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专题辅导
鲁迅专题辅导.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 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 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鲁迅专题辅导。
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后,鲁迅的杂文就显示出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并且,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散文流派开辟的,而鲁迅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也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而鲁迅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也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此外,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坛上就论争不断,而几乎每次重要的论争几乎都与鲁迅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二是从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分量上看,有关鲁迅的内容意是在试题中占有突出的分量,从填空题、选择题到简答题和分析题,常常会占到一份试卷总分的一半上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急于往前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鲁迅都不为过。
一、学习常识提示
这些常识都应该是“大专阶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级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学习过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进入专题研究课程的学习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学习,“温故”才能“知新”。对于其他非中文专业专业的同学来说,则必须补上这一课。对此,任何同学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1.关于鲁迅生平
“鲁迅研究四题”是本学期的三个大重点之一,而这一讲的一个主要重点或者说是中心议题、中心内容,则是鲁迅“对传统的态度”。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对传统的态度,则必须首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最简单、最快速同时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这个人的人生道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创作简况”两个方面。
(1)简历。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2)青年时代。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日本留学。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4)回国“幻灭”。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陷入幻灭,沉没于古籍。
(5)排遣寂寞。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白话散文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6)彷徨之路。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
(7)文艺论争。自新文学诞生以来,新旧文学之间和新文学内部一直论争不断,而在鲁迅的有生之年,这些论争大都与鲁迅有关。比如,与郭沫若等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称郭沫若为“才子+流氓”;与梁实秋展开的关于“人性论”的论争,鲁迅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鲁迅称“京派”近官,是官的帮闲,“海派”近商,是商的帮忙。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
(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E.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闰土(《故乡》)等。
F.“看 / 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如果说我们这门课涉及的以作家为主的“研究专题”,在作家的常识部分不仅仅限于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还包含有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文学史内容,那么,在学习重点所涉及的问题上,则大致局限于主教材之内。而把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学会学透,我想也是一门课程最起码的要求。
要解答的问题局限于教材之中,但我们的眼光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除了阅读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外,阅读这些总是所涉及的作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自己去阅读了原著,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什么叫“有感而发”,那就是“有感”才有可能“阐发”。
1、小重点
我们将“重点”分为大与小,仅仅是我们从主观上认为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小重点”,就是我们认为难度不大的重点,并非它就没有“大重点”重要。也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小重点”只是重点,而可能不是难点;“大重点”则既是重点,可能又是难点。在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的是,考试的试题肯定不会是思考题或练习题的简单照搬,在试卷上,大小重点是没有区别的,也无法区分的。
(1)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这是一个带有比较性的题目,但仅止于说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不同之处。简单地说,第一,鲁迅:主要是批判,甚至表现为一种“决绝”,一种“偏激”。要再进一步说,则是由关心引起的思考,由思考引起的焦虑,由焦虑引起的否定。第二,胡适:主要也是批判,但态度比较温和,富有建设性。第三,周作人:也是带批判性的,但很快就有所改变。鲁迅的态度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而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深化:我们应如何看待鲁迅的态度。
(2)《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
(3)《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
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但是,以批判国民性为主要创作目的的作品,则当推他的这部代表作。有趣的是,《狂人日记》虽然如惊天霹雳,振聋发聩,人们还只是目瞪口呆,而《阿Q正传》虽然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而且充满喜剧色彩,但是,在报上刚开始连载不久,人们就开始惶惶不安,这种不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出现的对鲁迅“丑化”中国的指责。所以,要理解《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应知道鲁迅在这部作品中是怎样批判国民性的(如精神胜利法和“革命”理想,以及总是摆“先前阔”和以丑为美的心理模式等),还应能够说明鲁迅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4)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
在教材第18页上,这样说道:《呐喊》、《彷徨》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两部可以作为“纲”来读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如《药》、《**》、《阿Q正传》和《示众》。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如《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和《伤逝》。这三个方面的归纳,既是《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又是最能体现《呐喊》、《彷徨》思想价值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要求大家背下这三点,而是要求大家能根据鲁迅作品中的具体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5)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
