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变化之中秋(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4: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今变化之中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今变化之中秋》。

第一篇:古今变化之中秋

古今变化—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因为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名为中秋,由于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饱满,更明亮,因此又名为〝月夕〞。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有人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祭祀活动,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被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效仿,逐步流传民间,《礼记》上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也有人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在北宋,并出现小饼为节令食品。我国自古中秋节就有赏月的习俗,文人月下吟诗作对,喝酒聊天。在西周,每逢中秋节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庭院设大香案观赏明月和桂花,摆上月饼、西瓜、苹果…当季的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而帝王要穿白衣,骑白马前往月坛祭祀。《龙城录》记载,唐代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梦游广寒宫,见10余名嫦娥皆穿皓衣,乘坐白驾,歌舞于桂树之下,乐音清丽。玄宗索解音律,遂记其声,编律成音,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曲谱的由来。自从唐玄宗梦游月宫后,赏月风气更盛。明清时期,中秋之月又被赋予了‘圆’的寓意,象征着家人团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词句贴切的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在古代,每逢中秋节除了赏月、祭月,还有荡秋千,中秋之夜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秋千,然后在棚顶四周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当月亮升到中天,穿着盛装的少男少女便聚集到秋千前,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看着小伙子们大显身手。荡得最高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

玩兔儿爷也是古代的一大习俗,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他为‚玉兔儿爷‛。每到农历初八,热闹的街市就会售卖兔儿爷,把大小不一的兔儿爷摆在楼梯式的货架上,称做‚兔儿爷山‛。诗里曾形容这一景象:‚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兔儿爷只在八月十五前半个月销售,过了中秋节就下市了。当然,古代中秋习俗不止这些。除了我们之前所讲,还有‚观潮‛、‚偷菜‛、‚燃灯‛。‘观潮’也是中秋一大盛事,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钱塘观潮是浙江一带中秋节的传统习俗,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几天,站在海宁盐官镇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河床沙坎阻挡,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达九至十米。不同地段可看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 ‘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现如今由于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消减了传统节日的气氛,传统习俗渐行渐远。不变的是,每到中秋佳节就会想着和家人聚集在一起。中秋前几天,不管是路边还是超市都会摆满各种精美月饼,月饼是中秋必不可少的食物。工作以后,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所以这一天无论如何也要和家人一起吃顿饭。在旧时,中秋家人团聚都是在家设宴,而现在,家人团聚都是在外订餐。有部分地区到了晚上,还会购买孔明灯,写上自己的祝福语,为远方的家人祝福。当然,这在城市里不会看见,一般地方政府是禁止燃放孔明灯的。

现在逢年过节据统计67.1%的人都会选择用短信方式在节日向朋友问候。在重要节日期间每秒能处理400多条短信。重复的短信来回来去地转发,所以每到中秋你就会收到来至各个朋友的祝福短信。

中秋晚上看应景的电视节目也成了俗事,即使你不想看,到了这天中秋晚会还是会如期播放。

现代化建设导致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通讯技术发达,沟通变得非常简单,电话、网络无处不在,节日的团聚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导致传统的节日只剩下休闲和消费。

第二篇:选人用人古今之标准

浅议选人用人古今之标准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自古就受到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重视。可以说选人用人向上关乎社稷安危,向下关乎百姓福祉。

古人曾感慨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魏文侯卜相》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居视其所亲(平居时都与谁在一起),富视其所与(富贵时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达视其所举(显达时如何举荐人才),穷视其所不为(困境时看其不做什么),贫视其所不取(贫困潦倒时看其不取什么),五者足以定之矣。‛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 明朝万历初期的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在给万历小皇帝讲解这段历史时总结说‚而李克所言五事,又万事人主择相者之准也。‛此五条论点备受历代帝王推崇,可谓千古不移之论。在《诸葛忠武志〃心书〃知人》记载:‚夫人之性最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二曰穷之以辞而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三曰咨之以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四曰先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这里例举了识人察人的七种具体方法,对上级选人用人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汉高祖刘邦得三人杰而得到天下。班固在《史记〃高祖本纪》明确记载了刘邦自己总结能够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就说明: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史学家司马光在《纲鉴易知录》中明确指出:‚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学。‛明太祖朱元璋用人标准则是:‚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清朝康熙皇帝选人用人遵循‚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的标准。以上标准突出了选人用人‚德‛字当先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曾经概括过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用人方面曾经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而‚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搞裙带关系,这就是‚任人唯亲‛的路线。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五条标准的提出,是我党在总结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发展下提出的选人用人基本标准,也是新形势下‚德才兼备‛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总书记强调:选好人、用对人是头等大事,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选人用人不当是贪腐源头之一,选错一人,为害一方。必须严明组织纪律,严肃查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发挥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突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河南省委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县级以上四项基本制度建设的‚完善和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明确指出:干部任职考察实行‚两审三查一晒‛,即组织部门全面审核、纪检监察机关廉政审核,干部档案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核查和选人用人责任倒查,干部考察后再‚晒‛(公示)10天以上时间,防止带病提拔。

