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5:3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导论(3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传播学派(英国学派、德国-奥地利学派、美国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博尔斯的理论观点、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以及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新进化论(莱斯利·怀特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和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1课时)

第二节整体分析理论:法国社会学派(迪尔凯姆的社会整体论、马塞尔·莫斯、列维-不留尔、赫尔茨的整体观),功能主义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观点以及拉德克利夫、布朗德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1课时)

第三节意义探求理论:象征人类学和解释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1课时)

第三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掌握田野工作、大传统和小传统、主位和客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大小规模社会等概念;了解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掌握过程研究;理解田野研究的研究性质,了解田野伦理。

2.教学重点与难点:过程研究

第一节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田野工作的确立,田野工作的定位于研究取向;(1课时)

第二节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问题研究,过程研究;(1课时)第三节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理论预设与假说,确定研究性质与对象,田野伦理。(1课时)第四章

田野调查方法(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田野工作的定位和预料困难;掌握田野调查的几种具体方法;理解田野资料的整理原则,了解田野资料的种类。2.教学重点与难点:田野资料的种类,资料整理原则

第一节进入田野调查地点:进入田野的方式以及预料困难;(1课时)

第二节田野调查方法举要: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谱系法,个人生活史;(1课时)

第三节田野资料与整理:田野资料的种类,资料整理原则。(1课时)

第五章

语言与交际民族志(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语言和言语、语境的内涵,了解结构语言学和结构人类学;理解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掌握萨皮尔-沃尔夫加说,了解双语的成因与影响;了解交际民族志的有关内容,掌握话语分析和话语/交际民族志的内容、代表人物及研究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结构语言学和结构人类学

第一节理解语言:语言符号,语言与言语的概念,从结构语言学到结构人类学的发展,语境的涵义以及语境和意义;(1课时)第二节语言的社会关联:语言与社会、认知以及与文化的关系,双语的概念、成因及影响;(1课时)第三节交际民族志:话语分析,话语/交际民族志的内容、代表人物及研究方法,非语言交际。(1课时)第六章

生计方式(5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四种生计方式:游猎、游耕、游牧及精耕农业;理解这些生计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生态人类学对这些生计方式的解释,尤其是与生态环境之间文化适应的理论解释;了解乡村人类学的相关内容。

2.教学重点与难点:四种生计方式:游猎、游耕、游牧及精耕农业

第一节游猎:古今游猎的生计方式与文化生态学对之的解释文化生存问题;(1课时)

第二节游耕:小型园艺农业,游耕的特点、技术以及游耕与游猎采集社会的差别,对游耕生计方式的认识,中国境内的游耕;(2课时)

第三节游牧:游牧生计方式、游牧模式、畜牧经验方式及游牧组织,游牧生态学对游牧的解释以及牧业与农业的关系;(1课时)第四节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精耕农业的特点与农业文明,乡村人类学的基本主题。(1课时)

第七章 亲属关系与社会结构(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亲属关系的性质及其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地位;理解婚姻的涵义,掌握婚姻的规定,了解婚后居住模式及离婚;掌握家庭的结构和类型,理解家庭的功能;理解继嗣群存在的意义,掌握继嗣规则和继嗣群形式;掌握亲属分类的原则,了解亲属分类的种类以及亲属称谓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婚姻的定义,婚姻的规定,婚后居住模式以及离婚

第一节亲属关系的性质及其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地位;(0.5课时)第二节婚姻:婚姻的定义,婚姻的规定,婚后居住模式以及离婚;(0.5课时)

第三节家庭:家庭的结构与类型,家庭的功能;(0.5课时)第四节继嗣群:继嗣群存在的意义,继嗣规则,继嗣群的形式;(0.5课时)

第五节亲属分类与亲属称谓:亲属分类的原则,亲属分类的系统,亲属称谓与社会行为。(1课时)

第八章

社会团体、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愿性团体与非自愿性团体的种类;掌握政治、政治竞争的概念,理解权力与权威、政府与政治的区别,理解权力与资源的区别,掌握政治组织的基本类型,了解其演进的规律;理解社会规范与控制机制的内涵,掌握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了解政治人类学的研究特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非自愿性社会团体、自愿性社会团体 第一节社会团体:非自愿性社会团体、自愿性社会团体;(1课时)第二节政治组织:政治,政治竞争,政治组织类型,政治组织类型的演进;(1课时)

第三节社会控制:社会规范与控制机制,正式的社会控制,政治人类学的研究特点。(1课时)

第九章

宗教信仰与仪式(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宗教的含义,掌握宗教总体类型、宗教研究的方法特点和研究途径以及超自然存在的类别,了解宗教中介或宗教师;掌握仪式的概念、特征、过程以及巫术的特征与作用,了解仪式象征的意义;理解宗教与生态、科学以及社会变迁的关系,掌握宗教的社会控制方式。2.教学重点与难点:宗教的社会控制方式

