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

时间:2019-05-13 01: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

第一篇: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

XXX区“十一五”卫生发展

及“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

一、“十一五”卫生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XXX区卫生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牢固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工作思路,完善三大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了卫生事业全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服务环境。完成XXX区新华西、海北、滨河、千里山镇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和11个村卫生室等在内的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18个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新华、凤凰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就医环境。

(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急防控能力。组建X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覆盖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区卫生服务机构、采供血机构、综合医疗机构、专科医院在内的18个传染病网络直报网点,实现了市、区、镇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的信息联网。积极开展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对重点人群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和处理能力,有效防控了手足口和-1-

甲型流感等疫情。组织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出生缺陷防治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和农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叶酸服用率达86.7%,为486名农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补助金额达19.44万元。

(三)完善卫生综合执法监督体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组建XXX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大卫生综合执法力度,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和未经检疫食品的违法行为和犯罪案件,重点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馒头、豆制品、乳肉制品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快餐饮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出色完成自治区十二运及市区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四)完善医疗救治体系,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整合现有工矿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成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居民为重点、面向社会,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功能齐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坚持依法实施机构、人员、设备准入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强化医疗安全,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控和评价制度、门诊费用查询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坚

持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疑难病例会诊、重危病例讨论和术前术后讨论等制度;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强化质控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大对口支援技术协作力度,区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与区外、自治区及市级医院结为对口协作友好医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深化农区卫生改革,稳步推行农区合作医疗制度。实行镇卫生院院长招聘制。新建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实现村村有卫生室,建立和完善农区医疗保健三级网,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全面提升乡村医生技术水平和镇卫生院急诊急救能力;推行完善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农区居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从合作医疗启动至今,累计有3452人享受合作医疗补偿金额457.38万元,其中2010年补偿189.57万元。

2010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2.35人,病床6.56张;基础免疫“六苗”接种率达到97.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和6.58‰。

二、“十二五”卫生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XXX区实际,认真领会新医改的政策导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有效途径,科学规划新时期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打造区域卫生服务中心,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思路。以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主线,积极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健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推行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网络体系,提高重大疾病的预警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落实疾病预防监测和防控措施,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加强机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主要内容。

1.加强农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以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为骨干、4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中心卫生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对所属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2.加快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区铁路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所二级综合医院。

3.加强XXX区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完成XXX区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建设,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建设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基本满足居民对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4.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考评体系;强化卫生监督队伍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

5.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实验室设备条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网络和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6.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建设1所标准化的XXX区妇幼保健院,改善装备水平,开展区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全区妇幼保健中心。

7.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千里山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完成新华和凤凰岭街道办事处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根据服务半径,设置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居民健康电子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

8.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依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推进以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医药制度、政府补偿机制等内容为主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中实行全员聘用制,完善运行补偿机制,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

9.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三个环节,有计划、按比例补充高校毕业生,以建设高层次科研、医疗、管理人才队伍为重点,整体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中医药、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等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每所区属医院争取打造1个特色专业科室,加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加大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力度,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标准和岗位设置配备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培养和造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第二篇:“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十二五”发展思路

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十一五”执行情况分析总结

“十一五”以来,农发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按照集团发展规划要求,以打造省级百亿农粮大集团为目标,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坚定发展信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逆势而上,攻坚克难,科学发展,举全集团之力推进大龙头大粮商大房产大商贸建设,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有望圆满完成,为集团“十二五”期间实现省级百亿农粮大集团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今年,农发集团销售实现收入26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目标的130%;利润总额5500万元,完成目标的92.5%,净利润25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1%。到今年年底,集团总资产达56亿元,完成目标的73.7%(主要原因是制定规划时省政府宣布的三家公司兼并重组,水利集团未合并进农发集团),净资产8亿元,其中国有资产4.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7.2%。从2007起集团连续进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08列全国同行业第9位,2009年为第8位。

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主要是围绕打造省级百亿农粮大集团目标,在做特、做强、做优上下工夫。首先,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出“一二三”和“个十百千万”工程、“222”计划,明确三大主业、三大二级产业集团和三级组织机构体系,明确了-1-

“4+1”发展模式,制定了四大主业发展实施方案。其次,是改革创新、勇于开拓,按照“平稳过渡、加快融合、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原则,对粮食集团进行经营性改组,推进下属企业改制,业务不断拓展,成为全省粮食行业的盈利大户,同时外部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集团集中人财物,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新农都物流中心和润和·信雅达国际两大龙头项目建设。第三,是团结和谐,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集团上下从容应对、迎难而上,在逆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一览表(单位:亿元)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农粮主业发展战略导向,打造知名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为顺利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农发集团将坚持转型升级发展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由“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的转变,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坚持做特、做优、做强农粮主业,努力拓展产业链、构筑“三农”

发展大平台,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着力打造省级农粮百亿大集团,争取在“十二五”末位列全国同行业第5位,行业龙头地位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当好我省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排头兵。

(二)全力推进“大龙头”、“大粮商”、“大房产”、“大商贸”建设,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紧密集合企业自身优势和产业布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要求,加快“大龙头”、“大粮商”、“大房产”、“大商贸”建设,着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末集团总资产达到110亿元,增加54亿元,其中新农都物流中心项目二期15亿元,农都公司改造升级项目15亿元,上虞公司杭州湾商贸综合体项目15亿元,粮食公司北粮南调项目8亿元,“大农网”项目1亿元。

抓好集团经营,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十二五”期末集团销售额达到50亿元,增加24亿元,其中农产品物流销售增加10亿元(新农都公司5亿元,农都公司3亿元,上虞公司2亿元),粮食销售增加8亿元,房产销售增加6亿元。

一是以“个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大龙头”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重点做好新农都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运营,投资50亿元,分期开发,滚动建设。一期用地近500亩,投资15亿元,将于2012年正式开业,预计年交易量300万吨,年成交额超过130亿元;二期规划用地1100亩,总投资35亿元。同时,农发集团将在全省选择4-5个重点地级市,投资建设二级现代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打造百家农产品配送连锁店,完善区域性农产品流通网络,形成东南沿海地区农产品定价中心。进一步建立紧密、半紧密、松散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基地,以生产基地带动几十万、上百万农户。

