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08.24 河池十二五规划解读: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写写帮推荐)
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河池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河池市发展和改革委
河池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科学描绘了“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贯彻实施好《纲要》,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市”新跨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一、《纲要》编制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 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从2009年6月份启动,2010年6月形成规划《基本思路》,2010年12月市委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1月27日市人大审议通过规划《纲要》。整个编制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完成的,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力量,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为做好《纲要》的起草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蓝天立和市长谢志刚自始至终亲力亲为,倾注了大量精力,对《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和框架结构等主要内容亲自把关。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1
常务副市长陈刚任组长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纲要》起草、修改全过程的领导,及时研究确定重大问题。
《纲要》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开门办规划的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我们组织召开了发展规划战略研讨会,开展了长时期的调研活动,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率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深入开展调研和重大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为科学编制好我市“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政府网、发展改革网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全程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建言献策,集中群智民意,提高了《纲要》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纲要》初稿形成后,多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县(市)区、各部门征求意见建议;《纲要》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8个专题座谈会、专家咨询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代表座谈会,并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全委会充分讨论通过后形成《纲要》草案。《纲要》从启动到人大审议通过,先后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600多条,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的《纲要》由十八个部分组成,约5万字。
二、《纲要》编制的时代背景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我市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五年来,我市先后遭遇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特大连续干旱灾害,以及频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极为困难、极为复杂的严峻形势,在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应对挑战,克难攻坚,2
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十四个翻番”。全市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7亿元,年均增长12.44%,人均生产总值12104元,是2005年5428元的2.2倍;财政收入47.34亿元,年均增长15.5%,五年累计实现190亿元,比“十五”的95亿元翻了近一番。人均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598元增加到2010年的1225元,首次突破1000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6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2亿元,年均增长16.84%,增速比“十五”加快13个百分点。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具备了加快科学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严重影响,但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为我市加快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国家自治区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大石山区和水电站库区的扶持力度,有利于我市不断改善民生。
但我市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中长期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010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相当全区平均的63.9%、43.8%;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为 0.39、33%,大大低于全区2.31、40.6%的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全市高速公路里程仅有53公里,是全区唯一市政府所在地还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地级市,11个县(市、区)只有3个县(市、区)有铁路通过,全市目前还有8个乡镇未通沥青(水泥)路,441个行政村未通四级以上等级路;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全区平均的89.3%、76.8%。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与全区差距明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较多。同时还面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以及周边市县竞相发展竞争加剧、改革进入攻坚矛盾多发期等巨大压力和挑战。
三、《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纲要》按照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以及市委二届第十次全会精神,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概括起来就是: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落实六个坚定不移,实现六项目标,推进“富民强市”。
一个主题,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条主线,就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个坚定不移,就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强大动力。
六项目标,就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的主要目标:一是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科技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快。四是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五是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六是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扩大。围绕上述目标,《纲要》设臵了包括15个约束性指标在内的46个主要指标,与以往相比,预期性指标比重明显减少,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体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体现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提出坚持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富民强市”新跨越全过程。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战 5
略决策,是市党委、政府立足基本市情,总结发展实践,借鉴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立足于后发展欠发达基本市情作出的必然选择,是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的客观要求。
《纲要》进一步阐述了“富民强市”的内涵和要求。“富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强市”就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增强经济实力和软实力。“富民”为本,“强市”为基,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富民强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与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相统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相一致,与富民兴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河池奋斗目标一脉相承,顺应了河池人民的热切期盼。
四、《纲要》的六大亮点
亮点一:突出跨越发展。将跨越发展作为 “十二五”发展的首要目标。因此,虽然国家增速放缓,“十二五”规划只提出7%的增长目标,自治区提出10%的增长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市仍然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力争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消费品零售 6
总额、旅游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广西人均GDP要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到2020年要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紧密衔接。始终咬住实现跨越发展不放松,宁愿将任务向前赶,尽量减轻“十三五”的发展压力。
亮点二:突出富民优先。《纲要》提出未来五年经济增长要和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均高于13%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一个重大思路调整。《纲要》提出了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五个方面的建设重点。同时,把改善民生的理念贯穿整个纲要全篇,丰富民生指标,“十一五”民生指标有10项,占37%;“十二五”发展指标中民生指标有15项,占41.6%(新增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强调“富民强市”,突出富民优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全市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亮点三:突出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主导地位,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计划,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合理布局,聚集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主导产业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拓展,把服务业单独一章阐述,提出把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重点是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即建设新型 7
