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单元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丽富饶,蕴藏丰富;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祖国位居其中,四大发明,惠泽世界!可正是因为这块土地如此富饶,正是因为这块土地蕴藏丰富,使得国门外的豺狼时时窥探!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美丽的祖国曾经被人践踏得满目沧痍、伤痕累累!
对于南京大屠杀想必同学们早有所闻吧,早几天我收看了电影《南京大屠杀》。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流淌热泪,我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在这场空前大屠杀中,中国军队死伤三十多万,日本杀害南京的老百姓三十多万,他们把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捆绑起来,用机枪扫射,甚至活埋,制造了几十个万人坑,他们甚至在南京城里将活人当枪靶,杀人取乐!电影里说,这种勾当只有禽兽才会去做,只有禽兽才能如此残忍!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强盗,从此我们的祖国又重新站立起来了!看,我们现在多么幸福,上课时,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休息时,我们可以挽着父母的手去公园里嬉戏,我们每天都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菜,甚至可以去肯德鸡享受洋风味的乐趣!你看,我们的新县城多么美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敞笔直,一棵棵树木正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正灿烂绽放。这一切,都来源于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来源于先辈们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但是,今天,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没有死心。他们仍然想霸占我们的钓鱼岛,仍然想侵占我们的东海油田,仍然想篡改教科书企图掩盖那段罪恶的历史,仍然在参拜他们死去的刽子手!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不忘国耻,时刻记住这段令中国遭受痛苦和磨难的历史,面对这一切,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钻研科学,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让我大呼一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六一”节前夕,我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书。
从书中,我了解到圆明园内有弯弯的流水,高高低低的假山,湖如明镜,山似叠翠。园内的宫殿建筑美妙奇特、变给无穷。那无数名贵的奇花异草,数不清的珠宝玉器,无论是建筑的优美,还是五光十色的金珠玉器的珍奇,圆明园都堪称世界上的杰作。
可是,随着书页的翻动,我越来越生气。书中写到: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看见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就像饿狼见到了猎物,疯狂抢夺起来,能拿走的尽量拿走,手里拿不了的,就用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品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对拿不走的楠木器具、铜器、瓷器等物品,则用枪托或棍棒砸碎。一连几天,侵略者又让骑兵团分头到圆明园同时放火,霎时间,圆明园各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庄严华贵的宫殿和优美玲珑的亭台楼阁被火光烟雾吞没,在烈焰中噼噼啪啪响了一阵后,一座座都倒塌下去。整个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堆的焦土和残砖破瓦。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光荣的历史,也有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祖国屈辱的一面。为什么帝国主义敢在我们的国土上肆意地践踏蹂躏?为什么我们的祖这样软弱?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王朝使我们的祖国在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还是人民的反抗,给了侵略军应有的惩罚。
看完这部书,我非常气愤,看看过去,想想现在,如今我们的祖国就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名胜古迹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在我们中国人面前也会点头微笑了。但是他们就是再点头,再微笑,我也永远不会忘记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窃读记》有感
ㄍ窃读记》中'窃”总有一丝不光彩的含义,'窃读”?怀着好奇,我仔细地品味这篇文章ο'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这多少有点逆向思维,回家去美美地往嘴里塞着零食,还欣赏着电视机奉献的精彩卡通,多带劲呀ヘ干嘛跑去书店站酸了腿呢?
