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时间:2019-05-14 16: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第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李岚清、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对我们党寄予厚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会议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仍处在复杂深刻的变动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局势总体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局部紧张、动荡的情况仍将继续。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但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也要对不利的一面有充分估计,做好各方面应对准备。从国内看,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元,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会议指出,1998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我们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实践证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 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在治党治国治军方面,而且在经济工作方面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所制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些人民群众拥护的、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政策稳,人心定,经济就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就能保持稳定。

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一些,把应对和克服困难的措施想得周全一些。

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党同志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步伐。

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

会议指出,实现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要围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任务,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大,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发挥好这个优势,坚持并不断完善扩大内需的方针。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要进一步用好国债资金。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二要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向结构调整倾斜,促进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四要向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继续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五要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债项目建设必须保证质量,严格资金管理。扩大投资需求要同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实现投资和消费双拉动。要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须把财政增收节支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该收的钱一定要收上来,不该花的钱一个也不能花。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规范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切实遵循经济规律。各级政府应将注意力转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调整新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广开农民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明年要着重抓好四项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是稳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市 场环境。要继续重视和积极做好对外经济工作。大力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结构,鼓励和支持扩大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要立足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

会议认为,在明年经济工作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各方面安排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第二,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第四,积极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会议从进一步培育和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开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做好增收节支等方面,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围绕中心,把握全局,妥善处理做好经济工作与推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一定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要求,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现在已近年终岁末,各级领导都要深入到困难群众和灾区群众中去,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迟浩田、钱其琛、徐才厚、何勇、彭珮云、周光召、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肖扬、叶选平、宋健、白立忱和中央军委委 员梁光烈、廖锡龙、李继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解放军各总部和武警部队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完)

第二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李岚清、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作了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对我们党寄予厚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会议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仍处在复杂深刻的变动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局势总体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局部紧张、动荡的情况仍将继续。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但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也要对不利的一面有充分估计,做好各方面应对准备。从国内看,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元,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会议指出,1998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我们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实践证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在治党治国治军方面,而且在经济工作方面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所制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些人民群众拥护的、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政策稳,人心定,经济就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就能保持稳定。

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的充分一些,把应对和克服困难的措施想得周全一些。

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党同志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步伐。

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

会议指出,实现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要围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任务,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大,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发挥好这个优势,坚持并不断完善扩大内需的方针。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要进一步用好国债资金。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二要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向结构调整倾斜,促进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四要向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继续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五要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债项目建设必须保证质量,严格资金管理。扩大投资需求要同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实现投资和消费双拉动。要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须把财政增收节支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该收的钱一定要收上来,不该花的钱一个也不能花。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规范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切实遵循经济规律。各级政府应将注意力转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调整新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广开农民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化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明年要着重抓好四项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是稳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要继续重视和积极做好对外经济工作。大力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结构,鼓励和支持扩大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要立足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增加扶贫投入,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

会议认为,在明年经济工作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各方面安排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第二,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三,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第四,积极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会议从进一步培育和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开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做好增收节支等方面,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围绕中心,把握全局,妥善处理做好经济工作与推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干部一定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要求,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现在已近年终岁末,各级领导都要深入到困难群众和灾区群众中去,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迟浩田、钱其琛、徐才厚、何勇、彭珮云、周光召、司马义·艾买提、王忠禹、肖扬、叶选平、宋健、白立忱和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廖锡龙、李继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解放军各总部和武警部队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完)

第三篇: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出席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车玉明)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全党全社会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出席会议。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时期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胡锦涛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扶贫开发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强调,实践充分证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既具有更加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胡锦涛强调,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同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坚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

胡锦涛指出,中央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明确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行动、抓紧落实,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关键问题,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要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着力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

胡锦涛强调,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切实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讲奉献的扶贫开发干部队伍。对那些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并注意提拔使用。要切实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把扶贫纳入基本国情教育范畴,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多种农业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从2001年的12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9.3亿元,10年累计达到2043.8亿元。10年来,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温家宝强调,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扶贫力度加大的重要措施。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对这些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市)试点。建立定点联系机制,每1个片区由1个中央部委负责具体联系,督促指导片区规划的实施。各省区市可从实际出发,确定若干连片特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两手抓。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新增社会保障投入要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明年要实现全覆盖。

