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

时间:2019-05-13 11:3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

第一篇: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

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

作者:时间:2010-06-07来源:

6月1日,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代表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将进入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旅游业发展任务和目标必须适应新形势挑战。

规划编制前提

准确判断“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制定阶段性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必须要找准起点,预测终点,把握重点,突出特点。”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说,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中国旅游业的基础和发展环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怎么判断?国家旅游局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将其概括为三句话:“旅游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旅游业进入发展最好的时期”。

与会代表分析,主要依据有:

一是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多元化时代,旅游成为刚性需求。“十二五”时期,居民消费方式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将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旅游业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行业。

二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对旅游业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成为一项长期政策,将持续拓展旅游消费能力,同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改善,将有利于各地发挥优势、协调发展。

三是一系列国家战略与区域政策为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务院41号文件,旅游法的研究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鄱阳湖生态区等区域旅游政策,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都将旅游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必将催生旅游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为旅游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未来5年,我国旅游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因此,‘十二五’规划编制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王志发说。

重点解决五大问题确定“十二五”任务目标

会议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问题:一是发展方式粗放。主要表现为开发建设水平落后,资源综合利用

效率低,经济效益不显著。二是产品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总量不足,旅游供给水平和不断壮大的旅游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三是产业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单一,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比例不相匹配等。四是管理体制不顺。行政权力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交叉作用,互相掣肘,制约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五是保障体系欠缺。旅游理论体系、旅游法制体系、旅游标准体系、旅游政策体系、旅游人才体系,特别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王志发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总体定位”、“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提升产业地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市场需求应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王志发进一步解释道:

“提升产业地位,就是旅游部门要真正起到参谋助手作用,推动各级政府把41号文件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纳入政府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和规划,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从单纯追求产业规模转向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变只讲速度为‘好’字优先,变主要关注产品建设为关注旅游要素、产业体系的培育,变单一的旅游资源开发为开发和保护相结

合,实现可持续开发。

“创新体制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探讨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从一般性的要素建设转向管理制度的建设,解决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机制。

“满足市场需求,就是要在旅游业爆发式增长情况下,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总量,完善产品结构,弥补短缺缺口。”

就总体构想和框架思路征求意见

确保规划编制质量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根据方案,“十二五”规划编制总体构想与框架思路是:将形成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分别为规划纲要、区域规划、要素规划和地方规划。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是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进行具体和深化,同时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衔接,形成指导未来5年旅游业发展的纲要文本。

———“十二五”区域规划。以国家确立的重点区域旅游业为对象编制的规划,目前正在组织编制的区域旅游规划有“粤港澳旅游区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产业专项规划”、“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

———“十二五”产业要素规划。以旅游业发展特定要素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如旅游人才规划和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等。

———“十二五”地方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全国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为确保规划编制质量,会议要求各地在编制规划时,要突出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与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衔接,要提炼出纳入总体规划的旅游业发展内容和重大任务,要与国家已经确定的重大区域战略或区域规划相衔接,要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同时,要提高规划编制的开放度,扩大社会参与,要采取适当的竞争机制,择优选择规划编制的承担单位。

第二篇:湖南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征求意见稿)

湖南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征求意见稿)

作者:admin时间:10-11-30 点击: 637

一、湖南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绩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旅游业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07年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后,我省战胜了冰灾、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旅游业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势头,2009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47亿元,同比增长29.08%,成为我省继机械装备制造业、石化、有色金属和食品之后的又一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预计到2010年底,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1321亿元。主要指标超额完成,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总体目标规定的主要任务。

1、旅游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旅游业产业地位大提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把旅游业确定为我省富民强省的支柱产业,提出建设旅游大省的奋斗目标。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市州分别召开了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各市(州)和大部分县(市、区)都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直有关部门从资金、项目、设施、宣传等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全省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在2009年,旅游产业总产值过千亿。在“十一五”期末,湖南省有十二个市州确立了旅游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十一五”期间,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意见》、《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关于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市场主体培育的若干意见》、《湖南省旅游条例》等一系列保障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落实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项目带动战略取得大成效。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清晰了项目建设思路,2009年实施了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年”,推出了“251”项目建设工程,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的专门政策文件,并在境内、外召开旅游项目招商会。目前全省在建的500万元以上投资规模的旅游项目有548个,投资总额达21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3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285亿元。

第三,旅游业发展合力大凸显。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各司其职,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发改、财政、交通、文化等部门形成了大旅游的观念,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旅游工作格局。省发改委在项目资金安排上,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从有限的预算内投资、服务业引导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西部产业开发专项资金中,安排了资金,加大了对全省性的景区建设、宣传促销、旅游商品开发等引导力度,争取国债资金重点支持了“韶山一号工程”、南岳等文化旅游景区保护开发,利用开行和世行贷款,重点支持了张家界、湘江风光带的开发建设;省财政厅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努力增加预算内投入,大力争取中央支持,督促14个市州建立旅游专项资金,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省交通厅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构建了旅游业快速通道,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向旅游倾斜,改善了通往景区特别是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景区的通达条件,并支持旅游景区在高速公路设立指示路牌;省林业厅加大了森林公园提质升级的进程、省建设厅在风景名胜区建设、城乡规划以及申遗工作方面加强与旅游局的联系,省农业厅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省水利厅出台了加强涉水旅游的办法等等,省文化厅也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作用巨大,各职能部门关注旅游支持旅游的大环境业已形成,产业规模有较大突破。

第四,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大提高。“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管理力度大大增强,依法治旅意识得到加强。通过旅游行业协会,形成自律机制,强化了行业自律能力;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大力推行规范化行业管理和专业化工作指导,进一步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制定颁布《湖南省乡村旅游服务星级评定准则》、《湖南省乡村旅游服务经营基本条件》。制定并即将发布《湖南省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湖南省旅游家庭旅馆评定标准》。加强行业诚信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了赵明健、文花枝先进典型;2008年,由省旅游局自行研发的《湖南诚信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在全省实施。

第五,基础设施建设大突破。“十一五”期间,我省基本建成“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三纵六横”,市州均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全省4小时经济圈形成,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旅游区(点)连接线的建设成绩显著;铁路建设,特别是武汉—广州高速客运专线的通车,为旅游客流的顺利进入打下了基础;进一步完善了长沙黄花机场的配套设施,完成了张家界荷花机场改扩建,提高了航空接待能力;岳阳作为我省唯一的长沙口岸城市目前已有经营三峡游产品的瑞士维京公司游轮停靠,带来了大量的境外游客。湘江、洞庭湖游船项目部分开通营运,特别是长沙湘江段的挪亚游挪创造了不俗的效益。加强了对旅游城市和旅游集镇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三级旅游集散中心的体系框架,目前已有长沙市、武陵源、南岳大型游客中心在建。2008年12301旅游服务热线建设成功。

2、旅游产业体系明显优化

第一,旅游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着力开展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工作,加快由单一观光型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复合型转型步伐。一批大型的、综合性的旅游度假区相应上马,如长沙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湘潭水府旅游度假区、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衡阳盐湖旅游度假区正在加紧融资建设。我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等专项产品发展迅速,自驾游也备受市场青睐。

第二,旅游产业体系更趋合理。通过“十一五”的努力,逐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格局。餐饮方面在弘扬湘菜文化和多元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省外和境外经典菜系,丰富饮食文化。全省评定了一批“旅游餐饮示范点”,大部分市州和重点县市区建设了“美食一条街”,推出美味可口、特色突出、价格适宜的地方特色餐饮。住宿条件进一步改善,饭店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引进了诸如喜来登、豪庭等国际知名的酒店和管理公司。旅游交通建设成绩显著,主要景区建设了环保车队,既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又为旅游者提供了规范安全的交通服务,一些河湖型旅游景区的游船实行了更新换代和特色化设计,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感受。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成绩显著,一方面注重新开发景区的高水准建设,另一方面注意提升老景区的档次,提升A级水平。我省从2006年开始加快了对旅游商品的引导发展,在重点景区集中建设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有计划地在重点市县规划建设大型旅游购物场所,方便游客购物;加强对地方土特产与旅游的结合,根据旅游的特点进行包装上市。十分注重旅游娱乐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省城、地级市城市、县城的娱乐布点体系,长沙市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娱乐城市,演艺场所、酒吧、卡拉OK厅等建设成绩突出;旅游景区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品味的民族文化表演节目,《天门狐仙》和《魅力湘西》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张家界夜间娱乐的多样性。

第三,旅游市场结构更加科学。在坚持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基本思路的前提下,根据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形势,稳定港澳台市场,深度开发日韩市场,积极开辟东南亚市场,重点培育欧盟、北美和大洋洲市场,成果显著。多次组织了赴欧洲、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境外旅游促销和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方面,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扩大我省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更显成效。“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才培育、引进力度不断加大。继续实施人才培训的分类指导,重视领导干部培训,建立健全旅游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探索完善执业经理人培育机制。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大发展,创办了全国唯一的旅游高尔夫职业学院。高学历人才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了二个旅游管理学博士授予权单位。

3、旅游业社会效益明显体现

依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走生态文明旅游发展之路,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大旅游带动了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以发展旅游产业为契机,提升了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农村自然环境和城市面貌,促进了城乡和谐,将乡村的资源优势通过旅游业方式更大地释放出来;尤其是乡村旅游的蓬勃开展为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发展旅游带动农村发展,大力开发适合游客消费的特色农副产品,发展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绿色食品和手工艺品加工,带动景区周围的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业,保守估计全省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有50万之众,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安排和“旅游致富”的理想。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乡村旅游点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假期生活,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保住了城郊的绿水清山,实践着“两型社会”的建设理念。

4、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湖南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但湖南省旅游业在全国的排名尚落后于湖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全国的排名,旅游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指标尚未达到“十一五”规划要求。客观来看,我省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入境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入境旅游规模偏小,特别是高端游客比例较低;增长速度变缓,进一步挖掘市场空间的难度加大。二是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三是旅游品牌建设仍需提升国际化水准。湖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精品、名牌旅游项目还不多,旅游城市特色不足。四是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度假休闲产品还需要加大培育力度,专项旅游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做强做特色。五是旅游商品开发仍有很大潜力空间。六是旅游龙头企业培育任重道远。旅行社“小、散、弱”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华天集团等省内较大型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国际品牌引进成效还不明显。

二、湖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环境

1、旅游业发展新的战略机遇

第一,发展旅游业成为国家战略。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成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发展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极大地优化了旅游业发展环境。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旅游业发展契机。整个“十二五”期间是一个金融危机影响后的经济调整和恢复发展时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产业的逆经济周期产业性质得到了充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在经济回暖的转变中,表现着先行者角色。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总体上表现出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作用,将进一步保障经济增长,积极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民生,致力于低碳经济、绿色产业、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兴起;制造业谋求蜕变积极寻求产业升级。旅游业是经济结构调整中,受到特别重视的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客观上已经表现出绿色环保的低碳产业、利于民生的和谐产业的属性,把旅游业的发展与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结合,特别是度假休闲的需要结合起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三,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般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当代中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一般社会生活方式,消费群体由中青年群体主流向着全年龄段普及,旅游消费结构正由传统单一的观光休闲旅游向多层次、多样化方向转型,旅游消费正由弹性消费向着刚性消费转变。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000美元,这是世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我国居民出游水平在“十二五”期间,至少可以达到人均出游2次的水平,旅游花费也将明显增长。

第四,高铁时代促成新旅游格局。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使我省内外通达便捷程度上升了层次,成为我省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契机。以岳阳—长株潭—衡阳公铁高速走廊为纵向动脉,长株潭—益阳—常德、长株潭—娄底为横向动脉,以岳阳—常德、岳阳—益阳、娄底—衡阳三条外围城际复合走廊为辅助,形成复合交通体系。武广高速铁路的开通,黄花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建设,京港澳、二广、杭瑞、沪昆、泉南两纵三横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等,大大扩大了旅游市场容量。尤其是武广高铁的开通,将沿线粤湘鄂3省20多个城市纳入了“3小时经济圈”,促进了珠三角、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的“耦合”,提升了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必将带来旅游业空间格局的大变化,形成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的新组合,引发旅游产品结构的重整,促成旅游市场的重新组合,导致消费行为的升级,为我省旅游的跨越发展拓展了无限空间。随着京广、沪昆高速铁路的修建,交通格局还将大规模改善,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格局。第五,低碳经济理念的导向作用。低碳经济、绿色产业、节能与新能源产业作为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球都备受重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有碳排放的庄严承诺,“十二五”期间,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导向。旅游作为标准的绿色产业和低碳产业,必然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这有利于今后的旅游企业的发展和旅游投资的亲睐。我省在低碳旅游开发上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低碳旅游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可以密切联系,形成产业系列。

第六,信息化技术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发展加快,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对旅游业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不断出现。旅游业将借助新技术实现新发展,向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装备制造等领域不断拓展,进一步加快网络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直接面向世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2、旅游业发展矛盾凸显

第一,人民群众旅游需求的快速发展与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在人民群众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结构性供给不足,商业运营模式相对落后,这些问题渐渐凸显。

第二,体制机制落后与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虽然在十一五时期,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旅游法缺失是旅游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制保障,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体制矛盾依然突出,还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第三,旅游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满意要求有差距。宏观管理有缺陷,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配套程度低。管理理念存在缺陷,整个旅游业还比较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品质现象,协调性不理想。

3、转型升级成为关键

第一,发展方式的转变。总体上,要从政府主导向着“政府主导,市场调节”转变,加强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产业改革和发展,铸造内涵式、集约化的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

第二,市场主体的转变。适应国内旅游需求快速发展的形势,进一步重视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国内旅游需求为重点,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第三,产业要素的升级。要大力提倡旅游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更注重依靠知识、资本、现代技术发展旅游业。注重培育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打造旅游“航母”。注重产业融合,提高整体效益。注重文化挖掘和科技投入双发力,大力提升旅游产品形态。第四,管理体制的转型。破除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三、“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充分体现旅游业的民生产业性质,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突出项目建设“一体”,抓好市场开发和行业管理“两翼”,打造湖南旅游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湖南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和扩大湖南对外开放、提升湖南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凸显旅游业民生产业的优势,满足高品质民生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提升城市品味和城市理念等方面的作用。

经济目标:保持旅游业21.52%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的旅游业增长水平10个百分点,力争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争上3500亿元台阶。旅游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5%左右。考虑到湖南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客观情况,在2012年前,保持26%左右的增长水平,在2012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2012-2015年保持22%的年增长水平,旅游业发展跻身全国十强,初步确立旅游产业强省的地位。

社会目标:强化旅游业民生产业属性,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科学跨越、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把旅游业建成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动力、加快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环境目标: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科学规划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旅游方式,推广使用绿色环保节能设备,减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碳排放,切实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两型社会”建设和加快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绿色环保产业。

四、“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理顺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创新旅游业发展机制。第一,明确政府主导,强化市场机制。

政府主导主要在于明确旅游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开展总体形象宣传,引导区域协作,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资源保护,加强危机管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在加强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旅游产业还必须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做好资源配置,使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打破部分分割,形成顺畅管理。

旅游业发展涉及部门多,牵涉面广,多龙治水的格局不利于旅游业大发展,要切实形成政出一门的管理体制,落实旅游行政管理顺畅问题,保障旅游业超常规发展。

第三,打破行政区制约,建设区域协作体系。

探索协作的操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深化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大梅山、红三角、大南岳、环洞庭湖等区域旅游协作,打造我省各具特色的旅游板块。加强我省旅游业与中部省份和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促进资源、信息、客流、交通和公共服务等的互通共享,加快推进无障碍旅游。

第四,创新体制,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

积极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经济协作区建设,支持设立长株潭旅游低碳经济改革试验区,探索设立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建设进程。稳妥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鼓励并支持在岳阳市、湘西自治州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的试点。在长沙、张家界和株洲、湘潭等地创建旅游产业园区。

2、加快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加快产品建设

加快建设八大旅游精品。尽快将长沙市、张家界市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优先将韶山、南岳、凤凰、岳阳楼——君山、崀山、炎帝陵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精品。

全力打造十大著名旅游品牌。将永州九嶷山——阳明山、岳阳汨罗屈子祠——龙舟文化旅游区、怀化洪江古商城——芷江、娄底曾国藩故居、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常德桃花源——柳叶湖、湘西芙蓉镇景点圈、郴州东江湖——莽山、益阳茶马古道、株洲云峰湖等十个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内著名旅游品牌。

重点打造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湘西生态民俗风情精品旅游线、湘南山水人文精品旅游线、湘粤鄂武广高铁都市精品旅游线、湘东红色文化与休闲精品旅游线、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湘北环洞庭湖生态文化度假精品旅游线、伟人故里“红三角”精品旅游线、湖湘文化精品旅游线、地质奇观山水精品旅游线、田园风光休闲精品旅游线。

积极创建国家等级旅游区(点)。支持韶山、岳阳楼——君山、岳麓山、凤凰、崀山、花明楼、炎帝陵—神农谷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使全省5A级旅游区达到6个以上。新增国家4A级旅游区15个、国家3A级旅游区20个,新创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0个。同时,努力创建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5家国家旅游度假区。

深入推进“251”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完成建设20个以上的省级重点旅游项目、50个市级重点项目和100个县级重点项目,使全省在建的500万以上的旅游项目达到600个,投资总额达到4000亿元。

大力实施“3521”旅游创建工程。以建立市州、县(市、区)、建制镇、村四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为目标,在大力支持长沙、张家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在全省创建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旅游名镇、200个特色旅游名村、10000个星级“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第二,壮大市场主体

壮大旅游餐饮业。支持旅游星级饭店餐饮的特色化经营和国际化接轨。积极支持开发地方特色餐饮,引导具有一定品牌和规模的社会餐饮做大做强,完善和深入开展“湖南旅游餐饮示范点”评选活动。举办湘菜美食节,每年发布“湖湘旅游美食名店”和“湖湘旅游美食名菜”。鼓励我省中小型特色餐饮企业形成企业连锁或联盟。

提质旅游住宿业。重点扶持华天、通程、喜来登等在我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旅游饭店实行品牌化扩张、连锁化经营,力争5家以上进入全国饭店业百强。引进5家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入湘发展。各市州要建成1家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5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10家以上三星级旅游饭店。积极支持发展经济型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和温泉特色酒店。开展乡村旅游住宿接待设施星级评定。在全省星级旅游饭店推广绿色酒店标准。