读到这里,我忽然对作者有了第一印象:傻里傻气——因为书'从大人的腋下逃票”为进书店门口,小作者首闯第一关;'逢上顾客满盈”,学会把自己隐藏起来,贴在大人身边,至少可以光明正大读上几本书;逢上下雨,以避雨为由,在书店'磨蹭”时光……这一切'花招”,给了我第二个印象;聪明绝顶——因为在书海中畅游,忘记了一切概念ο'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地亮了起来”这时的'我”才也猛然发现自己处于现实这个空间ο空着肚子看书可不是一件舒服事,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竟能熬过两个多钟头,看着作者的身影,我的第三感也油然而生;执着——因为书百思不得其解,小女孩的动力从何而生?回答是:书的魅力,我素不知道竟能拥有如此强效的魔力ο作者结尾处作了精辟地回答:'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每逢读书,难道没有一种汲取智慧的愉悦吗?难怪她'脚站得有些麻木,却浑身有轻松之感ο”
仔细地品尝完ㄍ窃读记》,脑中浮现出了写自古勤读书的程度的词儿:'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孜孜不倦……”这些词儿,仿佛在鼓励我,嗯,我想,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勤读书,积累更多的词汇,让我的'优势”如虎添翼,'足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从书中了解世界,我正醉其中,又有一种冲动劲涌上心头,我甚至还想写一本书呢,在品读ㄍ窃读记》中我发现我正在一点点长大…… 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动。(开篇简洁)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把 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地跳下悬崖。这篇文章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概述)
俗话说得好: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 的关头,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临行时,荆轲唱了两句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结合历史的经验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与书中相近、相似人和事。)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点明中心,说明感动的原因。)
第二篇: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说明: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七”组成。四篇课文中《古诗两首》《父亲、树林和鸟》《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是精读课文,《南极,一片净土》是略读课文。这组课文集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愿望,让我们的天空永远碧蓝,河水永远清澈,空气永远清新,草木永远繁茂,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古诗两首》中《江雪》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大雪寒江独钓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诗人投宿时的冬夜景象;《父亲、树林和鸟》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美好心灵;《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南极,一片净土》主要写南极考察队员自觉保护南极的生存环境的动人事迹,说明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语文百花园七”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五个板块。目的是增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紧紧抓住情感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探究,提高感悟理解能力。
3、认识、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三、课时安排
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3课时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径、踪、孤、翁、宿、暮、犬;要求会写的字有:径、踪、翁、钓、寒、宿、贫、柴、闻、犬、归。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感知诗歌大意。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感情。
3、正确、流利朗读古诗《江雪》。预习提纲:
1、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分别是,2、其中《江雪》是 代 写的。收集作者资料。
3、读诗5遍,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4、从文中的插图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象?你又想到了什么?你能用诗中词语来说吗?
5、你喜欢图上的什么?《江雪》是什么意思?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分组讨论、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2、这首诗写了什么?。
二、学习古诗:
1、介绍作者(展示已收集的资料)。
2、《江雪》的意思是什么?
3、自读古诗,交流划分的节奏。
千山 | 鸟飞 | 绝,万径 | 人踪 | 灭。
孤舟| 蓑笠 | 翁,独钓 | 寒| 江| 雪。
4、按划分节奏,齐读。
5、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的意思。
三、交流展示自学情况。
1、你在自学时遇到什么困难?
2、针对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3、小组内讲诗意。
4、思考: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内容?后两句写了哪些内容?
5、朗读并背诵古诗。
四、检测反馈: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没()
2、默写《江雪》。
。。
3、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要求会写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诗句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预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词。
2、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习惯,理解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预习提纲: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代。
2、从文中的插图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象?你又想到了什么?你喜欢图中的哪一个景象?诗中能找到相应的词句吗?
3、读诗5遍,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4、逢、宿是什么意思?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分组讨论、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2、朗读古诗,比一比谁读的快、准。
二、学习古诗:
1、自主学习与探究。
(1)理解题目的含义。
(2)分组自学并讨论,分析诗意。
(3)小组内讲诗意,老师点拨。
2、讨论:从文中的插图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象?你又想到了什么?
3、朗读古诗,体会感情。
(1)小组讨论交流划分的节拍。
(2)反馈画节拍的情况。
(3)按节拍读古诗,体会感情。
日暮 | 苍山 | 远,天寒 | 白屋| 贫。
柴门| 闻 |犬吠,风雪 | 夜 | 归人。
三、交流展示自学情况。
1、你在自学时遇到什么困难?
2、针对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3、小组内讲诗意。
4、思考: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内容?后两句写了哪些内容?
5、朗读并背诵古诗。
四、检测反馈: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宿()
2、lǎowēng zhùsù pín hán gūdú guīlái mùsè()()()()()()
3、默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两首古诗背给家里人听。
2、每人再收集两首古诗,准备在全班进行一次古诗朗诵会。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6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6个,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雾蒙蒙、鼻子、指着、浓浓的、舒畅、猎人、翅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先概括在具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蓝天和白云,喜欢绿色的树木和美丽的花草,喜欢快乐的小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看看课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故事。
二、读课题说课题。
启发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后想到什么?想知道什么?全班交流。
三、出示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我读了 遍书(至少3遍),基本达到不添字,不破字,不断句,能读通顺流利。
2、字词
我会认的字词:黎明、凝神、兀立、舒畅、瞬间、掠过。
3、理解词语
(1)黎明:(2)茫然 :
(3):(4):(5):
4、我的体会:我知道课文写的是 的事。
5、细心地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6、我喜欢的句子
(1)(2)
7、从 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8、我的感悟:通过预习我明白了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师小结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展示课)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课文,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2)父亲是怎么指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的?(3)父亲最快活的是什么时刻?
