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
首先,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 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记得 美国有一所中学每年都会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且他他们的学生最后很多都成就斐然,有个记者去调查采访,当问及校长为何他可以 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时?校长笑道,“因为我们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原来在他的学校读书,如果想要毕业的话,不仅需要各门成绩都达标,还有一点额外的要求就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乐器,这就是他们的秘诀,很简单,但是很科学,因为他们懂得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啊!音乐能让人变得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这对一个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尔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音乐与空间作业的表现》的文章,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论证了听莫
扎特音乐能够促进人的空间技巧。劳舍尔说,他邀请大学生听音乐,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某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一发现激起了公众对莫扎特音乐的热情,虽然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这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 效应”。
现实中,音乐对人的智慧的开发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前任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他的《音乐笔谈》一书中,谈到在接见香港汇丰银行
总经理时,总经理向他介绍汇丰银行招聘专业人才时,同时也招进一些音乐艺术人才,然后加以专业训练,结果这些人在同样工作岗位
上往往比本专业的人员还出色。他还谈到,爱尔兰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国家,同时也是软件大国。
这就是音乐,一把开启人的智慧的钥匙!
其次,音乐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雅正和谐的音声,对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就像是千年积雪融化的雪水,干净无暇,纯洁无比,聆听音乐就仿佛沐浴在这纯净的冰水之中一样,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陶冶。当你忘我的融入到音乐中时,就仿佛身处仙境一样,使自己变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珍贵的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就很重视音乐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响力。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又说,学习“乐”可以陶冶内心,那末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即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乐记》中对音乐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风易俗也有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见古人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强调以美好和顺的音乐教育人民弃恶扬善,回归纯朴之道。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论中特别强调听觉对人的影响,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说。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谈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伟人都在用自己的领悟向大家阐述着音乐的魅力,音乐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净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一首好歌,一曲好乐,可以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使人产生激昂斗志;《命运》使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我的祖国》,使人热爱祖国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时代》,敦促人们快马加鞭追赶新时代的步伐„„音乐欣赏的作用在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并使人从中汲取激情和前进的动力。而且音乐还能提高人的审美认知能力。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高尔基说过;“照人的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乐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审美的观念及其与别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审美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审美意义即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是对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认识,这也就是音乐审美的功能。就像人们能接受小夜曲所赋予的思念,复调音乐创造的对话,奏鸣曲表达的矛盾、交响乐寓意的哲理一样,大多都是这种审美功能作用下的结果。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艺术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多种形式对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挖掘和培养,从而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发挥其特色鲜明的教育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具有科学的审美观,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现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但是,这仅仅是停留于乐谱上的成果,仅仅是一度创作。演唱(奏)音乐作品的过程是二度创作。听者对音乐欣赏感受及领悟是三度创作。鉴于音乐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创作”和“三度作”的审美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音乐艺术既不能像文学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音乐艺术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它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它运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感动着人的心灵,让人感受着音乐的轻抚,唤起人们情感和强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使人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使人的审美观得到了发展,使人增加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乐在促进交流和表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具有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音乐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呢?是传递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快慢,还是传递音响带给我们的联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音乐并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表达的功能,无论是表达感情、思想,还是文化,这种表达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产生某一特定音乐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离开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语言脱离了它的语境,失去了表达、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电影《还上钢琴师》来说吧!他是横跨七大洋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她战胜了爵士乐的创始人,他演奏着天籁般的音乐。主人公1900自己说过: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音乐的无限,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他在键盘上表现着音乐的无限也是表现着他的无限,钢琴就像是他的一张嘴,讲述着他的内心,透过那一个个乐符,可以看见他那跳动的心。当他看到那个心爱的女孩时,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欲说还休的无奈,他的一曲钢琴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应者他的一切。他用琴与其他人交流,用琴表达着他的思想,内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证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们就是在用音乐来交流思想,用音乐来感受灵魂。音乐好似一张演讲者的嘴,表达着种种思想,与人交流着种种体会。最后音乐能很好的放松一个人的身心。生活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于是休闲成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东西。音乐就像舒缓剂,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聆听一下,就仿佛清晨置身于广阔的森林里一样,全身从外到内渗透着新鲜的气息,人的神经即刻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
最现实的就是现实,每天的长时间的学习,就会发现思维僵化,人也变得迟钝,这是停下手头的工作学习,来一段轻音乐,顿时会发现紧绷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人也变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失眠。有人就会提建议,睡前听点音乐,无疑这是很有效果的,屡试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压力面前人回变得紧张,神经就是紧的,音乐就像一双轻抚的手,给你按摩,把你的紧绷的思维慢慢的揉开,把你的血管软化,让新鲜的氧气运转在整个身体里,这样自然人就会安然入睡。
好的音乐,慢慢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样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样自然顺畅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脉动中,而且,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论他的乐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会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种美丽的悲哀。无论在何种心情之下,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会渐渐将你拉入忘却世间喧嚣的缥缈之境。犹如这手中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清烟。视线和身体的重量都会逐渐变得迷离,却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负。可以恣意翱翔。万物合一独我,亦是我为万物的轻盈。在这醒醒醉醉下,美丽的哀伤在心底沉淀、酝酿。好像是游走在梦幻与真实间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够永远停留在这音符止歇之前的缥缈中。哀伤的是,摘下耳机后,我还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个喧嚣的真实的世界中去。做一个被世事所累最终湮灭于世事的红尘过客。如果平淡如风,倒宁愿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静的音乐中,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不断奏鸣于人们的心中。即使历史风化在了虚空中,虚空上空却还可以飘荡着这跨越时空的永恒天籁。
音乐仿佛酷夏的一阵微风,一阵细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人变得舒畅,清爽,使人身心放松!