完善旅游交通业。建设以游客为中心的交通服务体系。加快我省黄花机场、荷花机场等主要航空口岸的改扩建及南岳、永州、常德、怀化芷江等支线机场的建设,增开长沙和张家界航空口岸国际航线航班及与周边地区境外游客较多城市的直通航线,支持开通长沙至张家界的航空交通快线。规划并开工建设张家界—慈利—石门—荆州、永州(江永)—阳朔等高速公路,改造提质永州—桂林、平江—九江等与周边省市的现有对接通道。完成高速公路与主要交通干线直通主要旅游区(点)连接线的建设,开通乡村旅游巴士,城市公交服务网络与周边主要旅游区(点)和乡村旅游点实现连接。扶持成立5家跨区域汽车租赁公司。

做强旅行社业。出台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专项政策,稳步推进国有旅行社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逐步形成投资、批发、零售的经营体系。积极开展旅行社星级等级评定工作。重点支持以华天国旅、省中青旅、省国旅、省新康辉湖南海外、省光大国旅和长沙国旅等为代表的5~8家旅行社省内扩张、省外拓展,实现集约化、多元化发展。引进5家境外旅行社和10家全国百著名旅行社入湘发展。做大旅游购物业。加强我省特色商品与旅游商品的融合,扶持培育10家以生产销售湘绣、湘烟、湘酒、湘茶、湘瓷的大型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支持各市州扶持培育2~3家特色旅游商品企业,打造旅游商品品牌,提升旅游商品企业的竞争力。以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医药保健品、旅游文化用品等为重点,规划在长沙、张家界、常德、吉首、株洲、南岳等地建设6个旅游商品交易中心。

做强旅游文化娱乐业。鼓励和规范发展影视、歌厅、酒吧、茶艺等休闲娱乐业,开展创建“旅游文化娱乐示范点”活动,培育5~10家旅游文化娱乐品牌。大力支持各市州、重点旅游县(市、区)和旅游区(点)策划制作主题旅游精品文艺晚会,在全省打造3~5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演艺品牌。支持旅游企业股份制改造。重点扶持有条件的3~5家旅游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第三,培育旅游业新业态

一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调融合,形成文化娱乐旅游业。让旅游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天地,让文化产业为旅游业发展插上翅膀;在长沙、张家界、韶山、岳阳、南岳和郴州等重点景区,策划制作出一批特色鲜明、构思新颖、制作大气的主题旅游文艺晚会,在主流媒体中开办旅游栏目、旅游频道;出版有影响、有实效的旅游书籍;鼓励发展影视、歌厅、酒吧、茶艺等休闲娱乐业。

二是旅游业与商业形态的大结合,形成会展商务旅游业。举办旅游商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展示会,建设商务谈判、营销活动、娱乐活动一体化的RBD,支持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建设和完善重点旅游区游客集中购物场所和特色旅游购物街区,形成旅游商品销售网络。随着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和经贸交流的不断扩大,湖南的会展业在开放、创新、合作中不断壮大,为湖南经济发展不断注入了活力。“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会展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对会展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长株潭城市核心区域地带,按国际标准,建造一个集交通中心、信息中心、会议中心于一体的专业化的国际会展中心,为湖南打造中国中部会展之都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旅游业与体育产业、保健产业的自然结合,形成旅游康体产业。把群众体育、休闲体育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把健康快乐融入旅游活动,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旅游休闲具有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功能,旅游业与中国传统保健医疗、与现代环境医疗、与体育健身结合,可以形成巨大的产业空间。湖南省要在这方面继续创新,形成产业旗舰。

四是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形成旅游智业。让旅游业发展更加灵性。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咨询产业、旅游职业培训、旅游创意产业为代表旅游智业,也在快速发展。湖南省要致力于培育一批旅游智业的龙头企业。

五是旅游业与制造业结合,全力培育旅游设备产业。鼓励旅游装备制造企业深入了解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旅游服务企业需要,拓展市场,创新开发,建立各种旅游专用品、特用品生产基地,生产旅游车、游轮、游艇、高尔夫、滑雪器具、大型游艺设备等产品。鼓励和培育旅游纪念品、旅游生活用品制造企业快速成长。

六是旅游业与交通业的深度融合,创造特定交通工具的旅游利用所形成的旅游业新业态。游艇旅游业,游艇旅游是未来水上旅游休闲运动的发展方向。逐步建设完善游艇基础设施,完善游艇管理办法,适当扩大开放水域,培育发展游艇俱乐部,特别要注意以长株潭湘江段“中国莱茵河”游艇项目的优先发展。自驾车租赁业,随着休闲旅游时代逐步到来,自驾游热潮在近年掀起。“十二五”期间,扶持成立5家跨区域汽车租赁公司,鼓励各市州自驾车租赁业快速发展。指导企业开展自驾车租赁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联运业务。3、提升产业素质

第一,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旅游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建设“两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湖南最有潜力走向世界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发展所向,是实现我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推进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要实现我省旅游供给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产品转变;旅游产业要素由单一以“游”为主向食、住、行、游、购、娱全面发展转变;旅游市场由主要吸引国内游客向国内、国外并举,不断增强远程和高端游客的方向转变;旅游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由注重单一经济功能型向发挥综合功能型转变。通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我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业相当于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在全国排名方面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第二,丰富科技文化内涵

要充分注意旅游业研发体系建设,加大旅游业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提升旅游企业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集中精力塑造整体旅游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三,发展低碳旅游业

旅游业的发展,要融入低碳经济模式,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全面对接,形成低碳旅游经济模式。要建立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的节能降耗标准,鼓励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水节能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环保企业。要在全方也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吧旅游业建设成低碳绿色产业。第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支持现有博士点、硕士点培养湖南省旅游业高层次人才,鼓励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鼓励各种旅游职业培训企业的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更注意提高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第五,提升旅游业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提升旅游发展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弘扬旅游业发展在提升主观幸福感方面的主要作用。

五、“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主导政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统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重点解决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产业定位、规划编制、引导投入、政策制定、区域协作、市场监管、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第二,突出项目带动策略。围绕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按照“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大发展实现大提升”的思路,通过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丰富旅游市场供给,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快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推进旅游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第三,努力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旅游龙头企业的培育,努力改变我省旅游企业“弱、小、散”的现状,整体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四,大力推进集约发展。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面向旅游市场需求,加速统筹整合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源和要素,实现特色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要素的作用,最大程度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第五,加快接轨融入步伐。以提高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为目标,以开放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善于吸收,勇于借鉴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规范、新模式、新趋势,从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服务规范、旅游管理提升等方面与国际旅游业进行全方位接轨。结合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建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贴息专项补助资金,出台旅游产业园区的支持政策,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第六,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在科学了解游客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把游客的旅游需求和目的地旅游产品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满足游客的现实旅游需求,激发和引导游客的潜在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加快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

第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强化质量意识,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增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体现我省旅游的良好形象。

第八,推进人才兴旅工程。把旅游人才建设贯穿产业发展的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素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开发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使旅游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布局上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三篇: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我省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黄金发展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服务业中的龙头和引擎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一章旅游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8981亿元,年均增长223%和252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6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21618亿元。2010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1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605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01%和454%,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25%,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全省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湖北旅游强县11个,湖北旅游名镇11个,湖北旅游名村15个。建成质量等级旅游区215家,其中5A级2家,4A级71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5家,其中国家级23家;星级饭店597家,其中五星级13家;星级游船13艘,其中五星级7艘;旅行社976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社28家;星级农家乐2270家。发展了一大批旅游商品企业、旅游娱乐企业和延伸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新型旅游企业。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08万人,其中导游18万人。

(三)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以武汉、“一江两山”为依托,东西两大旅游圈协作互动,形成了几大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和一批吸引力强的旅游核心品牌。建立了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景区)的新型旅游支撑体系和向纵深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构建了全方位、递进型、开放型的旅游整体发展布局。全省旅游产品组合呈现多样化,形成了以观光游为基础、度假旅游蓬勃兴起、专项旅游异军突起的旅游产品新格局。

(四)旅游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海外市场更加多元,国内市场层次清晰,出境旅游市场不断壮大,呈现出全面兴旺的良好势头。入境旅游市场方面,西欧、北美、日本等传统市场进一步扩大,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进一步巩固,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客源市场成长迅速,北欧、东欧等潜在市场得到逐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方面,华南、华北、华东等远程市场迅速拓展,周边市场大幅增长,省内居民循环游持续兴旺,城郊周末休闲和市内一日游空前活跃。

(五)旅游开放程度明显提高。旅游业积极承接沿海产业和国际资本转移,实现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招商引资为主的重大转变,形成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省内旅游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民营化程度不断提高,旅行社、饭店、游船公司的民营比例达到8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探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旅游景区尝试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大型旅游企业推行集团化、规模化和外向型发展战略,拓展了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六)旅游带动功能不断增强。旅游业发挥引擎和带动功能,促进了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和优化了全省产业结构。旅游业发挥劳动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358万人,涌现出一大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旅游业发挥“两型产业”的优势,促进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旅游业发挥“先导产业”的优势,促进了湖北对外整体形象和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旅游业展示“社会事业”的特征,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进步。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一)宏观战略机遇。国家和我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为我省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好环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为旅游业发挥“综合产业”优势注入了强大动力;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为旅游业发挥“朝阳产业”优势带来了重要契机;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着力点,为旅游业发挥“低碳产业”优势搭建了广阔平台。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强调把旅游业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要引擎,进一步确立了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产业政策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制订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将旅游业推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大跨越,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快速交通机遇。正在形成的铁路、公路、航空等快速交通网络,为我省旅游业在“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二五”时期,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武汉作为最重要的高铁枢纽之一,可在三小时左右抵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多数重要城市。与此同时,武汉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在增开国内航线的基础上,开通至主要客源国的航线;以武汉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形成,并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接。特别是随着全省主要旅游景区连接公路的提档升级,又为我省旅游业加速向纵深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消费需求机遇。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基本方针,为旅游业乘势而上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日益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又为我省旅游业超常规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利于旅游消费市场得到全面拓展,旅游业有着迅猛发展的商机。我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多美元,将推动旅游业迎来突破性发展的新时期。

(五)生活观念机遇。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给人们以更多的闲暇时间、闲余资金、闲适心情,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人们对旅游的观念进一步发生新变化,认识到旅游活动具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放松精神、恢复体力、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功能,从而把旅游作为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随着景区通达能力的增强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散客旅游潮将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群将加入到旅游的行列。

三、“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挑战

(一)转变发展方式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省旅游业自身发展要走内涵式道路,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科技支撑、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省旅游业要致力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各地以旅游业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自身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以及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作用发挥不够,是我省旅游业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需要全面加以探索和解答。

(二)各种不确定因素为旅游业发展增加了较大风险。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何时全面恢复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也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某些领域,给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带来不利因素。另外,与“十一五”时期一样,“十二五”期间国内外仍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将给旅游业带来冲击乃至重创。

(三)各省竞相发展的态势对我省构成了巨大压力。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先行一步,西部地区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凭借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崛起,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安徽等省强化措施奋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使我省旅游业容不得有半点闪失。我省旅游业形势严峻,如不加大力度实现超常规发展,就会在市场竞争中陷于被动,进一步拉大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从而落伍于时代。

第二章旅游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旅游业放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跨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安全第一,规范有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三)坚持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加强两大旅游圈之间及与周边省份的合作,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

(四)坚持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五)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立足长远,整体谋划,又着眼当前,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予以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我省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便捷舒适、管理上乘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城市建设、农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变化。

到2015年,我省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在全国居于前列,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10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达到40家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镇达到10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

第三章旅游空间布局

深入实施“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努力形成以“二四六八十”为骨架的空间布局。

一、两大旅游圈

(一)武汉城市旅游圈。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联合体建设,提升旅游综合素质,加快形成以温泉、湖泊、湿地、山岳、森林和乡村风貌为载体的生态旅游品牌,以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品牌,以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红色旅游品牌,使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形成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品牌,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以土苗风情和清江山水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使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区。二、四大旅游集散中心

(一)武汉。充分发挥武汉市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优势、业已形成的经济综合优势和整体领先的旅游产业优势,巩固和强化其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带动全省、辐射中部地区、并在长江流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旅游集散枢纽。

(二)宜昌。充分发挥宜昌市作为“三峡门户”的独特地理优势和连接鄂中、鄂西南、鄂西北和渝东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游览、商务会展和度假购物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服务系统,增强旅游产业组织、服务和集散能力,建设成为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服务渝东、湘西北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三)十堰—襄阳。充分发挥两市连接鄂西北、沟通鄂渝陕豫的地理区位优势,整合两市对外交通功能,加快陆路交通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两市观光、文化娱乐、商务会议和休闲购物功能,加快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旅游接待、集聚和辐射功能,建设成为共同支撑鄂西北、辐射渝陕豫周边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

(四)恩施—利川。充分发挥日益改善的对外交通优势和连接鄂湘贵渝周边区域的区位优势,加强两市对外交通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整合,加快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特别是旅游接待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共同支撑鄂西南、辐射大武陵地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三、六大旅游板块

(一)武汉都市旅游板块。包括武汉、仙桃、天门等市,以及孝感、黄石、鄂州的部分区域。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圆点,着力打造标志性城市景观、滨江滨湖景观和仙洪试验区等乡村旅游景观,推动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全省最重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域和武汉都市休闲区—环城游憩带—周边生态乡村休闲集群递次推进的放射型旅游目的地圈层网络。

(二)“一江两山”旅游板块。包括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以及恩施自治州的巴东县。以长江三峡和武当山为依托,整合神农架和板块内其他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形成以长江三峡为主体、连接神农架和武当山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板块内以各自旅游资源特色为基础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集群。

(三)清江民俗生态旅游板块。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清江沿线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山水画廊的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快开发和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以点带面,滚动发展,打造全省最重要的民族风情旅游品牌。

(四)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包括咸宁市,以及荆州、黄石、鄂州的部分区域。以咸宁国际温泉城为核心,整合板块内温泉、山林、湖泊、湿地、乡村等资源,着力完善休闲度假和会议商务功能,形成以温泉度假为主打、山水和乡村休闲为补充的华中地区最重要、最具特色、最有成长性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荆楚文化旅游板块。包括襄阳市、荆州市、荆门市、随州市和潜江市。充分发挥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文化、明文化等文化品牌优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遗址公园和物化展示为重点,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旅游板块。加强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具有生态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六)大别山红色旅游板块。包括黄冈市,以及孝感、黄石、鄂州的部分区域。以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大力整合绿色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红色旅游基地和红色、生态、人文、宗教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四、八大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

(一)武汉华中大型旅游港示范区。适应高铁时代旅游发展新形势,在邻近武汉高铁站的区域建设具有资源整合功能、游客集散功能和综合接待功能的全省最大的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型交通集散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集成武昌、武汉、武汉城市圈、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旅游线路;兴建景区、酒店、购物、娱乐等各种旅游服务项目和设施,联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和相关配套服务,展示旅游产业的强大经济功能。

(二)宜昌西陵峡—平湖半岛示范区。结合打造长江三峡一流旅游目的地,在西陵峡—黄柏河及岸线上建设具有较大规模的旅游接待服务基地。以三峡大坝、西陵峡、三峡人家等为依托,形成沿长江带状分步、并向腹地延伸的高品位旅游景区集群。在建设三峡游船基地的同时,加快兴建标志性城市景观、高品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高星级饭店或地方特色旅游住宿设施,以及旅游美食、购物、娱乐街区和设施,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艺节目,在推动鄂西旅游产业整体发展上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三)咸宁国际温泉城示范区。从培育一流温泉旅游品牌、提升全省休闲度假旅游品质着眼,建设集温泉度假、生态居住、养生休闲、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区。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借鉴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开发经验,把咸宁国际温泉城打造成为以高品质和特色项目为主的生态型、时尚型、健康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以及生态、社会、经济等效益全面发挥,促进咸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旅游综合经济区。

(四)十堰武当山—太极湖示范区。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为形象感召,加强武当山和太极湖的联动发展,着力打造融合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康体、水上运动等功能的核心旅游品牌,以及集酒店、游船、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景观地产、运动基地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经济区,在推动十堰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鄂西地区建立以旅游业为引擎的产业联动机制上发挥示范作用。

(五)鄂州梁子湖—红莲湖示范区。以“两型”社会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凸显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精办旅游和大办旅游相结合、旅游发展和惠民富民相结合、旅游产业推进和经济发展转型相结合。发挥梁子湖、红莲湖等生态资源和广大农村乡土资源优势,全面发展旅游基本要素和相关延伸产业,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和生机、具有先行先试特征的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

(六)襄阳汉江风光带示范区。以古隆中旅游资源整合和鱼梁洲旅游综合开发为契机,整体开发沿江旅游资源,加快形成适应大众旅游需求的旅游景观带和适应高端旅游需求的休闲度假基地。努力推动游船、饭店、餐饮项目、购物项目、娱乐项目和运动休闲项目向汉江风光带聚集,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通过示范区建设,推动襄阳实现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同时建立起覆盖和带动广泛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七)荆州海子湖旅游新城示范区。以旅游新城的建立为契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培育对荆州旅游起龙头带动作用、并在鄂西地区示范文化与旅游联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全面发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会议商务等旅游项目,建设酒店、游船、景观地产和旅游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积极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艺节目,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建立起覆盖广泛、带动广泛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八)明显陵—漳河示范区。挖掘明文化、长寿文化、民间文化资源,发挥山水生态优势,加强明显陵和漳河风景区的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以明代帝王文化、休闲养生保健、航空运动、水上活动为特色的全国著名旅游品牌。加快建设旅游风情小镇、旅游主题公园、航空运动基地、乡村旅游项目和酒店、游艇俱乐部、美食中心、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建立起覆盖广泛、带动广泛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带动荆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另外,着眼于以旅游业推动武陵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旅游核心景区成长和旅游产业要素培育,在恩施选择一个区域积极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着眼以旅游业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长和旅游产业要素培育,在黄冈选择一个区域积极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