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岐山、回良玉、刘淇、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令计划、李建国、马凯、戴秉国、钱运录。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负责人,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和国有骨干企业及军队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设分会场。

扶贫,在华夏大地上深入推进

——新世纪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亮点解读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 林晖)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正式公布。十年来,我国认真贯彻实施《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使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扶贫,在华夏大地上深入推进„„

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把贫困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力。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废止。从此,农民告别缴纳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十年里,我国还相继取消牧业税、生猪屠宰税和农林特产税,全面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饮水、电力、道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的率先在贫困地区实行,有的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其中,免征农业税试点、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国家新安排的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等政策,率先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

政策之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三农”和扶贫开发领域。据统计,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3年的2144.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579.7亿元,年均增长21.9%。

农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十年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普遍受益。

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成就: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

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从2001年至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658元增加到11170元,年均增长1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23元增加到559元,年均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276元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年均增长11%(未扣除物价因素)。上述数据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务院新闻办16日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郑重宣布,十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际合作共享减贫经验

贫困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十年来,我国不仅致力于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也注意借鉴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成果,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在扶贫开发领域的经验和做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扶贫领域共利用各类外资14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直接投资总额近200亿元,共实施110个外资扶贫项目,覆盖了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区、市)300多个县,使近2000万贫困人口受益。同时,外资扶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方法,如参与式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评估和管理、贫困监测评价等,逐步应用于中国扶贫实践中,在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开发扶贫队伍人力资源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十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致力于构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平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减贫经验,共同发展进步。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共完成了40多项国内外扶贫理论与政策研究,培训了91个发展中国家的720名中高级官员,举办了上百次减贫方面的高层对话会、研讨会、名人论坛和双边互访减贫交流,与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发展中国家签订减贫合作协议或共建减贫合作中心,在扶贫领域的交流逐步深化。

近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发表,宣布我国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扶贫开发开始主攻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1年,对于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扶贫开发站上了再出发的新起点。

政策给力,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展新颜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不断加大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这一进程中,我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把贫困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广大贫困群众受益良多。其中免征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国家新安排的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等政策率先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新农保、新农合等惠农政策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尤其是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我国减贫事业进入“低保兜底维持生存,扶贫开发促进发展”两轮驱动新阶段。记者近年到贫困村采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现在村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基本上没有了”。

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不断加力。2001—2010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2043.8亿元,年均增长11.9%;各级政府实行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提高扶贫政策执行力,整合各种资源,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

11月下旬,坐在青瓦白檐的新房前,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贫困农民何洪书这样形容现在的生活: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屋里头,增收致富不再愁。何洪书如今的幸福日子,得益于新世纪以来各种惠农政策共同作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大扶贫带来了大变化。

——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底的10.2%下降到2010年底的2.8%。

——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从2001年至2010年,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77元增加到3273元。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到2010年底,重点县农村饮用自来水、深水井农户达到60.9%,自然村通公路比例为88.1%、通电比例为98%。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到2010年底,青壮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新农合实现全覆盖,乡乡建有卫生院。——贫困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从2002年至2010年,饮用水水源受污染的农户比例从15.5%下降到5.1%,获取燃料困难的农户比例从45%下降到31.4%。

扶贫政策给力,贫困人口民生明显改善,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瓶颈逐步缓解,贫困地区站上了科学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新“跳台”。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合力攻坚,农村贫困人口10年减少6700多万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政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各项措施综合作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有力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发展,扶贫标准以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

“农民产业园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技术、销售等各种发展难题,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好靠山。”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林乡大林寺村村民袁永超说。“政府引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规模发展”的农民产业园扶贫模式,如今在南充市很多贫困村推广。

市场经济大潮中,贫困农民“游泳”不易,他们要稳定脱贫致富,关键要有成熟的产业扶贫模式。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为贫困地区重点培育了马铃薯、经济林果、草地畜牧业、棉花等主导产业,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增收。

“扶贫互助合作社真是我们的致富酵母!”去年9月,贵州省水城县新中村的苏吉平从合作社借了3000元小额扶贫贷款种大棚蔬菜,一年下来就赚了3万多元。有了扶贫互助资金,当地过去一直种传统作物的农民开始“倒腾”起经济作物来,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06年开始,国家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在全国1.36万个贫困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周转使用,滚动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除了扶贫互助资金,从2001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54.15亿元,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发放近2000亿元扶贫贷款,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贷款难。

