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内容提要]本文从报道主体、报道手法和传播效果的差异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这种比较对中国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摄影报道 灾难性 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冲突战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所以,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印刷媒体中出现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文体类型,即:纯文字型的报道;文字与图片并存,互有侧重的报道;图片视觉传播报道。
其中图片视觉传播型的报道文体,因其直观、客观、冲击力强等原因,成为当代媒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就中西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传播媒介社会功用的价值判断的差异而形成的报道主体、报道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区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所借鉴。
一、报道主体的差异分析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
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如何选择报道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媒体与政府、政党的关系。报道主体的差异,是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和最终传播效果的差异的基点。在这一方面,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媒介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兼顾其他;中国媒介以政党、政府行为为报道的主体,兼及其他。
从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来分析,西方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关注、对灾难的认知等;中国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在基本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概括性、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达成一种宣传功效,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社会主义社会的坚不可摧等理念。
根据美国作者道格拉斯·贝茨在《普利策奖内幕》一书的估计,从1917年到1990年颁发的普利策奖中,约有40%属于揭露性报道,另有40%属战争、犯罪、公民自由、种族关系、自然灾害和国际方面的报道。这一估计反映了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是以揭露性和灾难性事件为报道主体的,反映了一种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
每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闻摄影大赛。大赛获奖作品的构成也最能反映西方世界关于新闻摄影的理念和基本价值构成:灾难性、视觉冲击力、拍摄的难度。
“荷赛”的比赛项目共有八种类型:突发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新闻人物、体育新闻、科学新闻、艺术新闻、自然与环境新闻和日常生活新闻。每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几乎都是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题材。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照片几乎遍及各个项目的比赛门类,只有艺术新闻、日常生活等门类涉及较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就连长期任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基金会主席、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组委会主席的乔普斯瓦特先生,也在第30届“荷赛”颁奖时说:“为什么着眼点经常落在生活中的阴暗方面——战争、灾难、暴力题材上呢?”“为什么奖牌的荣誉点是授予坏消息的传播者呢?”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即从具体照片的图像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新闻摄影报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在视觉构成上凸现了作为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地位:如用广角镜头拍摄,强调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生存状态的照片,虽然在图片的视觉要素构成中增加了背景或前景的说明、衬托、比拟等方面的作用,但用于拍摄距离的接近,使图片画面中的主体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被夸张、凸现,对受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由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并获得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最佳照片奖的《去救济站的路上》。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特写照片,或经报纸、杂志图片编辑剪裁、加工而成的特写性照片,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联,使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情感和生存状态得到凸现,使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与受众日常的心理认知、视觉经验的常态之间形成巨大张力,增加灾难性事件的传播效果。如获得荷赛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博帕尔大灾难》、《奥伊马拉的痛苦》、《艾滋病在美国》等。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涉及到灾难性事件的,也绝大多数是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为报道主体的。
中国的新闻传播界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基本上采取一种回避和低调的、概括性的报道方式。从新闻的总体构成来讲,其数量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以摄影方式报道灾难性事件的内容则更少。具体而言,报纸和新闻性杂志在对灾难性事件的编辑方式上,报道方式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关注灾难性事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报纸;一种是侧重于政策理论宣传的报纸,这两种类型的报纸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版面处理、报道的数量和文体上都有较大的差异。笔者曾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2000年的中国可谓灾害颇多:遍及全国的大旱、局部的水灾、飞机坠毁、船舶沉没、工厂爆炸频频发生。在灾难性事件频发的5、6、7、8四个
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共刊发了约35条、组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或涉及灾难性的非突发事件的新闻,其中图片新闻报道共11条,图片36幅、组。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事件几乎各占一半。
