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时间:2019-05-14 14:2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第一篇: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目录

一. 1.2.二. 1.2.3.三. 1.2.四.

概述:........................................................................................................................2 概念:........................................................................................................................2 特点:........................................................................................................................2 需求分析:................................................................................................................3 需方............................................................................................................................3 服务提供方:............................................................................................................4 支付方:....................................................................................................................5 系统规划设计............................................................................................................5 规划目标:................................................................................................................5 项目内容:................................................................................................................6 系统构建:................................................................................................................8

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 概述:

1.概念: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围绕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促进特需就诊服务,家庭慢病监测、康复等健康管理促进的主要环节。对一定特指人群,特指重大专病,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查询、使用,进行健康信息状况的评估,疾病危险评估和预警、分析、监测等功能。设计个性化健康促进方案和亚临床(亚健康)状态干预方案,实现个人健康状态的持续性、动态跟踪等功能。开展慢病管理与健康指导,开展由综合医院,区域社区服务机构,体检中心和功能社区共同参与的特定人群、特定健康问题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信息系统建设。2.特点:

功能社区特指对同一特定核心功能具有统一诉求的专有人群组成的实际或虚拟的社区,功能社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专为支撑特定的健康问题而设立。

具有不同于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鲜明特点: 2.1.领域内,业务领域管理向功能性服务个人转变 2.2.与相关业务领域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数据中心的共建共用

2.3.与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具备统一、高效各司其职的协作能力

2.4.具有现有系统不具有的高度业务专业性。

二. 需求分析:

核心功能:增值服务,健康服务 1.需方

1.1 企事业单位职工,干部

企事业职工干部健康管理促进特需就诊服务,家庭监测康复。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之外,企业自有的,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职工健康水平,医疗保障水平提供特殊需求的满足:  职工体检

 重大疾病就诊特需服务  慢病管理,家庭监测康复服务  干部管理服务:

他管:体检,评估,亚健康,慢病康复,监测,就诊特需服务,健康档案,健康评估,疾病预警  门诊就诊特需服务:干部就诊,特需门诊,资源管理,个性化定制

 住院诊疗特许服务:干部病房,特需病房,专家参与,资源管理,个性化定制

 亚健康状态管理服务:集团公司领导预约,会诊,住院,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指导服务,家庭远程监护

 干部体检管理

1.2 特定人群特指健康问题的管理与促进

1.针对个体,政府,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承担范围外的保障体系,他管模式,诊疗模式需要改革创新的(医改)业务管理,服务与支持的特殊需求的实现。2.现有医疗服务体系:

 体检,健康指导,评估预警,亚健康管理  就诊特需服务:门诊,住院,手术,护理,家庭护理

 慢病管理,康复,家庭远程监护

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国家已有指向的慢性病

1.3 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面向特定人群,特定健康问题(疾病)管理、服务的需求。 儿童

 65岁以上老人  孕产妇

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管理 2.服务提供方:

公共卫生,医疗,体检,医技中心,托管中心

2.1专科医院,专病人群管理,服务需求。

疾病资源库,专病协作网,现有健康管理,诊疗模式体系的改革创新业务的信息服务与支持。资源利用,数据挖掘,价值延伸。

2.2体检中心,影像中心,体验中心,心电中心,健管中心服务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延伸,资源利用,数据挖掘,价值延伸。

2.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对向特定人群(儿童,妇女,老人,慢病群体)均应成为一个特定的功能社区服务人群。可形成一个专业专用,以健康管理,就诊服务为本的功能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并有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持。3.支付方:

医保,商保,企业事业单位、个人 专用控制,效果评估

三. 系统规划设计

1.规划目标:

1.1实现功能社区的有效健康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社区

1.2 对功能社区成员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健康卡 1.3 实现对功能社区成员个人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评估,预警,干预)

实现功能社区特需就诊服务支持,健康体检支持,家庭监测支持

1.4实现对功能社区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职工、干部的健康管理与促进。干部的保健工作的信息支持。1.5实现对特定慢性病,重大疾病的康复,费用控制。为医保,商保提供支持。(如亚健康,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医保商保机构)

1.6合理科学的针对特定人群需求的定制化体检方案,适合特定人群的体检信息与应用模式(体检中心)

1.7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共享。供、需、第三方支付的信息桥梁(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社区特需需求,体检中心)2.项目内容: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构建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功能社区健康数据中心。专用(针对特定人群)专业(针对特定健康问题,慢病人群)的具有特定核心功能的业务信息系统。2.1功能社区成员建立专业电子健康档案 2.2功能社区成员建立健康卡(可与原卡合一)2.3建立专业数据库

2.4建立数据信息平台,用于数据采集、存储、交换、查询、统计、分析,对预警、评估、干预等业务协同提供支持。(医

疗机构,体检中心,体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社区机构,功能社区共同参与)

2.5以特定人群健康管理,促进为目的的信息系统 建立:建档、建卡、体检、就诊、评估、预警、干预、家庭监测、特需服务

增值:基本医疗延伸特需服务,资源利用,价值挖掘 1)企、业单位干保系统

2)医疗机构干部门诊、病房,患者管理系统(社区为主),特需门诊、病房

3)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系统

4)医保,商保特定人群(如2010~2011年北京市医改实施方案现定新增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三)项:健全医药卫生运行机制 附1 5)儿童保健 6)孕产妇保健

7)老年人保健(65岁以上)

