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协同治霾: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模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作业课题
协同治霾: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
组员:
班级:
协同治霾: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
近几年,大气的污染,在我们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了屡见不鲜的事情。或新闻、或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也多了这么一个污染的话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几次讨论,以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以下便是我们小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分析。
我们小组的六个同学,其中有两个同学来自我国的南部城市。根据他们的描述,在我国稍微偏南部一点的地区,在大气污染的问题上都明显要好于京津冀地区。他们的家乡,一个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附近,一个靠近我国东海海域,都是环境优越,空气质量十分好的城市,蓝天白云随处可见,他们十几年的生活,从没有遇到过雾霾,也就是说在到天津上大学之前,也未曾接触到“雾霾”这个词语。
这张图片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张照片,没有经过任何的后期处理,只是随机拍摄下来的一张,足以证明当地的空气质量是非常好的。
另外下面这两张:
这两张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两处景色的图片,同样也是万里无云的,相对于天津的环境,他们的评价是在生活与学习的这段时间,只有一天遇到过这样类似的天气。蓝天白云随处可见,在现在的生活中,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小组另外的四个同学,则都是来自河北省,也正为我们小组选择的这个课题提供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分析和看法。
“雾霾”的解释:
把“雾霾”分开就是“雾”与“霾”,“雾”是指空气中的湿度较大,水汽的含量比较多,而“霾”则是指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在两个南方组员的印象里,雾确实是出现过的,表现出来的也只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并非是雾霾所造成的灰蒙蒙的一片。“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霾”出现时,空气都比较混浊,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特别是霾和浓雾的天气,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此期间进行户外活动。雾霾对人的危害主要是集中在呼吸系统这一方面,引起或加重慢性咽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出现,其他方面则因为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还会更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出现。
雾霾天气时,近处街景的状况:
雾霾天气时,城市鸟瞰的状况:
以上总结了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也展示了部分南北方城市空气质量的照片,就雾霾这个话题来说,真正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国家在发展的时候,对污染物的排放过多以及排放不合理。
针对雾霾的治理,我们讨论分析以后,总结出以下内容: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重点排减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强联水泥、平谷水泥二厂等均实现全部停产,水泥行业也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应将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这样雨浆水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花圃下的土壤。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350座城市很少观察到这种防范颗粒型扬尘污染的设计。
同样,为了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可以在城外带尘车辆(运煤车和其他长途车等)入城时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入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扬尘构造治理要求,缺乏预防机制的行为才是构成雾霾形成的第一源头,施工工地和经济发展数量及规模仅仅是二阶污染。
我国不少城市环境治污目标仍然偏离颗粒性雾霾治理。多年来,我们在环境治污方面向西方标准看齐,如长期把欧
2、欧
3、欧4甚至欧5标准付诸监管细则,不符合上述排污尾管标准的车辆不能出厂,不达标的烟囱推倒、迁移,但这些管理细则只是对气体性污染有效。对于颗粒性污染大户——黄土平高原地区污染构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几乎仍在我们城市管理部门的理解能力之外。
同时,雾霾的出现还在于在深层制度的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城建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都是“手拉手”式的场外交易,招来招去都是那几个关系实体,外部先进的管理和竞争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观念进不到这种半公开式的双边交易过程来。雾霾其实是这种深层制度缺失后长期累积的外观现象。
治理雾霾不能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落实,并尽快将上述细则落实到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中,开放相关关联要素市场,推动施工单位、部门按照环保理念施工建设。最后,为普通老百姓修好的提案、建议也应出现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当中,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治理雾霾是持久战而不是运动战。