在这里,不直接说“理由和根据”,而要说“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只是强调一定要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待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因为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正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且,鲁迅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所有的“五四”启蒙主义者顺应时代要求的一致行为。在教材这一讲的前两个单元中,有不同角度的分析说明。
2.大重点
(1)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
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
对于鲁迅所作的这些工作,可以重点掌握教材第7-8页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果同学们自己还有新的补充当然更好。但是,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一学习要点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要大家重视并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鲁迅对传统确实是“全盘否定”的,但又不应当简单的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
(3)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教材中一再强调,“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读鲁迅最好还是顾及一点历史,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批判的苦心”。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在教材第10页上,特别就小说《示众》对“看客”心态的揭示,来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4)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可以做博士生论文的题目,我们不可能作全面的要求。但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了解。一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重点了解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看/被看”模式的形成,可以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弃医从文”变化开始梳理;二是在鲁迅的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外国作家和学者的影响,这在教材第12页中有一些介绍。
(5)鲁迅为中国文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拿来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科学主义等。
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在于想让大家注意到,鲁迅对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虽然既主张对传统进行批判,又主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甚至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是,鲁迅并没有丝毫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拿来主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个问题是一个重点,但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还不是难点。难点在后面,即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以及科学主义的态度。具体内容在教材第14-16页已有介绍,在这里,我只提醒一点供大家参考,即鲁迅在青年时代一开始就是一位“科学救国论者”,到日本是去学医学的,而他“弃医从文”正是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因此,他肯定不会过高地评价科学对于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
(6)鲁迅《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忧愤深广”,这不是难点,而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比如,为什么既说鲁迅的小说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又说鲁迅的小说并非直接配合五四运动?也许可以这第说,一方面,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五四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旗手和前驱,而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另一方面,在这时期的新文学作家中,大多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而鲁迅已进入中年,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都是其他作家无法相比的,因此,与这时期大多数作品“感伤”和“激进”的格调相比,鲁迅的作品就显得“深沉蕴藉”。而这深沉蕴藉中所透露出来的“苦的寂寞”,或者说内心的绝望和苍凉,则可以看作是所谓的“鲁迅气氛”。而最能代表鲁迅气氛的作品,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首推《在酒楼上》。鲁迅《呐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可以主要通过它既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又标志着现代小说的成熟,这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见现象来作简要的说明。可以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内容,即“表现的深切”,二是形式,即“格式的特别”。
(7)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态度和策略。
鲁迅反传统的目标、态度和策略在教材中都有说明,在这里,我们是将难点放在“语境”上的。在学习中,可以结合鲁迅对传统的态度,围绕着鲁迅的《青年必读书》来展开,要点是“回到历史现场”,特别是当时有人重新提倡“尊孔读经”的现实,并注意理解教材第4-6页的阐述。
(8)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在形式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在艺术格局和语言上的创新。
教材中已作了四个方面的提示,即,第一,题材的变革。从传统小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到鲁迅的普通人、平凡事。第二,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不再是传统小说简单的说教,而是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到人性、人生等带哲理性、超越性的命题。第三,灵魂的揭示。传统小说大多比较讲究情节性和传奇性,不善于刻画人物心理,而鲁迅则在刻画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和病苦方面有所突破。第四,要局和语言的创新。在格局上,基本上不再采用传统的格式,而热衷于各种体式的创造,根据每篇作品的不同内容,几乎一篇一种新形式,其结构方式和叙述角度都与传统小说有了很大区别,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小说的优点,而在语言上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
第二篇:鲁迅专题辅导
鲁迅专题辅导
今天是我们这门课是“鲁迅研究四题”的辅导课。我们这门课有三个大重点,即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而鲁迅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因此,这个内容我们将用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
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后,鲁迅的杂文就显示出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并且,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散文流派开辟的,而鲁迅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也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而鲁迅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也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此外,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坛上就论争不断,而几乎每次重要的论争几乎都与鲁迅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二是从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分量上看,有关鲁迅的内容意是在试题中占有突出的分量,从填空题、选择题到简答题和分析题,常常会占到一份试卷总分的一半上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急于往前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鲁迅都不为过。
