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时间:2019-05-14 15:4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第一篇: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有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两条腿,而“作文教学”这条腿比“阅读教学”这条腿短了一大截。我觉得这一比喻很形象,而且很有道理,所以,加强作文教学研究力度是必要的。特别是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的研究更是必要的。.如今,“以读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已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词,并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读”理解文本的意思,这应该说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语文教学毕竟承担着“听、说、读、写”的任务。“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提倡的一种方式,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解上。语文教学要是长期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学生的习作水平势必受到制约。阅读教学中,如果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习作训练,不但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完整性,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一观点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觉得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点“怪”,有必要引起注意,让“阅读教学”和“习作训练”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这才能保证语文教学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上的认识或许是本人少见多怪的原故吧,仅供参考

作文与阅读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在阅读中积累,在作文中学会运用积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调整了自己的方向。首先,上课的时候,不在繁琐的分析,进行道德教育的成分少一些。更多地把目光放到学习作者的写法,吸取作者的写作方法上。然后在阅读笔记的积累方面,设立了两套阅读笔记,家庭和学校各一本。让学生在课外和课内都学会积累,以便在自己作文时能有话可说,有词可用。其次,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利用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作文,有一次他们站队不好,我罚他们重走,然后借机让他们写自己的心理。第一遍的时候写的不是很好,我找到范文朗读后,再次修改,第二遍就要好得多。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觉得有了一定的进步。部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写作文不再发愁。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很难前进,基础打得不够牢,作文还是头疼。而且这部分同学基础知识也很差,生字词的掌握还需要继续常抓不懈。但因为见效比较慢,所以有时候不能坚持到底。最近,也在怀疑,别的老师不是这么做的。违背常规教学,到底对不对?把重点放在作文上,应该没错吧?

民主和谐 读写结合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

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学生,或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恐龙》一课,学生对恐龙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应用于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三、培养质疑释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语文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让“疑”成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比如课文《卢沟桥烽火》一课,开头写道:“九一八事变后„„”,结尾写:“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学习过程中,学生提问:“九一八事变是简述了怎样一件事情?”、“抗日战争又是怎样的一场战争?”等等。又如教《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 负担,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探讨的相互动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 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来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五、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 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断,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总之,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勤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教师在这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最佳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阅读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一、着眼自主,创设轻松愉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回声》一课,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在一座美丽的山谷中,伴随着电影《应声阿哥》中节选的回声,让学生认真看,仔细听,问:你听到什么?然后呈现精美的画面,画面上悠扬的声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朋-友”山谷回荡:“我-们-是-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回声。”“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请自由读课文《回声》,看谁能发现回声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要求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仔细地读起课文来,渴望发现的心理使他们读得非常专注,读后,都争着说自己的发现。

二、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例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时,第二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画下来,并说说为什么有趣,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喜欢画画的,也可以把这种景象画下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学习的兴趣很浓。

三、加强联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当前的语文教学,引得不够,牵得太多,达不到让学生学会自读自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手中无法”没有抓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没有架起使学生从已知通向未来的桥梁。总而言之,是用孤独而非联系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从而使学生活动处于“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境地。所有的这些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与教材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1.创设情境,促进课文语言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两条视线:一条是“生理视线”负责吸收语言符号,以供大脑识别,另一条是“心理视线”,能透过文字符号,看到一个个表象和逻辑意义单位。这样,学生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想”。沿着“循文-明象-体情-悟理”的路线,顺利进入“读书内化”的自由王国。但是,当课文的语言符号所指的事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离时,两条视线就无法“合影”,从而造成阅读障碍,也就是学生读不懂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此时,创设相应的情境,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的重要途径。

2.加强学生表层和深层学习方式的联系。

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要采取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表层式学习方式和深层式学习方式。表层 式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学习结果就是字、名的重现,而深层式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学习结果就是结构化的论点,也就是说,采用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学到的是零散的、孤立的、肤浅而无意义的知识材料;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学到的是结构化的有联系的知识和内容,是一种好的学习效果,具有高的学习质量。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审题后我问:“你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了五次火柴有什么了解?”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小女孩划了五次火柴;有的说,小女孩开始卖火柴,然后点火柴取暖,最后冻死了;有的说,过年了,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之后,给学生将近15分钟的时间,采用各种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和问题。如果说前面的交流还只是学生与课文粗浅的对话,那么经过充分地读书思考,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就比较深入了。这时学生谈到了小女孩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说明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看到香喷喷的烤鹅,说明她太饿了,渴望得到食物;看到美丽的圣诞树,因为这是大年夜,她渴望节日的欢乐„„从学生的发言来看,他们已走进课文,走进女孩可怜的内心世界。

