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卡支付
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定价现状研究
一、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定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收益分配的主要发展阶段。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之前,银行卡业务是由各商业银行独立开展的。自中国银联在“金卡工程”基础上成立之后,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形成了新的资源整合机制,发卡、网络服务、收单业务之间的分工更趋向专业化与合理化。
(二)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的价格分类。
依照银行卡支付平台价格调整的关系不同,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价格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银行卡支付平台内结算价格。这部分价格又可分为银行卡组织向网络成员机构收取的费用和银行卡支付系统内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之间的发生的费用,前者包括转接费、入网费、联网测试费、品牌服务费等;后者以交换费为主,其最终来源是向商户收取的刷卡手续费。
2、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向持卡人和商户收取的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持卡人年费、透支利息、商户刷卡手续费即商户扣率等。
(三)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的价格水平。
目前我国银行卡手续费总体上采取了统一定价形式,有关银行卡的业务管理办法是由人民银行制定和 发布的。至今人民银行已发布了6份有关银行卡结算费率规定的文件,其中1992年、1996年和1999年颁布的文件主要规定了费率水平,2000年、2001年和2003年的文件则主要规定了分配比例。
1992年颁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是我国第一份明确规定银行卡结算费率标准的文件。该文件采用了按行业划分费率标准的方法。1996年颁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对费率标准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即各行业都执行2%的费率标准。
1999年发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恢复了按行业划分费率标准的做法,其费率标准分别为2%和1%。
2000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跨行交易收费补充规定的通知》对跨行交易中发卡行、收单行及信息交换中心的分配比例做了补充规定。2001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银行卡跨行交易收费及分配办法的通知》对结算手续费采用了固定收益比例的方式,规定了发卡行的收益比例和网络服务费的比例。
2003年人民银行批复同意了《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该分配办法将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类商户的发卡行收益比例由原来的1.6%调整为1.4%,将一般类型商户的发卡行收益比例由0.8%调整为0.7%。
(四)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的价格结构:作为利益平衡机制的分润 机制。
目前我国对银行卡POS 交易手续费采取的是“一次分配”的办法,即在交易清算时直接依交易模式的不同将商户手续费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分别划转到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作为转接机构的卡组织的账户上,由分配比例可以具体分析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定价的价格结构。
1、8:1:1的分润模式。即把从特约商户处收取的手续费按发卡银行、收单银行和信息交换中心8:1:1的标准分配。这一方案给予了发卡银行较大的利益分成,而收单机构的利益分成则较低,这在照顾了POS机被撤银行的利益和心理平衡之外,却忽视了通常作为POS机投资主体的收单机构利益。对收单机构来说,与前期设备购置、商户拓展、安装等大量投入相比,10%的利益分成相对较低,难以弥补收单机构的成本支出。同时8:1:1的分润机制也缺乏对收单机构拓展市场的有效激励,其拓展市场的增量收益将与发卡行、银联和收单机构之间分配,且其只占较小的利益分成比例。
2、7:1:X的分润模式。《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规定POS跨行交易的商户结算手续费收益分配采用固定发卡行收益和银联网络服务费方式,发卡机构、转接机构(即中国银联)和收单机构的分配比例为7:1:X,即发卡行和银联从交易额中提取的交换费与转接费之比为7:1,收单机构的收益由其和商家以谈判的方式来确定。在这种分润方式下,银行卡的收单机构在开发商户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成本、市场需求状况与特约商户协商确定扣率水平。这种制度安排不仅给收单机 构以足够的激励去拓展受理市场,而且有利于收单机构弥补各项收单成本,加大对受理市场的建设和投入,实现收单市场服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收单盈利模式。