二是以“产加储运贸”全产业链打造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大粮商”建设,争做浙江最大粮商。在主要产粮地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新建、收购、控股、参股或联合区域粮油龙头加工企业,提高粮油加工能力;充分发挥三大粮库的作用,拓展经营性和政策性业务;配合政府在东北建立中转仓储基地,实现北粮南运;充分利用三大粮库的铁路专运线以及交通优势,增加中转业务量;针对我省短缺品种,拓展进口自营代理业务,增加内贸业务量;提升终端销售能力,推进“百家放心粮店进社区”。

三是坚持以工哺农方针,全面推进“大房产”建设,争做浙江著名房产商。进一步加强名企对标,完善成本控制,优化开发流程,拓展旅游、商业地产业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经济效益,争取进入浙江房产十强,为集团农粮主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以杭州湾商贸综合体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大商贸”建设,争取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通盘考虑上虞园区12000亩土地规划,投资50亿元建设杭州湾商贸综合体,一期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等业态的现代服务业;二期结合绍兴滨江新区规划,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加工等现代服务业。结合杭州市“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定位要求,投资15亿元,对农都市场搬迁剩余土地进行提升改造,打造集主题酒店、食品卖场、购物娱乐、连锁配送、酒店式公寓等为一体的以“城市厨房”为概念的商贸综合体。

五是依托中国农业网,投资1亿元,积极培育“大农网”。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加强银企合作,探索虚拟交易和支付模式,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电子商务体系。

(三)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学习型现代国企

在“十二五”期间,农发集团将继续探索“集团公司、二级产业集团、下属企业”三级管控模式,根据省国资委要求积极推

进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工作,原则上将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进一步探索多元化产权改革,推动企业改革改制,建立多样化的经营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组织机构,实现扁平化高效管理。进一步完善资本管理机制,通过集团资产经营公司等资产管理平台,对集团内部不良资产和壳公司进行清理整合,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新农都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上市运作和企业债发行,持续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和社会知名度。

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管力度;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提高集团整体风险应对能力,加强全面预算和资金流管理,形成成本控制的激励制度,完善经济责任考核和内部审计,为“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保驾护航。

将建设学习型农发作为“十二五”期间集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集团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和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招聘、培育机制,建设一支“勤于思、善于谋、勇于断、敢于为”的国企经理人队伍。

努力加强集团与外界的产学研合作,加大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充分借用省内外大院名校科研力量,加快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农业产业化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等的推广应用。联合中央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企业等,积极筹备中国农经学会现代农产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组建工作,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广泛参与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文化发展思路

库伦旗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全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产品创新”。在此大背景下,我旗文化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旗文化广电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发展思路。

一、“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旗文化工作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繁荣为主题,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创业,真抓实干,文化事业各项工作发展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是大力组建和扶持业余文艺演出队,先后成立了草根文化艺术团、红枫叶安代队、原生态安代队等8个群众表演团体,经常组织举办规模声势大、覆盖范围广、参与群众多、社会影响好的群众文化活动,为繁荣全旗城乡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也为我旗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接班人。二是活跃群众文化活动。2010年开展广场文艺活动117场次,服务群众2万多人次,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文化惠民活动大范围开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就是要通过一批具体文化福利项目,将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近年来我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展送文艺下乡、农家书屋建设、“2131”农村免费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2010年,完成“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322场,观众275782人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82场次、服务群众58200多人次,并为其他各类文艺活动和会议提供音响服务90场次。送书、科技信息等下乡达到13000册(份),完成了70个价值280万元的草原书屋建设工作。全旗各级图书馆(室)接待图书阅览、借阅和查阅人员41087人次,提供各类图书60119册次。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始终以“安代”为主要内容,对我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整理,倾力打造安代这张经典名片。调查搜集了安代的起源、安代名称的来历、安代的动作、曲调以及安代的唱词和有关安代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传承人员的情况等。已挖掘整理出安代曲目72首、安代唱词1260多段,出版了《安代研究四十年》、《安代文化研究集成》等多部论著及大型画册《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库伦》,并征集到歌颂库伦的新歌62首。

(四)文化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旗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图书音像、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文化经营单位80家。其中网吧14家,音像场所6家,歌厅、舞厅、台球厅26家,摄影、摄像场所10家,电脑、软件销售场所9家,书报刊场所6家,印刷厂及打字复印社11家,全部为民营企业和摊点,是全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五)广播电视业扎实推进。目前,我旗的广播影视已经初步形成了事业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电影与电视互为补充,有线与无线紧密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播影视综合覆盖网。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目前,全旗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6.13%和93.16%。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今年电视节目套数由过去的36个增到了48个。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4610.5小时,其中制作电视节目时间467.5小时,转播节目14143小时。三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通过合作经营,完成了城网改造工程,已投入资金1600万元,已经使6个苏木镇100个嘎查村约2.4万农牧民收看到了清晰的电视节目,全旗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400 公里,全旗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1.8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40%。

(六)文物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从2007年开始,投资9070万元的三大寺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按照《库伦三大寺文物古建筑维修工程设计实施方案》要求,先后拆除了寺庙周边的原人大、政协办公楼、旗宾馆商务楼、原旗委、政府综合办公楼及寺庙南侧一栋商业用房等近20000平方米建筑物。建设寺前广场,绿化美化硬化近30000平方米,使“三大寺”周边环境得以有效整治。并修缮完成了包括兴缘寺山门、大殿、象教寺弥勒佛殿、额克苏莫庙、象教寺救度佛母庙、玉柱堂、札萨克达喇嘛寓所的抢险加固现状整治工程和寺内环境整治和硬化、绿化工程以及“三大寺”三防工程。目前部分庙宇已实现了对外开放,日平均接待游客200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情况看,近几年是我旗文化建设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但是对照全旗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对照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对照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我旗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不够协调。目前,对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还仅仅是低水平的保障,多渠道投入政策还不完善,投入结构不合理。尽管我旗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我旗是国贫旗,历史积存的问题多,缺口较大,突出表现在文化基础设施不足。目前我旗标志性文化设施稀缺,还没有一个达到标准的博物馆、文化俱乐部、影剧院等硬件设施,影响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不利于群众文化的开展。