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生物质化工、绿色长寿食品、茧丝绸产业和生态旅游基地。力争到2015年,新型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生物化工、绿色长寿食品、桑茧丝绸、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50亿元、120亿元、60亿元、115亿元、20亿元、100亿元。打造五大工业园区:开展工业园区集聚带发展研究,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规划修编,重点在南丹-金城江-宜州高等级公路沿线布局建设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广西宜州经济开发区、河池城区工业园区、环江工业园区、金城江工业集中区等五大工业园区。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建设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西宜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桑蚕茧丝绸和生物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河池城区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建材、制糖、机械制造和化工产业;环江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硫磷化工、农林特色产品加工和农用机械制造产业;金城江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环保型化工产业,承接城区资源型加工企业,形成黔桂经济走廊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带。同时,积极发展罗城、天峨、都安、大化等县域工业园区,加快培育东兰、巴马、凤山等特色产业园区,完善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创新园区发展管理机制,营造和优化园区服务与发展环境,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重大项目向园区集聚,培育壮大工业园区。到2015年,打造2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2个50亿元以上园区,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加快培育以旅游业和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整合资 8
源、突出特色、打响品牌、联动发展,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基地、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长寿养生福地。到2015年,全市实现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在金城江、南丹、宜州、都安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园区,建设河池无水港和稀有金属交易平台,建设桂西北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亮点四:突出谋篇布局。用一章的篇幅对空间布局作了具体阐述,提出了“一区两带”战略构想,就是加快推进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高水平发展“黔桂走廊经济带”,高起点建设“红水河流域经济带”。加强资源整合,合理布局优势资源产业,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建立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和资源深加工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我市发展活力和经济实力。到2015年,黔桂走廊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5%,把“黔桂走廊经济带”建设成为发展速度快、开放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经济带,引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红水河流域经济带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全市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达38%,旅游业总产值占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达22%,把“红水河流域经济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生态优美、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带。
亮点五:突出基础支撑。《纲要》提出坚持交通优先发展,加强能源与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构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交通方面,提 9
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推动枢纽经济加快发展。竣工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已规划项目实施,形成市内及通达周边省市高速公路网,力争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提级改造县际公路,实现邻县之间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建设红水河沿岸和通达市内各重点旅游景区高等级公路网。加快乡镇公路和村屯道路建设,实现所有乡镇通达等级油路、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完善农村客货运站场建设,提升村屯公路承载力。推进金城江至南宁城际快速铁路等通达周边省市的铁路建设,新建扩建铁路货场。推进红水河“黄金水道”建设,提升红水河航运能力。竣工河池机场,拓展航线和航班,发展空港运输。水利方面,加强治旱工程建设,实施节水增效项目,开展大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发挥大中型水利设施综合效益,提升农村、农业抗旱抗洪能力。加强城镇重点水源建设,全面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提升城乡用水保障能力。加强易涝区域排涝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市区及各县城的防洪排涝工程。优化配臵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信息化方面,加快建设“数字城市”,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城市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加快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推进“三网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和质量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用建设创新型河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五章的篇 10
幅阐述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为了确保这些目标的实施,《纲要》提出要继续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实施500万以上重大项目2678个,总投资6734亿元,保持投资率在80%以上。
亮点六:突出城市驱动。把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作为重点章节阐述。《纲要》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河池市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桂西北现代化中心城市,推进黔桂走廊、红水河沿线城镇带的形成与发展。开展城镇及乡村建设建筑风貌和特色研究,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造生态民族文化名城。到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19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5%。《纲要》对各县市区城市化发展作出了最新定位,提高综合承载及辐射带动能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特色城镇体系,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金城江区:建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综合物流基地和生态民族文化名城;宜州市:建设中国丝绸新都、生物化工基地和刘三姐故乡旅游文化名城;罗城县:建设特色酒业基地、天然优质饮用水基地和仫佬族旅游文化名城;环江县:建设生态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毛南族旅游文化名城;南丹县:建设中国新型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高档白酒生产基地和中国白裤瑶族旅游文化名城;天峨县:建设中国水电基地和龙滩天湖生态旅游名城;东兰县:建设中草药医药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巴马县:建设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基地和世界长寿养生福地;凤山县:建设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世界地质科考探险旅游胜地;都安县:建设西南农用机 11
械制造基地、综合物流基地和红水河密洛陀文化观光休闲旅游胜地;大化县:建设水电基地、石山库区特色养殖基地和喀斯特地貌观光休闲旅游胜地。同时,《纲要》提出把生态市建设作为单独一章阐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模范市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持“山青水秀生态美”优势。
五、《纲要》实施和保障措施
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相配套,靠扎实的工作来完成。《纲要》提出重点把握和落实五个方面。一是完善规划体制。发挥年度计划的作用,把《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个计划年度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二是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总体规划是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和完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落到实处。三是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任务分解方案,将《纲要》中提出的各项指标和主要任务分细化分解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的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中,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四是强化重大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规划管项目的原则,统筹协调建设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加强项目的分类管理,促进年度重大项目的实施,做好重大项目的有效储备,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 12
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五是加强规划纲要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形成全市上下推动河池跨越发展的统一思想和意志,确保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能够如期顺利实现。
历时两年多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心血编制完成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了未来5年河池跨越发展和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接近1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生物质化工、绿色长寿食品、茧丝绸产业和生态旅游基地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民族文化名城初步建成,山清水秀生态美优势进一步凸显。再过五年,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一个四通八达的“枢纽河池”、一个经济繁荣的“实力河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河池”、一个彰显特色的“文化河池”、一个文明包容的“和谐河池”、一个殷实祥和的“幸福河池”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篇:解读十二五规划
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概括起来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外部需求增速放缓。《建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二,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少,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三,贯彻落实科技中长期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人才规划,进一步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四,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强度,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此次《建议》把降低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列为“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第五,对区域协调发展做了新部署。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最重要动力就是改革开放。《建议》对改革开放也有新的阐述和部署: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王一鸣认为,改革具体领域上,《建议》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都进行新部署。
《建议》指出,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此王一鸣认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应该由原来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引进来”为主,转向“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由追求数量扩张为主,要转向品牌、技术、服务为核心竞争力质量提升。