二、关于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定价的政策建议
(一)银行卡组织定价改善策略。
中国银联是我国银行卡支付平台中唯一的银行卡组织,具有垄断地位。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银联的垄断局面可能很快被打破,银联必须突破原有的职能错位,认清市场化道路,真正以平等的心态从市场参与者、合作者的角度参与竞争,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塑造民族品牌形象。未来中国银联还应积极推进交换费机制改革,逐步实施交换费的差别定价。
(二)发卡机构定价改善策略。
目前我国发卡行的定价策略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不能结合发卡机构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生命周期及组合来进行定价。在我国银行卡市场投入较大、消费者对卡费问题比较敏感的情况下,发卡行必须从卡费结构入手进行调整,外包部分业务,集中精力于发卡、营销等核心业务。通过培育信用卡专业服务机构等众多独立核算的市场参与主体,相互竞争和分工协作,逐步建立以“银联”为跨行主渠道、其他专业服务商为分支渠道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三)收单机构定价改善策略。
作为受理市场建设的主要力量,各收单机构应与银行卡组织积极合作,努力扩展银行卡的受理领域,最终逐步形成一个数量多、质量高、行业齐全、布局合理的特约商户网络,充分发挥网络规模效应,增加收单机构以及整个行业的收益。同时,收单机构必须加大对商户类型、产品种类、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提高自己的定价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收单盈利模式。
(四)产业环境发展策略。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借助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能极大地推动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建议政府及相关的产业主管部门把银行卡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来对待,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整体经济计划中,同时要积极完善银行卡产业法制建设与风险防范体系,确保银行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银行卡及支付产业发展方向及前景
近十年来,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银行卡作为一种先进的支付工具和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个人支付方式之一,其普及和推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银行卡的发展历史、当前的经济现状及创新的支付方式,描述未来五到十年银行卡及支付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形成、发展和变革五个阶段,但随着互联网时代变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迁移,大数据时代介入,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变革时期还必须持续不少时间,让其产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真正步入成熟时期。而在今后的发展期里,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我觉得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银行卡交易不断持续提升。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持卡人对于银行卡安全性、便利性的认识日益成熟,银行卡替代现金交易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而对于商户来说,加大银行卡交易,减少现金交易的往来,是规避假钞、错账、现金处理的最好方式,而信用卡的介入也银行对企业或个人的授信工具之一,为个人和企业完成融资提供更丰富的途径,有效的加大经销商或代理商的流动资金,加大消费购买能力。并且,在大数据时代,扁平化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是线下现金交易不可替代的。
2、创新支付产品持续更新 现行支付工具简单的支付、查询功能已满足不了企业或商户的需求,企业或商户更多的是想定制化的以先进的支付工具,连接或者替代企业内部的财务软件,从而减少人员管理、缩短运作流程、节省时间并定制化服务客户等目的。而对于持卡人而言,所追求的是快速的获取讯息,便捷的支付交易。而手机支付产品也是趋势下必然的产物,商家不光可以在商户平台发布各式产品以及资讯,持卡人也能使用远程支付或者近场非接支付的形式进行交易。
3、银行卡客户服务提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及大数据时代下,基于数据的分析以及资讯获取的便捷,对于客户的服务已不局限与面对面的营销、维护。通过数据的分析,可将客户分级分层次并差异化客户关系运营,运用远程手机端或者PC端提供定制化服务,反向营销客户,使其买卖双方互转,从赢得客户充分信任和满意。
