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没有终点.doc师德论文
爱没有终点
一:路在我的脚下延伸,而我才刚刚起步,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条路,我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我特别的兴奋,因为最富有生气的戏剧马上就要开演了。但最令我兴奋的是在这部戏剧里我拥有一群忠于自己的演员——我的学生们!我爱我的学生,爱他们的天真、活泼、聪明,爱他们的纯洁、美丽、善良,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份爱心,自己才对这份平凡的事业更加热爱。每当听到学生们喊 “老师好!”——孩子们的问候,犹如冉冉旭日,给我带来了快乐和生机;下课说一声,“老师,再见!”——孩子们的道别,犹如满天彩霞,给我留下了回味和期待,看到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心里面总是甜甜的。虽然有时累得腰酸背痛,心中却很踏实,因为有一群喜欢我的学生每天都在等着我。我想,我们的这部戏剧也许是世间最长的一部!我应该会是一名合格的导演,我渴望导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戏剧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它的主调;理解,友爱,开拓,创新是它主要的内容;爱着这个集体和被这个集体爱着,是它的主要故事。作为导演我将要精心设计出生动的情节,典型的角色,感人的故事奉献给所有的演员。我也心甘情愿地做一名配角,尽我的力量为主角服务、效劳,指引他们更好的了解人生,了解世界。不仅如此,我还要做一名最虔诚的观众,为演员们精诚的演出微笑,流泪,鼓掌,欢呼!
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有人说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说的多好呀,恩师经常对我说,当老师一定要有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对班级的学生不是完全平等的,学习好的我喜欢,学习笨的我就不太喜欢,但恩师却说孩子“笨”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学习好也不代表一直会好下去,如果学生什么都好还用你教么?听了恩师的话,我想了好久。爱心应该是无私公正的,决不能存在丝毫的偏见,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能以个人好恶而偏爱优等生,嫌弃“差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人梯”“铺路石”,歌颂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 三:用爱心赢得童心,真正为学生着想,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
教育事业是平凡的,琐碎的,需要我们的爱心和耐心,而爱心是教育的主旋律,我们要用爱心为孩子们奉献,用爱心为孩子们引路,让爱心在教育事业中时时涌动、处处闪光!在
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老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同样平凡的事,他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却是最可爱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勤奋的,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却是最充实的┅┅因为他们用爱心打开了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子,用真情点亮了生命里的每一个灯盏,用赞美启迪了每一个儿童的心灵,用尊重唤起了每一个孩子的尊严,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在宽容中学会理解,所以他们是伟大的。
作为老师要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全面的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学生懂得怎么去爱,怎么去关心身边的人,诚信待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做人,做个正直的人、健康的人,然后才谈得上掌握知识与技能。如果不能适应这个社会,那么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是教育的失败。孩子饿了,教会孩子怎么做饭要比直接给孩子一碗饭要重要的多。毕竟,路是需要孩子自己走的,没有哪个老师能包办一切。
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行为,亲耳聆听了不少不畏艰苦,牧牧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就有许多为了学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教师,他们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之师。他们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她能让坚冰消融,她能让顽童变乖。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去感动我的学生,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有人说:“当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很多家长细心地给他们浇水,施肥,唯独忘记播下种子,于是他们就带着这块空白的沃土来到学校,请求老师在那儿播种。” 既然家长这么相信老师,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更应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我们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来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童心。
四:爱心需要知识做支撑。
在工作上我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天按时到校,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平时做到主动听课,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做好课后的反思工作。为了能给学生‘一杯水’,我不断的加水,为了灌满自己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我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大量翻阅现有的教育杂志,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扎扎实实打基础,为作一名合格的教师而努力。
五:为了爱我的学生和我爱的学生,我会用爱心驾起沟通的桥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学生把老师看作了自己的朋友,教育才有了可能,而爱的沟通与交汇就是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的惟一途径,不是吗?对于任何一条规定,应当让学生看不出是对他们的禁止,而应当让他们理解为行动的号召,是在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善良的土地上站稳脚跟。”我想,这是为人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智慧。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努力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多地多尊重一个学生,要真诚地和学生做朋友,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和我们成为朋友。
