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研究
云南省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研究
李庆华
(玉溪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2007级 2007041121)
指导老师:王跃
摘要:通过对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性,形成环境及时空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得出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以滑坡为主,泥石流为次;其形成环境是由楚雄州的地形、地质构造、气候类型及人口压力所导致的,为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楚雄州今后的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为楚雄州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出一分力。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
引言:云南省楚雄州地处云南省中北部, 地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楚雄州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地势从南北展布来看,具有中部高、南北低、北部比南部稍高的特点;从东西展布看,地势东西稍高,中部低缓起伏。全州山区和各类山地所占面积在90%以上,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楚雄州是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1980 年以来, 楚雄州山区开发速度加快、规模加大, 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和灾害强度日趋增大, 频繁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制约了楚雄州经济的发展。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山区地形地貌、季风气候环境和地质环境, 其中强降水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概况 1.1 多发的地质灾害
楚雄州是云南省地质灾害严重, 多发的地区, 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石漠化是楚雄州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中滑坡、泥石流点多面广、活动强烈、突发性强, 是楚雄州最主要的山地地质灾害,其中以楚雄三街河流域及树苴、八角、中山、大过口等地,双柏绿汁江流域及鄂佳,南华一街河流域及五街、兔街、红土坡等地,武定勐果河下游和万德、己衣等地以及牟定县境内较为频繁。全州共计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点538处,分布面积28365平方公里,分布密度为18.97/1000平方公里(见表1)。
表1楚雄州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情况
总数 大型 中型 小型 分布密度/1000平方公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石流 160 12 103 45 5.64 滑坡 346 76 166 104 12.20 崩塌 32 12 6 14 1.13(注:数据来源《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在灾害点的总数上,滑坡灾害点最多,其次是泥石流,崩塌最少;在灾害大小上,主要以中型为主;大型、中型和小型中都是滑坡所占灾害点最多;分布密度也是滑坡最多,泥石流为次。所以楚雄州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泥石流为次。
1.2 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环境
“九分山水一分坝”:庞大的哀牢山系北起大理,穿过楚雄西南至玉溪, 东部的乌蒙山,西北的百草岭,所以楚雄州各类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盆地及江河沿岸的平坝所占面积不到10%。地处金沙江、元江(红河上游)两大水系的上游或源头区, 受其影响, 形成群山起伏、坡陡谷深的地貌特点。境内最高峰为衰牢山脉的小越坟山, 海拔2916.1m, 最低点在礼社江与彝家拉河交汇处, 海拔691m, 最高峰与最低点相距3.5km, 高差达2225m。山高谷深, 多为中山、高中山山地, 山顶浑圆,山坡险峻且多见陡壁,为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楚雄州位于滇西地震带南部,历史上发生5级以上地震20多次,地壳抬升运动幅度大, 断裂活动密集, 破坏性地震非常频繁, 不稳定岩土体分布十分广泛,地质环境非常脆弱,这就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楚雄州所处纬度和地形条件决定了气候的特点, 位于季风气候区决定了楚雄州降水季节性强、降水集中的特点、山地地形决定了局地暴雨多的特点,常常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局地性高强度降雨过程是激发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楚雄州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不一,多达996.5毫米(武定),少的仅612.8毫米(元谋)。其分布特点:一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多雨区为东部的武定、禄丰和南部的双柏,3县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上,少雨区为北部元谋及金沙江河谷地区,二是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平均海拔增高100米,降水量约增加30毫米;三是同一 条南北向的山岭,其东侧降水量往往多于西侧的降水量。
楚雄州人口数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急剧增长, 人口密度大大的超过了环境承载量; 陡坡垦殖, 滥砍滥伐和工程建设中对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文化素质偏低、经济水平落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和不当的经济、生产活动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和危害。
1.3 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特点
表2 楚雄州80年代以来发生的重大泥石流灾害
时间 地点 类型 受灾程度和损失 1985年7-8月间 大姚、姚安一带的鱼泡江、蛙蛉河两岸
1986年 1990年6月19日 1990年8月
1990年7月20日 1990年10月3日
1997年
楚雄州
滑坡、泥石流
华南县城附近
泥石流
冲毁临时桥梁,使昆畹公路再次中断,估计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全州10个县(市)61个乡(镇)207个村公所(办事处)305个合作社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的直接危害村庄、农田、交通、通讯、电力、水利设施的地方有11处,其中滑坡有76处,泥石流35处,使21785人受灾,住房到他受损7824间,冲毁淤埋田地350公顷,冲毁河堤40多段、大小坝塘22件、桥梁13座、涵洞,人畜饮水、灌溉管道、通讯路线、高压输变电路等设施受损严重。
2000年8月29日 武定县万德乡境内岔河水库
滑坡
滑坡面积5250平方米,总方量5.5万立方米,其中直接滑入溢洪道中的有4.1万立方米,造成滑坡活动范围内的50间民房受损,合计75万元。
华南县城附近
泥石流
冲毁公路桥梁,造成昆畹公路中断,上千辆客货车被堵,上万名旅客滞留。楚雄三街河、南华县一街河
元谋盆地西部雷布大箐和雷弄大箐
三岔河一带
滑坡、泥石流
造成17人死亡,使357户1781人被迫搬迁,经济损失百万元以上。
泥石流
冲出两13万立方米,泥浆埋没铁路面30厘米厚,并有体积30-70立方米漂砾堆积于轨道上,造成列车中断。
滑坡、泥石流
淤埋河谷农田约1200万公顷,造成123人死亡,有34个村寨受到严重危害。此外还冲毁了80道河堤,总长2420米。
滑坡、泥石流
约有110处灾害点,造成15人死亡、40多人重伤,淹埋农田3万多亩;损失粮食1065万斤,毁坏民房1383间,严重危及550户2300多人的生活和生产。
