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中国

时间:2019-05-14 15: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国崛起之中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国崛起之中国》。

第一篇:大国崛起之中国

大国崛起--中国

机自Y094 廖汝良 感谢老师在课余时间里播放了电视片《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世界大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在这部纪录片里面见到我们中国的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在我的心里我们的祖国一直是个强大繁盛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为什么排不上世界大国呢?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影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对此我认真的那中国的国情与影片里的大国相比较,结果发现中国不能或者暂时排不上世界大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大体上,我是分3个方面来分析我们中国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差距的。一.人才,科技与制度

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有人说,我们的人才不行;有人说,我们的科技不行;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说,我们的人种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图腾”一书就指出,农耕社会使汉族人天生就养成了“羊”的性格,恐怕连山羊都不是,属于绵羊。别说像成吉思汗那样横扫欧洲了,一见到日本兵打过来了就哆嗦,当汉奸、伪军的中国人就多达几百万,比日本侵华军队人数还多(按照曹刚川文章的说法,当年被我军歼灭的日军和伪军的比例是一比二)。不仅如此,台湾还有不少中国人去充当日本兵,到东南亚为日本人卖命。所以,别人敢于看不起我们、欺负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太软弱、太缺乏民族气节。一个人,总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会有出息的;一个民族,不敢冲向世界、征服世界(通过合法途径),就不会强大起来。

说我们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国家没有分裂,证明历代的制度还是起到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说我们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没有火药,就没有热兵器和火箭,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无法产生信息产业,说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辉煌的。

很显然,我们中国的人才与制度方面是没有大问题的。那么,到底是哪里落后被人呢?我们接着来分析文化传统与教育。二.文化传统和教育。

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后地区缺乏人才。

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一招鲜、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们的普遍就业观,我们的人才往往不是复合型的,一行干不下去,其他的就干不了,也不想再学习新的技能,只能下岗回家。我到过一些省份,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图书馆都很少,麻将馆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将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人们一有时间就去赌钱,却不愿意买两本书看一看。像这样下去,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

文化是什么?它好比是计算机中安装的软件。你的计算机硬件再好,但如果软件不行,甚至感染了病毒,也无法正常运行。同样,即使我们的物质条件再丰富,军队装备再优良;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我们的孩子就会去吸毒,干部就会腐败,军队就会打败仗。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师的铁甲船并不比日本的差,水兵也是训练有素,为什么还打败仗?因为清政府腐败,指挥官方柏谦临阵脱逃,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即“软件”不行,不是“硬件”不行。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它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学、法学、宗教等广泛的领域,属于上层建筑。

过去,在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曾经出现过“康梁变法”,但被顽固不化的“老佛爷”镇压下去了。后来,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孙中山终于发动革命、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划上了句号,并提出了“三民主义”进步思想。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是一场倡导新文化的运动,陈独秀提出要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来救中国,俄国“十月革命”又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可见,这些“大文化”和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火炬,也是驱动社会机器快速运转的“软件”。没有这些先进的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这么看来,“阻碍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落后”这个说法也是有事实支持的了。另外法制也是一个大国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

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法治世界。

我们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否则就无法抵御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旧中国不能强大,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文化;国民党反动派打不过共产党,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后来我们出现了“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也是因为缺乏科学和法治的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成为了世界大国,也会像过去的一些大国一样,再次衰落下来。

虽然现在的中国没能排上世界大国的位置,但是中国现代化历史的的车轮已经高速的运转,世界的舞台上,中国渐渐展现出大国的风范。作为觉醒的亚洲雄狮,不管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还是美洲,成长起来的中国将会担当起越来越多的世界责任。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不会太遥远了。

第二篇:《大国崛起》观后感之中国--2012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是我国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九个大国的兴衰史作了简明扼要、生动的介绍。我想,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从骨子里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迅速崛起,成为那第10个超级大国!在看到别的国家历史的时候,免不得,我们会看看自己:我们离崛起还差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崛起!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连日本都不如。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而我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大国崛起,中国更当崛起!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瓦特、威廉姆·伯克尔斯宗、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这样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即征服世界不能单凭武力;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前进。

