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宋霞霞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6:0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投稿 宋霞霞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投稿 宋霞霞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第一篇:投稿 宋霞霞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宋霞霞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陕西 汉中 723001)

[摘要]: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其中的《南柯记》,始终笼罩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在佛教的大框架下杂有比较浓厚的“万事无常”“诸色皆空”“人生如梦”的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出世思想。

[关键词]:《南柯记》;因果轮回;空;禅宗

当莎士比亚的辉煌剧作轰动英国舞台的时候,中国的汤显祖也成了照耀明代剧坛的最明亮的星辰,“临川四梦”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他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广交正义之士,具有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他心怀天下、志存高远,面对千疮百孔、腐朽不堪的明王朝,他敢于直谏,却为腐朽的统治者所不容,一再遭受排挤和打击。黑暗的现实既堵塞了他施展个人抱负的道路,也浇灭了他依赖明君、贤相匡正天下的政治热情。他毅然辞官回到老家临川茗堂寓所,一心于戏剧创作,完成“四梦”。

[1](p41)汤显祖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但是又掺和了浓厚的佛禅思想和道教思想。道教和佛教伴随汤显祖终生。他自己说:“玄宫梵馆,一再周旋。少年早抱长生之诀,衰年乃就无生之意。”他全面概括自己的思想结构:“拟日用于仁智,转天机于玄释。”

[1](p41)

“临川四梦”中的《南柯记》对现实主义的描写增强,可以说是作者一生宦海沉浮的缩影。同时作者也陷入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与痛苦中。作品写成之年,也是作者最为抑郁的时候,其长子不幸病滞而死。政治上的失意与丧子之痛,使他日渐颓唐,他只有转向佛道来寻求精神的寄托。因此纵观整部《南柯记》,始终笼罩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在佛教的大框架下杂有比较浓厚的“万事无常”“诸色皆空”“人生如梦”的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出世思想。

一 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佛法的核心理论是缘起和因果,佛家所谓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佛经《杂含》卷二·五三

经)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佛法认为,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善恶之报不是由上天主宰,而是由自身的业力感召的,自己的行为必须对善恶果报负责。高僧慧远的《三报论》,系统地发挥了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学说,指出:“经说业报有三: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佛教因果报应说产生的道德约束力,不但对现世、还对来世发生作用。在这种道德说教的影响下,人们不断警省,去恶从善。于是,千百年来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一直成为中国人维护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2]《南柯记》取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根据其基本情节加以改编。叙主人公淳于棼因愤于功名不成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并封为南柯太守,他享尽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后因瑶芳公主死去、自己失势被遣回人间,醒来却是南柯一梦。汤显祖一开始就将这个故事套到一个因果框架中,在第四出“禅请”中通过契玄法师之口道出:“只为五百年前有一业债,梁天监年中,前身曾为比丘,跟随达摩祖师渡江。毗扬州有七佛以来毗婆宝塔,老僧一夕捧执莲花灯,上於七屠塔上,忽然倾泻莲灯,热油注於蚁穴之内。彼时不知,当有守塔小沙弥,颜色不快,问他敢是费扫塔之劳?那小沙弥说道:不为别的,以前圣僧天眼算道,此穴中流传有八万四千户蝼蚁。但是燃灯念佛之时,他便出来行走瞻听。小沙弥到彼时分,施散盏饭,与他为戏。今日热油下注,坏了多年。老僧闻言,甚是忏悔,启参达摩老师父。老师父说道:“不妨,不妨,他虫业将尽,五百年后,定有灵变,待汝生天。老僧记下此言,三生在耳。屈指到今,恰好五百来岁。欲往扬州,了此公案。”

[3](p13)

佛教说一切众生的活动(业),包括“身业”、“语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都必定得到相应的报。业就是“因”,“报”就是“果”。扬州毗婆宝塔中八万四千户蝼蚁,每当“燃灯念佛之时,他们出来行走瞻听”。这种听闻正法的善业,决定了将来的善报。又因契玄法师前生无意中伤害了他们,故此生借说法之机促成淳于棼与蚁国公主之姻缘,最后又借淳于棼的力量,燃指发愿,超度众蚁生天。

