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教案》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 七年级下册教案32037
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用愤懑的情绪以及字正腔圆的声音演唱京剧,并尽量做到手眼身法步的统一。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模仿对比等学习方法与过程,让学生较好的学习京剧完成学习任务,并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京剧的特殊腔调,以及本唱段中愤懑无奈,对亲友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乐于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欣赏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通过演唱前半段体验京剧唱腔,用愤懑的情绪以及字正腔圆的声音演唱,并尽量做到手眼身法步的统一。
2、难点
对流水板式的节拍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3.1 教学活动【导入】课前学生进入教室,教师播放《奔跑》视频 【导入】师生问好
一、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的大屏幕上放了一首什么歌曲?生:奔跑。师:他与我们听过的奔跑有什么区别?生:里面加入了京剧的唱腔。
师:没错,这是2015年央视春晚的《奔跑》与《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反串演唱。【讲授】儿行千里母担忧
二、新授
连接语: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预习(自主学习)
打开书本31页,了解京剧知识,回答:
京剧的四大行当?
京剧的四功是指?
京剧的唱腔有?
(二)唱腔介绍(对比学习)
旋律
节奏
唱腔
情绪
多用于
二黄
平稳
舒缓
凝重浑厚
沉郁 肃穆
叙事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西皮
起伏较大
紧凑
流畅轻快
欢快 坚毅 愤懑
叙述和描写
(三)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1、聆听范唱,感受与欣赏
跟着戏曲节拍敲打桌面,并注意体会戏曲内容。
2、作品介绍
《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剧目《三家店》,该唱段是秦琼受奸人所害,被押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的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和无奈。
3、教师范唱,学生找出特殊发音的字
生:将ziang 街jia 朋pong 贼ze 我nuo 争zen
4、打板朗读歌词前半段
音乐知识:流水板的介绍 1/4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的节奏板式。唱腔第一句板上起唱,下边唱句一般过板起唱,每句唱腔最后一个字落于板上。
5、熟悉旋律轻声跟唱
师弹琴或播放范唱音乐
6、发声练习
波浪音:掌心向下,做波浪动作,统一九个。
螺旋音:指尖朝下,做螺旋上升动作,统一五个。
7、教师分句带唱
提示尽量唱出愤懑的情绪,以及流水板有板无眼的特点。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到登州。
8、跟琴声或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前半段 【活动】手眼身法步
三、拓展
1、欣赏于魁智演唱的视频
感受手、眼、身、法、步,并自己尝试。
2、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介绍,秦琼属于? 【作业】总结
四、课堂小结
师:总之,我们的国粹京剧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和探索的东西。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够喜爱京剧,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课前学生进入教室,教师播放《奔跑》视频 【导入】师生问好
一、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的大屏幕上放了一首什么歌曲?生:奔跑。师:他与我们听过的奔跑有什么区别?生:里面加入了京剧的唱腔。
师:没错,这是2015年央视春晚的《奔跑》与《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反串演唱。【讲授】儿行千里母担忧
二、新授
连接语: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预习(自主学习)
打开书本31页,了解京剧知识,回答:
京剧的四大行当?
京剧的四功是指?
京剧的唱腔有?