五、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一)“江城武汉”都市风情旅游线。该旅游线以武汉中心城区为起点,向远城区拓展,沿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和城际高速公路延伸,是时尚都市、人文历史和山水风光相结合的综合旅游线路。省内旅游市场庞大,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咸宜。

(二)“峡江神山”休闲度假旅游线。该旅游线以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神农溪、神农架为核心,是全省顶级的自然与人文复合型旅游线路。面向国际(侧重欧美)度假旅游市场、国内休闲度假市场和大众观光市场。

(三)“世界遗产”文化经典旅游线。该旅游线以武当山、明显陵为依托,辅之于两点之间的三国文化、山水生态等景区,是以皇家建筑为主要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和受道教文化、中国武术影响的国际旅游市场。

(四)“土苗清江”民俗风情旅游线。该旅游线将风光独特的“清江画廊”与浓郁醇厚的土苗风情融合在一起,迤俪于“一州两县”(恩施州和长阳县、五峰县)之间,是武陵山区的黄金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

(五)“养生温泉”生态休闲旅游线。该旅游线以咸宁“中国温泉之乡”为依托,组合汤池温泉等周边旅游资源,是体现我省休闲度假旅游品质的专题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

(六)“水乡神韵”湖泊乡村旅游线。该旅游线以洪湖、梁子湖、陆水湖、江汉平原湿地和仙洪试验区为依托,是体现湖北“千湖之省”神韵和乡村风情风貌的专题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城市旅游市场。

(七)“浪漫荆楚”文化体验旅游线。该旅游线以荆州为龙头,整合荆门、潜江等地景区,注重与武汉楚文化旅游景区对接,是我省地方特色显著的文化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和受汉文化影响的国际旅游市场。

(八)“精彩三国”文化寻踪旅游线。该旅游线以襄阳为龙头,整合荆州、宜昌等地景区,并与武汉城市圈的武昌、赤壁、黄石、黄州、鄂州联动,是演绎三国风云的文化旅游线路。除国内市场、港澳台地区市场外,重点针对日韩及东南亚旅游市场。

(九)“巍峨大别”红色经典旅游线。该旅游线以黄冈红色旅游景区为主体,连接孝感、武汉主要红色旅游景区,是以红色为基础、红色、古色和绿色相结合的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

(十)“炎帝史迹”祭祖朝拜旅游线。该旅游线沿随州(厉山炎帝故里)、枣阳(雕龙碑氏族聚落遗址)、谷城(五谷农耕园)、神农架(神农坛和宝坪)延伸,是探寻中华始祖炎帝史迹和脉络的专题旅游线路。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和海外华人市场。

第四章旅游要素建设

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基本要素,提高旅游产品组合能力,推动旅游产业聚集,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我省旅游产业体系。

一、旅游景区

树立大旅游资源观,发挥全省旅游综合资源优势,深入拓展观光旅游资源,广泛利用社会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形成具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各类旅游景区,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大力推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创建一批全国顶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旅游景区联合发展,支持发行“一卡通”,培育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集群。

推广实施景区数字化工程。将网上虚拟旅游系统、消防安全监控系统、景区环境综合监管系统、客流量实时采集系统、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电子售检票系统、目的地游客旅游服务数字化系统、公共安全报警监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高科技引入旅游景区,提升旅游景区信息化水平。

二、旅游住宿设施

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普遍化、多样化、个性化,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的空间结构、档次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成以集散中心城市为重点,各个区域广泛分布;以中低档为主体,各档次饭店齐全;以质量等级旅游住宿设施为导向,公寓式酒店、社会旅馆、家庭旅馆有序发展;以观光型饭店为基础,商务型、度假型、会议型适度发展的多元化旅游住宿设施新结构。

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饭店管理品牌,扶持本土化旅游饭店管理品牌。推行旅游住宿业的特许连锁经营和品牌化经营,培育龙头集团和管理公司。全面推进住宿业绿色酒店建设。

推广实施智能化饭店工程。借助互联网、多媒体互动终端、电子房卡、遥控器等信息化设备,实现酒店内部管理、客房预定、对客服务、店内消费和信息服务等各项智能化服务。

三、旅游车船

支持成立专业旅游汽车运输公司,鼓励旅行社成立旅游车队,提高旅游团队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励成立旅游汽车租赁公司,适应散客自助驾车旅游消费需求。完善旅游汽车服务公司信息发布和网络预订系统,提供便捷及时的旅游服务。建立旅游汽车服务公司和单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公司和单车的标准化管理。

引导新建和改扩建适合高峡平湖度假特点的豪华旅游船,发展新型环保观光游船、游艇和城市、湖泊观光船,形成以高峡平湖豪华度假游和普通观光游相结合,三峡旅游与支流观光、城市夜游、湖泊休闲相结合的游船旅游产品体系。延伸长江旅游线路,引导游船企业开辟长江中下游观光旅游。支持游船公司通过租赁、兼并、参股、收购等方式整合单船公司,打造系列连锁品牌。

四、旅行社

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资金、品牌、规模、特许权等优势资源,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建立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的销售网络体系,创新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和资本运作模式,延伸和整合旅游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新要求,支持中小型旅行社立足特定旅游消费群体,实行市场细分定位和差异化竞争,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推广实施电子旅行社工程。利用旅游信息高速公路和旅游多媒体数据库,实施旅行社行业内部管理流程信息化改造,为游客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产品。

五、旅游餐饮

加快旅游餐饮设施建设,形成星级饭店和社会品牌餐饮设施的高档化、城市街区餐饮设施的集群化、星罗棋布餐饮设施的大众化相结合的新结构。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中心城镇建设特色美食街、美食城,树立品牌意识,重视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打造餐饮名店。鼓励社会餐馆积极面向旅游者服务,并结合旅游特点不断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引导城市近郊和景区大力发展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

建立旅游餐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出台并实施具有旅游行业特点的旅游餐饮标准和服务规范。培育旅游餐饮品牌。区域旅游集散地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力大的餐饮品牌。

六、旅游购物

加强旅游购物设施建设,在集散地、目的地城市高标准建设购物休闲街区,在集散地和特色商品资源丰富的城市培育旅游纪念品市场或特色休闲购物街。武汉、宜昌积极打造成全省时尚购物示范街,建设旅游商品展销批发中心;荆州、十堰、襄阳、咸宁、恩施等城市积极打造特色购物示范街;其它城市、旅游中心城镇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旅游商店;景区在游客集中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点,星级饭店、游船设立旅游商品销售橱柜。

按照“大旅游购物”的思路,开发形成和推广销售收藏品、土特产品、日用品等四大旅游商品系列。结合旅游城市和旅游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开发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收藏品系列。大力展销鄂烟、鄂酒、服装等地方名牌工业品和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土特产品。创新思路和理念,积极生产和销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用的购物品。

七、旅游娱乐

在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娱乐设施的同时,建设酒吧街、娱乐城、主题游乐园等旅游娱乐项目,做大旅游娱乐业。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面向旅游者服务的旅游娱乐街区,以及现代和传统相结合、高档和低档相结合、表演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各类旅游娱乐场所;其他城市和景区积极培育以特色小剧场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演艺市场。鼓励和引导建设旅游娱乐和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相结合的大型旅游综合服务设施。

在引进和发展现代旅游娱乐的同时,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挖掘戏剧、曲艺、杂技、歌舞、武术、器乐、美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速开发一批受游客欢迎的文化旅游精品节目。各城市按照“一城一戏”的原则,创作一批舞台艺术类文艺精品。主要景区按照“一景一演”的原则,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演艺节目。引导重点景区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文化旅游节目,力争形成一、两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山水实景文化旅游节目。

八、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以现有实力较强的旅游企业集团为基础,以有利于做大做强为原则,加强旅游企业的重组、兼并和联合,同时确立“大主业”的理念,促使旅游企业集团从经营单一旅行社、饭店、景区或两、三个旅游门类,向经营旅游综合产业乃至旅游延伸产业发展,在推动全省旅游企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大政策优惠,优化旅游投资环境,打造国际化的投融资平台,积极支持央企、外省企业在湖北布局旅游基地,以良好的环境引进国外旅游项目,依托这些大企业集团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推动湖北旅游产业跨越发展。通过五年努力,形成一家在全国处于20强的旅游企业集团,形成多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游企业集团。

第五章旅游融合发展

适应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新形势,加快推进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

一、城乡旅游统筹发展

(一)创建旅游城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增强城市集散和服务能力。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形成鲜明地域特色;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市政建设和景观建设的衔接;配套完善“行、游、食、住、购、娱”旅游要素,建立健全旅游现代产业体系;开辟与本区域景区容量相适应、连接主要客源地的交通线路;火车站、机场、码头、汽车客运站提供旅游咨询、集散服务;在公共场所建立双语标识系统,在窗口行业推广使用英语,提高全民旅游意识。

(三)创建旅游街区。按照“一城一街一景”的原则,将文化遗产保护、游憩商业、旅游休闲等功能融为一体,打造一批体现不同城市文化和产业特征的旅游街区。支持旅游产业要素向旅游名街集聚,将旅游名街建设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制订旅游名街标准,开展旅游名街创建,“十二五”期末,全省旅游名街达到50条以上。

(四)创建旅游强县。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地位和作用,与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部署相适应,与旅游发展目标考核相结合,推动各县市区确立“旅游立县”、“旅游兴县”、“旅游活县”等战略,大力开展“旅游强县”创建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加快发展。“十二五”期末,“湖北旅游强县”达到40个以上,其中5个以上旅游强县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占当地GDP的20%以上,1—2个旅游强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五)创建旅游名镇。充分发挥城镇“以镇带村”、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将“湖北旅游名镇”创建和“市州旅游名镇”创建结合起来,深化和拓展旅游名镇创建,发挥和放大旅游名镇效应。同时,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名镇、生态旅游名镇建设。“十二五”期末,“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镇达到100个以上,市州旅游名镇达到150个以上。

(六)创建旅游名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广大乡村的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农村旅游接待设施,提高农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采取“村办民参”、“公司+农户”、“村民互助”、个体经营等多种形式,广泛调动农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形成农民办旅游的热潮,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思想观念解放的重要渠道。“十二五”期末,省级旅游名村达到200个,市州级旅游名村达到1000个,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

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一)两大旅游圈合作。以武汉出城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推进武汉市和周边城市旅游业一体化、紧密性发展;以“一江两山”全面合作为基础,实现各大板块和各个城市互动,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武汉为龙头,加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对接与合作,优势互补,东西呼应,整体联动,实现共赢。

(二)长江三峡合作。按照鄂渝两省市签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议》,在整合旅游资源、建立协作协调机制、推进旅游合作开发、联合开展营销推广、统筹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重庆的合作,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将长江三峡旅游合作打造成全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典范。

(三)鄂豫皖旅游合作。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为重点,加强与安徽、河南的旅游合作,将大别山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并以此带动鄂豫皖三省全方位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继续加强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特别是在资源互享、产品互推、客源互动上取得新突破。

(四)鄂湘粤旅游合作。发挥和放大武广高铁开通后形成的鄂湘粤“同城效应”,加快编排跨省高铁旅游产品,加强湖北与广东、湖南的旅游客源互动。借鉴先进地区旅游发展经验,引进先进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管理品牌、旅游人才和投资商,为湖北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长江流域旅游合作。加强与长江流域省份的合作,建立长江旅游协作发展的新机制,重点在线路组合、市场互动、管理共进上取得突破。特别是加强与长江中下游省份的合作,形成并推广长江中下游游船产品。

(六)武陵山区旅游合作。立足恩施州,加强与张家界、湘西州、铜仁地区、黔江区等地的合作,建立大武陵地区旅游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跨省域旅游合作范例和以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

三、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

(一)基本思路。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并使之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资源性融合上,着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体旅游。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装备业、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业,积极研制、开发、生产旅游活动用品和旅游住宿设施用品。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的服务性融合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旅游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和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医疗、保健、汽车运输、人力运输、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服务活动,从而拉动综合消费的增长。

(二)旅游与文化。直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三国文化、荆楚文化、风俗文化等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纳入旅游线路之中,在旅游活动各个环节予以表现。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建设旅游娱乐场所,不断壮大旅游文化业。加强与知名在线游戏公司合作,开发湖北旅游网络体验游戏项目。

(三)旅游与体育。建设野外拓展、水上活动、滑雪、滑草、极限运动等基地和适量高尔夫球场。开展汽车拉力、龙舟竞渡、长江横渡、武当武术、水上竞技、滑翔跳伞、攀岩探险、溪河漂流等体育旅游活动。策划举办露营大会、汽车车露营大会,积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推进其与旅游的结合。发展沿沪渝高速、京珠高速、汉十高速、荆襄高速、318国道、209国道和“一江两山”区域的自驾车旅游,举办国家风景道自行车大奖赛,形成系列体育旅游专项产品。

(四)旅游与农业。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乡村资源、水利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其与旅游的广泛结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水利旅游。建设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扩大农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从而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的脱贫致富。

(五)旅游与工业。在资源性融合上,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景观地产、城乡建筑、工业成就、科教成就、高科技产业园区等特色资源,开发工业旅游示范区。在生产性融合上,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饭店游船专用产品。

(六)旅游与会展。强化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度,鼓励利用境内外的专业会议、博览交易等大型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培育3—5家大型专业会展公司,培养和引进会展专业人才,积极策划和组办规模化、带动强的会展活动。以武汉为重心,发挥城市的商旅会展功能,拓展会议旅游,创立展览品牌,积极争取中外大型会议、赛事、展览、博览的承办权,促进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共同发展。

(七)旅游与交通。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场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开通直达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改造完善宜昌机场、恩施机场、襄阳机场,新建神农架机场,力争建设武当山机场。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在完善全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同时,所有景点均有道路状况良好的旅游公路连接,重要景区均可半小时内到达该区域骨架公路。

第六章市州旅游发展

各市州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找准定位,整体联动,更好地促进全省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一、武汉城市旅游圈

(一)武汉市。突出滨江滨湖和都市风情特色,以都市休闲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为重点,加快大型主题公园、城市标志性景观、一流旅游设施和旅游集散功能建设,依托华中大型旅游港、东湖华侨城、极地海洋世界、东方马城、水乡旅游城、武昌和汉口商贸文化街区,着力打造凝聚力和带动力强的旅游联合体,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成为中部地区聚散能力最强大、旅游生产力最发达、引领和带动能力最显著的综合性旅游城市。

(二)黄石市。塑造“矿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黄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建设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主体的矿冶文化旅游区、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主体的青铜文化旅游区、以磁湖为主体的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以东方山为主体的禅宗文化旅游区、以仙岛湖和保安湖为主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以龙港和红三军团革命遗迹为主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打造以冶炼、服装、酿酒等工业企业为依托的工业之旅,成为武汉城市圈重要旅游目的地。

(三)鄂州市。围绕“吴王古都·三国文化”和“梦里水乡·生态之源”主题,以“一都(吴王古都)一区(大梁子湖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两带(汉鄂高速休闲旅游带和长港旅游示范带)”为骨架,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历史文化旅游区、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梧桐湖旅游新区和城市休闲旅游带,形成湖泊生态特色鲜明、吴楚地域文化彰显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黄冈市。突出红色文化特色,整合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建成全省最重要的红色旅游区。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以罗田大别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英山吴家山、浠水三角山等为重点,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区。挖掘佛教文化内涵,以五祖寺、四祖寺、妙乐寺为核心,着力打造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禅宗文化旅游区。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形成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

(五)咸宁市。发挥连接两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区位优势,突出温泉旅游、生态度假和三国文化特色,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品质提升,努力形成一城(国际温泉城)、一带(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带)、六区(赤壁三国文化旅游区、通山避暑度假旅游区、咸安桂竹乡村旅游区、崇阳生态休闲旅游区、嘉鱼江南水乡旅游区、通城瑶族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建成综合性国内旅游目的地和武汉城市圈第二大旅游板块。

(六)孝感市。突出孝文化特色,在“感”字上做文章,以“三孝”故事为背景,以董永公园、槐荫公园、黄香公园、孟宗哭园等孝文化景点为依托,打造古今“孝感中国”游客互动项目,着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发挥临近武汉的区位优势,重点开发双峰山、汤池温泉、应城矿山公园、观音湖、天紫湖、白兆山、楚王城等景区,挖掘大悟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七)直管市。仙桃、潜江、天门三市以武汉为依托,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积极发展湖泊湿地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和美食旅游。仙桃市重点开发沔城自然文化旅游区和沙湖生态休闲旅游区,与洪湖、监利联动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潜江市重点开发龙湾楚文化遗址、兴隆水利工程旅游区、曹禺文化旅游区和借粮湖、返湾湖等旅游景区。天门市重点开发陆羽文化旅游区、佛祖山宗教文化旅游区、石家河远古文化旅游区、长寿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沉湖生态农业旅游区和张家湖生态旅游区。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一)襄阳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国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突出三国文化特色,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以三国文化为主打品牌,深度开发古隆中、襄阳古城、水镜庄,形成三国文化系列产品。发挥山水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以鱼梁洲为主体的汉江休闲度假风光带和以九路寨、薤山—南河小三峡为主体的荆山生态旅游区。

(二)荆州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楚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突出“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特色,以楚文化为主体,融入三国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等元素,形成“一主多元”的旅游发展格局。重点开发荆州古城旅游区、楚纪南故都文化旅游区、江汉平原湖泊湿地旅游区,建设成为以文化为主导、兼具湖泊湿地特色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三)宜昌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城市的定位,以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为龙头,依托重点企业,整合开发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嫘祖故里、清江巴土风情、三国文化、柴埠溪等重点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三峡游船基地和城市旅游消费基地,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实现由观光型旅游过境地向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转变,由单一旅游行业向大旅游产业转变。

(四)十堰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板块的定位,发挥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综合优势,重点建设武当山,将武当建设成为鄂西圈的核心旅游品牌;整体打造武当山与丹江口水库,将自然山水、宗教文化、中华武术连成一体,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名牌;挖掘七夕文化内涵,整合周边山水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七夕文化旅游区。