在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中国青年报》兼有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和连续报道等形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确定或基本确定了灾难性事件本身或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性,兼顾及政党和政府行为。在图片报道中,也基本上以灾难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
《人民日报》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基本保持我国新闻传播界一直奉行的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处理方式:概括性的简讯、版面上的低调处理,缺乏深度报道、背景报道、连续报道这些报道方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党、政府行为仍是报道的中心,《人民日报》在报道的文体上和版面处理上与《中国青年报》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使用简讯的方式来淡化灾难性事件报道;在版面上使用“弱化”的方式来配置稿件;使用图片极少。只有《人民摄影》报这样专业性的报纸,才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以大量使用图片的方式来报道灾难,并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的主体。但是,这样的专业性报纸,其使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的理念和方式,并不构成我国传播媒介的主体,其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西方新闻传播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相比,我国新闻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以政府、政党行为为主体,兼及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
二、报道手法的差异分析
摄影报道是一种视觉传播方式。同文字型的报道相比,它拙于过程性的叙述,拙于背景的开掘和事件意义的记叙。但是,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摄影报道的视觉语言方式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等文字型报道缺乏的优势。与报纸和新闻性杂志所使用的各种文体(或叫各种报道体裁)相比,摄影报道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在浏览报纸的版面后作进一步接触的强势。所以,在报纸和新闻性杂志中,如何发挥摄影报道的优势和长处,就一直是传播界探讨的议题。就传播活动过程而言,以视觉形象符号为特征的摄影报道,主要是传播一种有关事件的叙述性信息。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
和媒介文化,它们在使用摄影视觉符号传播信息时,在方式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西方新闻摄影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在报道主体的确立上以受害者为本,但是,这个报道的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个体的方式而存在,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灾难性事件本身。这种方式体现了西方社会以个别来反映、体现一般,由个别、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方式。所以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就成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主要准则和摄影记者、媒体编辑的追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为了最大限度地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西方的新闻摄影界使用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一种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式照片。用这两种方式拍摄的照片,所形成的视觉符号同媒体的受众日常的恒常的视觉经验相比,体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唯他性,所以图片和受众的接受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在传播过程中使图片本身的强势达到最大值,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中国的传媒在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选择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社会、政府行为作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反映抗灾救灾行为,执政党领导行为和政府行为。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弱化。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虽然也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但是数量不及西方新闻摄影多。在画面的视觉符号元素的构成上,不是以个体为画面的主体,而是以群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出现的抗灾救灾的人群,在各级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指挥抗灾的政府领导人作为画面的主体。体现出了以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是,以群体作为图片的画面主体,在画面中很难形成强烈的视觉中心,群体不仅没有最大限度地反映灾难性事件,没有反映个体,同时群体也没有得到多维度的、有效的反映。从传播的效果来分析,这样的图片很难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表现手法上的第二个差异,就是中西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语汇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双方摄影语汇使用上的数量差异、形式构成差别。
在西方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除了使用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信息外,还使用了比较、转喻、隐喻等符号生成方式。在具体的报道中,将各种视觉传播的方式揉和在一起,使图片在报纸、新闻性杂志和受众的阅读互动中,实现其功能多元化、多层次化。一方面通过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主体与环境要素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或者图片与图片的标题、说明性文字的构成方式,来建构一种比喻、象征、隐喻关系,为受众开掘出灾难性事件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层面。如《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去食品救济站的路上》等图片,通过丰润的白人的大手与枯瘦的黑人小手的视觉对比,形成反衬关系;通过垂死的黑人女孩与秃鹫的觑视构成转喻关系,使媒体在通过传播非洲灾荒的信息的基础上,暗含了传者试图传播的黑白世界、富裕与贫穷的对立和并存;个体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宿命的深层信息。