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爱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爱心如同阳光、雨露,时时滋润学生的心田。“爱”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对学生付出爱,这样学生才会爱你、尊重你、相信你。只有使学生们信任我,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才有可能让他们在温暖的感受中,幸福地“改变”,悄悄地成长。
六:以身作则,诲人不倦。
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去关心周围的同学,学会与人合作,从小懂得诚信的重要,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我认为这比教会学生多认识几个字,多解答几道题目要有意义的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能考个好成绩,而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说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愿做他们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那我一定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那我一定会当好优秀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那我将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那我一定会当好一名称职的宇航员,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征程。
教师,人是普通的,平凡的,但教育事业却是伟大的,他们所从事的是奉献爱心的事业,他们在爱的基础上,投入他们全部的力量,把他们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因为有了他们,爱心才会永远的传递。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也应该撑着充满爱意的教育之橹,把爱心永远的传递。
第二篇:安全,没有终点
安全,没有终点
----写在2012年第11个“安全生产月”
◆ 中海沥青(泰州)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部 于向东
对于我们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没有及格,只有满分。让我们都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立足安全,让安全从墙上、报刊上、会场上走下来,走进我们的心中,伴随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立足安全,勤俭奉献,是我们每一个石化建设者的心声和美好夙愿!安全,在唇齿的谈吐之间,是一个很轻易的说出来,却又很沉重的一个词。这个词从我记事那一天开始,耳边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孩子,绕过前面的长凳子。”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点;“当心路上的汽车!”这是父亲在我骑车上学时身后的嘱托;“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现在,我和同事们每天上班时恪守的信念。
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只有立足安全,安全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安全都是如此的重要;它是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愉悦,才能提勤俭奉献,人生理想;它又是培育幸福的乐土,只有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随时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同时,安全更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基石的稳固与否,将直接影响我们前进与发展的步伐。有一种基本的权利叫安全,拥有了安全,虽然不可能拥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一定没有一切。这是我们石化企业一线同仁坚信的真理!
对于我们石化企业管理部门而言,多一份自律,就多了一份安全的筹码;多一份警醒,就拥有了一张通往安全的绿卡。人类生存的几大要素莫过于此: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一个让我们生命的状态时刻保持安全,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时刻充满宁静与温馨的堡垒。没有了安全,再健康的躯体也在劫难逃,再丰厚的物质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再丰沛的精神源泉也如无本之木。如此这般,我们的生产生活便如临深渊,惶恐与不安充斥着脑际,命运变得脆弱与坎坷!我们石化行业的兄弟们:请将我们的目光注视在历史那惨痛的一页:
2011年10月26日17时许,中国海油销售分公司山东项目组的一名承包商施工人员陈延伟,在山东项目组租赁的山东海化物流第六加油站改造工程现场加油站罩棚顶部中心部位(约12米高)踩破锈蚀的彩钢瓦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
1、承包商施工人员陈延伟、周坤在工作间歇,没有办理高空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到达12米高的罩棚顶部。在非工作区域行走时,陈延伟不幸踩破彩钢瓦坠落地面。
2、罩棚顶部彩钢瓦铆接处腐蚀严重,无法承受陈延伟的体重,被陈延伟踩踏时撕裂洞开。
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数字,虽然那些数字是那样的发人深省。每周我们都学习一个个足以令我们警醒一生的悲剧。可为什么供我们学习的材料是那样的络绎不绝,那些悲剧中的主角,难道他们不曾学习过?难道他们就没有在一份份含满血与泪的事故材料中,听到过生命的警钟?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安全无小事”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做起来并未完全对号。有一种流行说法叫“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就是这种流行说法的突出注解,而因此引起的严重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
安全工作、不公清疏。根据总公司2011年年终统计,安全人生伤亡事故,外包方发生频次和死亡率大于总公司,这是因为外包方的安全监管、检查、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自身素质操作素质等各个环节,明显低于我公司。而这些安全事故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并给企业带来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
每次在安全通报上看到这样文字时,禁不住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他们是带着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此刻,怎能不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和违章的可怕呢? 当烧焦的肉体、淋漓的鲜血、渴望的眼神成为悄然的陨落,当一个宁静的家被无情的剥夺。我想问一句:安全你重视了吗?安全是谁已经将你悄悄遗忘?