(五)荆门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节点旅游城市的定位,发挥连接两大旅游圈的区位优势,突出“文化休闲、生态休闲、运动休闲”主题,重点开发明显陵文化旅游区、漳河生态旅游区、大洪山旅游区,中心城区运动休闲区、楚文化旅游区、屈家岭文化旅游区,并加强与周边区域互动,逐步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六)随州市。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门户旅游城市的定位,发挥连接两大旅游圈的区位优势,突出神农文化、编钟文化特色和大洪山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神农故里、擂鼓墩、大洪山、徐家河、银杏谷、桐柏山太白顶等旅游区,形成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格局,逐步建设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七)恩施州。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板块的定位,以清江山水风光、土苗民族风情为突破口,重点开发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坪坝营、神农溪、恩施清江画廊、恩施土司城、梭布垭、唐崖河、仙佛寺、屏山爵府、彭家寨等旅游区,加强与长江三峡、武陵山区的互动,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优美、土苗风情浓郁的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新的旅游增长极。

(八)神农架。按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旅游核心区域的定位,以南部自然保护区和大九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极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第七章旅游公共服务

在加强硬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软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旅游服务中心

加快省旅游服务中心、门户集散地、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目的地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级联动的旅游服务网络。

结合建设武汉大型旅游港,建设集旅游综合服务、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产业支撑等功能于一体的湖北省旅游服务中心,强化旅游指挥调度、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流与展示、旅游科技研发与培训、旅游管理与服务、旅游紧急救援等功能。以全省旅游服务中心为中枢,打造覆盖全省的旅游公共服务指挥平台和服务平台,实现各级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对接和服务协作。

在武汉、宜昌、襄阳、十堰、荆州、咸宁、恩施和其他城市,围绕旅游者集散和消费,建设相应规模和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强化各旅游服务中心的游客流向引导、交通疏散、区域旅游形象展示、旅游服务预订和接待等功能。在全省重要县市、旅游名镇合理布局覆盖一定区域的游客服务中心,实现游客服务功能。各A级景区建设符合相应要求的游客服务中心。

在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其他主要交通枢纽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站。设立醒目的旅游标识和专门的服务柜台,以散客为服务主体,提供公益性的人工咨询、触摸屏电脑信息自助查询、宣传品免费发放及阅览等服务,使旅游者得到最直接、最便捷、最完善的湖北旅游资讯服务。

二、旅游信息平台

整合全省旅游信息资源,建立标准统一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媒体数据库,内容包括数字地图、卫星航拍地图、三维城市、景区全图和文字、图片、视频,实现资源共享和网上游湖北。建设各级目的地旅游网站、多语种海外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资讯和指南服务。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拓展服务内容,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和运营模式。依托多媒体旅游数据库,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开发手机旅游信息查询系统,构建大容量、多通道的旅游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信息流与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同步流动。

建立健全旅游信息预报和发布制度,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加大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公布自然灾害、旅游安全、旅游价格、旅游产品、接待能力、重大事件、旅游气象等有关信息。

加强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引导,支持旅游企业以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鼓励旅游企业拓展信息提供、出游咨询、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投诉受理等在线业务,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便利。

三、旅游标识系统

规范设置交通引导系统,形成道路系统与地图系统协调一致的多方位引导系统。在通往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集聚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主要道路上,设置规范醒目的中英文交通指示牌。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旅游支线公路、公共活动场所、车站广场、主要街道等逐步普及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和旅游形象展示标识。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志设置,改进和完善各级景区内部场所标志系统。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完善导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景区逐步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

四、旅游风景道

发挥环“一江两山”公路生态景观建设工程的示范功能,按照旅游风景道标准对省域内高速公路和国道的适宜路段进行改造,打造具有交通、景观、游憩、历史文化展示等多重功能的旅游风景道,增强旅行过程中的景观观赏功能。

在旅游风景道分散布局自驾车营地,完善食宿预定、购物娱乐、信息查询、汽车美容维修等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全省的自驾车营地网络。与自驾旅游发展相适应,加强旅游景区停车场建设。在旅游风景道沿线建设旅游服务区(高速公路结合交通服务区进行),完善旅游引导、咨询、展示等功能。

五、旅游厕所

实施旅游厕所建设与提升工程,逐步使各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城镇、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旅游厕所努力创造条件,为广大旅游者提供免费服务。

六、旅游质监体系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信息通报和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处理的协作运行机制。加强省及各地旅游局质监所、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质监机构建设,形成整体联动、运转顺畅的覆盖全行业的旅游质量监督网络。加强旅游服务质量信息整理和分析,省及各级旅游部门按月或季度发布旅游服务质量公报。继续完善旅游投诉24小时电话热线及12301电话语音系统,畅通旅游质监信息渠道,反映广大旅游者诉求。及时受理和有效处理旅游投诉,维护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在线旅游目的地评价系统和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形成覆盖全面、评价公正、发布及时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七、旅游安全救援体系

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旅游预报监测系统,建立健全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增强灾害防范能力。依托现有公共安全系统,以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服务基地为重点区域,加强旅游景区预警系统、服务场所防范系统、自驾车救援系统、旅游紧急救援队等公共安全项目建设。建设旅游应急救援网络,加强与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和其它专业救援机构的合作,建立紧急救援合作机制。完善城市卫生医疗体系,加强旅游医疗急救设施建设,建设景区医疗急救点和服务点。

八、惠民旅游服务

推进惠民旅游产品跨区域发展,推出更多免费旅游产品,降低旅游门槛,让旅游更加普遍地惠及民众。大力推动“中国旅游日”、市民旅游日(周)、旅游惠民扶贫等国民旅游便民惠民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惠民产品。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公共运动场馆、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休闲公车和红色旅游景区的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景区让利优惠活动,逐步推进免费景区的开放。加强与银行、邮政、餐饮、酒店、娱乐、购物等企业的多方联合,以发行旅游年卡、旅游交通卡、旅游一卡通、旅游消费券等形式推出多功能的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大力推广面向老人、儿童、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优惠旅游产品。

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

把主题形象、产品组合和市场定位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广泛占领国内外旅游市场,推动我省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一、基本方针

(一)全面发展省内旅游。编排推广多种半日游、一日游旅游线路,建成开放不同类型的休闲场所和设施,开通城市至主要景点或连接系列景点的旅游客运线路,引导市民就近出游。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为依托,以城市旅游景观和乡村旅游景观的差异性开发推广为基础,推动城乡客源互动,进一步深化城乡互动游。针对省内民众的休假状况和旅游选择,以不同形式组合省内旅游景区,大力推广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旅游线路,不断拓展省内循环游。

(二)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依托交通干线,以中低层次人群为基础,兼顾高层次消费人群,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兼顾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以普适性旅游线路为基础,兼顾专业化旅游线路,进一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周边旅游市场,加强与重庆、陕西和中部省份的旅游客源互动。努力拓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旅游市场,积极开发华北、西南、东北、西北旅游市场。

(三)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鼓励武汉市、宜昌市和长江三峡、武当山等重点地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引导其他地区依托重点景区,量力而行发展入境旅游。巩固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亚洲市场,拓展西欧、北美、澳洲等中远程市场,培育北欧、南亚、南美、俄罗斯及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强与客源国(地)在出境旅游与入境旅游上的互动合作,加强与临近及其他省份的对外营销合作,努力扩大入境旅游市场。

二、开发战略

(一)形象推广战略。以“灵秀湖北”为统领,整合、塑造、推广我省对外旅游形象,提升我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灵秀湖北”旅游形象宣传上升为全省对外形象提升战略,推动各市州和各部门不断强化宣传推广“灵秀湖北”的主动意识、自觉意识,使湖北旅游形象与湖北综合形象密切为一体。将“灵秀湖北”形象覆盖到旅游全领域,致力于旅游各个要素、使旅游主题形象和旅游具体领域密切为一体。将“灵秀湖北”形象落实在宣传促销各个环节,结合境外、国内、省内不同市场实际,持之以恒地加以推广,使对外旅游形象和宣传促销活动密切为一体。

(二)产品组合战略。面向欧美市场重点推广长江三峡、武当山等旅游产品,面向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市场同时推广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和高尔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面向国内市场推出多种大众化旅游产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市场的高端消费者同时推出生态度假型、运动休闲型旅游产品。注重多重旅游主题组合,把体现湖北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在一起,或以武汉都市风情、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为主体糅合其它类型旅游景观,避免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在推广团队旅游产品的同时,注重散客非组合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引导。

(三)市场营销战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旅游市场整体营销方案,使每一地区、每一旅游要素、每一、系列中每一环节的营销成为整体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形象宣传与线路推广、地区推广和全省推广、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资源互补与市场互动、出境旅游与入境旅游等结合起来,同时加强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与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奖励旅游组织单位)之间的联动。在提高我省旅游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联合编排旅游线路,联合开展市场促销,共同做大区域外旅游市场,同时推动区域内旅游市场互动。

三、推广途径

在创新赴外参展、赴外促销、邀请来访、媒体推广和户外广告的基础上,重点在以下宣传促销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一)综合宣传。把旅游形象纳入全省对外整体形象之中,把旅游推广纳入政府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整体方案之中,在融入大局中扩大旅游宣传,放大旅游效应。大力推进旅游宣传与省情外宣、文化交流、经济合作、贸易推广、友城互访等的结合,借势借力提升旅游的地位和形象。

(二)网络营销。搭建湖北旅游网络平台,丰富更新网页信息,加强外部网络连接,不断拓宽网上展示、网上推广和网上信息服务的领域。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同时参加和组织网上旅游博览会。利用数字化虚拟成像技术与数字拍摄技术,以可视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展示为支撑,集中展示湖北重点景区,开展网上虚拟旅游体验项目。建立电子网络销售系统,完善电子网络销售功能,扩大网络销售效果。利用手机、3G技术等新媒体,建立荟萃湖北旅游精华的虚拟旅游促销系统。

(三)公众宣传。面向广大民众,编制适合公众特点的旅游宣传品,通过社区宣传、广场宣传、手机宣传、车身广告和公共场所电子屏宣传等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大力挖掘潜在旅游客源市场,特别是散客旅游市场。在其他宣传促销方式中,注重与公众面对面的宣传,扩大旅游的受众面。

(四)事件营销。关注和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活动中的重大事件,善于捕捉我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活动中蕴含的旅游推广机遇,策划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反响的事件营销活动,增强旅游宣传的生动性和轰动性。

(五)在点拓展。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加强对外开放与营销合作,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旅游办事处,以在点宣传为基础,积极拓展周边旅游市场。争取到“十二五”期末,海外旅游办事处和旅游企业经营点达到5处以上,国内旅游枢纽城市均设有湖北旅游宣传和销售窗口。

(六)节庆会展。重点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华中旅游博览会、武汉国际旅游节、武当山国际旅游节、咸宁温泉国际旅游节、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文化节、恩施土家女儿会,并打造出

一、两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省起示范带动作用的节庆旅游品牌。支持各地和重点旅游景区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增强当地的旅游文化魅力和市场吸引力。

(七)影视推广。深入挖掘我省历史文化内涵,拍摄或赞助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大型影视剧,实现旅游娱乐与电影电视的对接,打造湖北影视文化品牌。支持与三国文化、楚文化、三峡、武当、医学等有关联的电视连续剧的拍摄,鼓励景区、地方参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或植入。

第九章重大旅游项目

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

一、武汉城市旅游圈

武汉市重点推进大型旅游港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高档次饭店、旅游街区、旅游会展等接待设施项目,以及城市标志性景观、大型主题公园、重大旅游景区项目;其它城市重点推进以主要景区为依托的旅游项目和城市旅游接待设施项目。同时,推进武汉大东湖地区、武汉“两江四岸”地区、大别山地区、咸宁国际温泉城等一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项目。

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项目包括:武汉世茂嘉年华、武昌古城及首义文化区、武汉水乡旅游城、武汉东湖华侨城、黄石东方山旅游区、阳新仙岛湖生态度假旅游区、大冶保安湖生态湿地旅游区、鄂州长港城乡一体化旅游区、蕲春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黄梅东山五祖禅文化旅游区、嘉鱼三湖连江旅游区、孝感中国华斯卡未来影城、汉川福星生态文化旅游城、应城国家矿山公园、仙桃排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潜江曹禺文化旅游产业园、天门茶圣故里文化旅游区、武汉“两江四岸”旅游资源整合、大东湖旅游资源整合、大梁子湖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咸宁国际温泉城旅游资源整合、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大别山旅游资源整合。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优先打造以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清江和荆楚文化为依托的大型旅游景区、旅游综合体和旅游资源整合项目,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同时,建设长江三峡游船旅游基地,启动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强县和名镇名村名街、一批高档次饭店项目、一批旅游商品研发项目、一批游艇俱乐部项目、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项目包括:襄阳古隆中旅游区、襄阳古城旅游区、襄阳鱼梁洲旅游区、保康九路寨生态旅游区、荆州海子湖旅游新城、荆州关公文化园、荆州“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宜昌黄柏河平湖半岛综合开发、长阳清江画廊深度开发、五峰柴埠溪深度开发、十堰太极湖旅游区、十堰车城汽车文化主题公园、郧西世界婚博园、竹山武陵峡桃花源旅游区、竹溪绿谷原生态旅游区、荆门漳河航空旅游生态园、钟祥明显陵旅游综合开发、随县炎帝神农故里旅游区、擂鼓墩编钟文化旅游城、随县玉龙温泉深度开发、恩施大峡谷旅游区、咸丰唐崖河旅游区、来凤县仙佛寺旅游区、神农架国际滑雪度假区、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恩施清江画廊旅游资源整合、神农架原生态旅游资源整合。

第十章政策措施保障

围绕建设旅游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系列保障措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一、扶持政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规划编制、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发展奖励和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移民后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以及其它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各地根据财力状况,安排相应的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

(二)加大金融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制订完善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办法,促进社会化融资。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重大旅游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等确需调整土地规划的,可依法申请调整。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由省专项安排。在投资和绿化工作落实的条件下,对以有偿方式取得旅游景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并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或旅游资源开发的土地,使用出让期限最长为40年,期满可申请续期。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土地出让金按合同约定方式缴纳。

(四)落实税费价格政策。投资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企业、投资旅游景区开发达到有关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广告费用,可根据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优惠。旅游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财政补贴。旅行社可以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五)完善旅游发展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强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五星级饭店(游船)、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单位和进入全国“百强”、接待入鄂旅游人数居全省前五位的旅行社分别给予奖励。对引进10亿元以上投资且建成营运的重大旅游项目的市(州)政府,给予奖励。

二、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领导环境,发挥湖北省旅游产业委员会的领导协调职能,全省统一领导,部门加强协作,不断强化旅游发展的合力。优化商务环境,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消除地域歧视,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建立和完善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优化政务环境,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率;简化通关手续,争取口岸升级和落地签证,为海外旅游者来湖北旅游提供便利。优化监管环境,建立相关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动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旅游企业的干扰,减轻旅游企业负担。优化舆论环境,扩大旅游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大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业管理职能。改革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景区经营机制,依法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选择部分县市作为全省县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旅,贯彻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健全湖北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省及重点地区的旅游执法机构和饭店、旅行社、景区的质监机构,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地方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引导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鼓励专业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旅游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风建设。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和鉴定的“千万十”工程,每年培训一千名旅游职业经理人、一万名导游和领队、十万名各类旅游职业技术工人。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专业培训。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优化湖北旅游人才结构。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把培养旅游专业大学生纳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湖北旅游名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五)加强监督考核。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目标任务考评机制,把旅游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纳入县域经济考核排名的指标体系之中。开展旅游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活动,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旅游业发展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地方、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思路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

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立足首都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人

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发展战略,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专家咨

询、公众参与、综合衔接、分级发布的组织方式,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约束

性和可操作性,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核心内容:“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独领风骚,并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重新谱写未来产业发展新蓝图。

★民生展望:

1.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

程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

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

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

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

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

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是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这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

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的趋势。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

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

4.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投机性市场购房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必须予以打击。抑制房价不合理过快上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党中央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举措.住房保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中央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防止景气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将分流商品房市场需求,抑制房价反弹。

建议:1.通过高征税,高利率的手段提高炒房成本,从而遏制炒房行为

2.加大土地供给力度,打击开发商囤地行为

3.制定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减少资金向房地产市场的流入

4.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

5.修改地方发展绩效的考评指标,将地区GDP,财政收入的权重变小,加大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在其中的比重,使地方政府不再热衷于“卖地财政” 5.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研究。

一是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三是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各类政策,并切实贯彻落实;四是对失业者提供救助和必须的社会保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确定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二是保持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三是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五是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六是建立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七是筹措社保基金,完善社保体系。★经济展望

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企业发展展望十二五提出的给我们企业的发展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我们要对企业发展历史的回顾,总结优势和不足、分析高绩效领域,对企业现状分析及展望,发现企业的成长趋势、环境对企业战略的主要制约或者支持,市场竞争对战略的要求等;在以上基础上提炼八层次战略任务:如克服危机、抓住机遇、强化及制造竞争优势、对产品及服务进行结构性创新、对公司发展路径进行创新、对行业进行创新、基于整体市场和生活方式进行创新、引领和创造未来。

为加快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我们员工,一是勇于承担责任,做事有责任心。工作就是责任,责任重于天,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最好。二是热爱工作,对事业有激情。事情成功与否,往往是由做事决心和热情强弱决定的。三是做事兢兢业业。就是要敬重和专注自己的工作,在任何环境下,都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一种本分。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有敬业精神,就更容易成功。四是培养良好态度与做事作风。企业发展需要每个员工按章办事,自觉执行纪律,养成良好为人为事的作风。共产党员、企业管理层,都是群众的表率,必须首先在素质、作风、纪律上做表率,自觉奉献,把事情做得完美。五是自我定位准,具有团队精神。我们每个人要懂得正确评价自己。我们要服从团队的最终利益,为团队的胜利发挥自己的力量,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作为领导人,要关心员工,了解员工,为员工倾诉提供沟通渠道。正确对待每个人,善于发现人才,因此,一个优秀企业,各级管理层要做到妈妈式的管理,对员工要妈妈式的包容、培养、关爱与严格要求,做到无微不至,才能留住人才、凝聚人才。

★ 城市发展展望

(一)城市发展指导原则:

1、尊重规律,积极稳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市情和未来城郊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2、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障碍,放开城乡要素市场,塑造各类城镇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结合城郊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优势,区别制定政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扶持,梯度推进。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注重与经济社会进步、农村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发展总体思路:

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调整完善主城布局和功能分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速形成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产业优化、城乡优势互补的主城,以小城镇为轴线的多层次、网络状城镇体系,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山东省内十二五规划

具体对山东而言,十二五规划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末期恰好进入‘山东制造’与‘山东服务’比翼齐飞的时代。两者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既有基础,又有必要。那么,应如何去融合发展呢?