四、为学生创设自主想像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质疑,或者对某些观点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产生了创新的冲动。教师要借此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让创新有取之不尽的源泉,让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

例如教学《雷雨》一文时,结尾说“池塘里的水满了,明晃晃的像面大镜子”,我先用课件出示画面,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在明晃晃的像面大镜子的池塘边,看到里面有什么?”学生们思维活跃,结合生活实际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我看到了漂亮的彩虹”“我看到自由自在飞翔的小燕子的影子”„„同学们争先恐后,充分发挥想像力,去挖掘一些“空白”的蕴涵,进一步体会到雷雨后的美景。

第二篇:德育与教学联系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教会做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承的,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在教学中认识到它们的联系性。因为语文是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而且会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做人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课文,文章时。因为文章都是有一定人的思想在内的,有思想的东西都是有教育的。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到让学生从中学到哪些做人启示,获得做人道理,思想上有没有启发。如学〈〈在山的那边〉〉一课时,学生了解了大山的孩子的理想及目标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想及对困难的看法,引导学生能够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一课时,认识了一位普通的母亲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母亲,从而让学生感受亲情,理解母爱,体会父母的苦心,收获心灵的感悟。其实语文上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其次,语文课外的阅读教学也是学生开展德育的一条途径。平时我向学生推荐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大力提倡读人物传记。我觉得,人物传记对学生的影响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探索一位伟人的胸怀,既是一种精神享受,又是一种情感被陶冶的过程。自然会为这些人物的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忘我工作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最后,课文各种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所以语文教学处处是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我们从事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在今后也会将二者相结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第三篇:语言与言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知识);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话语)。具体地说:

1.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

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2.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语言是对同一集团所有人所说的话的抽象,它排除了一切个体差异,它只有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如前所说,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通常是从语言的具体现象开始的,人们所说的话都是具体的,或通过听觉或通过视觉,言语常常带有具体的特点。

3.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说话会完全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共同的语言规则而达到交流。言语就是说话,是一种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要说多少话,要写多少东西,这是无法计算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每个人根据交际需要说出的话语的内容是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但是,就某一语言而言,所能资以辨别的语音是有限的,词的数量和构词规则是有限的,组词造句的规则也是有限的。在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

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而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这就告诉人们,我们人类每天面对的这些具体的无限的说话和说出来的话,就是言语;一定的社会集团从这些具体的、无限的言语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些抽象的、有限的系统,就是语言。所以,语言是一个有限语言单位的集合,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都是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一个系统,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人们的一切言语活动在这个系统中运行。而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能说出的话语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份而使它变得更长。利用有限的符号及其规则说出无限的话来,这是言语活动的特点。

4.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

在人们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就人们运用的语言而言,语言的规则都是现存的,约定的,不允许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这是言语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人类就无法交际,无法组织社会。因而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状态。当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的发展,语言也会出现适应性变化。所以,语言的静止是相对的,静中有动。而言语就不同了。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言语交际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充当信息传递的代码。说话人通过语言来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来接收信息,其间经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几个连续衔接的过程。

(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不仅有区别,更有紧密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是静态和动态的联系,概括和具体的联系,系统和形式(现象)的联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就像“人”和“张

三、李四”的关系。“人”是对“张

三、李四”的抽象,我们说“人”有头、身躯、四肢,还有大脑、心脏,“人”能思考、有创造力等等,这些都是对“张

三、李四”的特点的抽象。我们能看到的只能是“张

三、李四”等一个个具体的人,谁也看不到抽象的“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听到的只能是人们嘴里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看到的也只能是书面上写着的一句一句的话。口头上说的话和书面上写的话都是“言语”。“语言”存在于“言语”中,它本身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言语”。这就是说:

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源于言语,语言的生命在于广大社会成员的运用,不被运用的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语言就存在于你、我、他、我们大家的话语中。因为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我们只有通过言语才能认识语言和学会语言。无论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和讲授语言,都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