(4)父亲说“黎明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自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挑生汇报,总结出最佳答案。)
3、组织交流学习体会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课文后的体会。(把学生思路引向爱鸟、护鸟。)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师小结课文,总结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
四、辅导练习课后第三题
五、检测反馈:
从课文中你知道“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延伸:
如果有兴趣,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曾、葱、犁、扩、括;要求会写的字有:曾、郁、葱、砍、露、减、扩、量、随、囱、消、靠、括;要掌握的词语有:曾经、郁郁葱葱、砍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包括。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教学准备:
生态环境被破环的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出示图画)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出示预习提纲并进行预习:
1、认真地把课文自由读三遍,达到把字音度准确,句子读通顺。
2、和同桌互相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价。
3、细心地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4、我会认字词:曾经、郁郁葱葱、砍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包括。
5、我喜欢的词语
6、我理解词语的意思:
(1):郁郁葱葱:(2):裸露:(3):咆哮 :(4): :(5): :
7、我的体会:我知道课文写的是 的事,我的感受是。
8、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这是因为。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我明白了。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3.指导书写
4.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三遍。
2、搜集环保标语。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复习导入:
1、给生字注音
()()()()()
曾 葱 犁 扩 括
2、听写词语:
曾经、郁郁葱葱、砍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
3、分组展示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这个小山村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这个小山村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这个小山村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你心情怎样?
5、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6、这个小山村是怎么消失的哪?从课文中找找原因。(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大量砍伐树木,使土地裸露,致使小山村被洪水卷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7、组织交流学习体会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课文后的体会。(把学生思路引向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8、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补充资料:树木的三个作用。
四、教师小结课文
五、交流环保标语。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外收集一些人们破坏环境而自身遭到大自然惩罚的一些事例,并互相交流一下。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8*南极,一片净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的环境。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洲、豪、属、企、扰、限、塑、卡、顾。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激趣导入:
你了解南极吗?你知道南极的哪些情况?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补充。
二、出示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三、出示预习提纲并进行预习:
1、认真地把课文自由读三遍以上,达到把字音度准确,句子读通顺。
2、和同桌互相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价。
3、细心地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4、认字:洲、豪、属、企、扰、限、塑、卡、顾。
5、我喜欢的词语
6、我理解词语的意思:
(1):悠然:(2):生态:(3):否则 :(4):执意 :(5): :
7、要先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通读全篇。
8、我的体会:我知道课文写的是 的事,我感受是。
四、指导认读、书写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4)指导书写。
五、师小结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积累本课优美句子或你最感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充分预习了《南极,一片净土》一课,现在大家就把你的学习收获展示给大家吧!比一比哪些小组合作最有效,哪些同学表现最优秀?
二、挑写字词
自豪 惊扰 感慨 悠然自得
三、回顾课文内容: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四、深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抓住以下句子:
(1)“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已成为所有到过南极人的共识。”
(2)“请不要拾石头!”“请不要挑逗企鹅!”“请注意,不要踩坏苔藓!”(3)“为我们驾驶小船到直到捞上来为止”
2、为什么说南极仍然是一个通话的世界?
3、读了本课以后,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4、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
5、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延伸:
你了解南极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有关南极的资料,大家在一起开一个“话说南极”的小小研讨会。
七、作业
把搜集到的南极资料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百花园七
教学目标:
1、辅导完成各项字词和读背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积累和知识的吸收。
2、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
1、基础的夯实与积累。
2、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进行交流,同时进行检测反馈。
1、交流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区别方法。
2、说说自己还知道的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字,并说说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
3、交流量词的填写情况。
4、积少成多:
(1)老师介绍诗的作者:王冕,元朝杰出的画家、诗人,他特别喜欢梅花,还特别爱画不着色的淡墨梅花,这首诗题咏的就是诗人自己所画的墨梅。
(2)学生自读古诗,检测自读情况。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老师点拨。(4)指名串讲诗意,老师补充。(5)指导学生背诵《墨梅》。
5、阅读平台: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短文。
2、交流对预习提纲中问题的理解情况。
3、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小结
第二课时(能说会道)
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二、提出交流要求。
三、课堂口头交流。
1、把整理好的有关让花草树木过冬的材料和为了让花草树木过冬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在小组里进行口头交流。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3、班内评一评,看谁搜集得多、说得好。
4、表彰表现好的同学。
四、师小结
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可不少,为了让花草树木好好过个冬天,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再把你的行动在班上交流交流。
第三课时
一、导入课题
二、指导如何写作。
1、自读“笔下生辉”的一段话,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2、课前准备:观察与思考
(1)你听到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是微弱还是响亮?是
悦耳还是嘈杂?„„它有什么变化吗?