持续高发、频发、连片、且越来越严重的雾霾,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漫天的雾霾,让不少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力的焦虑和无解的迷茫,不知道怎么去消除。这种“雾锁霾困”之下的无力感使上上下下痛定思痛,高层重视、公众呼吁和随时可能再来的雾霾的倒逼下,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雾霾,有的着力治标,有的着力治本。
中国很多问题的“解”都是这么被现实“逼”出来的,看得见、躲不了、无人能幸免的雾霾迫使政府将“治理”提到了最重要的议事日程。比如辽宁开出了“雾霾罚单”,对雾霾严重的城市开出罚单,以罚促改;北京将开展人工消减雾霾试验,用人工降雨等物理方法消雾;石家庄治雾霾一天拆除18家水泥企业,据称将减少大约64个火车皮的粉尘排放;雾霾较严重的省份河北省明确表示,要削减近三分之一钢铁产能来治理大气污染。同时,专家也建言献策,提出发展核电可解决雾霾。
雾霾问题能上升到一个如此的高度,足以证明它的危害性,所以关于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计划是非常有必要而且亟待实施的。
在谈霾色变的当下,严重雾霾的不时侵扰,不断凸显出治霾的紧迫性。
而据相关媒体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的情况,日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已正式设立,主要负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的文电、会务、信息等日常运转工作。
根据市环保局官网上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的介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主要承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联防联控的具体联络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文电、会务、信息等日常运转工作。据了解,市环保局同时增设的还有“应急管理处”。该处将承担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同时负责本市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工作;组织编制、修订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演练和应急值守;组织协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以及跨区域污染纠纷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政策关注治霾目标已经明确。
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沈阳铁西区远大科技创业园考察,其对企业自主研发的PM2.5过滤、脱硫脱硝设备非常关注,并详细询问了技术推广实用以及成本投入情况。李克强总理鼓励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尽快推广应用新技术,一方面治理雾霾天气,同时带动发展环保产业,一举两得,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身上。
事实上,早在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并提出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政策举措;紧随其后在同年的9月16日环保部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也正是基于这一实施细则,未来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治理目标跃然纸上。
据悉,该通知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具体到任务方面,一是要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二是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三是深化面源污染治理。
其中,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要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确保按期达标排放。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新建和改造燃煤机组脱硫装机容量5970万千瓦,新建和改造钢铁烧结机脱硫1.6万平方米;新建燃煤电厂脱硝装机容量1.1亿千瓦,新建或改造脱硝水泥熟料产能1.1亿吨;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完成除尘升级改造的装机容量或产能规模分别不得低于2574万千瓦、3325万吨、6358万吨。同时,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到2014年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到2015年底,石化企业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完成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到2017年底,对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的559家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该通知还要求统筹城市交通管理,防治机动车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严格产业和环境准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不得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不再审批炼焦、有色、电石、铁合金等新增产能项目,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临近京津冀的地区)不再审批炼焦、电石、铁合金等新增产能项目。
此外,还要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到2015年底,北京市、天津市各建设3个国家直管监测点,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济南、青岛等城市各建设2个国家直管监测点,其他地级城市各建设1个国家直管监测点,逐步建成统一的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
治理雾霾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所有的人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我们有权利生存,就有义务去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有义务去维系好我们的生态平衡。无论是京津冀协同治理还是区域性治理,我们都必须认识到雾霾影响的严重性,不只是京津冀需要治理,我们全国各地都需要治理和防护,空气是大家的,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吸进肺部的是新鲜干净的空气,而不是我们前人留下的雾霾颗粒!