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同志在贯彻落实省委决策精神讲话中提到: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核心是要坚持标准、科学识人、创新机制、形成导向。标准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好干部五个标准,突出‚勤奋敬业,尽心尽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素质和能力。勤奋敬业,尽心尽责,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敢于担当,就是始终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怕得罪人,不怕触及矛盾,敢于克难攻坚,敢于在风险和困难面前担起责任,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善于担当,就是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还不出事,反映了一个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水平。

综观古今选人用人之标准,横察当前国际国内之形势,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治国之要,首在用人。‛

古人常说:‚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否选好人,用对人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篇:文言文之古今异义词(教案 )

“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古今异义的种类:

一、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例如: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2、“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阿姨”: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二、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例如: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史记《鸿门宴》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4、“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白居易《琵琶行》因为,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5、“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三、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例如: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3、“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4、“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5、“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记?魏其侯传》春秋,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6、“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四、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例如。

1、“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2、“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五、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例如:

1、“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刺客列传》(译文:今天的这件事(指豫让行刺赵襄子未遂后被逮),我固然要被杀,然而(我)请求得到你的衣服让我击打,好让我完成(为智伯)报仇的心愿,这样,我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4、(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5、“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六、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例如:

1、“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2、“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3、“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七、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一)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例如: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2、“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二)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例如:

1、“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2、“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4、“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6、“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7、“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

第四篇:民俗之中秋

《浅谈民俗节日之——我们的中秋》

包兰芳

(人文学院 中文1001 学号201008580101)

摘要: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蕴意,也是重要的精神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习俗都逐渐地在淡化,在消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快相关民俗知识的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薪火相传。中秋节作为继春节后第二个喜悦的节日,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重要的位置。结合历史与文学的考证,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中秋节变迁的历程,从现在追溯到上古时期,了解其起源、发展和变迁。同时,对中秋节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嫦娥、蟾蜍、玉兔等典型意象的考究也做一个整理,阐述。

关键词:变迁 嫦娥 蟾蜍 玉兔 一 背景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让人觉得江南人的中秋,都是诗情画意的。作为一个江南人,我对中秋的感触是十分深刻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八月十五那天,妈妈要我把“月光佛儿”拿到院子里,在月光下“晒晒”才能吃。所谓的“月光佛儿”其实就是一个形状像圆盘的白色面饼,味道类似现在的绿豆糕、冰糕之类的甜点。用一张红纸包裹着,正面印有嫦娥和玉兔飞向月宫的画面。妈妈说让月亮先吃,我后吃,就能保佑我读书有所成,健健康康。现在想来,这也算是“拜月”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传统的习俗和礼节被省略简化了,中秋习俗亦是如此。但是根植在童年记忆里的“中秋情结”,使得我对考究中秋的相关民俗知识兴趣昂然。

另外,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牢记“端午节”被抢先申遗的教训,从普遍意义上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逐渐积淀下来形成稳定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节日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言传身教,教养下一代的重要形式。大多民族传统节日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了重大作用。尤其像中秋节,作为继春节之后一个喜悦的节日,被赋予了特别美好的寓意,象征着思念,亲人团聚等等。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并传承中秋节的各种文化意义和历史变迁。

二 中秋节的起源、由来和变迁

说到中秋节,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就好像那种熟悉感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但是,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出现的?却很难说出一个头绪来。关于中秋节起源,现在学者们给出的说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源于上古时期就开始的月亮崇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但是这三种说法都只能用来解释中秋节某些习俗的起源,不能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至于何时成为一个正式的节日,有明确记载的是宋代的民俗志文献里,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就有“中秋”条。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

