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时间:2019-05-15 01:1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

摘 要: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它对指导学生作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读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 作文

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它对指导学生作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读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即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更是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指明了方向。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读书、多积累来开阔眼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词名句、精思妙理等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广积写作的“粮草”,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有米可炊”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在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更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怎样结构文章,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写作知识。

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如在课文学习中学习了精彩的语言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进行想象和新的创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适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

三是通过阅读来积累和历练学生作文思想的厚度。语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学生作文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的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历练和丰富学生的思想。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对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进行教法上的相互交融与整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写、说”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作文能力。

第二篇: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既有区别又是密切相关的。如何正确识别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像刚才列举的那几种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错误认识,显然,是把教学重点与难点摆在同等的地位上了,混淆了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忽视了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处理方法的不同。我认为,在教学上分清重点与难点的关系,并正确掌握处理它们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知识系统是一个网络状的立体结构,重点则是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它往往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因而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说,重点是客观存在的,是具有确定性的;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由于重点是处在知识系统网络状结合点的特殊位置上,故它所储存的信息,一般具有容量大,并具多方向传导的特点。但 在知识的网络结构中,难点不一定是处在网络状结合点的位置上,因而从信息的观点看,难点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它所储存的信息可辨性一般较低。另外,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赖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教师的妥善指导。缺乏这两个必要条件,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就会产生困难。故从辩证的角度说,难与易是相对而言的问题,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由此说明,难点还具有一定的人为性。

如果从教学、学生、知识这三者所组成的教学系统来考察重点与难点的关系,我们认为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关系,可呈现两种状态:一是 当难点也处在知识系统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它和重点是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重点本身也是难点;二是当难点不处在知识网络状结构的结合点上时,重点和难点是不一致的,即重点不等于难点。鉴于上述重点和难点关系的两种状态,以及重点的客观性、确定性的特点与难点的可辨性低、不确定性和人为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决定了它们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故而处理方法也应有异,并不只存在着强求“使学生当堂理解”这样一种处理方法。

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

第三篇:语文教学如何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教学如何联系实际生活

【摘 要】语文的教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联系实际生活这一原则。语文的教学主要以学习课文为主,这些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在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是非常生动形象的,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影子,会对学生的性格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语文 联系 实际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98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对这个学科的教学,主要是对名家名篇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变化,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文章,联系生活,从文章中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在生活中找到文章中的意境,达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加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王丽说过:“教师如果不关心广阔的实际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也很难教好语文”。这就说明,语文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不仅要在语文教学实践的中真切的去感受,还要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认真去发现周围活生生的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个问题,在教学的时候,只是把课文当作一篇文章进行讲解,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课堂氛围枯燥无味,教学效果极差,这需要教师进行深刻的反思。

基于对以上联系实际教学的认识,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严禁只讲课本,不注重实际生活,要密切注意“开门教学”,把教学眼光不仅要放在书本,而且还要放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观察实际生活,在课文教学中找到联系实际生活的切入点

语文的学习就是学会联系生活,适应生活,在生活中运用基本的技能技巧。课文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或总结,只要认真细致的观察,总能在课本当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要十分注意,并把握这些切入点,不断的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通过联想,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课本上的情景,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同时又能对实际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悟。

比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法与学法,还要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联系当时的实际生活,联系当时实际的情景,把文章的文化背景了解细致,最终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教师可以采取课外语文活动,开展演讲讨论,或者举办座谈会等等,例如开展一个以《儒家文化对中国实际发展的影响》为题的讲座,在这个过程中,细致地介绍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的概貌,同时还要介绍儒家成为封建实际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等知识。通过联系当代实际对儒家学说的运用,分析儒家学说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底蕴的积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儒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来学习文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儒家文化的应用。