重视民生“前所未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议》“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突出特点,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将保障民生放到重要位置,要完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建议》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具备新特点。《建议》对基本公共服务涉及社会各领域。比如通常所说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都给予充分包容。《建议》强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要有一个长期持续能力的投入机制。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不断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次《建议》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也作出新安排,包含老百姓十分关心的就业、收入分配、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政府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收入分配问题。中央提出一个理念,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职工劳动报酬增长和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于文化建设论述,被视为《建议》新亮点。这次把文化建设单独进行部署提出规划建议还是第一次。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黄志坚认为,《建议》充分体现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文化规律的科学把握。黄志坚认为,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手段和支撑,其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建议》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全面部署。黄志坚认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和行为规范。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氛围。
《建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黄志坚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发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凝聚力量、抚慰心灵,促进和谐方面作用。还可以通过文化因素与现代经济融合,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发挥优化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和创业的重要作用。
连日来,很多老百姓对 “十二五”规划建议制定的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并寄予厚望。大家期望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又好又快,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能够不断地得到满足。人们期盼着在今后五年中,我们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加富足美好。
第三篇:解读十二五规划
解读十二五规划-解读十二五规划--改善民生更外亮眼
新世纪的第一个 10 年,中国成功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做出了独特贡献。同时,中国也深刻体认到,这一战略机遇期也充满艰险和挑战。特别是刚刚过去的 5 年,即在我国的“十一 五”期间,全球金融危机、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让中国一次次品尝到成长中的痛 苦。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发展道路上的艰辛经历已被转化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力量。2010 年 10 月 15 日至 2010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进而展望了十二 五新布局。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 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 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国内大局的分量愈益加重,只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 速发展,才能更好地减轻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找到民生作为平衡、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最终成为 中国政府选择的现实路径。“十二五”规划是中国首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六位一体”的全面建设规划,首部改善民生规划,首部绿 色发展规划,首部公共服务规划。作为统领未来 5 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 总体规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富民”的目标和任务。“十二五”规 划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改善民生成为“重头戏”,其充分反映“共同发展、共同分 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认真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以人为本”思想观 念占据了三大独立章节:第三章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明 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 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
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 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第五章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中明确指出,实施区域发展 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 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 化健康发展。第八章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 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 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可以用三个“首次”总结“十二五”规划“惠民生”亮点:首次提出 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明确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该做什么;首 次制定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做到什么;首次将社会 管理单独成篇,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做好什么。而之所以将“富民”做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我认为是基于以下 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 60 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 了 60 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 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第三,经过 30 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 GDP 首次达到 3200 美元,按照 国际标准,当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以上便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 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上述三点便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 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 60 年来特别是改革 30 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 对于 GDP 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 GDP 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
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 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 会的稳定。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 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
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 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 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 30 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 质基础。“十二五” 规划在民生问题上,不仅指出了方向,也明确提出了政策与举措。首先,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同经济增长同步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 7%。其次,专门提出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涉及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最低工资 标准、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减轻居民税 收负担、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调整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完 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具体内容。第三,按照规划,中国民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保障和住房等焦点问 题都列入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是政府必须要提供和满足的。比如,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等能享受到免费基本职业培训。居民也将拥有免费健康档案,儿 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会享受到保健服务。其约束性指标由“十一五”的 8 个增至 12 个,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生和节能减排方面,从各类指标构成看,经济增长指 标进一步弱化,社会类指标比重达到 87.5%。可以说‘十二五’规划基本成为公 共服务规划。当然要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幅度要和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为提高收入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说到底,从根 本上还是要扩大就业,就业的渠道在“十二五”规划中已有论述:一方面是大力 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这是容纳就业的主渠道,扩大就业是民生之 本,只有扩大就业才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从制度上要改变国民收入的分 配格局,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也要同步。同时要逐步的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在企业方面还要有形成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也包括工资的支 付机制。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的来创造各种的条件来鼓励居民参与资本市场的活 动。当然,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 5 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 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 多,如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这也是我
国 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十二五规划也都将这些问题都列入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国际比较,‘十二五’规划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 的独特性越来越明显,它是未来 5 年中国科学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政策之集 大成,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发展规划样本。