还有一类图片新闻,图片本身除叙述性事实信息外,并没有构成对比、象征、隐喻等关系。但是,编辑通过标题和文字说明与图片上的画面视觉符号构成反衬、隐喻关系,如《越南的民主与自由》等(有的使用《枪毙越共》作题,便失去了这种意义构成)作品。
同西方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语汇的丰富性、多样化相比,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视觉语汇较为单一,除近年极少数报道空难、海难等灾难性事件时,少数摄影记者使用的摄影语汇较为丰富外,基本上都停留在叙述型的语汇层面。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往往倾向于反映群体,弱化个体,从而弱化了摄影报道中使用多种语汇的可能性。同时,也由于图片的视觉构成关系的简单化,使编辑在使用图片时的多种可能的方式不能实现,限制了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过程中其他意义层面的开掘,造成了有事件但缺乏事件主体,有信息但深层信息不丰富的局面。
三、传播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由于中西方新闻摄影界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中,使用的报道方式不同,报道的主体不同,所以,中西方关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最终传播效果,对受众影响的深度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西方新闻摄影界确定的报道主体是: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兼及灾难性事件及社会行为。所以,受众在接触媒介上的图片时,会通过照片上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获知有关的叙述性、叙事性的信息;了解灾难性事件中受害者个体的存在状态、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行为。这是传播者想借助于图片来达到的最基本的传播目的和意图,也是受众接触媒体的基本需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但是,由于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和传媒本身在拍摄和使用图片时,通过对比、反衬、转喻等手法、语汇,最大限度地开掘了图片本身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会在接触媒介、了解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受众思考,诸如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个体生命的意义,社会冲突的根源等问题。有助于受众在接触媒介图像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生命伦理观、环保意识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等诸多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和传播界在拍摄和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确定了政府和社会行为即抗灾自救为报道的主体,极少或根本不涉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所以在受众接触媒介提供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和文字报道时,只能认知了解灾难性事件的概念性、抽象性信息以及政府的抗灾救灾行为。而从报道中获知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生存状态的信息接近于零。这种报道方式,使受众形成信息的盲点、盲区。以至一位作者在参观了1998年抗洪救灾摄影展后大发感叹:摄影展根本没有反映1998年洪灾的状态,后人无法凭借这些图片来描绘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洪灾,特别是无法借助于这些图片了解当时灾民的生活状态。
中西方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传播效果的另外一个差异,体现在传播者、图片、受众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中。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的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从现有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片报道的效果来分析,中国的灾难性事件图片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单一层次、单向性的(一般情况而言),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介的信息层面的需求。因为中国新闻摄影界在拍摄灾难性事件的实践中,没有有意识地利用主体与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去进行超越信息层的开掘;媒体在使用图片时,也没有这种编辑传播意识。所以,受众在接触到这一类图片报道时,获得的信息基本构成只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政府的救灾行为。由于拍摄者和媒体想通过图片达到两个目的:报道事实;弘扬民族精神、政府英明,所以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一般不会出现侵权诽谤的行为。
西方的传播媒介在使用图片时,往往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传播者介入式地侵犯受众(包括灾难性事件的受害主体)的权利问题。
由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侵权等社会学、伦理学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的侵权或伤害;一个是摄影记者和传播媒介为追求最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带来的针对所有受众群体的侵权或伤害。
就前者而言,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往往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大量特写式照片。作为被报道主体的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是在不了解摄影记者如何拍摄图片、媒体如何使用图像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给被摄主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发表于《人民摄影》报的文章《遭遇激情》(帕把西娅·布朗著,肖天编译)中约西卡·荷德里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约西卡·荷德里不经意成为摄影记者报道校园枪击案的图片主角,但是摄影师拍摄到的她极为痛苦的仰面祈祷的图像,被媒介广泛传播后,却对约西卡·荷德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约西卡·荷德里一下成为公众人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照片给她带来的伤害,使照片成了她做任何事情的障碍;(三)摄影师在不经她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发表了她的照片。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往往会使一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比如关于艾滋病的图片,既起到报道艾滋病、满足受众对有关艾滋病信息的获知,同时也因为报道手法的夸张,细节刻画的逼真,使社会对艾滋病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慌,进而使艾滋病的患者受到鄙视,成为被社会遗弃的群体。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拍摄、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存在着传播者对受众的介入式、强迫式的侵权或伤害。