泰沥公司原油进公司前要经过仓储公司,再用内河运输船舶转运进我公司。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环节包括两个外包方,仓储公司、运输公司。2012年上半年营销部、HSE部联合对我公司正常使用的两家仓储公司进行现场设施、硬件、书面资料评估并做出结论,保证了在制度上完善对仓储公司的评估。近几年
为我公司内河运输的船舶,八成以上进行了更新,运输船舶的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正常运输船舶的监督有海事局、运输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但根据运输过程复杂、运输单位效率不好,挂靠船舶多,人员频换等情况公司分管领导要求营销部、HSE部走出去到现场查找问题。我们两部门从今年5月份已经开始了对运输船舶在运输现场的现场安全以及设备、人员、消防预案的联合检查。
其实,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会陌生,而对一个石化企业来说,它包含的意义尤为深刻。我们天天都在生产一线,时时处处谈到的都是安全,它带给了我们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又凝聚了太多人的牵挂和责任,每一个石化企业的建设者都能感受到这份责任的重大。我小时候生活在厂宿舍区附近,安全给我的第一课,便是孩提时天天见到邻居的妻子伫立街头焦急地等待不能按时下班归来丈夫的情景,丈夫的每一次平安归来都包含了全家人的深深牵挂,而邻居的妻子那翘首以盼的身影成了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回忆。
长大后我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迈入石化企业这个特殊的行业,成为一名光荣的炼油厂工人。耳濡目染了许许多多的安全生产事例,我深深感受到安全所带来的深刻含义。安全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的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多地是对关心你的家人负责;安全又等同于效益,我们更能体会到安全生产带给化工企业的勃勃生机。
这么多年来发生在我身边太多的安全事故,无论是亲眼看到被电弧烧伤的两位同事,还是造气炉爆炸压死的同事父亲,还有被氧压机皮带轮夹死的同事姑姑,没有一件不令人痛心疾首。公司曾举办过安全教育图片展,所陈列的是兄弟单位发生的各种事故图片。照片一张张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车祸身亡,高空坠落残废,被电弧烧伤,一段段文字都是血与泪写就的教训。每当夜幕降临,望着万家灯火,霓虹闪烁,我就会感慨万千。这美妙的夜景凝铸着无数企业职工的心血与汗水,冥冥之中我也在默默为一些永远远离这些繁华的生命惋惜痛心。他们就如同这浩瀚星空陨落的一颗颗流星,只在一瞬间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和幸福等同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安全!虽然是两个普通的字眼,但却联系着千家万户,涉及到我们每个人,因此它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分量。
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企业生产的薄弱环节,同
时也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安危。作为营销部门的安全管理者,我更加感到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因为我要对分派来的新大学生进行部门三级安全教育,看着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让我想起刚参加工作时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一起事故,虽然没有给我的脸上留下痕迹,但却是当头棒喝,将我从安全意识淡薄的悬崖边上打了回来。我给他们讲发生在我身边一例例血的教训,因为工作一时的疏忽和麻痹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而那些侥幸者,他们虽在抢救之下活了下来,可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却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和痛苦。痛定思痛,从一幕幕血的教训中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坚强的安全意识。曾给他们讲看过的一篇文章,至今还记忆犹新,某火电公司在一化工工厂施工时,一位日本专家曾这样说施工人员:“你们中国人的确有不怕死的可贵精神,在施工现场有不戴安全帽的现象。在日本,厂长,经理开会时安全帽都系得紧紧的。”这是对违章现象的莫大讽刺。它一针见血地言明了一些人安全意识的淡薄与无知,对自己的轻视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犯罪。安全的警钟要常鸣,奉劝可叹的“勇士们”,收起你的蛮干和无知吧!有人说:安全生产的难点在我们自己,在我们自身的安全意识。仔细想想不无道理今天。“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展开,《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两票三制”的严格执行„„,这不都是为了搞好安全生产,领导和职工们用血的教训组成的努力与决心。安全的隐患像一只狡猾的狐狸,隐藏着、等待着、观望着我们的违章行为,伺机侵吞我们健康的生命。“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分钟,我们不仅要做到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要保证自己所辖的电气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谁都清楚,灿烂的青春之花,会在安全的沃土上开得绚丽多姿,也会因事故的肆虐变得淡然无光。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该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责任也很重。在新形势、新目标下,我们的一举一动应当更稳健更成熟。当我们看见红艳艳的骄阳拔地而起,金色的沙漠上管道纵横„„,每一个静止的、运动的生命体都被渲染的蓬勃、美丽。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生命竟是如此美丽而精彩!然而,有两个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两个字的相拌相依,我们将无法感受和拥有这美好的一切,这就是安全!