第四篇:简单解读《十二五规划》
简单解读《十二五规划》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一经发布,就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全方位的解读,各路媒体也是争相报道,很多都还请了专家进行解读。通读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在本月18日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闭幕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并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主攻产业。
总理温家宝刚刚开过五中全会不久,就到武汉考察。他听取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负责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汇报后,意有所指地加了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所有这些,均可视为中国决策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企图心。
今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皆可看出经济转型创新的主旨。
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共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改造提升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这实质上符合中国的现状,也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设想不谋而合。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不可少。此次中共中央特别提到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自是题中之议,中共中央在建议中亦有力挺。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高速度发展之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弱化。我国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相当大部分的利润付给国外专利的持有者。由于我们的产品利润率过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实现。
另外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设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同时资源短缺正成为困扰中国
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可以预计在新的发展阶段,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沿用传统的外延性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转变理念和模式,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当前中国政府一直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有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另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外部的资本、市场和技术,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我们把后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中国政府从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态势着眼,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为国家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化的科技发展战略,并且提出了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把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带入比较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和庞大的社会进步工程,决定了国家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在发展目标上,中国的执政党对人民庄严承诺,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特定发展目标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日益紧迫的瓶颈约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特定的资源环境制约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许多难题,也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国际发展环境,但不管全球经济如何风云变幻,不管在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面临多大的挑战,我们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对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做到这一点。中国具有数量居世界前列的科技人力资源,建立了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新能力,在生物、纳米、信息、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时中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这些都是中国走创新型发展国家道路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完全可以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2006年到2020年,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依托自身特定的国情,适应自身的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科技发展方向和道路,确立自己的战略目标,对未来中国15年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这里我想强调六个方面的措施。
1、实施重大专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国际经验表明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和战略利益,一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意愿,提升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法国、欧洲、韩国、印度都把组织实施重大科学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和其它国家有着更特殊的条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4%左右,人均科研经费只相当于日本的1/12和韩国的1/8,我说的是老数字,最近这两三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限的科技资源和多样化的科技需求决定了我国科技发展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进入世界前沿,必须突出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两弹一星工程以及近年来的载人航天工程都是成功的典范。总结历史经验,在今后15年中中国将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计划,对关系到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影响,能充分体现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反映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务求突破。
2、加快攻克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在科技发展规划中我们首先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其次,大幅度提高对信息、生物技术、通信技术、海洋技术研发和支持的力度,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工作安全。规划方案特别提出,我们要坚持稳定基础和超前部署前沿科学和高技术的研究,在稳定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交叉学科,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在加大力度,支持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产业化和技术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使高新技术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
3、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进行高效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遵循当代的科技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这是同其它国家共有的特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二加强军民科技结合,建立军民结合、于军于民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三是加强高校、中国科学院和部门地方科研机构科研力量的有机结合,推动现代院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发展中介服务体系。五是引导各地方建立各级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网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和突破口,是自主创新方针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
位。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收入,引导企业形成创新主导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我们依托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继续推动在若干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加强科技和金融的紧密结合,加快构建支持企业活动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比例低,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政府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上提升认识,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予以重视,紧紧抓住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之路,特别是引导大城市将战略重点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通过辐射带动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在统筹现代服务发展的问题上,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抓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着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6、继续推进各类高新区以及多种形式的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有54个国家高新区,他们是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07年54个国家高新区加上辐射工业园,营业总收入达到55800亿元,工业总产值4600亿元,工业增加值1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到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近1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有生力量,成为高新区产业技术化的源泉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更大的贡献。将来高新区的发展按照落实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确立高新区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作用,推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强对国家高新区规范管理和宏观指导,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平台的建设,促进产学研创新联盟和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金融创新,完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聚集、引领和辐射作用,使高新区在整个国家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浅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在18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目标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总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