4、银行卡介质的多样化
银行卡的载体从存折、磁条卡发展到现在的IC芯片卡,也只是处在一个发展探索时期,而在未来的技术发展推动下,载体介质还会不断演变,例如近期移动推出了NFC-sim卡就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代表,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的普及,未来的银行卡转变为数字或者代码是必然的,每个持卡人只需要以此数字或者代码绑定所以银行帐户就可实现取现或者消费,而POS机等老牌支付工具将退出支付产业。
5、银行卡风险管理的持续加强 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支付的日新月异,银行卡帐户信息安全、交易市场规范还是未来中国银行卡产业研究的一大课题。现行一些企业以及第三方都推出了虚拟帐户以及储值卡,打着安全便捷的旗帜让消费者使用,但相应的帐户安全以及管理也出现了很大的隐患,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携手人行。联合银联与银行多方共同制定规范进行整理。随着央行已累计下发牌照269张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会逐渐增大,恶性竞争、套用费率、支付产品的安全性等等都需要持续不间断的监管、以及出台合理的规范和法规约束。
一、商业银行网点
商业银行网点是发卡行发行银行卡、办理银行卡存款、转账、取款、挂失、换卡、代理缴纳各种费用、买卖基金等业务的一个直接为客户服务的窗口。发卡行服务水平的好坏,给予客户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操作人员业务技能的高低,解答问题的水平,银行卡办理手续及领取的时间、有无用卡指南等一系列发卡细节,都会在客户的心中留下一定的印象。
不足之处:①下挂储蓄账户的借记卡,日常业务都可以在同城网点办理,而信用卡则只办理存款、取款、查询和部分转账等业务,销户、挂失、换卡等业务需要在发卡网点办理,给客户带来不便。②异地有关银行卡业务的处理还没有全部放开,如异地挂失、异地换卡、异地销户、异地卡转异地卡、异地申购和赎回基金、异地支取国库券、异地销户等业务。③跨行之间银行卡业务,只在部分商业银行之间开展,业务开通的面比较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④网点工作人员对各类银行卡业务处理不熟悉。
二、ATM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ATM总量已达到8万多台,可7×24小时为持卡人提供跨行查询、取款业务以及本行同城与本行异地的存款、取款、转账、查询、密码修改等业务,是持卡人使用频繁的电子自助服务渠道。
1.不足之处 :①ATM案件经常发生。犯罪分子主要作案手段包括在ATM上安装卡掐、摄像头、假键盘或张贴假通知与假提示等,以盗取持卡人银行卡及密码,或骗 取持卡人存款,或在存款机上存入变造币。②ATM服务功能需要优化。目前,只有部分行开通了代理交费、申请质押贷款等创新增值业务,跨行ATM只能提供取款和查询业务。③发卡行在ATM上张贴有关使用须知、常见ATM案件宣传折页或ATM安全防范多媒体画面的情况较少。④对ATM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包括ATM安置的地段选择、日常保养维护等。
三、POS POS是发卡行为改善用卡环境,方便持卡人消费、缴费和方便特约单位受理银行卡,在特约商户或收费单位安放的用于收款、结算的一种专用电子设备,是使用广泛的银行卡服务渠道。
不足之处:①犯罪分子通过POS盗取信用卡信息。犯罪分子利用特约商户管理疏忽或与商户内部工作人员勾结,在商户POS中安放侧录装置或更改POS直拨电话号码,获取持卡人的个人信息,通过克隆卡片进行盗刷。②银行内部员工监守自盗或与特约商户及持卡人内外勾结,进行套现交易。
第三篇:银行卡支付风险与防范
银行卡支付风险与防范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迅速, 银行卡支付在社会商品流通领域所占比例稳步上升, 银行卡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银行卡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其中银行卡犯罪和银行卡信息泄露的现象日益增加。因此,银行卡交易的各参与方和监管部门应对这类问题予以关注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防止支付风险的出现。现在就我国银行卡犯罪的主要特征和风险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银行卡;支付风险;防范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nk card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develop rapidly, the proportion of bank card payments insocial commodity circulation increases steadily, bank cards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our daily life.It makes our life much convenient ,but it grows accompanied by the risk.The phenomenon of bank card crime is increasing, so it is necessary