结合“十二五”期间商务发展形势和我省实际,在规划编制中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商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坚持扩消费、稳外需、惠民生,增强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力;三是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商务发展竞争力;四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内外贸融合;五是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六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商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十二五”期间如何做大做强、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重点谈了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实施自主研发项目,支持企业建设一批能够真正担当自主技术研发任务的高水平研发中心,努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政府要从战略的角度,大力推动省内相关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联合重组,帮助企业消除重组过程中涉及到的历史负担问题,着力降低联合重组的成本和难度,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机遇,积极到国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推进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打造一批富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

三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要持续关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加快消除各种障碍和弊端,全面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江淮提出,要鼓励国有汽车企业加快实现股权多元化,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努力优化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四是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十二五”要加快发展新兴多元业务,积极进军轻工业、物流等领域,努力应对数字技术、循环教材等因素对传统业务的冲击。五是加强品牌建设。要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扶持自主品牌提高国内市场份额,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对自主品牌产品进行倾斜。

此外,企业还就发展中遇到资源环境约束、人才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以及“十二五”期间发展的考虑做了分析和阐述。

第五篇: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形势 4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5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19 第二篇 总体要求 26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 第三篇 市场开发 34 第五章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 第六章 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 第七章 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 第四篇 产业促进 52 第八章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 第九章 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 第十章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 第十一章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 第十二章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 第十三章 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 第十四章 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 第五篇 支撑保障 95 第十五章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 第十六章 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 第十七章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 第十八章 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 第十九章 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五年,也是国际旅游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国内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繁重的五年,本次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抢抓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加速推进我国旅游业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又好又快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促进文化繁荣、人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编制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面向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旅游市场,深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都市和乡村休闲生活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始终把游客的满意和社区居民的满意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信息化为主体的现代科技、现代商业模式和专业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中的主导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本次规划编制体系由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项规划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规划、旅游人才建设规划、旅游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第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宏观指导,专项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支撑保障和关键任务的深化,区域规划是对重点地域旅游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它们一起对规划纲要形成重要支撑。

第一篇 发展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业奠定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在国际国内市场开发、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功能释放、体制机制创新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加明确。

展望未来的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旅游的方针政策更加 明确,国际国内市场基础更加稳固,产业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以科技、人才和资本市场为支撑的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机制的深化等都为我国旅游业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传统的发展手段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规模与发展效益、质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稳定、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都是我国旅游业在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全面完成了发展目标,国际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产业功能有效释放,为进一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在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的过程中,政府在旅游领域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也得到了检验和提升。

在过去的五年里,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旅游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一、旅游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更加突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先后迎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2010年世博会和亚运会等盛事,同时也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我国旅游业抓住了发展机遇,表现出较强的产业适应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在产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预计为1.44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6700多亿元,超出规划目标1.23万亿元17.1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150万人,比2005年增加400万人,超出规划目标(1000万人)1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牢固树立了在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预计为21.5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近10亿人次,超出规划目标(17.8亿人次)20.8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1.15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6200多亿元,超出规划目标(8500亿元)35.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68.8%上升至79.9%;居民出游率1.4,比2005年增加0.5,超出规划目标(1.31)7个百分点。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

图1-1 2005-2009年旅游总收入

图1-2 2002-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

二、旅游业在服务贸易和对外交往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奠定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坚

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境和入境旅游均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到2009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先后进入世界前5位,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并成为全球出境旅游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止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国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140个。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东盟、日本、韩国等的多边及双边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我国出入境旅游在发挥民间外交功能、促进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融入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我国在国际旅游业发展事务中的影响和地位进一步增强,世界旅游大国地位更加突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入境旅游增长速度在全球居于前列。2009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下降4%,我国货物出口下降16%,同期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仅2.7个百分点。2010年,预计旅游外汇收入43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137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1.32亿人次,比2005年增加1200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45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769万人次;外国入境旅游者人数250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474万人次。

图1-4 2005-2009年入境旅游人数

图1-5 2005-2009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图1-6 2002-2009年外国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图1-7 2002-2009年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

图1-8 2002-2009年出境旅游人数

图1-9 2002-2009年出境旅游消费

图1-11 2005-2009年三大市场人数结构

图1-12 2005-2009年三大市场消费结构

表1-1 世界主要入境旅游接待国比较

快速稳健发展的出境旅游也有力彰显了旅游大国的积极形象。2010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预计为520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100万人次,超出规划目标(5000万人次)4个百分点,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接待质量和出境游客的安全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有利的市场基础。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成为全球旅游市场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赢得了国际旅游业界的好评。

三、产业功能进一步释放,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十一五”期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央的工作部署,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基本战略方针,研究制定了《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编制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出台各种措施,形成了旅游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经验,保持了旅游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追踪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区域规划、环渤海区域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泛珠三角洲经济区发展、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等,编制了相应的区域旅游规划,采取了相应市场促销和产业促进举措,在支撑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还在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与港澳旅游业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支持香港和澳门保持经济繁荣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传播和繁荣以及提升国家形象、发挥民间外交功能等诸多方面,旅游业也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随着产业功能的释放,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产业性质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旅游产业定位的历史性突破。2009年,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均把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形成了旅游业发展合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发展格局。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格局形成。近年来各省区市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地方政府还进一步强化了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广东推出国民休闲计划、云南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河北建设环京津休闲度假带、江苏、浙江、等地发放旅游消费券、海南和北京成立旅游委员会、天津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山东打造“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张家界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承德等多个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等,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二是旅游部门的横向、纵向合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旅游部门与文化、农业、商业、工业、体育、环保、林业、气象、金融等部门合作更加紧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形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局省合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先后与安徽、吉林、广东、湖北、浙江、江苏、湖南、山东、云南、重庆、陕西、宁夏、四川、天津、广西、河南、河北、深圳等18个省区市签订旅游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协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发展。

三是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长江沿线、丝绸之路等旅游区域依托中心城市展开了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促进要素流动、规范市场管理等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合作。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渐趋成熟,无障碍旅游区和跨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模式。旅游成为大陆与港澳台的经贸桥梁、文化纽带和交流合作先行者,两岸四地旅游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健康发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序推进,CEPA与ECFA协议有关旅游政策不断落实。四是行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了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全行业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旅游提示制度、旅游质量监督与执法等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为抓手,深入推动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旅游法规建设成效显著,出台了新的《旅行社条例》,旅游立法工作启动。标准化管理已成为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20多项旅游标准逐步颁布实施。5A级景区、白金五星级饭店先后产生,初步建立了对地方旅游业与旅游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机制。

五、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产品转型初步实现,逐渐从观光旅游占绝对主体地位转向观光、度假休闲和专项旅游协调发展。旅游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培育了中国港中旅集团、中国国旅集团、中青旅集团、华侨城集团、首都旅游集团、锦江旅游集团、岭南国际集团、开元旅业集团、春秋旅游集团、携程集团、如家酒店集团、七天酒店集团等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和旅游知名企业。新型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旅游市场主体的企业活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境内外上市成为新兴旅游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和发展平台,社会资金以更大力度介入旅游业发展,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旅游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旅游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旅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到了较大发展,初步建立起一批旅游电子运营商、数字旅游城市和数字景区。强化了与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相比,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巩固,旅游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法制环境尚需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人才科技支撑不足等,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解决。从保障条件来看,财政导向投入尚需要进一步增加,公共保障体系有待于更加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尽完善,缺乏有力的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更加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调整,民生基础更加稳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在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战略,以及旅游法制化进程加快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使游客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消费变得更加方便。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政府对游客满意度的重视与保护让游客消费更加明白和放心。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深化等,都为旅游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产业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在今后的五年,我国旅游既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也面临后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等中长期挑战,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公共卫生等不利事件对旅游业的阶段性冲击。

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是战略性的,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也是空前的。

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

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增长的稳步回升,加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采取更加有利的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有利于国际旅游保持持续较快发展。世界旅游组织在2008年所做的《2020年世界旅游展望》预测,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可望达到16亿人次,其中3.78亿人次是跨区域的远程旅游者。接待量最大的三个区域分别是欧洲(7.17亿人次)、亚太地区(3.79亿人次)和美洲(2.82亿人次)。二是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各省市区根据《意见》精神出台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从宏观上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和“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收入分配调整。这一系列政策也都将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可望保持旺盛。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快速升级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我国人均GDP迈向5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的绝对规模和相对比重,将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46.6%,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有利于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为旅游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任务,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这也将有利于居民消费预期的形成,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四是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八小时高速铁路交通网:除乌鲁木齐、拉萨等个别城市外,北京到全国各省会城市时间都将在控制在八小时以内。而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航空方面,到2010年底,我国的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175个左右。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至2020 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将达244 个。与此同时,航线也会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总规模达到8.5万公里,全部建成后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性,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十二五”期间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加上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五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六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和世界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一批跨境经济技术合作规划已经或正在编制。“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行业自身来说,我国旅游业的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已提前兑现“入世”关于旅游业的各项承诺,目前国际上著名旅游集团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呈加速态势,并向二三线城市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也将推动我国旅游企业更快地“走出去”,使得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当中。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整结构、优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要求旅游业增加供给总量,调整发展结构,这是“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转变发展方式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发展要走内涵式道路,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科技支撑,进一步促进就业,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目前虽然有复苏的迹象,但是何时全面恢复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最后,各类危机和隐患始终使旅游业发展面临挑战,许多因素可能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冲击,需要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应对机制。

第二篇 总体要求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时期。在未来的五年中,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我国旅游业要建设好旅游强国的产业基础,结合两大战略,在要素发展产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发展模式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围绕上述要求,旅游市场要继续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在国内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上要确保持续增长,在国际旅游各项指标上要坚持稳健增长,在旅游收入和社会贡献指标上要努力实现领先增长,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和国际旅游市场上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功能,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向前迈进重要步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的市场化进程。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

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不断扩大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实现三大市场协调发展。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强化旅游业发展科技支撑,丰富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国际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广泛吸收外资、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借鉴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同时,推动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方向

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积极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提升旅游要素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完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加强新要素投入和现代产业运行方式运用,推进旅游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

提高旅游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行业协会改革,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促进新型中介组织发展。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企业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快培育旅游业市场经营主体,促进旅游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十二五”时期争取有中国旅游企业进入全球500强。

加紧旅游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改造。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现在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商业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广泛运用,推动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旅游业与金融、保险、信息、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广泛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发展。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满足多样化的现代需求。

加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国际化进程。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外交功能。面向国际市场,提高设施和服务的便利化程度,培育一批国际旅游精品。全面对接国际标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形成一批示范性国际旅游合作区域,提升中国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结合“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接待体系建设。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一、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格局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迈出坚实步伐。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三大市场协调发展;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初见成效,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区域旅游业发展各具特色,城乡双向交流加快,旅游业发展区域布局更加均衡;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游客满意度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旅游业产业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与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体系广泛融合,充分满足现代需求的质量高、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消费成为国民消费的热点和重要增长点,旅游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旅游业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旅游业在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和促进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规划指标 1.国内旅游人数

2010年为21.5亿人次,2015年达到33.1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9%。2.国内旅游收入

2010年为1.15万亿元,2015年达到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3.入境旅游人数

2010年为1.32亿人次,2015年达到1.53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4.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

2010年为5450万人次,2015年达到663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5.外国人入境旅游者人数

2010年为2500万人次,2015年达到311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4.5%。6.旅游外汇收入

2010年为430亿美元,2015年达到5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7.出境旅游人数

2010年为5200万人次,2015年达到8375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0%。8.旅游业总收入

2010年为1.44万亿元,2015年城达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9.居民出游率

2010年为1.4,2015年达到2.25。10.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

2010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1150万人,2015年达到1525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70万人。

1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表4.1 旅游规划指标增长率测算表(2011~2015年)

“十五”“十一五”期2000~2010年“十二五”期期间年均间年均增长年均增长(%)间年均增长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 10.25 国内旅游收入 10.73 入境旅游人数 7.59 入境过夜旅游者8.43(%)12.2 16.9 1.93 3.24 11.20 13.73 4.69(%)9 11 3 人数 外国人 旅游外汇收入 出境旅游人数 旅游业总收入

单位 国内旅游亿人数 人次

国内旅游亿收入 元

入境旅游亿人数 人次

入境过夜万旅游者人人数 次

外国人 万人次

旅游外汇亿收入 美元

出境旅游万人数 人次

旅游业总万收入 亿元

出游率 % 旅游业直万接就业人人

5.73 4 14.80 5.97 9.97 4.5 12.55 9.47 9.36 5 24.26 12.16 17.83 10 11.13

13.52

11.18

表4.2 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总表(2011~2015年)

2010“十二五”时期

年基202020202015年

期 1112131

4年 年 年 年

21.5

23.25.27.30.4 5 8 3 33.0 1.15 1.21.41.51.72 7 5 1.94 1.32

1.31.41.41.46 0 4 9 1.53 5450

5665896136378 5 1 6 6630 2500

2612732852983 0 3 1 3115 430 452 474 498 523 549 5200

5726296927610 2 1 3 8300 1.44

1.51.71.92.18 4 2 1 2.32 1.4 1.51.61.82.09 6 5 2.25 1150 122***25

0

0 数

第三篇 市场开发

“十一五”期间,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了国内旅游为基础,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国内旅游市场无论是人次规模,还是收入数量,都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入境旅游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五,出境旅游市场则稳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地位。在过去的五年中,旅游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既是我国旅游业战胜金融危机,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推动力量,也为促进世界旅游业走出低谷做了突出贡献。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旅游需求和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国内旅游的情况来看,尽管基数很大,但是人均消费还很低,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较弱。广大农村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还很没有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旅游消费主体。旅游新需求不断涌现,但是真正的旅游消费热点,包括度假休闲旅游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入境旅游市场上,入境过夜游客和外国人的比重偏小,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缺乏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国家旅游形象推广的创新性和市场营销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出境旅游也面临着港澳游比重偏大,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游客的权益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发展中的问题。

总体而言,随着散客化时代的来临,三大市场在开发理念、推广方式和营销策略上都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如何巩固和扩大既有消费规模,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何做好散客时代的旅游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旅游市场开点的难点,也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作重点。

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我国旅游市场开发继续以国内旅游为重点,按照“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战略方针,统筹协调、深化开发三大市场,形成更加协调的市场格局。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市场开发的政策重点应该放在培育和引导需求上来,千方百计地提升旅游消费的规模。要鼓励消费,方便消费,努力协调三大市场发展同外部运行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五章 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稳步优化,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支撑点和助推动力的作用。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大基数、稳增长、低消费、变化快”。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尽管只有1.4的出游率,但是总量规模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人均消费量偏低的现实约束,散客化时代快速变化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模式也对市场组织和接待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在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定提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以及假日制度逐步完善等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国内旅游市场将出现更加快速发展、更大消费规模的态势,大众旅游的阶段特征更加凸显。顺应国民大众旅游转变,针对散客化时代的新要求,我国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落实旅游消费促进政策,挖掘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使国内旅游市场从数量规模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在进一步培育国民旅游休闲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特征,深度开发和提升传统旅游市场,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积极开发一批高端旅游市场和专项旅游市场。

二、工作重点

1、制定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形成更加稳固的国民旅游休闲发展基础 编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既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纲要》的编制中来,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力争形成一个行业收益、人民群众满意的《纲要》。广泛征求各部门、地方和行业意见,尽快促进《纲要》的出台。大力提升全社会旅游休闲意识。以《纲要》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设立“中国旅游日”等方式,大力开展旅游休闲的公益宣传,加强各类人群的旅游休闲教育,树立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休闲行为,形成有利于旅游休闲发展的舆论氛围,挖掘国民潜在的旅游休闲消费能力。

贯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协调好职工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各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应以适当形式对外公布干部职工的休假信息和休假安排,统筹安排生产或工作任务,做到工作和休假两不误。依法保障在职职工法定休息时间,鼓励根据个人意愿将带薪假期分段灵活安排。推广错峰上下班、弹性工时制、家庭办公等灵活工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对节假日坚守工作岗位的,要及时安排补调休。对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要加强休息权益落实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各类家政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鼓励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休假制度。

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权利。把推行国民休闲纲要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状况作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政府旅游休闲投入,强化政府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优惠政策,加大针对性产品开发力度,提供便利化的设施和服务。将开展旅游修学活动作为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旅游休闲纳入社会保障,发展福利旅游。

2、深度开发和提升主体市场

长期以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的居民出游率和游客消费水平均位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前列,这三大市场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体市场。对于这三大主体旅游市场,要不断扩大现有市场规模,提升游客消费水平,提高地区出游率。针对现实旅游市场,要进行跟踪分析,做好旅游新需求预测,及时为该群体游客提供针对性的旅游产品。针对潜在旅游市场,要通过多样化营销方式对其进行宣传,促使更多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另外,通过不断提升现有旅游服务质量,强化安全保障,促使现实旅游市场影响潜在旅游市场,使得更多的潜在旅游市场向现实旅游市场转变。

3、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

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群,以及东、中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旅游市场正在崛起,是我国国内旅游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支持新兴市场开发。探索联合重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星级餐馆、大型商场以及航空公司等企业,通过“餐饮送旅游”、“住宿送旅游”、“购物送旅游”、“乘机送旅游”等不同途径和多种形式,向广大新兴客源市场派送门票。鼓励整合多家景区资源,对外公开发行“旅游一卡通”,让当地居民能以较少的花费多次游览多家景区。强化旅游意识宣传引导,促进“当地人游当地”活动。

加强针对新兴市场的产品设计和宣传营销。细分新兴市场,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类型和产品档次。特别要区分好东、中、西等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借助各种旅游推介会,体育文化赛事、特殊节庆、影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潜在的市场客源地做好宣传营销工作,逐步拓展市场规模。