第二篇: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及政府治理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及政府治理
5***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成为我国重要问题之一,下面我将主要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展开论述。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
一、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含义非常广泛,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氧化氮以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污染问题。空气污染大部分是由于化工燃料燃烧引起的,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成本估算差别较大。根据环保部1月12日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污染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第一名石家庄、第二名邯郸、第三名保定、第四名唐山、第五名天津、第六名郑州、第七名济南、第八名秦皇岛、第九名济宁、第十名乌鲁木齐和武汉并列。在此排名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就占了大半,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多年来,中国对大气污染的控制是十分有限的,主要针对一些常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虽然通过努力这些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是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但遗憾的是政府部门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氮氧化物污染加重,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给人们生活、工作、出行、身体健康等带来许多的外部负效应。外部负效应,是指因某种产品的生产或者消费使得这一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遭受损失的特性。例如,吸烟者给同一场合的不吸烟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高层住宅里的人们将垃圾倒在一楼邻居的庭院里等等,这些都是外部负效应,增加了消费的外部成本。大气污染造成的外部负效应多种多样,而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有以下几点。
二、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种: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以及交通污染源。
(一)生活污染源
城市居民、机关和服务性行业,由于烧饭、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煤烟、油烟、废气等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厌氧分解排出的二次污染物和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等。尽管已经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将占据中国能源生产的主导位置。而煤炭的燃烧主要造成空气中的黑炭污染问题,黑炭是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细微颗粒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黑炭污染。黑炭污染的危害非常多,降低空气能见度,引起健康问题,对建筑物有损害作用,降低农作物产量,造成温室效应等。
(二)工业污染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工厂迅速增加,市政建设和工业布局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的来源也迅速增多,成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以及工艺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如化工厂向大气排放的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和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炼焦厂排放的酚、苯、烃类和化纤厂排放的氨、二硫化碳、甲醇、丙酮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粉尘。由于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等种类不同,对大气污染的程度也不同。如:由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及农药厂、造纸厂等各种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烟气,含有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及碳黑、卤素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三)交通污染源
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也是主要来源之一。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NO、NO2、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HC)、CO、铅氧化物、苯并(a)芘、多环芳烃等大气污染物。而且由于汽车汽缸结构不好,科学技术不完善,燃烧不完全,以及使用汽油抗爆剂四乙基铅[Pb(C2H5)4等,在燃烧排放的尾气中,还含有大量污染气体。尤其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三、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举措
(一)任何大气污染的政策都应该涵盖一系列的目标,它要兼顾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效率与公平,同时这些政策必须建立在清晰的排放产权和明确的长期排放目标上,同时还要明确能源体系转型的短期成本。所以,面对气体排放问题,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可以建立一种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机制来明确显示目前及未来的气体排放的成本。可采取McKibbin—Wilcoxen的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规定能源供给者的许可排放数量,并设定长期的总许可排放量,这些排放许可可以在市场上以浮动价格交易。而且,政府有权每年以某个价格增加许可配额。正是通过这种长期许可或者许可对能源生产进行限制。每年的排放价格不能高于政府制定的最高价格,而每年的排放数量则是由市场决定。这种方案的长期目标由总排放量来体现,而短期目标则由不同产业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来体现。
根据McKibbin—Wilcoxen的方案,京津冀地区在应对大气排放问题上有多重道路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取消能源补贴;另一个方法是进一步提高能源价格以更准确的反应化石燃料燃烧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一个进一步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清洁发展机制国家进口低碳的能源技术。与前两者相比,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其成效尚待进一步证明。