(二)唱腔介绍(对比学习)
旋律
节奏
唱腔
情绪
多用于
二黄
平稳
舒缓
凝重浑厚
沉郁 肃穆
叙事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西皮
起伏较大
紧凑
流畅轻快
欢快 坚毅 愤懑
叙述和描写
(三)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1、聆听范唱,感受与欣赏 跟着戏曲节拍敲打桌面,并注意体会戏曲内容。
2、作品介绍
《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京剧传统剧目《三家店》,该唱段是秦琼受奸人所害,被押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的路上所唱。既表现了他对亲友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和无奈。
3、教师范唱,学生找出特殊发音的字
生:将ziang 街jia 朋pong 贼ze 我nuo 争zen
4、打板朗读歌词前半段
音乐知识:流水板的介绍
1/4拍的形式,有板无眼,中快速的节奏板式。唱腔第一句板上起唱,下边唱句一般过板起唱,每句唱腔最后一个字落于板上。
5、熟悉旋律轻声跟唱
师弹琴或播放范唱音乐
6、发声练习
波浪音:掌心向下,做波浪动作,统一九个。
螺旋音:指尖朝下,做螺旋上升动作,统一五个。
7、教师分句带唱
提示尽量唱出愤懑的情绪,以及流水板有板无眼的特点。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到登州。
8、跟琴声或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前半段 【活动】手眼身法步
三、拓展
1、欣赏于魁智演唱的视频
感受手、眼、身、法、步,并自己尝试。
2、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介绍,秦琼属于? 【作业】总结
四、课堂小结
师:总之,我们的国粹京剧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和探索的东西。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够喜爱京剧,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第二篇: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 二 单元 第1 课 爱星满天
一、教学目标
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1、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可分成的乐段。
2、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主要是学生通过听来达到学会演唱的目的,教师在难唱或易唱错的地方重点解决问题。
3、配合律动体验歌曲的美。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答案:第一乐段(1-16小节),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甜蜜。第二乐段(17-32小节)稍显激动,前后明显的对比,歌唱人间高尚而纯洁的爱。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3、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找到变化音--,4、重点难点: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5、有感情的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动来完整演绎《爱星满天》。感受乐句和乐段的结构,体验歌曲美好真挚的感情。(p13有完整的律动动作)四:教学反思
第2课欣赏《生死不离》《流水》
一、教学目标
1、在5.12地震一周年冬日来临之际,再现汶川地震中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如家人、息息相关的情感。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3、了解古琴的音色,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知音故事。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教师和学生追忆大地震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
3、欣赏古琴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和学生追忆大地震。教师活动:知道吗?就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曾经生活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和一样深爱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随着刹那的地动山摇,无数的家园灰飞烟灭,无数的躯体伤痕累累;多少亲人,在地动山摇的瞬间骨肉分离,家毁人亡;七万个活泼的生命飞去了天堂,学生活动: 面对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们想说什么?
3、欣赏歌曲《生死不离》 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欣赏后和同桌讨论一下,这首作品表达的情感?
4、欣赏《高山流水》请问合适的词来形容古琴的音色?以及对这首作品的感受。四: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1课无锡景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歌曲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感悟我们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学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2、学唱歌曲《无锡景》
3、演唱中重难点的解决以及歌曲的特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一段音乐。向学生提问。(1)大家知道老师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
(2)那么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师: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 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紫竹调》、《无锡景》、《姑苏风光》、《杨柳青》今天老师带来的就是一首在江苏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无锡景》。
二、引出课题——《无锡景》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生:(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师:大家哼唱一下歌谱,看看这个歌谱有几个音组成。生:12356.没有4和7.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12356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我们来试唱一下。
2、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呀”“么”等衬词。
师:是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吗? 生:这样可以表现亲切柔和的语调。师:没错,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方言,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传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师:大家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四、总结课程(播放音乐《无锡景》)
师: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
五、教学反思
第2课《杨柳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通过欣赏女声独唱、合唱《杨柳叶子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4、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学生欣赏歌曲,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教师教唱歌曲。(歌曲中的衬字,以及扬州的方言)
3、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感受、体验合唱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可知道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 生:江苏扬州(1)、诗句
师: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 2)、风光 师:你们谁去过扬州?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好吗?