在这喧嚣的都市里,当你被生活的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时,放上几首乐曲,你会顿生脱离苦海如入仙境的欢欣,放下你周遭的现实,追随古人,你的内心如沐春光会变得明丽开朗起来。孔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音乐,只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流水,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让我们手捧一杯清茶,聆听一首音乐,鉴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意蕴,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成长!
第二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利用身边器材,增强物理趣味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很多实验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效果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那样的器材,或者做了效果也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例如:用日常生活小物品自制一些教学用具来替代教材上实验的器材。这样更能体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讲《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节时,探究骨传声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亲手做做敲音叉的实验,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但由于实验器材---音叉不能达到人手一个,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是就大打折扣了,要每个同学都轮流做又很浪费时间,所以我在讲这课时就琢磨,有没有学生身边的器材可以替代呢?经过研究我发现课本的小实验可以这样改进:(两人一组,然后互换)
1.用一只笔去敲一只铅笔,让同桌听声音。
2.自己堵住耳朵,同桌在用同样的力去敲同一只铅笔,感知声音。
3.自己堵住耳朵,将铅笔咬在口中,同桌在用同样的力去敲同一只铅笔,感知声音。
通过三次实验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骨传声的存在。做完小实验在给学生解答为什么自己趴在被窝感觉很大声的嚼薯片时,在旁边的妈妈却发现不了,随即我们又利用自己都有的牙齿做了小实验:
闭嘴轻叩牙齿直到同桌说听不到声音,自己却能感知较大的声音,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能让每个同学感知骨传声的不同效果。
把音叉换成铅笔,效果一样,器材每人都有,大大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感觉身边处处有物理,只要用心,物理小实验小发明随处可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在教学中发现小实验,使学生爱上物理,爱上科学。
长期用电脑,肩膀、脖子疼,这应该是好多人的职业病,所以按摩就成了爱好,每次回中国,最喜欢的就是去按摩,特别喜欢盲人按摩,在重庆家附近,有一家按摩院,很干净,有好几位盲人按摩师傅,我经常去那里,每次都被按摩院里的盲人师傅那种幽默、乐观感动,每次都受盲人师傅的教育。
(盲人按摩,好多人的最爱)
(一)大客车的眼睛那么大,难怪跑那麽快
跟我按摩的那位盲人师傅姓王,知识还很渊博,在那个按摩院里,看样子还有点权威,他是在13岁时因为眼病成为盲人的,因此,他看见过很多东西,知道世界是多么迷人,他还懂医,只要你愿意,他会告诉你的身体情况,一按到哪个部位,就知道你是否睡眠不好,肠胃不好,其实很多盲人都会说这些,关键是他说得很准,我们开玩笑说在他面前没有秘密,他幽默地说:“你有多少存款我摸不到哈”。
他说起眼病,头头是道,眼病共有一120多种,有先天的,有后天的。
先天育人,从来没有看过世界的样子,这种人,幸福是没有比较,不会产生失明后的失落,但也很不幸,从来没有看到世界有多精彩。
他说,他的一群盲伙伴出去玩的时候,虽然他盲,但还是可以迷迷糊糊看见一些大的东西,所以经常就成了带队,有一次,一个先天就盲的小兄弟,问他巴士是什么样子,有多大? 于是,他就把小兄弟带去看停在车站的巴士,让小兄弟去摸,先摸车身有多长,再感受车门,车灯,当摸到车灯时,小兄弟说:“哎呀,眼睛那么大,难怪跑得那么快。”
虽然他们讲起这事情是以一种谈笑的口气,但是我听起来心里觉得很酸,眼睛湿润。。
(二)如果有人换了你的媳妇,你怎麽知道
(盲人拉琴,用电脑)
去那里几次,跟盲人师傅们都熟了,他们聊天的范围也很广,说到他们的恋爱问题,一按摩的客人问他们:相亲怎么办?
他们说:靠感觉,聊天、还要摸„„
另一客人又问他们假如谎报年龄怎么办,如何知道对方的真实年龄?
王师傅说:一般这样的情况,就把女方往更大的说:“你还怕有四、五十岁了”,一般情况下,女方都怕年龄被说大,一急之下往往会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我才40岁咧,你怎么把我说那么大呢?”
更有趣的问题,有人问他们:如果有人换了你的媳妇儿,你怎么晓得?