支持特定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慢病、康复等体检、评估、预警干预、就诊服务、家庭护理,监测等基本医疗(政府买单)特需医疗(个人,商保买单)的信息系统建设 2.6以特定健康问题(疾病)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为指向的信息系统建设,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针对专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家庭监测及患病个人。

管理服务机构提供一个管理服务平台。

1)专科医院,疾病库,协作网,服务延伸,资源价值挖掘 2)医保,政府机构:如北京市增加实施的2010~2011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附2

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乡镇启动高血压等疾病的初级保健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对高危人群开展脑卒中筛查及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以人为本,以专病人群为对象的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3)专业厂商:药企、商企、器械企业、健康管理公司

四. 系统构建:

系统建设应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和中心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社区系统,体检等中心信息系统,做为功能社区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来源,数据挖掘利用,业务协作的支撑。开发建设专用功能社区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专业应用系统,做好服务点(POS)应用,门户服务。

系统初始建设,应选择业务基础,信息基础比较好的机构人群,专业专病管理项目做示范开发,应用。

由能社区的主管,主办方承担启动资金的投入。本着需求驱动,业务驱动,确定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让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需求方与支付方从核心需求的满足,实现,得到使用价值,收获社会效益,紧急效益。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利用。从服务延伸中各方受益。

具体的系统构建,核心功能模块的确定,应针对具体的专业系统研究确定。但基本功能模块应先行论证确定。

陈老师,我觉得需方部分除了您说的以区域范围划分,能否从健康程度划分如下面:

(1)生活方式管理。关注个体的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和产生的医疗需求,帮助个体做出最佳的健康行为选择。

(2)需求管理。利用远程病人管理方式来指导个体恰当地利用各种医疗服务。(3)疾病管理。着眼于一种特定疾病,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保健服务。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

(4)灾难性病伤管理。为患癌症等灾难性病伤的病人及家庭提供各种医疗服务。(5)残疾管理。试图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并从雇主的角度出发,根据伤残程度分别处理以尽量减少因残疾造成的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6)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通过协调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

可否增加一些功能社区的健康管理带来的一些好处

(1)了解您的身体年龄,判断您的疾病指向 通过检测、咨询等手段了解您现在身体组织器官的健康状况所处的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了解您身体、心理是否正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35岁以上有7成人处在第三状态),依据此判断您目前的状况和习惯在今后一段时间(一年、两年、三年)内是否可能会患某种疾病,并及早提出预防措施。

(2)长期(终生)跟踪您的健康 长期(终生)有一名固定的责任医生和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跟踪您每一次体检过程和健康事项记录,比起患一次病就看一次不同医生的健康模式对您的判断更有预见性和准确性。

(3)及时指导就医,避免拖延病情

对于病人,最好的药物是时间。如发现身体不适可及时请教您的保健医师,如需治疗,可及时建议去医院就诊。对健康问题的及早处理,不但避免贻误病情,更能释放压力,愉悦心情,远离疾病困扰。

(4)最大限度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

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排除困扰您多年的不健康因素,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逐渐在您的体内储蓄起健康的能量,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动态平衡,每日神清气爽,病从安来!

(5)投资健康,收获无限

投资了健康就节省了因疾病的支出

(6)保持您最佳工作状态和旺盛的精力

接受健康管理,会使您精力充沛,体能强健,精力充沛,办事专注,效率倍增。同时,保健医生经常指导您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使您身体永远保持最佳状态。

(7)节省您维护健康的时间和金钱,提高您保健效率 种类繁多的保健食品常使人莫终一是,品种庞杂的健身器材令人无所适从,养生之道五花八门,医海苍茫,多少人苦求苦索,自寻门径,却落得歧途马困,焦头烂额,或贻误时机,伤财伤身。而健康管理会为您做出最好的选择。

(8)身份的象征

拥有自己的保健医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赢得的不仅仅是时尚,更是一份尊重。

第二篇:企业职工(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职工(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

建设方案

1. 概述

1.1 定义

功能社区:特指对同一特定核心功能具有统一诉求的专有人群组成的实际或虚拟的社 区。

健康管理:是指针对接受健康管理者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通过一整套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维护计划,,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优化生活方式,帮助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危险因素,避免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健康水平。

电子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数字化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功能社区(如学校、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特定人群,由该人群健康管理部门(职工医院、干保科、职工体检中心等)建立,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外部技术支持单位为依托,以专业电子健康档案为信息载体,开展健康管理和服务信息操作、管理和服务的平台。系统强调以个人、家庭为单位,以动态、连续的特定健康问题的电子健康档案为载体,结合特定人群各项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特点,系统、连续地采集、存储和运用特定健康资料,从而提高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实现“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有效健康管理。

1.2 功能社区的相关机构

1.干部职工保健管理机构

为集团公司各层领导和员工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康管理,卫生 服务规划、运行监督与考核;健康、疾病状况监测与干预。2.专科医院,中心医院

业务领域管理向功能性服务个人转变。疾病资源库,专病协作网,现有健康管 理,诊疗模式体系的改革创新业务的信息服务与支持。3.体检中心,影像中心,体验中心,心电中心,健管中心

服务人群的健康管理。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2

1.3 建设意义

中航工业四十万职工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我们的管理者许多处于健康“高危”的临界线上、48%的员工处于“亚健康”状态(出自《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 2002年卫生部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的调查)。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的企业健康管理服务能为中航集团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资源损失、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减少企业医疗保健相关支出和激励员工士气。