for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prevent the risk of bankcard,and put forword solution and suggestion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sk of bank card.Key word:bank card;pay risk;precaution counermeasure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银行卡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近几年来, 随着银行卡联网联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银行卡业务的投入,加上专业化机构的推动, 我国银行卡产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发卡量和交易金额均迅速增长。银行卡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 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支付方式。截至 2006 年底, 我国银行卡的发卡量达 11.75 亿张, 同比增长 23%,2006 年总交易金额预计超过 60 万亿元, 其中消费交易额为 1.6 万亿元, 同比增长 70%以上。国内银行卡特约商户 52 万家, 销售点终端(POS)81 万台, 自动柜员机(ATM)9.8 万台, 同比分别增长 32%、34%和19%。
在银行卡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 银行卡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银行卡风险欺诈, 它给发卡银行、收单机构、信息转接等机构和持卡人带来越来越大的损失。银行卡犯罪案件也逐年攀升, 案件数量和损失金额快速增长。银行卡信息从近几年国际、国内银行卡犯罪的方法来看, 主要是针对银行磁条卡和受理机具, 目的是盗取持卡人的密码和银行卡磁道数据内容。因此, 银行卡交易的各参与方和监管部门应对这类问题予以关注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防止支付风险的出现。
一、银行卡风险的特点
现实中,银行卡的风险无所不在,如在银行卡业务在营运过程中,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金风险,其中发卡行 持卡人 特约商户三者之间存在商业博弈以及
银行卡的自身安全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源,同时银行允许持卡人恶意透支这种行为的存在,可能在恶意透支催收不及时,追索乏力,缺乏风险保障机制,银行卡风险也就极易形成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 在银行卡的发行 使用 结算等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 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银行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宽、风险种类多、危害性大、风险的可识别性差等特点。
1.银行卡业务风险涉及面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行卡业务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截止到2009年,我国银行卡发行总量超过18 亿张,银行卡在促进房地产消费社会消费方面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中,银行卡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快速上升近25%,在北京、上海地区这一比例高达40%这一庞大的持卡队伍,使得银行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时银行卡的区域间的流动性和银行卡结算过程中的种种环节都给银行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2.银行卡业务风险种类多
1).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3).技术风险
4).法律风险 [3]
二、银行卡风险欺诈情况
1.全球状况
2006年全球银行卡欺诈金额一直稳步攀升,据某国际银行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第一、二、三季度全球银行卡欺诈金额分别为3.16亿美元3.73亿美元与4.19亿美元,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2006年前三季度全球非面对面交易欺诈损失金额为4.64亿美元,伪卡欺诈损失为4.95亿美元,且第3季度中非面对面交易欺诈损失已经超过伪卡欺诈损失,其他欺诈损失较大的类型依次为失窃卡、丢失卡、虚假申请未达卡和账户冒用。相比较国际其他地区的情况,亚太地区的银行卡欺诈率(BP),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2.国内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银行卡欺诈金额总数为1.84亿元人民币,国内银行卡欺诈率为0.94BP,比2005年底的0.67BP增长40.3%。特别是目前借记卡涉及欺诈金额增幅明显,由于手机短信欺诈的大范围出现,2006年第2季度的借记卡涉及欺诈金额为404.74万元,到了第3季度和第4季度分别增至1363.17万元和1442.7万元?2006年全国共发生账户信息泄漏事件433起,涉案金额达到3491万元,相比2005年全年发生的117起和274万元,涉案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370%和12.7倍。[2]