(二)关于黑炭排放对大气污染的问题,则需要立即改变,这比见效时间长达几十年的二氧化碳处理问题要快得多。据调查,令人预想不到的是,住宅燃烧用煤占黑碳排放的80%左右,这是因为中国80%的住户使用固体或生物燃料来烹饪或取暖。由此可见,黑炭问题的解决途径并不在于生产部门,而在于居民能源使用方法的改变。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采用科学技术来方便人们生活的宣传,提高居民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烹饪和取暖方法;适当的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可采取地区试点办法,使居民形成科技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其他具体措施,例如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城市交通管理,防治机动车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能源利用清洁化;强化基础能力,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等,详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国发〔2013〕37号)。参考文献:
1、卫志民 著 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何帆 张斌 主编 寻找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未来10年的中国和全球经济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227—245)
3、邓友林 著 身边的经济学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151—164)
4、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 环发〔2013〕104号
5、附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第三篇:京津冀雾霾问题的创新治理
天津科技大学
京津冀雾霾问题的创新治理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同时,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尤其是近期频发的强雾霾天气,更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挑战和考验。本文综述了雾霾的产生机理,并结合京津冀的特殊条件,提出了一些创新治理的方案。
关键字:雾霾,京津冀,区域联合,创新治理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频出现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以京津冀最为严重。雾霾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上升到颇为敏感的政治、社会乃至国际影响问题[1]。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版图的心脏区域和近两年雾霾肆虐的重灾区,有多达1.07 亿、占全国 1/
13、占全球 1/60 的人口在此生产生活。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创新机制,从根治雾霾、清洁天空着手,全力改善京津冀地区环境质量,并引领带动整个中国发展方式和环境质量的根本跃升,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1.京津冀雾霾的影响因素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根据《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显示,以煤炭为主导性燃料的能源供应结构是造成京津冀地区雾霾的重要原因,燃煤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来源。统计显示,京津冀地区的 PM2.5 则主要来自燃煤(34%)、机动车(16%)、工业(15%)、其他(13%),周边地区的外来输送占9%。
天津科技大学
(1)工业排放
工业排放是工业城市最大的污染源,特别是水泥,钢铁以及炼油等企业,在雾来临的时候,必须停产。长期来说必须通过改造这些企业的污染源,达到零排放的目的。此外还涉及到北方地区冬季的燃煤供暖,虽然大部分设备正在煤转气升级改造,但离全面升级还有一段距离,供暖燃煤带来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2)汽车排放
这是任何一个城市常见最大的污染源之一,特别是汽车在行驶过程造成的马路街道的扬尘和浮尘以及汽车尾气等。在大雾来临时,除了必要的公共交通车辆,大量的汽车必须禁止行驶。同时必须通过马路二边的植树绿化,底下草地绿化相结合的立体绿化吸收粉尘,以及改变马路结构,尽量让泥水污水排入二边草地或下水道,以免汽车造成扬尘污染。对入城汽车一律做去尘处理,尾气不达标不能入城等强制措施。
其次,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出行,健全公共设施的升级发展,为广大人们带来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尤其以近期出现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是极好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3)城市建设施工
城市建设施工中产生大量的扬尘,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是雾霾的来源之一,因此建筑工地必须进行及时的喷雾加湿以及遮盖处理。
(4)裸露地表的扬沙和扬尘
大量的裸露的地表(没有森林的地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特别平时的扬尘随气流进入市内所污染的公路,一旦雾来临,汽车跑动的气流所带起的扬尘也是一个汽车污染之一。短期通过洒水来解决一些马路扬尘,但大部分裸露地表和长期的解决必须采用绿化森林来解决,只有森林才能立体防控,森林植被能覆盖裸露地表。
(5)其他污染源
节日庆祝时燃放爆竹烟花、楼盘装修等产生的烟雾,应该制定城市的污染源排放规则。同时,城市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反射的能量构成“热岛效应”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领域。
天津科技大学
2.京津冀雾霾的分布特征和气候因素
2.1京津冀雾霾的分布特征
雾霾的产生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它是在整个大环境下的分布,它会随气候而发生迁移,因此雾霾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
(1)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在时间序列上,总体变化趋势呈现出秋末至冬初骤然上升、春初骤然下降的特征[2]。
(2)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南北差异巨大[2]。
2.2京津冀雾霾的气候因素
京津冀雾霾的产生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雾霾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影响雾霾集聚、转移与扩散的主要因子有风、湿度、温度和降水等。
根据马晓倩等的研究显示,PM2.5 浓度的日变化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气温日变化呈负相关的关系,说明气温对京津冀地区 PM2.5 浓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相对湿度与 PM2.5 浓度日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相对湿度对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有显著的正效应。
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气压与 PM2.5 浓度日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气压对京津冀地区的 PM2.5 浓度有显著的负效应。[2]3京津冀雾霾问题的创新治理方法
