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语文复习 朝花夕拾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复习朝花夕拾 新
人教版
内容简介
1.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 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 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 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2.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 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 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 中的经典作品。
3.本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4.〈猫•狗•鼠〉通过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景况,也正因为那时,发现了鲁迅的隐鼠并不是因长妈妈故意杀死的,也为后〈阿长与山海经〉作了铺垫 《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文章《狗•猫•鼠》核心内容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5.《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集中写阿长的一篇,这是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满脑子是麻烦的礼节”的女性,但她竟办成了别人办不成的事情,那就是给童年鲁迅买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书——《山海经》。
6.〈二十四孝图〉通过鲁迅的青年时代对于〈二十四孝图〉的理解,也同时通过此来批斗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封建,主要内容就是鲁迅对于〈二十四孝图〉的认识 《二十四孝图》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重要作品,表现了鲁迅对白话文的坚决捍卫和对封建孝道的猛烈抨击。《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生动描写了塾师寿镜吾的形象,他是鲁迅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8.《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第四篇,主要记叙“我”对儿时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诗经时“我”的痛苦感受 《五猖会》记叙了迎神赛会的习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摧残。《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9.鲁迅在《无常》中,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个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的形象,鲁迅对他显露出难以掩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10.《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而误人的故事,鲁迅再次通过这一事件来对社会进行了批斗 《父亲的病》叙述了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是鲁迅开启维新思想的开端,使他以后东渡日本想要学医救国。《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1.《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2.《藤野先生》则是鲁迅在回忆于日本留学时的作品,其中讲述了自己与藤野严九郎的种种师生往事。《藤野先生》是作者怀抱学医救国的思想东渡日本遇到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直热情,激励鲁迅投入新的战斗。《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3.《范爱农》则讲了鲁迅一为贫困潦倒的朋友,而鲁迅又通过其死来痛斥了当时的社会在鲁迅早年好友中,范爱农是很重要的一位。在《朝花夕拾》的最后一篇专门记叙了与他的交往和他的不幸遭遇,标题叫《范爱农》。此人勤奋正直、孤标傲世。作者通过对他的回忆,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A、周树人B、鲁迅C、周豫才D、周作人
2、《朝花夕拾》是一本(A)
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
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A、浙江杭州B、浙江温州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A、少年B、青年C、壮年D老年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A、学堂名B、书房名C、书院名D、私塾名
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
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
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
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
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
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
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A)A、《朝花夕拾》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
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 B、10 C、14 D、8
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过程
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
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内容
16、《狗·猫·鼠》是一篇(B)
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
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
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
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
1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 20、《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
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
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
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
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
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
2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阿长”这个称呼体现其人的特点是(D)A、她的姓氏B、她的身材C、她的名字D、沿用其前对一个女工的称呼
27、《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C)
A、地理著作B、天文著作C、神话(文学)著作D、历史著作
28、《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C)A、“山海经”B、“画儿书”C、“三哼经”D、都不是
29、《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A)A、封建孝道B、封建迷信C、因果报应D、都不是 30、下列神话出自《山海经》的是(C)
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
31、下列神话不出自《山海经》的是(D)
A、黄帝战蚩尤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
32、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
A、子路负米B、刻舟求剑C、拔苗助长D、智子疑邻
33、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
A、郑人买履B、黄香扇枕C、陆绩怀橘D、哭竹生笋
34、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C)
A、破釜沉舟B、卧薪尝胆C、卧冰求鲤D、中流击楫
35、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
A、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
36、《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
A、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
37、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B)
A、绍兴城西关B、绍兴城东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
38、“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A)
A、五通神B、五种人C、五种动物D、都不是
39、下列项目中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A)A、高跷B、旱船C、秧歌D、舞狮
4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D)A、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
41、《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A)A、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
42、《五猖会》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B)
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形象描绘了 D、详细描绘了
43、《五猖会》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
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一笔带过D、都不是
44、《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
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
45、《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B)B、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
46、《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B)
A、一个人B、一种鬼神C、一个形容词D、一种动物
4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D)A、鬼王B、鬼卒C、活无常D、红脸关公
47、下列各项中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A)A、鬼王B、黑旋风李逵C、阎王爷D、红脸关公
4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C)A、蜘蛛B、蜜蜂C、蟋蟀D、蝎子
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未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D)A、鸣蝉B、黄蜂C、斑蝥D、蚂蜂 5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B)A、蔷薇B、何首乌C、月季D、玫瑰
三、多选题: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ABCD)A、覆盆子B、何首乌C、木莲D、皂荚树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动物有(ABCD)A、云雀B、蜈蚣C、鸣蝉D、蟋蟀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ABC)A、菜畦B、石井栏C、皂荚树D、花园
4、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从事的学习活动有(ABC)A、读书B、习字C、对课D、学算术