三、银行卡信息泄露情况
2007年1月,TJXCompanies公司公开透露其电子信用卡/借记卡业务系统曾被非法入侵,总共多达45700000个信用卡、借记卡的账号和超过455000宗商品退货记录(包括消费者姓名和驾照号码)被盗取。
2008年3月,美国连锁超市HannafordBros宣布,该超市的数据库遭到黑客入侵,造成420多万条银行卡账户信息泄露。该公司声明表示,此次信息泄露事件波及美国东部地区全部165个连锁店、佛罗里达州的106个连锁店以及部分出售Hannaford产品的其他超市门店,并且随后导致了1800多起有关卡交易欺诈事件。
2009年3月,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本土多达1.9万张信用卡详细信息发生泄露,泄露信息包括1.9万张VISA卡、万事达卡和美国运通卡卡主的姓名、家庭住址和其他卡片信息。这些数据信息被公布在互联网上。英国支付清算协会(APACS)立即采取有关措施,但是专家指出除了目前信息泄露造成的直接损失外,以后还可能导致持卡人身份被盗用的风险。[3]
以上的这几个只是银行卡信息泄露中的一部分事件,类似的银行卡信息泄露事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机构和银行卡持卡人最感烦恼的问题之一。
四、国际银行卡组织安全措施
为防范银行卡产业的风险, 一些主要的的银行卡组织针对银行卡和终端产品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涵盖了银行卡卡片、银行卡终端机具等产品和受理商户处理系统, 详列了敏感数据的储存、处理、传输及会员银行、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等各方的安全要求。国际银行卡组织和一些西方国家已将金融支付产品的安全性列入其支付环境建设的管理范畴中, 并将产品的安全性指标作为衡量该产品能否在其网络或国内使用的主要依据之一。
1.卡片安全措施
国际银行卡组织对银行卡生产企业采用授权生产的原则, 对生产过程实行严格的数字化管理, 防止非法卡片从指定的生产企业流出。由于磁条卡自身存储方式的制约, 无法对磁条的安全性做出进一步要求, 仅能采用在银行卡正面加贴全息防伪标志和印刷微缩文字等简单办法提高银行卡的防伪特性。但对于金融集成电路(IC)卡, 除上述要求之外, 还增加了对 IC 芯片硬件安全评估和 IC 卡操作系统风险测试的要求。芯片硬件安全评估是对芯片自身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和评估, 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对卡片中存储的密钥、计数器、只读代码等对象开展安全性攻击测试。银行卡组织要求金融 IC 卡所使用的芯片必须通过“Common Criteria” 评估标准(参照 IS0/IEC 15408标准)EAL4+ 以上的安全级别;风险测试是针对 IC 卡产品的 COS 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 确保卡片的 COS 调用了 IC 芯片硬件所提供的安全特征, 并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2.受理设备安全措施
国际银行卡组织对受理机具的生产企业不采用授权生产的原则, 仅要求受理机具的安全性符合 PCI组织的安全规范并通过指定实验室的检测和评估。终端安全性检测主要针对 PIN 输入设备和密钥存储区域, 设备的安全可分为物理安全性和逻辑安全性二部分。物理安全性是检测银行卡受理机具在物理构造上是否具备防攻击性和反攻击性机制, 以及不同防攻击性和反攻击性之间的关联性。逻辑安全性是检测银行卡受理机具在软件设计上是否具备防攻击性和反攻击性的机制, 例如终端是否具备自检功能, 敏感信息使用次数和时间控制, 异常数据反应, 随机数发生器特性, 嵌入式软件更新控制, 加密消息鉴别和加密方法是否达到相应的安全要求等。[2]
五、国内的防范措施
从国内银行卡犯罪的方法来看, 其主要方式是盗取银行磁条卡上的数据信息和持卡人密码(PIN)。作为银行卡监管机构、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预防欺诈风险的发生。
1.监管机构措施
银行卡卡片和受理设备的安全管理是银行卡安全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监管机构应制定、颁布银行卡卡片和受理设备的安全标准, 成立相应的银行卡产品检测认证机构, 指定专门实验室进行银行卡产品安全检测, 通过检测和认证使之安全性达到相应标准, 防止犯罪分子通过攻击终端机具获取持卡人密码、磁道信息或终端机具的密钥, 有效降低银行卡交易风险。特别是加强对受理设备的检测, 严格规范受理设备的交易流程、数据存储和加密、密钥下装等环节, 减少欺诈案件的发生。监管机构应建立银行卡风险欺诈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监管机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信息转接机构(中国银联)、公安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间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 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化解风险事件, 定期通报国内外银行卡风险管理动态、银行卡犯罪趋势分析以及其他银行发生的经验教训等。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打击银行卡风险欺诈的犯罪活动, 遏制银行卡犯罪活动的发生。