京津冀地区的地域跨度大,跨越省份多,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这对于雾霾的综合治理都是相当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短期内的停产虽然可以改善气候状况,但长久稳定的治理需要引入新的治理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天津科技大学
(1)加强立法执法,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3]。我国的环保立法进程明显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立法不全、执法不严、贯彻不力等,导致许多环保法规形同虚设,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立足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2012年12月国家环保部正式发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北京市也出台了《北京市2010-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2)树立区域协同治理理念,建立联防联控机制[4]。首先,要建立联防联控的区域管理机构。由于雾霾污染是跨区域的,单个城市无法独立完成污染的全面防治,这就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行政区域规划的限制,积极实行区域联防联控。而要保证区域联防联控真正能够取得实效,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权威的区域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管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和监督权。其次是树立联防联控的理念,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地区要从保护区域内大气质量的大局出发,通力合作,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3)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体系[5]。为应对雾霾治理,京津冀三地首先应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和优化用能方式,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太阳能和地热能等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其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推行节能环保的低碳生产技术,积极鼓励能源的阶梯利用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最后,推进企业生产用能清洁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清洁能源改造等方式对能源利用率低下企业进行调整,减少煤炭使用量。其中,北京应结合首都的资源禀赋现状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并积极引进外埠优质清洁能源。天津市应在确定燃煤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基础上,制定燃煤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逐步削减燃煤消费总量。同时,应发挥海洋潮汐能、海洋波浪能的储备优势,发展一批海洋潮汐能、海洋波浪能的大型发电企业,有效增加能源供给。河北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能源以煤为主,耗能多,污染重,应对保留的燃煤锅炉进行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并逐步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划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
(4)实施环境质量目标下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到 2017 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为此,京
天津科技大学
津冀地区应合理确定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并根据环境质量目标核算相应的环境容量为实现大气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提供支撑。一方面,通过污染物总量减排,可以倒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并积极参与排污权交易市场交易。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实行在线监测、清洁生产审核等手段实现三地的总量控制[6]。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合作机制,基于区域的联合防控将产生环境治理的正外部性有助于以较低成本来实现污染控制目标[7]。
(5)建立跨区域环境监督机制,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应加强信息的公开化,京津冀区域内信息公开的主体之间须做好协调工作,及时跟踪调度三地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进展情况,并将信息及时反馈于跨区域的环境监管机构,确保公开的信息准确和统一。其次,应统一监管标准,区域内应协商并统一相关执法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形成一致的执法标准和尺度[8]。
4结论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区域合作治理仍面临诸多障碍,地方政府间深化合作、协同发展需客观面对区域合作的多种困境,理性选择优化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引入政策网络管理理论作为新的分析工具,可以发现京津冀雾霾合作治理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地方政府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机会主义因素;区域合作的制度规则不完善,信息与技术共享机制不健全,合作型信任水平较低。缓解合作困境的主要对策有:激活协调者角色,将构建者的合作意识转化为合作行动;完善合作规则,强化区域合作的制度约束;拓展信息与技术资源共享空间,培养合作型信任。
天津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强.京津冀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J].科技资讯, 2014(8): 125-127.[2] 马晓倩, 刘征, 赵旭阳, 等.京津冀雾霾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2): 134-138.[3] 甄春阳, 赵成武, 朱文姝.从京津冀雾霾天气浅议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紧迫性[J].中国科技信息, 2014(7): 45-46.[4] 赵洪超.雾霾的跨区域治理——以京津冀为例[J].改革与开放, 2016, 7: 032.[5] 李云燕, 王立华, 王静, 等.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6(2016 年 07): 59-68.[6]丁峰,张阳,李鱼. 京津冀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方向探讨[J]. 环境保护,2014,42(21): 55 ~57 [7] 张世秋,万薇,何平.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合作机制与政策讨论[J].中国环境管理,2015,(2): 44-50 [8] 常纪文.京津冀环保调控和共治如何实现一体化[N].北京日报,2014-11-24.
