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中小学人格教育》有感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
七年级四班 李晓鹿
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题记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的感受很深。
父母
父母把我们养大,十分辛苦,我们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要孝敬父母,在父母累的时候,端一杯热水给父母喝,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在父母不舒服时,细心照顾父母.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充满了我们对父母浓浓的爱。
于丹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颗巨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阴下小睡……他爱树,树像父母一样爱着他。时间过得很快,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每天都来树下玩耍了。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注视着树。“来和我玩吧。”树说。“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果实摘下来拿去卖了,这样你就有钱了。”孩子兴奋的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以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很伤心。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很激动。“来和我玩吧。”树说。“我没有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你的房子。”男孩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看到男孩那么高兴,树也非常欣慰。但是男孩从此很久都没回来。树再一次孤独和伤心起来。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欣喜。“来和我玩吧。”树说。“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你就能快乐的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我再也没有苹果了……”树说。“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接着说。“我已经老得爬不动了。”男孩说。“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泪说。“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倚靠,来吧,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男孩坐在树根上,树很高兴,含泪微笑着……
父母,为了来满足子女的要求,可以奉献自己的一生。
人的一生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快乐的、忧伤的、悲哀的……各种各样的人生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做一锅滚烫沸腾白开水,你面前有三锅相同滚烫沸腾白开水,同时把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各自放入三锅沸腾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生鸡蛋将被煮熟变得坚硬;胡萝卜将被煮烂变成一锅胡萝卜泥;而茶叶经过煮泡,舒展了自我,释放了香气,把一锅平淡的白水,变成了香气四溢的香茶。
这就如同生活中的三种人:第一种,像鸡蛋一样,外表包着一层硬壳,内心曾经柔软,经过生活的磨练,更加封闭自我,拒绝与别人融合,最后变成内心坚硬、外表冷漠的人;第二种,像胡萝卜一样,经过生活的改变,逐渐迷失自我,失去了人生发展的方向;第三种,像茶叶一样,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如同人一样,经过生活的历练,与别人不断融合,吸收别人的能量,舒展自已,成就自我,最终也成就了他人。
我想大多数人都想成为第三种,我也如此。这是一种敞开胸怀、真诚接纳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你是选择抱怨、愤恨、内心充满不平,最后变得铁石心肠;还是如胡萝卜,深陷其中,迷失方向,最终丧失自我;还是如茶叶一样,怀着一颗睿智、包容的心,融入生活,融入他人,最后释放自我,同时也成就他人?
这个世界上学习知识故为重要,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
——后记
第二篇:12月11日观中小学人格教育有感
12月21日,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2个主题。
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转过头来看看我,整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
“今天的孩子快乐吗?”这是于丹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家长只追求高分数,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局面。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知道,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是怎么怎么样。但是我现在才知道快乐的学习比刻意的学习更重要。一个孩子怎样来认知自己的生命对他今后的生活也很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在如乐之者。”有爱好,他才会愿意钻研,愿意投入精力。生命乐在其中,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才能完成自己的开发。要知道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孩子应该因才施教,对孩子要进行多元化教育,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如果孩子都变成了一个模式,那世界不是太单调了吗?
现在的社会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过分的溺爱。是现在社会的通病。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社会下发展,不自私、能抵抗外界的承受力、能宽容别人等等....通过今天的观看,让我知道我现在身上的缺点有很多,我要一一的克服。
第三篇:家长观《中小学人格教育》后感悟
家长观《中小学人格教育》后感悟
我和孩子听取了被称为“学术超女”的北师大教授于丹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讲座。于丹老师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和孩子的心。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听后受益匪浅。
孩子,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想和你说说知心话。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我一直甘愿陪着你同忧,忧你的失落,忧你的伤痛,我更愿意陪着你同享阳光,同享成长的收获,同享你的成绩,你的快乐。虽然你还小,难以理解生命,但是我期望缩短你成长过程中混沌的历程,期望你尽早对自己对社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清醒的认识,你也已经可以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严肃而又深刻的话题了,因为我觉得,一个孩子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善通人情世事比他认知知识更重要;滋长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比获取知识和技巧更重要。我想就健全人格、认知自己、责任感、感恩心几方面跟你谈谈,你愿意听听吗?
一、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要培养健康人格。良好的人格包括健康的生理、心理、感恩、责任、忠诚、自制、尊重等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达到和谐的内心状态。一个完善的人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具备善通人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高度的挫折忍受力;一定的学识。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能寻找到生命的快乐和尊严,你愿意对照这些方面尝试探索吗?
