么教和学(期望实现什么目标)?教什么(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与学(采用什么教法与学法)?教与学的效果怎么样(检查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这四个基本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评价的结果为下一轮确定目标提供了反馈信息。
六、校本课程的研发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是:课程申报→论证审批→课程实施→评估总结→完善成型。在这个过程中,目前研发校本教材是最主要的,研发者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准备工作
首先是成立研发组,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整个学科组的教师。研发组应有组长、成员、顾问等。
其次是研发组通过对校内外的环境分析和本校的资源条件分析,确定新编、改编或选编的校本教材内容,并拟出提纲,制定研发计划,进行组员分工。
再次是搜集信息和资料,整理改编或选编的有关资料内容。
(二)编写教材
创编的校本教材,通常比较难,时间也长一些。改编或是选编的校本教材往往比较容易,编写的时间也短些。研发者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编写校本教材要符合本校的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学校的环境因素,可利用资源、校方提供必备条件的能力、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水平等。
2、教材内容要合理,有科学依据,千万不要胡编乱造,以免误子弟。
3、在研发校本教材时,通常需要教学实验过程,尤其是创编教材,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取得成果后再编写教材。
4、编写的教材应图文并茂,有关插图尽量采用本校的学生和环境背景。
5、教材形式,可采用教师读本或教师用书(参考一下我校教师曾编写的校本教材),呈现方式,纸质和电子两种。
(三)有关工作
研发组编写校本教材后,应编制出教学大纲(或课程纲要)、学生读本、练习册,准备有关的教学辅助材料,这样才能构成校本课程的要件,以利于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学。
另外,各学科的校本课程研发组,应按学校要求,及时报送课程申请,校本课程方案等材料。
七、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试验、课程采纳、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一)课程试验
一般采用小规模试验和大规模试验两种。其一采用小规模试验,是选择和安排班级较少或学生人数较少,进行有组织的教学试验活动;其二采用大规模试验,通常是安排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段学生(高中学段或初中学段)开展课堂实验活动。通过实验,考察下列内容:
学生是否欢迎校本课程?学生能否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学生能否参与规定的教学活动?教师能否胜任校本课程?学校现有或增添的教学设施能否确保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校本课程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质量有何裨益?
(二)课程采纳
课程采纳,主要是指学校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实施校本课程,使教师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接受校本课程。基本方法有理性型、强制型和示范型三种。
其一理性型,是指学校或研发者,通过各种宣传,说明校本课程的优越性,引导教师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纳校本课程。
其二强制型,学校通过行政命令或行政措施,强制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其三是示范型,通过举办示范课、培训班、讲习班等活动,使教师能够自觉地接受校本课程。
我认为,学校应在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的基础上,再采用第二种方法为宜,这样有利于校本课程的推广和实施。
(三)时间安排
属于知识类的校本课程内容,通常应安排在课堂内实施;属于活动类的校本课程内容,一般安排在课外组织实施比较适宜。
(四)教学方法
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座、讨论和视听;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探究法、发现法、教学系统设计法、程序教学法、操练法等;以培养品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以参与社会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社区活动、小组调查法;以满足个人需求和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独立研究、微型课程、“头脑风暴”,以及问题学习法等。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其二是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评价方法,大多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一)对学生学习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致性,即评价范围与预期目标应保持一致;有效性,即预期目标要与测试内容密切联系;可靠性,即应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测试;客观性,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指形成性评价);连续性,即根据教学进程,进行分段评价;广泛性,即按照预期目标,都应得到评价;诊断性,即通过评价区分层次,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参与性,可邀请学生和家长参加评价。
(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目的是逐步完善校本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包括:学校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构成要素、课程内容、课程呈现形式),课程实施情况等。例如,在开发校本课程前,是否进行了必要的环境分析?校本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校本课程是否选择了最恰当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是否适宜?选择的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模式或方法是否恰当等。
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评价手段,可以积累经验,找出不足,不断促使校本课程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所讲的内容中,没有提到校本课程的内容,这是因为在学校编制下发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中已有此内容。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和创建教育特色,做出贡献。
谢谢各位。
第三篇: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彰显办学特色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彰显办学特色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依据这一理念,我校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希望,将学校办成充满人文活力的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同的温馨家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和谐、共生、发展”的校园文化特色。
为了进一步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优势,分析学生成长的需要,确立了以满足学生整体发展需要和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是——“书香校园”和体育学科校本课程——“独轮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是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烛光工程”。在这些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均衡发展的需要、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基。
一、以“书香”浸润心灵,启迪智慧。
2012年,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十分关注孩子课外阅读的情况,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我们开设了“书香校园”校本课程。