我们知道,电大学习的特点就是以自学为主,学习鲁迅也一样,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辅导上面,必须立足自学。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反复地读作品读教材,在可能的基础上再去读有关的参考资料。因此,我们下面讲的内容仅仅是一个“提示”,大家可以通过与这个提示的对照和检查,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需要补充和加强。
一、学习常识提示
这些常识都应该是“大专阶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级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学习过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进入专题研究课程的学习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学习,“温故”才能“知新”。对于其他非中文专业专业的同学来说,则必须补上这一课。对此,任何同学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1.关于鲁迅生平
“鲁迅研究四题”是本学期的三个大重点之一,而这一讲的一个主要重点或者说是中心议题、中心内容,则是鲁迅“对传统的态度”。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对传统的态度,则必须首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最简单、最快速同时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这个人的人生道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创作简况”两个方面。
(1)简历。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2)青年时代。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日本留学。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4)回国“幻灭”。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陷入幻灭,沉没于古籍。
(5)排遣寂寞。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白话散文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6)彷徨之路。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
(7)文艺论争。自新文学诞生以来,新旧文学之间和新文学内部一直论争不断,而在鲁迅的有生之年,这些论争大都与鲁迅有关。比如,与郭沫若等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称郭沫若为“才子+流氓”;与梁实秋展开的关于“人性论”的论争,鲁迅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鲁迅称“京派”近官,是官的帮闲,“海派”近商,是商的帮忙。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
(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
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E.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闰土(《故乡》)等。
F.“看 / 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如果说我们这门课涉及的以作家为主的“研究专题”,在作家的常识部分不仅仅限于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还包含有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文学史内容,那么,在学习重点所涉及的问题上,则大致局限于主教材之内。而把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学会学透,我想也是一门课程最起码的要求。
要解答的问题局限于教材之中,但我们的眼光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除了阅读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外,阅读这些总是所涉及的作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自己去阅读了原著,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什么叫“有感而发”,那就是“有感”才有可能“阐发”。
1.小重点
我们将“重点”分为大与小,仅仅是我们从主观上认为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小重点”,就是我们认为难度不大的重点,并非它就没有“大重点”重要。也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小重点”只是重点,而可能不是难点;“大重点”则既是重点,可能又是难点。
在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的是,考试的试题肯定不会是思考题或练习题的简单照搬,在试卷上,大小重点是没有区别的,也无法区分的。
(1)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这是一个带有比较性的题目,但仅止于说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不同之处。简单地说,第一,鲁迅:主要是批判,甚至表现为一种“决绝”,一种“偏激”。要再进一步说,则是由关心引起的思考,由思考引起的焦虑,由焦虑引起的否定。第二,胡适:主要也是批判,但态度比较温和,富有建设性。第三,周作人:也是带批判性的,但很快就有所改变。鲁迅的态度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而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深化:我们应如何看待鲁迅的态度。
(2)《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
(3)《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
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但是,以批判国民性为主要创作目的的作品,则当推他的这部代表作。有趣的是,《狂人日记》虽然如惊天霹雳,振聋发聩,人们还只是目瞪口呆,而《阿Q正传》虽然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而且充满喜剧色彩,但是,在报上刚开始连载不久,人们就开始惶惶不安,这种不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出现的对鲁迅“丑化”中国的指责。所以,要理解《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应知道鲁迅在这部作品中是怎样批判国民性的(如精神胜利法和“革命”理想,以及总是摆“先前阔”和以丑为美的心理模式等),还应能够说明鲁迅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4)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
在教材第18页上,这样说道:《呐喊》、《彷徨》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两部可以作为“纲”来读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如《药》、《**》、《阿Q正传》和《示众》。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如《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和《伤逝》。这三个方面的归纳,既是《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又是最能体现《呐喊》、《彷徨》思想价值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要求大家背下这三点,而是要求大家能根据鲁迅作品中的具体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5)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
在这里,不直接说“理由和根据”,而要说“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只是强调一定要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待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因为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正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且,鲁迅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所有的“五四”启蒙主义者顺应时代要求的一致行为。在教材这一讲的前两个单元中,有不同角度的分析说明。
2.大重点
(1)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
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
对于鲁迅所作的这些工作,可以重点掌握教材第7-8页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果同学们自
己还有新的补充当然更好。但是,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一学习要点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要大家重视并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鲁迅对传统确实是“全盘否定”的,但又不应当简单的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