一些照片曾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抗议。认为这些视觉冲击力巨大、画面血腥恐怖的照片,侵犯了受众的获知权,引起阅读者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恐怖、惊慌、厌恶等负面情绪或心理;从长期来看,这些图片的恐怖、暴力的影像会通过积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中形成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西方传播媒介和中国传播媒介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的这些差异,是由中西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结构、媒介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鉴于篇幅,不再详述。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oto Journal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WAN Sheng-yun
Abstract: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in view of reporting subjective, reporting style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It is very enlightening for Chinese photographers to do the disasters reporting in future.Key words:Photo journalism, Disaster;Differences
第二篇: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
张浩田
41111051 摘要: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
新闻
比较
差异
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9。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 News”一词。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但是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所以在对其理解和操作上就有一些区别。面对同样性质的灾难事件,中外记者的报道内容、写作风格等方面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灾难报道视角的区别
对于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报道,东西方记者的眼光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选取的角度也是各有特色。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平衡”是一种普遍观念,尤其是发生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和图片没有过多地对自然恐怖的描述,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人“和谐”的价值观。而西方的新闻报道则一般不避讳苦难,有时候甚至是不惜笔墨地渲染苦难。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西方记者更注重的是对个体的渲染,相对而言,中国的新闻报道在塑造人物上则更注重其共性,“类型化”表现得多一些。
对灾难事件的报道,西方媒体往往渲染的是个人在灾难面前所受的苦难,焦点对准灾难面前的个体形象。在同一题材的灾难面前,中国媒体更多表现的是另外一种文化诉求。中国的传统观念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尽力避免描述灾难细节,而着力挖掘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现实的苦难升华为精神上的力量。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媒体,对这次大地震都抱以极大的关注,几乎不约而同地对灾害中涌现的人物进行了高度赞美,对抗震救灾中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大力弘扬。
灾难报道主题的差异
主题是一篇新闻作品的“中心”和“主旨”,它既是组织材料的“纲”,又是材料表现的目的。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主题是“纲”,记者在现实材料中发掘出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意义的观点,以此作为文章结构的基础和灵魂进行写作;主题又是“目的”,是传播者试图通过材料传达给受众的倾向或观点。所以,无论从写作角度,还是从受众阅听角度,主题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对中西媒体有关主题类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新闻主题的确立方面存在一些差别。
著名新闻学者、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我国关于灾难报道的主题“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我们的灾难报道不是站在“事”的方位对灾情、抗灾、救灾进行反映,而是立足“人”的角度对事实进行总体审视,力求凸显人的精神。由“事实的悲”而生出“精神的乐”。也就是说,在价值判断中,重视宣传价值要远远高于新闻价值。
西方的灾难报道重视对灾难本身的关注。面对灾难造成的悲剧,西方记者惯于带着浓厚的情感以大量的笔墨赤裸裸地描摹事实,着力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表现人的悲惨境地、痛苦命运,表现人与自然力的冲突,人的无助与绝望。这与我们的报道往往聚焦于灾难中人的精神,用人的“战天斗地”去消解灾难的悲剧性质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很多灾难报道都可以归入“好人好事”类报道。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新闻传播带有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重视“用事实说话”,即通过新闻报道来宣传一定思想,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中国新闻价值观之重要性乃置身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而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刊播的内容常被当作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中,都把满足读者需要作为重要的实务指导原则和评价新闻传播效益的重要标志。他们的“重大”多以个体为视点,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对个体之重要便是新闻价值之重要。灾难报道思维方式的不同
新闻价值观决定着事实是否成为新闻,题材的选择意味着事实成为怎样的新闻,而思维方式则偏重于事实怎样成为新闻。由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不同,中西记者报道灾难事件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注重思维理性是西方的一贯传统,从古希腊时期起,西方人就非常注重实证与分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便成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因此西方传媒往往以具体的案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由感性的披露上升到理性思考的角度。