在众多国家中,东亚岛国日本尤让我折服,我们暂且撇开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暂且收起我们对他们敌意的眼光。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辉煌。

晚清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却让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没有发言权,落后就得任人宰割,人民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现在的中国终于像巨人一样从世界舞台的底端再次站了起来,但我们却没有一千年以前的中国人的那份骄傲与自信,因为我们还没有站在最顶端。因为我们还不是最强的。

怎样才能使中国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再现雄风?我想:第一点,国家有英明的领导人。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优秀的领导人才能制定正确的制度和战略。历史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国外,有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乐、郫斯麦、彼得大帝。第二点,国人要有一种责任感,万众一心地为国家努力,不管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什么,都要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出力,要记住:“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低。但是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科技人员却纷纷回国,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有责任感的有尊严的中国人。他们也以实际行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们是: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王

希季,师昌绪,梁思礼„„ 第三点,国民要有坚强的毅力。二战后,五十年代的日本被悲观的“贫困论”所笼罩,但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并没有退缩,他们出访英,法,德,荷。他们钦佩德国人,荷兰人勤奋的民族精神和进步的科学技术,他们赞叹美国人的工作效率,他们鄙视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他们说:“荷兰只有日本九州人那么多,人口不足一千万,资源匮乏,却出现了一个遍及世界市场的菲利浦电机公司。”他们相信荷兰人做得到日本人也做的到。于是日本在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建国63周年来,这六十年是风雨飘摇的六十年,探索前进的六十年,飞速发展的六十年。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已经从当初那个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处处受人掣肘的国家发展为一个经济飞速进步,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著,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且再也不容任何国家忽视的工业强国。六十年间,中国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创出了辉煌成就,打破了外国人“中国人不可能独自弄出来”的狂语以及不友好势力的技术垄断,让那些质疑中国能力的人无话可说。两弹一星的成功爆破与发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从外太空传来的福音,“嫦娥”的奔月,几千米高原上青藏铁路的创举„„许许多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中国办到了,而且办得漂亮——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永远不可估量的。一次又一次,中国人民向世界宣告着,中国这只沉睡的巨龙已经苏醒,它正在腾飞,而且还会继续越飞越高。

然而,这些成就也并非一挥而就的。每一项辉煌的背后都有无数辛勤的汗水,都有中华儿女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和努力。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潜力是不可小觑的,而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影响一些世界其他大国的地位和利益,因此,我国难免会受到别国的刁难和各种形式的封锁。历史已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是如何维护自身的主权,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世界席位上站稳脚跟。面对困难,我们不气馁,不退缩,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面对质疑,无需多言,中华儿女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一切;面对挑衅,我们会让他们明白,中国人的脊梁是挺直的,中华民族的气节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现在我们注意培养自己的毅力和信心,想一下十年后的今天吧。那时我们是各行各业的顶梁柱,我们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我们是祖国的脊梁,我们是祖国的主人。

那时海外的华人不再受歧视,印尼华人受迫害的悲剧将永不会重演。

祖国的南海不再遭受东南亚小国的蚕食;南海的油气田也不会火光冲天。

那时我们不再对强国的无礼行为表示抗议和谴责,因为,那时取而代之是出师有名的行动——干掉他,就像杜鲁门总统干掉日本一样。

回顾与深思其他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是希望可以从中看到我们自己!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面对并存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把国内事情作为第一要务,发展生产力,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创建小康社会,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缩短贫富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并培养全民健全的大国心态。中国崛起已经冲击并改变着国际实力格局、利益格局;如今,随着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性国际机制的全面参与者,而且积极参与并主导区域性国际机制的创立,这些无一不证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水平,保持大国风范,为维护国际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一份努力。

曾经的我们,亦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崛起这个词语并不恰当,更适合的应该是复兴!而这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是我们成天在说,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的!

第三篇:大国崛起——中国

大国的崛起

尊敬的党组织:

近期,我们小组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过程中我感慨良多,其中,想到最多的是中国的崛起过程,对此,作了一下思考。历史经验——英国的崛起

这样的一个国家何以在过去两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头等强国的地位,而以“日不落帝国”傲视全球?