二、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实际变化,在实际变化中找到语文活动知识的缩影

语文中的内容是实际某个小环节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个缩影反应了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种文化或者一种大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联系实际生活情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经常开展语文活动,例如:研讨会、知识辩论赛、演讲比赛、实际实践活动等等,给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调查、研究、讨论等。最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悟文章的内涵,在文章中找到现实的缩影。还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组织学生坚持轮流进行演讲,并要求学生认真关注实际现象。让学生表述自己对实际现象的看法,从而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例如:“四风”问题、官员腐败问题、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等。在学生演讲结束后,开展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参考他人的看法见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理性的关注实际生活现象。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每周还可以组织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实际观察总结”、“开展专题报告”、“实际现象辩论赛”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参加辩论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锻炼自己的口才,还能够加深对现象的理解,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现象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能更细致地观察实际现象变化,建立起学习时一丝不苟的精神。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现象,从实际生活中找写作素材,通过写作来表述对实际现象的看法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必须要把自己的看法观点用恰当、准确的语言呈现出来。长期以来,学生的写作都是仿写,甚至是抄写,根据别人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缺乏新颖,内容枯燥。如今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每周都有上不完的课程,有周末补课,即使在假期,也是作业一堆,很少能够把精力放在实际生活中,逐渐的远离生活,写作素材也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内容,所写的作文内容缺乏真实性,空洞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给予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现象,感悟人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生活细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通过多方努力,让学生改变写作风格,把生活细节表露出来,让学生的作文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在课外,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关察实际现象,关注生活细节,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实际现象和生活细节都需要学生在课外的时候体验,高中生的课外时间本来就很少,教师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书面作业,挤占学生很多的课外时间,使得学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体验生活,更无法去观察生活细节,使得语文的学习只是简单的阅读理解与写作。由于以上出现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现象的兴趣。让学生对遇到的趣闻趣事进行梳理记录,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教师把这些生活琐事与语文的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得语文的教学更加生动、真实,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一言以蔽之,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只有不断的体悟实际生活现象,观察生活细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四篇:论语文教学中学习与生活之联系

论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之联系

湖南省炎陵县三河镇学校张新云 邮编 41251

1内容提要: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和谐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是阅读理解立足于生活经验。二是情感体验交融于生活实际。三是言语实践再现于生活情境。

关键词:生活经验生活实际生活情境阅读教学

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阅读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的窘迫境地,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自己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实践链接起来,发掘童心,寻找童趣,把一个个抽象的语言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可感的图像。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引导学生由课堂的小范围走向社会的大环境,由有限的学习空间走向无限的实践天地,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广博而富有内涵。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和谐发展。

一、阅读理解立足于生活经验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构建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积极创造机遇与氛围,努力促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深入探究的动力,否则,脱离生活的阅读理解必然缺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缺乏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的阅读理解也就必然肤浅。

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学生在阅读理解这首词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对老年夫妇的大儿、中儿是那么勤劳,整天锄豆、织笼,他们却不喜欢,反而喜欢那顽皮的小儿,这是为什么?”这是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是我没想到的,但与我的阵脚没有乱,而是灵活巧妙地将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是呀!为什么呢?你在家是最小„„”于老师的话语被一只只迅速举起的小手淹没了。“老师,我在家最小,爷爷、奶奶特喜欢我,他们把我视为掌上明珠。”“老师,我听大人说这叫什么‘隔代惯’。”“我原来是的,可是自从我有了弟弟就不同了。”„„“老师,我现在明白了:老年夫妇的小儿子那么活泼淘气,又是最小的,多讨喜呀!”“是呀,大家看挂图,图中小儿子趴在小溪边摇头晃脑,剥着莲蓬的样子多讨人喜欢呀!”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历成了学生阅读理解的依托。

我在执教《古诗文五首》一文时,“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两词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学时,我适时地启发学生寻找原有经验中相似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镜头,让学生边想象各种有关云雾缭绕的的景象,边加以动作演示,收到了良好效果,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可以化难为易,促进阅读理解。

再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 1

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伴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教师适时组织读议:“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文,然后将你们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看看窨是人什么!”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已质疑,自已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不仅教文学作品可以这样引发学生的创见,而且一些说明文也可如此

二、情感体验交融于生活实际

新课程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会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记得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羚羊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我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说起:“同学们在平常生活中注意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相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黄鼠狼遇到天敌后会放出臭屁。”„„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的铺垫下,我便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了:“当一群羚羊在后有猎人追赶,前是万丈深渊时,老羚羊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小羚羊的逃生,是何等痛苦的抉择呀!又是何等伟大的抉择呀!”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同学们的朗读情不自禁地多了一份悲壮,多了一份赞叹,读得真切感人。在这一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学生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际而实现的。