(2)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3)把你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写成一段话。
三、小组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征求一下同学的意见,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评价
让小组推荐出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五、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再次修改习作。
六、把自己的习作誊写在作业上。
课后反思:
单元反思:
第三篇:语文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解读
(总 13 课时)
【单元名称】作家笔下的人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生字22个,会写1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方法描写人物。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解决措施】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次为基础来学习本组课文。
2、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3对人物形象地感受不应该是几千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对人物进行分析。
22.人物描写一组
(3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一段人物描写。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教学重点: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课前准备】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 二 课 时
一、课堂交流,课文理解。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①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①“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人物,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点拨的要点: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
(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等。
第 三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二、作业练习,技能拓展。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三、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四、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人物的优美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人物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人。
【课后反思】 刷子李
(2 课时)【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第 二 课 时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四、课堂练习,技能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六、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刷子李”的优美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刷子李”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细节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的一个人。
【课后反思】 金钱的魔力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教学难点】
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 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四、课堂练习,技能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六、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人物的典型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人物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神态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的一个人。
4、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5、背诵第6自然段。
【课后反思】
回顾与拓展 七
(1课时)
【交流平台】
一、要求,让学生明确半节课任务和要求。
二、引导学生回忆在本组课文中留给自己印象最少的任务,便想好要怎样介绍给大家。
三、学生轮流与大家进行人物印象的口语交流。
四、总结本元作者在描写人物用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
一、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读准成语。熟读成语。
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描写人物的词语。
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积累这些成语。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教学重点】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教学难点】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课前准备】故事录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四、说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
(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习作七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4课时)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特点。【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1)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第 二 课 时
三、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 三 课 时
五、誊写习作。
第 四 课 时
六、讲评习作。
抓住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讲评。
【单元小结,课后反思】
第四篇:第七单元作文
作文《我敬佩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凌强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敬佩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掌握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具体的方法。
3、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陶冶自己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选择具体的典型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肯定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是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的老师,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助人为乐的同学,也可能是不畏严寒、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令人敬佩。今天,我们从中选择一位,写一篇习作,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板书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二、明确要求 学生读题
师:从题目看,本次作文是什么类型的作文? 生:写人 师:写几个人? 生:一人
师:能写两个人吗?三个人呢? 生:不能 师:我们在选材时,还要注意围绕哪个词来写? 生:敬佩 师:敬佩什么意思 生:……
师:刚才我们这叫做审题,只有审清了题目,我们写文章才不会偏题、离题(板书、审题)
师:这篇习作还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31页,第二段话就告诉了我们要求,谁来读读。生:指名读
师: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师:学生边说教师出示课件(习作要求)
三、指导写法
师:刚才我们审清了题,明确了习作要求,接下来,我应怎样去写,才能把文章写好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再看到作文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大家想想我们敬佩一个人,肯定是有原因的,你觉得可能是因为什么?
生:乐于助人,拾金不昧……
师:大家说了很多词语,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这样的词语。
师:教师出示课件(这些词语可用在哪些人身上)师:出示:
学生交流:我准备写,他(她)有 的高贵品质(精神)师:小结:也就是说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先要确定写作的对象和文章的中心。
板书、对象:谁?
中心:品质?
师:确定了中心,选好了人物,接下来我们就要…… 生:写事了(板书:事例)师:写人离不开写事,那么我们在写人时一定要选择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的品质。
师:什么是典型事例,老师举个例子:写同学助人为乐,我有两个例子,你觉得那个好?