第一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宗教的含义,宗教的总体类型,人类学视野下宗教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理论研究途径,超自然存在的类别,信仰维系的适应策略,宗教中介和宗教师;(1课时)第二节仪式与巫术:仪式的概念、特征、过程及其解释,仪式与象征,巫术的特征与作用以及巫术与宗教的关系;(1课时)第三节社会中的宗教:宗教与生态、科学、社会变迁的关系,宗教的社会控制的方式。(1课时)

第十章

文化变迁与文化人类学的应用(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变迁的原因,掌握文化变迁的种类以及文化变迁的一个一般规律——文化叠合论,了解应用人类学及其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的关系。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变迁的原因

第一节文化变迁的原因:发现与发明,传播,涵化,革命,文化传播的选择性;(1课时)

第二节文化变迁的种类:无意识的变迁,有意识的变迁;(1课时)第三节文化叠合论;应用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1课时)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考试主要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范围应覆盖所有 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考试题型应尽量多样化。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以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和考勤为依据),闭卷考试占7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人类学概论》,庄孔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主要参考资料:

1.《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2.《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3.《义序的宗族研究》,林耀华,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4.《金翼》,林耀华,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5.《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第二篇:《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课程代码:10606520-0 10618030-0 课程类别:考古专业基础课,历史学选修课;其他学院的选修课 学时38-学分2;学时57,学分3 教学目的:介绍人类学发展的历史及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学科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理论探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

教学要求:掌握人类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学科基本发展情况,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社会问题等,并用相关的理论思考相关问题.教学大纲: 绪论 文化人类学课程介绍

声像资料:What Is Anthropology 36M 第一部分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及发展历史 一,文化理论轨迹

二 ,早期学说及单线进化论 三,文化传播论(传播学派)本讲主要参考资料: 相关声像资料: 挑战人类进化模式 50分钟 BBC WORLDWIDE

BBA出品,最初题目为:有些喜欢热 SOME LIKE IT HOT.四,历史特殊论学派 五,文化与人格学派

六,结构功能论(或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主要参考书: 声像资料: Tribal Wisdom And The Modern World 之二“Strange Relations” 奇怪的关系 60m 注:人类学发展历史和学派介绍视课时情况安排5-7次课.第二部分 人类学分支学科 一, 生态人类学 参考书目: 声像资料: 生态伦理 AN ECOLOGY OF MIND 60分钟 二, 宗教人类学 本讲参考书目: 声像资料: 成佛之门 GATE TO THE BUDDHA WEN-JIE QIN 52分钟.三, 旅游人类学 有关声像资料: Powwows An Introduction To Native American Powwows 58分钟

注:有关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的介绍视课时情况可以安排5-7次课,即还可以介绍“医学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分支学科.第三部分 专题讲座

一, “KULA(库拉)”——交换专题 本讲主要参考资料: 声像资料: 库拉——权力圈 KULA RING OF POWER

“A TALE OF RITUAL, POWER AND SORCER IN THE SOUTH PACIFIC'S Islands OF LOVE” 二, 饮食与文化专题 三, 族群理论 本讲参考资料: 声像资料:1,错误的认同 Mistaken Identity 60分钟

2,山上的薄雾与墨西哥 Mountain'S Mist & Mexico 56分钟 注:该部分视情况还可以介绍“婚姻,家族”等专题,共5次课.第四部分 田野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专题:田野调查从准备到完成报告的个案分析 参考书目: 声像资料: Margaret Mead's new Guinea Journal 90mins First contact A Film by Bob Connelly and Robin Anderson Anthropologists at work: Careers making a difference 36mins 注:田野调查方法安排两次课,田野实习一次.主要参考书: 林耀华主编 《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杨堃著 《民族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夏建中编著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黄淑娉,龚佩华著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宋蜀华,白振声 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庄锡昌,孙志民 编著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 译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著;夏建中译 《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汪宁生 著 《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

王建民等著 《中华民族学史》(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林耀华,庄孔韶著 “中国的民族学:回顾与展望”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六期.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宋蜀华主编 《中华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胡耐安著 《中华民族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4(1964)文化人类学经典

费孝通:《江村经济》 林耀华:《金翼》

E.B.泰勒:《原始文化》 摩尔根:《古代社会》 弗雷泽:《金枝》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莫斯:《论礼物》 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文 徐),《科学的文化理论》 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民》,《社会人类学方法》

博厄斯:《原始艺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种族,语言和文化》 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校馆),《文化模式》 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特维-斯特劳斯:《野蛮人的思维》,《结构人类学》 怀特:《文化科学》 R·赫尔兹《右手的优越》 玛丽·道格拉斯《污秽与禁忌》