这个开启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进程的岛国,建立了如此伟业的现象,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其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军事力量——海权

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中心线上,海运便利。岛国本身的地理位置,使英国只需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就可以实现对本土的防卫,同时,用它来保护海上交通与贸易,支援海外殖民活动。

二.统治者推行的政策——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统治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其伟大成就离不开女王的开明政策。政治上,她关心臣民,捍卫了她的统治,使用了好的顾问。她的统治帮助英格兰避免了经济上的危机和宗教战争;经济上,伊丽莎白一世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和其他新兴工场手工业。他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呢绒等商品的海外市场。继续鼓励圈地运动,颁布迫害失地农民的血腥立法、徒工法和济贫法。力图用国家政权控制或干预社会经济变革。正如在女王统治时期,海盗猖狂,但女王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还放宽政策,跟他们分赃,同流合污。先是消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再是打败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后,正式拥有海上霸权,四处掠夺殖民地,是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文化上,她任其发展,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等著名人物,使英国文化达到了顶峰。

三.大国政治体系——君主立宪制

走符合国情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英国的王朝更替中,“生而自由”的精神一直得以保留多和传承,随着《大宪章》和议会的诞生,“王在法下”的传统也逐渐成为英国人的共识。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

生产技术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关系方面,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世界格局方面,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

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的启发很大,研究其历史对中国是有益的。政治上,巩固国防,加强军事力量。走正确的道路,建立符合国情的大国政治体系,政治民主化,管理开明化;经济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协调经济发展;文化上,加强并普及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也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尝试,积极发展创新,走“和平崛起”道路。

一.走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道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二.伟大的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同时,在改革开放基础上建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发展国民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使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保障了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

3.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如申办奥运,举办世博等,切实发展文化建设。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 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第一,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

第二,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 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雄心壮志

第三,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翻版,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 代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体上看,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原有的矛盾与新产生的矛盾并存,但新产生的矛盾多于原有的矛盾;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但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

历史经验的借鉴,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中国将时刻围绕其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梦将成为实现!

此致

敬礼

汇报人:范丽

第四篇:大国崛起之中国的发展

艺术与技术(讲座)

结课论文

院系:艺术设计系 专业:工业设计

学号:081406217 姓名:尚可 指导老师:葛露

大国崛起之中国的发展

摘要:《大国崛起》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本文通过对九国强国之路的浅析,探讨了我们中国崛起的方向。

关键词:大国崛起 经验 教训 社会主义 科学技术

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但是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却被我们记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大国崛起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让我们从中找到我们中国的发展方向。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由于国土面积、人口等天然不足,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通过科技革命等各种合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之后拿破仑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巅峰。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维持大国地位。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150年多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二战后的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俄罗斯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9个大国不同的开始,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结局,但却拥有一些相通的规律。掠夺侵略带来的强盛注定要没落,制度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国家兴盛的源泉。所以我们中国的发展要坚持以下两个重点: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不断探索而终于找到的一条完全正确的发展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崛起的方向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科学界定,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结合实际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令人振奋。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我们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一方面,近代以来,凡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强大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由科技创新、科技力量带来的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大国崛起必然以有利于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的法律、财税、政治制度乃至文化等因素为条件。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一直以缓慢步伐前行,直到英国工业革命才以爆发形态出现。这一时期,科技力量真正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对国家崛起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并迅速带动、发展了一批对大国崛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产业和新的生产力。纺织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成为近代英国打造“日不落帝国”得心应手的工具。工业革命极大地刺激了欧洲大陆各国进入工业化阶段。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纷纷加速了科技创新的步伐,伴随着推翻封建统治的制度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逐步建立起来。在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拿破仑政权,很注意科学技术的发展。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不忘带上科学家,他的“大陆封锁”政策固然给法国造成了很多麻烦,但也加速了整个欧洲大陆科技创新体系以及一系列近代产业的形成。科技实力和产业实力对拿破仑争夺欧洲霸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带来的新产业的推动下,欧洲大陆先后崛起了法国、德国两个强国。其中德国以电气、化工、冶金、汽车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建立了超越英国的重化工业,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建立在强大工业基础上的德国先后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尽管两次挑战都以惨败收场,但德国凭借多年积累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在二战的废墟上重新崛起,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强国。