2、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 生:有很多衬词(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生跟音乐用”lu“哼唱一遍。
(3)、体会强弱。师:看一下拍号。(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演唱时注意要有所体现。(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再轻轻地哼唱(可以哼鸣、也可以唱谱)。(4)、了解歌名与歌曲内容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歌词,找找歌曲题目与内容之间有没有关系。提示学生去掉了衬词看歌词)歌曲的题目”杨柳青“与歌曲内容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由想象)
师:歌曲最早的歌词的确与柳色青青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的衬词,本课中的杨柳已经和歌词毫无关系了。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5)、难点解决 师:有难唱的地方吗 师:(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师:好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一到两遍,直至唱熟)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3、表现新歌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师: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师:听扬州方言演唱的《杨柳青》,你们来品味品味。
师:觉得扬州方言有什么特点?扬州方言前鼻音较多,发音的位置相对靠前,没有”ZH、CH、SH“,都变成”Z、C、S"了。我们一起学一学?(教学生学用扬州方言演唱)
师:你们唱得很开心啊?(是的)现在我要请你们同桌来讨论一下,歌曲中令你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生:那一大段衬词。
师:这些衬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当地人民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师: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你们给我出出注意。(1、领唱、齐唱;
2、加动作演唱;
3、加上一些打击乐器唱)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民歌《杨柳青》因题材的不同,有很多变体,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
师提问:
1、这首江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2、两种演唱形式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
3、和《杨柳青》相比,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有哪些新鲜的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 生再听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感受、体验合唱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 反思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唱脸谱》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本节课分为四个板块。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3.学会演唱《唱脸谱》 4.创作
三、教学过程 :
一、赏析与导入 ──看脸谱
1、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上课
1、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2、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㈡ 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三.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戏曲赏析
一、教学目的: 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二、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
以情导入:以戏曲音乐、画面导入新课,为本次活动营造浓郁的戏曲氛围。欣赏《夜深沉》(《夜深沉》原来是《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音乐,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一首刚劲有力、情绪激越的乐曲,音乐会上经常独立演奏。其中有一段快板非常流畅,很有气势。)
(三)讨论、交流戏曲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举一两个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可提供以下主题供学生选择。
1、“戏曲”的涵义。
3.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大约成熟于什么时代? 4.中国戏曲与文学(语文)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搜集你认为最优美的一段唱词;说出一位你认为是最优秀的戏剧作家)5.聊一聊京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及京剧的脸谱知识。(1)脸谱知识介绍
(2)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戏曲的虚拟动作(学生可以上来表演如花旦的动作,武生得得动作,)
(四)名段欣赏 现场播放戏曲名段,让学生欣赏,从中感受戏曲的魅力,激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1、京剧著名唱段《贵妃醉酒》《儿行千里母担忧》
(五)家乡戏大展台
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戏?并向大家推荐一曲。
1.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会唱的唱,会演的演,不会唱、演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
2.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 3.欣赏戏曲片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1、安徽黄梅戏《天仙配》
2、越剧《红楼梦》
3、锡剧《双推磨》
(六)总结
京剧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教师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所选择,让学生了解得越多越好。不一定要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走出课堂与社会相结合,更广泛地了解京剧,也可以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举办京剧演唱会等,让京剧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第五单元第1课时彩云追月