(二)城乡之间文化事业与时代要求不够同步。全旗乡镇文化设施匮乏的现象仍然较多,建设任务艰巨,农村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基层文化事业机构,编制等问题尚未得到落实,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不健全、不稳定;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不够平衡问题,机关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学校文化、农村文化等方面还急需引导、扶持和帮助。

(三)文化事业发展与当前形势需要不够适应。一是现行文化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总体不强,机制不够健全,需要切实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艺术创作、遗产保护、文化管理、文化经营等一些门类缺少一批领军人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任务艰巨;三是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艺术创作生产方面不论数量还是质量,不论品种还是结构,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百姓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精品力作;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提升库伦形象,服务全旗型跨越式发展大局还需要付出大量努力。

(四)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流失和消亡,由于缺少专项经费,众多文化资料和文物点难以得到及时抢救维修,散落在民间的文物不能实施征集保护,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和民风习俗无法传承和保护。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思路和任务

库伦“十二五”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做到:一是强化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二是把握文化的传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的关系,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四是注重政府规划引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库伦文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五是把握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与文化产业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提升库伦文化发展水平。

(一)做好常规性文化工作。继续以广场、社区、校园、军营等团体为依托,精心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乌兰牧骑、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在开展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等送文化下乡活动过程中,在保证数量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质量,结合新形势新发展为广大农牧民服好务。继续加强对我旗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检查和监督,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歌厅、网吧的管理,要把整顿网吧,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完善对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的管理措施,确保我旗的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广播电视工作将继续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旗委政府中心工作,搞好新闻宣传,确保安全播出。同时在栏目设臵、节目质量上都将想方设法推优出新,不断提高在上级媒体上稿量,为库伦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郁氛围和提供舆论支持。

(二)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拟在三大寺西侧或检察院西侧结合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元城,全力放大库伦蒙元文化元素,与三大寺藏传佛教文化及曾是独特的政教合一体制的喇嘛旗文化进行整合拓展。二是建设特色街区,如成吉思汗大街、荞麦食品加工销售一条街和蒙古族民俗制品一条街等,用文化带动旅游及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积极争取资金,拟建一所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剧院,计划投资900万元,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初步设计观众席为上下二层,共四个剧场,座位为1000个左右。四是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在蒙药厂现址建设蒙医蒙药博物馆。利用该址老爷庙和淖尔济庙的宗教元素,结合我旗蒙医蒙药历史,使其成为我旗文化产业的又一大亮点。另外,完成安代艺术博物馆的内部装修及布展工程。将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原则,内部装修、展品征集、展厅设计同步进行,使该博物馆真正成为展示安代艺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艺术平台,并使其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外延。五是继续加大对镇村两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我旗的6个苏木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全部为近400平方米的标准文化站。下一步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各基层文化站的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使文化站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向村级延伸,建设一批村级综合文化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草原书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功能作用,把文化食粮送到农牧民的田间地头,让广大农牧民真正汲取文化营养,使文化信息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动力助推器。

(三)进一步打造库伦特色文化品牌。在库伦现有资源条件上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审视,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着力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品牌。一是千方百计让“安代”走出去。我旗的安代艺术在全市、全区都有较高知名度,是一张推介库伦、宣传库伦的文化王牌,如何让安代走出全区,走向全国,一直是我们沉思和探索的课题。2009年我旗举办的中国库伦首届安代文化艺术节为打造安代品牌文化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今年,我们将向上申报区级安代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目前申报文本已编制完成,正在等待上级文化部门审阅。初步估计项目完成后,拟投入资金6000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建设安代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另投入资金6000万元。通过上述两个项目的申报建设,进一步打响安代品牌,拉动文化产业建设。二是利用工艺制品宣传库伦,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安代、荞麦、布鲁、宗教等具有库伦特色的主题文化进行重点研究开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并将其打造成品牌,推向市场。目前正在委托一家公司制作布鲁工艺品,样品已经完成,正在请专家和领导评审。另外我们打算以“吉祥安代”雕塑为原形制作旅游工艺品,其内含的安代、宗教和库伦地域的文化元素将成为我旗旅游文化产品生产的一大亮点。同时,积极申报布鲁文化艺术之乡、荞麦文化艺术之乡、蒙医蒙药之乡和根艺之乡。三是通过生产影视艺术作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今年由北京十月天文化传媒拍摄,片长90分钟,由著名蒙古族作家阿古拉泰和白雪林编剧,著名导演杨真执导的《荞麦花开》于9月3日在库伦旗开拍。《荞麦花开》反映了日本遗孤、原库伦一中教师乌云的亲身经历,同时融入了库伦民歌、安代舞、荞麦饮食和蒙医蒙药等诸多民族文化元素,将会在宣传库伦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另外,积极争取资金,拟将库伦民歌《达古拉》改编成一台歌舞剧,通过全新的歌舞艺术手段展现出库伦地域的民俗风情,展现出库伦独特文化的丰厚底蕴。

(四)全力打造宗教文化产业圈。库伦的宗教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在全市、全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强学术研究,大张旗鼓地宣传库伦的宗教文化。一是积极争取资金计划继续实施三大寺保护修缮工程,包括兴源寺院内西侧老爷庙(财神庙)、东西厢殿及山门殿复建工程、福缘寺维修及三大寺二期工程扫尾和环境整治等工程。二是围绕宗教文化排演好查玛舞、安代舞等,实施“特色剧场天天演”工程。使游客在观光旅游的同时通过艺术的手段领略库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将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又一旅游热点,彻底改变“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问题。

