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时间:2019-05-14 16:5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后发现代化”,尚未走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路程,因而它的发展必然关涉到西方国家原初的经典现代性模式的参照系问题。从现代化的发展史来看,现代性生成的基础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现实诉求。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社会的物质生产系统的扩张和升级,早发国家现代性生成的动力是创新性地采取了市场和资本这一扩张发展型经济体制。市场和资本体系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这种经典现代性模式具有“物”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深刻的悖论性质,造成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无家可归的命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它既带来了人类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又带来了经济危机与生态灾难;既带来了理性秩序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带来了非理性的拜金主义和唯GDP发展观的混乱与疯癫;既带来了人类个性的自由与张扬,又带来了社会理性机器对人的支配;既带来了货币与法律程序上的人人平等,又带来了两极分化;既带来了人类主义的觉醒,又带来了民族矛盾与冲突,如此等等。现代性的利与弊、善与恶如影随形”。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正是在对这种资本现代性“无情地批判”基础上展现的。但这种批判是历史的和辩证的,他即充分肯定了资本现代性的“伟大文明的作用”,又揭示了其种种异化和弊端,并构建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现代性。

因此,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生产力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可以对当前关于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是否创造财富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马克思早先确实认为, 人们直接性的生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不断发明更新, 直接性的生产性劳动者将会越来越少。在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总和。如果从马、恩实践的生产力观出发,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如下思考: 首先, 人们直接性的生产劳动, 仅仅是社会总体实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 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第三产业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和直接性劳动生产者的劳动能力一样, 都体现的是人们的一种实践能力或生产力。所以, 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 既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就应该承认其在财富创造中的应有地位。其次, 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 对于提高直接性生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生产力), 无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实践能力本身既体现的是一种生产力, 而他们的劳动又能促进社会总体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 他们的劳动也应该被视为是创造价值和财富的。

二、有利于正确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首先,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恩实践的生产力观, 生产力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的体现, 而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精神风貌和创新能力等等, 都是影响人的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其次, 必须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前所述, 人们的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的发挥状况, 依赖于社会制度对个人力量的有效组织。通观历史, 社会组织的成功和失败正是社会兴衰的根本原因。为了提高人们在物质生产、科学技术、创新发明等实践领域的积极性, 国家必须提供适当的制度环境和一套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人们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 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依据他们现实实践的需要而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才能高效健康的进行下去。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

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呼唤通俗化、形象化。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我谈一下我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它把主体——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已将实践提到世界观的高度,明确地宣称他们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哲学的任务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由此,“实践”应当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个统一的基础,不是别的,正是实践。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就不能想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 马 克 思 主 义 实 践 观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李坤 200911119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实践论论文

我看弗里德曼的“《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

——“我看‘外国人看中国’”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13701班第一组

小组成员: 王雨雨,刘兆鹏,张博洋,闫绍康,尹博文,赵文靖,薛若飞,董方娟,王福敏,沙洁

指导教师:张秀英

摘要: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是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突破,对于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史重任,更应该不辱使命,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实践本领,完善健全人格,在党的指引和带领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实践论》的写作背景

《实践论》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在延安写的,是根据中国历史和革命的具体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的典范,是毛泽东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结晶。虽然它产生于七十多年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仍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最关键核心思想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最生动的理论体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区别于其他一切落后思潮的卫道者的生动标志。

对实践的理性思考与全面关照,肇始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理论探索。其中,马克思所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谓是这一哲学范畴的权威读本,也是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生动教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独到见解,鞭辟入里,分解科学,极富战斗力,充满了哲学意味之上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一语中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直接引出了关于客体与主体,直观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哲学范畴的极富意义的讨论,将唯物主义在现实中的巨大困境,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民面前。

接下来,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就将唯物主义的危局与对实践的认识程度联系了起来。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便是唯心主义的问题,尽管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认识,经院哲学诚然有其贡献之处。

通过这样的建构,马克思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对真理的认识之路,即“主观认识”——“人类实践”——“客观检验”——“再认知”的一条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达之路。也为后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发展范式。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可以称得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的理论典范。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是极富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色的先进的理论的精华。