二、教学目标
1.认知: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能力: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切分音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情感: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弦乐进行对比] 目前,民族管弦乐队多由吹管乐器组、弹拨乐器组,拉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等四组乐器组合而成。
吹管乐乐器组:笛、管、唢呐、高、中、低音笙、箫。
弹拨乐乐器组:柳琴、琵琶、阮、秦琴、扬琴、古筝。
拉弦乐器组:高胡。板胡,二胡。中胡、低胡。打击乐器组:鼓、锣、云锣、碰铃、梆子,串铃。二)广东音乐
1、欣赏:《雨打芭蕉》、《彩云追月》、《娱乐生平》
2、简介广东音乐:(三)、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一定很光荣很自豪请你用这样的节奏来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学校吧 X X X X X 学生回答介绍,及时表扬。
认一认:——“切分音”及“切分节奏” 用加了连线的切分音节奏配上词语念一念
(四)新歌教学
1、学生听赏《彩云追月》、感受歌曲。
2、选择:节奏——平稳的
情绪——抒情 速度——稍慢的
3、用LU哼唱,边唱边找切分节奏
4、看着歌谱,把这些地方唱一唱,跟钢琴
5、听范唱(童声)开口默唱,注意范唱声音
6、跟琴直接唱 老师发现有问题的地方 单独唱一唱
7、跟琴完整演唱 带着情绪,注意声音
(五)总结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中国功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师生交流,了解中国武术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有神功”的自豪感。
2.能正确演唱《中国功夫》,并掌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从而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功夫》。2.打击乐的创编活动,感受武术风格特色。3.重点处理歌曲的第三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交流
师:你们怎样理解“武术”一词?谁查过资料?说说看? 生:武术有南拳、北拳;武术刀具:刀、棍、棒;武术姿势:卧像弓、站如松等。师生总结: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过去武术用来保家卫国,现在武术大多是用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了解武术相关文化,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词部分 学习方法过程
1.播放歌曲《中国功夫》 播放第一遍:①跟乐曲画面哼唱。②乐曲分几段。③你喜欢哪段,为什么? [设计意图]给师生创设教学情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和号召力。2.学习处理歌曲第三段
师:刚才大部分同学回答喜欢第三段,为什么? 生:这段歌曲念白:有气势,节奏感强,坚定有力,学习方法过程:分三个环节学习①师生共同念白。
②师生接龙念白(教师读课本中原有念白部分,学生齐读加衬 词
③女生念书中念白部分,男生念加衬词部分。3.学习歌曲第一段、第二段 学习方法过程:
师:请同学随琴唱第一段与第四段,要求演唱中体会并感受两段旋律的情绪、速度特点。师:学习第二段,请同学边唱边思考,前八小节和后八小节音乐旋律特点有什么不同?要求演唱时吐字要清晰,注意句末的休止符。
师生总结:第二段旋律特点为:前后八小节形成鲜明对比,后八小节是前八小节学习的压缩,音乐变得稍活跃起来。
师:全班随伴奏带放声歌唱整首歌曲。要求:注意既要唱得高亢、雄健,又不能扯直嗓子拼命喊,注意第三段加衬词处理部分。
五、总结
播放《中国功夫》学生走出教室。师:同学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术兴国可以吗?还要靠科技兴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美好而奋斗!
六、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林中那间小屋》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对平凡而又高尚的造绿者的崇敬之情。2.感受节奏重复和音程紧缩手法在这首歌曲中的运用。
3、学习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㈢ 结合歌曲学习音符、附点音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来表达。
2、结合歌曲学习音符、附点音符且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二)、发声练习1=C 2/4 1 2 | 3— | 3 2 | 1— || mi ma 连音练习,要唱得连贯、舒畅。指导学生能正确的做发声练习。喉咙打开,气息下沉,找到头部共鸣。
(三)、音乐知识
1、音符的形状和各部分名字。音符的名称、形状与时值比例
(四)、学习歌曲
1、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人类迫切的要求和愿望,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以优美的旋律、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叙述了两代人前赴后继造绿护林的故事,歌颂了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护林工人,他们平凡的工作,崇高的精神境界,将被人们世代传扬。
2、学唱歌谱
1)认识歌谱中的各音
请会唱的同学作示范,注意找出附点音并唱准。
2)全曲旋律常以低音sol为基点,向上作四度、五度、六度、七度的大跳进行,练习唱准大跳音程,由于起点音不变,因而难度不大。3)认识“b”—降记号,表示把某音降低半音,它对同小节右边相同音高的音起作用。
4)跟着钢琴的伴奏,唱准歌谱,以朴实无华的口吻,诉说般的演唱,力求气息连贯,二分音符的时值要唱足,高潮时力度有所加强,最后一音是高音,应用轻声唱,要指导学生高位置发声。
3、学唱歌词
1)有感情的朗诵歌词。2)跟钢琴一句句的演唱。3)轻声和琴哼哼 4)有感情的演唱。
(五)、小结下课
六、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好大一棵树》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听赏、歌唱的过程中感受教师的不平凡,领悟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懂得珍惜爱并能恰当的表达爱。
2、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品味歌曲创作巧妙的同时能较好的解决歌曲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感情,感悟教师的高尚品格是本课重点。歌曲中附点与休止符的准确把握以及体味使用之妙是本课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受爱
1、创设情境:学生在熟悉的童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步入音乐教室
2、对比分析:学生谈谈在初中的校园里再次唱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时与小学学唱这首歌曲有没有不同的感受,会想到自己的哪些经历?
