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及其当今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及其当今局势
对中国的影响
贾丽红
2012-02-17 13:56:49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历史上来看,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是中国对西域的统治时期的西部边界,是阻隔西边大帝国向今天的新疆地区扩张的屏障。自从俄苏 19 世纪侵占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后便以此为据点开始了对中国新疆地区的长期的渗透和颠覆。当代吉尔吉斯斯坦在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和能源安全三个方面对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当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很大程度上由美国和俄罗斯操控并不断发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中国;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20(2010)06-0092-05
作者简介:贾丽红(1972-),女,山西阳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中亚、美国国际关系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于 1991 年从原苏联独立出来,这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次以国家身份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吉尔吉斯斯坦因其地形、地理位置、民族宗教构成,对中国而言一直非常重要,而近年来又因其国内局势的特点更应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
一、历史上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
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北部是天山的西段,地势很高,有著名的伊塞克湖,所以北部一般被称为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南部地势较低,是费尔干纳盆地的一部分。历史上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历史上中国对西域的控制基本上总是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失守会导致西域其他地区的失守或**。
中国最早对西域进行行政管辖始于汉朝。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实力强大并对汉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汉武帝欲与西域的国家结盟共同对抗匈奴,为此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对西域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却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汉朝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西汉时,乌孙国主要在伊塞克湖周围地区,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国。汉朝与乌孙国建立联系后,通过联姻、联盟等方式逐渐扩大在乌孙国的影响力并最终使其归属汉朝。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管理西域,其管辖的范围西起大宛及其北部的乌孙国,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地区。
中国历史上又一段对西域进行长期管辖的时期是唐朝,但唐朝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往西的统治不是很稳固,其比较稳固的边界却仍在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这是因为下文将要提到的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以西曾受过西方来的大帝国的轮番侵略与影响,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却没有受到西方来的大帝国的入侵,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与汉文化的联系更密切一些。“费尔干纳地区同唐朝的关系更为密切,其国王对唐朝也最忠诚。”[1]237
考察中国对西域的管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历史上中国在西域的统治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而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以西的影响力有所减弱,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相比中亚其他地区而言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中国更加重要;
二、沙俄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之前的中国汉唐朝对西域的失守主要是由于中原的**引起的,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与新疆地区总是同时脱离中原政权的统治;
三、清朝末期中国失去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而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失守导致了西域外的大国以此为据点对中国新疆的不断的侵扰,造成了中国西部边界的长期不安全。
第二,历史上除俄苏外,西边的大帝国向中亚的扩张一般仅到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从未跨过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占有中国的新疆地区。
中亚在历史上多次遭到过外部势力的控制与管辖,除了东方的中国与蒙古势力外,来自西方的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阿拉伯帝国与俄罗斯苏联帝国都曾先后统治过中亚。兴起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兴起于公元前 4 世纪的马其顿帝国均把统治的触角伸向了中亚,但这两个帝国的势力都没有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地区[1]125。第三个从西边入侵中亚的大帝国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将领屈底波和纳斯尔曾先后到达过费尔干纳地区,但他们的统治却非常不稳固,都没能越过费尔干纳的山地到达塔里木盆地,而且,阿拉伯势力从没有到达过伊塞克湖周围的地区。总之,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没能到达或完全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这第一是因为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远离这些国家的统治中心,这些帝国的力量到此已消耗不少,第二是受当时技术力量的限制,第三是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成了这些帝国东扩的界限,而他们也没有以此地为据点骚扰我国的新疆地区。
俄苏是中亚西边的唯一完全占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大帝国。俄国从 18 世纪开始向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扩张,19 世纪中叶之后,俄国的势力开始伸向哈萨克斯坦以南的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中亚其他地区[2]。俄国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占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后,就以此地为据点,一直断断续续进行着骚扰及分裂我国新疆的活动,如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对阿古柏分裂活动的支持、20 世纪40 年代对新疆地区的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支持与怂恿、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对在中亚地区建立“东突”组织的活动的鼓励与支持[3],给我国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第三、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中等规模的、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国家总是同时占有新疆的部分或全部。