第四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蔡 奇
《 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20日
06 版)
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总书记亲自决策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总书记非常关心京津冀区域的发展问题,多次深入三省市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5月,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了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全面系统阐述了其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2015年2月和4月,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方法。2017年2月23日至24日,总书记视察河北、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分别就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作出重要指示。显而易见,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战略构想到顶层设计,再到基本思路、方式方法和重大举措,都是总书记亲自决策推动的。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以大历史观来谋划这一区 域未来发展,果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体现出了强烈的使命担当、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京津冀地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2016年,京津冀以全国2.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0%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有25%的外商直接投资落地这一区域,研发经费支出也占全国15%。当然,京津冀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北京“大城市病”突出,水资源匮乏,人口规模已近天花板,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破解首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有利于破除隐形壁垒、打破行政分割,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进而言之,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新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年多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有力领导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精心指导下,京津冀三省市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编制实施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十三五”规划,出台了产业、交通、科技、生态环保等12个专项规划和一系列政策,落实《规划纲要》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北京认真对接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 两个政策意见,严格实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学校、医院等有序疏解,带动常住人口连续两年增量、增速“双降”。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重要进展,河北积极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率先打通一批瓶颈路、断头路,深入实施“6643”工程、禁煤区建设及各种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北京为中心、“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2016年比2013年下降33%,“4+N”产业合作格局加快构建。同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开展,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长超过30%,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初见成效,京津两市助力河北张承保地区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要着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架构和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重点是继续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推动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有序迁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承接北京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北京要把疏解功 能与改善环境、控制人口、提升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统筹腾退空间利用,推动老城重组,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二)着力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骨架,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点是充分发挥北京“一核”作用,强化京津“双城”联动和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沿京津、京雄(保)石、京唐秦等主要交通廊道建设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形成区域发展主体框架;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形成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绿色低碳智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统筹推动重点工作持续突破。共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畅通公路交通网,打造“一小时通勤圈”,构建现代化机场群、港口群,提升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现代化水平。建立一体化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大气、水等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燕山—太行山生态安全屏障、京津保湿地生态过渡带、环首都国家公园等建设,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三省市产业发展链条,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战略合作和功能承接平台,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深化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做好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衔接,集中力量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金融、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完善行政管理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保护联动、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同等机制,打造区域体制机制高地。建立交界地区协同管理长效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 管控。完善共建共享、协调集约的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体系,营造京畿特色、多元活力的文化体系,建设设施均好、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京津两市对口帮扶河北省张承保环京津相关地区任务。
(四)共同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牵引作用。准确把握筹办冬奥会定位,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科学实施筹办工作总体计划,确保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加强筹办工作协调,确保主要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2019年底前建成、2020年测试赛成功举办。统筹赛事需求、赛后利用和环境保护,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确保各项设施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高水平做好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彰显民族和文化特色,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交流。把普及冰雪运动贯穿筹办工作始终,以青少年为重点,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共建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打造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在审议《规划纲要》时就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把握“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化新城。2016年3月和5月,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设立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汇报,强调这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要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这件事情。2017年2月23日,总书记实地考察河北省安新县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区,就雄安新 区规划建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雄安新区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2017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土地、水资源和能源保障、环境能力、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经过多地多方案比选、科学研究论证后所作的决策,凝聚了各方共识。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规划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使之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实践。按照中央部署,雄安新区要抓好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七大重点任务,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党中央明确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目标,到2020年,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新区雏形初步显现;到2030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新城将绽放光芒。