(一)编写《小学生读书指导》校本教材,把课程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整体的设计,按照计划实施。为此,我们确立了两条实施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系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开设了《小学生读书指导》校本课程,同时组织干部教师着手编写教材。首先,制定了《小学生读书指导》课程标准,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的修改,最后编写完成了《小学生读书指导》上、下两册教材。这门课程在二、四年级分别开设,每周0.5课时纳入课表,有兼职教师任教,有主管干部监督、指导。在人员、时间、教学内容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保证了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开展读书展示活动,营造浓郁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读书,充分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寒暑假期间每位学生读一本好书,制作了一张读书手抄报,由班级统一整理、装订成册,全校进行评比展示。学生们将印象深刻的人物、精彩的情节以插图的形式画下来;将发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将读书时获得的启示、撰写成读后感。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文字、透露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真善美的向往。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倡导各班建立自己的小书箱。班级书箱里的图书一部分是学校配发给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的。各班都建立了图书交换制度,进行有组织的自由借阅,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学校还开展了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鼓励班主任结合本班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在期末组织专题交流。有的老师,按月确定不同的主题,学生依据主题选择书籍,便于学生针对同一领域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交流。有的老师结合时事教育组织阅读,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指导学生阅读防灾、避险、自救的书籍,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当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时,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科普读物,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展现出高度的热情和非凡的创造力。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书香校园”校本课程初具规模。读书已经成为我校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
二、“独轮车”运动强健体魄、磨练意志。
独轮车运动在医学界被称为“益智运动”,学生通过骑行独轮车,不仅可以锻炼平衡及神经反射能力,促进小脑发育和心肺循环,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又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心理素质,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大有益处。同时这项运动对场地和器械的要求不高,因而十分适合在小学生中开展。
我校1995年引进了独轮车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成立了独轮车运动队。2003年我校被丰台区体育局、丰台区教委命名为“独轮车特色学校”。2004年,在校长的组织和引导下,学校成立了独轮车课程开发小组。
(一)编写教材,保证课时,做好普及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教导主任及体育教师为核心成员,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共同参与的独轮车运动教材编写小组。该教材共分七个章节,内容涉及独轮车的结构;独轮车的发展历史;独轮车运动在我校的发展历程;独轮车教程;独轮车比赛的规则;中国独轮车技术等级标准等。其中在“教程”一节中,对独轮车的基本功和各种骑行技术的训练要点和指导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本教材是我校独轮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成果。不仅为这一课程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同时,为我们今后开发和研究其他的校本课程,建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在编写教材的同时,我们调整了课时计划。从一年级开始,在课表内每周安排0.5课时,由体育教师任教,至今已坚持了7年,循环了一轮。全校有50%的学生能够掌握骑行的技术,有数十名学生自愿购买了独轮车,除了在学校练习外,回家后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骑行。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已逐渐养成,实现了基本普及。
(二)开设课外小组,提高运动技巧,创造品牌效应
在做好大面积普及的同时,我们还开设了独轮车课外小组,每周活动1小时。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小组的人数成倍的增加(从创建之初的十十余人增加到近百人),而且这些学生当中已经有二十余人掌握了独轮车的骑行花样技术,运动的技巧明显提高。近几年我校独轮车队多次参加校内外的大型活动,为社区居民表演,参加丰台区运动会展示,特别是2008年以来,智利共和国驻华大使多次到我校参观,独轮车队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连智利奥运代表团的运动员们都想一试身手,主动与小队员们切磋技术。独轮车运动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三、以“烛光”传递温暖,点亮希望。
“烛光工程”是针对个性心理发展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一项师生携手、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的助学活动。在实施中,我们从全校学生中筛选出助学对象,采取师生“一对一”的自主双向选择,52名干部、教师与学生结成了“助学伙伴”。师生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大手拉小手,通过各种形式的辅导,帮助孩子解决孩子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为了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我们向学生发放了详细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细节。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逐渐的走入他们的内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关注。每周帮扶的老师都要找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孩子有了困难或问题,也能主动找到结对的老师倾诉。通过这样经常性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帮扶的老师,在儿童节、新年,或孩子的生日时,为他们送去礼物和祝福。放假前,每位老师都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把对孩子的鼓励和期望,融入字里行间。假期里老师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电影院,在亲密的接触中、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带给孩子欣喜和满足。近几年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评优活动中,就有不少他们的身影,有些还被选为光荣的升旗手。孩子们在期待与鼓励中正在不断进步。
“烛光工程”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和上级的肯定,2008年我校被评为丰台区教育创新先进集体、心理教研组被评为丰台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班组。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全校推广班级团体辅导,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使生活在西罗园五小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并且把这份健康和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形成了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从着力创建书香校园、发展特色运动项目,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导三方面构建具有西罗园五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奖励。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第四篇:开发校本课程 创建办学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 创建办学特色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特长育人”这一办学理念,结合实施省教育厅下达的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激发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现就去年以来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开发意识
为了进一步整合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2009年8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门培训,学习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工作手册》和《甘肃省义务教育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研修手册》等文章,观看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主讲的《关于校本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视频光盘,邀请高台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课改专家和我校骨干教师一起,根据省教育厅课程教材中心的要求和有关资料,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细致的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学校对负责课程管理和开发的人员做了专题培训,切实发挥课程教学领导者的作用。
二、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我校校本课程正常有序开设,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参与的校本课程开
2345-
第五篇:规范办学行为 提升办学品位
规范办学行为
