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看中国—知名汉学家访谈录中华文明震撼了我(上)
我看中国——知名汉学家访谈录⑩
中华文明震撼了我(上)
——访美国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艾恺
《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1日 08 版)
艾恺(赵和平画)
在美国的东方文化研究、东方历史研究圈子,一提到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42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一普通家庭的艾恺,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师从孔复礼、费正清、史华慈等,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在梁漱溟研究上享有盛誉,著有《最后的儒家》《这个世界会好吗?》《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艾恺现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十分活跃,不仅担任芝加哥大学历史学教授,还继续奔走于中美两国之间,继续翻译梁漱溟的著作、研究中国的乡村建设,继续担当中美、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由于艾恺教授目前居住于芝加哥,从华盛顿驱车也要10个多小时,所以记者暂时只能计划对其进行书面采访。当在电话里听说记者来自《光明日报》时,艾恺教授欣然接受了书面采访要求。他还告诉记者,他知道《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报纸,他与《光明日报》有缘,因为它上世纪80年代曾刊登过他与梁漱溟之间往来的书信。在记者通过电子邮件给他发去采访提纲后,自称“忙得不可开交”的艾恺竟然在短短一周时间用中文给记者发回了洋洋洒洒的6000多字答复。
记者:您现在是美国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最活跃的汉学家之一,您是何时开始学习中文,您为什么喜欢中国历史和文学?
艾恺:我大学时期就读的小型学院根本没有任何有关东方的课程,所有课本内容也仅限于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内容。在大学三年级时,我就决定毕业后将就读历史研究所,但当时并未决定将来可能就读的具体专业。真是无巧不成书,当时我的美国史教授建议我“向东看”。因此,在申请就读之前的那个夏天,我竭尽全力找到了关于中国、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所有历史读物,全部通读了一遍。虽然这些读物都比较有趣,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对她产生了格外的兴趣。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中显现得与众不同,她的独特之处在于:中华文明历史最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聚合的力量超越世界上任何前现代的文明;中华文明也涵盖了最大的疆域,面积比世界上任何前现代的文明都要广阔;也许更重要的是她的连续性——当其他文明遭到外族入侵或陷入混乱的时候,常常就崩溃灭亡,不能重新建立,只有中华文明才能承受住这些考验,继续用同一套基本原则重新建立自身的文明体系。同样让我感触极深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这个在世界史意义上的独特制度培养并创造了优异阶级,该阶级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社会,包括美国独立革命与法国大革命,都是由一个世袭的武士阶级所统治,并常常由传教士或神职阶级辅助。但中国则非常不同,他们是非世袭,依靠学识,而非军事和武力获取权力的群体。我最初对中国历史研究感兴趣,就是想找出中华文明能够如此独特的原因。
至于我何时才开始学习中文,其实我是在上了芝加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班之后才开始学习中文的。读硕士后我发现,虽然我的老师们都是著名的学者,比如指导老师邹谠、顾理雅、何炳棣、孔复礼等,但当时芝加哥大学并未开设现代汉语课程,且前两年的汉语课程教授的都是文言文,学习的是《孝经》《论语》《孟子》和《史记》等内容。对于开始一门新语言的学生而言,我当时的年龄已明显偏大,这些古文课程当时确实让我感到特别沮丧。然而非常幸运的是,孔复礼教授似乎立刻对我产生兴趣,并建议我做两件事: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暑期现代汉语培训班,并转学至哈佛大学,至此我才开始学到一点现代汉语。孔复礼教授本人是美国国内中国文化研究“奠基人”——费正清的优秀弟子。我在哈佛的第一位现代汉语老师就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女儿赵如兰。到了1972年,我已经在中文方面享有“声望”,我自己的中文翻译爱好也成了“副业”。从1972年到2001年期间,我一直受美国国务院等部门委托担任高级翻译,其间我也曾发表和出版一些中文文章和书籍。
(本报华盛顿8月30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第二篇:我看中国 知名汉学家访谈录中华文明震撼了我(中)
我看中国——知名汉学家访谈录⑩
中华文明震撼了我(中)
——访美国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艾恺
《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02日 08 版)
图为艾恺在工作(资料照片)
记者:是什么使您对梁漱溟先生产生兴趣的?您对中国乡镇建设的研究也是受梁先生的影响吗?您如何评价梁先生对您生活、事业的影响?