言语依赖于语言。言语要被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有全社会共同的语言作基础,达成语言的共识,才能进行交际。语言作用于言语,在实际的交际中,表现得很明显。每个人说话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否则人们就无法交际。语言对言语有着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明确语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价值,“因为它阐明了任何科学程序所必需的抽象过程”。

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要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这在一门科学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完全合理的和完全必要的,历史的实践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篇: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的联系2

一、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的联系。表现为物流与市场营销相互作用

(一)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物流对市场营销具有直接性、决定性的影响,没有高效的物流,就不能实现时间和空间效用,即使市场营销不断创新,也难以赢得顾客满意。物流的有效性、通畅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产品的生产与创新;物流各个环节的成本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构成,物流成本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价格,一般来说,产品的制造成本已不足总成本的10%,而与储存、搬运、运输、销售、包装等活动耗费的时间相比,产品的加工时间只有这些活动耗时的1/20,物流成本大约占商品总成本的30%-40%;物流的通达性和网络结构直接影响产品分销渠道的有效性,影响消费者接受该产品的方便性;物流的及时性与多功能直接影响促销战略的实施;物流的信息化处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与下游客户的沟通。

1.物流服务对营销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的影响。物流本身提供的主要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其服务就必须要考虑服务的范围、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等,其中物流服务中向顾客提供的服务水平是影响顾客购买和连续购买的关键因素。物流对产品策略的影响:新产品开发能否成功推向市场,除了本身的因素外,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充足的货源且成本合理的原材料,一个符合实际又有生命力的产品开发策略,是不能独立于物流活动之外的。在扩大产品生产线时,应当充分考虑新增产品线的组合状况及平均销售规模以及物流成本的影响,因为产品线的无限扩大,会直接影响物流效率,对企业利润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在确定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时,必须要考虑物流的可行性与物流费用,需要市场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流部门互相配合协作;在进行产品包装决策,处理与产品包装相关的问题时,需注意包装的规格、标准等既要达到保护产品质量和促销功能,又要符合降低物流成本、方便产品运输的要求。物流对价格策略的影响: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运输费等物流费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营销部门必须要估计到为顾客提供不同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之间的增减变化,制定出最佳的定价决策,一般来说,增大订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物流费用,营销部门要与物流部门一起制定合理的“数量折扣”定价政策。物流系统研究对市场营销的主要影响反映在成本削减上,据营销专家估算,物流成本降低潜力比任何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物流对分销策略的影响:物流服务的渠道选择是客户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客户一般喜好较近的物流提供商,这样可以提供极大的便利性,更能降低成本。有效的物流配送使分销渠道更有竞争力,使产品更有吸引力;库存点的增减、一定场所出入库商品数的增减、输送、通讯、订货处理或仓库装卸、在库水准的变动等,都对销售服务产生影响。在进行物资采购决策时,应对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企业性质、技术能力、设备状况、资金信誉等进行市场调查,建立供应商档案,规范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和供应商评价体系,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信息的反馈工作。物流对促销策略的影响:提高产品发送的速度,保证准时送货,便利顾客随时能买到所需的产品,提供商品在途运输情况查询服务等,有利于顾客降低库存,赢得顾客的信赖,可以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在产品促销过程中,也需要物流与促销人员协作,如促销人员利用广告大力宣传推销某种产品时,物流部门要进行严格管理,密切配合,做到市场随时有现货供应,以方便顾客购买。合理安排、确立商品销售高峰期产品的制造、输送、在库管理、事务处理等各种物流要素和活动,并使设备投资和在库管理有利于缓和销售高峰期对商品输送所造成的压力,促进促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2.物流管理是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是指“对原料和最终产品从原

点向使用点转移,以满足顾客需要,并从中获得实物流通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这一观点受到美国市场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的支持;1985年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对修改的市场营销定义可概括为:市场营销是为了满足个人或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的交换,并就有关交换的意识、财务、服务的概念、价格设定、促进销售、物流等方面进行计划和加以实施的过程。市场营销这一概念中涉及物流的内容;市场营销由“创造需求”和“需求满足”组成,以创造需求为主要对象,需求满足是其后续处理的补助性活动,物流活动可作为后续处理的补助性活动,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场营销强调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将适当的商品提供给目标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市场营销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能否吸引和满足顾客,在很大程度上受卖方物流管理能力和决策的制约;物流策略组合是市场营销组合的组成部分,从市场营销活动角度看,物流主要由运输、仓储、存货控制、商品搬运和订单处理等方面活动组成,物流策略组合实际上是这些方面决策的结合,其决策的指导思想同市场营销组合一样,是追求整体活动的协调和整体结构的优化。