在今年的视导工作中,我有幸和一位老师学习了苏教版第二册《雨点》的阅读教学,感受颇深。这是一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形象地描绘了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大海”里,分别在“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情景,表现了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所表现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位老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它又会表现得怎样?”很显然,这一问题的设计,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维由眼前的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跳舞。”“雨点落在稻田里,在稻田里欢唱。” „„甚至有一位学生答:“雨点落在小河里,在小河里哭泣。”听到学生的这一回答,我的头脑里立即闪现出:远离课文“美丽、欢快”的基调,立即纠正!谁知这位教师没有急于“封杀”,而是随机追问:“你为什么说雨点在小河里哭泣?”“因为小河的水已经又黑又臭了。”我折服了:多好的回答,这样的生活现实在孩子心中已留下烙印。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课堂生成的回答,不正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了环保意识的渗透,激发了他们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感情吗?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交融,既拓展了文本,加深了学生的情

感体验,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关注周围现实生活的习惯,更好地生活,如此循环往复,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达到“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

三、言语实践再现于生活情境

将言语实践活动置于模拟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现实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就更加简便有效。复述课文是阅读教学中一项较为枯燥的“说”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我们可以变换多种形式(如自己练说、同桌互说)来进行,但显然还是限于严肃的学习情境,训练的也只是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比较单一。但如果我们稍稍变换形式,将单调的复述变成诸如“角色对话、情节表演”等形式,那么由于有了一个模拟的生活情境,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说的兴趣来了,“说”起来也更容易些,也自然会加入一点动作、表情等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孔已乙》这篇小说篇幅不长,结构紧凑,故事发生的场景集中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小说通过主人公几个生活片段的串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这篇课文是要求学生复述的,但如果仅仅要求学生为复述而复述,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得也少。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在教学本文时设计的一段“老板和孔已乙对话表演”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给了我们很好启示:在课堂上,薛老师扮演“老板”,由一名学生扮演“孔已乙”,扮演“老板”的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似乎有些刁蛮的理由,促使学生拿出一个又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在这样的模拟情境中,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以激活,思想得以启迪,言语得以锻炼,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文章内容,“不是麻木的看客,而是文中的角色”,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通过师生参与、同桌交流、动作演示、上台表演、角色互换、课本剧演示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发挥,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表现的热情和积极性,文章的内涵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打破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学生在表演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此举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口语交际等都可以和学生平时生活情境相衔接,进行模拟,提高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让“生活”充实我们的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和诣发展,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五篇:德育与教学联系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教会做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承的,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在教学中认识到它们的联系性。因为语文是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而且会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做人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课文,文章时。因为文章都是有一定人的思想在内的,有思想的东西都是有教育的。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到让学生从中学到哪些做人启示,获得做人道理,思想上有没有启发。如学〈〈在山的那边〉〉一课时,学生了解了大山的孩子的理想及目标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理想及对困难的看法,引导学生能够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一课时,认识了一位普通的母亲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母亲,从而让学生感受亲情,理解母爱,体会父母的苦心,收获心灵的感悟。其实语文上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其次,语文课外的阅读教学也是学生开展德育的一条途径。平时我向学生推荐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大力提倡读人物传记。我觉得,人物传记对学生的影响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探索一位伟人的胸怀,既是一种精神享受,又是一种情感被陶冶的过程。自然会为这些人物的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忘我工作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最后,课文各种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所以语文教学处处是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我们从事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在今后也会将二者相结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联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加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有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比作语文教学的两条腿,而“作文教学”这条腿比“阅读教学”这条腿短了一大截。我觉得这一比喻很形象,而......

    语文教学中作文(大全)

    语文教学中作文“分层递进差异教学”案例分析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但现实是一提起写作文,很多学生都头疼,不愿写甚至怕写。语文教师为了学生能写好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

    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

    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在从事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存在造假现象,抄袭、仿写、套写的问题很严重。比如在一次写作中,题目是《心中的美景》,有几个学生直接抄写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似乎处于有些尴尬的......

    教育捐赠中捐赠者的联系与管理

    教育捐赠中捐赠者的联系与管理 一、捐赠者联系与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社会捐赠,是指捐赠人为了资助教育事业,自愿将其所拥有的财产赠予高校处分或管理使用的行为。这里,捐赠人......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走出去,购买力强劲,经济影响力)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

    浅谈作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论文 浅谈作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梁园区王楼乡一中 赵广亮 浅谈作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梁园区王楼乡一中赵广亮 作文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的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