众所周知,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
安全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保障,安全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就要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血的教训证明不重视安全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要把生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就要自觉地把安全提取到“天”字号的位置上,认真学习安全规程,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只有思想上多一道防线,工作上多一份认真,安全上才能多一分保障,从事安全工作一定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当侥幸心理闪现时,请想一想:父母双鬓的白发、妻子牵挂的眼神、孩子睡梦中那甜甜的微笑,难到这一切还不能打动那浮燥的心吗?当麻痹思想抬头时,请再想一想:年迈的双亲需要你床前尽孝,贤惠的妻子需要你牵手人生,可爱的儿女需要你为他避风挡雨,难道这一切还不能唤醒那麻木的神经吗?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失去生命,再多的财富都变得毫无意义,还有什么比幸福地活着更可贵的东西呢?
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变迁,无论我们的工作有何种变化,始终不变的是,我们把安全牢记在心间。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酷暑严寒,我们都把安全看成是幸福的源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情系安全,换来了无数个家庭的平安幸福;我们关注安全,必将迎来无比美好的明天!珍惜生活,爱护自我,把生命握在自己手中,去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去感受人间的至爱与温情,这该有多好„„
此情此景,我却分明听到夜空凄厉的声音高呼:“天灾无法抗拒,人祸天理难容”!他们何其不幸,有多少生命已经无辜断送,而我们又何其有幸,依然健康的生活和快乐的工作!历经无数血泪的教训之后,我们的政府、社会对“安全”这两个字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对生命这一基本人权的尊重。快乐工作,勤俭奉献,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生命不再重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生一路平安。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安全活动主题,让公司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美更艳,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看到安全意识在心中,自觉维护安全,确保安全!
安全,没有终点。
2012年6月7日
第三篇:梦想没有终点
我好比一艘小船,需要灯塔做向导。我好比一块干土,需要水源作为转向绿洲的依靠。我好比学生需要老师的启蒙引导。老师将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贵人,教我跌倒后抹干眼泪如何爬起。
和人相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当咨询过后的余温和回味。和老师谈话更像跟妈妈叙谈,虽然平淡却韵味非常。
决定做心理咨询是我通向光明人生的一个前提,和妈妈做好沟通是我走向光明的前提的前提。祝妈妈快乐!寿福如鱼得水!青春温情长存!