3.物流管理的改善对市场营销的影响。物流管理的改善能增加交易中的价值,物流或在库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使服务的可信赖性得以提高,而且也使交易能够迅速开展,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及时实现,缩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生产经营行为能够真正建立在顾客实际需求之上。此外,新的物流管理策略也为市场营销组织提供了服务的基准和发展的空间,进而对广泛开展营销活动,提高经营绩效提供更多的机会。如JIT准时化策略能排除中间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按照顾客的要求快速满足其需要,这在一定程度可扩大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物料计划策略根据销售预测来制订生产计划和存货计划,改善物料计划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吸引新的顾客,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营销效果;物流系统优化策略是把分散的物料转变为系统的物流活动,协调生产、财务、销售及机构的决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使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适当的批量,在需要的时间内达到用户指定的地点;物流信息化策略包括物流活动之间的信息控制,订货储存、搬运、进出库、发货、运输、结算等各物流环节之间的信息控制,物流数据的生成系统,网上营销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信息管理等,是当代市场营销发展的趋势;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就是要实现物流客户关系营销,建立客户数据库,保持与客户的联系,倾听客户的声音,强化同顾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关系,在经营的过程中考虑客户的利益,实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为自身物流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物流管理整合市场营销策略需要企业在关注产品的基础上,分析客户的需求,生产有市场的产品而不是生产自己想生产的产品,产品出来后,要采用多种分销和促销方法来实现产品的销售,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

总之,物流活动能够对营销活动提供支持,做好物流管理能够有力地促进营销战略的实施。譬如好的逆向物流不仅可以积累产品数据,为预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是顾客保持忠诚的重要营销手段。因此,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重视市场营销。

(二)市场营销对物流的影响。

市场营销是设计物流系统的起点,主要包括在产品多样化和反应时间方面顾客的需求,如企业经营多品种时,相应地与生产、订货处理、在库管理、输送等相关的物流问题就会变得十分复杂;在时间、质量、数量及其他市场促销形式下顾客的委托,决定物流系统中物流服务的领域;营销组织对市场预测是否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直接关系到物流活动的合理性。

1.营销组合对物流的影响。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确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与之相适应的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传播的物流活动也因营销策略不同而不同。针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物流管理,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综合思考,统筹安排。(1)产品策略对物流的影响:从产品策略的角度看,物流活动中的采购、推销、顾客服务、库存控制与之关系最为密切,如:企业购进的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零配件可能会由于产品衰退期的到来而造成库存积压,此时,产品策略须与生产规划、库存控制进行有效的协调,以便不断地调整物流活动,以适应新产品或产品系列的变化;另外,一个好的产品策略,是不能独立于物流活动之外的。(2)价格策略对物流的影响:价格策略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物流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及其顺畅性;价格策略中对顾客的数量折扣将影响顾客的订货规模,适宜的折扣优惠,将吸引顾客加大订货量,仓库的作业将趋向于处理大宗货物,搬运和运输作业都将变得简单而高效;要制订出一个能够满足营销和物流综合需求的定价策略,须从营销和物流两个角度综合考虑。(3)分销策略对物流的影响:销售渠道是否合理、畅通,对产品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必须保持从生产到顾客这一物流活动的畅通快捷;流通渠道各阶段的管理与整合以及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物流的格局和物流的经济性;销售渠道策略与物流活动中有关需求量预测、订单处理、包装、运输等环节密切相关,只有它们紧密结合,并严格在各个层次中执行,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分销策略成功地付诸实施。(4)促销策略对物流的影响:对广告、公共宣传等促销活动大量投资是对推销人员提高销售量的一种支持,如果物流系统不能及时把产品供应到顾客手中,销售量将得不到如期的扩大,需要在物流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建立便于信息快速传递的信息系统,不断沟通并协调促销活动的规模与库存、运输、顾客服务等物流环节;整个物流链必须在时间、地点、质量和产品多样性方面由营销部门进行积极的促销活动。