除了专项扶贫,我国坚持综合治理原则,政府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行业扶贫,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稳步推进。目前,272个单位定点帮扶481个重点县,从2002年至2010年,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资金(含物资折款)90.9亿元,帮助引进资金339.1亿元。东西扶贫协作形成了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的基本工作框架。从2003年到2010年,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提供政府援助资金44.4亿元、5684个协作企业实际投资2497.6亿元。

攻坚连片特困地区,提高发展能力,共奔全面小康

虽然我国农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差距扩大、相对贫困凸显等问题也不容轻视。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开始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新一轮扶贫攻坚战首战主攻连片特困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覆盖了我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一般的经济增长无法有效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常规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新《纲要》明确提出,连片特困地区将成为新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武陵山片区将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扶贫开发开始啃最硬的骨头。根据新《纲要》精神,新十年扶贫开发要巩固温饱成果,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亿元,实施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到2010年,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超过400万人次,80%以上转移就业。抽样调查显示,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比没有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月工资可提高300至400元。“雨露计划”也使贫困劳动力学到了新技术,接触了新观念,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发展能力。从2010年开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我国又开展了对贫困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给予直接补助的工作试点。

我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困地区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新《纲要》明确提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将越来越成为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

站在新世纪以来扶贫开发巨大成就的坚实基础上,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开始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响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记者 顾仲阳)

减贫与开发并重 民生与发展兼顾 ——我国今年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林晖)2011年是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各地扶贫开发部门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巩固大扶贫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

让民生阳光普照贫困人群 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显著成就。1978年,中国农村有2.5亿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2010年,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274元的扶贫标准,全国贫困人口已减至2688万人。

然而,由于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市场影响加大等原因,我国减贫工作依然面临各种新的考验。

2011年,更多的资金投向扶贫开发领域。来自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显示,今年投入扶贫开发事业的资金由上年的222.68亿元增加到270亿元,增幅达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将有力促进扶贫工作任务的完成。

与此同时,扶贫部门还认真组织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规模,彩票公益金总量从去年的1.7亿元增加到今年的5.25亿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编制了“十二五”整村推进专项规划,2011年计划在6000个贫困村组织实施整村推进;与财政部联合在100个重点县开展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组织了8期贫困地区党政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班;编撰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志(扶贫部分),抓好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灾区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争取和挖掘定点扶贫的可用资源,加大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力度„„

一项项扶贫工作的推进施行,使更多贫困人群沐浴在民生的阳光下。

为“开发式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10月13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第三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京举行,至此,今年接受培训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达到1000名。这些培训学员均是在国家级和省级贫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将在如何融入农村、服务群众、带头创业等各个方面接受培训,以更好地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一直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动员、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把自己的努力同国家的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开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其中,智力支持对开发式扶贫至关重要。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出台了《全国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快扶贫人才信息系统建设。同时探索启动高层次扶贫人才培训工程,目前第一期资助人员300名、研究论文100篇的相关经费已经落实。“村官”培训正式纳入培训体系,今年共完成村官培训1000余名。

此外,扶贫部门还不断充实壮大贫困地区干事创业的企业家队伍,积极引导和推进“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服务锻炼,培养一批贫困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和致富带头人。通过加强扶贫开发人才建设,为扶贫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

攻坚连片特困地区

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在武陵山区腹地的湖南省吉首市举行。武陵山片区地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带,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武陵山片区将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扶贫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人均经济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未来十年,我国将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示,国家将加大在连片特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

国务院或再次上调扶贫线标准 完善贫困县进退机制

2011年11月29日 0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140人参与0 6条评论0 打印 转发

中新网11月29日电(财经频道 黄楠)国务院扶贫办今日将在北京召开2011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据悉,本次会议将总结2011年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扶贫形势,并对明年扶贫工作做出部署。而关于是否将进一步提高扶贫标准,贫困县参选动态调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情况等问题,或可在本次会议上得到答案。

扶贫线标准数次上调仍有待提高

扶贫线标准的调整一直是扶贫工作会议上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据悉,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后来此标准随物价调整,到2007年时为785元。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到2007年年底,调整为1067元。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

