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总书记分别在13年9月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13年10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下面我结合时代背景简述一下“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一带一路”、中国梦、意义
“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指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带一路”打开了筑梦空间。
就本国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从而成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
就与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可使有关国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建设“一带一路”,能够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机制作用,即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同时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将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第二篇: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梦的实现
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本文简要结合时代背景论述一下“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未来发展途径。
关键字:“一带一路”、意义、“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指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就本国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从而成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
就与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可使有关国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建设“一带一路”,能够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机制作用,即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同时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与建设意义重大,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当前更重要的是如何着手实施“一带一路”的构想。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
其次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旅游、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后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参与,同时发挥好政府作用。要重视国别间和区域间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工作,设计符合当地国情的投资和贸易模式,通过机制化安排推进工作。要加大对外援助力度,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要统筹好部门和地区关系,各部门和各地区要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第三篇: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一路一带”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深受中亚各国的欢迎和赞同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基本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通过发展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突破了理念上的禁锢。二是通过沿海14个城市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开放的领域,形成了开放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三是延伸到长江沿线的开放,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局面。这种按梯度分层次的开放节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其基本驱动力是先开放合资、后扩大出口,通过对内深化改革激发增长活力。通过加入WTO,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拓展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其结果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内需外需一起拉动,形成了我国经济30多年的高增长局面。今天,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吸收过去有效的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我们调整发展思路,以全新的理念推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目前,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面临着新的突破。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中国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结构性矛盾和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已形成了新的压力,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耿耿于怀,不断通过对贸易结构的调整及规则的重塑,试图从多方面限制中国的发展。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理念是加强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发展经历,文化相通,合作基础坚固。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举措有利于通过共建“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形成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所以关键是处理好中国与中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上合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诸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邻邦及东南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其次,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我国同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共建丝绸经济带的倡议之所以深受中亚各国的欢迎和赞同,因为在已有的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势必会形成对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的辐射作用,其结果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对中国来说,可以带动内陆沿边向西开放,相当于扩大西部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开放所到之处,经济即进入活跃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形成于2000年之后,同东部沿海相比起步较晚,必须加快对外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内陆沿边开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重要内容,只要加快推动和落实,将进一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结合我国周边外交的发展重点,通过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全面提升内陆和沿边开放性经济水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
第四,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率先对外开放,已形成了贸易驱动型的外向型增长模式。目前企业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海外投资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加快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至关重要。东部省份应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
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习主席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其次,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并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
第三,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第四,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其困难表现在,各国期待高,自己准备少投入多效益,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欠发达,人文环境复杂,宗教、民族矛盾多,国家之间边界争端、水资源争端短期内难以解决等。这些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在国内,在于“一带一路”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认同和政府的支持。要想长久的把困难解决好,必须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做到五通,即政策沟通是保障,要协调;道路联通是条件,要满足;贸易畅通是目标,要互利;货币流通是途径,要跟进;民心相通是关键,要先行。所以关键是处理好中国与中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上合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诸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邻邦及东南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连通,为了更好的发展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主席访问印尼期间,又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的亚信峰会上,习主席向世人展示了“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新面貌。