以全球视角来看,中亚地区是战略低地,即此地总是被其他强国所占领,而发源于此地的国家从没有一个成为世界性大国。但中亚地区在历史上却不乏中等规模的国家,而考察这些中等规模的国家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的国家总是能占有中国新疆的部分或全部,因此可以说对于中国的 新疆而言,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是一个战略高地。
以中国通西域算起,中亚地区统治过中国新疆的中等规模的国家主要有乌孙国、西突厥、喀喇汗国、西辽、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等,而这些国家的统治中心都在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乌孙国是中国汉朝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中的一个大国,它在西汉强盛时期曾归属中国,此后也断断续续向中原政权进贡,但乌孙国总体而言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乌孙国的国都设在赤谷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国伊塞克湖州伊什提克城),以伊塞克湖周围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势力,国土囊括今天新疆的部分 地区。兴起于 6 世纪的西突厥汗国的统治中心在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南到伊塞克湖周围地区)。西突厥人分为十部,分布在楚河(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河)两岸,其中五部分布在楚河以东,另五部分布在楚河以西。西突厥汗国的主要国都之一千泉就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的托克马克城的附近。以七河流域为据点,西突厥汗国开拓了非常辽阔的疆域,其国土东到阿尔泰山,西到里海,南至阿姆河,包括中国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公元 11 世纪和 12 世纪,中国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先后由喀喇汗国和西辽控制,这两个国家的都城都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北部的托克马克城(喀喇汗国时称为巴拉沙衮,西辽时称为虎思斡耳朵),而这两个国家皆以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为中心统治着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随后,成吉思汗的后代所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都统治着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和中国的新疆地区。虽然这两个国家的首都在伊犁河谷地,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是这两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看出,在 19 世纪西方势力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以前,中原政权的威胁来自北部而非西域,同时,中原政权对西域的失守是由于中原的**或分裂而非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但从俄苏及其他西方势力占有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虎视新疆开始,西域开始成为中国的不安全地区之一。由此可以说,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对于中国西部安全乃至全国安全而言都非常重要。
二、当代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
当代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传统安全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安全而言是个战略高地,是扼守新疆安全的门户。
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山地国,北部是天山山脉的西段,由吉尔吉斯山、昆格山、塔拉斯山、泰尔斯山等组成,南部是由费尔干纳山和阿赖山构成的费尔干纳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全国平均海拔 500 米以上,1/3 的地区高达 3000-4000米。与东西地区相对照,吉尔吉斯斯坦险峻的地势更显突兀:吉尔吉斯斯坦西部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势非常平整,一马平川,而东部是广阔无垠的塔里木盆地,因此,不难理解,历史上的大帝国总是能很轻易地占有中亚的其他地区,却难以攻克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也不难理解历史上占有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总能把势力伸向中国的新疆地区。19 世纪沙俄征服中亚时,一位沙俄将军赤裸裸地表示,“将费尔干纳省这样一个在所有方面都是富饶的地区并入我国不仅绰绰有余地补偿了占领费用,而且还带来一个极为重要的好处,这就是我们取得了进攻中国„„的一个最好基地。”[4]1876-1877年,沙俄的库罗巴特金奉俄突厥斯坦总督考夫曼之命考察征服新疆的阿古柏势力时指出,俄军只会在山地遇到抵抗、受到阻拦,而在塔里木盆地的开阔战场会如同吉尔吉斯斯坦以西的其他中亚战场一样轻松[5]。因此,吉尔吉斯斯坦是新疆安全的屏障,可以这样说,对中国而言,吉尔吉斯斯坦安则新疆安,吉尔吉斯斯坦危则新疆危。
苏联解体后,我国新疆边界取代苏联的是三个 国家,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但就新疆的传统安全而言,吉尔吉斯斯坦远比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重要。哈萨克斯坦地势比较平坦,对新疆不构成居高临下的地势落差,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接壤的东部位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此地冬季漫长严寒,多数地区终年积雪,交通非常不便。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新疆的安全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而我国应保证吉尔吉斯斯坦不被其他大国所占有或挟持。
第二,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打击新疆的三股势力而言非常重要。
苏联解体后,三股势力对我国新疆的安全构成 极大的危害。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其对我国的危害具体是指属于突厥语族的、主要居住在南疆的分裂主义者在全球伊斯兰教复兴的潮流中、通过恐怖主义方式、在境外敌对势力的帮助下意欲把新疆从中国分离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突厥人于公元 6 世纪兴起于阿尔泰山,之后突厥汗国虽然灭亡,但突厥人和突厥语却保存下来并向西一直扩散到小亚细亚半岛。突厥人与各地原住民通婚、共同生活,使得突厥语族成为从今天的土耳其到新疆这条狭长地带的主要语言,而 11-13 世纪的几个突厥语族王朝(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尔柱王朝、花剌子模王朝等)的建立强化了突厥化的进程。18 世纪,西方和俄罗斯开始把中国南疆地区命名为“东突厥斯坦”,而俄罗斯 19 世纪后期占领了中亚并把其归属为“突厥斯坦总督区”后便把下一个侵略目标定在了所谓的“东突厥斯坦”[6]。