不过,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仍被视作偏低。对于中国贫困标准长期偏低的原因,有学者分析认为:一是1986年刚开始扶贫时,中国贫困人口规模大而政府财力低,标准定低一点,有利于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扶持的人身上;二是担心调高贫困标准导致贫困人口数量增加,会引起不了解内情的人误以为中国政府越扶贫贫困人口越多。

也有专家表示不必对贫困人口数量的增加太过担忧。中国社科院农村所贫困室主任吴国宝曾表示,只要解释和宣传到位,因调高贫困标准而增加贫困人口,不会影响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成败的评价。相反,由于贫困标准低,致使相当部分本应享受政府和社会关爱帮助的穷人被排除在帮扶对象之外,会人为阻碍这部分人福利的改善。

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则表示,扶贫标准低,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说,中央的思路一直是明确的,将不断提高扶贫线。部分贫困县“脱贫不脱帽” 进退机制亟待完善

与扶贫线标准提升同样备受关注的,是贫困县划分标准的调整和完善。

资料显示,中国2001年核定了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即原来的国家级贫困县),10年来不少贫困县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强县,但它们仍然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对于不愿“脱贫”的原因,中国社科院农村所贫困室主任吴国宝在此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贫困县最初仅仅是国家作为扶贫工作对象确定的,但后来附加在它上面的很多优惠政策使得它可以享受很多开发扶贫以外政策优惠上的好处。一方面,贫困县可得到可观的扶贫资金,另一方面,不少优惠政策也与贫困县绑定,只有贫困县才能享受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主要是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吸引。国家级贫困县在各级地方政府中会得到重视,同时还可以与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进行国际交流,互相借鉴脱贫致富的经验。孙久文表示,针对这一点,国务院扶贫办正在研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进退机制。进入的机制就是以贫困人口的数量占乡村人口的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以及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为标准。比如现在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大概是1090元。但是标准的指标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吴国宝则表示,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就实行了常说的“4进7出”,即人均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进来,高于700元的县全部出去。2001年确定的扶贫重点县选定标准,同样包含着贫困县进退的思想和制度因素在内。(中新网财经频道)附1: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历程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第二次调整是在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经过重新调整,国家级贫困县增至592个。第三次调整发生在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时年出台,纲要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但总数不变,同时将国家级贫困县改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以此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附2:我国近年来扶贫线标准变化

2007年,按绝对贫困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785元,按低收入标准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 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统一为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 2009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 2010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

第四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和朱镕基作重要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和

朱镕基作重要讲话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出席了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分析了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金字旁容)基就明年经济工作部署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尽管天下仍很不太平,但在较长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因素消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我们完全有可能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继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有三个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二是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三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全面分析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和正在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努力使自己发展得更快、更好。

会议指出,1999年的经济工作,是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外贸出口转降为升,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比较平稳,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总的看,经济形势继续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年初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够实现。这说明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方的工作是有成绩的。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我们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既注重投资启动,又增加居民收入,引导和鼓励消费;既扩大国内需求,又坚持对外开放,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既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又切实保证社会稳定。回顾这两年来的实践,有三条经验值得记取: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第二,适应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第三,重点抓好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有重要的机遇,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仍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在迈向新世纪的进军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会议指出,XX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和本世纪末重要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实行中央关于推动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扩大内需。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积极促进扭亏增盈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税收、价格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技术改造,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扩大消费。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增加进出口,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和加强扶贫工作,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世纪。

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五项主要任务:

一、继续实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国内需求。发展是解决我们面临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质,就是坚持发展。无论是克服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是下世纪的长远发展,我们都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建设国债。在投资方向上,要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同时更加注意使其与结构调整紧密配合,并带动社会投资和启动消费。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金融要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保障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生产流动资金的需要。做好债转股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制定促进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信贷政策。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货币、信贷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增加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大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开辟更多的消费渠道,当前的重点是启动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消费。积极引导居民的收支预期。

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当前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是暂时性、局部性的调整,而是战略性的调整。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乡镇企业要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快对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快信息、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发展。

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实施这个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必须紧紧依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国家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三、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加快科技进步,一是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是实现工业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二是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努力占领科技制高点。要鼓励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机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建立和完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特别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的成长和发挥才干创造条件。当前重点要落实好国家支持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做好选项、论证和实施工作。