三、《实践论》的特点

“实践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哲学资源和革命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极其鲜明的中国性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兴奋点的转移

在毛泽东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已经实现了转移,由本体论而移至了认识论。他认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关键,不在于证明世界的物质性,而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以应对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毛泽东尽管讲世界的物质性,讲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军对战,但他的兴奋点、着重点却不在于本体论,而实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在这一提纲中,毛泽东着重阐发的是《实践论》和《矛盾论》,在这两部分中,他把实践的社会功能与认识功能、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考察人的认识活动,深刻地说明了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其间充满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对机械唯物 论、教条主义的批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毛泽东的“实践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所作的一次重大的转向,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本体论转化为认识论、方法论,突出了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走向的体现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由本体论向认识论、方法论的转向,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即可发现这一转向实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走向,是这一历史走向的合乎逻辑的思想成果。

毛泽东进一步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由“实践的唯物论”转向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论”。与瞿秋白、艾思奇、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相比,毛泽东的“实践论”更直接指向中国现实,更直接指向中国革命的实践,更能与中国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

(三)、对湖湘学风的承继与发展

毛泽东的“实践论”的中国性格,还与毛泽东的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相联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传统的一种融贯与结合。这种融贯与结合,当然在《实践论》、《矛盾论》等毛泽东哲学著述中的中国语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上表现出来,但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则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对中国哲学的重现实、重实践的性格的承继与发展。特别是重现实、重实践的湖湘学风,给了毛泽东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对重现实、重实践的湖湘学风的承继与发展。

(四)、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解答

毛泽东的“实践论”的形成,无疑包括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学习与吸取,但在学习和吸取这些哲学资源时,毛泽东是从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出发的。因此,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学习与吸取,有一个环绕中国问题来加以咀嚼、消化的问题。正是通过这种环绕中国问题的咀嚼、消化,毛泽东把这些外来的哲学资源中国化了。对苏联的本本、共产国际的本本照抄照搬,不是毛泽东的性格和作风。

总之,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学习与吸取,有一个环绕中国问题来加以咀嚼、消化的问题。正是通过这种咀嚼、消化,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抽象讲述改造成了结合中国实际的具体思考,使这些外来的哲学资源中国化了。在对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问题上,毛泽东既是一位很用功的学习者,也是一位有主见的思考者,而决不是一个本本主义者。

(五)、从外来哲学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毛泽东的“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从最根本处看,不仅在于“实践论”是在中国的山沟里讲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仅在于“实践论”是用中国人的语言和风格讲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在于“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一种外来哲学,变成了能够为中国人所掌握、所运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总特点,强调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实践,来发现、把握现实的矛盾运动,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而对于这种思维方式的阐发,使这种思维方式为广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掌握,毛泽东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他的哲学名篇《实践论》、《矛盾论》当然是从哲学上来阐发这一思维方式,他的许多论革命、论战争、论政治、论学风的名篇实也是从哲学上来阐发这一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表明毛泽东已经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论、方法论了。

四、《实践论》的当代价值

正如实践论所说,认知建立由感性到理性,并从理性认识出发,来进行对认知事物进一步的推论。但是实践论同时提到没有人能保证认知绝对客观性,并且理性与感性是交织的,所以一来没办法保证感性所感知外界的正确性与客观性,二来理性没有办法绝对摆脱感性,比如说一个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在一定时间内会影响其对你本质的判断。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种认知中反复实践验证,在充分理性认识后得出其实践正确的结论,那么在继续实践过程中,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种认知本身开始不适应于外部环境,我们依然很难摆脱我们花费很长时间建立的认知观,这种对待信仰一般的情节,也属于感性对理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属于由理性进一步产生的感性,会令人产生更为严重的感情倾向,因为它同时夹杂着感性与理性,而这种理性的前提,却是建立在从前的外部环境判断之下,所以很容易使人继续坚持从前这种实践结果正确的认知,当我们没有意识到去调整本来的认知,或者这种认知与环境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每到这时,问题开始产生,旧的认知不适应于社会发展,或许这种矛盾并不突出,却依然很多人在维护原来的认知论。这种问题的产生,根源之一在于对认知本身,产生感性上认可的情感,即便是这种情感产生于以往无数次正确实践的前提下,其二便是忽略了实践论中通过实践来不断调整理论的指导思想,这种保守思想的产生,必然因为其信赖理论超过实践本身。