2.发卡机构措施
为降低发卡风险, 发卡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加强制度规章建设, 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加大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力度。如针对银行卡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 详细列举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 并针对各风险点的情况提出具体的防范及控制措施;在后台处理系统中加装银行卡风险预警监控系统。加强对银行卡磁道数据信息的保护。对于 磁道数据被窃取的不同途径采取了不同的防范方式。此外,发卡机构还可在第三磁道内增加其他的可变数据, 进一步增加银行卡的伪造难度。同时, 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开展银行磁条卡向 IC 卡的迁移工作, 以彻底解决磁条卡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3.收单机构措施
收单机构为规避风险应当制定相应的风险策略和收单政策, 规范商户的选择、评估和签约等作业程序, 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 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对欺诈交易的监控和侦测等。通过汇集、分析商户交易数据并产生相关风险评估报告。除使用已通过相关安全检测的终端产品外, 收单机构还要加强对设备和设备所处环境的管理和监控,全面推广ATM 监控系统, 防止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安装摄像头、磁条阅读器、录音装置等方法窃取持卡人密码和磁道数据信息。此外, 还可定期组织风险管理知识培训, 使收银员等银行卡从业人员及时了解银行卡风险发展的最新现状、欺诈案件类型及防范措施等, 防范收单风险的发生。[2]
参考文献:
[1]于雪征.论银行卡风险特点成因与防范[A].北方经贸,2010.12
[2]宣小燕.银行卡风险防范的策略和措施[J].电子商务世界,2006.06
[3]李振,李津.保障银行卡支付安全 防范客户信息泄露[J].中国信用卡,2009.12
第四篇:网上银行卡支付接入服务协议
网上银行卡支付接入服务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双方于年月日于上海签订
甲方: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2299号世贸商城1901-1905室
电话:0086-021-52504528
传真:0086-021-6236116
5乙方:
地址:
电话:
传真:
鉴于,A 甲乙双方决定建立电子商务中网上银行卡支付的合作关系;
B 甲乙双方已就网上银行卡支付的合作内容进行友好协商;
双方基于平等互利、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原则,一致同意如下:
一.服务内容
甲方为乙方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
1.1向乙方提供接入服务客户端软件;
1.2通过ChinaPay支付门户提供网上交易支付接入服务;
1.3提供与甲方所连通的国内商业银行之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服务(支持SSL协
议);
1.4原则上凡甲方支持的银行卡,均应为乙方开通相应的支付服务。在甲方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如可支持新类型的银行卡,均应该通知乙方,并及时为乙方开通相应的服务支持功能。已开通的银行卡类型,如非不可抗拒因素或银行要求、政府原因的,不应停止服务。如因以上不可抗拒因素或银行要求、政府原因需停止对原有银行卡类型的支持,也须在合理时间内通知乙方,以便乙方及时做
好相应的善后处理工作;
1.5提供本条之相关信息查询服务,包括:
A交易查询:乙方可按照交易日期、交易类型和交易结果等选项进行查询;
B交易报表的生成及显示:乙方可以按天、周、月生成并显示相关交易报表;
C交易明细下载:乙方可以在甲方提供的平台上下载其任一天或几天交易明细;
D保留3个月交易明细;
1.6提供商户端软件升级服务;
二.费用支付
乙方须向甲方支付以下费用,包括:
2.1易付平台费:人民币4,000元
服务年费:人民币3,000元/年。
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7个法定工作日内,由乙方一次性向甲方付清上述费用;
甲方在收取易付平台费及服务年费后应立即向乙方开具发票并安排上线。
2.2交易手续费:标准为每笔交易额的1.8%,单笔交易手续费不足人民币0.2元的按人民币0.2元计算。交易手续费甲方在为乙方进行资金清算时自动扣除。
2.3保证金:为确保网上交易资金的安全性,乙方应于本协议签订之后7个法定工
作日内向甲方交付保证金/元人民币。合同期满后,甲方将清算所有费
用和款项,对尚未收取的费用和款项由保证金补足。若保证金不足以补足上述
费用和款项的,乙方应当另行补足;若保证金在补足上述费用和款项后尚有剩
余的,则剩余保证金返还给乙方。
2.4支付账号
甲方银行帐号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虹桥开发区支行营业厅
***0481
乙方银行帐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易限额
乙方对于交易限额的规定
A.每日交易限额上限/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每笔交易限额上限___/__元