以上是三条短信,是前些日子来我这咨询过的一位男孩给我发来的。
他从最初称我为老师到后来改称为妈妈,真的很令我感动。这个男孩今年二十三岁,四年前高中毕业时他放弃了考大学。没上大学的他一直很颓废,对世界上的一切都茫然没兴趣,不交朋友,不谈恋爱。虽然他在打一份不算苦的工,但他说这只是生活所迫,只是为了活命而吃饭,不是他的理想。若不是因为觉得父母还健在他早就不活了。于是我和他谈起理想
他说,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班级的尖子生,门门功课都是优。老师非常器重他,对他的前程抱以很大的希望。他开始在心里为自己描画伟大的梦想:要成为一名周恩来式的人物。从此他特别刻苦学习,为这个辉煌的目标勤奋努力着。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都是一路领先。上了高中后,虽然学习成绩一如既往,但是与他比肩的同学却很多,他不能永远保持第一了,并且在高一的下学期已经有好几个同学遥遥领先于他,这使他很恐慌,这样下去怎么成为周恩来式的人物呢?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到高二的下学期时他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了,他因此更焦虑、烦躁,老师的着急,家长的参与过问等种种压力像山体滑坡一样向他卷来,令他无法应对。在离高考还有十天的时候,他毅然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独木桥上的最后一搏,离开了他未来那个伟大人物的梦想&&
这样的咨询是一个特例。费了我很多口舌来解析他的不成熟心理。首先应该肯定他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因为他有那么辉煌的理想。还要指出:过高的理想就跟没有理想是一样的。因为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妄想,就像一座华美的海市蜃楼,一旦在现实面前消失,所有的美丽幻想也成了泡影。
他说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
我说给自己设置一个无法达到的理想,人生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人们往往迷失在那种巨大的落差中。
有人说人生有两大可怕的悲剧,一个是踌躇满志。一个是万念俱灰。这个两个悲剧他都占了,一个是踌躇满志的少年。一个是万念俱灰的青年。我指出他此时的焦虑症状就是因为他在梦想的落差中把自己给弄丢了。丢了自己就是失魂落魄,就是魂不守舍,就是精神离散,这些就是焦虑症最终要导致的精神抑郁&&他听得眼睛越睁越大,身板挺了又挺。
其实许多伟大人物的学历并不高。学习成绩不是衡量成为大人物的唯一标准。世界上的大人物毕竟是凤毛麟角,大人物是船,小人物才是海,社会是靠无数的小人物支撑起来的。我们都应该允许自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小人物。只有认可自己才能不放弃自己。如果梦想与人生出现了落差灰心丧气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重塑一个自己才能让那个少年的自己真正长大起来&&
怎样重塑一个自己呢?首先要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行为,要认识你的梦想,要弄清你这一生是否够得着这个梦想。其次,就要懂得阅读无字句处这本大书,才能让理想落地。还有,梦想是没有终点的,人生本来就活在旅途中,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重新启程。也就是说梦想是可以修改的,人生是可以重塑的。
比如这个男孩子,他已经在一个大企业里做一份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了。他说他在接这份工作之前已经换了好几个人了,他们都学不会,而他一接手就干的很好,领导很认可他。他在谈论这个技术的时候谈到了高中时学的物理课基础的重要作用。我看见了他眼神里的自信和自豪。继续谈他的成绩与对企业的贡献时,他开始认可了自己在小范围世界里的价值。当他弄懂了那最初的梦想是一种虚妄与虚荣时,他说他似乎找到了那个丢失的自己。他说他懂了精神回聚的状态是怎样的妙不可言&&
那天临走时,他说他和我的谈话会对他今后的人生起到很大的帮助,他懂了他如今能做得这么好,完全是因为从前自己在高中时的文化基础好,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自己。
于是就有了开头他写给我的那三条短信。我及时给他回信说,我同样作为小人物而因了他的认可才有了这不期的成就感。
第四篇:师德论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范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学生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世界教育委员会,曾鲜明地提出“学会求知,学人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在这次我校开展的“一帮二”活动中,我结合着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培养自己优秀师德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我在这一提高阶段中的几点认识:
一、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
记得有一次正是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忙着整理书包,打扫卫生,退出教室。坐在第一桌的是班级里较淘气的一个男同学,他平时做事总是毛手毛脚,只见他把书包背上,快步想抢到第一个出门的时候,第一张课桌被他一带,“咣”的一声倒在地上,同学们吓了一跳,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怯怯地投到我的身上,看我怎样批评这个同学,当时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快步上前,一边把桌子扶起来,一边询问这个男同学是否被砸着了。这个同学一看,赶紧帮着我把桌子扶起来,他没有想到我并没有批评他,还那么关心他。他低下头,脸红了,其他同学也随着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件小事,在心理上宽容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爱,试想老师当时要是训斥学生,批评他做事鲁莽,损坏公共财物,很可能导致学生与老师情绪的对立,更从何去谈教育的成功呢?