2.需求分析

企事业单位

身处企业或机关单位的功能社区人群,承担着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而这样的人群又普遍存在着突出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因此,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健康管理,无论是从其个人健康诉求上,还是从保障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进步、甚至社会公共安全方面,都是非常必要和有巨大价值的。

对职工、干部的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特需就诊服务,家庭监测康复。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之外,企业自有的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职工健康水平,医疗保障水平的特殊需求的满足:

 职工体检

 重大疾病就诊特需服务

 慢病管理,家庭监测康复服务  干部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体检,评估,亚健康,慢病康复,监测,就诊特需服务,健康档案,健康评估,疾病预警

 门诊就诊特需服务:干部就诊,特需门诊,资源管理,个性化定制

 住院诊疗特许服务:干部病房,特需病房,专家参与,资源管理,个性化定制  亚健康状态管理服务:集团公司领导预约,会诊,住院,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指导服务,家庭远程监护  干部体检管理

3.总体技术设计

3.1.网络架构设计

以职工干部保健中心为主体,围绕中心医院以及下属的卫生服务机构,外部大型综合医院、大型专科医院通过网络组成区域医疗服务专用信息网络平台。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3.2系统功能设计

3.2.1 社区诊疗协作平台:是实现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外部医疗中心之 间开展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特需门诊挂号、特需住院、代理检 验等协同服务工作的支撑平台。协作平台功能包括:

1)预约服务:支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预约上级医院的科室挂号和检验检查 2)远程会诊:以电子病历共享为基础,支持不同专业、不同机构的医务人员为患

者进行网络会诊

3)双向转诊:根据患者疾病状况,结合双向转诊指征要求,以电子病历共享为基

础,实现患者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

4)干部特需门诊挂号:专家资源共享,实现绿色通道,解决“一号难求”

5)特需病房管理:优先治疗、优先检查、优先手术

3.2.2 电子病历:采集患者的基础信息(生活史、过敏史、既往史、家族史)、每次的诊疗记录(症状、诊断、查体结果、医嘱处方),以及全部的检验检查 结果(临床检验、特殊检查、图片报告)。能快速建立慢性病,高血压等疾病 患者的终身电子病历。

3.2.3 家庭监测和日常管理:慢性病患者经常利用家用数字化生化检验设备,对慢性病常用评测指标进行监测如血糖血压,但普遍缺乏定期记录的意识,导致这些基础数据的利用率低下,无法帮助医生进行有效诊断。

为改变这种状况,通过该系统的特殊接口,医生可以查看患者在网上记 录的服药日记、监测结果、饮食记录、运动日记,掌握患者自我管理的状态。医生将不只是根据每次就诊时的断片化的检查结果作出判断,还能从患者日 常生活管理中了解更多影响治疗的因素,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个性化患者指导: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慢性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剧增以及病情难以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指导患者配合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是推动患者自我管理的先决条件。

3.2.4 职工干部体检(健康)管理

具体功能包括:

1)客户分级分层:依据体检资料,对客户的健康进行分级分层管理;

并按照管理状态,对客户进行分类标识 2)特定人群健康档案 3)个性化综合健康体检方案

4)疾病/健康状态评估:依据疾病/健康评估模型,对个体的疾病/

健康状态进行评估;

5)疾病/健康管理方案制定:根据客户的健康状态,制定系统的干

预方案,包括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等措施,基于日历,产生疾病/健康管理的时间计划; 6)方案执行跟踪

7)随访病人管理;系统可以对随访病人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为每个

病人个性化的设定随访方案,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复查项目,随访注意事项。随访时间还可以根据病人疗效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病人的随访时间,使病人的随访更加科学化。

4.案例

案例一:北京市重大疾病样本资源库及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北京市重大疾病样本资源库及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是北京市科委2009年启动的重大科技项目,并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支持。在全国率先建立集患者临床、影像、血液样本等信息为一体的“首都十大危险疾病”样本资源库和统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数据库,从而为研发针对这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开发提供统一的共性平台。实行三级协作机制覆盖80~100家医疗机构,其中航空医院作为天坛医院负责脑血管病的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建设的协作单位之一。

嘉和公司负责多中心临床诊疗科研协作平台的建设。工作内容包括:信息平台和资源库建设;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以及临床信息数据和样本的采集、存储。

案例二: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市科委组织重大项目支持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建立各医疗机构间功能互补关系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各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整合、跨系统的医疗信息共享与交换。嘉和公司参与了西城区双向转诊平台的建设,并实现跨医疗机构的预约与转诊、基本病历资料的信息共享和医生处方的互认机制和信息共享。

案例三: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朝阳社区卫生)

嘉和公司负责朝阳区社区卫生慢性病规划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功能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咨询,随访,干预,家庭监测等。

案例四:怡健殿体检中心

北大人民医院牵头在金融街设置的怡健殿体检中心,针对高端人群,安装体检系统。使用嘉和公司的健康管理系统,通过采集体检信息,通过西城区双向转诊平台(嘉和公司参与建设)转到北大人民医院(包括病例信息)。

案例五:乳腺癌筛检协作网信息平台

嘉和公司承建的乳腺癌筛检协作网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跨区域多中心的各级医疗资源的分工协作,面向目标人群,以嘉和电子病历为载体,共同开展乳腺癌筛检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信息操作、管理和服务系统。系统强调以个人为中心,以动态、连续、多方共享的电子病历为载体,围绕乳腺癌的筛检要求,帮助医护人员系统、连续地采集、存储和应用相关信息资料,提高乳腺癌筛检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从而持续改进乳腺癌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能力。