4、积极开发一批高端市场

高端旅游市场是促进目的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收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适应高端市场发展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培育邮轮游艇、海洋海岛、高尔夫、户外探险等高端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高端市场规模,拓展高端旅游市场类型,以个性化服务提升高端旅游市场满意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高端旅游市场发展。通过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形成适应高端市场个性化特征的高端旅游产品体系。促进高端旅游项目开发和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与高端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为高端市场提供优良的软硬环境。扶持一批针对高端市场的经营实体发展, 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和专业化营销能力。

5、积极拓展专项旅游市场

大力开发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市场。理顺管理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会议展览的综合效应。加强会展场馆规划,丰富旅游设施,完善服务配套,促进商务会展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政策调整,支持旅游企业经营政务、商务方面的差旅活动,形成有利于商务会展奖励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培育农民旅游市场。组织农民旅游是一项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程和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要争取尽快出台专门的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下乡,提高旅游惠农幅度,对开拓农村旅游市场的旅行社进行税费减免,对农民旅游实施政府补助。举办“旅游下乡”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农民旅游宣传品,与“农家书屋”、文化站建设等相结合,建立农民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农民出游意识,丰富农民出游信息资源。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旅行社企业,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旅游促销,推出城市观光游、农业科普游、新农村建设游等适合农民旅游的产品,开拓农民旅游市场。支持旅游企业在农村开设“农民旅游”服务站或咨询报名点,加强与当地邮政代办点、村委会、超市和农村团体的广泛联系,为农民出游提供方便。

深度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做好老年旅游市场的营销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旅游意识,激发老年人旅游的积极性。通过各地的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会或老干部处,以及老年人广泛接触的媒介如老年节目——夕阳红、老年健康等,进行针对性营销。鼓励子女带老年人旅游。建设一批全国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开发适合老年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

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旅游市场。落实对青少年在交通、参观游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关单位针对青少年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支持开发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旅游产品。推动师生同游、家庭同游等产品开发,以青少年市场带动整个市场。鼓励自驾车旅游、红色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市场发展。适应游客出游目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深入进行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加强以文化、体育、探险等为主题的专项旅游市场开发。做好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6、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国内旅游市场统计与研究工作

将国内旅游统计及抽样调查工作纳入每年的专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国内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规范旅游统计口径的标准,提高旅游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丰富国内旅游统计年鉴和抽样调查报告的内容。深入分析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发展态势以及游客行为特征,为设计行之有效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7、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

细分国内各类旅游市场,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旅游决策行为,不断探索新型市场营销方式,展开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

加强技术支持和示范引导,鼓励国内旅游目的地和企业构建旅游市场网络营销平台,建立游客和目的地之间的高效信息通道,普及电子邮件、网上论坛、景区网页、旅游新闻和评论、网络聊天室、社区口碑、旅游路书、网络视频等网络推广工具,实现即时信息流通。

继续组织好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举办旅游推介会、旅游友好年等各种营销活动,加强重大节庆赛事的旅游营销。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开辟旅游产品销售和促销的新途径。加强政府、企业以及不同地区营销资源的整合,提升国家和地方整体旅游形象。

第六章 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一、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入境旅游已经进入常规化增长轨道,未来五年,将主要依靠与时俱进的市场推广和新型的营销策略,主动与旅游大国竞争有限增长的国际旅游市场。为此,我国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需要更加细致地研究国际旅游市场,推行国家旅游形象战略,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下大力气氛巩固重点市场,加快发展战略新兴市场、积极培育潜在市场,创新营销方式,促进旅游消费,把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旅游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直接的国际市场基础。

二、工作重点

1、大力巩固重点市场

重点市场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国家与地区。这类市场规模总量大、市场份额高,发育较成熟,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十二五”期间,大力巩固重点市场。通过细分市场定位、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促销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品、培育新兴产品等途径,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

——港澳台市场。港澳台市场在中国内地入境市场中居于主体地位,其增减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港澳台市场正进入发展平台期的趋势,加强中西部地区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在港澳台的宣传营销力度,注重对年轻人市场的开拓,尽可能提高港澳台游客的停留时间与旅游消费。同时,通过简化签证,以及丰富完善一程多站产品的方式,加强对港澳台中转游客的吸引。

——日韩市场。日本、韩国两大客源市场约占外国客源市场的三分之一,其波动变化对中国的入境旅游举足轻重。必须充分利用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升级滑雪、温泉、文化、购物等旅游产品,吸引日韩的银发、女性与青少年修学市场,尽可能提高日韩游客的重游率与旅游消费。

——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既是中国入境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入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为契机,加强对东南亚商务旅游市场、修学旅游市场的开发。与东南亚开展整体促销,将东南亚的国际游客吸引到中国,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入境市场的规模。

——西欧与北美市场。西欧与北美等远程客源市场增长幅度较为显著,是我国入境过夜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手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欧美各大旅游企业合作,适应欧美市场人性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组织与宣传更具灵活性的旅游产品组合,以充分挖掘欧美的散客与深度游市场。

2、加快发展战略新兴市场

战略新兴市场包括东欧、南亚、中东、大洋洲等地区。这类市场目前规模总量不大,但潜力空间较大。“十二五”期间,以加快发展与积极拓展为工作重点。增进双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团体以及各行业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机构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建立多种合作管道,搭建多方合作平台,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强化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对客源的开发强调针对性,加大促销力度,力争扩大市场份额。

3、积极培育潜在市场

潜在市场包括南美、非洲等地区。这类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十二五”期间,以加强了解与市场研究为主。利用国际性节事等机会,强化宣传营销,积极培育中高端客源,提高潜在市场对中国旅游的认知度与认同度。

4、加强政策引导与调查研究

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出台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措施,鼓励对入境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入境旅游包机(船)业务。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为入境旅游拓展市场。支持和鼓励增开国际航线、简化签证手续,推动对有条件的客源地实施免签证、口岸签证,对符合条件的散客实行多次往返签证。推动完善适应入境旅游需求的信用卡支付、外币兑换等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双语和多语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准确把握重点市场、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研究制定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增强市场开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及时跟踪和研究国际旅游市场新需求、新业态的发展变化,指导和促进入境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入境旅游市场信息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创新宣传促销方式

把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国家形象宣传和政府整体工作计划,在立法和预算方面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整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对外宣传部门的力量,推广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改变以往分散的、多头的宣传营销战略,结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国家或区域为单位,采取统一、整体的宣传营销措施,塑造整体市场形象。做好国家旅游形象市场反馈的跟踪研究,适时调整对细分市场和旅游新需求的宣传促销方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推进旅游预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支持举办网上旅游博览会。鼓励绿色营销、倡导低碳旅游等新理念。

第七章 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是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期,也是我国国际旅游地位和产业影响力空前提升的时期。由于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以及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签证放宽和市场促销策略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境旅游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为引导出境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要以出境游客的权益保护和满意度提升为抓手,结合我国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ADS协议的定期评估机制,稳步、渐近地开放我国居民赴境外“自由行”,结合中国旅游及相关企业和服务“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推行世界旅游强国的国际服务品牌培育计划。

二、工作重点

1、高度重视对出境游客权益的保护

高度重视对出境游客权益,特别是散客权益的保护。高度关注出境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效果。统筹境内外的相关资源,逐步建立中国公民境外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救援体系。通过外交、旅游、保险、境外医疗机构、航空交通等多层面多渠道的体系建设,保障中国公民的境外旅游安全以及遭遇突发事件后的及时处理和救援。完善相关旅游保险体系。

2、完善出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出境旅游消费特征,完善以旅游预警为重点,包括签证边检、信息提供等内容在内的出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出境旅游预警工作,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保证出境游客的安全。进一步完善出境旅游提示发布制度及分级标准。加强发布和解除标准的研究,规范发布,适时解除,尽可能做到在提醒游客安全的同时,减少旅游提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加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协调。定期公布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信息和阶段性的调控政策.3、推进出境旅游便利化 会同我国旅游、外交、海关等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加大双边协商,及时调整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ADS条款,以互利互惠为原则,简化签证手续、缩短签证时间,给予我国出境游客更多的便捷。推动境外目的地加强对中文导游的培养,完善中文旅游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与设施,提升出境游客满意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境外培训、展览、会议等出境需求及视同公务旅游服务的需求均列入政府统一采购的范畴,由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对相关项目进行公开竞标。

4、进一步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

进一步发挥出境旅游在我国外交、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上的作用。配合我国总体外交部署,通过大量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推动我国居民与各国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推进与主要目的地国的务实交流合作。以不断推进内地居民赴台港澳旅游,逐步放开出境旅游经营业务等为重要途径,大力发挥旅游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推动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进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主动设置出境旅游服务贸易的议题,并作为人民币汇率、自然人流动、技术或非贸易壁垒、碳交易等谈判项目的要价或筹码之一。在对外援助方面,结合部分受援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需求,逐步将旅游列为援助项目并对其相关人员有计划地提供来华培训援助。把出境旅游纳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战略规划。将放开中文卫星电视频道落地、更宽松的中文图书报刊进口政策、更为完善的中文接待环境等内容纳入开放和实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条件。根据我国出境市场增长趋势,加强与相关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合作,推动旅游市场互换。

5、加强出境旅游的专项统计与市场监测

加强与出入境管理部门、边防部门、统计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包括出境旅游消费、边境旅游规模等出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消费结构以及流量和流向的宏观监测。把出境旅游发展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准和培育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相融合,探索制定相应的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建立、完善和推广我国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ADS协议以及“自由行”协议的定期评估机制

第四篇 产业促进

三十年发展,我国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旅游标准化建设,以及以服务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诚信体系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国旅游产业无论是在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产业运行的质量都具备了旅游大国的产业基础。数量巨大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以及相关企业共同构成了从区域到城市,再到乡村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及相应的产品体系,形成了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平台。旅游领域提前兑现的“入世”承诺使我国旅游企业在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尽快适应了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一批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探索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进行网络化布局和品牌化成长。

“十二五”时期,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推动国有旅游企业加快重组与变革的步伐,并有更多的非国有市场主体的进入,从而为旅游企业的市场化提供了运作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信息科技和人才队伍将使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宏观层面的政策统筹将使各旅游区域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更加协调有序地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出境旅游的发展直接促进旅游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和国际化发展。

第八章 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发展思路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的微观基础,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产业促进的第一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形成了一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以及复合型的旅游集团和行业品牌,但是相对于市场开发,旅游产业促进相对滞后,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生产要素,旅游企业都表现得比较传统,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相比,与国民经济其它竞争性产业中的市场主体相比,旅游企业的市场活力和产业影响都明显不足。

“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旅游企业在产业促进和旅游强国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加快旅游领域中国有资产改革重组力度,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旅游企业和服务品牌。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介入,大力发展要素市场,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传统业态的现代化改造和新型旅游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初步形成一个“以大型集团为主导、中小企业活力充沛、新型业态持续涌现”的旅游产业发展良好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培育大型旅游集团

坚持以培育主业清晰、发展路径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旅游集团为基本方向,依托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及上市等途径,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通过市场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2、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导和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实施中小旅游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中小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中小旅游企业争取国家的融资、财政、税收、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出台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特殊货币政策、“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政策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等政策,建立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各类基金。针对“农家乐”、民俗户等特殊经营主体,对工商、治安管理等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3、鼓励非公经济主体发展

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旅游业,逐步降低旅游企业,特别是饭店、旅行社等竞争性领域旅游企业的国有资产比重,积极培育产权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对占有重要旅游资源的景区等旅游企业,应当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国有资本可保持相对控股地位。对旅游景区领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国有资产布局重点调整的领域中,应采取多种方式使国有资本较快退出。

4、加快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建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设立旅游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创新、引领国内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潮流、对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旅游创新基金也可用于激励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鼓励旅游商品的工艺设计申请专利等。

5、加大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建立旅游发展专业基金公司,为旅游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直接有效的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中小旅游企业开展业务。

6、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引导旅游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引导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参展、宣传营销、质量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组织旅游企业品牌质量的评定工作,对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企业实施奖励。鼓励优势旅游企业借助于品牌和商誉优势,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迅速实现资本扩张并改善资本结构。

第九章 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一、发展思路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大众旅游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的五年,也是观光旅游产品大发展的五年。在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度假休闲和多样化的专项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依托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景区开发,到依托都市生活环境的休闲产品,再到依托海滨、湖泊、山地等良好生态环境开展的度假产品,我国旅游业的产品体系的丰度和深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众旅游阶段特征将更加明显。与此相适应,观光产品仍然是整个旅游产品体系的基础。无论是在规模还是结构,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我们都要下大力气抓好观光旅游产品的丰富完善工作,千方百计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光旅游消费需求。在满足大众旅游者对观光产品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市场层次的度假休闲需求,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深化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科学考察、修学旅行、会展奖励等专项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培育并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

二、工作重点

1、丰富完善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旅游环境、细化景观设计、提升服务品质等策略,以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以及A级景区为支撑,加强资源整合,在全国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观光旅游区、观光旅游带、观光旅游线路。加强社会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一批新型旅游社区。进一步发挥观光在整个旅游产品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2、加快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

推动社会公共资源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积极引导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深化开发一批城市休闲旅游产品,推进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完善乡村度假休闲产品。针对不同市场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发户外运动、滑雪登山、森林康体、滨海度假、温泉养生、民俗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支持开发个性化休闲旅游产品,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和大型主题公园。以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引导一批山岳、湖泊、滨海、温泉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聚集区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邮轮母港、自驾车营地、房车宿营地、汽车旅馆、汽车租赁等与休闲旅游新需求相适应的设施和服务。

3、积极发展商务会展奖励旅游

重点开发商务、会议、大型节事活动等商务会展旅游产品以及奖励旅游产品,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完善现有会展旅游配套硬件设施,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会展、商务旅游人才,鼓励发展以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提供优质、多样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巩固和发展各类综合型及专业型会展,打造若干个全国性和一批区域性知名会展品牌,并推动会展业的区域集群化发展。以会展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会展,形成更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支持奖励旅游公司发展,支持旅游企业开展奖励旅游服务,倡导奖励旅游意识,加强客户联系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奖励旅游。

4、积极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一是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努力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功能发挥,把红色旅游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一批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大力促进休闲农庄、养老基地、有机农庄、葡萄酒庄园、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

三是大力开展生态旅游。依托我国各地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加强规划设计和游客管理,推动生态旅游标准制定和生态旅游认证实施,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区域建设,引领全国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依托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合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引导各地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等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五是深度开发工业旅游。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厂区景观、工业生产流程、工业企业文化、废弃矿区景观、工业遗产等相关工业因素,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开展工业旅游体验活动。以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支撑,建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景区。引导和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利用工业遗产进行工业旅游开发,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六是积极发展其他专项旅游产品。结合国家战略和游客需求,积极发展运动康体、医疗养生、修学科考、邮轮游艇、宗教朝圣、海洋海岛、探险等专项旅游产品。

第十章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面临着更快变化的市场,更新的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还有更大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压力,旅游业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基本思路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文化内涵,形成持续创新旅游产业要素体系的两大基础支撑,与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力。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从产品、要素、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融合与共享方面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产业素质提升的新领域,并延展产业链条。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现代旅游产业新格局,不断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作重点

1、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在保持总量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研究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合理性,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和旅游饭店、旅行社、A级景区等业态的平衡发展。每个区域内的各业态布局和结构也要实现合理化,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2、构建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现代旅游交通服务

依托现有交通网络,积极争取加开旅游专列、旅游专线巴士、旅游航线,加快对接航空、高铁等现代高速交通体系。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以及重点旅游目的地的支线机场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进一步提升旅游车船与旅游需求的适应性,提高旅游交通企业的服务品质。

3、推进旅行社专业化分工体系形成

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促进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跨区域发展。在专业化运营的基础上,培育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批发商、有产业竞争力的旅游经营商、布局合理的零售代理商,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的批零分工体系。政策上要允许有实力的旅行社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旅行社走紧密型的集团化发展道路;要引导小旅行社发展成为大型旅行社的分支机构,发挥大型旅行社在品牌、网络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增强大型旅行社的竞争能力。鼓励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行社业务和管理中的应用,创新旅行社商业模式,培育更多的旅游新业态。在服务区域上,旅行社的服务网络要实现以城市商业区为主向城市社区和乡镇的布局延伸。

4、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和推进集团化发展

旅游饭店发展要适应大众化需求,注重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引导旅游饭店理性投资,进一步优化类型、档次和结构,促进各种类型的旅游住宿设施规范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有产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饭店品牌,推进饭店连锁化和集团化发展。构建饭店资产评估和交易平台,促进饭店产权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

5、探索旅游景区市场化运营模式和创新传统盈利模式

积极探索试点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通过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景区品牌。形成覆盖广泛的A级景区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景区外部配套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重点加强标识系统、安全救援、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内部服务配套建设。加大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力度。改变依靠收取门票来获得收入的盈利模式,积极发展通过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开发演艺旅游及向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以及旅行社等环节延伸的新盈利模式。

6、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推动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旅游购物企业的评级和推荐制度,进一步规范旅游购物经营活动,营造诚信、便捷的旅游购物环境。探索旅游购物免税、退税制度,促进旅游与物流的结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7、提升旅游餐饮在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服务大众化旅游餐饮需求,大力挖掘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进一步提升餐饮在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旅游餐饮特别是团队餐的服务质量。探索旅游餐饮经营模式,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餐饮品牌和标杆企业。

8、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

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和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培育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引入高科技手段,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娱乐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观赏性,丰富旅游娱乐项目的内涵,形成一批广大游客喜闻乐见的,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

9、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

鼓励旅游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制定旅游业态分类标准,推动旅游业信息化。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动资讯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旅游业务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争取将旅游房车、邮轮游艇、缆车索道、数字导览等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名录。支持咨询、规划、设计等旅游相关的智力型企业发展。

10、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延伸产业领域,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通过要素的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发挥旅游业对国际金融、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促进作用,促进旅游业和工业、农业、文化、体育、教育、林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医疗等行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

11、强化科技支撑

鼓励旅游产业中的自主创新,提升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加大资金扶持,促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各类研究研发机构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旅游业研发创新体系。加大旅游业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加快旅游业专利技术转化步伐,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减排、安全监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12、提升文化内涵

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结合城镇规划与设计,加快特色旅游城镇、特色旅游街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设计开发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鼓励扶持各地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餐饮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以地区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饭店,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