5、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AB)A、《荡寇志》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 这个典故无关的人物是(ACD)A、汉武帝B、东方朔C、魏征D、刘伯温
7、《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不是(ABD)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
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不是(ACD)
A、小说中虚构的B、生活中真实的C、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D、戏剧中的主角
9、《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医生有(AB)A、一位不知名的“名医”B、陈莲河C、张仲景D华佗
10、《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BCD)
A、水肿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D、急性肠胃炎
11、给父亲看过病的那位不知名的“名医”常用的“药引子”有(ABCD)A、冬天的芦根B、经霜三年的甘蔗C、原对的蟋蟀D、结子的平地木
12、《朝花夕拾》中提到“百草园”的作品有(AB)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父亲的病》C、《五猖会》D、《琐记》
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 “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有(AB)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
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BC)
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
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BC)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
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BCD)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
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BC)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
18、藤野先生不是(BCD)
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
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CD)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
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BC)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
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CD)
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
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CD)
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
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BC)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
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B)
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
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BD)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
四、判断题:
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2、《范爱农》是一篇小说。(×)
3、藤野先生的全称是藤野严九郎。(∨)
4、《 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里引用《新约》上的句子是“你改悔罢!”(∨)
5、“黑瘦”、“浓墨的隶体‘一’字须”都是藤野先生的相貌特征。(×)
6、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
7、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在北京读书。(×)
8、《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第二位医生叫陈莲河。(∨)
9、《父亲的病》中也提到过“百草园”。(∨)
10、《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是虚构的人物。(×)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 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东方朔。(∨)
12、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宣纸绣像。(×)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
14、红脸关公属于《五猖会》中所写的迎神赛会上装扮的鬼物。(×)
1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一种鬼神。(∨)
16、《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
17、《五猖会》中作者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没有具体描绘。(∨)
18、《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水肿。(×)
19、《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是小说。(×)20、“五猖会”上表演的节目有高跷、抬阁、马头。(∨)
21、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2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23、《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画儿书”。(×)
24、《狗·猫·鼠》写到了作者养隐鼠的经历。(∨)
25、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10篇。(∨)
五、简答题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3、《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六、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第二篇:《朝花夕拾》2014中考复习
《朝花夕拾》复习要点
一、作者:
1.《朝花夕拾》是一部 散文 集,写于1926年,最初【1927年】在《莽原》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在《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中包括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猖图、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等散文。
3.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1人称叙事。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1《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2《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三、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
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狗猫鼠》中,猫是邪恶的象征,正人君子的化身。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最反感“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最不可思议的是“卧冰求鲤”,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暗示着对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的批判。
5、《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喜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陈莲河等“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四、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1、长妈妈——.这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一个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长妈妈”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
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我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长妈妈”知道“我”喜欢《山海经》,尽管她连《山海经》的正确名字都不知道,甚至叫“三哼经”,目不识丁的她居然为鲁迅买回了他一直都渴望得到的《山海经》,尽管这些书比较简陋。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长妈妈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长妈妈安息。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五、艺术手法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六、其他
1.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大戏”和“目连”,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2.《父亲的病》开头先写了衍太太,这是一个虚伪的散布流言的女人。
3.鲁迅得知范爱农的死讯时,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文章表达了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之情。
4、保姆长妈妈,“我”平时叫:“阿妈”。“憎恶她的时候” 叫:“阿长”。“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第三篇: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1 新人教
说明文阅读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三、教学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通过练习,探究,再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说明的一般常识——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语言、方法及作用。[复习目标]
1、能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结构。
2、能辨析、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析重点词语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体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金点巧指]:
1、说明文分类:
(1)根据说明文对象与目的的不同可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根据语言不同特色可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根据表达方式不同可分:实用性说明文、科技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特征:
(1)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2)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一般来说,说明事物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用逻辑顺序。另外,事物说明文更多用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更多用的是逻辑顺序。
4、说明结构:
(1)总分式:总 → 分,分 → 总,总 → 分 → 总。(2)并列式、递进式
(3)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一层剖析事理。