(五)发挥地区优势,搞活做大旅游产业。将以“三大寺”为核心,进一步搞活沙漠旅游项目,积极创建4A级旅游景区,形成东接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接山峰沟壑、北接草原沙漠,西接沙湖荷花的旅游资源布局。通过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弘扬特色文化,最终打造一个以历史为脉络,以宗教文化为主体,以古城区“三大寺”为核心的旅游精品区,进一步拉动全旗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一个三产联动、和谐协调、互动共赢的产业格局。

(六)激活体制,不断推进文化市场建设。整合文化资源,加大执法力度。将过去的文物、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方面的执法功能集于一体成立全旗文化综合执法大队,重新拟定编制,明确职责。同时,鼓励发展文化中介,大力发展文化经纪机构的文化经纪人,组建各类文化产业组织,不断培育新的市场竞争主体。

(七)做好综治、维稳、平安创建工作。广播电视台做好法制宣传、安全播出工作。做好广播电视稽查工作,扫黄打非工作、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设臵社会稳定评估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及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做好互联网建设管理。

第四篇:商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商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

“十二五”发展思路

2010年11月

“十一五”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扩内需、保增速、抓项目、求发展”,以工业强县、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为抓手,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狠抓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开辟新兴市场,稳步推进家电下乡工程和万村千乡工作,商务工作成效显著,现将近几年来商务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招商引资

十一五期间,共签订招商引资意向、协议、合同项目#个,合同引资#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亿元,五年增幅分别为#%、#%、#%、#%。、#%每年到位资金在上年基础上净增#个亿以上。今年截止到11月底共引进项目#个,合同引资#万元,实际到位资金达#万元,同比增长#%,占州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的#%。虽然近几年来在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下已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招商引资的步伐,但是我局自今年以来正积极探索从东部和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应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我县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外经外贸工作

1、截止今年11月底全县共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和备案注册企业#家,其中常年开展对外贸易并有较大业绩的有####家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县大部门外贸企业已经开始开展自营进出口贸易。

三、内贸工作

1、“成品油”安全排查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正确指导下,为了消除成品油安全隐患,我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每年在分管商务的副县长的带领下,局班子成员与安监局主要负责人配合到全县所有加油点检查,排除“成品油”安全隐患。

2、定点屠宰监管日渐规范

“十一五”期间为了搞好生猪定点屠宰厂基础建设及标准化升级,防止和避免肉产品注水及病害猪流入市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在县级领导的重视下,我局督促屠宰场加快技术进步,推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和品牌化经营,强化定点屠宰企业出厂肉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同时要求屠宰场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由于实行“一票制”统一纳税收费和多部门强有力的联合执法,杜绝了逃、漏税费,取得了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万村千乡”、“家电下乡”,惠农千万家

为发展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十一五”期间国家商务部实施了“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市场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把家电下乡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这几年以来,我县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工程建设,我局多次下乡与农民朋友直接沟通,了解最新动态,掌握农民购买心理与购买力度,使家乡下乡产品不断完善其机制,从而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信任和支持。现“万村千乡”工程,基本完成乡镇农家店#余家;“家电下乡”工程,完成备案已有#家,销售达到#台(件),销售总金额达到#万元,农民实得补贴#万元。惠农政策,进展超过预计,来势喜人。十二五发展规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局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组。经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精心论证,并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了泸溪县商务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将规划上报,请予审定: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引外资、扩内需、促出口、保增长”不断创新商务工作机制,不断突出以商招商,强化物流项目建设,完善城区市场功能配套,提高服务业水平。以全面激活农村市场消费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等工作。通过强化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和城区商业区建设;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培育新型服务行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商贸流通企业;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酒类流通及生猪定点屠宰市场秩序,净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二、总的目标

“十二五”期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出口达#万美元,年均增长20%;利用外资#万美元,年均增长20%。未来五年,编制我县商务网点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总量达30万平方米。实现生产服务行业与生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市场体系。到2015年,成品油、生猪定点屠宰、酒类等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市场税收大幅增加。

三、工作重点

一是制订成品油“十二五”零售体系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道路建设与改造迅猛发展。到“十二五”末期,车辆拥有量预计年增长15%,成品油销售量预计年增长15%。“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加油站9座。其分布为 :城区#座、国省道#座、县乡道#座。

二是加强屠宰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屠宰场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宰杀率。加强乡镇中心屠宰场的辐射能力,缩减乡镇屠宰点,强化冷鲜肉市场监管,生猪定点屠宰率城区100%,乡镇达98%以上。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生猪定点屠宰量年5万头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屠宰。

三是着力搞好外贸自营出口。在调结构、保增长的前提下,“十二五”期间,新增外贸出口企业10家,培育扶持龙头出口企业2~3家。工作重点着力于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组织鼓励县域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督促、帮助进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沪洽周、湘商大会等国内知名会展及各种境外会展。积极打造我县农产品品牌,创造我县出口特色。力争“十二五”期末,我县外贸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利用外资突破1000万美元。鼓励支持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国外企业合作,逐步做好外派劳务等工作。

四是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利用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新型经营方式,整合商贸流通资源,全面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同时,结合我县县情,重点走农工商联合经营、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培育发展1~2家大型流通骨干企业、3~4家大型专业市场。改造和完善3~4家集贸市场,配套城乡一体化销售网络。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为抓手,着力打造扩大内需,全面激活我县农村市场,着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着力打造以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物流中心。

五是加强商务综合执法。“十二五”期间要把商务综合执法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强酒类管理,对全县各批发企业、名酒店铺、商场超市等场所进行监管,消除监管“盲点”,杜绝管理漏洞,严禁不合格酒产品进入市场,让群众喝上“放心酒”;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以及销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等违法行为,规范定点屠宰市场,让群众吃上“放心肉”;打击成品油超范围经营、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取缔无证经营,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加油站点,保障成品油市场安全稳定运营。切实转变商务管理职能,履行市场管理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全局,以工业强县、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服务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战略,全县商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十一五”工作实施情况