注:这些只是基础性的参考书,不全面,尤其是新近翻译,出版很多,不一一列举.任课教师:徐 君 博士 副教授,哈佛大学2001-2002年访问学者 所在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藏学研究所

参考书目: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英)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

¡(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J·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福建与广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林语堂:《吾土吾民》,¡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香港三联书店1987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 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支平:《近500年以来福建家族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出版社1997年。

文化人类学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理论(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

编号:

学时:72 编者姓名:何国强

单位:人类学系

职称:副教授 主审姓名:周大鸣

单位: 人类学系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生

专业:民族学

年级:

1、2年级 编写日期:2003年1月

一、课程目的教学要求

西方人类学诞生100多年来,学派纷呈,各有见解,从不同角度做出建树。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不同群体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探讨其发展规律。本门课对文化人类学各个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和方法论,从学科诞生至当代人类学思潮,⑴逐一做客观全面的介绍;⑵评论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得与失,本着批判吸收的原则,撷其精华,以供借鉴;⑶联系中国人类学的实际,阐述心得;⑷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人类学发展的全貌,掌握有关理论与方法,为日后将这些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现代化建设。

要求学生课前看书预习,指定的参考书应该尽量找来看;上课认真听讲,不要无故缺课;课后勤于复习,多思、多想、多请教、多讨论、多写。

二、课程内容

本门课主要使用的教材为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配套使用有关参考书的某些内容。按学派出现的先后顺序讲授,共讲15章。

第一章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讲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第三章讲文化移动和传播。第四章讲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第五章讲功能—结构论。第六章讲美国历史学派。第七章讲文化变迁与涵化。第八章讲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第九章讲新进化论。第十章讲文化唯物主义。第十一章讲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学。第十二章讲西方人类学的当代思潮。第十三章讲苏维埃学派。第十四章讲中国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第十五章是总结与复习。

各章内容多寡不一,难易程度不一,因而学时的分配有所不同。原则上每章的学习习近平均不少于4节课,某些章节所需时间酌情增减。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 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讲授3节:⑴阐述界定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意义;⑵勾勒文化人类学发展的主线,叙述各学派同它产生的时代及学术环境的关系;⑶简述各学派的偏重和它们之间的前后递进关系;⑷揭示各学派的合理因素及其对中国人类学的影响。

本章重点是使学生明确概念,了解学习对象的概貌,认识学习的意义。

第三篇: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的分支

文化人类学(广义)包括 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狭义)/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标志 方法 田野调查 对象 异文化 视角 他者的眼光 成果 民族志

田野调查(field work)(1)早期的人类学研究 ①非专业人士的贡献 ②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 如:泰勒《原始文化》 弗雷泽《金枝》

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

1883-1884年,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在加拿大巴芬岛对爱斯基摩人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对北美印第安人做过多次调查;

1898-1899年,由英国学者哈登率领的剑桥大学考察队赴托雷斯海峡进行实地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最终确立应归功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他从理论和技术上详细阐述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原则,从而开创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新纪元。到底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异文化

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他者(others)的眼光

“他者”既包括传统的原始的简单部落社会,也包括现代社会中的非主流文化和弱势群体。“他者”还包括作为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异文化”,或称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早期人类学家试图解决本文化与异文化出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现代人类学却是在运用他文化和对他者的研究来反观、诠释与重构本文化。、民族志(ethnography)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重要展示手段与形式。在民族志中,人类学学者要把他在田野中观察到的、感悟到的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他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呈献给读者。

民族志不是枯燥的数字和一堆毫无感情的资料,而是经过人类学家情感和视角过滤后的带有温度和趣味的故事。

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整体性

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区域社会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二)文化相对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每种文化都是该社会与其特定环境相调适的产物,只有理解了这一特定的环境,才能理解和评价该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要判别某一文化特质的优劣,必须视这一文化特质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作用而定。

(三)普同性(universalism)

人类学相信,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具有一致性与共同性,所有人种,无论肤色、民族,都属于同一物种,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因此,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通性特征就成为人类学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内涵,人类学力求在发现每一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独特性的同时,去发现:在什么方式上,人类是一个整体。

(四)适应(adaptation)

指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一是人们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以适应环境。

适应的过程具有两个特征,就是保持和创造

(四)适应(adaptation)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古典进化论·传播论

古典进化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1、[德]阿道夫•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1)“本原概念”

认为人类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人类心理的统一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

(2)民族概念

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因而各有自己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特征。(3)地理区域概念

每个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并受地理环境影响,反映了地方色彩。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加上有时经过传播,本原概念就形成为各个具体的民族概念。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1)均变论

(2)文化遗存(survival(3)万物有灵论

3、[美]摩尔根—《古代社会》(1877年)

社会进化发展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三个主要阶段,这三者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