中国传媒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做出洞察、识别、理解和整体判断。与之相应,中国传媒往往用普遍的、被视为真理的东西统摄事实,由理性推及感性。中国传媒在整体思维中用普遍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观照不同的个体,西方传媒却善于从相异的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规范与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报道内容上,西方记者注重仔细描摹事实,表现灾难的惨烈、人们的痛苦、悲剧的处境,以此唤起读者的同情。而中国记者受“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影响,很少突出毁灭感、绝望感,而注重表现英勇斗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在写作风格上,西方记者多客观描述而少抒情性细节,作者的恐惧、绝望和怜悯藏在字里行间。而中国记者强烈追求主题鲜明前提下的情景合一、激情奔涌。
总之,西方历来重视灾难新闻的报道,灾难新闻几乎涵盖了西方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等。西方传媒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迅速、深入、全面、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的、悲剧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同时,西方传媒也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其所标榜的社会责任,在突出“以事为本”的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也注重宣扬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比较而言,在中国新闻界有的新闻工作人员只抓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而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题材内容上的特殊性导致了新闻报道中价值取向的特殊性。这样,中国灾难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一种道德教化的追求,即站在“人”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的。现在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但这种“以人为本”的灾难报道仍然在主流媒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一些对“人祸”的灾难新闻报道中更为突出。
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的经验还是相对欠缺的。对于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今后的发展,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适应我国的国情,提高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信息传播的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1】杨方旭 《略谈中西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差异》
【2】范缤月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差异》
【3】刘志斌 《不同传播体制对新闻报道的不同影响》
第三篇:灾难性题材新闻纪实摄影论文
灾难事件中纪实摄影的价值探析
——以汶川地震为例
邹吉文
摘 要:由于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灾难频发,各大媒体都使尽浑身解数,力求把灾难全面立体的展现在受众面前。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传播价值也不可小觑。传递灾情现场信息、影响灾难进程,促使解决问题、深层次的警示价值、独特的历史文献纪实价值、独特的悲剧性审美价值这五点在汶川地震中也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灾难事件;纪实摄影;价值;汶川地震
作者简介:邹吉文,男,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视觉文化与设计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16000
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反映灾难的方式,它对于人们了解灾难,了解客观事实非常重要。纪实摄影是摄影反应生活、切入现实并显示其力量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1994年10月召开的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上,纪实摄影被当做中心议题,说明了摄影理论界对纪实摄影的重视。黄少华在《纪实摄影定义新探》一文中对纪实摄影做了新的定义:“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形式。”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同其他题材的新闻报道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仍然离不开监测环境、调节社会、传承文明等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而这些基本内涵。以下就结合汶川大地震这一事件,谈谈我国的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的传播价值。
一、实用价值
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反映灾难的方式,它对于人们了解灾难,了解客观事实非常重要。它能为读者提供第一时间的、完整的、连续的、不同侧面的信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救灾的进程,解决受灾地区的困难与问题。
灾难因其本身所具备的突发性特征,要求灾难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必须及时。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谁在第一时间抢拍到了灾难发生的图片,谁的新闻价值就越大,随之产生的社会作用也就越强。从汶川大地震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灾难新闻摄影已经做到了第一时间将拍摄到的灾难图片传达给人们。例如,在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汶川发生地震之后的十几分钟,在互联网上人们就可以查到相关信息,并有大量的图片配有文字的新闻信息。
而在对于报道灾难性题材新闻,给予更多关注的还是灾难本身,在有关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新闻媒体给予了很大的篇幅来反映灾难本身。对于地震的破坏性给予了非常形象的再现,充分发挥了摄影的功能和优势,以直观的画面冲击着人们的视线,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第二天的各大媒体和报纸都已经被汶川大地震的新闻信息和图片充塞,也都在第一时间从各个方面向人们传达信息。
面对灾难性题材新闻,纪实摄影手段对于灾难信息的传递已被证明是最为成功的。
[1]
摄影记者和自由职业摄影师,除了以作品影响世界外,也直接参与拯救灾难的工作。他们一双双救援之手相握,凝聚成一股股强劲力量,伸向了困境中的人民。
二、深层次的警示价值
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具有警示价值。因为在一个地方发生的灾难,身处其他地方的群众很难第一时间的、全面的了解该灾难的详细情况。纪实摄影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发挥出它特有的优势,它能使灾难的实况具象化。摄影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灾况,把灾难的严重破坏性强烈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实况的感觉。
在汶川地震后,现场死伤人数很多,其中正在学校上课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救灾人员将遇难学生的书包整齐的摆放在受灾现场,以无声哭泣来抗议着这场灾难。这场地震显现出的警示性,其影响力是巨大的。