(一)招商引资完成情况

五年来,全县累计引进内资19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839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51.9%、126.1%。累计引进规模以上项目150多个,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70余个。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及项目建设逐步迈入快车道。利用外资连续三年在全省保持较高位次,招商引资考核连续三年在全市位居第一名,招商引资工作已逐步由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五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呈现显著特点:

一是工业强县战略成效突出。2007年全县二产总量首次超越一产。在新引进项目的构成中,工业类项目已占到总量的70%,工业项目利用外资总量最大,增长最快。工业强县战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实施,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

二是¬园区建设全面提升。扎实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坚持举全县之力加快县开发区和六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县开发区二期基础建设全面启动并基本完成,初步完善了配套设施,力争达到“七通一平”;濉溪、刘桥、百善、临涣、南坪、韩村六个工业集中区定位明确、建设速度较快,力争达到“五通一平”。全县“一区多园”的载体格局已经形成,园区已日益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是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矿产采选及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针纺服装、铝业、食品及服务业等几大主导产业,产业定位的明确促进了产业的形成和集聚,有利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四是大项目牵动作用日益凸现。一大批投资额度超5000万元的项目,如口子酒业、芳萍纺织、奥瑞化工、太平选矿等60余个相继开工并建设。雨润食品、银丰新型铝材、徐楼选矿、鑫丰水泥、天科机电等30多个大项目已竣工投产。大项目总量占到同期招商引资总量的70%以上,大项目已成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是招商引资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先后制定完善招商引资绩效奖惩考核奖励办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任务分解,提出了产业发展方向,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机制保障。全民招商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外派驻点招商小分队(组),招商队伍日渐强大,专业招商初见端倪。通过几年来的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基础更加扎实,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有效推进机制。

(二)服务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对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6.2亿元,年均增长17.4%。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0亿元,平均增长11.5%,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在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预计建设农家店700家,配送中心10家,交易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物流基地等10家,使社会消费品进万家,有效促进农村产品进城,初步形成大市场、大物流、大发展的繁荣景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交通、邮政、农网改造等快速发展,为工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商贸流通加快业态调整,促进市场繁荣,拉动内需明显。房地产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突出显现;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增强,运行机制加快转换,服务业面向社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走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外贸进出口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总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预计“十一五”全县进出口总量累计达10691万美元(其中2006出口2826万美元,为我县历年出口之最),年均增长37.5%。“十一五”期间外贸进出口特点显著:

一是外贸进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外贸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五年来,积极培育进出口主体,我县外贸主体从“十五”末的5家增加至40家,增长了8倍。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由“十五”末的4家增加至13家,增长了3倍多。分别是福瑞祺食品、同兴食品、灵龙管业、博亚精工、伊索工贸、巨成化工、矿山机械、元通水处理等8家生产企业(其中福瑞祺食品为安徽省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吉龙进出口(现已停业)、金沙进出口、徽元进出口等3家外贸公司,力普拉斯电源制品(美国)、万新时装(德国)2家“三资企业”。我县进出口由专业外贸公司为主转变为自营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贸公司为辅的局面,改善了我县进出口主体结构,推进了外贸主体多元化发展。

二是外贸出口商品种类增多,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长期以来,东宁县主要以外贸公司代理的厢包、玩具、饰品、服装鞋帽、化工、机电等9类50多个品种为主,地产品仅北方玩具生产的毛绒玩具、伊索工贸生产的粘土软陶饰品,出口量很少,没有形成规模。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企业的不断入驻,东宁县的出口商品已达11大类80多个品种,主要出口商品已形成以脱水蔬菜、饰物小工艺品、水暖器材、机械产品、化工产品、蓄电池、铝箔等地产品为主导的出口产业,商品种类增多,商品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是外贸进出口工作稳步发展,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形成。“十一五”以来,我县加大对外贸易工作力度,强化服务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县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意识增强,通过 “走出去”,广泛参加境内外各种展览、展销会;利用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县商品已出口到世界亚、非、拉、北美洲以及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也从单一靠专业外贸公司代理出口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贸易多元化促进了我县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虽然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及吉龙专业外贸公司停业(吉龙公司原一直是县里的出口大户,其出口约占全县出口的90%以上)等因素影响,出口量较往年有很大回落,但同往年相比,对外贸易在质上较往年有了很大提升,地产品出口占全年总出口额的90%以上,同往年相比增长了3倍左右,改变了近年来我县地产品出口一直极低的状况。总体来说,“十一五”我县对外贸易无论在量和质上都实现了飞跃,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然形成。

二、“十二五”工作初步构想

(一)招商引资

总体思路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要继续以“工业强县”为主线,突出产业招商,强化项目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完善园区配套,加强绩效考核,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质量新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实绩将以每年15—20%递增,五年累计引进内资500亿元、外资31300万美元。基本形成几个支柱性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

工作重点:一是加快产业推进。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动向,对接重点区域和企业,制定产业推进政策,做好产业招商工作,积极促进矿产采选及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针纺服装、铝业、食品及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形成。

二是完善园区配套。加快园区硬件建设,县开发区和6个乡镇工业项目区要加强建成区的完善配套,提高项目承载能力。继续实行对乡镇工业项目区基础建设及重点项目用地差价补贴70%政策。进一步清理并下放审批权限,建立健全园区服务跟踪协调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专业招商,派驻若干个专业招商小组,加强驻点招商。招商活动招商,各园区、县直招商团及乡镇均分别举办不同规模的专题活动。加强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委托招商。加强项目信息的储备和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招商的质量和成功率。

四是推进瓶颈突破。加强银企对接,努力扩大金融贷款范围,推进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成立壮大,提高融资能力。加强土地收储,加快土地置换,用地指标向园区工业项目倾向。加快直供热(气)、直供电及开发区电镀、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建设。加强用工培训,保障企业发展需要。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落地项目的服务力度。在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代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强化外商投诉的协调处理工作。全面加强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全社会评议机关活动,改进机关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发展的效率和能力。