4、[瑞士]巴霍芬

《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 ★产翁制 传播论

(一)主要观点 所谓“传播”,指的是一个主体向外部的扩散,带有从中心向边缘的地位差异的色彩。在人类学中,它指文化或文化特质从一地流传到另一地的现象。

(二)代表人物

1、[德] 拉策尔《人类地理学》(1882-1891)

他根据古典进化论者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出了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和精神,还有各种社会现象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人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总是尽力向不受自然约束的一切地方扩散,从而各民族和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因此,不考虑到运动性的人类学研究基础便是错误的。

2、两大阵营

(1)英国的埃及中心论——文化单源论 代表人物:史密斯、里弗斯、佩里

(2)德奥的文化圈论——文化多中心论 代表人物:格雷布纳、施密特 ★两大阵营的共同点

•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

•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

•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三)不足

将文化视为具体特质的积累,而不是整合的总体;随意对文化进行拆解及机械组合来解释文化,试图以此构建人类文化史,忽略了文化自身的主体和能动性。

(四)主要贡献

1、提出了收集民族志材料的系统方法,将田野工作确定为人类学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文化地理资料,为后来的跨文化比较留下了宝贵的原始依据

2、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关注发明和适应等文化过程,填补了早期进化论者所欠缺的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视。

3、启发了文化相对论的学科共识 文化人类学的年鉴学派& 功能主义 年鉴学派 莫斯

1、《礼物》(1923)

尽管从理论上讲送礼是自愿的,但它们源自对礼物接受者一方的期望。此外,虽然送礼也许并不期望有直接回报,但总有一种偿还因素,在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或者以更大礼物的形式,或者以不同形式的礼物,或者以对社会地位的某种其他方式的承认表现出来。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27)《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27)《野蛮人的性生活》•(1929)《文化论)•(1936)《自由与文明》•(1944)《巫术、科学与宗教》•(1948)《性、文化和神话》•(1962)

2、研究案例——库拉(kula)

新几内亚东部和北部诸岛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交换形态:交换的物品只有红贝壳项链和白贝壳手镯,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岛民间循环交换;交换只在男人间进行,并伴随特别的仪式甚至巫术;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这两种物品不具有实用价值,但其质量的好坏却与名声、地位、荣誉和权力等密切相关联。这两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每年交换一次,持续不断,结果构成一个大的交换圈,这就是“库拉”交换圈。拉德克里夫-布朗·结构-功能主义 ★田野经历

1906-1908年和1910-1913年安达曼群岛 1914年澳大利亚西部的土著部落 ★代表作

《安达曼岛人》(1922)

《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

文化人类学的历史特殊论·文化人格学派 历史特殊论 主要观点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及其阵容强大的弟子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学派,通常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也被称为‚历史学派‛或‚历史文化学派‛,该学派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在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提倡历史的方法,特别关注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和发展规律。博厄斯的“历史”研究

对进化论和传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评,认为摩尔根和泰勒的比较法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一是关于单线进化的假设;二是将现代社会视为进化遗留物的观念;三是在证据不足、标准不当的基础上对社会进行的分类。

文化区分析法:文化独立论

文化相对论 文化人格学派

露丝·本尼迪克特(美女)

1、《文化模式》

①‚日神型‛——祖尼人

②‚酒神型‛——克瓦基特尔人 ③‚妄想狂型‛——多布人

2、《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两者合用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玛格丽特·米德

1、研究背景

人类的人格与行为到底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2、《萨摩亚人的成年》

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躁动?

3、《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通过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毗邻而居、但相互间的性别角色规范却迥然相异的部落——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的研究,证明:‚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文化人类学的新进化论·结构主义 新进化论——美国人类学的物质论 怀特·普遍进化论 ★代表作:《文化的科学》(1949)、《文化的进化》(1959)文化可以通过能量测算来计算其发展过程,能量的获取应被视为判断文化进化的标准;文化的进步意味着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C(culture)=E(energy)〃T(technology)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 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

提出了对人类文化史的新解释,将单线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两者有机结合,认为不同环境具有不同技术的群体可能会沿着不同的途径进化,正因为存在这种环境的差异,文化的进化才沿着不同的轨迹呈现出多线进化的态势。哈里斯·文化唯物论

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发展出了文化唯物论。代表作: 《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结构主义人类学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历时性和共时性 语言和言语

横组合和纵聚合 符号能指和所指 横组合与纵聚合

横组合关系‛是指句子中各成分间的关系;‚纵聚合关系‛指能够在句子中充当同样成分的一些词语。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8)《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64-1971)

文化人类学的象征、符号人类学 特纳的仪式研究

同意象征是自然地代表具有类似性质的或在思想上或在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但同时提出要对符号和象征加以区分——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而象征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因此,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这些符号揭示未知事物的含义,从而更为强调符号的实用意义,也更具体地探讨符号的用途,及符号到底如何在社会过程中作为积极力量被运作。代表作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1957)《象征之林》(1967)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1969)