3、点明主题:教师节将要到来,我们用音乐课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二、讲授新课——歌唱爱
1、学生快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对教师的各种比喻或者是相关的歌曲。
2、教师简洁的语言引出自己更喜欢“树”的比喻。
“树”的内涵是教师高尚品德的浓缩,树积极向上,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歌曲《好大一棵树》,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对比分析:两首歌曲对比,思考两首歌曲主题相同为何感受不同。
5、层层深入:学生思考为什么《好大一棵树》给人以激扬、坚定的感受?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观察歌谱。
6、对比视唱歌谱:将歌曲第一乐句单独拿出。将附点与休止符去除后学生视唱,然后演唱原句。
7、配乐朗诵《好大一棵树》:请一学生朗读歌词,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师生共同用“Wu”来哼唱歌曲旋律。强调歌唱状态、发声位置
8、找规律,唱歌谱:教师范唱歌谱
9、加入歌词在教师伴奏下完整演唱歌曲。提醒第二段稍有变动。
10、品味歌曲:演唱歌曲曲谱体会:
11、完整演唱歌曲,唱出自己对老师的爱。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感,领悟音乐的美。
三、课堂小结
《好大一棵树》朴实的旋律,简单的结构,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歌曲之所蕴涵的高贵品格,音乐如此,人亦如此,教师—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我们用歌声唱出了对老师的爱。这首歌也是唱给我们自己的,它激励我们要坚强、积极向上、胸怀宽广、心中有爱。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唱脸谱教案》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31347geo2k
唱脸谱教案
教学目标能有戏曲韵味地演唱《唱脸谱》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面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所以,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国粹,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
一、游戏导入师:根据旋律找东西并思考旋律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旋律)
(旨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难点旋律及进入)【活动】
二、歌曲学唱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师简介歌曲。2.学唱第一乐段。(唱谱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乐谱中的难点,如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3.填词演唱第一部分。(两遍)
(教师在学生唱完第一遍后加强指导,怎样才能把这部分唱的更生动、有感觉。)4.学唱第二乐段。(唱谱过程中注意弱起节奏的唱法指导。)5.填词演唱。
师提问:歌词中出现的“窦尔敦、典韦、关公、张飞、曹操”分别是什么颜色脸谱? 6.欣赏脸谱,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京剧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课件展示各种脸谱颜色,与学生共同探讨脸谱颜色和花纹的寓意。)7.师传授一些京剧小知识。(如伴奏乐器有不同吗?间奏属于西皮唱腔。)8.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要求:有感情地演唱。)三.情感升华
1.师提问:歌曲中谁在赞美京剧?怎么赞美的? 生答略。
2.师:随着国门的打开,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到中国来等长城、看京剧,有的甚至还拜师学艺,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外国人表演的《唱脸谱》。
(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以及热爱国粹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3.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带上脸谱并自由加入动作等。
【活动】
四、拓展师: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有韵味地演唱这首歌曲了,对京剧脸谱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从歌词中选一种你喜欢的脸谱或者老师带来的脸谱用简单的线条来画一画脸谱的轮廓,看谁画的像、画的快。学生开始行动,画好后并展示表演。
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唱脸谱》,学到了有关脸谱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喜欢京剧、喜欢脸谱,把我们的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唱脸谱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唱脸谱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讲授】
一、游戏导入师:根据旋律找东西并思考旋律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旋律)
(旨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难点旋律及进入)【活动】
二、歌曲学唱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师简介歌曲。2.学唱第一乐段。(唱谱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乐谱中的难点,如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3.填词演唱第一部分。(两遍)
(教师在学生唱完第一遍后加强指导,怎样才能把这部分唱的更生动、有感觉。)4.学唱第二乐段。(唱谱过程中注意弱起节奏的唱法指导。)5.填词演唱。
师提问:歌词中出现的“窦尔敦、典韦、关公、张飞、曹操”分别是什么颜色脸谱? 6.欣赏脸谱,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京剧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课件展示各种脸谱颜色,与学生共同探讨脸谱颜色和花纹的寓意。)7.师传授一些京剧小知识。(如伴奏乐器有不同吗?间奏属于西皮唱腔。)8.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要求:有感情地演唱。)三.情感升华