六是加强工作考核。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落实责任制,加强督查、调度,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奖励和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用更高的热情和更硬的作风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服务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结构做出重大调整,确立了工业强县战略发展思路,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国际背景下,我县服务业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严重受挫,国家及时调整结构,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给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二是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我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33%,发达的城市占到5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还有20个百分点增长空间。如果我县服务业能提高10个百分点,“十二五”末期服务业增加值就能增加15个亿以上。这样服务业就形成了我县支柱产业地位。三是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必将创造更多的服务业需求。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矿企业、大项目的落户,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大量转移到中心城镇,服务业需求必将增加。服务业发展必将加快。

总体思路和目标:树立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业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扩大总量促进就业,方便居民生活为目标;以扩大农村消费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强化中心城区带动作用,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和城市商业圈建设,努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服务行业,发展地方特色商贸流通、餐饮等服务业,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6亿元,年均增长18.6%,服务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5%—20%。到2015年,改造和新建各类市场10家,新增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城市商业圈面积扩大50平方公里;实现产业结构及服务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实现生产服务行业与生活服务行业协调发展;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满足城乡人民需要的市场体系、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服务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市场监管和服务的长效机制。

工作重点:一是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要积极运用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新型经营方式,整合商贸流通资源,全面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商贸流通业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走农工商联合经营,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培育发展3-5家大型流通骨干企业,10家大型专业市场,改造和完善10家集贸市场,完善了城乡一体化销售网络。着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培育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物流板块,以百善为中心的食品深加工产品物流板块,以南坪为中心的粮食物流板块,以韩村为中心的煤焦化产品四大物流板块,初步构建县城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框架。二是强化中心城区带动作用。濉溪远期城市规划建设用地40.06方公里,人口33.5万人,老城、新城、河西新区三大块。30年来,城区商业服务设施,发展缓慢。从濉溪服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改造老城区,完善新城区,开发河西新区,升城市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带动作用。一是改造老城区,盘活老城商业资源,老城石板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修复改造商业一 条街,乾隆湖自然环境优越,拟建设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一体化服务中心。二是完善新城区服务功能,对百货公司、饮服公司、苏果超市、影剧院、口子商贸城以及新城幼儿园地块和三车队地块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城市品位。三是科学规划河西新区商业模块,本着高起点、高规格、高投入进行规划开发建设。四是规范商业街经营,实施控制性经营服务范围。改变现在散乱无序经营行为。

三是大力发展餐饮,社区服务业。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餐饮服务业要与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社区为组织形式,合理布局、分散经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行业结构合理,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技能规范的服务体系。

四是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充分挖掘我县历史、人文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构建以生态为主题的游泳产业。濉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千年古镇石板街,随唐大运河遗址,临涣古城2000多年历史,双堆淮海战役主战场等资源开发潜力极大。按照“依托资源、注重开发、突出特色”的思路,构建休闲旅游区,红色旅游区,名胜古迹旅游区。积极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开拓客源市场,丰富旅游内涵。

五是积极做好农村服务业发展。农村服务业要适应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要求,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交通运输、科技服务、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服务组织,推进农资农技、农业科技、金融保险、农民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建设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等六大体系。三是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服务业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及失地农民整体搬迁,农村人口逐步转移中心集镇和新村居住。中心集镇及新村的规划发展和服务设施、服务功能很不完善,需要地方政府加强指导。凡新村入住人口达到3万人口的,需要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服务设施、服务业态布局,纳入规划之中。

(三)外贸进出口

总体思路和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县外贸进出口工作将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实力,壮大自己,在全县形成自营生产企业、三资企业、外贸企业三路大军齐上,共同发展的局面。预计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8.2%,到2015年争取全年出口5000万美元,“十二五”进出口总量达到17000万美元。

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近年来,产业转移来我县的外向型企业不断增加,这些企业将成为我县今后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我县应出台具体进出口政策措施,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发展我县外向型经济。

二是进一步培育进出口载体,壮大外贸经营主体队伍。加大对民资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三资”企业的培育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办理外贸经营备案手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县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70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到25家,比“十一五”末增长约2倍。从而进一步改善我县出口主体结构,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督促、帮助进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以及各种境外展会。引导企业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开拓战略,在传统市场的开拓上加大深度,大力开发有潜力市场,如东盟、独联体、拉美和非洲市场,力争在这些市场出口方面有新的突破。四是进一步扶持地产品出口,扩大进出口规模。结合我县实际,巩固、扶持脱水蔬菜、饰物小工艺品、水暖器材、蓄电池、铝箔等为代表的地产品的出口,粮食、畜禽加工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煤化工、电子、服装等主导出口产业,增强品牌和质量意识,努力打造我县知名品牌,创造我县外贸出口特色,培植行业出口龙头企业,提高我县地产品发展与竞争能力,实现我县外贸出口质的突破,推进我县开放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第五篇: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思路

册亨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关于“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工作总结和 “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2006年以来,文体旅广电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认真组织落实,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入手,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的指导思想,以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出发点,为我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全县的文体 旅广电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现将“十一〃五”时期 及2010年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工作开展情况

(一)“十一〃五”期间文体旅广电事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县委构建“山水册页、幸福亨通”和谐册亨的总体目标,全局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紧紧围绕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事业这个中心,统一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在此期间,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建设、173个村农村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建设、31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73个村农家书屋建设、989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1)文化工作成效显著

在“十一〃五”期间,我县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每年春节、元旦、国庆、民族节日期间,均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组织排练文艺节目,深入乡镇开展移民政策宣传、“三下乡”演出;组织开展“册亨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艺晚会;组织节目参加全省“多彩贵州”舞蹈大赛、贵州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贵州省第四届民族文艺汇演、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水墨金州”黔西南州旅游推介演出,参加北京奥运会期间我省组织的“山花烂漫”贵州民族文化专场演出等多项大型演出均获得好成绩,深入农村、社区、学校进行文化艺术辅导和排练工作,为弘扬和宣传册亨布依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9年,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排演布依族现生态歌剧《利悠热谐谐》并获成功,这为大力挖掘、弘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中国〃册亨2010布依文化年活动”在我县成功举办,我局按活动组委会安排,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组织实施,使迎宾仪式、文艺展演、布依情歌大赛三项活动主体内容 2 取得圆满成功。为全县人民送上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风情节。