在外国势力的怂恿、帮助下,1933 年和 1944 年,新疆分裂分子先后成立了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虽然它们成立不久就消失了,但它们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上世纪末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新疆地区的“东突”分子似 乎看到了分裂新疆的新的契机,他们在泛突厥主义者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借助迅猛发展的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大肆开展分裂新疆的活动,制造了如 2008 年奥运会期间新疆地区的一系列恐怖破坏活动及 2009 年的“7·5”事件,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局势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阿拉伯帝国在 7 世纪末攻入中亚并把伊斯兰教带到了中亚,而阿拉伯人在 9 世纪退出中亚后,伊斯兰教却在中亚留了下来并继续强化及向外传播。今天,中亚五国及中国西北边疆的一些民族(如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整个伊斯兰世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宗教复兴运动。在宗教复兴的浪潮中,一些穆斯林走向了极端,要求严格按照《古兰经》的教义生活,并诉诸恐怖主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者和国际恐怖主义者与泛突厥主义者相互交织,怂恿并支持中国新疆的“东突”分裂分子,给中国铲除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稳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打击新疆地区的三股势力而言非常重要。新疆“东突”分子得到了国外三股势力的扶持与鼓励,而“东突”分子在国外活动的重要基地、“东突”分子从中国逃走的通道和落脚地主 要是中亚地区、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费尔干纳地区。与新疆交界的国家中,只有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操突厥语族的国家,所以这两个国家是协助中国打击“东突”势力的最重要的国家,而吉尔吉斯斯坦则更重要一些,因为哈萨克斯坦的伊斯兰教气氛并不浓厚、国家局势比较稳定。而吉尔吉斯斯坦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与中亚以及西方的主要通道。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对于阻断“东突”分子的往来路线、铲除三股势力,进而维护我国的非传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在能源安全方面,吉尔吉斯斯坦是保证 我国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能源多元化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逐步上升。1993 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5 年,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大量能源消费依赖进口。目前,中国进口的石油约 1/2 来自中东,约 1/4 来自非洲,而这样的能源进口结构具有很大的风险及缺陷。第一,中国进口石油所依赖的许多中东和非洲国家(如伊朗、苏丹、利比亚等国)的政局非常不稳定,这对中国的石油市场构成潜在的风险;第二,中国进口的石油 4/5 须经过美国及其他大国一直想操控、搅局的马六甲海峡,而一旦马六甲海峡局势生变,中国能源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及破坏;第三,相比较油气的陆路管道运输,海运的成本较高,尤其是考虑到中国通过海运进口的石油基本上依赖外国船队,中国船队的份额仅达 10%左右[7]。基于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能源“多元化”的战略构想,即中国应多渠道地进口能源,以免被动、生险。
吉尔吉斯斯坦是保证我国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渠道之一。中亚的能源目前虽然在已探明储量和产量方面都不能与中东地区相比,但中亚能源的潜在储量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世界能源的“新贵”,被称为“21 世纪的能源基地”,又因其毗邻中国,所以是中国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依托。中亚五国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三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油气资源相对匮乏。但由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内陆国与中国不接壤,它们的油气须途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才能到达中国(塔吉克斯坦因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向中国中转能源)。目前中亚向中国出口油气的渠道只有哈萨克斯坦一国(借助中哈石油管道和土-乌-哈-中天然气管道),而如果中国只依赖哈萨克斯坦的话,哈萨 克斯坦势必会对中国进口中亚的油气资源形成垄断,这与“多元化”的要义相悖。所以,要想真正实现中国能源的多元化、进而实现中国能源的安全,吉尔吉斯斯坦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吉尔吉斯斯坦当今局势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吉尔吉斯斯坦当今局势有如下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吉尔吉斯斯坦的局势基本上可以说是“美俄共治”。“美俄共治”吉尔吉斯斯坦主要体现在两点,即美国和俄罗斯都在吉尔吉斯斯坦建有军事基地及美国和俄罗斯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着吉国的局势。“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借机阿富汗反恐军事行动于 2001 年年底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马纳斯军事基地。2003 年 10 月,俄罗斯在吉国境内离美国玛纳斯军事基地几十公里处建立了坎特军事基地。这样,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国土面积不足 2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美俄军事基地的国家,实属罕见。美俄在吉国建立军事基地至今经历了租金涨价、关闭**、吉国国内局势**等事件,但这些事件都没有动摇两国长期驻扎吉国的决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国和俄罗斯操控吉国的局势。美俄两国自吉国独立以来一直向其提供大量的资金与援助,积极介入、干预吉国国内政局的发展。如下文所述,吉国自独立以来政局一直不稳,骚乱时有发生,而这与美俄两国插手吉国内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010 年6 月吉国南部发生了严重的民族冲突后,当时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奥通巴耶娃向俄罗斯和美国均提出了要求其军事介入吉国的请求,虽然这一请求遭到了的拒绝,但这充分说明了吉政府治国的不力和美俄两国对吉国局势的重要。2010 年吉国发生两次骚乱后,美俄两国之间进行了多次的协商并于 6 月24 日发表了针对吉国局势的联合声明,这使大多舆论认为吉国形成了美俄共治的局面。
第二,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局势非常不稳定。吉国独立不到 20 年却多次发生吸引世界眼球的骚乱或事件。2005 年 3 月 24 日,由于对议会选举不满,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在首都比什凯克爆发了夺权性质的骚乱,总统阿卡耶夫当天逃离吉国,反对派领导人之一巴基耶夫随后就任吉国总统,吉国政权在**中进行了更迭。五年后,类似的一幕在吉国再次发生。2010 年 4 月 7 日,当年与巴基耶夫并肩推翻阿卡耶夫的奥通巴耶娃再次领导了推翻巴基耶夫的政变,吉国政府再次通过暴力形式进行了变动。2010 年6 月 10 日,即巴基耶夫政权被推翻的两个月后,吉国南部发生了惨烈的民族冲突,吉国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与最大的少数民族乌兹别克人爆发了冲突,几千人死亡,约 10 万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吉国南部在一段时期内失去控制。之后,2010 年10 月,奥通巴耶娃领导的政府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使吉国由总统制变为议会制,但鉴于吉国纷繁复杂的民族、部族、政党矛盾,多数分析认为议会制不符合吉国的国情,而不稳定将会是今后吉国的一种常态。
吉尔吉斯斯坦当今的局势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不能不警觉。