(3)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教材中一再强调,“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读鲁迅最好还是顾及一点历史,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批判的苦心”。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在教材第10页上,特别就小说《示众》对“看客”心态的揭示,来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4)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可以做博士生论文的题目,我们不可能作全面的要求。但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了解。一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重点了解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看/被看”模式的形成,可以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弃医从文”变化开始梳理;二是在鲁迅的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外国作家和学者的影响,这在教材第12页中有一些介绍。
(5)鲁迅为中国文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拿来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科学主义等。
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在于想让大家注意到,鲁迅对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虽然既主张对传统进行批判,又主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甚至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是,鲁迅并没有丝毫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拿来主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个问题是一个重点,但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还不是难点。难点在后面,即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以及科学主义的态度。具体内容在教材第14-16页已有介绍,在这里,我只提醒一点供大家参考,即鲁迅在青年时代一开始就是一位“科学救国论者”,到日本是去学医学的,而他“弃医从文”正是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因此,他肯定不会过高地评价科学对于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
(6)鲁迅《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忧愤深广”,这不是难点,而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比如,为什么既说鲁迅的小说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又说鲁迅的小说并非直接配合五四运动?也许可以这第说,一方面,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五四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旗手和前驱,而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另一方面,在这时期的新文学作家中,大多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而鲁迅已进入中年,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都是其他作家无法相比的,因此,与这时期大多数作品“感伤”和“激进”的格调相比,鲁迅的作品就显得“深沉蕴藉”。而这深沉蕴藉中所透露出来的“苦的寂寞”,或者说内心的绝望和苍凉,则可以看作是所谓的“鲁迅气氛”。而最能代表鲁迅气氛的作品,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首推《在酒楼上》。鲁迅《呐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可以主要通过它既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又标志着现代小说的成熟,这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见现象来作简要的说明。可以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内容,即“表现的深切”,二是形式,即“格式的特别”。
(7)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态度和策略。
鲁迅反传统的目标、态度和策略在教材中都有说明,在这里,我们是将难点放在“语境”上的。在学习中,可以结合鲁迅对传统的态度,围绕着鲁迅的《青年必读书》来展开,要点是“回到历史现场”,特别是当时有人重新提倡“尊孔读经”的现实,并注意理解教材第4-6页的阐述。
(8)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在形式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在艺术
格局和语言上的创新。
教材中已作了四个方面的提示,即,第一,题材的变革。从传统小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到鲁迅的普通人、平凡事。第二,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不再是传统小说简单的说教,而是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到人性、人生等带哲理性、超越性的命题。第三,灵魂的揭示。传统小说大多比较讲究情节性和传奇性,不善于刻画人物心理,而鲁迅则在刻画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和病苦方面有所突破。第四,要局和语言的创新。在格局上,基本上不再采用传统的格式,而热衷于各种体式的创造,根据每篇作品的不同内容,几乎一篇一种新形式,其结构方式和叙述角度都与传统小说有了很大区别,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小说的优点,而在语言上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迅郭沫若 专题辅导
鲁迅专题辅导
我们说鲁迅是我们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后,鲁迅的杂文就显示出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并且,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散文流派开辟的,而鲁迅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也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而鲁迅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也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此外,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坛上就论争不断,而几乎每次重要的论争几乎都与鲁迅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二是从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分量上看,有关鲁迅的内容意是在试题中占有突出的分量,从填空题、选择题到简答题和分析题,常常会占到一份试卷总分的一半上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沈下心来,不要急于往前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鲁迅都不为过。
我们知道,电大学习的特点就是以自学为主,学习鲁迅也一样,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辅导上面,必须立足自学。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反复地读作品读教材,在可能的基础上再去读有关的参考资料。因此,我们下面讲的内容仅仅是一个“提示”,大家可以通过与这个提示的对照和检查,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需要补充和加强。
一、学习常识提示
这些常识都应该是“大专阶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级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学习过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进入专题研究课程的学习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学习,“温故”才能“知新”。对于其它非中文专业专业的同学来说,则必须补上这一课。对此,任何同学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1.关于鲁迅生平
“鲁迅研究四题”是本学期的三个大重点之一,而这一讲的一个主要重点或者说是中心议题、中心内容,则是鲁迅“对传统的态度”。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人对传统的态度,则必须首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而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最简单、最快速同时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掌握这个人的人生道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个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创作简况”两个方面。