在欧洲大国依靠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崛起并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同时,另一个大国——美国在遥远的新大陆默默崛起。自独立以来,美国凭借优越的地缘优势、辽阔的幅员、更加有利于自由竞争的政治经济制度,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飞跃发展。到19 世纪末,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成就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以爱迪生为代表的发明家,推出了一系列改变世界工业形态的技术发明成果——电灯、发电机、电话等。美国发明家怀特尼在生产枪械时,首创了零部件互换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福特在汽车生产中首创了流水线生产方式。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已经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科技创新大国崛起于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美国吸取了欧洲大量的科技精英,加之政府为发展军备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发展,奠定了美国二战后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位置。在20世纪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有两个大国—前苏联和日本也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能力的提高跻身大国之列。不过这两个大国的崛起与欧美大国的崛起有较大不同,即作为“后发国家”,其政府在科技、经济的追赶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苏联建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创新以军事工业为主要驱动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回溯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创新、科技能力与大国崛起之间的紧密关系。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通过对科技重大发明的统计分析发现:科技创新中心在不断转移,由16世纪的意大利先后转移到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这一转移过程与大国崛起的过程相一致。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国崛起的条件、环境、方式与封建时代有了很大不同。最重要的改变之一是,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力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分析科技因素对大国崛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支持大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加速了产业兴替,加速了经济结构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加速了整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的全面改观。科技创新及科技创新能力在壮大国家实力的同时,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存状况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没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其次,科技创新进程的加速,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的非均衡分布,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的巨大变化,国家间的博弈出现巨大的力量失衡。为了能在经济、安全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大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各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进程、科技创新能力形成的介入和干预。因此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带动发展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一大重点。

中国的发展还在继续,中国也走得路也很长,但是只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将成为一代强国。

参考文献

1.辛一山.大国崛起应该有大的思维.联合早报网,2007/10/192.欧阳宏生主编.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门洪华主编:《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帕尔默和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中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第五篇:大国崛起之观后感

中华民族强盛之路

—— 大国崛起之观后感

其实早在高中的时候就看过《大国崛起》,我还记得总共有12集的纪录片,那时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反响,很多学校都以此作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说实话,我当时观看的时候真的觉得很有震撼力,可能自己本身作为一个文科生,所以对历史具有一种热爱与激情,也许也有可能因为当时面临高考的压力,因此从《大国崛起》中可以得到一种释放与放松,特别是看到我们的中国的崛起的时候,心情总是跌宕起伏,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在发展前进中面临了多少的风风雨雨,从分裂到统一,再到发展到鼎盛时期,但却最终没落,在清朝末期的时候由于一些大臣官员和皇帝的眼光短浅,思想保守的原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沦落到被别国群起分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那时候的中国就好比一个人处在人生的低谷中,幸亏后来出现了很多开明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像李大钊、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等一辈人进行近百年艰苦卓绝的革命与奋斗,终于摆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消灭了封建势力,成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向着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一步步迈进······

现如今,我进入了大学进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可以再一次看到《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心情却是不一样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以前总是怀着有点气愤的情绪观看,总觉得中国太懦弱,居然被其他国家欺凌,而对于其他国家也非常的懊恼,他们居然如此欺压他国,简直是丧心病狂,没有天理可言。但如今,我们作为大学生,很多现实的事情和道理都应该明白了,所以我们要以全面的观点与平和的态度看待一切历史问题,毕竟在这个残酷和现实的社会里,懦弱就会被欺负,弱势就会挨打,因此这也深深地警醒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自强不息,使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成为一个不受欺凌,强大兴盛的大国。

学过历史的我们应该知道人类进入“现代化”的历程就是大国相继兴起的500年,而中国在这500年中是有强盛到没落在到兴起的,所以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走出了很多的辉煌,但同时也经历很多的曲折,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对推动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有资格作为“大国”在历史占据一席之地,不在于其像中国一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而在于这个国家的创新,成就的大事业。