经济,向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当前国际环境暗流涌动,似乎攀上山峰沐浴阳光的方式独有你争我夺,殊不知经过漫长世纪更迭的社会已约定俗成了自有的规则,谁能率先领悟它的真谛谁就会掌握长久而非短暂的主动权。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发展迟缓、中国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进程难、外部环境摧残中国出口以及美国经济一家独秀和国际经济市场僵化等诸多挑战,我们也到了考虑更深层次多元化发展的时候了。反观亚洲自身,亟待解决的关乎各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时刻提醒着我们问题的重要性。中国这次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是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治理做出的最好诠释,这是国家的连通,是心与心的连结。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发挥着它强大的作用,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深化了合作交流,加深各国友谊并促进各国的发展。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数不清的瓷器、丝绸、茶叶等流向各国带去了文明和美好,也带来了喜爱和赞誉。今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问题上充分展示了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惠及周边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国向世界重申和平崛起的伟大理念。
作为连通了各国发展的金纽带,“一带一路”深刻影响和改变亚欧大陆数十亿人民的生活,政策沟通、贸易往来、资金流动、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便利也加速了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这次好机会对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拓宽市场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处于自贸区的企业,由于自贸区数量不断增加,自贸区也将促力“一带一路”的发展。找准立足点,准确分析自贸区对自身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发展自身和贡献“一带一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连通的不仅是国家与国家,更多的是惠及民生。
中国铁建董事会秘书余兴喜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自2013年9月、10月起,中铁建总部的国际部与经营计划部就一直注意收集“一带一路”的相关信息,跟踪相关的项目。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一带一路’是工程机械企业的‘春天’”。正如中铁建和三
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 赵保佑说,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河南共有4处入选,应该和这些“世遗”优势相结合。另外,还应结合好“一带一路”战略中河南所拥有的实际地位,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郑州被列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明确指出“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
“我认为,河南应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内陆地区的战略连接点’作为主要定位。”赵保佑说,“为适应这一战略定位,必须做好三个对接。与郑州所独有的交通枢纽地位对接,利用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米字形高铁、郑州航空港和已开通的‘中欧班列’;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对接,洛阳、开封在中外交流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挖掘内涵,叫响品牌;与我省整体的产业优势相对接,发挥我省在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交通物流业的优势,增强我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形成‘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腹地。” “一带一路”必将在共建共营中向共赢延伸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傅云威)以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和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契机,围绕“一带一路”话题的探讨连日来不断升温,促进人们不断深化认识“一带一路”内涵、战略意义,并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特性、国际角色定位。这让人们愈发相信,“一带一路”必将在共建共营中向共赢延伸。
中国既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也是这一倡议的积极践行者,这一倡议饱含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契合了中国的国家定位,呼应着全球市场深刻变化和调整。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牢,旧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增长点尚在酝酿。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国际开发合作游戏规则,引入更加系统、广泛、普惠的新型合作机制,是打破僵局、赢得新增长的重要抓手。
另一方面,在全球价值链条上,如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中间之国”,其独特优势在于,上能与最尖端的技术资本要素对接,下能与广大发展中国合作,联通高、中、低端资源和市场。
就是说,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而这个角色绝不止于基建领域的架桥铺路,而是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承上启下,破除梗阻,打通上下游资源,联通高低端市场,提高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效率。
正是出于对全球经济新格局和中国定位的敏锐判断,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外界广泛认同。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当前发达经济体应与发展能力弱的国家开展结构改善性的项目,以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拉紧彼此经济关系。“这方面可以参照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他说。
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之于世界经济的效用在于:中国可借助“一带一路”,发挥自身在技术消化与创新、投融资、产能合作、编织自贸网等方面的新优势,与所有致力于合作共赢的国家一道,消磨全球市场诸多壁垒和门槛,创造无穷商机,弥合发展鸿沟。
第四篇:论“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论“一路一带”战略的作用与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不仅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全世界亦如是。
关键字:一带一路意义作用
总书记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一、“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表明新一届党中央在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目前各界对其战略意义认识仍然不足,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全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企业更多的了解,使“一带一路”建设能够稳步推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此作为我国推动与亚欧区域合作的“倡议”,既可以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合作诚信”的开放理念,也能够淡化谋求区域合作主导权的意图,降低“中国威胁论”的负面效应,依照古丝绸之路的方向,“名正言顺”拓展我国与中亚、南亚及中东欧的合作,逐步提升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2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当前,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面临着新的突破,而欧美等国却加强了对中国崛起的限制,美国推动的TPP和TTIP谈判,以高端开放为契机,企图掌控和影响下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已对我国构成新的挑战和威胁。“一带一路”建设是突破这一压力的重大战略设计,通过拓展与亚欧市场的合作,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对欧美日市场的依赖,不仅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赋予了新的内容,也为沿海、内陆、沿边新一轮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
3中国经济升级的战略引擎。
我国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西部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将形成中西部地区与中亚、东欧、西亚的新商贸通道和经贸合作网络,带动内陆沿边扩大向西开放,既有助于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也可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中西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作用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比如,“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其中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以经济增长极辐射周边,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
总结:“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也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第五篇:中国梦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梦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摘要】中国梦由国家、民族、人民三个维度构成,它不仅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更是一个宏大的发展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凸显了中国的国际责任,也要求中国要优化发展道路。“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大战略,与中国梦的目标相契合,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它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的格局、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它在现实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间架起了一道桥梁。
【关键词】中国梦;“一带一路”
一、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12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①
此后,在国内外多个场合,总书记就中国梦的实质、奋斗目标等进行了阐述。2013年3月23日,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期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演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
目前,学界上对中国梦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看法,分别有“本意说”、“人民主体说”、“两层内涵说”、“三层内涵说”、“多维度说”等几种界定③。但笔者认为,无论如何界定,中国梦最终还是以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核心。由此,我们认为,中国梦由三个维度构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自从近代以来,积弱积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国梦把国家、人民、民族三个维度有机统一起来,找到了凝聚中华民族的最佳支点,它不仅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还是一个宏大的发展目标,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二、中国梦的应然要求