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办学情况的汇报
我校是由盐城市第一小学根据《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独资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六年制民办学校,创建于2002年,2003年秋学期正式投入使用。现有66个班级,3700多名学生,182名专任教师。自创办以来,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深情呼唤,学校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和“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育人理想,积极倡导“尊重的教育”,紧紧围绕“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办学目标,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普遍赞誉,2005年荣获“江苏省实验小学”荣誉称号。
一、具备独立法人
我校是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规,经盐城市教育局(盐教财[2003]43号文件)批准,由盐城市第一小学举办的现代化高标准的民办学校。自筹建起,学校便制定了《某学校章程》,以此统领学校的发展,按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运行,完善了民办学校的相关手续,即独立法人、独立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独立校园、校舍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独立招生、独立教育教学、独立发证。
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市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多次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对规范办学的每一步都作了精心指导。市教育局于2006年4月颁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证号为3209015000002),市民政局于2006年12月核准登记(盐民管[2006]70号文件),确认我校是从事非盈利性社会服务活动,具备法人性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代码为51060722-4)。学校依据章程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验小学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由举办者委派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仓定志同志担任)。
二、具备独立的校园校舍
学校位于盐城市新城区中心地段(盐城市解放南路166号),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绿化充分。学校具有独立的校园校舍,按12轨72个班级的教学规模规划,分为三个建筑群落,即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总占地面积110多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
教学区内有教学楼、行政图书楼、科技楼和艺术楼。教学楼里有72间标准教室,间间都配备多媒体系统;图书楼里配有书架、书橱等专用设备,生均图书达26册;科技楼和艺术楼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实验室、劳技室、音乐室、美术室等44个专用教室,并配备国内一流的专业设施,其中拥有微机283台。
运动区内有运动场地25600平方米,有标准游泳馆、标准灯光篮球馆、乒乓球馆、健身馆、室外篮球场和250米环形塑胶田径场,配备齐全的体育器材,能满足教学和活动的需要。
生活区内有供2000多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和容纳600名学生住宿的公寓。学生食堂与公寓安全卫生,就餐、住宿及消防、报警设施齐全,并高标准配备生活老师。
三、独立进行经费核算与人事管理
学校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法制观念,把办学行为和收费行为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我校每年的收费工作均是在盐城市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的联合指导 下进行的,有规范的收费许可证(证号为09004801900)。收费标准是市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根据某学校的教育成本按民办学校的办学体制确定的。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实施“阳光工程”,每学期开学前,在学校收费公示栏张贴由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公告,向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学期结束时,对经费的收支情况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作一详细汇报,增加学校收费行为的透明度。
在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实施收费的过程中,学校自主办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的教育费,学校还始终遵循自愿的原则,接受社会团体及海内外人士的捐助。学校的所得经费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日常开支、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经费使用和财务管理由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学校现有182名专任教师,其中67名由学校自主聘用,其余115名教师从盐城市第一小学借用,由某学校和盐城市第一小学签订《借用教师协议》,这些教师都和盐城市第一小学签订《同意借用教师协议》,由某学校向借用教师发放聘书。182名专任教师的工资福利均由某学校自主筹措、发放。学校自主聘用教师全部签订人事代理委托协议书,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合格的教师资格证书。
四、独立进行教育教学
某学校的创建,对实小人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三年来,学校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科学的发展观把握学校教育事业的走向,在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筹)的统一管理与调控下,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高位发展的主题,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治校方略,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把握学校教育的制高点,坚持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1、学校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为盐城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不断开拓国际化的视野,加快数字化的进程,挖掘人文化的内涵,坚持德育先导、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独立运行,配备有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大队部等中层职能部门,配备一至六年级部、艺体部、综合部等八个年级部,每个年级设置年级部管委会,由年级部主任、首席班主任、教研组长组成。学校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各部门都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年来,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迈出了惊人的步伐,赢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双合格家长学校示范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市“三创百星”先进单位、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十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学校、市家长学校示范校、市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市首届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诚信在盐城教育”主题活动先进单位、市八类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和市“A级学校食堂”等荣誉称号,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学校荣获团体奖、优秀组织奖近30个。
我校还顺利通过省安全文明校园评估验收、省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省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评估验收、市信息化工作评估验收,并先后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现场会、市教育系统职称工作现场会等十多次会议中作经验交流。先后接待过几十批国际教育代表团和近百批国内考察团的考察访问,先后承办过省级活动近十个,市级活动数十个,均 受好评。
2、教师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为教师成长开辟新的空间。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我校师资结构的特殊性日益明显,我们提出了“用事业来统一,用规范来约束,用情感来维系”的理念,让这个由校内教师、社会招聘教师和新教师组成的教师群体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以《教师宣言》为抓手,借助主题活动与理论研究加强师德建设,人人知师德规范,人人规范师德行为,人人彰显师德魅力;推进“青蓝工程”建设,制订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聘请专家学者与本校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形成导师团,发挥名师作用,放大名师效应;推进“书香工程”建设,强化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型校园与学习型组织,使学习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使反思成为推动教师成长的动力;切实优化关爱教师的人文环境,努力为教师提供开放的有利于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让更多的教师成长在实小、成功在实小、成名在实小。
