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论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范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学生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世界教育委员会,曾鲜明地提出“学会求知,学人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在这次我校开展的“一帮二”活动中,我结合着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培养自己优秀师德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我在这一提高阶段中的几点认识:
一、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
记得有一次正是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忙着整理书包,打扫卫生,退出教室。坐在第一桌的是班级里较淘气的一个男同学,他平时做事总是毛手毛脚,只见他把书包背上,快步想抢到第一个出门的时候,第一张课桌被他一带,“咣”的一声倒在地上,同学们吓了一跳,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怯怯地投到我的身上,看我怎样批评这个同学,当时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快步上前,一边把桌子扶起来,一边询问这个男同学是否被砸着了。这个同学一看,赶紧帮着我把桌子扶起来,他没有想到我并没有批评他,还那么关心他。他低下头,脸红了,其他同学也随着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件小事,在心理上宽容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爱,试想老师当时要是训斥学生,批评他做事鲁莽,损坏公共财物,很可能导致学生与老师情绪的对立,更从何去谈教育的成功呢?
二、崇高的精神境界决定教师要具有宽广的心胸,不在学生面前计较个人的尊严和得失,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严于律己。由于学生幼稚、不成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是教师意想不到的。我们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热爱。
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学没交作业,课代表让他交来,他拒绝服从,闹到我这里来了,我便开始问他为什么没交,他说,没写。我就问,为什么,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突然这位同学抬头冲我说了一句:“你又不是我妈,怎么管那么多?”说完,转身跑出了教室。我愣住了,大家也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平时同学们都非常尊敬老师,谁也没有这样顶撞过老师,大家都以为我会大发雷霆,把他找回来,狠狠地批评一顿。当时我确实也很生气,但是马上就镇定下来,让同学到操场上找回他,他毕竟是一个孩子,胆怯了,偷偷地看着我,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回到办公室去了,我想让我的离开给他留下一个心理空间,后来,有学生告诉我,他爸妈在家吵架,他昨晚跑到奶奶家去了,书包没带,作业都没写。到了下午,他主动来到办公室向我道歉,并交上了补好的作业。
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学生行为失当,老师要看这件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还要看他行为动机是否合理,然后再加以批判和处理,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会产生效果。
三、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学生,理解也是一种师爱。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
例如,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班上原来有一位同学,由于基础差,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同学们也因此嘲笑他,每次到他回答问题时,他都很紧张,偏偏叫到他时,他又回答不出,急得他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他仍紧张地在心里想着,也不放弃,这样同学们就往往发出一阵骚动。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阅读部分总让他读,他很顺利地就过关了。再后来,我怕同学们发现这个秘密,再讥笑他。就事先告诉他预习哪道题,一段时间后,他变了,自信了,声音大了,回答准确,同学们也惊讶他的进步,都很佩服他,谁也不笑话他了。
那么,教师只有从心理上理解学生,去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他渡过难关,才是对他真正的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我小的时候是个差等生,学习成绩在全班40名同学中总是倒数第一,各科成绩比较起来,语文成绩较好,有一次,我写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他认为我是抄袭的,并当场讽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他上课时,我的眼神总往外瞅,不愿和他对视,后来,换了一个王老师,他很有学问,不歧视我,还鼓励我,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想见的便是王老师。
苏老先生的亲身体验给教师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在小学或中学,在学业上、品德上的暂时后进,并不能注定日后会无所作为。在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下,他们当中同样会涌现出苏步青、郭沫若等驰名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多给后进生一点爱护和关心,把爱的教育融入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感到教师真正地关心他,帮助他,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劝告,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
作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篇:师德征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联著名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爱能创设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精神环境,幼儿应在充满爱的玕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儿教肓中,各种教育手段的运用固然很重要,然而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爱是最有效的形式。
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乐于去观宗、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所谓师德认识,就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我从事幼教工作将近六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幼儿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眼中,教师就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是最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地影响着孩子,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问题。