以英国为例,人皆知其曾为“日不落帝国”,实际上这一巅峰期只存在了不到100年,而奠定现代英国基础的《大宪章》,远在13世纪就已经制定,它引领英国走向兴盛,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800年来一直指引着英国前进的方向。现如今,我们依然深深的记得那位跨越16—17世纪领导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而奠定英帝国霸业基础的伊丽莎白一世,正是由于她遵循《大宪章》里面的原则,没有进行独断专权和滥用占据的权力,使得英国能够稳定的发展并且盛及一时,成为了欧洲各国学习的典范。但是当王位传至另一位君主查理一世的时候,他居然没有把这传统传承下来,反而反其道行之,企图独断专权,实行君主制,结果遭到了人民和一些正派的反对,引起了革命与动荡,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作为一代革命领袖的克伦威尔在推翻查理一世之后也没有吸取教训,进行暴力镇压与独裁统治,结果被推翻。直到了“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回到了《大宪章》的轨道,确立了几百年的长治久安,一直影响着世界文明史的发展。

纵观历史,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占据多数,而且每一个对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许多的曲折与考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有的话,我想这个国家也不可能安定多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历史机遇和经济实力等。每一个国家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不同,但我想对所有国家而言,机遇和挑战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我们每个国家怎样去把握和抓住时机进行崛起和发展。我记得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强国意识是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真正的强国意识是一种对待自己的充分信任,是一种对待历史的平和心态,是一种面向未来而非沉浸于过去的深邃眼光。强国意识应当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心理常态,是一种开放、开拓与开明,包容、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观。机遇是给有强国意识的国家准备的,实力是有强国意识的国家才能取得的,而机遇、实力只有在强国意识中才能进一步升华。世界性的大国不是天生的。中国两千年来的成功不是天生的,而百年前的破败也不是偶然的,我们不要以为若没有近代史上那些波折,中国就一直是世界第一流的强国。我想像英国也一样,其他崛起的国家甚至还没崛起的国家也一样,一个国家每一个国民都要有忧患意识和强国意识,这样的国家才能够兴盛和发展起来,并且长盛不衰!

在这次观看的《大国崛起》纪录片中,我以不一样的心情和世界观来观看,真的感受有许多的不同,多了一份惊喜,喜的是我们的国家如今是多么的昌盛繁华,虽然经济水平不是很高,但至少我们摆脱了外国的欺凌,洗清了百年的耻辱,成为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们因此而感到自豪!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我们正向着现代化的小康社会迈进,我们是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和960万平方疆土的中华民族,我们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历史与文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勇向前,我们总有一天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引领风骚!

下载大国崛起之中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国崛起之中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国崛起之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观后感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播出以后,以宏大的主题,丰富的史料,壮美的画面以及富有思辩性的解说,展示了自十五世纪以来相继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九个大国......

    大国崛起之读后感文档

    大国崛起之读后感 一段段简短的视频记录片,浓缩了世界各大国风起云涌的沧桑变化。让那载入史册沉睡的真实故事展现在了我们眼前。看着那纪录片,我突然感悟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

    大国崛起之读后感

    大国崛起的读后感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个时代总有大国,更准确地说是强国在独领风骚,但若不能顺应时代潮流而动,则必然由强盛转向衰败,正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

    大国崛起之德国

    大国崛起之德国 德国之盛世,依我看,胜在两处,一为教育的普及,二为统一的国家。 教育之重要,无需赘言,放在当今中国也可见一斑。教育的根本就是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而小平同志......

    大国崛起之意大利

    大国崛起之意大利 1、据史书记载,古代史上最早与中国交往的西方国家是哪一个?沟通东西方往来的陆路交通要道是什么? 2、公元前27年,谁建立了罗马帝国?1——2世纪,罗马帝国经过扩张......

    大国崛起中国解说词

    中国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

    大国崛起之美国 观后感 原创

    观有感 之美国为何能崛起 众所周知,如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这里的一超自然指的就是美国了,而在1oo多年前,美国还不复存在,,为是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她能一蹴而就 成为世界数一......

    大国崛起之苏联观后感(推荐)

    《大国崛起》观后感:苏联 曾经庞大的苏联,其主要的民族是由斯拉夫人构成的,就如同中国主要是由汉族构成的类似,这个主体民族,在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同时,也是一个散发着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