三年来,有20余名教师受到省、市各类表彰,有近30名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科教学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百余名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心得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十多名同志在市级以上学术活动中作讲座、报告;“十五”期间有9项国家、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有1人荣获“江苏省特级教师”称号,有7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11人被评为市教学能手,使得我校目前在岗的特级教师达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达13名,市级教学能手达18名。
3、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成长提供新的动力。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以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启发学生自主发展和主动创新,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确立“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的理念,兼顾特长学生的潜能挖掘与全体学生的整体提高,兼顾个体的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通过建设学生社团和开展校园“四节一周”活动,对学生加强智能开发和才艺、技能、生活适应等多元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教育理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年来,我校1名同学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少先队员”,1名同学荣获“第五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创意奖,成为苏北第一人;30多名同学被评为盐城市荣誉表彰;在全省英语、信息、科技等多类多项小学生比赛中获一流或最好的成绩,有数百名学生在市级以上书画、音乐、舞蹈等各种比赛中获奖;学校蓓蕾艺术团、少年警察大队、少儿书画院、小书虫读书俱乐部等少儿社团还多次在省、市各项活动中展现风采,赢得赞誉。此外,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考核测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毕业生在小升初中体现了强劲的学习和发展后劲,广受社会好评。
某学校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凭借民营机制的独特优势使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已成为全市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为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增强了教育的供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教育规模和特色办学等方面补充了公办教育之不足,并为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吸纳了社会资金,补充政府教育经费之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与事业发展的矛盾,并为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充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教育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 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推进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投资和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教师成长开辟了新的空间,为盐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情况
我校七年级新生按照县教育局招生办划片招生名单就近免试入学。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要求转学到县城中学就读的,学校都按规定为其办理转学手续。对符合转学手续的学生,学校都按学籍管理规定为其办理。
本学,我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班级人数。不分重点班。平行班均衡配置教学资源。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双休日不组织学生有偿补课。
学生使用的教材为国家规定的免费教科书,教辅材料由市教育局和新华书店推荐,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购买。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情况
学校按照规定实行“两上两下”编制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公用经费的支出。积极推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县教育局能提前预拨公用经费,确保学校正常开学。
三、教育收费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标准,只收取学生的作业本费。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教材费、寄宿生的住宿费。所以规定的教学内容均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存在面向学生收费的各种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等现象。不存在向学生收取试卷费、复印费、班费、资料费、补课费等违规行为。
四、学校安全工作情况
我校历来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年初,学校就专门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谋划学年的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予以执行。学校不断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以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和播放影片等方式,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这些措施不断增强了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救、自护能力。多年来,我校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卫生安全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卫生养成习惯教育,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督查。确保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制定了相关的卫生制度和应急预案。尤其是甲型流感爆发以后,我校立即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了对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教育,加强了师生晨检午检和缺勤、因病在家学生的跟踪监测,加强了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消毒,认真及时地按流程执行报告制度。
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今年教育局给我校补充了一位“三支一扶”新教师,给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学年我校共有教职工43人,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2人,30岁一下的教师1人,绝大多数教师都处在35—45岁之间。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但学科结构相对不合理,语数英等基础 学科教师相对富余,音体美、综合实践方面教师相对不足。
从2009年1月开始,教师实行绩效工资,虽然绩效工资的具体执行办法尚未颁布,但每位教师都已经领到从09年1月以来每人每月300元的绩效工资预付款。
学校所有教师都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认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和网上远程进修,严格认真地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对教师培训的所有费用和交通差旅住宿费用予以全额报销。