四.资金清算
双方资金清算的清算周期为一周,甲方于每周二(节假日顺延)将乙方上周一
至周日的交易款项在扣除交易手续费后汇到本协议2.4条所列乙方的银行账户
中。如果乙方在一个清算周期中的清算款项少于人民币2000元,甲方将该部分
清算款项并入下一清算周期一并清算,但每月的最后一个清算周期必须清算。
五.随附义务
5.1乙方应于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7___日内向甲方提供上线工作所必需的文件、资料、信息及相关工作,以配合甲方完成接入系统的相关工作并且乙方对其所
提供的上述材料之合法性、完整性及真实性负责。
5.2乙方上线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及时通知甲方;乙方应在收到甲方开具的上线确
认书后的3个法定工作日内签署并返还甲方。因乙方延迟通知、延迟签署上线
确认书而导致乙方网上交易转接服务开通延迟的,由乙方承担相关责任。
5.3乙方承诺在其支付页面以适当的方式完整登载甲方提供的说明材料。具体登载
方式、内容由甲方提供,并经双方认可。
5.4双方都将就自己的产品及服务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并负责开具付款凭证及收
取款项;双方都没有义务向客户提供对方的产品或服务,也无权就对方的产
品及服务与客户签订任何协议。
5.5乙方应自行承担位于其端的系统维护工作。因乙方的维护责任造成信息传送障
碍或其他损失的,甲方不负责任。由此造成甲方或者第三方损失的,由乙方
承担赔偿责任。
5.6乙方不得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经营活动,若甲方一旦发现乙方网上产品所涉及的产品销售或服务提供,与本地或其他政府机构的法律、规则、规例有所抵触
时,甲方有权关闭乙方网上支付平台。
5.7若发卡银行或甲方认定乙方发生可疑交易,可向乙方提出调查,乙方有义务协
助发卡银行及甲方调查可疑交易,并按照发卡银行及甲方的要求,提供可疑交
易的相关明细信息。
六.保密条款
甲、乙双方应对其在本协议签订/履行过程中所获知的对方各项技术、情报、商
业秘密及由此产生的技术成果承担严格的保密义务。保密期限为本协议期间及终止
后的二年。
七.知识版权保护
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软件的版权及其它有关的知识产权均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
在非经甲方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向第三人转让、复制或许可其使用该软件,或者利用此等知识产权为自身或第三方谋取本合同约定之外的利益。乙方承诺已将
该义务告知其相关工作人员并承担因乙方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所致的侵权责任。
八.违约责任
8.1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如任何一方无法定或本合同规定的情况外单方面解除合同则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除应赔偿守约方的直接经济损失外,守约方还
可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8.2乙方未按期向甲方支付各项费用的,经甲方通知催收后30日内,乙方无正当
理由仍未支付的,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不再返还乙方已经支付的费用。
8.3乙方违反本协议第七条之规定侵犯甲方的,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违约金不足补偿甲方遭受的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补足不
足部分。
8.4甲方对其支付网关的支付接入系统的安全、有效、实时性负责。若乙方发生
本协议项下的网上银行卡支付障碍,影响实时支付,双方应积极合作、查明
原因,以求妥善处理。因甲方过错引起乙方损失的,甲方将承担乙方由此产
生的直接损失;双方均有过错的,则按过错大小确定各自责任。
九.免责
9.1因不可抗力事件产生的责任按照相关法律办理。
9.2一方因发生第三方破坏、盗窃、征收、罚没等意外事件不能履行本协议的,在该方采取了必要、合理、谨慎的防范措施并严格履行了必要、合理、谨慎的检核程序的前提下,可相应免除其违约责任。
9.3确因发生意外事件无法履行/继续履行本协议的,受影响的一方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消除影响及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意外事件结束后,履行本协议受阻方应继续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
十.合同的变更、解除
10.1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本协议另有约定外,甲、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提前解
除本协议,一方确需变更或解除本协议的,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并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书面协议达成之前,本协议应当继续履行。
10.2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有未尽事宜,或因业务发展需要对本合同现有内容进行