(注:数据来源《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由表2可以看出,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点多面广,且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重灾点全州各市均有分布。从这些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楚雄州滑坡泥石流均集中在夏秋多雨季节,楚雄州属于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5-10月,为湿润的海洋性气团所控制,空气湿润,多云雨。另一方面,楚雄州的滑坡泥石流重灾区主要集中在楚雄州周边山区,主要是东北部、北部、西北和西部的武定县、元谋县、大姚县、姚安县、南华县以及西南部的楚雄市河流流经区域。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
鉴于楚雄州滑坡泥石流受灾的严重性,预防和治理势在必行。2.1 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现状
在1960年以来治理滑坡、泥石流的基础上,到1980年楚雄州更加重视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1987年省政府责成省计委国土办承担起统一协调山地灾害的防治工作。1988年起,由省财政拨出灾害防治专款,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统一管理与实施,首要任务是保障受灾地区的生命安全。楚雄州也进入了综合治理,积极防治的阶段,滑坡泥石流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完成牟定县凤屯乡政府驻地死马箐、打水箐量条泥石流沟治理,元谋县城泥石流治理,南华县天申堂乡政府驻地滑坡治理等滑坡泥石流防治工程。总计投资802万元,建成拦沙坝32座、固床坝37座、排导槽3971米、锚杆136根、挡土墙300米、排水沟458米、封山育林70000亩以上、人工造林38150多亩。这些滑坡、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这些区域内的大量的乡镇、人口和财产的安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2 楚雄州滑坡泥石流防治所采用的主要方案
楚雄州近年来的滑坡泥石流防治,针对不同的滑坡泥石流类型、危害程度和不同的防治目的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等制定有效防治方案。主要包括:
(1)综合治理,全面防治方案。通常综合地采用拦挡措施、排导措施、停淤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社会行政管理措施以及预警预报措施等,形成流域泥石流的全面防治模式。
(2)以拦蓄为主,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拦蓄大量的泥沙固体物质,进而稳定滑坡,降低泥石流的现成几率,结合山坡大面积植树造林,改革农业耕作方式等进行流域综合治理,达到消除滑坡、泥石流危害的目的。
(3)以排导为主,排拦结合方案。通过建设排水沟、拦沙坝、挡墙等措施对滑坡 泥石流进行防治,铁路、公路沿线的泥石流防治多采用这种方案,部分城镇和农田泥石流防治也采用这种方案。
(4)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方案。通常在沟道内修筑一些用于稳定沟床的谷坊坝,在沟坡上采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大面积的生物措施,通过控制和减少沟坡泥沙进入沟道的量,来消除坡面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达到防治泥石流的目的。
(5)以治水为主的方案。主要利用蓄水、引水和截水工程控制地表洪水,削弱水动力条件,使水流与沟、坡土体分离,控制泥石流形成的水动力条件。2.3 对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对策和意见
(1)坚定不移的贯彻计划生育,做到少生、优生,从而减少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只有很好的解决人口这个大问题,滑坡、泥石流的防治才能有效进行。
(2)加强宣传和全民减灾防灾教育,动员群众的力量进行防治优于政府的盲目投资,只有广大群众的自觉参与和政府的合理投资,才能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优质、经济的成绩。
(3)政府应建设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的进行防治;治理前应进行实地调查,对灾情有一个充分了解,然后在依据情况制定科学的、经济的、可行的防治方案和措施;治理中应加强监督,切实做到“一分钱,一分货”,避免“豆腐渣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要用老百姓的钱来为老百姓做实事;治理之后,应检验治理的效果,并保护好治理工程,推广成功的经验。只有严格规范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的过程,才能保证防治的有效进行。
(4)加强地质调查,在地震多发区,应对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地区提前预防,在滑坡有可能发生的地方,应对当地居民进行搬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有地质问题的地区,严禁新建工程。在城镇规划中应根据地质调查与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规划。
(5)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重点防治的方针。在灾害易发区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重点照顾重灾区。
(6)总结借鉴全州、全省、全国成功的防治经验,制定相关规定,并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使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规范化,提高防治效率。
(7)对于贫穷的地区,加强扶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贫困区的抗风险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8)规范矿产资源的开采,关闭小矿场,严禁私自开采,减少矿产开采对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规范大矿产的开采,严格要求采后的环境保护措施。参考文献:
[ 1 ] 杨红卫等.楚雄彝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名族出版社,2007.12 [ 2 ] 唐川,朱静.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2510.[ 4 ] 唐川.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调查与分析[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7, 9(1): 1-9.[ 5 ] 解明恩, 等: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成因与监测[J]。山地学报,2005,9(5)571-578.致谢:真诚的感谢王跃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的热心帮助和悉心指导!Yunnan landslide debris flow hazards of chuxiong prefecture overview and prevention research
Liqinghua(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Yuxi Normal University
Grade 2007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Supervisor:wangyue
Abstract :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r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 forming environment and ms space-ti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uxiong prefecture research, draw landslides and debris by landslide is given priority to, debris flow disaster for times;The forming environment is the topography and geology of chuxiong prefecture tectonics, climate type and as a result of population pressur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landslide debris flow hazards, and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huxiong prefecture futur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control work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huxiong prefecture, for th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 prevention work out a bit.KeyWords : Geological disasters;Landslide;Debrisflow;Hazardcontrol