学校重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并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通过教研活动和师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校涌现了一大批业务水平高、师德素养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学校的办学行为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在市政府召开过全市教育督导暨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后,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了宣传学习,并且对照要求进行了自查整改,同时还积极制定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宣传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9月3日,我校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传达了市教育局9月2日召开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会会议精神以及省教育厅的文件。会上校长袁凌建带领全体教职工学习了朱局长、张局长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到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同时,袁凌建校长号召全体教职工结合学校当前实际,围绕为了残疾孩子健康成长,为了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切实行动起来,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狠抓学校管理,大力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此外,夏智标副校长还就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教务处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培训讲座、座谈研讨等形式,多途径地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从不同角度针对当前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撰写心得体会,切实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位,把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求政教处召开家长座谈会,引导广大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支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共识,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认真自查自纠,规范办学行为
9月中旬,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在充分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照标准深入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通过自查,我校未发现一例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具体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是我校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二是我校做到了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 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同时每天保证学生阳光运动一小时。三是我校能够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我校低年级按上级规定,从没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四是我校严格规范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五是我校能够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广大教师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十不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六是我校教师均能够按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等。并且能够围绕校本研修方案主题进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七是我校能够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没有一位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以及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等。八是我校无一例因成绩差、行为差为理由,拒绝学生入学、劝其转学或勒令退学,人为造成学生流失。
三、采取务实措施,办学成效显著
虽在自查中未发现一例不规范行为,但我们自知与先进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离素质教育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校采取了积极措施,落实了各项工作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树立“氛围优于制度,服务大于管理”的理念。首先我校完善了岗位职责,实施了精细化管理,整个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做人到育人均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了师生行为,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是开展了“塑形象,做满意师生”活动,把全校师生导入“强制教育——逐渐适应——自觉遵守”这一良性循环轨道,逐步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科学管理氛围。第三是开展“校荣我荣”教育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职工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了处室为基层服务、领导为群众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营造出了团结和谐干事业、同心同德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首先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通过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和谐团队评比”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努力打造出了“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质量生活”的校本师德精神。其次是围绕“实效教研、有效课堂”,认真落实“四个一”活动和“五课”制度,认真做好“三备”要求,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第三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开展“教学六认真”活动,通过“教学行为规范月”,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优化了课堂教学,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第四是立足实效,抓住特色,深入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
三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全力为学生量身打造成长之路。首先以健康发展为主,通过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月”、“安全伴我行”等活动,充分利用课堂渗透、校园文化以及板报、橱 窗等宣传阵地,多渠道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其次是以和谐发展为主,通过环境布置、礼仪教育等为学生创建温馨环境;通过开放美术室、多媒体室、图书室、书法室等以及各种活动团队的建设,为学生创建了自主发展、自主教育的空间等,实现了学生主动、能动的和谐发展。第三是以全面发展为主,学校遵循“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整体办学思路,坚持走艺术特色教育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一方面让学生受到艺术上的熏陶,另一方面让学生有一技长,有自食其力的生活本领,为残疾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校措施得力,求真务实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2010年我校再度被市人事局、市教育局表彰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且在落实“打造艺术特色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的办学目标上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学校相继开设了杂技、服装、美术、书法、舞蹈、手工制作等校本课程,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升学有希望,就业有技术,生存有基础”。尤其是我校的杂技课程,现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杂技进特校、进课堂创全国特校之先河,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把杂技作为校本课程的学校。目前,经过杂技教师的严格训练下,学生的鼎功、筋斗、舞蹈基础等各项基本功提高很快,排练的《软功造型》、《集体车技》、《草帽》、《转毯》、《小武术》等节目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我校节目《车技与柔术》在《校园之春》晚会上赢得的掌声是最多的,也是最热烈的,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评为“最受观众喜欢的节目”。在全市“教研赛考评”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由于我校特色办学成绩显著,被市教育局表彰为为“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先进单位”,等等,目前,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里,素质教育就像春风细雨一样,滋润着每一寸土壤,浇灌着每一位师生的心里。富有特色的品牌教育,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创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求索,努力开拓,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学校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