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和丰富起来的。从大学刚出现时培养人才的一维功能,到增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维功能,再到当下增加的文化引领功能,这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对自身功能的调整和充实。高校功能的发挥决定了它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关系
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一种“共生”关系。环顾国际经验,英国诺丁汉大学以“城市建于智慧”为办学理念,其内在涵义就是“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由于它的研发源泉和人才源泉,在其周围形成了“硅谷”;还有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源泉和依托,产生了芝加哥—波士顿128路线高新产业区。在我国,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与海淀区大学群有着直接的共生性。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度已越来越大,两者必然地成为一个有机的共生系统,重视发挥高校的功能及其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首先,高校重视社会服务是“政治论”认识哲学的需要。
在不同认识哲学的支配下,高校的三大职能分别拥有不同的地位及内涵。自从以《莫雷尔土地赠予法》为标志的社会服务职能确立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政治论”哲学居主导的时代。这就决定了高校距离社会越来越近,而这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就决定了社会服务一定是高等学校日趋重要的职能形式。
其次,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效路径和需要。“大学特色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在服务社会中实现的,服务社会是高校特色寻求的有效路径特色恰恰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要素。
再次,社会服务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高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始终与它生存的周围社会发生作用,高校就是在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克拉克〃克尔计算过, 1520年前建立的85个组织,至今还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事情, 其中有70个组织是大学。之所以如此,高校对于社会的价值、功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它能够解释高校历经时代变迁和制度更迭后依然能够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纵观世界,凡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城市总能看到若干著名高校活跃的影子。如伦敦的剑桥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凡是闻名于世的大学总是对所在城
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硅谷。
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社会服务本身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大。从最初的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它生产劳动到立足于为地方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再到今天的通过教学服务旨在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服务的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高校的其他职能当中。在今天,“高校的社会服务就是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发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良好条件,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的旨在促进企业、行业、地区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虽然,今天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得以扩展,但它仍然受制于前两种职能,也就是说,它一定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下的社会服务。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对其他两项职能的延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并受制于其他两项职能。
高校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路径
高校的显性服务路径主要体现于为城市经济社会提供教学服务和科研服务。显性服务功能是高校自觉的功能,是个性功能,它因高校的使命、定位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不同类型高校的经济社会服务体现出路径差异性。我国学者甘晖等人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这样,高校类型与其
服务社会的路径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四乘二的矩阵。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对社会的作用更为直接,其次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对社会作用方式最为间接的是研究型大学。
高校的隐性服务路径有两个:拉动当地经济。大学生作为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高等教育扩招后变得更为明显;涵养城市文化。高校不止作为文化中心,对其所生存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辐射作用;她更作为文化的生成中心,对所生存城市社会的文化具有引领、提升的作用,能够涵养城市文化。
面临的问题
高校生存于一定的城市社会环境中,其隐性作用是自在发挥的,无须人为地创造条件。而其显性功能却只能自觉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之做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不足,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不能得以顺畅地服务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色缺失。作为职能教育的基本载体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的专业设臵存在明显的学科导向性。这体现在高校从招生到培养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方式缺少实践教学或流于形式。我国高校的专业设臵存在普遍的雷同现象,缺少对本地区的地方特色的关照。
能力缺失。我国高校为地方、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的能力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长期以来高校对科技成果的价值
评估,都是主要以获得国家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的高低等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忽略了“市场价值”,这是造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
制度缺失。社会服务职能在我国高校的实践中还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首先,缺少激励政策。在最直接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教师评聘制度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强调,其次是教学,而几乎看不到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和成果的强调和要求。缺少评价制度。已有的评价制度存在严重的“重高深、轻应用”现象。再次,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相应的规划措施。组织制度的缺失造成社会服务在我国很多高校只能停留于号召或口号,而很难得以真正落实。
经费缺失。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我国高校的经费数额增长缓慢。目前,我国财政经费支出仅为3.19%,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际6%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构建支持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