四、周密的《武林旧事》都设有“中秋”条,并对此做了细致的记载。这些记录都说明到宋代,中秋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的节日了。但是说到起源,我们还要追溯到更早之前。据传,中秋的来历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有拜月的意思。《周礼》也有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是算“中秋”最早的起源说。一直到了唐代,中秋开始作为一个节日初步形成。

如果按照祭月拜月的习俗来看,汉代之前,月亮崇拜基本为皇家所垄断,直到唐朝前都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也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但是到了唐朝,赏月的诗歌骤然出现很多。检索全唐诗,八月十五赏月诗共一百一十一首,由五十六个诗人所作。1他们在标题中或标出“八月十五”,或在正文中写出这一时间。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观月》等等。白居易的《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人到秋种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花样动力球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写的就是中秋之夜友人聚会赏月之事。晚唐诗人印文圭《八月十五夜》开头两句:“万里无月经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其中“最团圆”即是指月圆人团圆,也有亲友团聚赏月的意思。从这些诗句的描述,可以断定八月十五赏月从初唐开始已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了。唐朝诗人欧阳詹《玩月》还对中秋做了一个解释:“秋之于时,1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载《文史哲》2003年第六期。先夏后冬;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故曰中秋。”意思是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而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农历八月十五居于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关于中秋习俗的记载。五代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玄宗八月十五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勒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唐朝已经比较兴盛中秋赏月之俗了。此外,还有流行于民间的唐玄宗游月宫、传仙乐的故事等。根据史料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在八月十五夜赏月、赋诗、饮酒,一般贫苦人家没有这样的雅兴;到了中唐才逐渐流向下层社会,开始在寻常百姓家、寺庙之类的公共场合兴起聚会、宴饮的习俗;直至晚唐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宋代的中秋节就已经过的很热闹了。这时候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唐代宴饮习俗的延续,扩大。《东京梦华录》记载:这天之前,各酒店就开始卖新酒,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市上也是人人争相饮酒,到午时未时之间,各家酒店的酒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到了夜间,富贵人家把亭台楼榭打扮的很漂亮,普通百姓人家也纷纷到酒楼上占好位子赏月。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可见,到了宋代人们对中秋的重视和庆祝已经远远超过了唐代的规模。唐代仍是夜间宴饮赏月,到了宋代已是全天过节;唐代仍是中上层阶级的把玩消遣,到了宋代已是全民皆欢。同样,宋代的诗词,特别是宋词,写中秋节的也远远超过唐代。《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二百一十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有一百七十八首。1最为脍炙人口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描写宋代中秋饮酒赏月的杰出代表。

元代的汉民族虽然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但是像中秋这样重大的节日习俗仍保持了原貌。元顺帝时熊梦祥编纂的《析津志》是记述大都风俗的志书,提到中秋节上市的果品有香水梨、银丝枣、御黄子、频婆、松子、红果子等。并且元代的皇宫中也隆重地过中秋节。蒙古族皇室每年四月份就离开大都到上都避暑,在上都过中秋节,皇宫内都要举行洒马奶酒的祭典,同时举行大型的宴会。元顺帝时,每年中秋都要到上都北城墙上的穆清阁举行宴会,观景赏月。表现在元代文学上的就是著名的元代散曲,例如张养浩的散曲《双调﹒折桂令﹒中秋》、朱庭玉散曲《仙侣﹒点绛唇﹒中秋月》。还有杂剧《张生煮海》、《云窗梦》等。

明清之后,中秋习俗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化。拜月基本取代赏月成为中秋习俗的重要内容。这时候团员主题突显出来,更加重视亲友之间的往来。月饼作为一种中秋的代表性食 1 黄杰:《宋词与民俗》,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第801页。

品在明代出现。总的来说,明清之后中秋习俗的功利性内容加强了,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显出来,而唐宋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1一直到现在,如果我们还保留着一些“拜月”,走亲团聚的习俗话,大多是沿袭了明清的中秋习俗。