《戏剧、舞台与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行为》(1974)玛丽·道格拉斯

结合了涂尔干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将符号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重,探讨分类这一深层次的思维结构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洁净与危险》(1966)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 《爪哇的宗教》(1956)《文化的解释》(1973)

《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早期的符号人类学研究立场

深受韦伯影响,致力于宗教研究;提出‚文化犹如意义之网‛,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文化便是这张‚意义之网‛,因而作为对文化的分析的人类学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门寻求意义的阐释学科‛。后期的阐释人类学立场

受到不少美国思想家的影响而不再将文化视为象征与意义,而是‚文化犹如文本‛,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去诠释它。这种诠释是多层面的诠释(interpretation)而不是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explanation)。

这使他与韦伯正式告别,成为美国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转折。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结构马克思主义

(1)文化被转化为‚意识形态‛,并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将现存秩序合法化、调节经济基础中的冲突,以及将社会关系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的来源神秘化;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为任何阶级或群体所支配使用,从而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而非受到操纵宰制的被动客体。案例:马达加斯加岛梅里纳人的割礼 政治经济学派

流行于20世纪70-80年代,代表人物有沃勒斯坦、法兰克和沃尔夫。其主要理论灵感来自政治社会学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低度发展理论‛。他们认为,从16世纪以来,人类学研究的社会就再也不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村落和部族,而受到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外来因素的充分渗透,这种渗透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因此,对非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其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探讨,还必须考察这些模式被冲击、渗透、改造,甚至消灭的过程。田野调查

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过程研究

1、重访研究与回访研究

重访研究——研究者本人重访自己从前的调查点 例:费孝通三访江村

回访研究——后来的研究者回访前人的调查点

例:韦娜回访特罗布里恩德岛,弗里曼回访萨摩亚,《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

米德—弗里曼之争(讨论题 重点)田野调查的定位

主位与客位(emic and etic)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其《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最早将语言学家派克依据语音学中的音位和语音而创立的主位与客位这一对概念引入了人类学研究。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分析、理解文化;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者的文化做出的解释。这两种不同角度的研究路径会对同一文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公牛死亡率问题 讨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进入田野

(一)渠道

1、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

优点:能够得到地方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容易获得管理者所掌握的相关资料。缺点: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研究对象常常会对研究者的身份产生敬畏或者疑虑而掩饰甚至更改自己的一些表现和回答。

2、通过非正式渠道——个人关系进入

3、回归本土的家乡人类学方式 参与观察

要求研究者长时间的、全身心地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生活中去,以当地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各种文化事象、人们的各种言行。要进行参与观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会当地的语言从而能与当地人随意交流;在调查点居住较长时间——一般至少一年以便于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活动、仪式和节庆;与当地人一样生活,跟当地人建立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参与观察的两大好处:

一是提高了田野调查收集的材料的质量和可信度。二是更有利于做出深入而切合实际的解释。参与观察的不足:

(1)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且其中一部分的效率不是很高(2)人类学家不停地提问可能会招致当地人的反感(3)人类学家的出现有时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4)要证明观察者的结论是否正确事实上不太可能,所以还必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验证。访谈法 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它可以是报道人的早期经历也可是其当下的生活。文化的交流、传递与接触 语言符号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所有符号系统的内核。专门的语言符号是一种信号,在其上已经附着了抽象意义,这些意义可以为同一语言共同体中所有成员所共享。语言是最为主要的中介,通过它我们彼此交换信息、请求、知识和价值,并将之传给下一代。濡化

从个体角度说,人类具有两种承继:一是生物性承继,即人类的繁衍与生存继续;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濡化,其本质意义就是人的学习与教育,而这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什么是涵化(acculturation)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和整合。涵化现象的常见模式

1、同化(assimilation)指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主流族群之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进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而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代替。一般表现为,两个文化系统接触时,比较落后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进文化的文化特质,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还有的时候,是那些处于强势地位、统治地位的文化或出于文化偏见或出于政治需要强迫性地对其他弱势文化或者说附属文化强行同化,旨在消灭这类不同于己身的文化。

2、整合

指既保持了原有文化特征,又吸收异文化因素,把两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毫不相关的特质混合的大杂烩,而是形成一个系统。这意味着从外部进入的新的东西必须重新阐释,给予意义并与接受方文化的意义相一致。

3、混合

指不同文化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混生状态。

4、分化/孤立

指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要素。当外来的文化强加给接受者时,后者并不情愿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当外力撤退,那种被迫接受的新特质也随之而去。这种现象在殖民情况下是常见的。

5、边缘化

这一现象比较特殊,指的是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之间。文化中断

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除了出现彼此间的互相吸收、彼此整合,有时也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文化交流的中断现象。在对一个同质社会的濡化研究中,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文化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续性;异质社全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的交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族群& 民族 民族(nation)