当我们青年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是否能够脚踏实地,并能够按照实践来调整自身便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论中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很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他们的不完全。每个人不能单纯依赖于感性与理性,也不能人云亦云,或者避免陷于错误而当旁观者,失去宝贵的实践机会,身为当代青年,既要有明确目标,并勇敢地投身实践中去,亦要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目标,冷静避免认知的误区,加强自身素养与能力,逐步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俱进,使其真正为我所用,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五、研究学习的收获

虽然我们课上学到了不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可是能用理论分析我们现实中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通过对外文原件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马克思基本原理,如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还有关于价值观的原理等等。《实践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统一,而且在于它也是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唯有使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大胆探索和解答时代所提出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始终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成为引领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伟大的实践,在这千载难逢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实践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发展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第四篇:毛泽东的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的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结晶,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精神,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篇章之一。毛泽东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智慧,总结了人民群众经验的产物。他的哲学思想也有一个转变与发展的历程。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由唯心主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第二次飞跃是由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跃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家,这是由写作两论来实现的。第二次飞跃是他投身革命近20 年,植根于人民大众并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和智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论》则不同,它虽然产生于七十多年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真正了解《实践论》,就不能真正了解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也就不能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应该珍视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一、《实践论》产生的条件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留下的非常珍贵的哲学遗产,它的诞生必然有着其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实践论》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1.写作《实践论》之前的国际环境

二十世纪 30 年代,受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形式演变为公开实行恐怖专政的独裁制的国家形式。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的斗争中有可能与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暂时结成联盟,以便于解决本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

在社会主义阵营方面,各国的共产主义组织无意识地放弃了自己的精神主动,把被动地仿效、坚决地执行来自最高层次的指示当做最崇高的任务,当作最时髦、最合理的做法。他们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很虔诚的,但是他们忽视了自己的具体条件,就只能是一种被动的顶礼膜拜式的虔诚。因而,他们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法。然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分析,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分析。当时原苏联和共产国际摈弃呆板格式和笼统公式,采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这对毛泽东写作《实践论》势必有着重要影响。2.写作《实践论》之前的国内环境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这个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国图强、启迪蒙昧,中国的进步分子不断地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求索富国强兵之道,发动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运动,然而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进步分子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国家的命运,探求新的革命道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归于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又相继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不仅使已经燎原的星星之火被反动派扑灭,而且使整个中国革命几乎濒临危亡的境地。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分歧由来已久。大革命后期,他就极力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路线。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不断地抵制“左”右倾盲动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多次被排挤出领导岗位。遵义会议虽然重新确立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是错误路线的影响依然严重地存在着。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中国革命处于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面对着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尖锐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得不着手批判过去的错误路线,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来统一全党的认识,迎接新的革命形势。

因此,“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历史也要求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批判错误路线的世界观,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教育干部,以提高全党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水平。

(二)《实践论》产生的主要理论渊源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代表作的《实践论》也不例外,也是有特定的思想来源的。

1.《实践论》直接或间接吸收马列著作的许多思想资料

毛泽东一贯重视马列著作的学习。1920 年,他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定“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阐述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主要是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关于人的认识来源、发展过程、真理的两重性和检验真理标准的论述,既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又强调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实践论》对这些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和系统的阐发。

2.《实践论》批判继承和科学总结了中国传统哲学

“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融合、磨合、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确立才能成为现实。”毛泽东的整个一生中,都保持着对中国历史、哲学、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书籍是他一生中读得最多的书籍。尽管《实践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中国传统认识论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而且还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和科学总结,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逻辑延伸,而且是中国传统知行观在全新高度上的进一步发展。3.《实践论》与西方哲学及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除了青年时代直接阅读西方哲学著作以外,在《实践论》完成之前,毛泽东还通过大量阅读西方其他各种文献、书籍,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哲学思潮。但是,更多地了解西方哲学则是主要通过研究作为世界文明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例如,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在《实践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列宁的“摘要”为毛泽东步入西方哲学的殿堂铺设了道路,同时也提高了毛泽东的西方哲学修养。