三 蟾蜍、嫦娥、玉兔考

说到中秋神话传说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么这个美丽的故事从何而来呢?据考证,嫦娥是从《山海经》里的常曦演变而来的,《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述了月母常曦给十二个月亮洗澡的场景:“有女子方浴月。常俊妻常曦,生月有十二,此始浴之。”只不过常曦在《山海经》里是月亮的母亲,到后来就变成了嫦娥,是住在月亮上一个美丽的女子。后来人们为了丰富故事的可读性,演化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归藏》:“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本月为月精。”再后来,又添加了嫦娥嫁与后羿,偷食灵丹奔月等等情节。

那么嫦娥跟蟾蜍又有什么联系呢?一个美貌,一个丑陋,在现代人眼里是无法扯到一块儿去的。但是在上古,这两者还是互为变身的关系呢。据文字资料,古人对月亮最早、最原始的说法之一是月亮的精灵是是一只蟾蜍。《淮南子·精神训》里说:“日中有踆乌,月中有蟾蜍。”屈原的《天问》也提到“顾莵在腹”。2结合嫦娥偷食灵丹奔月的故事,加之古时候常有的动物与人化身的前例,比如伏羲女娲都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我们可以理解为嫦娥偷食灵丹后奔月,变为蟾蜍精。这一点在唐代的《初学记》引用的《淮南子·览冥训》可以查证。也就是说月亮即是嫦娥,也是蟾蜍,后来两者共存与月亮之上,再后来陪伴嫦娥的蟾蜍变身为玉兔。那么为什么古时人民会像崇拜月亮一样崇拜蟾蜍呢,根据科学家推断,青蛙是第一种能从水中爬到陆地生存的动物,最初是身体庞大的动物,是世界的霸主。青蛙的肚子很大,生殖能力很强,是母性的象征,与月亮代表的阴性相符合,所以青蛙崇拜也是一种生殖崇拜。并且在古人观念中,青蛙还是一种长寿的动物,据《太平御览》记载,蟾蜍的寿命是长达三千岁的。在文字上,“蛙”的古代写法与“始”相通,“蛙”的读音又与“女娲”的“娲”相通。这么看来,人们把对月亮的崇拜附加在蟾蜍身上无可厚非。我们熟悉的“蟾宫”、“蟾桂”、“冰蟾”、“蟾轮”等词不但没有丑陋的意味,反而是极其优雅的。

至于玉兔在月亮故事里出现是汉代以后了,它不是以一个单独的形象出现在月宫中的,而是作为嫦娥的宠物,可以算是蟾蜍的继替者。据史料,捣药的玉兔最初是作为西王母的随从出现的,西王母在秦汉时期是掌管长寿和仙药的大神,玉兔就在她身边负责捣药的。而玉 12 黄涛:《中秋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42—64页。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顾莵是当时蟾蜍的一种另称。兔在月宫中捣药的形象在晋代已经有所记载,晋代傅咸在《拟天问》中有这样的句子:“月中何有?白兔捣药。”至于蟾蜍为什么变成了玉兔,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解释:“蟾蜍原来叫顾莵。“莵”与“兔”同音,即使“蜍”也与“兔”同音。因为谐音的关系,神话里的蟾蜍就被玉兔代替了。1其实从形象上来说,民众用可爱的玉兔代替丑陋的蟾蜍也无可厚非。魏晋到唐朝,玉兔捣药越来越流行,地位也逐渐提升。明代人们开始单独祭祀玉兔,清代有了“兔儿爷”的说法,玉兔被塑造成一位威武可爱的将军模样,既是被人们敬奉的神灵,也是儿童把玩的玩具。

这样看来,嫦娥、玉兔、蟾蜍作为与中秋节最具典型性的代言人,也并不是一味的共存或继承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互换、“博宠”的竞争关系呢。

四 参考文献

黄涛:《中秋节》,中国出版社,2006 黄涛:《节日中国之中秋》,北京华联印刷,2010 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 王家广:《唐人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盖国梁:《节庆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彭国梁、杨里昂:《我们的中秋》,岳麓书社,2004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出版社,1963 【宋】吴自牧:《梦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黄涛:《中秋节》,第10—16页。

第五篇:中秋之月

中秋之月

中秋之夜,一轮圆月渐渐升了起来,像一个银盘高悬在天幕上。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给大地万物披上了银灰色的纱裙,呈现出朦朦胧胧的美。透过朦胧的月光,沉思在轻柔朗清的月光下,与月光轻盈慢舞,与月光皎洁相映,发现这平静如水的夜晚竟是如此美丽。