(1)简历。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终年55岁),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2)青年时代。1898年(17岁)到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日本留学。1902年(21岁)到日本学医,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6年,受到“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其中,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一方面翻译外国小说,与周作人合译有《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着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4)回国“幻灭”。1909年(28岁)回国,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开始小说创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邀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陷入幻灭,沉没于古籍。
(5)排遣寂寞。1917
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白话散文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6)彷徨之路。在1925年前后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与挫折。1926年离开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
(7)文艺论争。自新文学诞生以来,新旧文学之间和新文学内部一直论争不断,而在鲁迅的有生之年,这些论争大都与鲁迅有关。比如,与郭沫若等展开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称郭沫若为“才子+流氓”;与梁实秋展开的关于“人性论”的论争,鲁迅称梁实秋为“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论争,鲁迅称“京派”近官,是官的帮闲,“海派”近商,是商的帮忙。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
(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E.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闰土(《故乡》)等。
F.“看 / 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如果说我们这门课涉及的以作家为主的“研究专题”,在作家的常识部分不仅仅限于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还包含有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文学史内容,那么,在学习重点所涉及的问题上,则大致局限于主教材之内。而把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学会学透,我想也是一门课程最起码的要求。
要解答的问题局限于教材之中,但我们的眼光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除了阅读一些必要的参考数据外,阅读这些总是所涉及的作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自己去阅读了原著,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什么叫“有感而发”,那就是“有感”才有可能“阐发”。
1、小重点
我们将“重点”分为大与小,仅仅是我们从主观上认为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小重点”,就是我们认为难度不大的重点,并非它就没有“大重点”重要。也许,可以这样说,所谓“小重点”只是重点,而可能不是难点;“大重点”则既是重点,可能又是难点。在这里,我特别要说明的是,考试的试题肯定不会是思考题或练习题的简单照搬,在试卷上,大小重点是没有区别的,也无法区分的。
(1)鲁迅、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先驱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这是一个带有比较性的题目,但仅止于说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不同之处。简单地说,第一,鲁迅:主要是批判,甚至表现为一种“决绝”,一种“偏激”。要再进一步说,则是由关心引起的思考,由思考引起的焦虑,由焦虑引起的否定。第二,胡适:主要也是批判,但态度比较温和,富有建设性。第三,周作人:也是带批判性的,但很快就有所改变。鲁迅的态度是必须要了解的,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而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深化:我们应如何看待鲁迅的态度。
(2)《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
(3)《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
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狂人的所见所闻其实都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但是,以批判国民性为主要创作目的的作品,则当推他的这部代表作。有趣的是,《狂人日记》虽然如惊天霹雳,振聋发聩,人们还只是目瞪口呆,而《阿Q正传》虽然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而且充满喜剧色彩,但是,在报上刚开始连载不久,人们就开始惶惶不安,这种不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现在出现的对鲁迅“丑化”中国的指责。所以,要理解《阿Q正传》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应知道鲁迅在这部作品中是怎样批判国民性的(如精神胜利法和“革命”理想,以及总是摆“先前阔”和以丑为美的心理模式等),还应能够说明鲁迅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4)鲁迅《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
在教材第18页上,这样说道:《呐喊》、《彷徨》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两部可以作为“纲 ”来读的作品《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二是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如《药》、《**》、《阿Q正传》和《示众》。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如《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和《伤逝》。这三个方面的归纳,既是《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又是最能体现《呐喊》、《彷徨》思想价值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要求大家背下这三点,而是要求大家能根据鲁迅作品中的具体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5)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
在这里,不直接说“理由和根据”,而要说“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只是强调一定要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待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因为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正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且,鲁迅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而是所有的“五四”启蒙主义者顺应时代要求的一致行为。在教材这一讲的前两个单元中,有不同角度的分析说明。
2.大重点
(1)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
近
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
对于鲁迅所作的这些工作,可以重点掌握教材第7-8页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果同学们自己还有新的补充当然更好。但是,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一学习要点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要大家重视并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鲁迅对传统确实是“全盘否定”的,但又不应当简单的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