高校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应注意的几对关系。
高深与应用的关系。高等学校尤其研究型大学是高深知识的殿堂,它们因高深知识而生。高深知识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依据。从本质上说,高深与应用分别对应于“发
现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如何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如何在一所高校中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整个高校学术能否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过于注重为社会服务,则大学容易沦落为“社会服务站”,如果仍旧抱持其高深传统,则大学极易封闭自己而再度成为“象牙之塔”。因此,高深与应用的关系将成为高校发挥其对城市经济社会作用时需要协调的首要关系。
精神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地方提供产业咨询服务是社会服务职能的经典职能,作为一种显性职能,很容易受到重视而精神培育和人文熏陶虽然是社会服务的一项隐性职能,但它却是更为重要的一种,对一个地区的精神面貌、人文素养起着“人文化成”之功能,高校在服务于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把握好精神与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两者的平衡兼顾。
同时,构建支持社会服务的制度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类型高校应结合所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学校自身条件,重新确定服务地方经济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应重视学科专业的建设,应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使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科研学术活动都能满足本地区产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加强社会服务支持制度建设。首先,建立专门的社会服
务机构。其内部人员的组成由大学和企业共同提供,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专门的机构支持。其次,加强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的研究。评价是指挥棒,也是高校一系列制度中最具指导力的一种。评价体系中对社会服务的忽视,容易给各主体造成一种“社会服务可有可无”、“社会服务不重要”的偏见。进而影响他们对社会服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另外,要想克服目前高校对社会服务的弱势问题,“自重”是唯一有效路径,而“自重”的核心便是评价制度的建立。最后,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政策。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聘制度中,加入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的考核指标设计,将对教师社会服务行为的考核与其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相挂钩。
加强研究的现实导向。目前,在传统学术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科研主要集中于纯理论研究,是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探究,相对忽视了社会需要。这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成果的低转化能力。高校应树立大学术观念,扭转“科学研究即为学术”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应用也是学术,认识到现实问题才是学术的生命源泉。鼓励教师多开展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加强研究的现实导向。
鼓励高校融资,优化资源配臵。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应多方自筹经费办学。这也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转变。在此前提下,高校还应做好资源的优化配臵。
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所言:“要控制成本,最关键的还是资源配臵问题,这同样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有限的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中国的大学应该尽量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系统。”通过优化资源配臵,达到对资源的高利用率,最终实现为高校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经费保障的目的。
第二篇:城商行如何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城商行如何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全面推进和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重大议题。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对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促进东北亚金融合作与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尽快走出经济下行周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和推动。本文结合大连银行近年来的一些实际做法,就金融业如何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的各家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把自身的发展定位与东北振兴的总体战略充分融合,在支持东北经济发展中尽力做出最大贡献。
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已初步显现
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以大连银行为例,一是牵头开展银团贷款,于2007年4月联合14家商业银行共同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300亿元的授信贷款,并已根据项目进度逐步发放;二是在贷款投放上优先满足“五点一线”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的需要,两年多来已累计发放贷款43.8亿元用于支持长兴岛和花园口两个经济区的建设;三是为大连市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战略授信累计达500亿元,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其中仅为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及胜利路改造项目就提供授信100亿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支机构,拓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区域范围。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政策有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城商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东北地区的各家城商行也纷纷作出了积极响应。以大连银行为例,一是在环渤海经济区域迅速设立异地分行,其已先后在北京、天津、沈阳、成都、营口成功开设五家异地分行,其中四家分行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二是发起设立大连市庄河汇通村镇银行,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贷款20亿元,其中90%以上为涉农贷款,有效地推动了当地“三农”的金融服务水平。
准确进行客户定位,探索建立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营机构,努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连银行于2007年下半年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经营部,不断优化小企业融资审批流程、及时推出适应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产品,与特定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平台拓展客户资源,认真贯彻银监会“六项机制”的要求,有效开展小企业融资服务。2009年末,小企业授信余额为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