按大乘佛教的教义。佛菩萨都能自利利他。佛菩萨在一切时间,一切处所都存在。他在为“有情”(无论是人,还是蝼蚁,一切有生命的存在)说法时,能现种种相,因缘说法,调伏众生,平等化度,于任何一个“众生”都不抛弃。契玄法师为大众说《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目的就是化度人类和蝼蚁。

二 佛教的“空”观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空”是佛教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大乘空宗对“空”的解释是“色即如空,空即如色”。所谓“空”并不是一无所有或者等于零。“空者,无形无象,无分畛,无限量,无作意,故名空。非空无之谓。”[4](p279)“色”是现象,“空”是本性,本性上“色”是“空”的,“空”不脱离世界一切,“空”即是一切,所以说“色即如空,空即如色”。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皆空”。“诸行无常” 即指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刹那生灭,瞬息万变。“诸法皆空”,意即一切事物皆无独立的实在本体,万物皆空,世界是妄。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p261)

佛教的“空”观思想影响了汤显祖对《南柯记》的创作,在作品中即表现为人生如梦、诸事无常、诸法皆空的虚无主义思想。《南柯记》的主人公淳于棼在现实中是烦闷的失意落魄者。他曾要“取河北路功名”却因“偶然失酒,失主帅之心”结果“因此弃官,成落魄之象”。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功名,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愿,但是现实不遂人愿,却惹来无尽烦恼。淳于棼只有借酒消愁,酒醉之后经历了一场亦真亦幻的梦。在梦中淳于棼被大槐安国国王招为驸马,同美貌的瑶芳公主成婚。又在公主的帮助下,实现了仕宦功名。淳于棼被任命为南柯郡太守,治理南柯郡二十年,政绩斐然。整个南柯郡境内“则见青山浓翠,绿水渊环。草树光辉,鸟兽肥润,但有人家所在„„何止苟美苟完且是兴仁兴让”。瑶芳公主去世后,淳于棼还朝后位居左相,威名愈高,权臣对他的的嫉恨也愈重。又因他悲伤于妻子的逝世,沉迷于酒色纵欲中无法自拔,最终被政敌打击陷害,逐出大槐安国。淳于棼在梦中所游历的蚁国与现实中的社会又有何异,虽是处于虚无飘渺的国度中,但官场之险恶,人情世态之炎凉,又历历在目。汤显祖正是讽刺官场靠裙带关系升官;权相嫉贤妒能、排斥异己,朋党倾轧;吏治腐败、胥吏贪暴;均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淳于棼在第四十出“疑惧”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君心是坦途。黄河之水能覆舟。若比君心是安流。”[3](p146)在封建的集权统治下,自己的荣辱升降全都系于君主一人。

淳于棼的南柯一梦和他的由梦而寤实质是他的“情”“欲”幻灭的过程。“情尽”一出,淳于棼终于认识到人生如梦、诸法皆空,最终顿悟成佛。诚然,这离不开契玄法师的帮助,如在“情转”一出中契玄法师道:“诸色皆空,万法惟识。他犹然未醒。怎能信及。待再幻一个景儿。要他亲疏眷属生天之时。一一显现。等他再起一个情障。苦恼之际。我一剑分开。收了此人为佛门弟子。亦不枉也。”[3](p166)契玄法师见淳于棼有佛性,多次通过禅语机锋让他醒悟,最后又待瑶芳生天时斩断淳于棼的痴心情缘。

三 禅宗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六祖坛经》中说:“何名坐禅? 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缘触境,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5](p71)禅是一种心灵境界,禅的“相” 即是“不著相”,是内心不乱,不迷,不向外驰骛,对外在的一切不执着的内在心理状态。禅宗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强调用主体的心灵去参与体验,获得最直接的心理觉受。在成佛的根据和可能性问题上,慧能提出“即心即佛”的观点,把心与佛等同起来。主张人人有佛性,佛性平等,心性本净。众生与佛的差别仅在于自心(性)迷悟的不同,《六祖坛经》中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5](p197)他从“性体本净”出发,认为一任主体心性的坦然呈现,当下即是妙悟,即是成佛,而所谓“成佛”不过是“明心见性”。做到明心见性,须“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也就是慧能提出的“一行三昧”之说。