第十一章 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十二五”时期必须继续坚持环保和节能,牢固树立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牢固树立旅游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经营和评估过程中,坚持强化自然、文化和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在全行业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促进旅游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旅游目的地、景区、饭店、旅行社为重点,通过试点、示范和标准,落实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加大生态旅游的舆论宣传,在社会形成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与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的广泛共识。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资源保护与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旅游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和旅游城市建设规划中对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旅游开发阶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游客环境容量,明确环境要素专项保护措施,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处理、水土保持、大气保护、噪音控制以及环卫设施配套需进行专门规划。严格贯彻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加强旅游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发新的旅游景区和在旅游景区内兴建新的旅游接待设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旅游景区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和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的要求。落实旅游区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旅游景区内建筑和旅游接待设施,其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处置设施和防治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旅游景区应根据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环境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生态以及资源可能的破坏进行预评估,建立可行的保护控制预案,及时报告环境状况发展趋势。

2、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保护性利用原则

加强旅游开发建设中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遗产的文化内涵,将旅游经济利益放在从属地位,强调遗产的基本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通过遗产旅游普及科学知识,进行文化传承;利用法律法规和财政补贴的手段,通过法制建设、集权制改革、资源补偿机制建立和监督机制健全等途径,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争取尽快出台旅游企业经营收入返还旅游环境保护的比例和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边地区、居民的补偿比例的相关政策。在自然生态脆弱区域积极考虑旅游脱贫的路子。

3、在全行业中推进节能环保

发挥旅游行业绿色产业的优势,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旅游发展的典型产业。制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业标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联合专业研究机构、专家及相关人员,加强调研,充分收集旅游企业能耗及排放数据,配合国家旅游局制定行业标准。做好低碳旅游城市示范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工作。协调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用好、用足国家现有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政策与资金,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做好绿色旅游饭店、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等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的创建,建设认证一批生态景区、循环型景区,加大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力度,提升和新批一批绿色旅游饭店。从员工培训、旅游者的引导教育和城市、企业的日常管理等软环境方面入手,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和主动性;重点、有序加快旅游企业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的硬环境建设,支持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新能源和建筑业节能减排新型保温、环保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4、积极支持生态旅游发展 坚持生态理念,强化“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提升生态脆弱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引导游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变“被动”保护环境为“主动”保护环境,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通过加大资源保护项目建设与投入,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有效发挥旅游业生态效益,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向优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定期开展旅游景区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建立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十二章 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高速交通体系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以培育旅游集聚区为重要任务。本着“东部地区国际化、中部区域城市化、西部地区产业化的原则,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区域旅游新格局,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

1、重点构建旅游目的体系

依托主要城市(群)、大型旅游区、度假地以及有条件和特色的城镇,发挥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接待设施集中度高的优势,按照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标准,打造一批旅游城市、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旅游县域和旅游乡镇,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类型各异、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2、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分类指导

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通过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双重功能,实现旅游国际化目标。中部地区要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缓解供需矛盾,实现旅游城市化目标。西部地区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形成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化目标。东北地区打造旅游品牌,构建旅游聚集群,促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发展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引领区域转型升级。

——东部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改善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为战略措施,以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和泛珠三角旅游区等示范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滨海度假、康体养生、城市旅游等国际化旅游产品,推动东部地区旅游国际化发展。强化东部地区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双重功能。

——中部地区。紧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依托中部地区大山、大水、大农村、大都市等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已有旅游品牌,依托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的旅游合作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的旅游合作区。重点开发生态探险、民俗文化、宗教朝圣、世界遗产、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中部地区打造为我国承接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推动中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旅游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俗、历史、生态、红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借助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发展以观光旅游、民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核心,以度假休闲、红色旅游、宗教旅游、节庆旅游以及避暑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北部湾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等区域的综合试点改革,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

——东北地区。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以辽吉黑三省及蒙东地区为有机整体,突出区域旅游活动组织特征,强化旅游供给集群发展。运用多种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加速发展红色旅游、工农业等专项旅游。打造辽宁沿海经济旅游带,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山地三大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三江、松嫩、辽河下游三大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国鹤乡、林海雪原、北大荒、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辽东山水、盘锦湿地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围绕上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

3、抓好区域旅游合作

秉着整体规划,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市场共有,效益共赢的原则,在资源、资金、信息、交通、人才、产品和市场等生产要素上展开区域旅游合作,寻找最优组合,达到“共赢”目的。重点打造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丝绸之路、青藏铁路沿线、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杭大运河沿线、武陵山区等无障碍区域合作示范区。

——环渤海旅游区。依托环渤海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城市风光旅游区、历史遗迹与古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区、山海一色与海岛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区、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民俗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区。大力开展观光旅游产品、滨海度假旅游产品、温泉度假旅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历史文化遗迹旅游产品等旅游产品体系。到“十二五”末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强力引擎区”、“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与平台”两大规划目标。

——长江三角洲旅游区。依托长三角发达的旅游产业,通过区域合作,市场共享,设施共建以及旅游产业软环境升级改造,打造以上海城市旅游为龙头,以南京、杭州、扬州、苏州等城市为支撑,以城市旅游、会展旅游、工农业旅游、高端旅游为特色产品,将该区域打造地域无障碍、交通无障碍、市场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的旅游经济圈。

——泛珠三角旅游区。依托泛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区域合作,市场共享,设施共建以及旅游产业软环境升级改造,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旅游区目的地龙头,以其他各省省会为主要城市支撑,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自然山水观光游、文化体验游、宗教旅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形成山水观光精品旅游线、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民俗体验精品旅游线以及滨海旅游精品旅游线等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旅游区。依托丝绸之路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洛阳、西安、宝鸡、天水、敦煌、张掖、吐鲁番、哈密以及喀什为等沿线城市为载体,在进一步推进申遗工作的同时,通过市场推广,产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地打造以及区域合作机制完善等措施实现知名文化品牌向国际旅游品牌提升;文化观光产品向多元旅游精品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提升;交通瓶颈制约向便捷立体交通提升;省区各自为战向区域合作发展提升;服务要素薄弱向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到十二五末将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打造为国际著名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实际著名文化旅游品牌。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依托青藏铁路辐射范围高品位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铁路沿线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等重点城市辐射范围内旅游区域的旅游功能、设施与项目,使这些城市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把青藏铁路沿线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与线路。

——京杭大运河沿线旅游区。以世界运河之母和华夏文明枢纽为核心内涵,保护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化,保育世界文化遗产。整合运河旅游资源,面向国内文化休闲度假和国际文化观光体验两大市场,创新整合运河旅游产品体系,提升运河文化品牌,打造中华文化旅游精品,培育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推动两岸四地旅游共同发展

发挥旅游在两岸四地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旅游对台港澳工作的独特作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为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服务。探索成立两岸四地旅游协作发展委员会,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在海西、珠三角等地区建设两岸四地无障碍旅游区,先行试点。争取将两岸四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探索建立品质旅游合作、旅游行业协会合作等两岸四地旅游合作的新机制。

继续推进内地和港澳旅游合作。有序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范围,同时视条件延长个人游时间。推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旅游职业资格认证。不断推进粤港澳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资源与地缘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为主线,以市场开拓、区域合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加速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努力将粤港澳地区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中国国际旅游枢纽。旅游业成为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以粤港澳经济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开放创新、联动发展,重点突破、多极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旅游,形成中国旅游发展国际化、现代化的示范区域,推进建设全国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

加快大陆和台湾旅游合作。有序推进大陆与台湾的直航城市数量,实现更多省市与台湾之间的直航。在试点基础上有序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湾地区自由行。在“十二五”期间要不断提升我国大陆旅游产业质量,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供满足台湾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努力构建和打造海峡西岸旅游区,实现海峡两岸试点工程。

——海峡西岸旅游区。发挥海峡西岸旅游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统筹区内协调,推动跨区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中心,以探亲访友、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推广环境友好型理念,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旅游促进两岸交流。构筑“三轴八区”旅游空间结构,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实验区,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并与港澳台三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5、大力培育一批旅游功能区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配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沿海、沿长江、沿新欧亚大陆桥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统筹区域旅游发展,促进沿海沿边地区跨国界旅游发展和合作,重点发展沿海沿边地区、国家战略地区以及重要旅游资源聚集区等,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功能区,最终通过这些功能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继续推进的旅游功能区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北部湾旅游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渝旅游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武汉城市圈旅游区、三江源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与武陵山区旅游区等。

——海南国际旅游岛。依托海南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紧抓国家优惠的政策优势,通过免关税、免签证、放航权、建自由贸易区等策略,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通过高档次、精品化、人文化和生态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到“十二五”末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将该区域打造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北部湾旅游区。依托北部湾旅游区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通过金融改革,综合配套改革,保税物流体系构建,借助大项目战略,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目的地支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邮轮游艇、海岛旅游、自驾车旅游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将北部湾经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进中心。

——江苏省沿海旅游带。贯彻江苏沿海开发国家发展战略,发掘江苏海岸带资源禀赋,坚持“大港口、大交通、大项目、大企业、大旅游”发展观念,依托沿海三市旅游增长极,联结内陆,打造江苏沿海旅游带,放大江苏海岸带旅游效应。创新有江苏特色的淤泥质海岸滨海旅游发展新模式,丰富江苏旅游品牌形象和产品谱系,重点考虑蓝色旅游产业模式和江苏海岸带盈利模式。

——辽宁沿海旅游带。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发挥大连龙头作用,充分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以城市为依托,以海洋旅游为内涵,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导,使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集滨海休闲度假、邮轮、游船、游艇、海岛休闲度假、滨海都市、自驾车旅游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北方国家海岸”。

——鄱阳湖生态旅游区。从政府、机构和企业层面等层面着手,全面推进大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在环境维护的基础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构建“一核五片十八区”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与总体格局,打造 “四横四纵”区域旅游发展轴线。将鄱阳湖建设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业转型期的示范性旅游大区,带动周边乃至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成渝旅游区。从“成渝经济特区”和“成渝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视角,紧紧围绕成渝经济区发展进行产业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部署和线路产品衔接,实施整体营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和区域发展政策。尤其充分考虑成渝两地在历史渊源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关联性、差异性和互补性,以产品线路为纽带,整合资源,做强产品,作大品牌,狠抓宣传,统一市场,强化服务,培育人才,实现旅游发展各要素的高效组合。到“十二五”末,把成都试验区建成内陆开放型旅游经济示范区和国内一流的无障碍旅游示范区。两地应共同打造世界级巴蜀文化及自然生态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共同营造“熊猫之乡•天府成都•山水重庆”品牌。

——长株潭3+5城市群旅游区。依托长株潭3+5城市群格局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两个两型旅游综合示范区,一条两型旅游示范带,四个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八个新型县域经济区和三个旅游扶贫项目。将以长、株、潭绿心地带为中心、长株潭三市为成长三角,环洞庭湖、衡炎祭祖、大梅山为支撑的三大旅游圈,通过长株潭城市群发达的交通动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贯穿城市群的,纵横交错的旅游网络发展空间格局。到“十二五”末将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成为国内两型旅游示范区、中国中部地区旅游新核心。

——武汉城市圈旅游区。充分挖掘武汉城市圈优越的自然生态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构建特色鲜明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温泉、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区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专项产品,打造城市圈各具特色的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工业旅游、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八大精品线路旅游产品。依托武汉城市圈 “水景、水韵、水魂,尽享山水滋养;楚地、楚风、楚心,倍受文化润泽”的特色。打造武汉城市圈 “中国最滋润的山水休闲地” 的旅游形象。

——三江源旅游区。依托三江源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森林、大雪山、大峡谷、大动物乐园等自然景观和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等丰富的文物古迹,以及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等文化旅游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内外部交通的改善、旅游活动的策划以及多样化的市场营销,将三江源旅游区打造为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风情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充分发挥滇藏川青旅游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区位优势,在土地、边境以及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外开放和旅游开发力度,实施大规模生态建设与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加快交通、通讯、能源、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引导“体验消费”,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四方进一步打破壁垒,深化合作,实现“同一个品牌,多个目的地”的区域格局,到十二五末把香格里拉旅游区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旅游中心、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区,世界知名的具有强吸引力的一流精品生态旅游区。

——武陵山区旅游区。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以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湖北恩施州八大自然奇观、八大特色文化,重庆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乌江画廊、小南海,贵州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一山两江三文化”为核心吸引物,按照“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抓统筹、求突破、谋发展、促和谐”的总体思路,通过鄂、湘、渝、黔四省市联合打造,在区域内形成一批功能完整旅游目的地。

第十三章 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

围绕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旅游业的对外开放要本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对外开发的新形态,以深化与扩展政府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内涵与外延,提升我国在世界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以加大扶持、提升公共服务以及强化人才等要素投入促进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构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以有序发展出境市场推动出入境市场互换机制的建立。

二、工作重点

1、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以游客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提升中国旅游企业软实力。

营造有利的旅游企业境外投资与经营环境。政府主管部门向旅游企业传达国家的相关精神和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走出去”,开设旅行社、旅游饭店和其他旅游经营项目。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与商务部、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及银监局等加强部际合作,充分依托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在我国海外资产并购中,鼓励向我国公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行业适度倾斜。对大型旅游集团的海外扩张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旅游主管部门在国际双方和多边交流与协作当中,应会同相关部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家与地区放宽对中国旅游投资的审批与工作人员在入境与临时居留等方面的限制,在商业存在上享受国民待遇。建立旅游企业对外投资咨询服务体系,为希望进入境外市场或已经“走出去”的旅游企业提供当地投资政策、法律、劳动力市场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探索将旅游企业走出去作为优秀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加强专业教育、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吸纳国际人力资源,探索解决旅游企业“走出去”人才短缺和商业模式适应性弱的问题。

结合出境旅游,对金融、保险、投资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与国资委、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保、银联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利用出境旅游的发展,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金融、保险、投资的国际化布局。利用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游客需求的优势,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充分依据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流量、流向以及消费模式,制定金融、保险、投资等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发展领域与推进速度等,通过兼并收购和申设机构并举方式,推进其全方位、立体化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以旅游标准推动我国旅游管理体制“走出去”。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内容范围已覆盖了旅游业各要素。相较于欧美等世界旅游大国而言,标准内容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领先。“十二五”期间,加强旅游标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直接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密切联系,疏通共同合作的渠道,积极向国际组织与世界旅游大国宣传并推广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成绩与经验,争取国际社会认可,进而推动成为国际标准。以旅游标准的“走出去”推动我国旅游管理制度的输出,实现从制度和标准的接受者和遵循者向积极的国际旅游经济秩序参与者和缔造者的角色变化。

2、进一步促进要素市场的对外开放

以有序放开出境游业务等相关政策制度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旅游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扩大旅游要素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提升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全面加强要素市场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编制投资项目与产品目录,为外商投资项目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咨询服务体系,协助论证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条件、旅游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可行性,确保旅游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地方旅游业发展实际,注重引进综合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的旅游项目。引导外资对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等旅游新兴领域的投入和开发。鼓励外资投入旅游产业尚不发达的地区,平衡外资空间布局。

实现对外开放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将对外开放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移到提升旅游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人才水平上来。深入学习借鉴国际化经验,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服务模式、科学技术与高素质人才。

3、进一步强化国际旅游合作

配合我国总体外交战略,务实推进我国与欧洲、北美、亚太、中东、非洲等地区在旅游领域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建设包括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在内的国际旅游合作区,实现签证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合作等方面的突破。

创新与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在总结完善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我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旅游对话机制。与重点客源地与目的地建立健全市场互换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机制。推动国际间旅游标准和从业资格认证。加强与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旅游领域中国际标准制定、政策法规制定、组织建立当中,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以云南、广西为桥头堡,推进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区,以新疆、内蒙为基地,推进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旅游合作,以吉林、辽宁、黑龙江为依托,推进中国-东北亚旅游合作区,到“十二五”末期要形成沿边大开放框架下的旅游国际合作格局,并积极探索我国欧洲、北美、非洲、南太等区域的旅游合作深化机制。

确定重点地区,有序推进边境旅游的发展。重点发展中国和朝鲜、俄罗斯交界的图门江地区,中国和老挝、缅甸、越南交界的湄公河地区,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国新疆和周边国家接壤地区。放宽人员的地域限制、简化入出境手续,进一步减少障碍,使边境旅游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对有组织的旅游团队和当日往返的边境游客,探索实行免于签证的优惠。

第十四章 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一、发展思路 游客满意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旅游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战略,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特别是让广大国内外游客的满意程度稳步提升,是“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重点工作,也是中心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要以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出发点,按照平民视角、科学评价的原则,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的工作手段和监管方式,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优化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框架下,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可持续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强化各级旅游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的工作力度,建立质量信息通报、申诉汇总分析等制度。聘请行业监督员,建立由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相结合、产业各要素相结合、专家和媒体舆论相结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体系。

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监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行业网络监管,加强跨区域旅游监管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旅游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行业监管体系。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加强旅游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信息披露和发布,引导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探索通过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多部门力量,建立综合协调、检查督办、部门联动、分工协作、统一行动的旅游综合执法新模式,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充实旅游执法队伍,完善旅游执法后勤保障,重点打击黑车、黑导、零负团费等非法旅游经营活动以及购物欺诈行为。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更有效地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2、建设旅游行业诚信体系

以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其他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为着力点。以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为最终目标,以维护旅游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为基础,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建设旅游诚信体系,进一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多方配合、共铸诚信”的格局。继续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承诺活动,开展“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网上行”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旅游企业注重质量、品牌和形象声誉。充分发挥旅游诚信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网络的作用,不断提高旅游诚信水平。

以推动旅游诚信网络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管理,健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资源的基本信息库,绑定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进一步完善诚信旅游评价与监督机制,建立鼓励旅游企业诚信经营的奖励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发布旅游服务质量信息,进行舆论监督。

3、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建立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完善以游客评价为中心的满意度监测体系,促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形成满意度提升的合力。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建立由政府主导、第三方组织、游客为主体、覆盖旅游各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体系,发布游客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通过政府的公信力、第三方和游客的客观性、媒体的影响力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反映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引导市场消费选择,督促有关行业、地区、城市、企业、员工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级制度,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为基础公开发布各相关部门的游客满意度情况。加强旅游投诉电话和质监网站建设,继续完善24小时热线及12301电话语音系统,建立健全专门的旅游质量监督网,按月或季度发布旅游服务质量公报。按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继续实施“提升中国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引导游客理性消费。