三、《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

1.《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作为认识论的一对基本矛盾,全面阐述了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中国化。首先,毛泽东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他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就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作了科学的规定。

其次,毛泽东还全面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实际,确立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较好地解决了“知”和“行”的问题,并且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运用于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这样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和结构独特的认识论体系,是毛泽东的一个创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也属于首次出现,因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中国化。

2.《实践论》把认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标准中国化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称为“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实践论》在认识论上把调查研究看作取得正确认识的根本方法;同时,关于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反映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四、《实践论》的当代价值

正是由于《实践论》处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所以我们应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真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出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为理论,通过理论的指导逐步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一)《实践论》的理论价值

《实践论》随着当代我国哲学的不断繁荣和创新,在我国哲学现代化进程中的首创地位和意义,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作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无论革命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都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

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理论创新方面,一定要与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我们可以把马克思这句话和恩格斯的一句话联系起来理解:“思想被掌握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哲学研究的某些成果达不到时代与当代中国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它不能指导实践,这种理论再好也没有意义的。”因此,在理论创新方面,一定要与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真正把创新理论变成社会变革的先导,为我们提供“现世的智慧”。

2.《实践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实践论》作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无论革命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都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可以说,近30 年来,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在政策上的每一次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跨越,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体现着《实践论》具有前导性理念的作用,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

(二)《实践论》的现实意义 1.《实践论》启示“我们不但要重视学习哲学,而且要学会用哲学”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为了更加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先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重视学习《实践论》等哲学著作。重视学习哲学,这是党的好传统。

2.《实践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典范,尽管已经过去了 70多年,但在当代实践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它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今天,学习《实践论》有助于提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和泛滥,一切知识被数字化、商品化,有些人颠覆文化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标准文化,反对传统的思维模式。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动摇了,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大肆蔓延,这瓦解了人们的社会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大困境。中国深刻社会转型需要深刻的理论设计和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到理论的一次飞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们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所以,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是,要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用以指导和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指导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又是一个更加重要而且需要自觉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

结束语:《实践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从理论上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在于它也是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昭示我们:唯有使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大胆探索和解答时代所提出的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始终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成为引领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第五篇:实践论

实践论》读后感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通观全篇,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因为毛泽东是文学家,身上流着中国文人的血,理所当然地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文学气息。

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

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

另外,还要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我想,犯经验主义的结果就是,决策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实践后“鼻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一酸眼泪流下来”。

实践要注意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现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如果现在让我们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来的分数呢?所以实践是重要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实践论》论文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这也算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了吧!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实践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进行不同的实践.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上,曾多次听老师提到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便找来读了一下,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下面我想就此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实践论》的世界观意义

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

重要的是《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二〉《实践论》的方法论意义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下面我想就此再举一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

而1980年代邓 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因为邓 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 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但是,如毛泽东所述,邓 小平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江 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个人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下载马克思主义实践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实践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著名、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31 年至1934 年,党和红军在革命中遭受严重挫败,已经到了近乎灭亡的危境。以毛泽东为代......

    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

    实践论

    《实践论》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爷爷在1937年写的,其实在小的时候,受到家人的影响,很早就接触到《实践论》,但因为当时还太小,不能理解,而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再次阅读,发现其中的......

    《实践论》

    读《实践论》有感 在高中学习思想政治的时候,实践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正如毛泽东曾经说的“你若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要亲自尝一尝”,我也始终信奉实践的信条,任何知识,只有在......

    实践论

    2011140713 潘小琼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7月写就的,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参考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实践论

    《实践论》的启示 副标题: 作者:吴敦平文章来源:市委党校进修二班 点击数:286 更新时间:2010-10-15 10:35:59 根据中共南平市委党校学习安排,近日我再次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实......

    实践论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

    实践论

    姓名:李锐学号:2015100225 《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这本毛主席的著作,在我高中时读过,当时年轻,很惭愧没能看懂。进入大学,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来阅读哲学这方面的书,同时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