(一个是今天我的笔掉在地上了,小明帮我捡了起来---另一个是涛涛生病住院了,小明每天放学后顾不上回家吃饭,就跑去医院给涛涛补课,讲作业。)
师:你打算写一件什么事呢?接下来,老师又要大家讨论交流:
我准备写,通过记叙,赞扬他(她)的高贵品质,表达我对他(她)的敬佩之情。
师:事情选好了,我们如何做到事情写具体呢?我们要注意应用一些…… 生:细节描写
师:本单元课文就非常注重应用细节描写去具体地刻画人物,比如:第26课《鱼游到了纸上》。师:出示课件。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他什么品质?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突出他这一品质的。作文在写事情的过程中,就非常注重用很多的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都用了哪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师:出示课件,这篇课文都用了哪些细节描写? 生:指名回答
师:教师逐步出示课件。
师:第七单元其它课文也象这篇课文一样,用了比较多的细节描写,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写得更具体,才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师:出示课件。
师:下一阶段是大家写的时间了,我们先写事情,希望大家把这一个单元学到的细节描写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文章的开头,结尾暂不写,下节课来完成。
四:讲评并修改习作(两三篇即可)
板书:审题 对象:谁?
中心:品质? 事例:典型
细节
第五篇:第七单元《战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战争》
【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六篇课文: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七言绝句《出塞》、记叙文《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狼牙山五壮士》,文言文《螳螂捕蝉》。教材还编写了《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和古诗《塞下曲》。课文的编排思路是:《古诗二首》重在反映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和《狼牙山五壮士》歌颂了在正义的战争中,为了保卫祖国,不怕牺牲,与侵略者英勇战斗的英雄精神,塑造人物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个体形象,也有群体形象。《孙子兵法》中的格言以及寓言《螳螂捕蝉》告诉我们,和平是人民向往、追求的,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发展。
这个单元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伟大的抗日战争展开调查,了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用了八年的时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史实,激励学生不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贡献力量。在活动中,要结合“金钥匙”,有目的、有组织、有重点、有实效地做好搜集、整理、使用资料的工作。【各课教材简析】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一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 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
★《夜莺之歌》是一篇高年级传统课文,故事很有趣。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股德寇引进游击队的埋伏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前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热爱和平的教育。注意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较难理解的语句;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人物行为体会人物的形象。
★《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引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敢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
★《螳螂捕蝉》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单元教学要点】
1、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受在正义的战争中,人们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团结奋战、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继续学习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写好自读笔记,与同学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及基本的表达方法。
3、独立识字学词,写好摘录笔记,理解“劫难、趔趄、沉寂、埋伏、聚精会神、阻击、兴致勃勃”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开展“综合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呼吁和平。
5、继续培养学生查找、整理、使用资料的能力。
6、完成有关战争题材的调查报告、读后感或观后感。【教学准备】
设计单元导学单、多媒体课件
【单元教学预案】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一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故此文表面意思的理解完全可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加以点拨。由于学生学过的诗大多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反映古代战争的这两首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在课下查找一些有关乐府诗、诗人王昌龄及“飞将军”李广的资料,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设计思路】
渗透学法以自读为主。在明了诗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内涵,其中适当渗透有关诗文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不作繁琐过细的分析。在赏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始终要注重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借助字典或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
2、展开想象,感受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乐府诗、王昌龄、李广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我们看一看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反映战争的。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个性化修改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乐府诗、王昌龄、李广的资料。
师补充。
三、理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象、狗窦、雉、旅葵、舂谷、贻、秦、关
4、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伴听。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大胆质疑、共同交流。
(三)品读下列句子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2、“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但佼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学生带感情练读。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论指导。
3、带感情再读诗歌。
(五)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交流:这两首诗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写战争的?分别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
(六)拓展延伸、提升品味 《小英雄雨来》
【教材简析】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教学设想】
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
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
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释题引疑。
1.课件演示: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问:你们想认识这位小英雄吗?
2、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是一位小英雄?)