众人都说:一摸就晓得„„ 还有人说:听脚步声就知道„„
还有人问:假如打架,是不是很麻烦?你怎么知道她的方位?一盲人说,先把地形侦查好,抓到就不放。。就是四川的歇后语:瞎子把老婆---抓到就不放。
总之他们都有自己的方式,说起这些,他们的脸上是幸福的表情,虽然他们中的很多根本没有机会谈恋爱,更谈不上结婚。。同时,他们很坦然,一点也不忌讳谈瞎的问题。
(三)哪来那麽多盲哥哦
王师傅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是在成都残联举行的一次活动。
1400多位盲人被邀请到一家农家乐。据描绘当时残联租了几十辆大巴,从各个按摩院把他们集中起来。能摸着打麻将的就打麻将,能唱歌的就唱歌,能钓鱼的就钓鱼,什么都不能做的就晒太阳。
吃饭的时候每一桌配两个服务员专门为盲人夹菜盛汤,十分快乐的一天。
回去时还是大巴士“一环路以内的举手!”“二环路以内的举手!”按居住地的路线来送他们回家。
大巴车浩浩荡荡,过路人看见说:哪来那么多盲哥哟?(盲人参加的各项比赛)
就那么一次活动,那么多年过去,说起这件事王师傅还在兴奋,那么感激。
我问:“你们一天到晚怎么那么开心呢?”,王师傅说:“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就要看自己怎样调节,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看到他们对生活幸福快乐,满足,让客人每次去那里身心都很放松。
盲人师傅说:我们是弱势群体,但要自食其力,不然社会看不起,连家里人都看不起;我们要学会满足,自信,还要健康快乐,自己首先得看得起自己,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我们经常抱怨生活,一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与王师傅他们相比,我们很幸运,„„面对他们的开朗和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我觉得很惭愧„„
用心感受花的美丽)
但是可以
(虽然不能看,
第三篇:笑脸,每天都会笑的杂文随笔
都觉得我人随和,好说话,关心人,懂礼貌。经常小时候看到叔叔伯伯阿姨之类的,我就会习惯性的问声好。大些了了,一次跟爸爸聊天,提到一个邻居弟弟,他跟我表弟同岁关系很好。他不怎么叫长辈,看到了也没个笑脸。我爸竟然私自替别人爸妈给他上了一课,说要向长辈问好。我听到的当时,瞬间就很气愤。他是你的谁,谁告诉你一定要这样做才是对的,你有权利干涉别人家的孩子吗?为这事我聊不下去,走了。这是个我有自己独立想法的时候的第一反应。我生气是因为,我知道我每次笑脸相迎时,都是挤出来的笑。我对于他们的唯一认识就是,他们是我长辈,其余什么都不知道。对于正常人来说,笑是什么?看见喜欢,有好感的人才有的反应。内心毫无波澜,面子上全是堆笑!奇怪的是,人们看不见这张笑脸后的东西,或者说,明知道却假装不知道。我不希望小孩子受到我爸爸影响,跟我一样带上一张笑脸生活。我们都知道,照相的时候也会因为笑久了,脸僵。生活中也是这样。
小时候我应该有过,或者一直都有一点心理扭曲。不至于病态,但是确实很混乱的心理和状态。我姐跟我说过,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问题。可能对于小孩子来说,面具太重,但由于不知道怎么反抗,只能任由父母教育。所以童年对于我是有点不堪重负的。记得很深,有段时间,没有原因,看见婴儿一类的孩子,我就会幻想用枕头闷死他们。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我不恨他们,只是想这么做。后来也没跟人说过这事,奇怪的是现在也没有那种奇怪的想法了。
被压抑的性格,在成年之后恢复些了。但没有人知道,我原本的样子是什么。
笑脸,每天都会笑。但,都是符合我目前需要的。
第四篇: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2、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3、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1、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3、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导入(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2、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打开课件,出示课件中的关于人耳结构图,让学生对比
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2)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图,说说为什么耳朵是一个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释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统一。
【说明】在此有条件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一集有关声音在耳中传导的动画,该集动画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图画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有关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五、认识耳的重要性
1、提问:谁来说说耳朵的重要性?
2、让学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师轻声说一些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刚刚自己的感受。【评析】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的角度来感受一下,从而可以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们理解有听力缺陷的人的处境,对他们报以爱心和同情心。教学反思:
第五篇: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知识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知识点
1、人耳的构造:
2、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鼓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3、耳聋: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4、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5、传导障碍,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6、骨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7、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音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8、助听器:功能:助听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超小型的扩音器,把原本听力障碍患者听不到的声音,依照其需求加以扩大,再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将声音送到大脑的听觉中枢而听到声音。
9、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2.人耳在听到声音的过程中,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参与了声音的传导过程。(填器官名称)
3.说一说你知道的听、传声工具。
一、选一选
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二、体验与分析
把铅笔放在嘴里(不要碰到牙齿),轻轻的敲击一下,听一下声音,然后再用牙咬住铅笔,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一练习:
1、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下,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并说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