(一)斯大林的“民族”观

1、“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识别的标准

民族特征 民族意愿 历史依据 就近认同

婚姻家庭亲属制度 功能: 性的满足

为繁衍后代提供适宜的条件 经济互助

保持社会群体的稳定增进不同群体间的联合 内婚制与外婚制

•内婚制和外婚制的概念是英国法律和人类学家麦克伦南在《原始婚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内婚制是把婚姻对象严格限定在某一群体内部的婚姻禁令,即只准某一群体内部的人员通婚,严禁同群体外的成员通婚;

•外婚制是内婚制的对称,指只能在本人所属的一定社会集团以外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这种外婚制的社会集团,因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区而异。交表婚——男子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

平表婚——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 家庭 核心家庭

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家庭中人际关系简单,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容易倾向平等。然而,家庭中人口和代际关系的简化也给家庭生活的相互支持和扶助带来问题,如赡养老人、抚育幼儿等。它在当代绝大多数社会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主干家庭

当核心家庭的一位男性子嗣已婚,在亲子联结系列上的这一家庭结合就是主干家庭。因继嗣的需求,在行长子或幼子继承制的民族中,长子或幼子成家后仍旧留在父母家,而其他非嗣子女一结婚便独立出去,就属主干家庭类型。这种家庭是与嗣子单独继承制相结合的,通过如此反复,使作为制度体的家庭同家产一起按直系代代相传。宗族

①名称;②外婚;③单系共同祖先;④作为核心的性别——父系宗族为男性,母系宗族为女性;⑤所有或大多数成员之间相互交谈或指某个人时使用亲族称谓;⑥许多社会的宗族还有某种形式的公共财产;⑦某种程度的连带责任。这种在系谱上可向上追溯的、核心性别共同的单系祖先构造,在大多数人类学文献中称为宗族。亲属称谓

类分式 叙述式

人类学界通常采用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制六法: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这种分类是根据平辈亲属称谓进行划分的,其称呼的复杂程度逐渐递增。政治·法律人类学

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观念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实在资源

观念资源包括:意识形态资源 象征资源 信息资源 政治组织类型:非集权型集权型 非集权型:队群 部落 集权型:酋邦 国家 宗教人类学 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将中国宗教区分为:

1、制度性宗教

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相分开。

2、分散(弥散)性宗教

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泛灵信仰

对超自然存在和非人精灵的最为普遍的信仰之一是泛灵信仰,又译万物有灵论。这种信仰认为各种精灵使自然有了生命。这个概念是由泰勒发明的,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灵魂;并相信泛灵信仰是最早的宗教。泛生信仰

马雷特对泰勒的泛灵论提出修正,认为原始人对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先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他把这种非人格力量的观念称为泛生信仰。“玛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它本身并没有形状,但它可以显身出来。泛灵论与泛生论的不同在于: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 •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

不过,今天的大多数人类学家都同意,这两者没有先后之别,它们可同时产生,并存于同一社会或同一发展阶段。图腾崇拜 “图腾”本是北美印第安人语言中totem的音译,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属”和“他的标记”。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因此他们与该物种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祭司是专业的宗教中介,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社会或相对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里,扮演着神圣宗教知识的监护人角色,执行仪式、解释经典和教义,维持宗教传统。制度化的宗教一般都有祭司,如基督教的牧师,佛教的住持、道教的道长和伊斯兰教的阿訇

一般认为,“萨满”这个词起源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语,指那些能够进入“出神”状态与精灵或鬼魂交流的人。然而,对什么是萨满教,人类学界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一种看法认为,萨满教在狩猎采集社会(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常见,是一种通过巫术控制超自然力量或通过与精灵世界的直接接触,对它加以控制来达到目的的宗教实践;另一种比较宽泛的观点则认为萨满教广泛分布于古代和当代的世界中,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地方性知识形式。

巫术的两个特征

1、相似律——模拟巫术

认为同因必同果,因此,通过模拟便能实现人们想做的事情,这种模拟活动就是模拟巫术。

2、接触律——接触巫术

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以对其本人施加影响,称为接触巫术。接触巫术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一个人与其身体的某个部分的永久关系 仪式的特征

宗教仪式有几个特征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行为:程式化、重复性和相对的一成不变。在某种意义上说,仪式是一种展演或文化戏剧,但仪式与戏剧又存在如下区别:首先,仪式不仅仅在重复一个程式或脚本,而是一种郑重其事的行为,承载了参与者身在其中的传统;其次,仪式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通过展演达到一定的目的,发生某种转换;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处在转化和神圣的状态,而进入仪式状态的过程是一种“神圣化”的过程。生命仪式/通过仪式 生命仪式通常被称为通过仪式,指的是个人在某些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从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当一个人转变身份时,无论是年龄的变化还是其他变化,都可能带来不安和忧虑。这种变化还会带来相应的角色变化以及周围人们的新的期待。由于宗教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帮助个体和群体消除忧虑和危机,因此一些与社会身份变化相关的仪式如出生、性成熟、婚姻、死亡都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强化仪式