学者说,情绪标志着人格成熟的程度,健康的情绪指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理地宣泄、排解、转移和升华。能否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你亟待学习的人生功课。胜不骄,败不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多一点理性,多一点思考,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基本上也反映出对生活的倾向和人生态度。人格健康的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观察敏锐、注意集中、想象丰富、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等心理品质,通过刻苦、严谨的学习过程,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想看到你抱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习有理性、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从而体验愉悦。很难相信,对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整天精神不振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康的。
二、清醒认知自己,以心理健康为依托,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孩子。我想帮助你尽早认知自己的内心,我希望你早一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不要混混沌沌地过每一天。查阅了一些资料,我把它摘抄给你看,你对照一下怎样才是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我愿意伴随着你共同学习,和你一起寻找生命的积极向上的快乐和尊严,寻找最大程度上开发自己的空间,做一个人格健全的成熟的人。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不要用脑子生活得太多,用心生活得太少。当你遇到挫折时不是躲避,而是如何在挫折中修复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也会经历各种冲突、问题、矛盾、挫折和困扰,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做父母的必须首先学会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应付各种困境,其次才能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干预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坚强应对困难,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预测孩子即将遇到的障碍,及时地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预防精神疾病的产生,从而提高你的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地发展。你应该多看别人健康积极的一面,模仿自己按社会标准所树立的能自我认可的形象,模仿别人优秀的品质,逐步形成自己的固定的人格。
我希望看到你成长为一个有正确思想的人,一个努力追求心智成熟、人格完善,受人尊重的人。将来,你才能体验到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情操高尚才更容易抓住幸福。胸怀宽广的人才更容易欣赏他人,他们懂得品味人生,知道人生的多种滋味,人世间的众生百态。
三、于丹教授说,健康的心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比光学习好品行差更重要,作为孩子,感恩具体到生活中,就是正确地对待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珍惜感情,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尊敬老师,与同学和谐相处,尊重同学的人格,关心身边的朋友,学会宽容谦让,体谅他人困难,乐于助人等。
我希望你的情感也能像你的个头一样快快成长起来。或许我有点心急。你面对不良习惯执着的坚持丝毫不被触动的神情又让人多么忧心忡忡,难以触及灵魂的教育又是多么苍白无力,每当家庭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时,我心中双向的打击不亚于你的伤痛。我不想纠错的同时以挫伤你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代价。那个时候,我多么不认可自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感觉到毁灭性的失望,你能体会到吗?理性上是应该尽量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鼓励,培养你自觉向上,但是总不凑效。我明知道一个毛病指正多了会产生暗示效应,就像“贴标签效应”,产生负面的强化,但是这种不能自我认可的做法却被迫执行了一段时间。你还懵懂不安,我不想贻误你。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也不时给你一些空间,让你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感受到爱,等待你自我负责的可能。无论你做了多么不令人满意的事情,我还是无言地陪伴在你身边,用这种责任心让你感受到我的坚持,但愿你别理解为错误的你仍然是家庭的重心。
我不断地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从书中,我懂得良好的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作为中学生最重要的习惯是“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通透人情世事的人一定是一个成熟的人,是懂得感情的人,一个重感情的人,才能懂得感恩,有了感恩的心,才能自觉肩负责任。于丹老师也认为,孩子们最缺的是推己及人之心,现在的教育,缺少发掘孩子内心的能力。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上,其教育影响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我也在不断努力,与你一同成长。做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把爱、信念和美好传递给你以及家人同事朋友,努力让你身心健康积极,让家庭充满朝气和正气。也在努力扮演一个善良、朴素端庄、努力向上、热爱生活的母亲,尽可能地让你受到良好的熏陶。
四、责任心不仅是一种心理品格,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积淀,它是你以后能够立足社会、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至关总要的人格品质。有了责任心,才能成大事。“成功来自责任!”。孩子,老师信任你,同学们相信你,你应该不辜负这些信赖,在事实上担当起这份责任,我一直希望你对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负责,一件事不做则已,一旦承担不要推就依赖,尽己所能把它做好。莫以事小而为之,莫以事小而不为。主动、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哪怕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硬撑也要努力执行好。在不断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你努力了,做好了,就会产生自我认同感和愉悦感,不是吗?孩子,你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不能只体现在被呵护层面上的重要,你渐渐长大了应该学会对家庭负责,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然后走上社会,你才有可能承担起社会责任。
所以我希望你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做事专心,善始善终;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活得有意义。假如你对学习以外的事持有认真负责、勤于钻研的态度,我还担心你对待学习的态度吗?