案例六:无锡市区域卫生医疗心电信息系统

本次项目建设是由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组织其下属八家医院统一实施心电信息系统。嘉和公司工作内容包括区域心电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心电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区域范围内心电图检查信息数字化、标准化存储与共享,并提高心电检查工作效率,帮助医管中心建立完整的心电信息数据仓库,为全市各医疗机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案例七:胜北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一期)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社区管理中心委托建设胜北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项目一期主要以东营个人(胜利油田干部等高端人群)健康家庭监测为主,面对以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的高端客户患者,目标通过家庭终端与胜利油田胜北医院实现疾病管理以及转诊平台建设,嘉和公司负责远程家庭监测系统,双向转诊平台,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

案例八:胜北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二期)

胜北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建设II期项目是I期项目的扩展,更加着眼于整个7

健康/疾病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构建,在完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疾病防治类型,覆盖更加广泛的人群(除一期的干部,扩大到全体职工);通过提升胜北医院整体信息化运营和管理水平,为实现胜北医院与外部医疗技术中心之间的医疗业务协作,奠定基础技术条件。

主要建设内容:(1)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临床诊疗、疾病管理业务为主线的新型业务体系;

(2)建设网络一体化的HIS系统,实现医院及其下属机构的一体化运营管理;(3)完善医院HMIS系统功能,满足医院在病人管理、药房药库管理、住院管理、收费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并配合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为临床信息系统提供业务功能支持;

(4)构建真正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的模板化、结构化、标准化采集,形成从临床一线业务到医务质控、病案管理的多级临床病历质控体系;(5)建设LIS系统,实现检验数据的数字化,并与电子病历集成;(6)建立漏费管理系统,对重点设备进行管理;

(7)建立病人索引系统,将门诊、住院、居家预防、康复联系在一起,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数据库

(8)与家庭监测系统对接,扩大疾病管理的范围和人群,提高慢病管理能力

第三篇: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健康起点的结果建立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的评估,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方案,由专业人士健康管理师提供一对一的跟踪管理和服务,使客户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其基本流程即以收集信息、健康风险评估、干预计划制定、干预与指导及干预效果评估为周期的无限循环过程。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飞速的世纪,信息化技术引入健康管理,给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实现健康管理服务所需求、管理创新所必须。

政策背景

卫生部陆续出台《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健康档案基本构架与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慢病管理业务信息技术规范》等。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将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加快居民健康卡推广应用,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从十七大到新医改,再到“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即“3521”工程,可以说,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民生健康和卫生信息化高度重视。因此确信,信息化在相关规划和有利政策的驱动下,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卫生信息化进入大建设时期。

健康管理软件

杏林七贤健康管理软件可以为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机构、疗养院、企事业单位等,按照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定制开发的健康管理信息化系统。包含健康档案、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健康干预等模块。方便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机构、疗养院、企事业单位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软件的特点

1)方便快捷地建立和维护健康管理中心会员的档案

支持两种方式建立会员档案,可以在组织架构管理中手工维护会员档案,也可以通过体检数据导入,自动建立组织架构和会员档案。

2)及时地管理体检预约信息,使医院有效安排体检日程

通过体检预约管理模块,可以维护医院机构信息,维护体检预约项目并可以直接导出EXCEL,E及时方便的管理预约资料,使用医院有效的安排体检日程。

3)多家医院体检数据导入

可以把不同医院的导出的体检数据导入本系统中,可以以某次导入的数据做为标准的体检数据,其他医院的数据进行对应归整,归整时支持多种方式的归整:体检数据归整、人员信息归整、体检项目归整、体检疾病归整。

4)手工录入体检报告

对于会员的纸质体检报告或不能直接导入电子档案,可以手工录入体检报告。方便于以后是统计分析和持续跟踪。

5)丰富的健康档案管理

可以存储会员的基本信息、基本健康概况、历年体检档案、门诊档案、住院档案、专病档案、保健计划及保健干预措施。

6)健康评估管理

主要是和第三方的健康评估公司通过WebService技术,上传评估答卷、下载评估结果。然后查看评估报告、保健医生根据健评估来坐保健计划。包括问卷调查管理:可以设计问卷、打印问卷、批量打印问卷、在线问卷生成、在线填写问卷(收集)、手工录入已经收集的问卷。还有可能的是保健医生边询问会员边填写问卷。

如何构建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

1.标准化:标准化是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标准,必然导致信息交换共享成本迅速飙升,甚至成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障碍。构建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需要求信息接口开放规范与标准化、健康体检数据技术标准化和系统之间数据传输标准化、疾病诊断术语按照ICD-10标准化、体检项目按照《中国健康体检项目指南》进行标准化。

2.数据库完整性和连续性:把分散在各卫生机构的个人健康信息片断,整合为以人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保证健康管理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将患病信息实时更新(急诊、门诊、住院资料)、健康管理信息动态更新(身体状况、情绪、社会支持、智力、精神、健康行为、体检资料)、索引信息定期更新(标识信息、联系人信息、生物学特征等),确保健康管理数据库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健康管理模块多样化:健康档案模块(个人信息、体检数据、调查问卷、每日测量、就医记录)、健康评估模块(疾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评估、心理评估、中医体质辨识)、维护方案模块(膳食方案、运动处方、心理保健方案、中医养生方案)、跟踪干预模块(干预计划、在线互动、短信邮件、电话回访等)、辅助功能模块(数据兼容、统计分析、报告模板、个人空间、团体报告),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模块,实现健康管理的深度和高端服务。