强化仪式指的是确保已经存在和确立的秩序、价值、社会关联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生老病死等原因而变得衰弱的宗教仪式。换言之,强化仪式是群体性(而非个人性)生活危机时期举办的仪式。群体性生活危机包括严重的天灾和人祸的威胁,只有在这时,强化仪式才会被组织起来,使受到扰乱的秩序和社会关系得到恢复,以减轻群体的危险。这种仪式的作用就是把人们团结起来,用集体行动和集体力量的乐观态度来代替恐惧和混乱。“强化”的意义

仪式强化秩序与价值观 仪式强化认同 仪式强化信仰

第四篇:《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一个陡然突兀地发育起来的事物在其初成长过程中往往是要显示出一副毛手毛脚、甚至狼狈不堪的形款的。经历这种过程,不但是一般人在所难免的,就连在学术领域里某个新学科的冒头也往往是如此的。

人类学的创始人是E.B.泰勒。他给我们留下的著作的内容所涉及到的是:宗教方面的和人的肢体语言方面的论述,其他的一般性话题的论述,以及关于文化问题的泛泛论述。在他的著作里找不到有关某一具体的人的群体的总体生存状况的论述材料。不止泰勒是如此;与他同一时代的诸多人类学者也是如此。

人类学的第一次大转型发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类学者开始专注于原始型的、自给自足的群体的研究,个案调查和深入田野蔚然成风。1940-1950年代,人类学再次发生转型,人类学者转向大型群居体的调查研究,理论上一切类型的人类社会都成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美国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最具开拓性,他们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调研,积极推动人类学和社会学建立密切联系。“到如今,人类学者们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所谓小型社区实际上在社会结构上和文化传统上都和比它们大的社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对于更大型的社区变得越来越关心了。”

最初人类学家的目光并没有关注到农民这一阶层,他们认为农民问题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情,最开始进行农民问题研究的是美国人类学家。他们发现拉丁美洲众多土著部落和城镇或城市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强烈意识到:把各种社会和文化都逐一看作是(像原始型的自给自足的群体那样)“平行的、平等地位的、各自界限清晰的标本”的看法是片面的。作者指出,所有“耕种的农民们”都至少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耕种的目的都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攫取利润,所以耕地就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农民对籍以谋生的土地具有支配权,他们在这块耕地上操劳就成了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仰仗乡绅们和城镇的居民来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同时也不得不受后者的制约。因此,农民的社区是一个“不完全的社会”,这样的一个社区不能被看作是一个“社会结构”。农民的社区充斥着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会关系,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它。作者将其定义为:一个基于传统和自己内心情感的纽带而使自己长期附着在一块土地上,而且对于这块土地有着充分的控制权。农民社会作为整体社会结构的一半,另外一半是精英阶层,他们往往占据着很少的一部分数量。这个小群体靠着广大俯首帖耳的百姓养活却又转过头欺压平民百姓。

作为人数较少的精英阶层,他们占据着整个社会结构的一半甚至更多,精英阶层既掌握了管理世俗人们的权力又掌握了管理宗教事务的的权力,并将其作为支配农民的工具;精英阶层掌握着知识,是全社会智慧知识的创造者。精英阶层利用知识、神权和皇权掌控下层农民,并逐步把所有社会成员全部改造成农民。社会就分裂成上层统治阶层与僧侣阶层的大传统阶层和世俗人们创造的小传统阶层,大传统是在学堂和庙堂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是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群众的生活伦理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农民的文化为了让它自己能延续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把它从外界舶来的思想传输给它所覆盖的整个社区。这样的文化只能说是“半个文化”。也是作为小传统的一部分。大传统在他们各自进化过程之中一直在影响着各自的社会,同时也在被无数的小传统所影响。在一个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多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成熟的大传统被当做典范推行,影响小传统。同时小传统也在影响着大传统,统领着大传统的大人物受到小传统影响就会把小传统中的某些元素融汇到大传统中。作者以印度和伊斯兰世界为例,展示了围绕着“传统”而做的组织工作:大传统的一些元素经由特殊的文化形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歌舞说唱表演、诠释和宣讲经典等)而被植入到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经常被改头换面;小传统的一些元素也会被大传统所吸收和改造;大传统和小传统互相依赖,共同演进。