艾恺:我于1966年秋天进入哈佛大学,在那里我有机会修读费正清、史华慈和余英时的著作。当我在为史华慈的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撰写专题论文时,梁漱溟的名字进入了我的视野,我立刻为这样一位具备思想和道德天赋的人竟被历史研究所完全忽略而深感震惊。当时关于梁先生的英文材料非常稀少,而且很珍贵。梁先生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仅在周策纵教授的《五四运动》一书中出现过,且只有一个段落的篇幅。另外,范力沛先生也曾出版过一篇关于梁先生乡村重建运动的论文。梁先生的其他角色,包括作为民主同盟的创立者,穿梭调停国共和谈,创办《光明报》等等,均全遭忽略。至于梁先生父亲的自杀,他离开北大之后的生活,他和毛泽东以及同时期知名人物之间的交往等,更是无人关注。我对梁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极为赞赏。我真不明白之前为何没有任何人,包括中国人或外国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意见一致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的立场?为什么没有更多像梁漱溟这样的人物出现?为什么只有他几乎是唯一积极领导乡村改革这项重要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
我1969年底赴台湾继续学习中文,并开始进行论文的初步研究。离美赴台前,我特地和许多身居台湾和香港的年长学者联系,询问他们或者他们熟悉的人,是否认识梁漱溟。受时空所限,当时很难判断梁先生是否仍然在世,更不用说与梁先生直接联系了。在台湾,梁先生被视为“亲共”知识分子,其著作也遭当局查禁,所以很难得知是否有人认识梁先生。尽管台湾官方禁令森严,我却发现台湾当地还是有很多人敬仰梁先生的。在台湾学习期间,我很幸运地拜会了梁先生在台湾和香港的老朋友。
1972年回到美国后,我便开始积极撰写博士论文,并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关于梁先生的论文。论文立刻就得到导师们的高度赞扬,但我本人却对其不太满意。后来,我的一位朋友谢伟思(前美国外交官,中国通),也对我的论文研究充满兴趣,并鼓励我将论文交给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当时我仍有很多顾虑,仍觉得其不够完美,于是又花了两年时间对这篇论文进行补充和修改。1979年《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终于面世,后来事实证明这本书的出版极为成功,各种好评和荣誉纷沓而至,立刻获得了1978~1979的费正清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最佳东亚历史著作。当时我还在哈佛大学教书,但随后就被芝加哥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因此从1980年到现在,我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梁漱溟属于一个“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更代表了山河破碎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持守与担当。他对中国与世界的深刻洞见,时至今日余音犹响。梁先生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多方面的人才。这句话是怎么来的?1985年梁先生在中国文学院讲学时曾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一辈子是个拼命干的人。”他用了特别大的声音讲这一句话,而且用很大的力量来强调它。虽然梁先生常被人视为学者、哲学家或者思想家,而我也觉得这些称谓都是正确的,但是他却肯定地、绝对地、斩钉截铁地亲口对我说了好多次“我不是一个学者”。纵观他一生的行为表现,他更倾向于行动派,而并不是单纯从事思想活动。这一特点可以明显地从梁先生的生平看出来。他不只是要表达他的思想,相反,他一直觉得光有理论而缺乏实践是没有用的,空有知识而没有行动就不是真正的知识。他自己常用的自我描述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他的确如此,也一直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学问。
我为什么把关于梁先生的传记起名为《最后的儒家》,这并不只是因为他的思想,不是因为他1921年宣布放弃对佛学的提倡而主张了儒家思想,也不是因为别人称他为“新儒家思想家”,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的举止、为人、行为、性格和品德。梁先生不但知行合一和表里如一,而且他白璧无瑕的美好心灵保存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我认为这是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这也让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乡村建设运动,首先,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是当时中国所面对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也就是乡村问题,他当时认为这个运动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乡村建设主要是为当时的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一系列现代科技与经济成长的福利,同时也帮助民众和政府改善关系,让人民的生活更好,人民的福利更多。所以乡村建设的第一项优点就是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其次,乡村建设和梁漱溟复兴传统中国文化的项目有关。在梁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根本不在哲学、文学或者艺术的典籍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存在于它的社会和伦理体系,也就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形态,而这个社会形态完整地运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所以,要想复兴中国文化以及解决中国最棘手的问题,乡村建设是唯一有效的出路。
今年年底之前,中国的外研社将出版我的近作《当代儒学:理论与实践》,也将出版我以前的书《最后的儒家》中译本的新修订版。我目前正在将梁漱溟最初的重要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翻译成英文,并将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明年,外研社还将发行我的演讲录像光碟,名为《洋话中华文明史》,主要是关于我对邹平县史以及河南宛西史的地方史研究。而这两个地方又都与梁漱溟的事迹密切相关。记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您多次访问或到中国考察,见证了山东邹平乃至中国城镇发展的变化。新一代领导人将中国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驱动力之一,您对此有何评论?您认为中国可以从美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艾恺:美国的都市化与住宅郊区化的经验对中国并无太大参考价值。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工业化主要依赖自由市场的力量,政府并无介入,因此随着工业部门的增长,城市亦增多扩大,而全职的农业人口则萎缩至无足轻重的比例。我想美国现在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口称得上是完全依赖农业收入维生。同样的,这也不是政府介入的结果。当然,最近有许多美国的都市濒临破产的边缘,可是美国文化生活的中心仍在大城市和大都会。由于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美国,因此中国永远无法复制美国的郊区住宅的经验。