重视金融研究和信息交流,积极为区域金融发展献计献策。城市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经济,对当地产业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应当努力发挥智囊和参谋作用。以大连银行为例,我行于2008年6月19日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全国第二家由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我行还参与发起成立东北亚金融研究院。大连银行身处东北亚金融合作的重要阵地,也期望在促进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方面尽一份力。因此,我行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东北亚金融研究院。该院由中国社科院、大连市政府、东北财经大学及大连银行共同发起创办。我行将积极参与东北亚金融研究院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并以该研究院为平台,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东北亚金融合作与交流献计献策。
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进取,争取为建设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在沿海经济带设立营业网点的进程。虽然几大国有控股银行在沿海经济带的三线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在乡镇一线却呈现收缩网点的趋势;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中设立的分支机构更少,甚至没有形成基层网点。城市商业银行要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做出更大的实质性贡献,就必须尽快争取在这些地区增设网点布局。大连银行在本地网点布局上,已经在长兴岛经济开发区新设了支行,填补了网点空白。近期,我行已经成立了大连银行“五点一线”分行筹建工作组,专门负责沿海经济带营业网点建设的推进工作,已经完成了沿海经济带拟设分行的前期调研和建设规划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做精做强,着力打造品牌形象和业务特色,争取尽快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金融机构。金融中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要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功能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地处东北地区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发行上市、资本重组、增资扩股或战略联盟等方式尽快做大做强,寻求超常规发展之路。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应志向高远,争取在东北地区尽快发展几个能够跟招商、平安、浦发相提并论的本土商业银行。
积极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了切实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动员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牵头在沿海经济带建立一到两家村镇银行。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建立10〜20家村镇银行。如果此举成功,将会对沿海经济带农村地区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积累经验、储备资源。
努力探索参股保险公司、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综合化经营道路。目前国内城商行群体中,探索综合化经营步伐比较快的有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城商行这方面的工作却比较保守。建议东北地区具备一定实力的城商行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之路,争取尽快出现几个市场竞争力强的金融控股集团。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
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本规模较小、贷款集中度和关联度较高、不良资产包袱较重等共性问题,需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发行上市、跨区域经营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信贷业务指标方面给予适当放宽;在新业务申请方面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于支持东北产业转型的相关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贴息;对于致力于壮大总部金融力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办公用地土地租金、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金融人才个人所得税及专项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切实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尽快实现做精做强的目标,增强支持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
总之,我们认为,在国家的战略支持和政策扶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金融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们真心祝愿东北振兴及东北亚金融合作事业进展顺利,同时,作为地方金融体系的一员,大连银行将积极进取、探索创新,为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大连银行行长)
第三篇: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将是未来全球经济的主题,释放互联网能量的最佳方式就是电子商务(),它必将是分阶段,长期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实践证明,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电子商务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打持久战。
毫无疑问,企业的信息化是推进电子商务的关键,而应用的方法与技术是目前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与基
本途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竞争,是基本条件。中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从火爆到迷茫,再到理好范文版权所有智的回归之后,当今的主旋律之一将是推行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变革的途径
全球制造管理的趋势,正由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向“大批次定制”的方向转化,由过去强调“规模”到现今强调“灵活”,也就是说,今天的制造业必须培育并拥有在“多批次”基础上的“大批量”组织生产和供给的能力,这是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也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迅速发生改变,经营导向由传统追求“大鱼吃小鱼”,转化为追求“快鱼吃慢鱼”,组织形态也由传统“基于功能的组织”体系,转向“基于流程的组织”重组,目的在于追求“一体化的运作管理”,通过整体效能的综合调优,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实践证明,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是迎合并顺应产业趋势,迅速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中国工业化进程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必须用年左右的时间,去追赶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历程。中国企业的管理,一方面,需要锐意变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又不可以简单地照搬,或者跟从。结合中国的国情,推行管理,是中国企业跟踪产业发展趋势,迅速培养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要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其基础和核心是推广在广大企业中的应用。
推行管理,进行变革管理和优化,需要注意参照的几项准则:
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
组织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为组织而定
注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
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
信息资源的一次性获取,共享使用
客户与供应商是企业整体流程的一部分