作为社会领域结构最基础的农民阶层,他们一方面接受着精英阶层为他们灌输的思想文化,一方面又发展着自己的特有文化,并以其庞大的阶层数量影响着精英阶层。全世界的农民都有几个共同的特性:①各个农民都依恋自己的土地。②打心底离不开在他们自己看来样样俱全的村庄或社区。③家是他宇宙的中心。④婚姻是他获得财源和物质生活的前提。⑤恪守代代愚居祖屋,靠男裔传嗣的准则。受佛朗西斯教授归纳的启发,作者把生存在公元前六世纪的鲍沃夏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状况、近代生活在尤卡坦的玛雅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在萨雷的单纯简朴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发现农民群体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价值观:①从事于耕作的生活环境易于促使不同地区的农民们对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持大体相同的态度。②一个务农群体对于生活的总体所持的态度往往会类似于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一个务农群体对于生活所持的总体态度。

全世界的农民可能对于土地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对于玛雅印第安人来说,能够干农活是无上光荣的,这不仅是男性们的表现,而且种地者能够获得参加部落的宗教活动的资格。这或许是掌控着宗教祭祀活动的精英阶层故意为之,但是这并不妨碍玛雅印第安人将务农看做一项神圣的事业。对于古代英国乡村农民来说,务农能使他们一家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认为因为自己务农而在身份上低于精英阶层。而对于意大利南部的农民来说,他们务农不是因为务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其他形式的活动获得生产生存资料,他们看着城里的乡绅和有钱人过着奢侈的生活而自己每天累死累活依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会对土地产生一种厌恶,连带着对自己的身份产生鄙夷,并由此发展成深深的自卑感,在面对精英阶层时,会觉得低人一等。传统的农民与乡绅关系是比较“保守”的,对于传统的农民来说,如果他们能从他们的劳动中获得基本生存资料,他们就会安静的接受精英阶层的统治,当农民阶层受到精英阶层的剥削不足以维持他们自身的生存,他们就会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足以维持他们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演化成新的精英阶层,重复以上过程。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农民在社会变革中一直充当保守力量,他们往往成为革命的绊脚石,农民常常是在阻拦着旧型社会的解体,而迅速的科技进步往往是造成旧社会解体的动因。

第五篇:英语词汇-文化人类学

Incest taboos 乱伦禁忌

Endogamy 内婚制(特定群体内的婚配)Exogamy 外婚制

Homogamy 具有共同社会特征的人之间的婚姻方式 Monogamy 单偶制

serial monogamy连续的一夫一妻制

Polygamy 多偶制

Polygymy 一夫多妻制

Polyandry 一妻多夫制

Levirate sorarate 夫兄弟婚 妻姐妹婚

Family of orientation 出身家庭

Family of procreation 生育家庭

Nuclear family 核心家庭

Extended family 扩展家庭

Stem family 主干家庭

Joint family 组合家庭

Patriarchal family 父权家庭

Matrifocal family 母主家庭

Kinship 亲属

Moiety 关偶族

Parallel and cross cousins平表婚和交表婚 Descent 继嗣

Filiation 亲子关系

Descent group 继嗣群

Unilineal descent 单边祭祀

Patrilineal kinship 父系祭祀

Matrilineal kinship 母系祭祀

Ambilineal descent 两可祭祀

Double descent 双重祭祀

Kinship terminology 亲属称谓

Wednes 主神

Polytheism 多神教的Monotheism 一神主义的Ancestor souls/ spirits 祖先之灵

animism 泛灵信仰

Totemism 图腾信仰

Priest 神职人员/祭祀

Shaman 萨满

Imitative magic 模拟巫术

Contagious magic 接触巫术

The Ritual Process 社会戏剧理论

Communitas 交融

Liminal phase阈限阶段

下载《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在田兆元编著的《文化人类学教程》一书中曾写到:宗教是一种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为超人间力量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在人类社会中,宗教是客观存在的一......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五篇范文]

    《文化人类学》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人类学》读后感......

    文化人类学入门作业

    由《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 ——关于教育的思考课程:《文化人类学入门》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08级市场营销班 姓名:谢晋 学号:12008241089由《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关于教......

    文化人类学参考教材(精选五篇)

    《文化人类学》参考教材 推荐教材: 1.《社会人类学》朱炳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 特点:案例丰富具体 2.《人类学概论》,庄孔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特点:人类学经典教材,......

    文化人类学平时作业(本站推荐)

    电影《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教育学院09心理班杨浩12009240838《上帝也疯狂》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还有一个同名游戏,不过内容和电影没有任何关系,游戏的内容有些象“帝国”系列......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5篇]

    《文化人类学概论》(culturalAnthropology)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它运用民族志方法,通过观察与参与观察,研究和描述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人类的文化与......

    吐舌头中的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论文 吐舌头中的文化人类学 系别社会工作学院 班级12级社会学班 作者张宾 学号20121033113 目录 吐舌头中的文化人类学 .............................................

    《当代文化人类学理论》复习资料

    当代文化人类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在法国哲学界出现的一种人文科学思想,与当代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意识”哲学相对立,由于这个思潮的思想家们都使用“结构”或与结构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