4.信息化平台网络化:最大范围整合所有健康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跨地区、跨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健康管理服务创建更为广阔的空间。

5.个人隐私要保护: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由于信息海量,且极为重要,涉及个人隐私,因此需设定严格的准入人员和准入方式,确保私密性。

综上所述,尽管健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化补偿机制不到位,限制信息服务收费,资金短缺;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系统规划等。但健康管理信息化是时代所需,发展所需,服务所需,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随着国家政策落实、标准制定、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支持,相信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明天会更好。愿高效易用、共享互通的健康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能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到更优的健康管理服务。

第四篇: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

司法局强力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机整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向规范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全面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监管,切实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效。

一是强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软硬件上下功夫。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需建立高效信息化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建立“一个平台、两套系统”:即社区矫正监管平台、远程监控指挥系统和社区矫正定位监管系统;实现了“七大功能”,即通过互联网数据的自动生成、存储和传输,集合动态监管、视频指挥、应急处置、远程教育、指纹考勤等七大功能,发挥指挥中心信息中枢作用,满足当前社区矫正工作新需求。同时购置高清摄像头、指纹报到仪、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电子屏幕和电子腕表,设备配套至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和各司法所,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终端全覆盖。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意识,强化使用,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配备专职信息人员1名,各司法所各配备专职信息人员1名,专门负责通过信息监管平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二是重实用,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效能上做文章。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操作规程的制定、细化和规范,最大化利用各项信息化设备功能,加大“人防”和“技防”的有效结合,实现社矫正管理智能化。开展集中训诫、教育学习同步视频活动,将社区服刑人员指纹报到、思想汇报、个别谈话、集中教育等情况通过视频方式实时传输到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同步监控。各个司法所要开展集中报到同步视频活动,加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震慑力。给每名社区服刑人员佩戴电子腕表,防止人机分离,24小时实现实时追踪监控。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每月报到、思想汇报、社区服务、集中教育、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工作使用指纹考勤管理,避免了假冒替代现象的发生。推行信息化核查日记制,由专职工作人员每日通过社区矫正管理平台,对停留超时、越界警告、关停机警告、轨迹异常、人机分离等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日常管理的情形进行信息化核查,并根据实时定位、轨迹研判等信息化核查手段判断、确认相关事实,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并强化落实。从此通过信息监管平台掌握的事实证据,及时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有违纪行为,做出相对应处理。

三是严考核,在坚持信息化建设长效上求突破。注重考核监督,将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纳入县局每月考核监督重点,每半年县司法局联合县检察院组成检查组对各镇乡社区矫正监管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以考促管、以考促改、以考促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信息化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拓展考核监督方式,大力推行同步视频、指纹报到、定位抽查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杜绝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因碍于情面管理疏忽等原因产生的不规范管理现象。强化考核监督力度,每日例行核查、每月日常考核、每半年专项检查,对不符合规范执法标准的行为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提升考核监督实效,依据考核监督结果,对各司法所信息管理履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症下药,提高信息管理考核监督的有效性。县司法局对各司法所社区矫正信息监管要开展日常考核、集中检查、突击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到位。

第五篇: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浅议社区信息化建设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城市管理与基层社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便民利民为民的政府举措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平安城市方略的推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水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水准也出现新的提升。如何进一步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全局,真正让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到信息化、数字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实惠、益处,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日常工作、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是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一直深入思考、探讨的重要项目内容。当前社区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与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这两大部分。所谓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就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网相互构成的外部网络系统,他的服务对象是全市市民、外来投资商和旅游者,将涉及市民日常生活的20xx0多类便民服务项目及慈善捐赠、助残救困、司法援助等公益服务进行有机组合和有效管理。该系统由社区便民服务网站、市民求助热线和智能呼叫系统组成。它的作业流程概括起来有两点:一.市民通过登陆服务网站或拨打求助热线电话要求提供服务后,接线部将其输入到值班终端页面上,进行登记分类,如属工作、生产等公共管理类信息交执行部协调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处理,限时跟踪回复;二.如属生活服务类信息本着“就近、便利、快捷”原则,直接与相关加盟企业、个人联系,安排其上门服务,并进行服务质量、服务价格、服务态度跟踪监督,电话回访用户。系统通过加盟认证培训,建立行业管理标准,统一服务流程、统一质量评比考核等方式,提高服务满意度,铸造服务品牌,以此打造政府的公益性、权威性、诚信性品牌。而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则是一个以社区空间地理信息和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通过与城市电子政务专网、数字城管专网连接兼容的单独内网平台,使用对象为市、区级机关部门、街办、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系统突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管理创新”的理念,通过归纳、梳理与基层社区日常管理相关的办公事务,将涉及基层社会治安、社区劳动保障、文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社区组织、社区财务、社区党建等日常事务十多大类三千多个基础数据项建库分类存储,实现社区日常管理系统化、网络化、自动化,减轻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根据权限设置调用公安、民政、计生、环保、教育、房产等部门的社区业务管理信息,定期生成固定报表和统计分析报表,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新、准、实的数据信息,供各级领导统计分析和决策使用。所以,社区信息化工作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延伸,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项工作由一、二个部门去完成是根本不可能的,单纯从技术角度上看,实现社区信息化系统相关功能没有多大的困难,难的是如何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保证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精确度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灵活性。这就一定要依靠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来保证,首要工作是要做好基础数据资料的采集和维护工作。对此,提出下几点建议性看法和观点,以供社区信息化建设者参考。