(3)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教材中一再强调,“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读鲁迅最好还是顾及一点历史,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批判的苦心”。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沈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在教材第10页上,特别就小说《示众》对“看客”心态的揭示,来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4)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可以做博士生论文的题目,我们不可能作全面的要求。但我们希望大家能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了解。一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重点了解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看/被看”模式的形成,可以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弃医从文”变化开始梳理;二是在鲁迅的批判国民性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哪些外国作家和学者的影响,这在教材第12页中有一些介绍。
(5)鲁迅为中国文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拿来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科学主义等。
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在于想让大家注意到,鲁迅对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虽然既主张对传统进行批判,又主张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甚至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是,鲁迅并没有丝毫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拿来主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个问题是一个重点,但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还不是难点。难点在后面,即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以及科学主义的态度。具体内容在教材第14-16页已有介绍,在这里,我只提醒一点供大家参考,即鲁迅在青年时代一开始就是一位“科学救国论者”,到日本是去学医学的,而他“弃医从文”正是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因此,他肯定不会过高地评价科学对于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
(6)鲁迅《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创作基调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忧愤深广”,这不是难点,而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比如,为什么既说鲁迅的小说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又说鲁迅的小说并非直接配合五四运动?也许可以这第说,一方面,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五四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旗手和前驱,而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另一方面,在这时期的新文学作家中,大多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而鲁迅已进入中年,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都是其它作家无法相比的,因此,与这时期大多数作品“感伤”和“激进”的格调相比,鲁迅的作品就显得“深沈蕴藉”。而这深沈蕴藉中所透露出来的“苦的寂寞”,或者说内心的绝望和苍凉,则可以看作是所谓的“鲁迅气氛”。而最能代表鲁迅气氛的作品,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首推《在酒楼上》。鲁迅《呐喊》、《彷徨》的文学史地位,可以主要通过它既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又标志着现代小说的成熟,这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罕见现象来作简要的说明。可以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内容,即“表现的深切”,二是形式,即“格式的特别”。
(7)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态度和策略。
鲁迅反传统的目标、态度和策略在教材中都有说明,在这里,我们是将难点放在“语境”上的。在学习中,可以结合鲁迅对传统的态度,围绕着鲁迅的《青年必读书》来展开,要点是“回到历史现场”,特别是当时有人重新提倡“尊孔读经”的现实,并注意理
解教材第4-6页的阐述。
(8)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突破,在形式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在艺术格局和语言上的创新。
教材中已作了四个方面的提示,即,第一,题材的变革。从传统小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到鲁迅的普通人、平凡事。第二,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不再是传统小说简单的说教,而是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到人性、人生等带哲理性、超越性的命题。第三,灵魂的揭示。传统小说大多比较讲究情节性和传奇性,不善于刻画人物心理,而鲁迅则在刻画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和病苦方面有所突破。第四,要局和语言的创新。在格局上,基本上不再采用传统的格式,而热衷于各种体式的创造,根据每篇作品的不同内容,几乎一篇一种新形式,其结构方式和叙述角度都与传统小说有了很大区别,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小说的优点,而在语言上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
郭沫若专题辅导
一、学习常识提示
1.关于郭沫若生平
我们刚刚学完了鲁迅专题部分,应该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而郭沫若与鲁迅还算是同时代的人,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将郭沫若的生平与鲁迅的生平对照起来掌握。
(1)简历。生于1892年,(比鲁迅小11岁),卒于1978年(终年86岁),四川乐山人。
(2)日本留学。1914年(22岁)到日本留学(比鲁迅晚12年),与鲁迅一样也是学医。
(3)试笔。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试笔即新诗,如《死的诱惑》等,并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如果鲁迅开始文学创作按《怀旧》算,郭沫若的创作开始的时间则比鲁迅晚5年。
(4)爆发期。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得知“五四”的消息之后进入诗情的“爆发期”,并开始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作品。1920年,《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等重要代表作发表后,郭沫若开始在文坛上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后来大多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1921年,《女神》(剧曲诗歌集)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比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早2年。相关知识:《时事新报·学灯》与《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一起,被称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
(5)结社。1921年6月(一说“7月”),与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创造社”,主要成员还有张资平、田汉等。相关知识:1922年创办第一份刊物《创造季刊》,后陆续创办有《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的副刊)和《创造月报》、《文化批判》等。
(6)彷徨之路。1922年在《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天上的街市》,这以后的作品(包括《彷徨》十首等)后结集为《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出版。以后还出版有诗集《瓶》(爱情诗集)、《前茅》、《恢复》等。
(7)文艺与政治活动。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岛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比鲁迅回国晚14年,后多次返回日本,鲁迅从此不再回日本),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鲁迅辞官后不再任官职)。
1924年4月再赴日本,同年11月回国。
1925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学长,这期间创作有《聂嫈》等3部历史剧。
1926年弃文从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七人主席团成员、总政治部主任与宣传委员会主席,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上海、日本。