第一,美俄共治吉国首先在传统安全方面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前文分析可知,吉国对中国的新疆地区而言是个战略高地,如果某一大国操纵了吉国的局势,新疆乃至中国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当今美俄两国操控着吉国局势,这对中国非常不利。美国是在“9·11”恐怖袭击后以反恐、军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借口下进驻中亚的,(当时五国中除了土库曼斯坦外,其余四国或者向美国开放领空、领土,或者允许美国在其国土设立军事基地),但时至今日,美国军事力量已从中亚其他国家退出,只在吉尔吉斯斯坦这个与阿富汗并不接壤并对中国具有极大战略价值的国家坚决不退出。从2001 年至今,上海合作组织、吉国政府、俄罗斯政府等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过要求美国军事力量退出吉国的主张,但美国总是能留下来。有分析认为,美国在吉国设立军事基地的主要意图是立足中亚、对付阿富汗的恐怖主义,但本文认为,美国在吉国军事存在的最主要意图是对付中国。俄罗斯也是同样。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也不接壤,两国中间隔有广阔的哈萨克斯坦,但俄罗斯却选择在吉国建立军事基地,也是剑指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和俄罗斯在吉国的巨大影响力给中国新疆地区的安全形式造成非常大的威胁。美俄两国在吉国是一种博弈的、对立的关系,共治吉国只是一种妥协,但不管 是美国单独控制吉国、俄罗斯单独控制吉国、还是美俄共治吉国对中国都不利(英俄两国在 19 世纪合谋出卖新疆的利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同样,美国和俄罗斯操控吉国局势还会在非传统安全和能源安全两方面对中国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二,吉国局势的不稳定会给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和能源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即使没有大国的干涉,吉国局势的不稳定对中国依然有害。从前文分析已知,危害新疆地区安全的三股势力主要由吉尔吉斯斯坦进出,因此吉国对新疆地区非传统安全至关重要。一个真正独立的、稳定的吉尔吉斯斯坦符 合中国的利益,但我们可以看到,吉国的两次政权更迭几乎都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时任政府几乎没作任何还击就逃亡国外,可想其对国家的统治多么脆弱,而奥通巴耶娃政府一度难以控制吉国南部局势。吉国的不稳定势必会波及新疆的安全。其次,吉国局势的不稳定也使得其难以成为中亚能源运往中国的中转站,因为在一个恐怖分子横行的地区铺设石油管道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 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2] 马大正,冯锡时.中亚五国史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9.[3] 赵华胜.中国的中亚外交 [M].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8:13,63,68.[4] 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第 2 卷[M].新疆大学外语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05.[5] 库罗巴特金.喀什噶尔:它的历史、地理概况,军事力量以及工业和贸易[M].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21-222 页.[6] 潘志平.“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与“维吾尔斯坦”[J].西域研究, 2004(3):55-56.[7] 秦晓.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J].中国能源,2004(7):5.[责任编辑:孟 楠]
On the Significance Kyrgyzstan has on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n China
JIA Li-hong(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100872)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s in Kyrgyzstan are largely manipulated by USA and Russia, and the political chaos in Kyrgyzstan has been intensified by this manipulation.This situation has seriously influenced China’s geo-political safety.Key words: Kyrgyzstan, China, Significance
第二篇:中东北非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这个我们主要是从经济方面来谈的。非洲和中东政局不稳加剧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升全球经济的通胀态势。通胀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直接取决于通胀形势的发展。中国对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约为3.8亿吨,进口量约为2亿吨,约占总消费量的54%;201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提高到了53%,从中东和非洲的原油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1%。国际油价的飙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胀给我国的通胀形势带来很大的压力,将直接加大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抗通胀博弈成本会进一步上升。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中国抗通胀难度升级。
第三篇:论半岛局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论半岛局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摘要:朝鲜半岛位于我国东北方,与我国直接接壤,现存在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半岛的稳定对中国国家安全乃至是世界的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半岛局势动荡不安,朝鲜同韩美等国的冲突不断升温,战争一触即发。本文试论了当今朝鲜半岛局势,并就其对中国国防安全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方案展开研究。
关键词:朝鲜半岛 核危机 国家安全局势 周边关系 引言:自朝鲜战争后韩国同朝鲜虽然偶有摩擦,但是在双方领导人的带领下两国关系日益稳定友好。然而自2007年李明博当选为韩国总统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近年来半岛局势动荡不安,朝鲜同韩美等国在核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冲突不断升温,战争一触即发。无疑,朝鲜半岛的稳定对我国国防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必须促使朝鲜放弃核武器的研究并威慑迫使美国放弃对朝鲜宣战。正文:
朝鲜半岛当前局势及起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同美国打败日本并在朝鲜半岛分别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和资本主义国家韩国,从此半岛上就存在了两个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并于1950年双方爆发朝鲜战争。此后虽然双方偶有摩擦但半岛局势总体平稳,两国都呼吁开展统一爱国运动,并且双方交流合作逐步深入。但是,自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并且在天安号事件发生后,半岛局势骤然恶化。近年来,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妄图制造核武器,这更使战争的乌云笼罩在了朝鲜半岛,而美国也接机插手,向联合国发起提议对朝鲜实施制裁。如今,朝韩双方之间已经切断了一切联系,1朝韩开城工业园区关闭,朝鲜更是进入“战斗状态”。朝韩双方剑拔弩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半岛准备大搞军演。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上看来,朝鲜半岛非常重要,它扼守中国的东大门,朝鲜更是可以作为我国抵御外敌的前沿阵地和战争缓冲区,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一百多年来,朝鲜半岛发生的重大事件,也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3如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野心隐藏已久的日本借机挑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进而入侵了中国。再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引起了美国的干涉,并且将战争牵连至我国东北国土并且因此直接导致我国收复台湾失败。所以朝鲜局势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关系到我国的内部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否拥有一个安定有利的国际环境,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今,朝韩两国冲突不断升级,美国以朝鲜威胁世界安全为由不断进行干涉,中国也因作为2六方会谈的主办国,被卷入了半岛风云中。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现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动荡不安,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国同朝鲜的关系也注定中国无法置身事外,3一方面,由于朝鲜与中国的关系。如果中国支持联合国对朝鲜进行制裁,必将使美国的势力渗透到鸭绿江边,大量的朝鲜难民也将给中国带来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不对西方国家的要求做出一定回应,又会给中国的外交带来不利的局面。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我国对半岛局势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 1.在关于朝鲜半岛的问题上,中国要牢牢坚持对自己有利的立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人民的独立自主,对于朝方提出的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我们也要坚决否决。
2.中国要做好和平谈判与军事斗争的两手准备。一方面尽最大可能把各方重新聚集到谈判桌旁,争取通过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半岛无核化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中国的军备,尤其在东北要防止突发事件以及战争的降临。
总结:现今,4整个世界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世界和平主义者的世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以及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从本国利益出发维护半岛稳定,切实维护好我国利益。
参考文献
1)《朝鲜宣布全面冻结朝韩关系》,《南方日报》,2010年5月26日。2)《温家宝谈天安舰事件:朝韩若冲突中国难于幸免》,中新社,2010年6月2日。3)
4)
《论近期朝鲜半岛局势及中国的对策》正文第一标题第二段 http://wenku.baidu.com/view/e1c5d8d428ea81c758f57847.html
《论朝鲜半岛当前局势与未来走向》 总结
http://wenku.baidu.com/view/1e64a51ec281e53a5802ff3c.html
第四篇: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东局势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每每谈起中东,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不外乎“战乱与流血”。不过熟悉点历史的都知道,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特别是近期的政治动荡更是让中东地区和平可望不可及。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沙特阿拉伯派出部队平息巴林内乱,也门**不断升级,叙利亚危机的出现,中东地区正不断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预测和危险的地方。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造成中东问题现状的因素诸多,但大多数都围绕着该区域的宗教冲突以及领土冲突。首先是中东内部矛盾突出,经济不景气、民生凋敝,社会问题严重造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中东国家的政治体制僵化,严重影响到了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次是外部势力的强势入侵,国外势力破坏性地对中东地区进行资源掠夺和赤裸裸的政治干涉。
关注中东地区的**,人们首先关心的将是石油价格变化。石油是一种极具政治性的资源,中东局势牵动全球政治、经济走向,历史上三次油价大涨均与中东政局相关。对中国而言,中国的经济深受本次中东地区系列**的影响。本次**覆盖中国85%的石油进口量,而且中国进口能源60%经过亚丁湾,中国出口欧洲的大部分商品也经过该区域。
中国现在的经济命运已经与全球局势息息相关,中东这样举足轻重的全球能源重地已经对中国经济构成了很大影响力。我们应正确处理好动荡局面,确保新的全球格局下中国的既有利益不损失,进而巩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根基。
以中东地区为鉴,“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正确的选择。中国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政治上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其次,经济上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再次要主动积极切入中东地区的利益分成,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有就是,中东地区的**的根源有很大一部分是因宗教、民族冲突,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吸取教训,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国要继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五篇: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十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作者:杨丹志
2011-6-13 11:07:26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
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为危急的一年。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连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韩国军演的刺激之下炮击延坪岛并造成韩方人员伤亡韩美随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韩国也在延坪岛附近海域持续举行高强度军事演习更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爆发冲突的危险也急剧上升。朝鲜与美韩同盟两个敌对方一度将战争边缘政策演绎至极至。
然而令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此前曾严厉警告将对韩国持续军演进行严厉反击的朝鲜却声称韩方的演习不值得回应。在保持克制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开展反战运动。同以往一样朝鲜的出人意料之举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随着2011年新年的到来朝鲜方面和韩国方面均对外释放出一些和解的信号。朝鲜半岛局势似乎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但鉴于导致朝鲜半岛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化解敌对各方互信缺失当下及未来中长期内冲突和对抗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在该地区爆发刚性冲突的危险仍将长期存在。这也使得2011年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从战争边缘到重启和解之门?