四、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三年目标,是明年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处理好改善企业外部条件与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关系。近年来,国家在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分流富余人员,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要继续认真落实。从企业来说,更需要眼睛向内,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把握好长远目标和阶段攻坚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三年目标,是阶段性的攻坚战,非常关键,一定要打好。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归根结底,必须深化改革。要用改革统揽全局,抓住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继续推进财政、金融、流通、科技、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

五、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要关心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强以失业、养老和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程度。

会议从八个方面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

一、确定明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二、坚持实行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三、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抓住时机,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六、积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七、加快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八、切实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年还要制定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完成明年各项任务。明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用中央的精神指导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做到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定信心,团结奋斗。

第五篇:关于召开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5篇关于召开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篇一】

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中旬召开,在会上总结上一年经济工作、分析经济形势、部署下一年经济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总揽全局,提出了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推动“十三五”经济跃上新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体现了党中央在复杂多变局面下驾驭经济工作的魄力与智慧。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要继续坚定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自信,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我国经济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指引中国经济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廓清正确发展方向,锚定目标“不偏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中央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和把握,及时制定重大方针、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确保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建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主动调整生产关系,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我们要坚定党对经济工作的领航地位,校正党和国家前进航向,既不能出现“左”的错误,也要排除“右”的干扰,始终保持我国经济发展永远不会偏离社会主义轨道。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群策群力“不触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有利于调动各方、形成合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依靠强大的资源整合、组织动员和执行能力,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积极因素进行重点建设,在较短时期内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同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协同发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一次次有效抵御各类经济风险,保证了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不触礁”。驶入“十四五”新征程,我们要把468.1万个党组织、9191.4万名党员深入到经济工作的各条战线,让党的领导在经济建设

这一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利益,共享发展“不独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具有超越党派和利益集团约束的强大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可以跳出既得利益集团约束,更好地制定对推动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改革方案,保证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始终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讲,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的帕累托最优,从而导致市场失灵。我们要在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在市场经济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让经济发展的过程成为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长远目标的过程,不断把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向前推进。

【篇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谋划了45件大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完成2020年经济工作任务,不仅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更需要各级

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思想认识之变推动经济发展之变,坚决打掉改革发展的“拦路虎”,切实为经济发展让好路。

打掉“守旧”虎,走进市场解好经济难题。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必须打破传统思维认识,从“守旧”思维中走出来,真正把经济发展交给企业、交回市场。要坚决防止不问市场问传统、不看当下看过去、不忙发展忙惯例,真正以市场眼光、市场思维解决好经济发展难题;要坚决打掉大包大揽、行政命令、拔苗助长、包办代替等传统做法,让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历练成长;要坚决打掉主观臆断、视野逼仄、闭关自赏等传统思维,以更宽广的思维和视野,了解市场、应对市场。

打掉“官僚”虎,走进企业解好发展难题。市场具有极强的敏锐性,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顺应市场就必须改变“我说了算”的思维理念,从“官僚”中走出来,真正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面对市场、迎接挑战。要转变管理服务理念,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企业,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促管理;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所盼所需、始终聚焦企业面临困难和总是,积极谋对策想办法,真正做到帮忙而不是添乱、好心办好事;要坚决查处党员干部利用手中权利参与利益格局的问题,从隐蔽处、细微处、关键处、重点处查处,积极主动作为,真正让企业发展环境宽松。

打掉“机制”虎,走进经济解好服务难题。质量效率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核心所在。要健全服务机制,深化上门服务、事后服务、保障服务等制度,真正让企业到部门办事“只跑一次”、发展的困难问题都能及时有效解决;要健全保障机制,聚焦生产发展四要素,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员工工作生产提供优质条件;要健全环境机制,始终站高谋远、准确定位,拓展经济发展的思维和理念,让企业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更准确的发展定位。