记得刚开始来幼儿园工作时,我什么都不会,天天围着孩子转,而不是孩子围着我转,但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不知道的事情,也学会了怎样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学会了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让孩子更加喜欢你,记得前不久有位朋友问我,你天天带小孩辛苦吗?小孩哭闹了,你怎么办?我当时就面带微笑的告诉她在社会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辛苦不累的,虽然累,但是我觉得我的生活很充实很满足,我的笑容来自于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因为这群孩子我的笑容从没有离开过,只有你真正付出的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赏,以前每当孩子哭闹时候,我就会特别烦特别累,甚至不想从事这份工作了,但这时我自己总会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说这都不是事,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什么事是你不愿意做得,时间久了孩子们熟悉了就会习惯的不管做什么才开始都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期间过来就会慢慢习惯,并且喜欢,所以每当烦恼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向你走来时,你都要学会心灵的安慰,自我安慰也是得到进步的一种步法。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为习惯、个性、能力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尽管这样,孩子总是天真、可爱、心灵总是那么的纯真,在他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及缺点。在工作中,我体会到教师的爱会给予孩子产生积极、自豪的情绪,尤其是对那些胆小、表现不出众的孩子,老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在我的班中,文远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把头垂得低低的,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但是他平时在游戏中能积极帮助同伴收拾玩具,做手工的时候,完成得又快又好。因此,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还展示他的手工作业,还要求其他的小朋友向他学习,同时向他提出要改正缺点的要求。从此。他渐渐地有了进步,同伴们也开始喜欢他了。又有一次,我手里拿着红花,准备要开展奖印章活动,一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肯定是要奖给悠悠的?我说:“你为什么说要奖给她呢?”这孩子说:“因为人人都喜欢她。”我马上笑眯眯地说:“老师喜欢每个小朋友,如果你有进步,做一个好孩子,老师就更喜欢你,也把印章奖给你。”从此,我经常听见小朋友互相在说:“我又得了小印章啦!老师说我有进步,老师是爱我的!”是啊,班上每一个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漂亮的,是调皮还是表现一般的,他们都应得到这种爱。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韦涛小朋友跑来间我:“沈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睿力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郎晨小朋友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滑滑梯吧!“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用手抓住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滑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在他们心中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是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走的更近了,感情更深了,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你的点滴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深厚的情感,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子的一切。
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更有效地教育孩子。爱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敲响“平等”的大门,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 ,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孩子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注意观察孩子们的需要,碰到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就像慈母一样,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更需要得到成人的爱抚。在学期初,由于孩子们刚离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免不了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出现哭闹,不愿意上学的现象。于是,我就主动和孩子穿朋友,和他们一起玩玩具,对个别哭闹的孩子不嫌弃而是体谅他们的心情,耐心地哄他们,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平时,我还喜欢通过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每天高高兴兴地对着孩子笑一笑,和他们说一说,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交谈中和孩子一样高,尽量避免引起他们胆怯、恐慌的各种因素。逐渐调整心理,使幼儿在我的微笑中体会爱让我的爱去安抚童真的心灵。渐渐地,我发现幼儿总是甜甜地对着你笑,总是喜欢围在你的身边。
总之,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幼儿是教师生命的延伸生活的镜子,热爱幼儿是教师的二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老师爱幼儿,幼儿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幼儿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不爱幼儿、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幼儿的教师没有资格做幼儿教师。记住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孩子,让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更好地茁壮成长。让无私的爱充满幼教教育!