1、领导干部的重视是一个社区信息化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社区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新兴的、新建的事物,这就意味着实施一定要与地方各级政府、街道、居委会的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必须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体系机制,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向前发展。一方面将社区建设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融入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现状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社区信息化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各社区街办应把社区信息化工作作为社区示范建设和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到社区综合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并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更新维护和使用情况纳入社区建设总体工作进行考评,任务分工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2、大力搞好宣传是社区信息化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思想基础。社区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次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变革和生活变革,它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关注与支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和社区的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深入宣传,在普及信息化基本知识的同时,使人们了解社区信息化发展将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让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者和消费者都能充分认识到社区信息化发展内在的巨大潜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自觉地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适应社区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篇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08年,我公司信息化工作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信息化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化工作开展顺利。

一、企业基本情况 ㈠公司的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公司成立于1958年3月,为当时承建西北核武器某研制基地而建,初建时名称为“建工部直属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隶属于建设工程部。1959年公司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更名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为西南三线建设,公司迁至四川绵阳,公司名称为“国营西南第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982年二机部更名为“核工业部”,公司名称为:“核工业部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988年撤销核工业部,成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公司名称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二四建设公司”。199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公司注册名称为“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大军工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成立,我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组织机构: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独立核算生产单位9个,非主营业务独立核算经营单位4个,主要分布在四川绵阳、河北燕郊、上海江桥、浙江海盐、福建厦门等省市区。总部管理机构设置为:人劳处、财务处、规划发展处、经营管理处、质量安全处、核电管理部、经理办、政工处等13个管理工作部门。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模式(建设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人员结构:截止2008年8月31日,公司现有在册职工3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501人,工人2044人;大专以上文化的712人,研究生3人;高级职称的63人,中级职称的329人,初级职称的655人,工人技师35人;共有离退休职工6328人(其中退休人员已移交社区进行管理)。㈡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核心业务为核电工程、核工程、国防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主要经营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起重设备安装、消防设施安装施工、建筑设备租赁服务和新工艺研究与开发等。具有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公路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等10余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以及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1000MW民用核承压设备安装资许可证和四川省建筑安装企业安全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证、施工企业试化验室壹级资质证书、国防计量标准证书等。于1999年3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2003年12月通过ISO14001:1996及OHSAS18001:199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958年—1964年,公司在青海承担了我国第一套核武器研制基地某厂建设,1964年进入四川承担我国第二套核武器研制基地工程施工,相继建成902、903、821、816等三线重点工程,曾经为共和国“两弹”的成功研制做出过历史性贡献。1984年起公司执行国家“保军转民”政策,在保军的同时,积极向工业与民用建筑市场开拓,施工力量遍及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四川等10余个省市30多个地市区,形成了核工程、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四大市场。先后承建了陕西西安、咸阳多所军工科研院所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八二一厂配套和二、三期改扩建工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期和二、三期改扩建等群体工程、新厂区工程,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改扩建工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改扩建和成都科研基地工程,清华10MW高温气冷堆,中国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落塔等国家“863”重点工程,中国兵器、船舶、航空航天、军工电子集团公司大型科研设施工程,总参防化部、海军某部基地建设工程,秦山核电二期2#机组、二期扩建3#机组工程、田湾核电站配套生产及生活设施工程、福建福清、山东海阳、山东石岛湾核电站前期工程等,以及数百项国家及省市重点民用工程。创建了3项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和包括长城杯、天府杯、黄山杯、闽江杯、扬子杯在内的数十项省部级优质工程。近年来,公司先后争创几十项“安全文明工地”和“标准化施工工地”,实现了连续六年无施工生产死亡事故和重大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施工企业、质量无投诉企业、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四川省优秀建筑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企业信息化情况 ㈠信息化建设基本概况 2008年公司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工作职能和任务,积极做好协调服务,紧跟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年内建设完善了机关局域网、分公司局域网和公司宣传网站等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办公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离,梦龙OA系统升级及时完成;总部与分公司内部基本实现了网上资料上传和更新;并及时将公司外网进行了回迁与改版,提高了公司外网质量;其中,改造完成了公司内部宽带上网,实现了网络光纤接入。充实了公司的企业网站信息,并成功进行了网站改版,在新版网站专门开辟了核电专区;计算机管理普及率基本达到90%;硬件防火墙和网络杀毒软件已经全部配备;企业ERP系统,档案人事软件和财务软件得到有效的运用;其中,对局域网内网络进行监控,更加有效的对病毒进行防范,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企业也依靠信息化建设使公司管理人员进一步转变了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司管理体制。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及人员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为了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环境改善方面投入了比往年都要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对有关信息化工作的各种管理规定及保密规定进行了清理,组织信息化管理人员学习参考,建设公司还与分公司和机关各部门签订了信息化管理责任书,规范信息化管理工作,从大学院校补充了一批相对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员到各单位承担起信息化工作,努力克服公司暂无信息化专业人员的局面,为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人才支持。2008年为改善机关办公环境,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软件方面的投入达到70余万元,完善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软件方面的投入达30余万元,新增添了部分性能较高的计算机设备,同时还配备更新了扫描仪、刻录机等常用设备,在硬软件方面的大力投入为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工作提供了保障。㈢信息系统规划及建设情况 根据 “十一五”的发展预测,2010年互联网及其应用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计算机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宽带与数据传输速度有显著提高。建设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指导思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信息化整体管理,建立基本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平台和应用体系,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互连互通、资源共享。2008年,分公司、项目部基本完成局域网建设,公司部分单位也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十一五”期间实施信息化管理目标。具体建设目标如下,均在积极实施中,其中部分建设目标已实现。