上述警示性是侧重于灾难摄影以形象告人以灾难事态的严重性,对于摄影者来说,是重在自己意向的社会显示,态度的逼近性不是特别强烈。而摄影的警告性,其对世人、特殊主体或任期的警示倾向则特别明确。这对于其源在人祸导致的灾难,摄影者最能强烈显现其指向源头的警告性。
凡是灾难,都有破坏作用,用摄影真实地反映这种破坏作用,不仅具有认识意义,也有从思想上使人警醒的意义。像汶川地震这样的因自然界造成的灾难,不可遏制,其危害难以避免,但是在汶川,一边是地震中危旧和不加抗震措施的楼房悉数倒塌,一边却是有防震性能的楼房安然无恙;一边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平日没有防震训练,一边学生死伤无数,一边是平日有防震训练,地震信号出现后学生能全部脱险。纪实摄影以照片显示了这种对比,足以说明地震虽不可避免,但有备却可无患。
三、独特的历史文献纪实价值
我们通常都说, 今天的新闻将是明天的历史。对于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灾难, 有没有必要记录下来,回答是肯定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记录, 作为后代人,我们才能看到那些过去岁月的苦痛。
中国新闻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包括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其中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因为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事业性质和功能的内在要求,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真实反映实际、正确指导实际,提高舆论引导质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灾难性题材新闻面前,采用纪实摄影的方法,这是基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以求真实记录灾难。例如,在1986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作品《奥马伊拉的痛苦》中,在泥石流中挣扎了60个小时的12岁小女孩充满痛苦与渴望的眼神,长时间浸泡变形的双手„„照片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细节真实,倘若这些细节被掩盖被粉饰,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读者都不能从图片中读出事实原貌,也就不能掌握新闻的本质。
通常说,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用笔与相机记录下了昨天的新闻。在灾难性题材的新闻面前,简单的将新闻记录下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记录灾难不是记录一般的事件,他不仅仅将作为历史资料被保存,他是后人认识灾难的本来面目,认识前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的途径以及方法。用纪实摄影的方法,真实的记录灾难,是对后人负责的表现,因为他能使后人从这些记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防止悲剧重演。
[2]
要体现历史文献纪实价值,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还要尊重事实的全面性。就是指需要把新闻的真实状况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掩饰灾难的真实性,不全面传播灾难实情,不光是指在灾害现场进行摆拍,还包括在灾难报道中刻意回避某些画面。比如在灾难报道中刻意回避血腥画面。而在灾难现场,血腥画面是不可避免的。若媒体工作者刻意回避血腥画面,那么就不能真实地记录灾难的现场,这实际上是新闻记者以一己之权力剥夺了受众的权力,是不尊重新闻真实性、全面性的表现,就体现不了新闻纪实摄影独特的历史文献纪实价值。
三、独特的悲剧性审美价值
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讲的悲剧概念涉及广泛,但凡天灾人祸、婚恋失败、鳏寡孤残、投资赔本、工作失意、事业无成„„与人的意愿极其相悖的结果,都可称悲剧。战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疾病„„这些给人带来无数灾难的事件,应该属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悲剧。
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论认为:由于命运、性格、宗教、意识形态等等原因产生的激烈冲突,人或美好的食物遭受不应有的却又无法拯救的苦难或毁灭;面对悲惨、苦难,人们首先产生恐惧、怜悯,而后情绪得到宣泄和净化,继而追求一种崇高精神,使人振奋。如何断定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具有审美价值,我们一般认为,那些具备了美学范畴悲剧本质的人和现象具有审美价值。比如“五四运动”,一种本应承认的正义力量被毁,多少年轻的生命洒血天安门广场,这激越、悲壮产生了永恒不朽的精神。[3] 悲剧性题材新闻纪实摄影类作品,在于瞬间抓取悲剧性的事实,带给大众的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画面产生悲剧性的审美情绪。
结 语
由于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灾难频发,各大媒体都使尽浑身解数,力求把灾难全面立体的展现在受众面前。灾难事件中的纪实摄影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传播价值更是引起了关注。其价值在于能传递灾情现场信息,影响灾难的进程,并促使解决问题。而且他还有深层次的警示、警告和警醒价值,拥有独特的历史文献纪实价值以及独特的悲剧性审美价值。
注释:
[1] 陈晓琪.《我国纪实摄影现状初探》[J],《中国摄影家》,1995年02期.[2] 刘源.《论灾难新闻》[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3期,P157.[3] 梅志强.《灾难报道中新闻纪实照片的悲剧性》[J],《中国摄影家》,2007年10期.3
第四篇: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
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上)
编者按: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吸引读者的眼球?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本文作者以切身的体会,从“新闻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策划”、“策划的原则”、“策划的种类”、“策划的层次”和“实施策划的保证”等方面,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阐述了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策划。此文很有内容,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次刊出。
新闻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策划
1.新闻媒体激烈竞争产生的新格局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业的竞争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激烈。报业集团的增多使报业内部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强;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报业的一个空前强大的竞争对手,报业面临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
在新的媒体格局基础上,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点:
其一,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也就是说,新闻媒体的丰富使得受众获知的信息量从匮乏转为足够多甚至饱和、过量。社会学家已经发现,在企业管理者及一些媒体工作者中出现了“信息焦虑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反而变得无所适从。这表明:人们并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对信息的分类整理;人们并不在乎得到多少信息,而是在乎得到多少有效的信息。新闻报道仅仅以“多”取胜、以“快”取胜,显然已经过时。新闻报道必须通过精心的策划,为受众提供质量上乘的新闻大餐。
其二,同类以及不同类媒体之间的交叉竞争,使得新闻资源的垄断不再可能,独家新闻难觅。在这种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如何去打破“千人一面”的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如何保证重大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如何精心编排版面,吸引读者,增强传播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来解决。
2.新闻摄影报道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策划来适应优胜劣汰的格局。
近几年报纸运用新闻图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许多报纸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的显要位置,有的甚至做成封面式的头版。以新闻摄影专题为内容的摄影专版就像雨后春笋,出现在各个报刊上。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将“图文并重”简单地理解为各版都有图片,定期出摄影专版,盲目追求图片数量多、版面大,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没有重视其作为独立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没有很好地发挥新闻摄影本身所应有的特点。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把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重担,过多地压在了摄影记者身上,把“两翼齐飞”的其中一翼只强调在摄影记者的个体劳动的层面上,而没有强调策划的作用;简单地去看摄影记者有没有拍到好照片,编辑有没有安排好版面,而没有进一步去追究为什么没拍到好照片,为什么没安排好版面这个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对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新闻题材进行精心谋划,对所拍摄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就能客观、准确、深刻地进行摄影报道,充分凸现其新闻价值,能将摄影记者和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广大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摄影报道的策划作为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途径而不断得到强化,这也是近年来新闻摄影报道的趋势,这一趋势,已经从记者个体策划到部门群体策划,开始迈向了报社整体策划的新高度。
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原则
1.选择具备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题材都能够拿来做策划。只有那些具备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才有足够的“含金量”进行策划。
什么是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呢?第一,新闻报道题材本身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由此可扩展或延伸出一系列的子题。
这就是先天适合策划的题材。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关系到历史进程的重大新闻事件,本身就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策划,反而是不可能做好这一类新闻报道的。再比如新千年、春节、国庆节、建党80周年等富有特殊意义的节庆日,它们在时空长河里是一个承上启下、联系过去及未来的时间点,两头连接着丰富的内容,同样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大制作”。
第二,新闻报道题材处于发生阶段,还有更重要、更动人心魄的后续发展。
比如’98抗洪报道,当洪水警报发出时,意味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灾的开始,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洪灾将继续发展,救灾也将一并展开。那么,这又是一个新闻报道的大好时机,在洪灾与救灾共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肯定有大量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事迹涌现,有充分的策划资源。
第三,新闻报道题材本身虽然止于一定程度,但能引起诸多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
比如梁文祥卧底吸毒群的报道,由报道吸毒者,引起关于戒毒、禁毒、社会治安的报道与思考,最后成为广州市彻底整治火车站及周边地区的导火线。可以说,拍摄吸毒者,梁文祥并不是第一个,但这一次报道在精心的策划下逐渐扩展,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2.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有自身的特性,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必须能够充分发挥摄影的长处———视觉冲击力。所以,考虑策划题材的原则要具备镜头感,即能以视觉形象表达新闻题材的内涵与外延。所谓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有东西可拍,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可以清楚交代新闻现场周围的状态;三是新闻场面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画面构图和瞬间新闻形象共同形成使人共鸣的高潮。南方日报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常常考虑的是,这一报道是适合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或者是需要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合作。
3.尊重新闻事实,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策划都是从新闻事实生发开去的,新闻事实不能被策划,新闻报道却需要精心的策划。尊重新闻事实,由事实本身出发,摄影记者与编辑围绕事实进行思考,将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含量与事实的“含金量”相结合,才能撞击出优秀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时,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注意充分发挥摄影记者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下)
杨兴锋
策划的层次
策划就是报道的组织、指挥和管理,就具体实施一项大型系列摄影报道而言,它包括了内容设计、题材联系、版面编辑、人力调配、进度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一项大型系列摄影报道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犹如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横向和纵向协调统筹,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