第三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说起来,我当老师也有11个年头了。生活中,我不断感受到周围人们对教师这个行业的向往以及对教师本人的尊敬。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呢?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是对教学不懈钻研的激情?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正是这份持久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
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
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办公室里,我们经常会说起哪个孩子的调皮,哪个孩子的聪明,有的老师模仿起班上的孩子,那一举手,一投足,像极了。没有对孩子的了解和爱,又岂能做到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有人说:“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从不对学生发火,从不惩罚一个学生,从没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这便是伟大的师爱。”我倒认为一味地赏识学生,廉价地表扬学生,而在教育中没有了批评甚至惩罚,这不是真正的师爱,也不可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成人成才”的教育,而不是哄小孩高兴的保姆式打工。因此我认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使学生人格完善也就应该是师爱的基点和终点。这样看来,师爱与责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离的。
自然,处罚必须是恰当的,必须是从师爱出发的。当然,教师发火,处罚学生也会伤害师生感情,教师应该慎用,但出于教育之目的,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必须处罚时,教师应“执之以正”,而不能以伤感情为借口放弃“处罚”这一教育手段,因为我们承担着父母都不可能完成的教育责任。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源于教育责任,对于学生的爱也是为了完成教育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会只是形式化的,虚假的;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因此,我认为:教育必须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我相信,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我们的学生,而事实也证明,母爱是无法替代的。套用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的一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上次,我们学习了《吴邵萍先进事迹报告》。她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吴邵萍同志从事教育27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的事迹令人深深震撼和感动。我们都是人民教师,尽管我们和吴邵萍老师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态度,那就是:乐于奉献、甘做人梯。在吴邵萍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当别人在双休日与家人聊天,朋友聚会,吃喝娱乐,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时,我们还在为第二天的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想办法,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时,有家长向我们道谢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又是难以言表的。那时,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吴邵萍同志从教27年来从不间断学习,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楷模。
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只有辛勤耕耘的人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也许我穷极一生也不能达到吴邵萍老师那样的境界,但是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我可以学习她那无私奉献的师魂精神;学习她那关爱学生胜过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学习她那潜心钻研的永恒的追求精神;学习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业的的高尚情怀。我做不了专家,但我可以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进步的“操作工”,因为我至少还有爱。我可以尽量发挥自己已有的能力;努力学习必须有的能力;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守望三尺讲台,丰富教育人生,教育之路,光荣之路,我在路上行走一定会风雨无阻。
(赣榆县罗阳小学
蒋阳成)
第四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课堂充满快乐!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刘伟平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是的,茫茫人海,相逢并不容易,今生能为师生,那可是前世修来的,一定要珍惜给予快乐的机会,从心底为他人绽放一朵朵快乐之花。用那阳光般的心灵,去传递快乐,感受美好,使课堂成为师生快乐的家园。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师生间,这最美的花一定是信任之花,奉献之花,关怀之花,快乐之花。
信任是一朵神奇的花朵,它可以沟通人心、相互尊重、放飞思想。师生间最美的境界来自互相信任。学生信任教师,是因为教师是德者、导师、人性和品德的化身,教师信任学生,是因为他们如同娇嫩的花朵,洁白柔嫩,需要呵护和引导。正如有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不尊重学生的自尊,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且也是师爱和师德缺失的表现。可现实的情况是,师生间信任与快乐的因素在减少,不是吗?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今天因为昨晚做作业晚了,起床头昏不小心上课迟到了,结果受到老师的批评;明天因为近来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叫去谈话;后天因为上课时和同学讲话,被老师大声训斥;于是课堂不再是温馨的殿堂,不再是品味书香的乐园。许多同学为了避免那些不愉快的谈话,特别是为了逃避惩罚,开始对老师阳奉阴违,耍滑头说谎话,明明上课没有专心听讲,他偏说老师没有讲清楚;明明知道近来成绩不是很好,偏偏考试时作弊,结果成绩上
去了,人格却低下了;看到这些的确令人痛心,我们有许多老师看到了这一点,可惜的是,不知如何去做,去努力改善的大有人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呼唤一定要建立快乐的课堂,每一个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给予学生信任,关怀、友情,不要动不动就用分数的鞭子,训斥的鞭子,不理的鞭子,孤立的鞭子,告状的鞭子。而要努力营造师生间和谐的气氛,平等的交流,善意的提示,积极的赞美,甜美的微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不再苦闷,不再压抑,而是充满和谐快乐的精神家园。