2010年3月26日正在韩国西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韩国海军天安号爆炸沉没。46人死亡。天安号事件很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引起了连动效应。自此朝鲜半岛局势开始了持久的动荡。
朝鲜半岛危机与对立各方的战争边缘政策
天安号事件后韩国总统、韩国外交和通商部反应强烈指责朝鲜策划实施了这次对天安号的攻击。并就今后如何制止和防范朝鲜的挑衅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特别演讲中指出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点。朝鲜将为侵害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朝鲜船只将不能通过韩国控制的任何水道[在过去朝韩双方关于海上交通的协定中朝鲜船只可以通过韩国控制的部分水道。]双方过去用于交流与合作之需的海上通道将不能再被朝鲜利用以发动武装挑衅。朝韩之间的贸易交流也被停止。李明博甚至对朝鲜的国家属性也予以抨击:他认为朝鲜是仍然相信制造威胁和采取恐怖行动的国家。朝鲜的目的仍然是鼓动分裂和冲突。李明博还强调韩国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 Secial Address to the Nation by resident Lee Myung-bak, htt://.mofat.go.kr/english/
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
韩国外交与贸易部也发表声明将天安号沉没事件定性为朝鲜以武装袭击的方式对韩国进行的军事挑衅行为对联合国宪章、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内部基本的协定构成了实质性地侵犯。声明指出韩国政府将通过建立在美韩两国总统和其他高层磋商基础上的美韩同盟对朝采取严厉的措施。[ Statement by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
韩国国防部声明则明确提出了韩国的应对之策。声明指出为了应对朝鲜的威胁和挑衅韩国武装力量将通过韩美联合情报收集以及针对朝鲜挑衅行为迹象的24小时监视保持高度的军事应急状态。同时韩国还制定了包括心理战、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在西海举行韩美联合反潜演习及海上封锁演习等对策。[ Statement by
the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se, 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
天安号事件后一个由韩国、澳大利亚、瑞典、英国美国专家组成的民间-军事联合调查组以及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情报人员协力对此事件进行调查认定是朝鲜潜艇在水下发射的鱼雷击沉天安舰并向联合国提交报告。[ Letter dated 4 June 2010 from the ermanent Reresentative of the Reublic of Korea to the United Nations addressed to the resident of the Security Council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国家联合国秘书长以及部分国际组织诸如欧盟和北约均已发表声明谴责朝鲜并宣布对韩国的支持。由于中国与俄罗斯是半岛的邻居同时也是韩国的战略伙伴韩国政府就朝鲜的军事挑衅问题与中、俄进行了磋商。韩国还先后与欧盟、北约和东盟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朝鲜的挑衅利用包括G8、G20和亚欧会议等不同的国际场合谴责朝鲜的挑衅行为。
2010年5月18日针对朝鲜半岛局势美韩两国总统进行了磋商。随后双方开始了实质性的磋商。包括5月26日希拉里国务卿访问韩国6月底韩美举行首脑峰会以及7月22日举行美、韩2+2外长和防长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天安号事件后美国与韩国在黄海和西海举行多次联合军事演习。从演习的规模、强度和频度来看均为近年来少有对朝鲜构成了强大的威慑。朝鲜半岛安全形势也随之恶化。
2010年朝鲜11月上旬朝鲜向到访的美国核科学家赫克公开其铀浓缩设施。赫克说这座铀浓缩工“极其现代化”这些铀浓缩设施“可以用于生产核弹使用的高纯度浓缩铀”。朝鲜官方媒体
《劳动新闻》11月30日则发表社论说为“和平利用核能”拥有数千台离心机的铀浓缩工正在运转。藉此朝鲜高调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核生产能力。11月23日被韩国军事演习激怒的朝鲜炮击韩国控制的延坪岛并造成韩国军人和平民四人死亡。韩国进行了炮火回击。11月28日起美国与韩国在西海举行历史上双方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标志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韩方认为朝方炮击延坪与过去朝方制造的摩擦不同这是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以来朝鲜首次用大炮攻击有双方争议地域。同时韩方认为由于朝鲜已经确定政权接班人朝鲜炮击延坪并不是为了转移视线。朝鲜的目的是向外界发出警告:金正日依然在位握权核计划也将继续。而任何针对朝鲜政权的外部军事行动都是朝鲜不能忍受的。韩方认为不管炮击延坪是否是朝鲜精心设计展示朝鲜力量的目的无疑已经达到。韩方还认为朝鲜炮击延坪无可争议地对韩国构成了武装挑衅使事态向更糟的方向发展。朝鲜甚至非人道地向平民开火这种行为令人难以容忍。
延坪炮击事件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11月29日对国民的演讲中指出“朝鲜此次的攻击从性质上看与过去完全不同。在朝鲜战争后朝鲜有过多次对韩国的渗透和挑衅但从未对韩国疆域直接发动攻击。”------“朝鲜不顾我们的耐心和维护和平的意愿肆无忌惮地发起了挑衅。我们已经明确认识到面对武力挑衅只有严厉应对才能阻止战争才能维护和平。”[ Address to the Nation by resident Lee Myung-bak on the shelling of Yeonyeongdo by North Korea, 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
从2010年11月28日开始至12月底韩美协同以及韩国独立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参见表一)
表一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
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韩国西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12月6日至12日韩国军方在29处地点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0日韩国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3日韩军方在首尔军用训练场大规模联合火力演习。
美韩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没有引起朝鲜的激烈反应。但朝中社12月27道称美国和韩国的好战分子不应误判朝鲜维护和平的意志应立即停止他们旨在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鲁莽军事挑衅。[
转
引
自
新
华
国
际htt://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28/c_12924360_3.htm.]朝鲜《劳动新闻》27日发表说朝鲜对于韩国挑衅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韩国继续进行不知分寸的挑衅“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 转引自新
华
国
际htt://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28/c_12924360_3.htm.]鉴于朝鲜对外行为的难以预测性国际社会担心韩国持续军演会进一步刺激朝鲜引起朝鲜更激烈的反应。有可能导致新的冲突产生和冲突的升级。在2010年岁末朝鲜半岛局势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但总体上看无论是韩国还是朝鲜甚至也包括美国在内都不希望把朝鲜半岛局势拖入战争但美韩与朝鲜彼此又都希望通过军事手段甚至战争威胁来压迫对方作出政治让步。双方实则都在奉行战争边缘政策。这使得各方间在朝鲜半岛的博弈具有在军事、政治和战略层面综合博弈的特质。同时也为各方今后开启和解之门创设了机会。
重启和平之门?