2.营销需求随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不同而不断变化,物流管理也应随时调整。一个具体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会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顾客所需要的服务随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物流活动应当在自身的领域内对市场营销的成功提供积极的支持。(1)引入期:市场营销的目的是让潜在的顾客了解产品的各种属性,说服他们购买,创造产品的知名度,提高试用率,新产品在市场获得立足之处,其策略是提供基本产品,用成本加成法确定价格,建立选择性分销,投入大量广告,创建知名度,其重点放在大量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上。物流系统的设计应在对产品市场前景充分预测的基础上,考虑系统的供给能力,物流策略要有高度的产品可得性和物流灵活性,物流管理的重点是迅速而准确地提供产品补给,尽量满足顾客随时可以获得产品的需求,在充分提供物流服务与回避过多负担之间需寻求一种平衡。(2)成长期:市场营销的核心工作是尽可能实现收支平衡的销售量,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各种盈利目标,其策略是扩大服务保证,采用渗透市场市价法确定价格,建立密集分销,通过广告在大众市场建立知名度。营销活动主要是具体的物流服务。营销活动对物流支持的要求简单而又明确,物流活动的重点应当侧重于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何实现规模经济,需要从不惜任何代价提供所需支持,转变为更趋平衡的服务与成本绩效,实现顾客基本服务承诺。(3)成熟期:营销目标是保护市场份额,努力在主要顾客中创造忠诚度,争取最大利润,其策略是强调产品品牌的差异化和型号的多样化,以提供独特的增殖服务,建立更密集的分销。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加,其目的在于有能力满足来自许多渠道的各种服务需求,物流活动的核心工作是确保向关键顾客提供特殊的服务。(4)衰退期:营销的目标是压缩开支,榨取品牌价值,其策略是逐步撤出衰退产品,降低产品价格,有选择地减少无利润渠道出口,广告降低至维持绝对忠诚者的水平。物流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维持相应的服务和减少物流活动成本,在放盘出售产品和继续有限配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一方

面,物流活动必须定位于继续维持相应的递送业务;另一方面,当产品万一被剔除时,又不至于冒过多的风险。

3.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要求物流管理的理念相应地转变。正如市场营销经历过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以及绿色市场营销观念等营销哲学的转变一样,物流管理的观念也应该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观念是以工厂的产品为出发点,企业力图寻找费用最少的途径,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种观念是以现有产品为中心的供应观念,对应于市场营销理念中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物流管理的市场后勤观念不是以企业现有的产品为出发点,而是以市场需求为起点思考问题,物流活动要为满足顾客需要和提高市场营销绩效服务,这对应于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物流管理具备社会化、一体化物流观念;绿色市场营销观念要求物流管理具备绿色物流观念。

总之,市场营销对物流具有反作用,成功的市场 营销策略,有利于促进物流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市场营销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应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符合企业整体营销策略。因此,市场营销工作过程中要加强物流管理。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制定营销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物流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物流活动中的顾客服务对市场营销产生重要影响,能否迅速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保持物流服务的稳定和信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现代的物流管理方法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大的服务和发展空间。

二、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在实现产品价值、顾客服务、实现顾客满意度、维系顾客忠诚度等方面

(一)实现产品价值方面的联系。

市场营销与物流在这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市场营销是从企业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来研究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向货币转化一方面实现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保证社会再生产继续进行,使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保证以货币形式补偿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必要的耗费,另一方面实现物质资料实物形态的转移,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消耗使该产品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耗地。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产品的交换过程中,实现产品的全部转化,被消费者全部买走,尽量减少产品滞销、积压,促进产品的快速转化,促进产品价值的实现;物流是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中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同样担负着产品价值实现的任务。市场营销藉物流的强有力支持,使物畅其流,通过加快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快速转移,减少资金的占压,降低流通费用,节省流通环节的时间,同时通过物流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而赢得客户,牢牢地站稳市场。

(二)顾客服务方面的联系。

市场营销的三个基本思想是:顾客需求比产品或服务更重要,产品或服务只有在已定位并可获得时才对顾客有意义,数量相对利润来说是次要的。顾客服务最基本的三个方面为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实现可得性就是按顾客订货进行存货准备,于是仓库的数目、位置和储存政策就成了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作业绩效可用速度、一致性、灵活性等指标来考核,速度指从订货到货物抵达顾客手中的时间,反映物流作业效率,一致性指必须按时对顾客的递送履行的处理能力,灵活性指处理异常的顾客服务需求的能力;可靠性指供应商能否及时迅速提供有关物流作业和顾客订货状况的精确信息,顾客通常不希望发生意外事