1、重点建设“一个平台(网络平台)、二大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2、已实现公司范围内,项目与项目、项目与公司财务业务、公司与集团公司财会业务、人事信息等数据垂直共享。

3、实现公司外部网站日点击访问率达到国内知名企业水平。㈣人员培训情况 2008年,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公司各单位对微机管理操作人员和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的培训,全公司共培训信息化管理人员50余人,专业对口培训7人次。2008年对建行公司外部网站进行了改版更新改造,更新了部分基础资料,并完成了ICP备案及网站回迁工作。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08年,公司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信息化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管理干部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2、专业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现有的非专业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只忙于一般的事务处理,信息化的发展后劲不足。希望集团公司在技术上及专业人员的培训上给予支持。

3、信息化工作水平较低。由于信息化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得我们的信息化应用工作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多数管理人员基本上只是处理文稿、打印报表等日常事务,不仅大的信息系统没有专业人员开发,而且应用运行信息系统必要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明显不足。

4、资金、设备严重不足。虽然公司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到信息化建设中,但依然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现在公司依然有70多台老式电脑因为资金原因现在不能更换,仍在超负荷工作,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发展需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从目前情况看,资金不足已成为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困难,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广开资金渠道,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资金。㈥2009年信息化工作设想

1、做好OA系统的内部运转工作。要在OA系统运作稳定的情况下,在各单位机关全面推进OA的运转,通过改善办公条件,强化人员培训,实现公司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处理的无纸化。

2、做好公司外部网站信息数据的更新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外部网站信息数据的更新停滞不前,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这项工作,2008年要配置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这项工作,使公司外部网站真正“动”起来,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

3、抓好人员培训。制定计算机知识培训、网络应用培训的计划和考核标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倡导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相互交流,在工作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有计划地开展集中培训和经常性的培训,引导机关干部积极学习和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要开展针对机关领导、信息主管、信息录入员和一般干部的分层次培训,增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同时加大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积极组织相关信息人员网络建设及维护培训,不断提高人员计算机专业水平。为公司办公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4、严格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工作。要提高信息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机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一整套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管理,杜绝涉密信息的泄漏;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完备的维护管理规范。

5、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每位公司员工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个人的目标考核内容,使之完全地融入到个人的工作当中。

6、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报送信息的质量,逐步实现OA办公平台系统公文流转,实现公司上下的无纸化办公;在企业网站上开辟企业论坛栏目,让职工也积极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决定,就企业的改革发展畅所欲言。

三、对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我们认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和多维的工程,集团公司应有一项长远的规划与设计,集团内各企业不应各自上马自己的信息化产品,应统一组织规划,避免遍地开花,要走精品之路,避免上马的产品成为摆设,不能为企业所用。㈠信息化不是摆设,关键是应用 信息化不是靠简单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与技术产品的堆积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巨资堆积来的。事实证明大部分企业匆忙上马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放在那里成为了摆设,这已经告诉我们任何项目的教条化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信息化建设是巨大的工程,是需要时间与资金、人才与企业正确的统筹才可以顺利实现的。“抓应用,促发展”。这一信息化建设主题,应该被我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所重视。因为信息化建设一旦脱离了市场的需求,与实际应用未能有效结合,就难以得到社会的响应,更谈不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将重点放在重实际应用,培育实际应用与使用为落脚点。㈡应注重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的人才,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才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关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我们建议如下:

1、要制定特殊的引进人才政策,创造吸引专业人才的条件。

2、对企业管理人员、企业骨干人员进行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普及教育和继续教育,并建立培训基地。

3、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方式,加大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普及。总之,我们认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坚巨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信息化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我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摘自——北雁南飞的博客屋

篇三: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能为政府、市民、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传输网和相应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服务,一批国家级的信息网络在我市均建有节点。目前,全长共计32356.74芯公里,2067.23皮长公里的光纤通信线路已遍布三亚市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光缆到大楼(fttb)、光缆到户(ftth),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和农场,四通八达的光缆网络为三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接入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体系 我市在底完成公务电子邮箱系统与舆情监控系统的建设,目前运行良好;市政府投资的五块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系统在4月份建成,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具备了宽带交换和高速接入能力的三亚市电子政务核心机房,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建设。明年我市将建设城市公共信息触摸屏查询系统等信息服务项目,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查询平台。为了积极发挥在公共基础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无线数字三亚纳入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中进行管理。同时,我市分别和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三亚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金桥、金卡、金税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政务、商用、公众三大信息资源体系。金融、财税、保险、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电信网、广电网在三亚已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网络平台,可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通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确定,40%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约有60%左右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或广域网,重点企业中,cad/cam应用较广泛,erp正在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