第二篇:滑坡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滑坡泥石流灾害
一、研究的动机
近年来,我国多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如:①2008年9月24日开始持续不断的降雨使北川县城附近多处山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正在筹建的北川“地震博物馆”老县城一半以上被泥石流掩埋。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地震遗址很可能“瞬间消失”。② 2008年9月10日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泥石流,造成128人遇难。③2008年11月5日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④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目前遇难人数升至1117人 627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如此多的灾难袭卷我国大地,难道正在上学的你不担心我们的祖国吗?我想你也会行动起来,一起号召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不断从灾难中积累经验,共渡难关。
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们更加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从此次学习中学会在灾难中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的一些方法,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研究的方法 上网查阅、独立整理
四、研究的内容
1、滑坡和泥石流的定义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①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②滑坡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人为因素:A、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B、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C、采矿时弃土弃渣采石,长期大雨就会暴发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D、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3、灾难来临的异常现象 滑坡:
①.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②.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③.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④.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应。
⑤.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⑥.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⑦.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⑧.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②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③动物出现鸡犬不宁、老鼠搬家等异常现象
4、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滑坡:
①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②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泥石流: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五、研究结论
灾难并不可怕,人们只要对灾难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判断灾难即将来临的那些征兆,做好自我防护和灾后互救,就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六、研究心得
第三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参赛号码: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研究动机
近年来重大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们知道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学会去避免这种灾害,即使发生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学会把损失降到最低。三:研究方法:
1.分析并找出相关原因。2.上网查阅资料。3.查阅文献资料。4.如何减灾防灾。四:研究内容:
1. 产生原因:地震是因为板块移动,地震可以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2. 分布的地域:山区
3. 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4.治理方法: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①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②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五:研究结论: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六:研究心得:
总之,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严重,对城镇设施的破坏巨大,且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对泥石流的防治。
第四篇: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报告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报告
学校:南海一中班级:116姓名:陈思彤指导老师:谢群
1、研究的动机
滑坡与泥石流一旦发生,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和财产损失。例:在2012年,彝良县发生了山体滑坡,导致山下准备上学的小学生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2、研究的目的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从而学到当灾害来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量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3、研究方法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调查或找相关的专家们进行访问
4、研究内容
①、滑坡与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滑坡主要发生在较软的土层和岩石层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滑坡的原因。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②、滑坡与泥石流的前兆
泥石流:一般会出现巨大的响声、沟槽断流和沟水变浑等现象。泥石流携带巨石撞击产生沉闷的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沟槽内断流和沟水变浑,可能是上游有滑坡活动进入沟床,或泥石流已发生并堵断沟槽。滑坡:会出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③、应急措施
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5、研究结论
1、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
2、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6、研究心得