朝鲜半岛危机在2010年岁末似乎发生戏剧性的变化。面对美韩协同以及韩国单方面军事演习的咄咄逼人态势朝鲜并没有采取冒险性的军事行动而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2011年1月1日朝鲜《劳动新闻》等三家报纸发表联合旦社论表示朝鲜将在新的一年里高举“全民族团结起来开创自主统一新局面”的旗帜大力开展旨在改善朝韩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斗争。1月3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发表新年特别演讲声称“对话的门尚未关闭只要朝鲜表现出诚意韩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推动朝鲜扩大经济合作。”在重启六方会谈问题上韩国立场也有所松动韩国联合通讯社2011年1月4日援引韩国政府“核心官员”的话报道说韩方“为此正就相关前提条件与美国、、中国、俄罗斯四方紧密协商”。------“韩国政府通过五方磋商确定重启条件后将通过韩朝对话渠道通报朝方”。报道称韩国政府的设想是:待韩朝关系出现改善、朝鲜满足重启六方会谈条件之后朝美、朝日应举行双边接触进而再行重启六方会谈。[ 新华社首尔1月4日电转引自《解放军报》2011年1月6日。]
由此可见尽管迄今对抗和冲突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但2011年初朝韩双方似乎也显现出某种和解的姿态。当然这种姿态是否足以导致各方终结战争边缘政策开启和解之门还是仅停留在话语层面尚待进一步观察。
二、朝鲜半岛安全形势评估
尽管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扑朔迷离充满变数我们还是可以形成以下基本判断。
(一)由于朝鲜半岛尚未形成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化保障对抗和冲突的逻辑仍将继续支配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
从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美国和韩国方面的反应来看美韩基本放弃了优先选择对话和合作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思转而推行对朝强硬线。试图
采用军事手段凭借强大的武力来震慑朝鲜。在现阶段美韩的对朝方略中武力震慑的选择优先于对话与合作。实际上在美韩看来即使有对话和合作也将是美韩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朝方作出妥协和让步。
过去美、韩在制定对朝政策时面临的困境是:一旦国际社会对朝鲜施加压力朝鲜即视此为对朝鲜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如果因朝鲜的军事挑衅向朝鲜施压过度可能会导致危机的升级。但是实践证明美、韩消极的追求战略耐心而采取的行动不可避免的留给朝鲜政权更多的时间推进核计划。
2010年在对朝关系方面美国政府认为难以与朝鲜政权有效沟通且过去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并不能奏效。由于朝鲜不放弃军事挑衅美国国内要求对朝鲜采取强硬措施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美国国内政界和学界诸多学者认为在朝核问题上对话和合作方式收效甚微。鼓吹对朝强硬成为主流声音。现阶段无论是从现实利益考虑还是在道义上美国认为自己除了对朝强硬外没有更好的选择。因此美国不可能对朝鲜的军事挑衅做出任何让步。与朝鲜政权直接谈判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韩国方面由于对朝鲜的军事冒险应对无力李明博政府也遭到了国内的批评。至2010年底韩国方面持续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似乎也向国际社会宣告:韩国不愿意仅冀望于以对话和合作方式来解决朝核问题。
在2010年各种迹象表明李明博政府选择的是一条强硬的对朝线具体表现为进一步巩固韩美同盟积极配合美国对朝鲜甚至中国的战略挤压。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美国和韩国已经基本放弃通过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来解决朝核问题的思。至少是对六方会谈不抱太大的期望。即使美韩同意重启六方会谈也必然会提出一些先决条件。美韩将继续保持对朝鲜的武力威慑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将会常态化。如果朝方不作出相应的努力今后美韩对朝政策可能会更加强硬。
在朝鲜方面2010年3月份至11月份外交总体上也趋于强硬。对外政策的冒险性和攻击性也在增强。毕竟朝鲜作为一个长期被排斥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之外的国家选择看似非理性的、具有攻击性的对外行为所需付出的代价并不高且有助于争取更大的利益。尽管2010年11月底至今朝鲜对韩美的“攻势”保持了克制。但朝鲜的耐心和克制能保持多久尚难预测。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长时期内在朝鲜和韩国、美国、阵营之间由于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各方缺乏进行多边安全对话的基础和意愿。更遑论建立一
种各方认可的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安排。类似于“擦枪走火”等突发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地区性的危机且危机还可能持续升级。因此尽管当下朝鲜半岛出现缓和的迹象对于今后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走向我们并不能盲目的乐观。
(二)朝鲜半岛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存在但可能性不大。局势仍然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朝鲜半岛虽然存在着战争的风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制约战争的因素。
首先是朝鲜的战略理性。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朝鲜的战略理性。在东北亚朝鲜由于实力的相对弱小不得不采用特殊的手段以确保自己的生存。长期以来朝鲜一直致力于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包括发展核武能力、导弹攻击能力、火炮打击能力以及建立约20万之众的特种作战部队实则是对韩国和美国构成不对称威慑。在战略层面上朝鲜的战略是清晰的、一以贯之的。即开展“危机外交”以确保自己的生存。从既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来看朝鲜在战略设计上其实颇有独到之处甚至领先于包括大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在与周边国家的互动、摩擦甚至对抗进程中作为小国的朝鲜对朝鲜半岛利害相关方的战略意图、内在虚弱性、彼此间矛盾和可能的反应有着准确的判断。而包括韩国在内的其他各方对于朝鲜的战略意图却往往难以作出准确的预判。朝鲜在战略设计和预判方面下足工夫确保其多次灵活运用参与多边谈判和军事冒险行为的方式作出令各方难以预测、措手不及的惊人之举。但在这种看似非常规、非理性之举后面实则有着战略的理性。
例如此前朝鲜在韩方持续军演的刺激之下首先选择言语警告的方式而非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在韩方对此置若罔闻的情况下朝鲜选择炮击人口稀少的延坪岛而不是攻击在朝鲜炮火覆盖范围之内的繁华之城首尔已经充分说明朝鲜对外行为不是在盲目的非理性指引下的。朝鲜固然希望引起国际社会对其生存和利益的关注。但并不希望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并进入完全失控状态。在美国军方派员参与观摩延坪演习后朝鲜不愿因误伤美军而授人以口实导致事态的扩大。对于此后韩国的持续军演刺激朝鲜转而以舆论战的方式予以回应。这实则是朝鲜作出的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由此可见朝鲜并非如某些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好战”。此外在延坪炮击事件后美国、、德国、英国甚至俄罗斯的领导人先后谴责朝鲜并表示支持韩国的立场。朝鲜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孤立的境地。2011新年到来之际朝鲜也希望通过向外界发出和解的讯号以“
和平努力”来修复自己的国际形象。
其次朝鲜半岛局势失控或恶化并不符合韩国的利益。韩方不可能坐视形势向危险的方向发展在必要时也会作出适当的政策调整。
天安舰事件后韩国曾威胁要对朝鲜采取严厉的反制措施。主要是通过美韩联合军事演习震慑朝鲜。但从韩方军方对延坪岛炮击的迟钝反应来看韩国此前的战略设计并不清晰也缺乏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