“十一〃五”期间,册亨“布依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布依族服饰”、“蓝靛制作工艺”“布依勒浪”、“布依三月三”、“布依转场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文物保护、图书管理、电影放影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文物保护工作。自2006年起,我局先后争取省级资金3万元,县级资金22万元,用于文物管理保护工作,包括展厅装修、田野调查及文物征集工作。2010年,借助我县举办布依文化年活动这一平台,开办了册亨县布依族博物馆,新征集文物400余件。目前,馆藏文物达到600余件,从开放参观到现在,一度受到各界领导、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对我县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五年来,我局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73人(次),出运车辆112台(次),检查书店、书摊(点)133户、音像市场68户(次)、印刷业78家(次)、网吧331家(次),共查缴非法出版物7325册,盗版音像制品9224张(盒),取缔游商地摊25个。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检查共33次。

(2)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意识,促进我县体育事业的发展。举办册亨县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新农村杯篮球赛、“信合杯”篮球赛、“教师杯” 篮球赛、“沃特杯”篮球赛等大型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千人健步走 “全民健身日”活动、迎新年登高活动,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组织县老年大学参加全州“纪念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秧歌、太极拳比赛,组队参加全州中国“彩票杯”游泳锦标赛和田径比赛,参加全州首届体育运动会,参加全州新农村杯篮球赛等多项体育活动均获好成绩。

(3)广播电视工作蓬勃发展

一是新闻宣传工作:坚持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共制作《册亨新闻》780期4900条,制作专题片45个。被省电视台采用稿件30条,省电台采用稿件20条,州电视台用稿520条,州广播电台用稿30条。围绕我县各时期的重点工作,开辟了“两基”复查、“普实”验收,“整脏治乱”曝光台,“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我为册亨发展献良策”,“乡镇领导谈科学发展”,“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专栏节目,为宣传册亨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二是“村村通”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县完成989个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任务,解决了广大边远山区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县广播覆盖率从“十〃五”期间的78.15%提高到95.21%,电视覆盖率从“十〃五”期间的82.45%提高到94.45%。

(四)较好地完成了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党章教育活动,在全局营造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十一五”学习的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精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通过专题辅导、上党课、看录像等方式组织学习。三是如火如荼开展创先争优暨学建活动。制定中心创先争优和学建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专题讲座。局党组和21名党员都结合实际,作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规章制度,加强了安全、保卫、防火、防盗及保密教育,加强检查督促和日常防范,成功创建为平安单位。五是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政风和行风”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活动,使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六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事故发生。七是积极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按照县政府普法办“五五”普法工作要求,组织职工全员参加每年“五五”普法考试,因学习认真、组织严密,五年来参考职工考试成绩均为合格。八是整脏治乱工作。通过全局上下不懈努力,我局“整脏治乱”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许多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县级标准。确保了“满意在册亨”、“整脏治乱”、网吧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九是依法行政工作。我局坚持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文化行政执 5 法工作,提高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设施落后,要更多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困难;

(2)广播电视办公设备落后,宣传工作上质量上水平有一定的难度;

(3)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人员知识更新力度慢,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4)由于缺少工作经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201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事业工作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1)乡镇综合文化站:我县2009年获准投入建设的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总投入336万元,总建筑面积4218.2平方米;其中:中央补助280万元,省、州责成县级自行匹配56万元。目前,14个乡镇中13个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待室内装饰验收即可交付使用。达央乡乡镇综合文化站因地理环境因素制约,气候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但通过努力,现一层已开始砌墙。

(2)我县已于2010年初对全县2个社区、1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23个行政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的建设计划向州文化局 申报,待州局向上级报批即可投入建设。

(3)图书馆设备购臵我县已于2009年以前全部购臵到位,我县文化馆因无专用楼,故设备采购未在计划内。

(4)农家书屋。一是我县农家书屋于2007年实施以来,目前已完成73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其中2008年完成2个;2009年完成31个;2010年完成40个。各项目点设备已到位并安装使用,包括阅览桌、椅子、书架共657件(其中桌子73张,椅子438张,书架146个);图书共计128467万册,各项目点均已分类上架并流通。2010年7月,我局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对全县73个农家书屋建设项目点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抽查项目点都按照全省统一标准进行安装并挂牌,各检查内容均为合格。目前,全县73个农家书屋都已对外开放。二是新建农家书屋的选点、申报工作。按全县整合后的123个行政村进行分报的农家书屋(已实施完成73个),剩余50个农家书屋建设项目点的选点、申报已于2010年3月完成,有望2011年5月份设备全部到位。

2、文化市场管理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培训执法人员和从业人员6次45人次;

(2)认真开展明查暗访工作。我局始终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倡导行业自律,强调守法、文明、安全经营。通过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坚决遏制盗版势头,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截止12月14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7人(次),出运车辆21台(次),检查书店、书摊(点)22户、音像市场11户(次)、印刷业15家(次)、网吧56家(次),共查缴非法 出版物1065册,盗版音像制品1287张(盒),取缔游商地摊3个。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检查共6次。

(3)组织开展好“扫黄打非”工作。加大“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协调“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执法,积极参与了“4.26”知识产权宣传日的宣传活动。

(4)抓好文化市场审批、换证工作;

3、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一是项目申报工作。已列入我局“十二五”规划并上报。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完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补助经费的申报,包括布依戏、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转场舞、布依“勒浪”、蓝靛制作工艺、布依服饰。三是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四是2010年至今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共3人。

4、文物工作

一是文物普查工作。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始以来,我局及时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多次深入全县14个乡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今年3月,该项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为合格单位(有省检查组验收结论);二是文物安全和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健全,按照要求归档并上墙,工作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增加了文物管理所公益性岗位人员1名,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旅游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旅游规划方案进入中期评审阶段,我局“十二〃五”中旅游规划已按程序上报审批。