孩子,虽然你还小,但是已经到了可以谈论“人生”的阶段,一个人,要不断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是人,高等智能人,我们就应该有思想,逐步追求有思想的人生,认清自己,不断探索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明确每个阶段追求的目标。你应该开始知道寻求一种精神愉悦的满足感。当然这要建立在你认知所处环境的追求标准之上,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煞费苦心地能影响就影响你,能影响多少就影响多少,虽然我也有很多不足,在与你磨合的过程中,造成彼此的伤害,但我恳请你要明白,那不是我的初衷,那中间的伤痛我比你更深。如果我不及时帮助你纠正偏知偏行,当事与愿违的事情不断带到人生长河中的时候,你有可能渐渐失去对自己的认可。那将是我看到的最痛苦的局面:内心不和谐,人格分裂,消极遁世。
我希望你更快看透很多事物,圆通周到地处理事物,少走弯路,更多地赢得人们的称赞与肯定。成功带来的,可能只是物质上的财富;成熟带来的,却是精神上的丰厚,所以成熟是追求事业成功的前提。当你健全了为人处事的风格,成功也会来垂青你。
第四篇: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中小学人格教育》读后感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小学人格教育》讲座中指出了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二是独生子女缺少团队精神,三是要教会孩子“推己及人”。
现实生活,很多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这种导向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缺少生活常识,生活能力低下,使孩子在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过程中失去了增长其他能力的机会,变成了学习机器,或高分低能。做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不只是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成长为能对自己负责、进而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谋福利的人,很难想像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能够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于丹教授说朴素的人格胜过知识和技巧是不无道理的。
由于国家为减轻人口压力而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家庭中的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不仅孤单,无法体会手足之情,更因此而养成一些自我中心,不懂关心他人的不好习惯,但这是大环境 原因造成,不能完全责怪孩子的冷漠,作为家长我们所面临的就是如何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爱,而不仅仅是指责。
推及己人更是一种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能力,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无法了解他人的,这些都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端正认识,提高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的能力,从而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懂得体谅和宽恕,正如名作家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从于丹教授的话中,我们知道,教育不只关乎成绩,更关乎孩子真正的成长。作为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认识,并与学校加强沟通,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以便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急燥,不能强加,“推己及孩”,一定要找到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谁也替代不了谁,家长也无法替代孩子,孩子自身的配合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家、校、孩子三方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教育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第五篇: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我们来看看。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1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2 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周六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于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人格、沟通、学习、健康成长问题的
诸多思考和感触。
一、于丹主张教育的根本是快乐的学习,是自我潜力的开发。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操作能力、强健体魄的课程,譬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于丹所谓的工艺教育的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绝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不会做家务,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我想通过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脱节的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同时自我潜力的开发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发展。
二、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就会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还有的子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和父母断绝往来。用古代传统的孝顺理念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全天还难。简单的一个道理:子女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师的观点还有挫折教育,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融合能力。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会前所必备的
素质。但是,我们周围的孩子却令人遗憾的发现,他们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3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电视专题讲座,于丹老师就如何拟定孩子合理的人生目标,及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用实例的方法作了讲解。对于我们平常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是很有帮助的。
孩子不是家长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成员之一,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孩子,重在教他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楷模。家庭是一所没有硬件设施的学校,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从当前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的现状看,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缺失,德育教育成为独生子女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学校携扶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之旅。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4 早上7:15,公共频道播出了于丹老师讲述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进行收看,感悟很多。
“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样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这段话出自于于丹老师,简洁有力的表明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我们学生应该做的,就是要孝敬父母,用节目中的话来说,孝敬就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
在学习方面,首先我们要有兴趣。照样还是用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命乐在其中,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才能完成自己的开发。要知道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孩子应该因材施教,对孩子要进行多元化教育,充分发挥孩子自己的潜能,如果孩子都变成了一种模式,那学习岂不是太单调了。写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式教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老师在听完讲的这些以后,会不会改变教育方式,换换教育方法。
此外,于丹老师还通过讲一些小故事来阐述道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对兄弟俩,两人乘船一起到一个大城市卖瓷砖。结果在路上,因为一场大风暴,瓷砖全都被摔成了碎片。哥哥当即就哭得稀里哗啦,而弟弟则很冷静。去那个大城市考察一番后,发现那个城市里有很多地方在装修。于是,弟弟把瓷器碎片都彻底砸碎,变成一船的马赛克,卖了出去,结果赚了大钱。于丹老师的四岁的女儿都懂得哭是无能的表现,那我们为何还要在挫折面前只会哭呢?要是一遇到挫折就随之堕落,那是绝对不行的。
又返回到刚开始的地方去,于丹老师更关心的那个问题“今天的孩子快乐吗?”“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什么是一种生命快乐呢?”显然,不是上很多很多的兴趣班,有很多很多的辅导课,有好多好多的课外题。这些课程,已经在无形之中给我们学生的心理上增添了重大的压力。所以才会出现,孩子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之说。
那么,最后总结一下。于丹老师此次的讲座,主要分为四项内容:第一:父母应怎样正确认识孩子,如何拟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第二: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让正确引导教育。第三: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第四: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总之,此讲座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