4、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对接市场需求,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与服务意识,提供针对性、高质量的服务。加强旅游服务人员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塑造,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转变,体现出主动关爱游客、服务游客的主动性。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将人性化服务贯穿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从服务技能培育、服务装备配套入手,强化一线员工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度,提升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技能。与科研院所与职业院校进行培训合作,为旅游产业输送具有较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旅游人力资源

第五篇 支撑保障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日趋完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形成了比较好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工作抓手。《旅游法》列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标志着旅游综合立法取得了新的进展。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机制。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信息技术在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政务、景区管理、目的地管理当中得到广泛运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十二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两大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以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旅游要素市场建设为基础,加快旅游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环境,构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新阶段要求的旅游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体系。

第十五章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我国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努力实现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实现了由政府管制、主导、引导到服务和监督的职能转换,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的发展体制,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管理手段更多地依靠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来引导,管理范围更加集中到关注和满足人民大众的旅游需求上,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等综合效益。改革的结果是推动了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按照十七大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求,“十二五”期间,旅游部门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将进一步延伸。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推动改革与创新,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调控有力、服务导向,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协作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调控市场运行。

二、工作重点

1、推动从行业管理到综合管理的转变

在体制改革方面,着力加强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探索在国家层面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旅游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推动各地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在国家层面争取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负责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政策落实的协调,各省区市要相应成立地方旅游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地方旅游体制改革。形成一个由中央领导、地方负责、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旅游体制改革推进工作体系。

适应综合性产业的发展要求,以旅游市场统计与分析、旅游产业景气监测与预警、旅游价格变动与干预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宏观调控体系,为旅游业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力、高效的行政指导。

2、推动从监管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

推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监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化,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在政府行政功能上,服务型政府理念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强化为游客服务以及为产业服务的理念。重点加强政策法规、战略规划、法规标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管理交给市场调节,行政部门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制市场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旅游企业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增进市场效率。进一步削减旅游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中的随意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组合。在旅游行政程序上,做到公开透明,这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日常事务性工作,简化和规范工作程序。

3、推动相关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政府管理行业的职能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将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地方和基层监督管理机构,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积极发展行业协会等产业中介组织,推动相关管理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和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格局。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按时有序推进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加快培育和发展旅游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积极推进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在联系行业、沟通政府、调研政策、引导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各种旅游企业联合体的建立,在各细分领域形成企业之间的协调组织。

4、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多种形式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发展关系。加强对各地开展旅游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地区,探讨旅游发展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新局面。鼓励各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对创新经验和模式进行跟踪、研究、提炼并加以推广,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改革经验横向交流。鼓励目的地在发展政策、发展模式、旅游新业态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以“四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为导向,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旅游大部制改革试点,实行涉旅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合并试点,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简化旅游行政审批,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和限时制,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制度。

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国有旅游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探索国有旅游企业领导人的选拔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国企管理人员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遴选机制。实施民营旅游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施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五年培育计划,培养、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通过改革试点进行企业整合重组,培育一批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旅游龙头企业。

鼓励具有条件的地方大胆探索,创新旅游资源一体化体制,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发展需求和产业模式等具体情况进行统筹。深化旅游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建立产品与市场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鼓励地方探索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以进一步解决行政职能与企业行为交叉的问题。

第十六章 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一、发展思路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传播和信息技术有根本性的需求。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旅游市场流通领域的对象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在全球社会网络化程度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信息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深入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旅游在线服务市场迅速兴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但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现代科技支撑还很薄弱,行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发展的运用。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肩负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使命。面对不断扩张的产业规模,逐渐变化的市场客源结构,以及多样化增长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从产业供给链和过程形态上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完成我国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地位突破。

二、工作重点

1、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发展与新一代互联网特征相适应的多元化旅游营销模式。加强旅游服务机构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鼓励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定位服务、社会性网络服务等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构建三网融合机制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建立跨网络、跨终端的多元化旅游营销能力。

鼓励信息技术在旅游各环节的应用服务创新。大力培育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加强产业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消费、旅游生产经营过程、旅游服务管理过程的应用。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技术在数字化导览、电子地图、定位认别、移动支付、多点通信等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电子票证、旅游一卡通、景区资源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在景区注量分析、客流引导、应急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积极利用网络引导旅游文化建设,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多媒体技术丰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宣传的文化要素。建立数字化旅游文化资源与共享传播平台,促进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树立与宣传。利用大型会展、体育赛事、文化庆典等活动中示范高新信息技术应用,倡导科技文化旅游。

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鼓励旅游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能源使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监控预警,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实施监控保护,对重点设施、重点企业实施排放监督,为客观评价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数字化手段。

建立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国家旅游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国家863计划、985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与转化。构建国家、地方两极,区域、产业、企业和项目四层次的旅游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进一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2、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构建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建立以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目的地营销为核心的目的地综合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目的地旅游网站、多语种海外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指南服务。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拓展服务内容,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和运营模式。规划建设无线通讯服务系统,丰富旅游信息服务内容,以信息技术支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积极推动目的地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建设,加快区域旅游资源营销、旅游代理、电子支付和安全认证的一体化服务,形成点面结合的区域数字旅游体系和产业链。提升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旅游电子政务对市场准入和监管支撑能力,规范旅游预报监测系统,建设和完善决策支撑体系,增强宏观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横向协同效率,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政务公开。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信息化。建立健全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增强灾害防范能力。

建设旅游目的地信息评价机制。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在线旅游目的地评价系统和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形成覆盖全面、评价公正、发布及时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

3、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加强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引导、支持旅游企业以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和应用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企业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水平。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旅游产业提供基本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信息外包服务,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提高商务运营效率。搭建旅游企业应用服务平台,推动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经营。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鼓励在线旅游企业进入传统旅游市场,促进旅游资源信息流动和集约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的普及,鼓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完善在线旅游产品市场准入条件,深化电子商务网络身份认证应用。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建立科学、权威的旅游企业信用评价标准。

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健全电子认证体系,完善旅游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制定旅游电子商务电子合同规范,建立旅游产品安全电子合同系统和电子合同在线公证服务平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交通系统、金融系统的服务对接,推动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兴市场工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建立旅游在线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旅游在线业务的监督和风险控制。

4、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与共享机制。建设以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制定和完善与旅游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密切相关的各类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换机制,促进旅游行业内部以及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信息流动。

建立以目的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积极开展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制定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优先在资源优势明显、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开展旅游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库建设。引导和规范旅游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明晰公益性与商业性信息服务界限,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变。

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保障。深入推进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旅游景区及景区交通干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城市游客集散中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化的安全保障,逐步建立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加快旅游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转型

建立有利于发挥信息化重要作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旅游信息化综合管理体制,加强全国旅游信息化主管机构的组织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促进国家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的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以规划——评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化工作管理模式,加强对旅游信息化过程的跟踪与管理,提高旅游信息化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建立旅游信息化评价体系,强化旅游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七章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一、发展思路

旅游人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首要资源。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与旅游行业特点相适应的旅游人才体系初步建立。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在饭店、旅行社、景区等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

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承担着把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两大战略目标,特别是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统筹规划,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旅、科教兴旅之路,大力开拓旅游业人才发展新局面。要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地位;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

二、工作重点

1、统筹建设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以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人才,建设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导游人才、旅游技能型人才、乡村旅游服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围绕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以旅游基础服务人才为重点,努力提高旅游基础服务人才的素质。围绕旅游行业出现的新兴行业和专业,以满足旅游新业态所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重点,加速培养旅游新业态所需专业人才。围绕旅游事业长远发展,以适应旅游业高速发展、旅游企业迅猛扩张的趋势,造就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围绕政府职能转变,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批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大局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围绕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提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进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旅游行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提高导游人才素质为重点,扩大高层次导游人才的数量,规范导游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一线技能服务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乡村旅游干部、带头人、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经营业主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2、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

构建体系完备的旅游教育体系,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加强旅游学科建设,协调教育部门建设有利于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教育政策,优化旅游专业体系和课程设置,推动旅游学科地位提升,组建全国性综合旅游高校,积极培养旅游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深化旅游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旅游专业学位教育,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旅游教学与科研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旅游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旅游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和区域分布,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和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提升旅游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旅游职业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旅游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旅游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旅游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统筹旅游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使旅游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旅游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

健全旅游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继续教育体系,推进旅游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资格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旅游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旅游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旅游继续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旅游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3、加强旅游人才的国际培养与合作

吸引境外知名旅游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培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旅游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旅游办学项目。建设海外旅游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海外旅游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有序引进海外高端旅游教育和研究人才。加大引进国外旅游人才工作力度,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定国外旅游人才资源供给、发现评价、市场准入、使用激励、绩效评估、引智成果共享等办法。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开发境外优质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出境旅游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与国外高水平旅游院校、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培训实践合作平台,加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联合培养,组织师资赴国外访学并引进国外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为全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队伍奠定基础。推动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旅游组织任职。推进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发展国际旅游人才市场,培育一批国际旅游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4、有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级、各类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长效培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从源头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系统实施旅游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调查,启动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组织评估旅游行业在职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对旅游行业在线网络培训机构进行政策支持,探索将参加培训课时纳入旅游行业各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长效培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素质培养,从源头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一线员工的收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机制,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旅游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探索建立导游合理薪酬体系。建立健全旅游职业资格、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职称制度,协调人事部门建设有利于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政策,研究将旅游典型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大典》,积极推动导游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推动旅游技能人才鉴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完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旅游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鼓励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参加旅游部门及其他部门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模范评选等比赛,积极推荐旅游杰出人才参加评选其他国家级荣誉评比。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并积极探索岗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旅游人才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的旅游行业杰出人才激励制度。实施旅游特殊人才培养和平和扶持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对旅游行业所需的特殊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解决两地分居等方面实施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旅游人才开发示范企业;通过评估向旅游企业推荐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专家名录;逐步建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估制度,并尝试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评估结果纳入旅游企业评价体系。

6、积极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规范发展

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健全旅游人才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旅游人才多样化需求。建立全国旅游人才数据库,加强旅游人才信息市场建设,健全旅游人才信息跟踪机制、旅游就业信息网络,实施旅游行业就业和薪酬指数发布制度,及时公布旅游行业紧缺人才目录,加强对旅游人才就业的分类指导。实施吸引国际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等优秀人才进入旅游行业的柔性人才流动政策。建立跨区域旅游人才市场,加快推动旅游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进一步规范旅游人才的流动。完善劳动合同、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等制度,维护各类旅游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7、加强旅游科研工作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加大投入,强化国家重点旅游科研基地与旅游创新平台建设。健全旅游院校、科研机构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努力形成服务产业、各有侧重、相应配合的旅游科研体系,以及政府放心、业界认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人才队伍。加强旅游科研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旅游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研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旅游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加大对优秀青年旅游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完善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政府与社会多种主体的旅游重大课题设立与申报、旅游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与奖励制度,健全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为新时期的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科研保障。

第十八章 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一、发展思路

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公共部门为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向国内外旅游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是我国加快旅游战略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国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旅游公共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供给总体不足、体系尚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交通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成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未来五年,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建设要以旅游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旅游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强假日工作管理,加大旅游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努力形成规范标准、国际导向、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便利惠民、服务优质的旅游公共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要求,建设、完善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立起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相适应、与旅游强国地位相称、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通讯设施、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干线公路、机场到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景区间公路网建设,特别是通向重点景区的公路以及景区之间的公路,积极建设旅游景区间连接道路。积极支持建设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红色旅游景区道路。把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通往高速公路的道路连接线,纳入各地交通建设规划并按乡村道路给予补贴。对部分旅游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道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以开发旅游公交线路为重点,实现航空港、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公交站点、地铁、旅游集散中心等与景区的无缝对接。加强区域各旅游城市间的旅游集散中心的横向联系,开通城际、省际旅游直通车,推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之间联网售票、异地订票。积极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大力发展节假日旅游专列、市郊旅游专列、城际旅游专列以及旅行社组织的旅游专列。强化水路客运码头的旅游功能,开通沿海城市间、国内主要港口城市间、国外城市港口间的游船邮轮。发展城市旅游公交,有效整合旅游发展与公共交通,使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引进城市观光巴士,开通“旅游直通车”,提升城市旅游交通能力,开通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的旅游观光车辆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行。完善景区内交通设施,推行低碳绿色交通,兴建景观道路和旅游专路,保障景区间旅游顺畅。加快全国联网铁路、公路售票体系建设,提供往返票、联运票、联程票;积极推动景区到集散中心的短程交通线路建设;建立快捷的交通换乘系统,在各种方式交通站点间开辟旅游换乘绿色通道,减少换乘时间。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和站点,最大限度减少游客乘车的麻烦。大力推进旅游道路交通指引标识系统化、规范化,建设便捷、实用的旅游道路引导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指引服务。

增强旅游城镇服务功能,完善疾病监控、卫生防疫、金融服务、互联网服务、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环境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构建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景区三级旅游空间网络,完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镇和景区三级旅游集散系统。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厕所建设与提升工程,逐步使各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餐饮场所、旅游城镇、服务中心、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星级旅游厕所标准。加强旅游通讯设施建设,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完善导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景区逐步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志设置,改进与完善各级景区内部场所标志系统。大力改善景区旅游步道设施,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舒适性。重点景区、酒店宾馆推荐使用电子门票、电子监控系统,在有危险性的景区优先使用监控设施。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标志服务体系、交通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自驾车旅游基地建设。

2、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以立法形式明确旅游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构建涉旅部门相互配合的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完善旅游投诉职能,增加受理投诉的渠道和受理形式,不断提高投诉受理率、办结率和满意率,更好地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跨区域合作,推进无障碍旅游,实现区域城市之间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面的无缝对接,打造无障碍及资源共享的旅游区。完善各级政府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积极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力量,分级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责任制、业绩考核制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参与机制,鼓励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开展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格局。

3、加快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积极打造集旅游安全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应急救援、旅游保险“五位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形成各级旅游部门安全责任落实、信息渠道畅通、上下联运的协调机制。依托现有公共安全系统,以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服务基地为重点区域,加强旅游景区预警系统、服务场所防范系统、自驾车救援系统、旅游紧急救援队等公共安全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安全知识宣传,增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能力和旅游者风险意识,以减少旅游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制定游客分流预案,合理组织安排景区内游览线路。加大公益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使旅游安全服务的重点逐步向散客转移。建设旅游应急救援网络,将旅游应急救援纳入目的地应急管理系统,促进专职旅游救援队伍建设。整合国内现有的旅游救援机构,加强协同配合进行旅游紧急救援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与医疗机构、公安、消防、交通等单位的急救合作机制,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性救援机构及其网络建立旅游应急救援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城市卫生医疗体系,加强旅游医疗急救设施建设,建设景区医疗急救点和服务点。建立健全旅游医疗急救绿色通道,联合保险公司探索加入国际性救援体系,构建国际医疗网络。健全出境游客紧急救助机制,从法律上明确我国出境旅游的领事保护义务,联合旅游外事、出入境管理、民航等部门共同建立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风险警示制度,加强与国际救援组织合作,强化出境领队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培训,增强出境游应急处置和应变能力。大力开展旅游质监网络建设,构建旅游投诉、旅游救助迅速到现场处置的工作机制。研究建立旅游安全特服报警号码。

进一步完善旅游保险制度,探索建立综合旅游保险,完善旅行社责任险,进一步推动全国旅行社统保示范项目的实施。推进旅游保险业的发展,鼓励保险企业开发适合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投保范围,提高理赔效率,推进旅游保险险种和理赔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保障游客的权益。

加大对旅游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和监督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旅游安全设施投入,切实落实旅游安全属地化管理和旅游安全事故责任归属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加强日常旅游安全救援的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重点加强对游客运载工具、旅游设施设备、大众娱乐场所、餐馆摊点等设施和场所的安全检查,突出抓好旅游交通安全、旅游饭店安全、旅游景区游乐设施安全和旅游餐饮安全。

4、加强旅游公共信息发布

建立健全假日旅游预报制度、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和旅游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加大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公布自然灾害、旅游安全、旅游价格、接待能力、重大事件、旅游气象等有关信息。对境内外主要旅游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旅游警示信息和目的地安全预警等级。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投资方面的信息引导和信息服务。

5、完善旅游公益惠民服务体系

顺应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推进惠民旅游产品的跨区域发展,大力推出更多的免费产品,降低旅游门槛,让旅游更普遍受惠于民。大力推动“中国旅游日”、市民旅游日(周)、旅游惠民扶贫等国民旅游便民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惠民产品,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公共运动场馆、公共海滩、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休闲公车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的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景区让利优惠活动,逐步推进免费景区的开放。加强与银行、邮政、餐饮、酒店、娱乐、购物等企业的多方联合,以发行旅游年卡、旅游交通卡、旅游一卡通、旅游消费券等形式推出多功能的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大力推动面向老人、儿童、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旅游优惠政策出台。研究制定鼓励奖励旅游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争取将修学旅游列入中小学课程。建立惠民产品长效发展机制,推动旅游惠民产品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对行业的公共服务

增强对旅游企业的公共服务,加大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力度,强化旅游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编制投资项目目录,建立投资信息平台,引导旅游企业理性投资。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发布和预警机制、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7、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管理

加强假日安全信息引导和服务,提高游客自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游客理性

下载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修改)范文

    一、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构建贵州东线旅游第一站、省会贵阳近郊休闲度假带为目标,以提升全......

    幸福村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幸福村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一、基本情况 幸福村位于层台镇西北方向,距层台镇15公里,村内无矿产资源,无工矿企业,只有独特的林木,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纯农乡......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二五”发展思路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十一五”执行情况分析总结“十一五”以来,农发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帮助支......

    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

    XXX区“十一五”卫生发展 及“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一、“十一五”卫生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XXX区卫生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9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09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

    解读十二五规划

    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概括起来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解读十二五规划

    解读十二五规划-解读十二五规划--改善民生更外亮眼 新世纪的第一个 10 年,中国成功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为世界做出了独特贡献。......

    简单解读《十二五规划》

    简单解读《十二五规划》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一经发布,就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全方位的解读,各路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