1.报社的策划。报社的策划是指利用整个报社的资源,由报社整体协调进行的策划。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梁文祥卧底拍摄吸毒者系列报道(见第53页图),就是一种报社整体的策划。从南方日报摄影专版上首次刊登,到南方日报出版社《独闯毒穴》一书的出版,再到广州中山图书馆举办影展并在全省巡回展出,短短20多天观众达1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湖南卫视、广东卫视先后为梁文祥拍摄了个人专题,10多家报刊都刊登了有关稿件,推介其人其作。更为重要的是,公安部门根据他的这组报道,迅速对广州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整治活动,使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环境大为改观,梁文祥本人也得到省公安厅颁发的“维护社会治安基金”奖。这一成果的取得,固然有梁文祥个人的心血在里面,而更为重要的是,报社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对这一报道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策划,才使得这一报道在全省、全国产生巨大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2.部门的策划。
部门的策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报社作为第一层次的整体策划,设计出整体方案,确立一个大的主题,而这个大主题是以某种内在逻辑关系分解出多个不同的子题及板块,这些子题及板块落实到各个部门(或专题小组),部门根据报社整体的策划思想和所分配的任务,做第二层次的策划。即由部门来确定具体的题材、研究写作或拍摄的切入点、编排内容、调配人员采访等具体实施工作。最后,在规定的时间里,各部门的策划稿件汇总报社策划班子审定,并统一设计版式。2001年南方日报的春节特刊《新世纪第一春》(见左上图)就是这样制作的。当时,摄影部根据春节的节日特点,确定了“欢乐团圆”的基调,以普通人的视角,结合广东特色,以欢乐庆团圆,以团圆带欢乐。在“欢乐”这一主题下,确定了广州花市、南澳草龙、柯尔克孜人的狂欢、摩梭人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项目;在“团圆”这一主题下,着重以情感人,确定了民工返乡、海峡两岸思亲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内容,使欢乐的摄影报道中带有绵绵不绝的亲情,感人肺腑。最后,以报社工作人员没有休息的春节作为结束,意味深长。
第二方面是指摄影部根据工作需要,从部门实际出发,独立完成的策划。前面提到的澳门回归、’98抗洪等报道之外,香港回归系列、扶贫攻坚系列、打捞中山舰系列,都是摄影部成功策划的成果。
3.记者编辑的策划。
记者编辑的策划,是指记者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具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的策划。摄影部的记者编辑在日常的新闻采访工作中非常注意策划,他们的策划意识很强。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很多例子,“汕尾土葬”、“解救乞买童”、“江门大爆炸”等等,都是记者编辑在工作中主动发挥,积极实践得来的结果。当遇到一个新闻题材时,他们不是简单地采访一下,完成报道任务了事,而是思考这个题材值不值得做大,如何做大;在做大的同时又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与别人雷同。所以,记者编辑这一个层次的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一个具体进行新闻报道的人员都具备了策划意识,才能做出漂亮的策划。
实施策划的保证
要使新闻摄影策划获得成功,还必须从人才、设备、管理、组织领导等方面提供保证。
1.人才上的保证。
无论多么精彩的策划,都需要人才去思考、去实现,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摄影队伍是策划成功的首要保证。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新闻摄影事业才有后劲。要重视建立和完善培养名记者的机制,注重营造业务氛围,开拓摄影报道创作空间,重视策划和包装记者的劳动成果。《摄影报道》专版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创办经营的,摄影记者通过《摄影报道》专版这个窗口,得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就南方日报摄影部目前的情况来说,年轻的摄影记者全部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新闻或中文专业本科生,还有一名研究生担任编辑工作。一个现代型的记者要具备五种基本技能:写作、摄影、电脑、外语、驾驶。现在我们再增加一条,就是捕获新闻线索和分析新闻价值的能力。因为,基本技能是为新闻实战服务的,具备敏锐的眼光、思考的头脑是新闻实战中的关键环节。如果整日坐在办公室,等着领导派活干,哪怕具备一身好本领也是不够的。
2.设备上的保证。
近些年,随着新闻事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摄影记者的采访距离越来越远,而装备摄影部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现在,南方日报每个一线的摄影记者都配备了数码照相机和手提电脑。另外,摄影部还配备了台式电脑、底片扫描仪和彩色冲印机等设备。从硬件上保证新闻图片的时效性和图片的质量是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摄影记者的作战能力,这也是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方针的具体措施。
3.管理上的保证。
对于摄影部,我们采取“硬制度,软管理”的办法。“硬制度”就是要遵
守报社统一的规章制度,并在这一规章制度下制订出具有摄影部特点的管理制度,如记者发稿奖惩制度、人员日常外出和器材管理制度,等等。
“软管理”就是要尊重摄影部的特殊性,注重抓摄影部班子的团结,大胆
放手地让他们干。对摄影部报道选题的决策、报道方案的规划、具体拍摄内容和手法、版式设计等,一般不干预。重点是看大的方面有没有违反有关新闻报道的规定,主题思想有没有偏差,品位是否高雅等。当报道在实施过程中,来自各方面不同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就要提醒摄影部调整原来的方案和设想,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
4.组织领导上的保证。
南方日报摄影部近几年之所以能拿出许多全国知名的摄影报道作品,之所以能不断地进行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策划,与组织领导上的保证是分不开的。
南方日报社的领导一向重视新闻摄影,新闻摄影观念的更新使报社领导真正理解了新闻摄影在现代报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报社领导一方面亲历亲为,抓好重大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一方面给摄影部出点子、提供版面、创造条件,使新闻摄影在南方日报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摄影报道》不仅在摄影专版上刊登,而且还能上一版,甚至做头版头条,这样的例子在南方日报每年都有。《摄影报道》原来规定每半月一期,后来我们为了保证其新闻性,不安排固定版面,随到随上,结果每年都有50期以上,平均每周一期。
(作者是南方日报总编辑)
第五篇:GB_T 35314-2017_报道策划及新闻事件置标语言
GB/T 35314-2017 报道策划及新闻事件置标语言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Report planning and news events markup language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7/12/29 【实施日期】2018/3/1 【修订日期】2017/12/29 【中国标准分类号】L6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7408-2005,GB/T 13000,GB/T 20092-2013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新闻报道策划和事件信息的元数据和结构,以实现新闻事件信息的内容描述、交换和再利用。本标准适用于新闻报道策划和事件信息数据的“采集、传递、编辑、生成、发布、存储、检索、评估反馈”等新闻事件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本标准也适用于新闻行业同其他行业之间的新闻数据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