件,如果他们能够事前收到信息的话,就能够对缺货或服务递送等意外情况作出调整。如在策划开发研制新产品时,必须要大量搜集市场信息,了解顾客的需求、开发最具市场潜力的新产品,由于从事销售和顾客服务的人员处在市场前沿,对市场信息最为敏感,这就要求从事物流活动的人员,需要有意识地收集该产品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意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市场营销策划部门,为制定产品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实现顾客满意度方面的联系。

物流活动和市场营销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被企业看作是隐藏在所有活动背后的动机,市场营销观念主张识别顾客的具体要求,把可利用的资源集中起来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期对那些需求做出反应。对于物流活动来说,无论产品递送出于何种动机或目的,接受服务的顾客始终是形成物流需求的核心与动力,物流活动表现出的差异化和细分化,正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具体要求,物流的最终目标是使顾客满意。营销的成功依赖于顾客满意,而物流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满意。通常市场营销为了让顾客迅速、有效地满足需求,促进产品附加值实现,要求物流活动具备三种能力:快速地向顾客提供服务;以平均速度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和依赖性;拥有即时交易保有量(即产品销售的库存量)。

维系顾客忠诚度方面的联系,“获得和保持住客户”是市场营销的一个经典定义,而在现实中营销力量集中在“获得”客户上,而不是“保持”住老客户,营销偏重于市场份额的提高,而不是客户忠诚度,但有效的物流系统在保持老顾客的同时,还可以诱发新需求,包括一部分顾客从竞争者处转移过来,更包括一部分原先没有该需求的顾客产生需求。

三、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区别

(一)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存在交替损益关系,各职能绩效评价标准不同。

物流与市场营销有各自的利益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相互冲突。譬如,营销部门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扩大销售量,希望小批量频繁生产,但导致较高的运输成本;营销部门希望采用快速的定单处理系统提高顾客满意度,但增加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成本;营销部门希望实行较宽松的退货政策,但增加逆向物流成本等。

(二)市场营销是企业前沿的工作。

企业的产品能否卖出去,销售额如何,市场营销是关键,物流是企业后勤的工作,在让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合适的地点的同时,成本是否得到控制,物流是关键;营销人员以与外界客户接洽为主,了解客户的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销售方案,物流管理人员更多地接触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组织;营销管理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广告、宣传活动、特价、折扣、赠送等方式多卖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物流管理更多地考虑在满足市场供应的前提下,如何压缩成本,保障供应。

四、结语

物流与市场营销相互作用,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长远

发展提供条件。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往往因为独立运行而脱节,使企业得不到有效的投资回报率,企业要成功,须加强物流管理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实行一体化管理,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协调物流与市场营销,保证物流与市场营销的无缝合作,消除物流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利益冲突,使企业在实现既定顾客服务水平的前提下真正实现总成本最小化。

第五篇:联系教学实际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将作文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去

语文教学是由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大块内容构成的,笔者在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尽管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读写能力依然不强,仍有不少学生对写作缺少兴趣,忽视作文,懒于动笔,作文水平不高。我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缺乏联系,人为的造成了阅读与写作的严重脱节,再加上大多教师重阅读教学而轻写作教学,致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表达形式未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读与写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提高作文水平就成了一纸空谈。

阅读与写作应该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阅读是吸收,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输出,是阅读的运用。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是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是写作的必要铺垫。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这是先生的经验总结,“多看”即多阅读,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途径之一。张志公先生在其《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没有良好的阅读教学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阅读教学搞得好,学生一定会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先生的这番话透彻论述了写作对阅读的依赖关系,说明了搞好写作教学是离不开阅读教学的。由此可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把写作深深植根于阅读之中,让作文在阅读中生根发芽。

而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从何处入手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笔者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夯实学生的读写基础。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名家名篇和优秀作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规范而优美的语言材料,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凭借”。叶圣陶先生说:“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学生阅读的起点应是课文,写作乃是在阅读课文基础上的知识、技能的迁移,两者相辅相成。学生可以从揣摩推敲文章遣词造句中得到精美语句的滋补,从感受体会语文的情感主旨中得到隽永深刻的启示,从欣赏领悟课文的结构中获得巧妙构思的方法„„因此我们在阅读体味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从中悟到写作上的可借鉴之处。为此,我们应该把教材作为主阵地来夯实读写基础。