梁漱溟的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将现代科技与地方产业在乡村发展起来。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化建设与梁漱溟的理想并无太大的不同。梁漱溟第二个主要目标是以儒家道德体系为核心建立一个新社会,最终将中国的文化核心再度转移回城市。或许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正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不然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破坏了乡村保留的传统道德。就算在乡村地区,儒家价值观也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华盛顿8月31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第三篇:我看中国梦
首先,从内涵和外延的方面来看,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而且还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我的梦想。
正如总书记在就职宣言中所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表明了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这里的人民所强调的,不仅仅是一个综合的集合体,而且还可以是每一个中国人,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而且还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我的梦想。“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体现了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当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都实现了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家层面,中国梦也就实现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在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上,个人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梦想,所以个人的梦想又是建立在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之上的,即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以中国梦为基础的。由此我们看出,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把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融为一体,所体现出来的是个人与集体的相互统一。所以,中国梦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是非常丰富饱满的。“必须为人民造福”,说明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所体现出来的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这就从根本上把中国梦与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美国梦区别开来。所以,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而又高于美国梦。
其次,从文化背景的方面来看,中国梦不等于强国梦,中国梦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还属于世界。
我们都知道,强国梦是中国梦的主体部分,但是中国梦却并不等于强国梦,中国梦的概念要远远地大于强国梦的概念,强国梦的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虽然也代表了人民,但这里的人民所强调的只是一个综合的集合体,而中国梦的主体所强调的却不仅仅是人民这个综合的集合体,而且是每一个个体。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在我们谈中国梦的时候,如果过多地去强调强国梦甚至把强国梦等同于中国梦,而强国梦又附带着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色彩,那么这就很容易使得一些西方国家把中国的这种大国崛起与西方历史观上以殖民扩张和战争掠夺为基础的那种大国崛起完全等同起来,这就不仅会使中国梦成为它们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口实,而且对于中国自身形象的塑造和中国整体软实力的提升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当然,与此相反,我们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不同于以往西方国家的那种大国崛起,而且中国梦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它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的,所以中国在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对别国造成威胁,更不会掠夺和侵犯别国的利益,而且中国在不断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关注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把本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所以,中国梦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最后,从社会发展的方面来看,中国梦不等于大同梦,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且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求不同,愿望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梦’是动态发展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那个历史阶段的中国梦;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富强是那个历史阶段阶段的中国梦;从改革开放到进入新世纪,强大是那个历史阶段的中国梦。而这些都是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具体实现形式。