企业若要生存发展,生产工艺或者服务手段的改善固然至关重要,流程管理、过程控制也决不可忽视。现在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后者甚至更为紧迫。如果不能在管理上做到与国际接轨,我们会看到一个又一个这方面的案例在中国反复出现,我们将失去市场。而国际企业制胜的法宝,却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流程”和“模式”。看起来这些管理方法并不需要多大的物质上的资源,只是“理念”,但确实是这些思想战胜了我们的物质基础,因为未来的竞争将是知识的竞争,管理的竞争。
企业与国际接轨的利器
最近,新闻媒体发布一条消息: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的办事处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手中抢走了一个大客户——著名的手机制造和销售商,这将涉及每年亿元的相关金融业务。金融界的专家在分析时明确指出,这仅仅是一个信号,加入之后,我们将面临来自国际的各类企业的挑战。此次国有银行失利的直接原因,是无法提供一种类似信用、信贷的综合业务。而无法提供的原因,专家分析,在于我们银行的内部缺乏一套有效的业务核算体系,这就使得综合业务的开展无法做到,最终使我们失去了客户的所有业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企业若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化竞争,就必须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上完成补课甚至超越,而将是帮助企业完成这一使命的利器。
企业推行管理与实施软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导入软件系统是推行管理的基本前提。由于中国企业工业化进程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必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变革与改善,而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模式、流程电脑化的过程。
真正意义上的应用软件,至少涉及企业管理的财会、生产、分销、人力资源等功能领域的多个方面,可以说,这些方面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众多方法所涉及的要点。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哲学,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业务流程,都必须实现集成化协同、集约化运营,以及扁平化授权管理。不等同于财务、进销存、人力资源、生产管理等等单一应用的叠加,它必须从系统的底层设计开始就非常强调信息的关联性和复杂性。这种系统的底层设计思想的深度和复杂度,是单类应用间的接口设计所远远无法达到的,必须能够做到“一处变化,处处响应”,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好的系统包含的要素
首先,它的底层设计是高度集成化的设计,系统各模块间的数据关联和共享非常彻底和灵活;其次,它要采用最先进和稳定的技术,因为应用对系统的运行效率要求很高,但同时必须要非常稳定;再有,就是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到实际的验证,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行业特色应用,都好范文版权所有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成功案例;最后,系统的提供者要能够保证它的持续、健康的发展,除了拥有雄厚的实力与经验积累以外,必须有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产品管理体系,使得产品与经营双重成功,客户与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证。
另外,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适合国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人员要能够做到“善变”——长于改变,好的系统会帮助企业做到这一点,这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国情是特殊的,但在特殊的背后,却一定有规律可循。这就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话题:特殊性和规律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非常复杂、难于驾驭的社会实践,而只有充分认识到特殊性存在于规律性之中,规律性促进了特殊性的变化,适应特殊环境需要,固化规律性的东西以提高效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忽略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选择好的产品,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衡量,去比较,同时还要避免进入另一个误区,就是“追求最好”。
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是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种认识,但这种认识不能踏入盲目追求技术领先的误区。企业应把“使用”放在首位,而不是过分追求技术上的领先,因此,采用信息化的手段,首先就要认识到,要追求“使用最佳”,而不是“技术最佳”。
一家实施了系统的企业,除去其他方面的改善,单单由于通过在系统上固化信誉金制度来管理它的分销商,短短三个月就降低了万元的应收账款。没有惊天动地的创新,只是将制度完善了,并且固化了,保证按章办事,“奇迹”就会出现,而如果一个好的管理思想无法落实到流程上,它将不会有太大价值。
另外,我们还看到很多大型的企业在采用小规模的或者是单一的应用,很多中等规模的企业在采用复杂的大型系统,他们或者功能受限、无法奏效,或者复杂难用,推进受阻。因此,对于正在选型的客户,选择适合自己规模的产品,选择能够迅速投入使用、解决问题并持续发展的产品才是最正确的,正像一句很流行的话所说的:“只买对的,不选贵的。”
第四篇: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应发挥重要作用
新形势赋予了高等学校党的统战工作新的内容和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的统战工作: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团结统一为工作核心,深入开展统战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战工作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条件。什么时候重视统战工作,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胜利和前进,反之,就会遭受挫折乃至失败。因此,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对于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统战工作是直接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并直接影响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统战工作情况下,应发挥好以下方面的作用:
一、统战工作要发挥好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作用
开展统战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统战工作政策,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一方面需要营造起浓厚的宣传声势,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另一方面需要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统战工作要发挥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
统战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因此,开展统战工作一定要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努力把统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的生活、学习,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要建立形之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优秀党外知识分子,要大胆提拔重用;要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善于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使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更大建树。同时要做好海外爱国人士的统战工作。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通过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学生之间的文化互访,促进两岸的交流与了解,特别是促进青年一代的了解,使他们加深感情,建立友谊,真正成为祖国统一的推动者,民族富强的创造者。对于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拥护祖国统一,不论是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团体、什么人,统战工作都要同他们加强联系,广泛团结,繁荣祖国经济,致力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和振兴。