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加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并出版有《前茅》、《恢复》两部诗集。
1937年从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出版有诗集《战声集》。
1940年第三厅解散,另建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创作有《屈原》等6部历史剧。
1949年后,任文联主席等行政职务,并创作有两部历史剧。
2.关于郭沫若的作品
郭沫若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了解其诗歌、小说和戏剧中的下
列作品。
(1)主要诗集。
A.《女神》1921年出版,共分3辑。第一辑为三部诗剧《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第二辑为爆发期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等具有“五四”时代精神的作品;第三辑为“五四”前后的作品。
B.《星空》和《瓶》等“彷徨”时期的作品。
C.《恢复》和《前茅》等“革命”时期的作品。
(2)主要小说。创造社作家的小说以郁达夫为代表,郭沫若的小说也具有创造社小说的特点。注意相关知识的了解,如郁达夫的《沈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及创造社作家在抒情体小说方面的贡献等。
A.自叙小说(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一种自传体小说,又称“身边小说”):主要有《漂流三部曲》等。
B.寄托小说(在精神上与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一致):主要有《牧羊哀话》等。
(3)主要剧作。郭沫若最早的诗剧同时具有诗歌和戏剧的特点。
A.诗剧:主要有《女神》中的三部诗剧(《凤凰涅盘》也具有诗剧的特点)、《星空》中的《孤竹君之二子》等。
B.历史剧:在20年代有3部:《聂嫈》、《王昭君》、《卓文君》,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有6部,其中,4部以“战国”为题材:《屈原》、《棠棣之花》(根据20年代的同名诗剧改编)、《虎符》、《高渐离》;2部以“元末”和“明末”为题材:《孔雀胆》、《南冠草》;50年代有2部:《蔡文姬》、《武则天》。
二、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1.小重点
(1)《女神》的文学史地位与人们现在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
我们知道,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女神》奠定的,而《女神》的文学史地位一直是大家公认的:是最能体现“五四”的时代特色,标志着新诗初期创作最高成就的现代诗歌经典。人们现在对郭沫若诗歌的评价,出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普通读者评价不高,另一方面文学史家却评价很高,在教材中称为“两极阅读现象”。
(2)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读法。
在教材第24页上介绍的两种读法,即“专业读法”(文学史读法)和“非专业读法”。
(3)郭沫若的创作道路、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地位。
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生平”和“作品”等内容进行总结或展开。在学习中,特别要注意了解教材在第37-38页中讲到的郭沫若创作生活道路的三个阶段的不同情况。
(4)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
在20-40年代,重点了解三个内容,一是闻一多发表在《创造周报》上的两篇论文:《〈女神〉的时代精神》和《〈女神〉的地方色彩》,二是蒲风的《论郭沫若的诗》,三是周扬的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带有“历史定位”性质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在50-60年代,重点了解两个内容,一是楼栖的专著《论郭沫若的诗》,二是张光年的论文《论郭沫若的诗》。注意:二者同名。
在新时期以后,重点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郭沫若研究资料》、《郭沫若研究专集》和《郭沫若着译系年》等工具书;二是王光东的《关于浪漫的沈思--郭沫若前期文艺美学思想论》、姜铮的《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等研究专著;三是郭沫若研究的重点问题,如前期文艺的特质与矛盾,诗歌创作,以及史剧理论等。
2.大重点
(1)《女神》在“五四”时期成为经典的原因。
这应该说是学习本讲内容的一个难点。教材分析了从思想和形式两个方面不评价《女神》,都不能解释《女神》在“五四”时期成为经典的原因,但是,在学习中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认识,而应该以此为基础,再通过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去寻找答案。对此,教材在第26-34页上作了强调和分析。其要点除了教材中明确指出的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外,还与读鲁迅的小说等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一样,在于“回到历史现场”,重视其“不可重复之美”。
(2)以《天狗》、《晨安》或《女神》中的其它作品为例,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三步阅读方法结合起来,说明克服“两极阅读”的办法。
这也是学习本讲内容的一个难点。首先,要了解所谓“三步阅读法”的含义;其次,要结合这种阅读法去体验阅读“经典”的感受;第三,还要整理并总结出自己的体会。而要最后将自己的体
会与所阅读的作品结合起来,还必须以自己对“《女神》在‘五四’时期成为经典的原因”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以《天狗》、《晨安》为例,是因为它们既是《女神》中的代表作,又有现成的作品在教材中,而以《女神》中的其它作品为例,一般来说,仍然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以及《匪徒颂》、《我是个偶像崇拜者》等。
(3)《女神》的主导风格和多方面的艺术探求。
关于郭沫若诗歌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暴躁凌厉”,一是“优美别致”,也有人称之为“豪放”与“优美”,而且公认前者是其主导风格。这都不是问题,总是在于以前人们倾向于以《凤凰涅盘》为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而教材中强调指出的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天狗》之类的作品”。而多方面的探求,主要是指那些优美别致的作品,见教材第33页。同时,也应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如这一时期鲁迅、郁达夫、庐隐、冰心等其它作家具有的其它风格和作品。
(4)了解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并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客观的评价。
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具有“天才”的特征,其要点是“多变”,而且善变。在学习中,可以结合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来谈。教材在这一讲的第二个单元中已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也还可以再联系我们在专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来作为补充,比如,他在创造社与后期创造社(1928年以后)两个时期的不同的文学主张和创作表现等。对其天才的客观评价,可以主要以对《女神》的评价为主,而其凡庸的客观评价,则可以主要以他在三四十年代以后的创作为主,如果有的同学对自己在专科阶段的当代文学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则可以他在50年代 以后的创作为主,这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5)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探讨郭沫若诗歌出现“两极阅读”现象的原因。
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其实也就是郭沫若诗歌出现“两极阅读”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时代的隔膜”的产生,除了读者常常不能做到“回到历史现场”的原因外,主要还在于不能做到“知人论事”,将自己对郭沫若以文化名流的角色从事政治和社会活动以后的种种表现的不满情绪,特别是对他的“多变”与“ 趋时”的反感,带入了阅读之中。也就是说,由于“时代的隔膜”,对诗人所作所为无法理解,更难以宽容。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实际上也是“时代的隔膜” 在审美领域里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现象其实不仅存在于大家对郭沫若隔膜,还普遍存在于对历史经典的隔膜之中。其主要原因则主要在于缺乏“历史的眼光”,或者说就是只偏重于自己的欣赏感觉,不太顾及“历史的链条”。
第四篇:鲁迅
鲁
迅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周树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命家
中文名:
1898年改为周树人)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
毕业院校:
别名: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 学校 国籍: 中国 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
主要成就:
民族: 汉族 文学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呐喊》《彷徨》,《故事新
代表作品:
出生日期:1 881年9月25日 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逝世日期:1 936年10月19日 身高: 161厘米
血型: O
职业:
故事一:理发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故事二: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衰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这样;每个都是,喏!喏!……” 说着,鲁迅先生把头微微后仰,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的管子…… 大家被鲁迅先生的言谈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故事三:
鲁迅有很多嗜好。比如爱给人起绰号这个从小养成的习性,至老都未能改。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有一项功课叫“对课”,他的成绩不错,屡受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称赞。有一回,一个同学偷看了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问他对什么好,鲁迅说:“对„四眼狗‟好了。”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寿先生,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而他则在一旁以书遮眼,憋不住笑出声来。鲁迅的观察力可谓尖锐,他把女生的哭状起了个惟妙惟肖的称呼——“四条”,因为女生一哭,眼泪、鼻涕齐下也!不是四条吗?他在北大讲课,当时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岛,留了个学生头,他便给人家起了个绰号“一撮毛”,见面时还亲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真是搞笑的能手!而且他竟把爱人许广平叫做“害马”,甚至在给母亲写信时也派上用场,说:母亲放心,害马现在很好……
第五篇:浅析鲁迅
4中原工学院
汉语121
陈姣姣
201201024106
鲁迅作品赏析
陈姣姣
(中原工学院汉语121,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鲁迅作品体现的文学风格,思想的转变,以及鲁迅作品中体现的现实要素。
【关键词】赏析 思维模式 突围 思想家 社会问题
作为文坛巨匠的鲁迅,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民间,他以小说取胜,大家都知道阿Q、孔乙己、祥林嫂这些生命力常胜不衰的角色;在知识界,他的小说也始终倍受推崇,但他的杂文、散文就不一样了,先是,人们对他的杂文推崇备至,尔后冷落,很多人开始注重他的散文了。其实,我觉得鲁迅先生在这几方面的成绩都很突出,都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近些年来,在学术界,鲁迅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但对一般的知识分子和老百姓而言,他们离这些研究成果是十分遥远的,不过也不能说学术界的动态对他们毫无影响。本文试图对大众在鲁迅作品的赏析方面谈点自己粗浅的意见,我想,这对于鲁迅研究,对于文学理论与批评都是有意义的。虽然本文所论及的问题实质上也可以涉及到几乎所有作品的赏析,但我之所以选择鲁迅先生这个视角,一是因为他在文学中的地位,另一个相应的,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对于鲁迅作品赏析存在的问题最多、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限于作者水平,所谈内容或有不妥之处,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思维模式的僵化与贫乏
记得我在一所中师学校任语文教师时,有次考试就考到了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秋夜》。当时试卷设置的问题主要是:枣树、星、月、小粉红花、小青虫分别象征了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是十分接近参考答案的,但有的学生的回答却引起了阅卷老师们的争议。很明显,这些学生并不是从“黑暗势力”与“光明势力”、“敌人”与“战友”角度来思考的,比如,有的认为,鲁迅先生在这凄清的秋夜,由周边的景物突然感觉到人生的残酷、人情的冷暖、环境的压抑,但他从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身上看到了生命力的旺盛,因而振奋了起来;有的认为作为 “诗人”的鲁迅,比较多愁善感,在这孤独的秋夜,感慨人生;有的则纯粹从自然、生理角度来解释,说鲁迅先生身体一直瘦弱,现在到秋天了,他更感觉环境的艰难,但对生活依然充满信心。当然,他们所说的象征就各不相同了。对于这些各式各样的答案,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但最后还是以参考答案为准。
这件事过去后,我们当时没有再进一步地去思考那些问题。最近又读到一篇赏析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的文章,文中说,北方的雪暗指北方的反动统治,江南的雪暗指南方的革命中心。读后颇觉不舒服,一是老是这样来分析鲁迅作品,显得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二是心中起了疑问,像《雪》这样的写景抒情的文章,也真的有这样政治意义吗?大家对这些问题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了,批评者已经有很多了,但看起来,再次仔细思考这些问题仍是十分必要的。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受到政治的影响,久而久之,大家不自觉地养成了固定的政治思维模式,无论什么样的一篇文学作品,我们首要的就是从思想倾向性入手。诚然,很多文学作品是有思想倾向性的,但有的文章我们却很难说出它有什么思想倾向来,而且有思想倾向性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仅仅只有思想倾向性。作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家的作品,我们如果仅仅指出其思想倾向性,仅仅用 “反映了国民的劣根性”,“表达了对黑暗势
4中原工学院
汉语121
陈姣姣
201201024106
这常常出现在中小学教科书的参考书上、课堂上乃至一些研究生的论文中;后一种是用西方文学理论,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之类来分析,尽力避开作品政治、社会方面的思想内容,这常常出现在一些学术论文中。我认为后一种方法作为作品研究的一个侧面,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式的尝试,如果使用理论的方法得当,还是可取的。但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心和使命感的作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入到了思想启蒙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不但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而且也留下了伟大的人文精神,我们不应该忽略或者歪曲他的作品的思想价值。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过多地或完全撇开文学性来谈他的思想倾向性或政治倾向性,甚至想当然地强加上一些思想性和政治性,这无疑会淹没他的作品的文学性,而鲁迅作品的价值正在于这文学性。我们应该避免走任何一个极端,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且适应文学理论发展新的趋势和人们新的鉴赏需求,开展科学而理性的探讨。在我们的文艺研究走向“泛文化”研究的今天,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鲁迅及其作品,才是我们的方向。
鲁迅先生一直是注重大众对于文艺的欣赏的。“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②在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今天,大众对于文艺是十分渴盼的,但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往往和文艺工作者对于文艺的理解、宣传和教育有关,所以这个问题实质上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问题。大众容易受到学术权威的影响(其实学术界内部也一样),这种影响一旦深入,持续时间就较长,且不易改变,因此,我们绝不能对此有所疏忽。
鲁迅每部杂文集的名称,虽寥寥数字,却微言大义,让人回味无穷。第一类:自我解嘲
《坟》先生在《序言》里说:“„„还想将糟粕收集敛起,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迹。”将旧作比作糟粕,将散文集比作“新坟”,在自嘲的同时,含有抛却旧思想、轻装上阵的意思。
《南腔北调集》因有一位笔名“美子”的人攻击鲁迅演说时用语“南腔北调”,先生遂以此为文集之名。
第二类:讽刺论敌
《热风》鲁迅在该文集自序中说:“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以“热风”回击“冷嘲”,有讽刺论敌之意。
《华盖集》“华盖运”为一种霉运,用“华盖”命名,一方面显示他正视现实的险恶,另一方面也不无对论敌的嘲讽。
第三类:揭露现实
《而已集》鲁迅在自序中说:“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其中“而已”一词,表达了对残酷现实的愤懑与无奈。《伪自由书》该文集收录了鲁迅发表在《申报》“自由谈”栏目里的杂感。该集中《崇实》一文说得明白:“事实并没有这字眼好看。例如这《自由谈》,其实是不自由的。”以鲁迅的文章而论,要么被删节,要么被禁止,所以鲁迅冠以“伪”字。
《准风月谈》1933 年5 月,“自由谈”的编者登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鲁迅自以为其文与风月无关,顶多只能算“准风月”,足见先生对文化围剿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