(三)体育工作

1、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意识,促进我县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是协助县妇联成功举行“三八”节活动,开展了“踩气球”“双人绑腿走”等趣味体育活动;二是组织人员参加黔西南州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测试员的培训工作,并圆满完成在册亨县定点受测人员936人的样本量;三是联合县总工会开展册亨县“抗大旱、保民生、庆五

一、促和谐”第六届全县职工拔河锦标赛。

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作为我局具体实施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安泽为组长的领导小组。2010年上半年,我局与12个乡镇14个项目村签定合同,截止11月底,14个项目村有13个项目村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者楼镇红旗村已开工。

(四)广播电影电视工作

1、已完成“十一五”期间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共16958套)安装和录入工作。2010年10月中旬完成自检自验工作,并于12月初接受了州局实地验收;

2、已于2010年初完成“十二五”20户以下通电“盲村”户户通广播电视摸底及上报工作;

3、拟在冗渡、者楼试点建设乡镇调频(紧急)广播建设方案已完成,目前,已进入组织邀标阶段。

4、无线发射台(站)管理到位,按要求转播运转正常,应急措施完善,安全传输节目;

5、认真开展好广播影视行政执法工作;

6、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因我县选送学习培训的第一期(8名)公益电影放映员没有实力向州电影院线公司支付每人8000元的押金而放弃签约,导致我县重新选派放映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协调和争取,至九月份才办理完成6套放映设备签约工作,虽起步晚,工作相对滞后,但通过努力目前已完成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年任务数(2200场)的91%(2000场),力争年末完成放映任务。

7、广播电视台工作。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历史重灾,这一年也是册亨县电视台历经磨励的一年,从大旱之初,全台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先后制作采访我县旱情,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应对旱灾的报道和“7〃21”水灾报道。

今年共制作新闻298期,1264条,专题6个,其中,上中央电视台新闻10条,贵州新闻联播16条,新华网6条,黔西南新闻124条,黔西南广播电台108条。5至7月完成了《新闻荟萃》平台的演播室装修、记者招考、设备采购。11月完成了布依文化年活动的宣传报道。

8、安全播出工作:县广播电视台、板年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广电网络分公司认真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对值班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值班人员的责任意识,发射、转播节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截止目前,未发生安全播出事故。

(五)其他工作任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禁毒、防范和处理邪教、消防、安全、整脏治乱、依法行政等工作,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局各工作部门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局领导重视,具体工作由专人抓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按要求全面完成。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经费紧张,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很困难;

2、体育设施简陋,无活动场地,要开展体育活动很困难;

3、板年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由于不通公路,缺乏饮用水,工作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在编人员仅1名,不符合广电安全播出“双人一岗”或“二班倒”“三班倒”的安全播出值班要求;

4、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任务重,目前,无专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维护困难,工作开展难度大;

5、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十二·五”总体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及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和册亨县委县政府构建“山水册页、幸福亨通”和谐册亨的总体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文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总体工作思路、主要工作目标

1、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宣传水平,认真做好安全播出工作,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无线覆盖发射工程管理,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2、继续挖掘、保护、整理、传承好我县布依民族民间文化,打造布依民族文化品牌,塑造册亨文化新形象。开发利用我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继续实施和推进“文化带建设”,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条件。

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乡镇、社区、学校指导开展文化活动。

4、加强文物管理、保护工作,加大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力度,使我县更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5、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和健全文化市场、广播电视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意识,提高执法队伍的权威性。

6、多形式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发扬光大民族民间体育运动。

7、加快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使干部职工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发展需要。

8、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全县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好的文化体育娱乐场所。

9、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图书管理服务工作和电影放映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10、组织册亨县“幸福亨通”艺术团,深入乡镇、社区、学 校开展各种政策宣传,充分发挥艺术团的作用,为更好、更快实现“山水册页、幸福亨通”的和谐新册亨目标作贡献。

11、继续抓好各目标绩效考核责任状中的各项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四、2011年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促进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县委构建“山水册页、幸福亨通”和谐册亨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体设施建设步伐,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我县的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工作

1、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抓紧谋划全县文化项目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县文化馆综合楼项目建设,组织项目编报工作。二是完成社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前期规划。三是完成剩余5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四是完善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提高综合文化站的服务功能,更好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

2、组织开展群文活动。组织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以“三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基层开展自发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3、继续抓好基层文艺骨干培训活动,做好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挖掘,积极打造基层文艺团队。

4、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申报工作,着重面向基层做 好非遗申报的摸底工作。

5、进一步理清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6、积极做好我县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确保我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体育工作

1、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申报全民健身场馆项目,同时,完成农民体育场地建设工程2011年建设任务。

2、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各乡镇办、社会团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3、继续做好我县体育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指导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积极组建基层各类体育健身队伍。

(三)广电工作

1、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有线电视信号的安全播出。

2、继续组织实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3、完成2011年20户以下通电村“村村通”卫星数字电视工程建设任务。

4、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申报板年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台)升级与更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通站公路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

5、继续做好乡镇村、组“应急指挥系统”暨小调频广播建设工程规划工作。

(四)旅游工作

充分发挥“山、水、林、洞”的资源优势,突出人文、生态、度假特色,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发,高品位建设,坚持走建设精品景区的路子,全面完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五)其他工作

1、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禁毒、防范和处理邪教、消防、安全、整脏治乱、依法行政等工作。完成好县委、县人民政府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册亨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下载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卫生发展及十二五规划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思路

    包河财政“十一五”工作总结 暨“十二五”工作思路汇报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下,全区各级财政部门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十二五规划思路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幸福村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幸福村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一、基本情况 幸福村位于层台镇西北方向,距层台镇15公里,村内无矿产资源,无工矿企业,只有独特的林木,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纯农乡......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转龙镇2006年——2011年工作 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转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特色和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十一......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霍林河街道“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霍林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立了霍林河街道“十二五”的工作思路,即以招商引资、加快开发改造辖......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变经济......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赵湾水库管理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赵湾水库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

    十二五发展思路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和“十二五”发展思路 从2010年到2015年,昆明高新区的发展思路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