请记住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若特说过的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身为教师,我们有着莫大的责任,唯有用我们的学识、内在的品质、信念、理智鼓舞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建立快乐和谐的课堂,我们才能心安理得。
第五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习霍懋征有感
攀枝花市第十九小学郭静红
昨天下午在学校进行全体教师培训时,邹书记讲了霍懋征老师的事迹,并观看了霍懋征老师事迹报告会,使我感动不已。回想起二十几年的教学,让我感慨万分。
聆听了霍懋征老师的报告,看着83岁高龄的霍老师,挺着笔直高大的身躯,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主席台,侃侃而谈。思路是那样的清晰,激情是那样的澎湃,语言是那样的流畅。霍老师在回忆60多年来自己教过的学生,就像诉说自己孩子的童年往事,眼睛里依然充满了爱的光芒,我真是感慨万千。是什么力量使这位耄耋老人仍活跃在教育战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不由得浮想联翩,腰杆也挺直了许多。是她对教育的执著精神感染了我,是她对学生的爱教育了我。
霍懋征老师,1921年9月,出生于山东济南教师之家,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放弃了留在母校任教的机会,毅然到师大二附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即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周恩来总理称她为“国宝”级教师。1979年被誉“中国当代教育家”。60年来,霍老师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为基地,辐射全国,实践着自己倡导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几十年来,从未让一个学生在前进的路上掉队。霍老师总是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是她对学生的八字方针。她激励每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个学生才华,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期待每个学生成功,用自己博大的母爱之心关爱这些孩子。春华秋实60载,霍懋征聊以自慰的是,她的学生在各自岗位上皆以正品向她汇报。
霍老师在给一位青年教师回信中写道:“我们只有教育的责任,没有摒弃的权利。老师的任务是教,教的任务是爱。”她说,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没有好孩子、坏孩子、先进生、后进生之分,只有内向外向之别,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她还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霍懋征以陶行之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激励自己,让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乐群,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锻炼。”要求自己。她说“教师、学生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对等了,心灵自然对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实验二小李烈校长采取以爱育爱的双主体办学模式,要求教师蹲下跟孩子讲话就是霍老师平等教育的延续。
听了霍老师的报告,同样是教师的我们应该低头沉思,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做到了多少。我们应该做到向霍老师那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不局限于优生也包括学习差的学生.对这些特殊孩子无论在生活上的关心还是学习上的帮助,都要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引
导他们。当我们的孩子不懂不会的时候,我们是抱怨还是像霍像老师那样遇到一
些淘气的学生惹她生了气,她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静下来再解决。她
说:“教师向学生发火,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教学几
十年,她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霍老师说孩子的眼睛是
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决不能
给孩子不好的印象。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说教,要靠老师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谈举
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她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霍老师比一比,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了吗?我们真正了解学生了吗?我们
换位思考了吗?所以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要向霍老师那样尽可能地去了
解和熟悉他们,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要做到处处留心,事事关心。
要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点滴的积极因素,善于用语言耐心细致的诱导他们。因人施
教,授之以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沟通从心开始,“情”则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纽带。应通过积极的情感交流,缩短与差生之间的距离,增加
其信任感,爱是心灵的阳光,让学生处于充满爱的情景中,这是教师以情激情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经常站在学生的立
场.进行“心理换位”思考,就能理解学生。严慈相济的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向霍老师那样真诚的热爱自己的学生,生活上问寒
问暖,关怀备至,学习上循循善诱,耐心辅导,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并健康成长,使他们感觉到你的爱。爱是教师与学生心理
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得到老师的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学生就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的行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
和老师合作。教师的爱被学生所感受到才体现其价值,发挥其教育功效。由于这
种爱的基础是平等的,因此,可以收到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的效果。
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