1.师提问:歌曲中谁在赞美京剧?怎么赞美的? 生答略。
2.师:随着国门的打开,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到中国来等长城、看京剧,有的甚至还拜师学艺,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外国人表演的《唱脸谱》。
(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以及热爱国粹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3.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带上脸谱并自由加入动作等。
【活动】
四、拓展师: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有韵味地演唱这首歌曲了,对京剧脸谱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从歌词中选一种你喜欢的脸谱或者老师带来的脸谱用简单的线条来画一画脸谱的轮廓,看谁画的像、画的快。学生开始行动,画好后并展示表演。
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唱脸谱》,学到了有关脸谱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喜欢京剧、喜欢脸谱,把我们的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第四篇:《唱脸谱教案》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31342
唱脸谱教案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京剧作为国粹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对其不太了解。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变迁、时代快速发展以及电影等现代艺术异军突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又是由于京剧入门难,学校及社会对京剧知识的普及做的还远远不够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京剧敬而远之。部分学生知道电声乐队的几十件,却说不出京剧的三大件,对京剧持冷漠态度,不了解,也不想了解;部分学生知道京剧是国粹,是让我们民族感到骄傲的艺术,但对京剧就是喜欢不起来。
本课围绕“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并通过欣赏、示范、讲授、讨论、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普及京剧相关基础知识,旨在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真正实现在基础教育中突出传统民族文化,为积极弘扬与传承京剧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欣赏著名京剧选段。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京剧中唱、念、做、打的四种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观看视频片段,思考动片段中出现的是我国哪种戏曲艺术?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脸谱、伴奏音乐)引出课题《唱念坐打学京剧》
师:关于京剧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
生:脸谱,生、旦、净、丑行当,服装,唱腔、场面等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京剧的行当,及脸谱艺术。
【讲授】新授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本节课,就让我们从京剧的表演形式“四大功夫”唱、念、做、打,走近京剧,了解我国的国粹艺术。
1、唱。
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1)欣赏两个片段:思考唱腔有何特点? 片段一:《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片段二:《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对比唱腔不同,介绍京剧的两种重要唱腔:西皮、二黄两大类。西皮,曲调高亢刚劲、活泼明快;二黄,曲调沉着稳重、凝炼严肃。(2)欣赏《唱脸谱》,思考该歌曲中运用了那种唱腔特点?(西皮唱腔)(3)学唱感受歌曲的二部分,注意体会西皮唱腔。
2、念。
(1)欣赏片段,思考:为片段中出现了何种表演形式?(京剧把“唱”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而是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
(2)参与表现京剧中的念(节选视频《卖水》片段练习,师示范,生模仿。)思考:京剧中的念与生活中的语言有何不同?
(3)总结念白特点: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京剧中的念白起着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的作用。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在音调上要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
3、做。
(1)欣赏片段,判断其人物在干吗?
(2)总结“做功”特点:戏曲的虚拟性,夸张。
(做,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还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是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可称“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
4、打。
(1)欣赏片段,猜这是哪类表现形式?(2)介绍“打功”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京剧在武戏剧目的丰富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行当,提高和发展了武打的技巧。那么,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两门功夫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是传统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毯子功”包括翻、跃、腾、扑各种技艺,俗称“筋斗”,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要在毯子上进行,以免练功者受伤,所以又称“毯子功”。)欣赏片段,猜这是哪类表现形式?
【练习】欣赏测评欣赏京剧片段《智取威虎山》片段《迎来春色换人间》,思考:片段中有出现了哪些京曲表演形式?