5、说明方法及作用:
(1)常用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
(2)主要说明方法作用分析方向提示:
①下定义: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②分类别: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③举例子: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④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
教学课件
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⑤作比较: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⑥打比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⑦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辅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
6、说明语言:
(1)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的表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副词上。
(3)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要打破思维的惯性,不要只认为精确的语言或数据才是准确的(如确数),更应认识到有时模糊的语言和数据(如约数)会使说明更客观、更符合实际,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一般而言,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和用图表时语言比较平实、简明;打比方、举例子、摹状貌、引用时语言往往比较生动、具体、形象。[中考例析] 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字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②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③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字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字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⑤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位置一致,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音节乐感很强。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回文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在语流中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语言的音律美,为诵读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⑥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处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代读书人。
教学课件
1、通读全文,概括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 ② ③ ④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3、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第④段画线句子所举的例子,并说说举这个例子有什么表达作用。
(5)“萤雪”一词能使人产生联想,请你再写出一个词语,并简述由此联想的情景。[解析] 第1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第2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辨析理解能力;第3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第4题考查语言概括能力和对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第5题考查语言积累和联想能力。
教学课件
第四篇: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2 新人教
说明文阅读
[复习内容]: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材料信息筛选、提炼、再表述。[复习目标]: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层意和段落。
2、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金点巧指]: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层意和段落
(1)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中心句和说明的内容。
(2)方法:如果有中心句,直接摘取中心句;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同时注意说明文段中的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2、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再表述。
(1)过程:a、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b、合理地整理、组合概括信息;c、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2)“重要信息”具体指:a、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b、体现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映作者态度主张的内容;c、表述新信息的内容(新发现、新概念、新进展)等;d、对新发现、新概念等新的知识进行解说的内容。[中考例析]:
迷雾探踪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雾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雾称为浓雾。大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的时候,大家肯定能看到锅上方总是有雾气产生,大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河面、湖面和海面上航行的船舶等,都因雾天能见度差导致交通事故增多。另外,雾对农业生产也有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少光照,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大雾呢? 针对大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工人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雾可以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除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如机场跑道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三,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的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的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是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1
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1、请根据文意,用一句话给“雾”下定义。
[点拨]本题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要懂得什么是下定义,怎样下定义。
2、请认真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思路。
→ → → [点拨]本题是对全文行文趋向的把握,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各处的相关内容,并要精心组合语言,写出简洁、通顺而又合乎题目要求的答案。
3、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除暖雾的方法?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其实就是对信息的捕捉、筛选、理解、加工。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中两种方法的作用。[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开放性,注意与文章内容的结合。
第五篇: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3 新人教
说明文阅读
[复习内容]:说明文阅读——感受、体会、推断、想像 [复习目标]:
1、能在理解文段内容基础上,谈出有独到见解的感受和体会。
2、能联系实际生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金点巧指]:
1、有时候,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或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等有关常识,推测某一新的发现、认识的前景,这就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测和想像,在此基础上发表独到感受和体会。
2、任何推测、想像、感受、体会必须以原文的有关信息为基础,以客观实际为对照,以科学为指导,不是凭空进行的,要有理有据。
3、中考题式举例:(1)建议措施题(2)标语拟作题 [中考例析]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它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万年后的光和热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万年为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的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近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人类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年后乃至4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可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替代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那么这种替代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毕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吃咸萝卜操淡心的!
⑦所以,人类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阅读全文回答问题: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中“这一过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
3、文章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中能量消耗者应是,这句话强调了。
4、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第③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20字以内。
5、文章第⑤段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改后将正确的填入下面的括号里。如果()……那么()……毕竟()……
6、文章第⑥段中“吃咸萝卜操淡心”一语是个
语,它形象地说明 1
了,请写出一个与“吃咸萝卜操淡心”意思相同的成语。
7、阅读文章第⑦段,指出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
含义:
例子:
8、仔细推敲文章结构,如果将文中的第⑥段调换位置,你认为应放在哪一段前为宜?
9、请你以“地球与人”为主题策划一则有创意公益广告。[解析] :第1题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不防从首段中找出总起句作答。第2题看看是否明确复指的内容。第3题的判定需承前启后,“太阳”,因为“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第4题务必考虑到限制的条件,答案并不过死。第5题考到关联词语,凭语感可知道前一个复句应为转折关系,由此得到下一句的结论。第6题直击熟语(俗语),熟语自有其妙处。第7题是要发掘句子的含义。第8题关乎文章的结构,商榷的结果还是放在第(4)段前适宜。第9题借题发挥,由选文的题材生发开,提出创意广告,足以实实在在考核出考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