教学中,我一直努力尝试在讲读课文中贯穿作文的教学: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老师再加以点拨、强调,最后在写作时便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出现了“偷豆──煮豆──吃豆”这一情节,而临近结尾又提到了第二天吃的豆“却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的感受。同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不同的两种感受呢?原来,“昨夜的豆”是由童心和野趣酿造了它的无比美味。这样写,也更突出那夜的生活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课堂上,我强调了这一写法是值得借鉴和摹仿以后,有位学生在写《难忘的二三事》时便学习了这一写法。文中叙述了他所难忘的一件事是:他小时候和邻居的孩子比赛游泳,他赢了以后就带领孩子们到自己的葡萄园里吃葡萄;第二天,他的奶奶摘回和前一天同样的葡萄,但他却觉得比不上前一天的鲜甜可口。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小作者是多多少少领略到了大文豪表现童趣的这一精髓了。

二、在《自读课本》阅读中拓宽学生读写思路。

《自读课本》是语文课内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深化。选文数量众多,内容包罗万象,大量的文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时代,反映当前社会的精神风貌,可读性强。其中许多文章便于学生广泛接触文学作品,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文化底蕴,更有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每学期一开始,我就对学生如何阅读《自读课本》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每自读一篇课文,均要逐字逐句读懂,弄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弄懂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文章的精彩语句,抒写自己的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心得体会,对所读文章作一点分析,以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训练的外延也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几年来,我坚持让学生走出课堂,踏上社会体验生活:走进图书馆,自由阅读,通过观察社会生活,收看影视、收听广播等,让学生增加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材料积累。并且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阅读报纸、翻看杂志,使学生及时感知社会生活,思考生活,这样学生的作文就有了充实的内容。为了有针对性地扩展学生的阅读,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还采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读”:一是以“讲”促读。每次上课前用5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讲一个故事或介绍自己喜爱的一本书。二是以“查”促读。教育学生写好读书摘记。三是以“写”促读。每月要求学生交出一篇书评。四是以“考”促读。我充分利用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分阶段进行考查。采取以上手段,促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阅读上来,让学生变不自觉阅读为自觉阅读、感兴趣阅读,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实践证明,上述做法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走模仿到创新之路。作文中的模仿,涉及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初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都是学生模仿的好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写作指导学生模仿范文,让学生觉得写作容易多了,克服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我们着重指导学生模仿范文的结构布局,模仿美文的精彩语句,模仿名家的取材方法。模仿固然重要,但这只是手段,培养创新意识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对学生做到了三个“放宽”:一是放宽学生的写作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即使有时发泄过了头,就文章而言,该肯定的还是给予肯定;二是放宽作文内容。学生平时练笔的内容尽量放开,自身经历可以写自己的见闻可以写,还可以创作故事连续剧等等;三是放宽文体要求。教师批改时,不把文体看作是评判作文的一条硬性标准,不揪跑了文体的辫子,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模仿是学习,是打基础;创新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发展。我们作文教学应重视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在写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在课文延伸训练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以课文为基础的延伸作文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原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依据,学生不愁“没什么写”。更主要的是延伸作文为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有时学生可以把人物写“活”,也可以把人物处“死”;可以把人物写成“浪子回头”,也可以把人物写成“死不改悔”。

诗圣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取得成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提高写作水平,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使我们倍感读写结合的重要。要把学生导入写作之门,就必须赶快让学生打开阅读这个窗口,让学生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写作新天地。

下载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诚实与信任之间》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之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联系(范文模版)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从定义上看: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教学纲要......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摘 要: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它对指导学生作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

    分析发现滑石粉与卵巢癌之间的联系

    分析发现滑石粉与卵巢癌之间的联系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粉末喷粉有助于清新阴道区域。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玉米淀粉为原料的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欧迪玛veva研究人员表明,粉末可......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根据公司的基本法律制度,论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人数较少,不......

    反省”的与“反帝”的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谈谈你理解的“反省”的与“反帝”的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某一群体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度、奉献精神以及归属感,尤......

    朋友之间教学设计

    《朋友之间》教学设计 藁城区通安小学 马永艳 《朋友之间》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主题“你我同行”中的第2课,这课主要的话题有“我和朋友”“友谊树”......

    同学之间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家庭多是4-2-1结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使得他们得到的照顾、呵护与培养大大多于非独生子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