延坪炮击后韩美双方的对朝战略进一步清晰化。即进一步加大对朝鲜的军事威慑力度。即使朝鲜高悬“免战牌”韩国仍然持续军演。这在既往朝鲜半岛局势演变中实属罕见。李明博此举有着多方面目的首先进一步巩固美韩联盟。强化美韩在安全上的相互协同;其次展示韩国的军事实力表明以武力捍卫自身利益的信心和决心。震慑朝鲜并试探朝鲜的底线以压促变迫使朝鲜回归和平与和解之;第三服从国内政治的需要。由于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后受到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韩国军界和政界正面临新的洗牌。军事演习一再持续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对民众有个交代即使军演只是一场作秀;此外近年来由于实力的迅速上升作为中等强国的韩国在地区事务中有了更大的抱负韩国国内的促统派和军方强硬派声势有所抬头。也是韩国协同美国坚持向朝鲜推行战争边缘政策迫使朝鲜摊牌的重要原因。
当然韩国对朝鲜的“强硬”也是有限度的这取决于韩国藉此的收益能有多大。具体而言主要是军事威慑是否能有效缓解韩国所遭受的安全压力韩国政府面临的国内压力是否能有所减弱同时韩国是否也能借此树立起强势的国际形象。如果朝鲜能够保持克制作出必要的妥协则上述目标有望实现。毕竟尽管朝韩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要在现阶段统一朝鲜半岛对于韩国而言仍然并非易事。一味与朝鲜强硬对抗有可能使韩国经济数十年发展的成果付之东流。因此韩国最现实的选择是逐渐软化此前的强硬立场与朝鲜和平相处并寻求合作的可能。
第三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进行斡旋为朝韩双方达成妥协创设必要的条件有助于避免朝鲜半岛局势向失控方向发展。2010年11月底以来由于朝鲜已经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尽管韩方持续军事演习半岛局势仍然出现缓和迹象。但危机的最终收场还取决于大国的态度。
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是半岛危机的主要受益者。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可为美国保持在半岛的军事存在提充足的理由。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发动历次局部战争以后短期内
美国经济都会得到一定的回升。即使半岛发生局部战争似乎对美国也未见得不利。但美国毕竟不愿意冲突升级因为一旦美国被迫卷入将可能冒可能与其他大国冲突的风险。因此一旦美国认为其在朝鲜半岛的战争边缘政策得到了足够的收益美国也可能会作出必要的政策调整。当然这也取决于美朝间能否实现直接的、有效的互动。值得关注的是朝鲜和美国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沟通的秘密径尽管这种沟通的效果有限但有时也能收到特殊的效果。例如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州长访朝后朝鲜即宣布接受联合国核查人员返朝同时交出一定数量的核燃料棒。这表明朝鲜半岛事态存在着发生某种戏剧性变化的可能。
延坪炮击事件后俄罗斯也积极地参与了外交斡旋尽管安理会并未就最终声明达成一致但俄罗斯似乎向外界发出信息: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有着重要的安全利益。同时也愿意为局势的改观作出努力。
中国是朝鲜半岛事务不可或缺的斡旋者长期以来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看来中国也是唯一可能影响和改变朝鲜的国家。由于朝鲜国际参与径的匮乏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朝鲜而言弥足珍贵。
在现阶段乃至未来中长期内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都不具备向对方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能力和意愿(大国也不会轻易支持这样一场战争)。即使朝鲜再次采取军事冒险行为也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美国也不会轻易地发动对朝鲜的战争或是进行军事打击。而是继续其战争边缘政策以震慑朝鲜和中国。因为这样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此外韩国和美国国内民意也不会轻易认可发动一场对朝鲜的战争。因此尽管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根源仍未消除未来局势有可能出现周期性的紧张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三、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及其应对
中国是朝鲜的邻国从地缘、历史和现实各方面来看朝鲜半岛安全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塑造。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使中国的国家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美国在战略上重返亚洲成为事实。通过频繁的高层互动、人员以及常态化的联合军演美国迅速强化和升级了美韩、美日军事同盟。特别是美国航母进入黄海使得中国的京畿重地和山东半岛以及其他部分沿海地区处在美国航母的作战半径(700公里)之内。2010年12月6日高调举行的美日韩(国务卿)外长会议更是标志着美、日、韩安全合作进一步加深
。一个兼具攻防能力的美、日、韩小型多边安全机制雏形隐现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由此可见朝鲜的军事冒险行为和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挤压已经使中国陷入尴尬和危险的境地。
其次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六方会谈在六方会谈中断后中国仍然努力争取各方重启六方会谈但朝鲜半岛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令美韩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再度坠入低谷。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对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美国和韩国对中国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的反应不满指责中国不主持公道一味偏袒朝鲜。中美关系和中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损害。特别是韩国国内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在持续、迅速上升。
天安号事件之后中国朝鲜半岛特使武大伟在有关国家间开展了“穿梭外交”提出采取分步走即六方团长先举行非正式谈判最终再进行正式会谈的方式重启六方会谈的构想。但中方的建议遭到美、韩、日拒绝。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方关于迅速召开六方紧急磋商的提议再次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的朝鲜半岛外交遇到了复杂的难局。
中国是朝鲜半岛敌对各方所推行的战争边缘政策的受害者半岛局势的恶化特别是美国日益强势地军事介入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威胁和战略挤压。中国需要反思自己的朝鲜半岛政策需要更完整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利益需求、战略意志和决心。同时中国对他国的利益关切需要有准确的认知。例如在国际多边场合需要加大与韩国等国家的相互沟通及配合。此外对于六方会谈重启的困难性需要有充分的估计。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促使朝鲜半岛形势“转危为机”不可或缺的斡旋者。因为只要敌对各方均缺乏发动全面战争的意愿或能力它们最终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回到谈判桌前解决问题。而这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因此在各方“擦枪走火”情况下中国所要做的是静观局势变化以静制动。而不是轻易作出情绪化的反应。
对于六方会谈机制中国不要轻易放弃推动其重启的努力。但也应看到在当前形势下重启六方会谈存在较大的难度。毕竟对立各方间的信任基础极其薄弱。因此可考虑采取其他更灵活、更易操作、更具有实效性同时也更易为各方所接受的方式来化解各方的敌意进而推进各方间的务实合作。为六方会谈的重启创设条件。而审时度势开展特使外交[ 所谓特使则是一国派往别国执行特殊
使命的临时外交代表。一般执行政府首脑指派的特别任务。外交特使的任务往往是单一的比如参加某一国际会议或仪式、调停某个国际争端、或就某一事件进行斡旋等。建国初期的外交特使大多是参加一些国外一些重要典礼和仪式等等职责较为简单。但随着中国对一些国际事务的介入越来越深特使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2002年以后我国任命了朝鲜特使、非洲特使、中东特使等。戴秉国、唐家璇、吴仪等人都担任过朝鲜特使。见“解读中国特使外交” cctv.com,2008年01月19日(源自新华)htt://news.cctv.com/china/20080119/101218.shtml
]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