我停笔推笺,伫立在窗前,眺望远方。月是那样的清明,它那圆圆的脸盘上,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大地,月光照在我的窗前好似覆盖了一层白霜。月的光铺满幽静的小路,凉爽的风飘来淡雅的清香,树梢轻柔的摇曳着月影。几度月圆月缺,聚合离散的情思缠绕心头,他乡明月怎有我乡月明?种植一片相思园林在心中,芳香在梦中家园相聚。

一缕清风载着我的思念,推开期盼你的窗。夜幕中的繁星挂满了我的思念,凝望中我知道你也在想念着我,动情中遥望,思念在繁星中闪烁。在心里同唱一曲缠绵的歌,我陶醉在你的歌声中,甜甜的梦境里和你忘情的舞美着明天的浪漫。酿一坛女儿红,装满琥珀月光,捧一杯美酒飘香。悠悠琴声诉说岁月沧桑,红裙水袖穿云间,风清云淡月夜飞花,醉眼妩媚我青春的舞动,泼墨抒情天与地,留下真情温暖你我心。中秋的月光清如水,它的清辉到处倾泻,倾泻在悬崖断壁上、山坡上,倾泻在建筑物上,倾泻在像手臂一样伸展着的树枝上,使一切都分明清晰,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了。轻柔的晚风吹拂我思念的发梢,却吹不散我对你的情思缠绕。明月窗外高悬,清凉舒爽,清辉柔波,竹林飘来心灵的醉音。星空璀璨,摘得一颗暖在怀中,看到的是你深情凝望的双眼。

窗外的夜是沉静的,没有春的奔放,没有夏日的激情。凉风与秋雨结伴,黄叶与晨露相依,大雁也打点南归,温馨的中秋飘然而至。只有缤纷的落叶在静悄悄地飞舞,闪烁的霓虹灯给飘飞的叶片抹上了五彩的斑斓,也给了朦胧的夜色增添了些许的魅力。叶片时而静卧在大地,时而荡漾在水中,一片片地飘飞,又一片片地落下。听着草丛中虫儿的呢喃,笔中摇落层层思念,如果今晚的明月能传送此时的思念,是否已到达你秋景的窗前?明月水中映照着你的影子,那一分静静的美,也会守来凉爽的秋风阵阵轻抚。一轮皓月高悬在夜幕之中,天空是那样的深邃,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无垠,遥望夜空,不禁使人们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更忍不住要吟诗作画。我把自己浸润于寂静的午夜梦回中,聆听心之低语,你能感受到这份平静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惬意。倾听音响里缓缓流淌出来的如水音乐,怀揣着真诚,用竹笔描摹平静的模样,感受平静的召唤。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任凭鱼儿畅游,仍旧波澜不惊。

下载古今变化之中秋(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今变化之中秋(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标题之变化

    新闻标题之变化 国内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国内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达到8.99亿。互联网的逐渐普......

    中国古今之诚信小故事(五篇)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是儒家为人之......

    古今词话(本站推荐)

    古今词话 ——关于网络语体与古代宋词的联系与比较的报告 成员:吴佳丽、徐娇娇、徐晓蒙、潘韵飞、周洁、王斐 一、研究背景 1、各种网络语体侵入社会生活,使人们的日常语......

    古今名言

    1、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吴伟业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4、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情景无限。—......

    古今名人名言

    古今名人名言 古今名人名言1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以不舍。——荀况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持之以恒,金石可镂。——荀况3.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颜元4.......

    古今词义浅析

    古今词义浅析 王银风 古代汉语 古今词义浅析 王银风 提要: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古今词义的差异给我们阅读文言......

    古今对联集锦大全

    导语:古今的对联有什么区别呢?其中我们又认识多少呢?让我们来多多了解一下这些古今中外的对联吧,以下的对联要认真看哦,不然就分不清楚了。古今对联集锦大全 古代篇1.上联:有志者......

    古今笑话大全

    古今笑话大全 1、一家珠宝店被盗,当警察赶到现场时,发现一个醉鬼躺在那里,为了弄清珠宝的去向,警察找来了一桶冷水,一边将醉鬼的头按入水中,一边问:“你看到那些珠宝了吗?”这个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