那么,现阶段的中国梦的具体实现形式又是什么呢?“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结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认为,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我们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到2049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本世纪的第二个中国梦,到了那个时候,相信距离一步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越来越近了,但是中国梦并没有结束,因为中国梦的终极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必定还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征途!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还是人民的梦,更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的梦。特别是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紧相结合起来,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定要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善于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0
王晓婷 1331320
第四篇:我看中国梦
我看中国梦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相反,如果只是空怀梦想而不为之努力奋斗,梦想充其量也就是空想,是唯心主义的消极产物。实现伟大复兴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是每个人共同的中国梦,它承载并寄托了13亿人的希望与期盼,我们应该满怀信心积极地团结奋斗,一同来实现这宏伟的理想。
国家领导人看中国梦,是要努力实现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科学家看中国梦,是想把更多的神州火箭送上太空,研究出更顶尖的科学技术;文学家看中国梦,是想为历史的华章添一笔浓墨重彩,为这个国家传承更悠久的文化底蕴;商人看中国梦,是想为自己、为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教师看中国梦,是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给祖国带来鲜活的动力与蓬勃的朝气;我们大学生看中国梦,更多的还是着眼于自己的人生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个人的追求又各有不同,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挥洒汗水与泪水,梦想之所以宝贵,也正是因为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我们辛勤的付出。任何事情的过程总是充满了艰辛与困难,我们应该珍惜的,绝不是达成目标以后的喜悦,而是过程中历尽艰辛战胜困难的那份坚持与决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难免有过困惑,也曾在迷茫中沮丧消沉。人的不成熟总会给自己带来莫名的烦恼,又多亏了这些不成熟才会引起自己的思考: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生活一旦没有了目标,人就像活在一个虚空的壳里,每天拖着重重的负担漫无目的地周而复始地重复前一天的劳动,机械的重复,机械的思考,慢慢地,我们成了自己的傀儡,消磨掉青春的岁月,磨平了桀骜的棱角,偶然间被问起当初的理想,只会惊讶的张嘴、瞪着早已没有灵气的空洞的双眼、头脑风暴一下所谓的理想是为何物。这样的人生是可怕的,是这个时代所不能接受的。每个人虽然都是一个个体,但又都和这个社会息息相关,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我们的梦想就组成了这个社会的梦想,我们的积极向上才会促发整个社会的积极向上,没有人可以脱离这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止的火热赤诚的心。
一番不成熟的思考之后我明白了,我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我要为她做些什么。于是我读书。我读希腊神话故事,我读《荷马史诗》,希腊人的勇敢让我敢于做梦,让我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胆量;我读张爱玲、林徽因,她们告诉我身为女子也同样可以拥有傲人的豪情;我读路遥、莫言,他们用一个个故事让我学会沉淀、思考;我读柯布西耶、安藤忠雄,是他们独到的创意与令人惊异的作品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发现了兴趣,便有了追求,于是每件事都有了奔头,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再也不用被动的机械劳动,阳光与希望就像瀑布,在我的生活中倾泻而下。
伟大的梦想都是由平凡的人实现的,中国梦也需要我们这一群平凡的人扬鞭策马,一路长驱,首先实现小我,再为祖国的梦想奉献更多的努力。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中国梦,这个伟大梦想,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艰难奋斗,蕴藏着华夏儿女对未来的无限期盼,只要坚信我们可以,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第五篇:我上初三了……
我上初三了……
我上初三了。
过去是在家里熬夜,现在是在学校熬夜。每个老师有条不紊而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清脆的嗓音将我们从半睡状态中惊醒。有时也许会感叹一句,“吃得太急了,说话有点困难!”记得曾经老师以嘲弄的语气说到我们人手一份的眼镜,然后夸耀自己锐眼百用不坏,到如今她已经有好几次把题念窜行了。那天我去换眼镜,镜片胖了一大圈,我问医师有可能止住这种趋势吗?他说那得到高三以后,大学可是一个很有情调的地方,好好努力吧!
我上初三了。
年组前50名被光荣地拉出去训练。很多人露着幸福而造作的笑容佯装不情愿地说着,“我不愿意去!”我们本以为不过是跑两圈,到最后也只是梦游般地听从指令了。有出来上厕所的同学笑道:“这就是优等生的体质!”校长慈爱地说:“这不都把孩子们给累坏了吗?”体育老师说:“这才哪到哪啊!下学期还得加量!”我们在初
一、初二把时间献给了练习册,初三时终于还给了自己。
我上初三了。
这是初中学院的后高三时代,一个走在刀刃上的蜕变时段。有时我啃着面包看着可爱的弟弟妹妹们奔出校门,一分羡慕,三分自豪。回到班级充电,一种难以明喻的感情袭上心头。篮球的魅力不可阻挡,然而初三的压力却形成了防火墙。可这一切都是我们自愿的,自愿受累,自愿熬夜。为了什么?往往化作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
我上初三了。
初三如歌,唱出了青春无悔。初三如诗,有一种朦胧的凄美。“初三”,一个可怕的字眼,“而那过去了的,又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我上初三了„„
乡村小学三年级:温怡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