二、崇高的精神境界决定教师要具有宽广的心胸,不在学生面前计较个人的尊严和得失,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严于律己。由于学生幼稚、不成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是教师意想不到的。我们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热爱。
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学没交作业,课代表让他交来,他拒绝服从,闹到我这里来了,我便开始问他为什么没交,他说,没写。我就问,为什么,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突然这位同学抬头冲我说了一句:“你又不是我妈,怎么管那么多?”说完,转身跑出了教室。我愣住了,大家也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平时同学们都非常尊敬老师,谁也没有这样顶撞过老师,大家都以为我会大发雷霆,把他找回来,狠狠地批评一顿。当时我确实也很生气,但是马上就镇定下来,让同学到操场上找回他,他毕竟是一个孩子,胆怯了,偷偷地看着我,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回到办公室去了,我想让我的离开给他留下一个心理空间,后来,有学生告诉我,他爸妈在家吵架,他昨晚跑到奶奶家去了,书包没带,作业都没写。到了下午,他主动来到办公室向我道歉,并交上了补好的作业。
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学生行为失当,老师要看这件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还要看他行为动机是否合理,然后再加以批判和处理,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会产生效果。
三、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学生,理解也是一种师爱。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
例如,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班上原来有一位同学,由于基础差,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同学们也因此嘲笑他,每次到他回答问题时,他都很紧张,偏偏叫到他时,他又回答不出,急得他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他仍紧张地在心里想着,也不放弃,这样同学们就往往发出一阵骚动。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阅读部分总让他读,他很顺利地就过关了。再后来,我怕同学们发现这个秘密,再讥笑他。就事先告诉他预习哪道题,一段时间后,他变了,自信了,声音大了,回答准确,同学们也惊讶他的进步,都很佩服他,谁也不笑话他了。
那么,教师只有从心理上理解学生,去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他渡过难关,才是对他真正的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我小的时候是个差等生,学习成绩在全班40名同学中总是倒数第一,各科成绩比较起来,语文成绩较好,有一次,我写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他认为我是抄袭的,并当场讽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他上课时,我的眼神总往外瞅,不愿和他对视,后来,换了一个王老师,他很有学问,不歧视我,还鼓励我,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想见的便是王老师。
苏老先生的亲身体验给教师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在小学或中学,在学业上、品德上的暂时后进,并不能注定日后会无所作为。在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下,他们当中同样会涌现出苏步青、郭沫若等驰名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多给后进生一点爱护和关心,把爱的教育融入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感到教师真正地关心他,帮助他,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劝告,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
作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五篇:大走访没有终点6.15
“大走访”没有终点(声音)
《 人民日报 》(2011年06月15日 11 版)
“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有力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和谐警民关系“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建”的问题,群众工作“怎么看”、“怎么抓”、“怎么做”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的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要时期,正确应对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全省公安机关而言,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考验。
前些天,我们到本溪调研“千名民警进万家”大走访活动。本溪公安是公安机关大走访的发源地,以“千名民警进万家”为背景的电视剧《情暖万家》在央视黄金时间段热播,社会各界反响良好。通过调研,我们对本溪公安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觉得大走访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一位基层公安局长说:大走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心工程、维稳工程、育警工程。的确如此,没有哪个载体比这更能为党委、政府分忧,没有哪一项工程比这更能有效维稳,没有哪一个渠道比这更能争取民心,没有哪一个活动比这更能生动鲜活地教育全体民警。“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有力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和谐警民关系“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建”的问题,群众工作“怎么看”、“怎么抓”、“怎么做”的问题。
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增强群众观念,弥补警民的感情裂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更多的理解、认同和帮助,让群众看到公安的艰辛付出,了解公安的发展变化,在感情上接纳公安,在行动上支持公安,在评价上满意公安。这也是公安机关最珍贵的财富。
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要坚持以走访促和谐、以评议促工作、以整改促提高,努力把走访评议的过程变成推进工作、提高水平的过程。决不能热热闹闹搞一阵子,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这项活动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使这项民心工程永远是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辽宁省副省长、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厅长薛恒日前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
本报记者 郑少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