打掉“浮躁”虎,走进内心解好绩效难题。欲速则不达。经济发展要狠抓基础、长期作战、厚积薄发,走进内心做好做实每件事情,切忌心里“浮躁”,追求短平快和眼前利益。要统筹规划,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因类开展指导,合理确定利润周期、财税预期,坚决防止慌慌张张、反复折腾,变相增加企业成本和负担,影响企业生产规律。要整体推进,充分考虑产业配套、企业联系、优势互补等,在帮助引导、推进进程等方面予以调节,切实形成发展的聚合效应。要稳打稳扎,循序渐进做好每项工作,切忌主观冒进、头脑过热,把过快追求作为积极上进、过急要求作为看高一步,切实解决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篇三】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考核是落实的动力。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列为明年重点抓好的首要工作,强调“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不仅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而且对做好新时代的干部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成为普遍实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

切需要各级干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不走过去那种拼资源、拼环境、拼投入来拉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子,摒弃以往那些铺摊子、大刺激、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避免出现“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落实怎么样,考核量一量。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方法考核评价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情况,直接影响到高质量发展、影响到政绩观的走向。这就要求形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考核体系、健全分类考核机制、创新考核方法。考核中既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成效,又看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情况,还看做了多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做了多少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的事情。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阶段特征、发展定位对班子和干部的需求,合理确定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核心指标,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经济建设情况、又看反映社会发展情况的民生状况和生态指标,既看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还看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整体推进情况。

考核是指挥棒、是风向标、是红绿灯。通过加大考核结果的分析研判和综合运用,强化刚性约束,对不适应、不

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立即调整、行为坚决纠正、错误做法彻底摒弃。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创新动力、治理区域失衡、推动生态文明、统筹内外联动、促进公平正义的班子和干部给予支持和褒奖,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让践行新发展理念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方向、提供保障。

【篇四】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人民”“民生”是这场会议中的高频词,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浓浓的民生情怀,还能深切感受到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导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把一以贯之将人民利益“置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释放“民生红利”,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民之所盼即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工作高度重视,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来越牢,人民群众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实践再次证明,群众的小事就是国家的大事,人民的期盼就是发展的“导航”,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科学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终迈向胜利的彼岸。因此,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切实在改善民生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同频共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可以说,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没有高质量就业,群众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眼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小,疫情叠加的风险不少,如何抓紧抓实抓好就业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要稳住民营企业这一就业的主渠道,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协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减轻税费负担,努力稳住民营企业现有岗位。要坚持以创业助力稳就业,落实好创业补贴、贷款担保、场地安排等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有针对性地实施多样化、差别化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推动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同时,要扎实做好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精细化、长效化、制度化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特困人员等群体能够有序求职就业。

改善民生,既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说明了群众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必须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聚焦破解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更好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篇五】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对发挥领导干部骨干作用、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领导干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明确要求。

做认识上的“明白人”。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大战略。通过用历史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正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不是被动的应对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不是各地搞自我小循环。只有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识新发展格局,用发展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认识新格局、立足新格局、适应新格局,才能引导各级干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把握发展主动权、下好发展先手棋、实现发展高质量。

做本领上的“内行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发展格局改变以往“两头在外、加工在内”的经济模式,具有许多新特点、新内涵,对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难于适应新格局的需要,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准确分析经济形势,把握经济政策走向,根据市场规律作出正确决策,绝不能当新发展格局的“门外汉”、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外行

事”。正因如此,要加大对干部精准培训的力度,做到新发展格局推进到哪里、干部培训就跟进到哪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什么、干部就学习什么。通过向书本学、向市场学、向实践学,不断深化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新发展格局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着力打造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多、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骨干作用。

做行动上的“实干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会从天而降,不能坐享其成,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推动落地落实。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大政方针具体践行者,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发展定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找准在新发展格局当中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结合工作职责职能,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以趟“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毅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的“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立交桥”。在制定本地发展战略时,要正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避免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方保护和关门策略,深入参与国际循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

放,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实践证明,新发展格局决定干事创业的格局。领导干部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真抓实干,担当作为,锐意进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高质量发展中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下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定调明年发展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定调明年发展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总基调 会议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 财政政策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私募解读中央经济会议:货币政策放松预期或落空私募排排网 李江私募排排网12月14日讯 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闭幕,会议指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年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 A.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B. 风险加大,增速跌落 C. 经济衰退,改革速度缓慢 D. 供......

    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主要任务。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

    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

    20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 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是1998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是1998年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出席了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了1998年的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是1996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是1996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就当前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作了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就明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