第五篇:让“一体化”治理驱散京津冀的雾霾
让“一体化”治理驱散京津冀的雾霾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最近指出,北京一定要自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中,并强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的合作机制”。这表明了政府希望借京津冀一体化之手改善首都环境的决心。
但是,北京市越来越严重的雾霾现象不但影响到了广大城乡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如果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国家之所以把京津冀一体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也与北京市治霾难见实效的现状不无关系。作为北京本土研究环境行政法问题的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焦志勇教授对北京治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最近,本刊记者就京津冀一体化和北京治霾等问题对焦志勇进行了专访。
雾霾成为北京市的公害之一
北京的天空难觅蓝天,身为老北京的焦志勇也感同身受,“当下北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严重的雾霾,如果说烧煤吧,我们小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也都烧煤取暖,但是北京的天空照样是湛蓝的;说是人口和汽车急剧增加造成的,那为什么世界上同样发展情况的国际大都市却没有北京这样严重的雾霾天气?现在,为了躲避持续的雾霾天气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甚至有北京人全家南迁的极端个案发生了。这对北京人来说是一种很痛苦的选择,因为我们都很爱北京。”说到雾霾天气,焦志勇很是焦虑,“现在,中央把京津冀一体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提出来,我觉得北京从根本上防治雾霾的时机真正到来了。”焦志勇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行之有效的雾霾防控体系》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4第9期采用,成果已报送北京市领导、市委宣传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机构。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焦志勇对北京市治霾工作中存在的5大问题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指出北京市存在着“节能减排,防治雾霾的技术指标不明确、攻坚力量分散不均、防治雾霾的综合协调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扭转被动式防治雾霾的状况、缺乏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责任制”等问题,至今未能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雾霾防治防控体系。
“靠天吃饭”还是治霾的“有效手段”
当然,把雾霾严重的所有原因全部归于北京市也是不公平的,如果周边的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很差,光北京一家卖力地治霾,肯定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这一点,学界已经有了共识。
“但是北京市治霾的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我们必须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北京市治霾存在的最关键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统一治理体制,‘九龙治水’怎么治得好?治霾涉及发电、供暖、城建、交通等多个部门,也牵涉到不少部门利益,如果互相之间扯皮推诿,那就不会有任何进展。事实上,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目前北京市的应对措施总体上是乏力的,基本上是在等待自然力量将雾霾驱散,老百姓开玩笑说:老天爷成了治霾的环保局长。”对于北京市治霾目前存在的这种被动式治霾模式,焦志勇认为必须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雾霾天气的形成成因十分复杂,治理难度也极大,北京的雾霾肯定不是依靠北京一地的治理能见成效的,必须与周围省市联动,“以前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也可能是地方利益的关系,一些高污染的项目很难整治,现在,中央把京津冀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相信这会对构建治霾区域联防联控体系非常有利。”焦志勇说。
提出七个对策防治雾霾
在焦志勇最新研究成果《构建行之有效的雾霾防控体系》一文中,他提出了七点对策和建议: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总体负责雾霾防治工作。
建议成立北京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办公室或在市环保局设立相关的协调机构,探索协同、综合、联动的管理体制,并建立相应的决策机制,将市发改委、环保、经贸、城管、交通等部门的“专业治理”决策有机地协调起来,打破利益格局和部门壁垒,“由市级领导亲自挂帅,京津冀一体化治霾也可以参照这种模式。”焦志勇说。
二是建立完善的行政法规,让防治雾霾的行为规范真正“落地”。建议市政府在《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框架内,尽快制定其实施细则,特别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治霾过程中要解开管理模式中的“纵向”和“横向”死扣,大家奔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
三是强力推动防治雾霾的科研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破解难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民间治霾有高人,也有高招,可以重奖悬赏企业、研究机构或个人在科技治霾领域的突出成就。
四是做好防治雾霾的宣传教育工作,群防群治,全民参与治霾,这需要调动各种宣传手段,特别是使用包括微博、微信在内的新媒体手段广泛进行宣传,让全民感到治霾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是做好防治雾霾的预警和防护工作。在让市民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空气质量,并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以防治雾霾、市民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建设,以切实维护市民的环境权和健康权。
六是明确各个区域内的权利与义务,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的责任制。建议在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过程中,对于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建立起互检、互查机制,明确权利与义务,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的责任制。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施法制手段,还一片蓝天。
七是借鉴国际上防治雾霾的先进做法,英美等国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治理环境的经验是非常价值的,可以动用法制的、科技的、行政的以及社会服务的各种力量,为建设大首都圈提供中国版的“泰晤士河治理”模式。
治霾要充分依靠群众
“我研究这个问题时主要侧重于北京市范围,其实这些建议也适用于京津冀范围,在治霾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大北京、大首都圈的意识,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成立两市一省的治霾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据我所知,长三角和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早已实行了这种协调和决策机制,这种做法对于打破区域壁垒、部门壁垒和行业壁垒很有效。”在焦志勇看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对于治霾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焦志勇强调说,京津冀在共同治霾的路上不可忽略群众的力量,还必须做到群防群治,去年北京的一些群众组织和媒体自觉加入了对禁放烟花爆竹的宣传行动,一些社会有志之士还在媒体上公开呼吁禁放烟花爆竹,这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市民去年春节前后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有明显减少。“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肯定会随着发生变化,政府要尊重老百姓的环境权、健康权、知情权,同时在监管方面也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只有当各界都意识到环境的破坏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时,合力监管的局面才能真正形成。”焦志勇说。
对于记者提出的关于提升老百姓整体素质的问题,焦志勇认为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不可否认的是,北京市民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但是如果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进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各种宣传手段,及时公开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信息,以此唤醒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相信京津冀两市一省的广大群众最后都会积极参与到治霾的行动中去的。”焦志勇指出,动员社会力量治霾肯定比政府各自为战更有效,“比如京津冀政府各个部门在治霾方面已经在采取的互查互检模式,可以考虑吸纳城乡市民一起参与,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参与,可能在监管方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焦志勇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