(二)汇报预习,以学定教。
1、自由读文,交流预习自得。分节读文,相机正音释词。浏览课文,初步了解文意。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以小标题着手,理清各段联系。
(1)小组读,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2)默读,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高手 第二部分:夜校读书 第三部分:爸爸夜归 第四部分:智救交通员 第五部分:坚贞不屈 第六部分:水底脱险
2、限时读,讨论段间的联系。
(1)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智救交通员、坚贞不屈)
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 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 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2)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 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4、用对比读方式,领悟景物描写作用。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2)“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四)课外拓展
认识其他革命小英雄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莺之歌》是一篇描写战争的课文,在众多的写战争的文章中属于非常经典的一篇,它记叙了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称作为“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文中的“夜莺”是作者倾注感情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将这一人物置于前苏联卫国战争这背景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赞扬了前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发展,又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文素养的形成,以及指导对战争形成正确的评价。因而,教学本课时,教师、学生、文本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多元对话,在阅读中要珍视学生感情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本真的课堂、人文的课 9 堂。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以下能力:
1、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对战争的评价能力。
2、对文本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
3、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能在课前根据要求,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到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战争中的小英雄故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4、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完整通顺的语言回答问题,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5、一定的自主合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夜莺的歌声》音乐,了解二次世界大战。阅读战争中小英雄题材的文学作品。
2、学生准备:查找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战争中的中英雄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夜莺的歌声”音乐。
2、师:谁在唱歌?是的,它的歌声如高山流水,似鼓乐叮咚,可是这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夜莺的歌声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他竟有着杀敌制胜的能力。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聆听小夜莺那神奇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3、《夜莺之歌》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同学们,对于苏联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呢?请大家汇报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4、听完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节课学习的《夜莺之歌》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保卫家园故事中的最生动的一例。齐读课题。
围绕课题质疑,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交流)
二、交流预习:
1、解决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3、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以下文理解词语 婉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凝神:精神高度集中。轻蔑:看不起,轻视。
4、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快速读全文、想想课文是什么顺序来记叙的?(按事情发生顺序或以小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每一部分分别写什么?加上小标题: 第一部分:引诱敌人上钩。(诱敌)第二部分:途中传递情报。(带路)第三部分:歼灭来敌。(歼敌)第四部分:歌声又起。(再诱)
6、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合作交流:
讨论: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小组交流)
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以“夜莺之歌”为题具有明确线索,赞颂人物的作用。
三、品读感悟
一个战争中的小英雄、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投入战斗,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你能从哪些地方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呢?
(学生静心读书,勾画相关句子,分组交流谈感受。)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一甩一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喜爱)
明确: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说一说文中的小夜莺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活泼、灵巧的,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的小英雄。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四、讨论
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五、学生小结
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一谈)
六、作业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呢?请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五壮士的内心世界、崇高品质。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学过程:
一、播放材料、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新课
1937年7月-1945年9月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日寇对中国同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一下当时人民的苦难„„(播放日军侵华的影片)
2、同时这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这次抗战中,有无数抗击日寇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只是其中的一个。
二、讲授新课
(一)略讲接受任务
默读并思考本段告诉我们什么?(接受任务,掩护群众)
引导学生说出在什么情况下接受的。(在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的情况下接受的。敌我力量悬殊,3万敌人对5人,敢于接受这样的重任的确需要胆量。难道五位战士没有想到任务的艰巨性吗?他们虽有完成任务的决心,但他们能完成这任务吗?(接下来学习第二段)
(二)讲诱敌上山
1、学生齐读并思考写的什么?
2、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这表现了什么?
(三)讲引上绝路
1、掩护任务完成了,应该准备转移追上连队,似乎应该结束了,可是没有,这时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做的?(板书:引上绝路)
2、生活是美好的,人在生死关头,总有一种求生的欲望。五位战士可以选择一条生路,可他们却自愿走上了绝路?(学生结合影片、战争背景、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3、文中哪些字最能体现五战士对人民的深情。(走)“走”字体现了五壮士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4、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一段。
(四)讲第四段
1、把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壮士英雄气概、顶天立地的形象的句子划出来,并说说是围绕哪方面来描写他们殊死搏斗的?
(五)讲第五段
1、五位战士虽弹尽粮绝,但他们完成了党交给他们的任务,面对疯狂逼近的敌人,他们怎么做的?(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2、问:从刚才的片子中可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
3、体会跳崖前战士们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你,你会跳吗?
4、找出表现五壮士跳崖壮烈的词语,用你的话评价一下五位战士的精神品质?
5、理解最后一句话。
6、小结:这声音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誓言,它庄严地向世界宣告:英勇的中华儿女不可侮。
四、课堂总结
本文围绕一个“壮”字,写了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顶峰,在完成任务的跳下悬 崖,表现了五位战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附:板书
接受重任 壮志
诱敌上山 壮行 不怕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 引上绝路 壮举
顶峰歼敌 壮行 英勇顽强
英勇跳崖
壮举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板书:吴王攻楚)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少年:聪明、勇敢。
16(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
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自评,互评)(请同学先点拨点拨。)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
(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2)学生自练(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 蝉、螳螂、黄雀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教师板书)
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5)学生互说。
(6)汇报(板书)(理解“不堪设想”)
6、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是怎么对少年说的,(指名说)假如你就是吴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爱国)课文学到这里,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业: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附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
只顾身后隐患 不顾眼前利益
吴王攻楚
第七单元教学手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