三、统战工作要发挥好积极参政议政的作用
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问题、研究政策,为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而积极参政议政,当好党的助手和参谋。一要搞好调查研究。统战工作需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掌握统战对象的实际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为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可靠依据;二要搞好民主监督。缺乏民主监督,就很容易导致党的政策失控,权力失去制约,难以防止腐败。统战工作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行使好监督权力。要敢于提诤言,讲实话说真话,促进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三要搞好团结协作。统战工作是党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相互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真正发挥好应有作用,促进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统战工作要发挥好稳定社会的作用
统战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范围,要求必须在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统战工作要关心爱护统战对象,理解和尊重他们,落实好党的统战政策,多做解疑释惑和排忧解难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必须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贯彻好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群众生活的改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当前,我国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宗教团体爱教爱国,整个社会大局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在以民族和宗教问题分裂祖国,对这些反动之举,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帮助统战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五、统战工作要肩负起承前启后,教育后人的历史作用
高等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摇篮。因此要使统战工作深入人心,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环节,从平时的教学中完成承前启后、教育后人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思想上创新、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学内容上创新。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干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组织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集中宣传一批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举办形势报告会,加强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坚决完成好高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
新的时期为高校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统战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优势,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我们坚信,统战工作有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正确指引,有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广泛团结和共同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够以富强、民主、文明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第五篇: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研究农业技术过程中的科技创新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一体化则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高新技术
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化系统,增强农业的增值能力和增进比较效益,形成自我扩张与发展的内在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具体说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产加销、科工贸等一体化经营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一体化产业实体和高效农业体系。以此改造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生态化,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
二、农业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指能够带来高经济效益,并向经济、社会领域广泛渗透的新技术。
一、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
二、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信息网络等。
三、核农业技术。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四、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
五、多色农业技术。有:绿色农业技术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蓝色农业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
六、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
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
三、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创新,其运行的高效必须以高新技术为前提。农业高新技术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关键。本世纪5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农业增产中的20%-30%是靠技术进步实现的,70年代有60%-80%归于农业高新技术的进步。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增产中也有10%-40%是靠高新技术的进步实现的。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如组织培养、基因、细胞、酶、发酵和生物化学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原子能辐射等逐步扩大应用并转向产业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及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实践经验证明,广泛采用农业高新技术,建立技术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不仅能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有效地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对于改善不良的耕作制度,保护和抵御自然灾害,改良土壤,防治沙化,以及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依靠农业高新技术,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对实现农业产业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承录.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甘肃农业.1996(12)
[2]霍学喜.试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框架与政策结构.1998(4)
[3]祝福云,陈晓墩,刘敏.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投入、机制与环境.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