1、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我市电子政务项目工程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分期安排实施项目,并于底启动了信息三亚项目。目前全市统一的政务门户网站集群、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和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的建设已形成基本的框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建设。新版中国三亚门户网站于4月改版完成投入使用,在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获省政务门户网站评比中二等奖。于12月开通市政府英文网,俄文网也已今年8月份开通运行,韩文网将2010年初开通。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初显成效,70%的部门网站都已建立,市财政局、发改委、民政局、物价局等一批重要部门网站相继建成,初步实现以政府网为核心,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网数据库为依托、以市直各机关各专业网站为子网站的网站群体系。构建我市统一电子党政内网。三亚市党政内网以实现市委、市政府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公共信息资源化、数据传输证书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前提,按照一个城市,一个党政内网,一个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框架,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市各部门各级政府至基层单位的数据共享、流程同步、综合性信息化办公基础网络平台。三亚党政内网工程于今年9月份启动,工程分三阶段进行,目前进入基础设计阶段,预计2010年初投入使用。构建多功能政务中心。市政务中心工程是根据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系统资源大整合、数据大集中、信息高共享为原则,依托党政内网、党政中心机房,集中管理政务中心电子政务系统和综合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业务设备,整合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流程与部门业务系统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已启动 可可贝拉 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预计在2010年3月投入使用。逐步建成数字城市综合监管系统平台。根据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我市启动了市数字城市综合监管项目的规划项目,整合三亚市属各机关、单位、部门、行业、社区的监控系统,快速提高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其总体设计目标是:标志景点国际化,社会安保常态化,行业监控精细化,部门监控规范化。该项目于2010年初启动,一期建设将在2010年底完成。

2、加快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配合国家金财工程建设,我市加强财政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建立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全面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规范管理,科学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建立覆盖全市、资源共享的综合应用视频监控网络,构建全市电子防控报警系统。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深入推进金盾工程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1058万元,相继完成了省厅下达的44项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中的42项,完成率达95.5%,同时建设了具有信息化特色11个项目。在全市建成完备的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综合的公安信息资源库、高度集成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以市级教育网站为核心,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加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和共享,优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学校和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社区教育支持学校教育的大教育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网络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为配合国家金保工程的建设,我市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建立全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和专业数据库,优化劳动保障业务流程,整合、改造社会保险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系统,实施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工程,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就业与失业救助服务、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与偿付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以人为本、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实时共享和充分利用,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管理、决策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实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建立了以水雨工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三亚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搭建了三亚市水务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工作平台,在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征管改革。为贯彻落实省局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征管改革方案,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并运行税收一体化征管信息系统,加快全省金税工程(三期)海南地税项目的建设。

3、严把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质量关 根据《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市科工信局负责我市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及市直机关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统筹管理。各部门根据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电子政务近期建设规划,并提出具体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和建设内容并组织前期论证,报市科工信局。市科工信局审核各部门近期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对符合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要求并通过前期论证的项目,纳入全市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库。

4、完善高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是落实电子政务建设决策和规划,确保电子政务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为推进三亚市党政信息化建设,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制度,我市相继出台了《三亚市政府网信息员管理暂行规定》、《三亚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规定》、《三亚市公务电子邮箱使用管理规定》、《三亚市社区政务信息化管理办法》、《三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信息化建设法规。

二、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带动三亚经济发展的认识高度不够;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投资结构上重硬轻软、重网轻源、重建轻用现象较为严重,信息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进度缺乏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仍然偏弱,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运作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经验不足,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动力,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和项目运营理念有待于创新。

三、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创新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 加大财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市直各部门新建的信息化项目必须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对于确需建设的项目依据先易后难、急用先建、效益显著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对于跨的建设项目须按实施进度分分批规划、拨款。合理确定信息化引导资金的规模和投向,积极探索政府投入、政策补贴、税收优惠、资源补偿的多方位政府支持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设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加强对服务体系关键环节的支持。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来海南设立机构发展业务。鼓励社会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对适合社会投资的项目,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公私合作建设(ppp)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效率。对于非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提供软硬件产品、维护服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供应商,按照创造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程度、典型示范作用等原则,通过先评估、后补贴方式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参与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

2、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随着我市信息化的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加大,我市目前已启动筹建城市信息化研发中心及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以便更好的完成各类攻坚克难任务,如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审核、技术甄别、项目实施、制定规范及前期项目调研。另外还要肩负着重点基础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组织及各系统软件技术的融合工作。

3、加强行业监管,创新信息化项目运营机制 加强三亚数字城市建设的行业监管,尽快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对于信息化平台和重大工程专项,要在统一监督管理下,实行适度开放,适合独立运营的项目,采用政府授权、投资受益、市场竞争等方式,进行独立的商业化运营;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逐步分离政府、企业的信息化运行部门,鼓励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或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型信息化项目和重大工程专项的建设和运营市场。

4、加快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的原则,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容灾备份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抓紧出台电子政务等级保护、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安全测评、数字认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增强对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

下载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功能社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社区信息化建设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城市管理与基层社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便民利民为民的政府举措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平安城......

    社区健康管理

    浅议社区健康管理 【摘要】: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案

    阿里烟草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一、信息化建设目的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局(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

    信息化建设方案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

    信息化管理方案

    办公室信息化管理提升方案 一、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

    建设健康社区工作计划

    为推进新一轮建设健康社区工作,更好地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深入地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年度市建设健康社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以及当前我镇健康社区建设工作的现......

    社区信息化建设 论文 中英

    内容摘要: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成果惠及广大居民群众的主要依托,也是整个城市跨越数字鸿沟、提高国民信息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我国大力推进社区......

    蚌埠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旨在通过建设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信息传递扁平化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