【作业】总结评价京剧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的表演在审美特征上是独树一帜的。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也都热衷于京剧的学习,做为中国人有责任也有必要传承京剧艺术,弘族传统文化。
唱脸谱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唱脸谱
第一学时(唱念做打学京剧)教学活动【导入】观看视频片段,思考动片段中出现的是我国哪种戏曲艺术?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脸谱、伴奏音乐)引出课题《唱念坐打学京剧》
师:关于京剧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
生:脸谱,生、旦、净、丑行当,服装,唱腔、场面等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京剧的行当,及脸谱艺术。
【讲授】新授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本节课,就让我们从京剧的表演形式“四大功夫”唱、念、做、打,走近京剧,了解我国的国粹艺术。
1、唱。
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1)欣赏两个片段:思考唱腔有何特点? 片段一:《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片段二:《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对比唱腔不同,介绍京剧的两种重要唱腔:西皮、二黄两大类。西皮,曲调高亢刚劲、活泼明快;二黄,曲调沉着稳重、凝炼严肃。(2)欣赏《唱脸谱》,思考该歌曲中运用了那种唱腔特点?(西皮唱腔)(3)学唱感受歌曲的二部分,注意体会西皮唱腔。
2、念。
(1)欣赏片段,思考:为片段中出现了何种表演形式?(京剧把“唱”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而是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
(2)参与表现京剧中的念(节选视频《卖水》片段练习,师示范,生模仿。)思考:京剧中的念与生活中的语言有何不同?
(3)总结念白特点: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京剧中的念白起着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的作用。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在音调上要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
3、做。
(1)欣赏片段,判断其人物在干吗?
(2)总结“做功”特点:戏曲的虚拟性,夸张。
(做,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还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是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可称“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
4、打。
(1)欣赏片段,猜这是哪类表现形式?(2)介绍“打功”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京剧在武戏剧目的丰富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行当,提高和发展了武打的技巧。那么,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两门功夫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是传统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毯子功”包括翻、跃、腾、扑各种技艺,俗称“筋斗”,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要在毯子上进行,以免练功者受伤,所以又称“毯子功”。)欣赏片段,猜这是哪类表现形式?
【练习】欣赏测评欣赏京剧片段《智取威虎山》片段《迎来春色换人间》,思考:片段中有出现了哪些京曲表演形式?
【作业】总结评价京剧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的表演在审美特征上是独树一帜的。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也都热衷于京剧的学习,做为中国人有责任也有必要传承京剧艺术,弘族传统文化。
第五篇:《渴望春天教案》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31349
渴望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春天、对音乐、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的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校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第一课时 渴望春天
三、课前准备: 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
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有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有莫扎特创作 师:关于莫扎特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天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东西,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的一番。
3、复听《渴望春天》
师:下面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
1、男生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生合唱 B、歌曲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明朗愉快
3、低沉忧郁 C、歌曲的拍号:
1、3/42、6/83、3/8(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D、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同桌互答)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不同的画面,那么不知道用歌手描绘出的画面是不是也一样的美呢?先听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听完这后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来学唱这首歌。
(1)师边弹奏歌谱,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不完全小节、连音线。
(2)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3)学唱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歌曲创编: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个歌曲进行创编。
6、课堂小结:你看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现在正是个花红柳绿的季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吧。
渴望春天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渴望春天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讲授】第一课时 渴望春天
三、课前准备: 欣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
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有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有莫扎特创作 师:关于莫扎特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天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东西,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的一番。
3、复听《渴望春天》
师:下面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
1、男生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生合唱 B、歌曲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明朗愉快
3、低沉忧郁 C、歌曲的拍号:
1、3/42、6/83、3/8(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D、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同桌互答)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不同的画面,那么不知道用歌手描绘出的画面是不是也一样的美呢?先听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听完这后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来学唱这首歌。
(1)师边弹奏歌谱,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不完全小节、连音线。
(2)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3)学唱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歌曲创编: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个歌曲进行创编。
6、课堂小结:你看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现在正是个花红柳绿的季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