滑坡和泥石流大多是在有水的作用下发生的,虽然滑坡和泥石流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但是它们的到来是有前兆的,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周围环境就会发现这些前兆,然而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五篇: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我国幅员辽阔,暴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分析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对于加强城镇泥石流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们了解这种灾害,学习如何预防,尽量减少在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三、研究方法:
1.采用调查研究
2.通过资料整理出数据 3.上网调查 4.咨询专家
四、研究内容:
1.泥石流的概念: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过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破坏力。
2.泥石流的类型:
(1)按水源补给分为:冰川型、降雨型;(2)按沟谷形态分为:沟谷型、坡 面型;(3)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4)按结构流变分为:黏性(容 量为2.0~2.3t/m3)、稀性(容量为1.5~1.8t/m3)、过渡性(容量为1.8~2.0t/m3);(5)按规模大小分为: 小型(一次泥石流总堆积量<10万m3)、中型(10万~50万m3)、大型(50万~100万m3)、特大型(>100万m3)。
3.产生原因:
地震或暴雨都会引起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4.两类灾害的区别:
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例如本地岩石是砂岩,而堆积物里有花岗岩碎块,可以初步断定是泥石流堆积体及冰川堆收集整理积体物质。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沟谷上游比较开阔,坡度较缓,这样产汇流面积大,并且有利于松散堆积物的堆积。而滑坡体主要看坡度、后缘和植被等。
5.分布的地域:
山区(我国主要是云南,四川地区)6.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
泥石流是松散固体物质在降雨、冰雪融水、库坝溃决等水动力作用下沿较陡 坡度的沟道或斜坡高速流动的现象,流动过程中夹带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具有强 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往往对其流经路途上的各种城镇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1)由于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破坏力,其可冲毁城镇“坚固”的设施,如楼房、工 厂、桥梁、供水供电设施、公路、铁路、高压线路、车辆、堤坝、电线杆等与之 遭遇的固定设施和活动目标,从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甘肃舟曲 2010-08-07暴发泥石流,水毁农田1417亩,水毁房屋307户、5508间,进水房 屋4189户、20945间,机关单位办公楼水毁21栋,损坏车辆18辆。(2)由于泥石流中挟带着大石块及树干等杂物,其会使桥涵堵塞导致泥石流体超越排洪堤外溢等引发次生灾害,致使泥流大范围淤埋、淹没和推毁城镇设施和居民,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如2011-05-11,广西全州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屯一采石场爆 发泥石流,工棚的工人来不及躲避,被泥石流掩埋,致使12人死亡,10人失踪。(3)如泥石流规模较大时,泥石流体可穿越主河形成拦河坝,受阻河水在坝上游 形成堰塞湖,导致沿河城镇被淹没;而当坝体发生溃决时,强大的特殊洪流,会 对下游城镇及各种设施形成水毁灾害,如冲毁下游房屋、道路及农田等。(4)由 于泥石流中有固体物质,当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堵塞了其流通道路,则会造成漫流改道,冲毁或淹没下游各种设施。(5)挤压主河道。泥石流冲出的大量泥沙使堆积扇不断扩大,形成通航河道的险滩,有碍通航,并将主河逼向对岸,使对岸遭受严重冲刷,造成山坡失稳,危害各种目标。
2010年8月13日四川文家沟泥石流在绵远河内淤积以及掩埋部分清平乡场镇
7.治理方法:
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①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②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
8.崩塌前兆:
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9.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五、研究结论:
1.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水集物的沟状地形三个基本条件,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
2.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客观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可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势能条件,并可为其提供充足的固体物质来源条件。(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如易于破碎的岩层 表面、断层皱褶发育、断层密布等,还有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 石弃渣、老泥石流堆积等,这些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3)水源条件,如强度较大的暴雨、积雪的强烈消融、水库的突然溃决等,致使沟床、沟侧的大量堆积物运动,都有可能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3.城镇发展缺乏合理规划与防灾意识淡薄: 当前,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山区经济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区的建设范围也在日益扩大,但由于部 分山区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如把房屋等建筑物修建在低洼处、沟道边、沟道内等泥石流严重危险区,或 3 是把房屋建在泥石流通道。再加上部分城镇缺乏 一定的防灾意识,在城镇建设上缺乏配套的防灾意识,致使泥石流发生时,给城 镇居民造成了重大的灾害。
4.诱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
随着山区城镇人口增长,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规模扩大,人类在泥石流沟下游与泥石流争地的同时,也不断向沟上游争地和破坏。一方面,不适当的削坡、毁林开荒、开山采石、随意排放采矿弃土和弃渣、陡坡开荒种地、大量砍伐森林、开山修路、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城镇建设等活动日益增多,极大的改变了地表 原有结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促进泥石流活动性增强,加剧了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环山而建的引水渠因渗漏而诱发滑坡,甚至直接诱发泥石流。与此同时,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们对乱挖乱开和乱砍伐等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人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加剧了泥石流的危害。
六、研究心得:
总之,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严重,对城镇设施的破坏巨大,且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对泥石流的防治。
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改变,但是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可以运用科技手段预测灾难的发生,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对于我们青少年则需要努力学习,掌握预防灾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