(一)中国梦凸显中国的国际责任
当今,国际体系处于转型时期,国际秩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稳定,局部地区动荡仍频。随着非传统安全议题的增加,国际反恐、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互联网安全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国际协作,在全球治理的层面上解决。国家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南北贫富差距加大,贸易摩擦增加,更需要大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领导作用。
中国解决自身的问题,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就是承担了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占世界1/4人口的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本国人口,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吨以上,自给率达到95%以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20%,特别是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坚挺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至关重要。
中国梦的实现,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解决自身问题来承担国际责任是不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就是要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合理利用规则,增加议题设置能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与自身地位相符的贡献。
(二)中国梦要求优化提升发展路径
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给中国注入了发展的新动力,特别是在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市场活力受到激发,经济高速发展,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贸易大国,从原来的资本输入国开始变为资本输出国。
随着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国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世界局势动荡,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大国之间的博弈激烈,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国内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在这一区间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不足,单纯靠投资刺激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到头,亟需经济结构调整,消化过剩产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合作的新空间和新领域。
然而,仅仅把目标放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是不够的,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市场已经饱和,可以开拓的空间不大。泛欧亚地区的新兴经济体,其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强劲,比较经济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结构与中国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些新兴经济体也想通过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助力本国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放眼全球,以拓展新兴经济体为战略支撑,为实现中国梦积极拓展新经济发展空间。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梦的助推作用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规划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蓝图需要一定的手段,而“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梦提出后实行的可行路径和路线图。从中国梦的视野来看,“一带一路”是一个统筹了国内外两个大局的大战略,它的实现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国际环境,最重要的是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开拓了战略空间。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一个为了应付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产能过剩的权宜之计。当前,中方制定的“一带一路”规划基本成形,包括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对中国发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梦的助推作用
1、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优化改革开放的大格局
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句话明确了改革开放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关键作用。
由于历史、地理区位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发展滞后。东西部发展落差大,处于不平衡状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助于优化改革开放的格局,一方面,西部将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提升西部的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激活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力,同时,也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另一方面,对于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贸易驱动型的外向型增长模式。东部地区的企业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产品升级换代和海外投资的新阶段。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特别是深化同东南亚的自贸区合作。正如2013年中国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指出:“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④有效提升东部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有利于东部产业转型与升级,同时带动东部对外资本输出。
2、“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国“走出去”的塑造全球化新阶段。新中国建国60多年来,一直强调自主独立的外交路线,但不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倡的世界治理的新模式,它突破了以往狭隘的经济发展观念,强调中国的内部同外部一样是处于一个互惠互利的共同体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往,经济全球化是在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建立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主导作用,少数西方发达大国操纵世界经济事务,破坏国际间平等合作的互利原则,激化局部地区的经济、民族、政治矛盾,造成南北两极贫富分化。而“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而且强调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最终要构建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是高度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惠及人口超40亿,经济总量几乎占全球的1/3,西接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亚太地区,东系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欧盟,给欧亚大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战略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先行,其次建立自贸区深化贸易发展水平,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最终自贸区连接成片,实现共生共荣。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在设置议程、机制方面拥有主动权,“国际贸易涉及国家间的重大经济利益,国际贸易规则是国际贸易互动中制定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不能掌握与自己贸易地位相符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它的利益就不能得到维护”⑤避开了以往融入世界进程中要搭便车的境地。通过经营“一带一路”,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把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论传播到周边各国。周边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的基础。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的影响力将极大提高,在未来国际事务中更有发言权。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一个世界级的大战略,它统筹了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中国梦的路径选择,必须审慎细致做好计划的规划落地工作。大战略不能拘泥于短期因素,仅仅着眼于转移产能,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相关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方案,做好中央和地方在项目上的对接,避免地方出于部门利益冲动,一窝蜂同质化建设,各自为政,重复投资。政府应该合理引导走出去的企业,不能将国内走捷径、耍聪明甚至是违背法律的做法带到国外,破坏中国的形象。总之,“一带一路”目前需要在做足规划的前提下顺利实行几个项目,做好了,下来开展工作就容易开展,要是完成不好,接下来的困难会比较大。
注释
①“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中国网,2012年11月30日,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1/30/content_27270494.htm.②“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网,2013年03月2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24/c1024-20892661.html.③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3期.④“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人民网,2013年10月26日.⑤王仲伟、胡伟:《中国梦:大国崛起呼唤国家能力*》,《管理世界》,2013年第1期.作者简介
袁晓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