补充、变更、修改时,由双方或任何一方提出补充、变更、修改的建议和方案,经双方协商并达成统一意见后,以书面形式表达并经双方同意并签字盖章后,成为本合同的补充文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0.3 乙方有下列行为的,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本协议:
10.3.1 乙方发生本协议第5.6条约定的情形,或;
10.3.2 乙方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本协议第六、七条约定的情形累计达到三次
或经甲方催告后十五个日历日内仍未改正的,或;
10.3.3 乙方有诋毁甲方声誉、对甲方产品恶意宣传、散播行为的。
10.4 发生下列情形后本协议任一方提出终止本协议的,本协议即告终止,双方均
不承担任何责任:
10.4.1 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且持续时间超过90天的,或; 10.4.2 因国家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国银联或发卡银行的政策、制度的修改,政府行为等致使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
10.5 无论本协议因上述何种原因终止的,甲方已收取的易付平台、服务年费及交
易手续费均不予退还。
十一.争议的解决
11.1 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由双方本着友好、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如
30日内协商不成,则按下列第项方式解决:
A.将争议提交签约地有管辖权的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或
B.将争议提交上海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以上解决方式只能选择一种,不选或多选的视为选择B方式
11.2 当任何争议发生及/或正在进行仲裁/诉讼时,除争议的事项外,双方仍应行使
本协议项下的其他权利并应履行本协议项下的其他义务。
十二.期限
12.1本协议期限为__壹__年,自年__月__日起至年__ 月__ 日止。12.2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任何一方需要续签本协议的,须在本协议终止前一个
月前书面通知对方,逾期未通知的视为不再续签;双方需续签本协议的,应在本协议终止前的7个法定工作日内完成续签手续。
十三.其他事项
13.1 本协议构成双方就本协议主体事项达成的独立协议,并且应当替代以前的所有
协议或任何其他口头或书面承诺;本协议未约定事项,可由双方另行签定书面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3.2签约方保证本方是根据中国法律正式成立并有效存续的公司或其他实体组
织,且资信良好。
13.3签约方保证本方于合作期间提供的任何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等为
合法提供。合作期间,任何一方为执行合作项目的目的按照约定或根据对方书面同意使用另一方提供的上述资源时,应明确指明该资源的所有者。合作期满,一方应停止使用另一方提供的上述资源,但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13.4 签约方保证在本协议提供的地址、银行账户、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签约/履约
过程中提供的文件、资料是真实的、合法的、完整的;一方若需变更,须在变更之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
13.5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成立,如双
方签字盖章之日不在同一日的,以在后一方的签字盖章之日为准。
甲方: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
授权代表人:
(签章):
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 授权代表人:(签章):
第五篇:微信支付密码是银行卡密码吗?
微信支付密码是银行卡密码吗?
微信支付密码不是银行卡密码。也许是刚刚使用微信支付同时也要绑定自己银行卡并且实名认证的原因,在我们使用我们的微信支付设置的时候,到了支付密码的设置选择,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输入进去。不知道刚刚玩微信支付的朋友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微信支付绑定银行卡输入自己的支付密码时候,我们是需要输入两次密码的,且前后两次输入的密码是一致的,才可以设置成功。试想一下,如果微信的支付密码和银行卡的密码一样,为何我们需要输入两次密码确认一下呢?你说对不对呢?所以,那个只是单独的密码体系,是属于微信这个产品本身的支付,与银行卡密码是不同的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微信支付的密码,也是6位数字,和银行卡密码数字位数是一样的,新人朋友使用这个有点懵,有点混淆可以理解的。因为太像了呗,不过他们真不是同一个密码,你如果觉得自己密码太多了,不好记忆,也可以设置和自己银行卡密码一样的数字,前提是要保管好自己密码的安全性。
我们在使用微信零钱提现的时候,也是需要输入自己的微信支付密码的,这里也不是银行卡的密码,也是独立的微信支付密码。在我们的微信钱包里面可以找到这个界面,点击自己的微信零钱,按照步骤操作即可提现。大家始终只要记住一点就可以了,独立产品有独立的密码,微信是个独立的产品,不会和自己原来的银行卡密码一致的,除非自己设定一致,那也是可以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