《南柯记》可谓“入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如“当头棒喝”,将人生的底细和盘托出,“不须看尽鱼龙戏,浮世纷纷蚁子群。”汤显祖将禅宗思想深深地植入了《南柯记》之中,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第四出《禅请》中:“净[契玄禅师] :老住西峰第几层,琉璃为殿月为灯。终年不语看如意,长守林泉亦未能。自家契玄禅师是也。无影树下,弄月吟风;没缝塔中,安身立命。钟鼓不交参,截断众流开觉路;风幡无动相,扫除尘翳落空华。见三世诸佛面目本来,入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3](p13)这出《禅请》,请出了《南柯记》中的禅宗精神,道出了禅宗直探人心,以心为觉悟本体的宗旨。唱词中的“如意”、“无影树”、“没缝塔”皆是对“心”这个精神活动载体的生动比喻,心的活动是千变万化,变幻万千的,是无实体、无形相的。正如慧能的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p15)

人身本非菩提树,人心也本非明镜台。人的身心是五蕴合和的假有,本来无一实体存在,又到哪里去沾惹尘埃?慧能的偈子集中表达了南宗顿教法门的宗旨,以般若无所得、无可执著的思想,教示人们不要把清净佛性对象化为一个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主张清净佛性就体现在人们当下念念不断地自心中,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清净物的存在。

禅宗讲“顿悟”成佛。“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

[5](p133)

只要心性不被外法相所迷惑就可以成佛。在第四十二出《寻寤》中,契玄法师与淳于棼的对白:“[净]你待怎的?[生]我待怎的? 求众生身不可得,求天身不可得,便是求佛身也不可得,一切皆空了,[净喝住介]空个什么?[生拍手笑介] [合掌立定不语介] ”。

[3](p152)

玄法师与淳于棼在一问一答之间,禅机妙趣与人生的感悟皆在其中了。淳于棼笑而不语,“我淳于棼这才是醒了,人间君臣眷属,蝼蚁何殊? 一切苦乐兴衰,南柯无二。等为梦境,何处生天? 小生一向痴迷也。”这是淳于棼对人生的感悟,亦是汤显祖自己的感悟。这种感悟,不从心外得,只在心内求,是获得自在生命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周育德.汤显祖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汤显祖.南柯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4]王元化.释中国(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5]慧能.六祖坛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Nanke Dream”and Buddhist Thought

Song Xiaxia(Literature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1,China)

Abstract: Tang Xianzu’s “Four dreams of Linchuan” established his position in the theater history.“Nanke Dream”, one of which, has been shrouded in religious atmosphere.Under the framework of Buddhism, which shows the thought of “life is a dream” “Dharma emptiness”.Key words: “Nanke Dream”;“Cause and effect cycle”;“empty”;“Zen”

作者简介:宋霞霞(1987-),女,山东青岛人,陕西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通信地址:陕西理工学院南区研究生64号信箱 邮

编:723001 Email :350968442@qq.com 手 机 : ***

第二篇: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由外国传入的宗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经由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且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即使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的思想也同样的影响着人们对于伦理,社会等等的看法。

关键词:佛教 思想影响 伦理 社会 功效

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就一直不停的在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因此,现在的佛教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外来宗教,而是中国化的佛教。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作为中国的所有宗教中传入中国最早,教义本身又和中国世俗很遥远(讲求出世和远遁),但是影响力却又相对较大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讨论佛教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包含但不是完全的限于作为宗教的范围内。我们更看重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植根中国文化的观点,对更大范围内的人们的思想的影响。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论述的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对于佛教经典的摘抄和理解,1

更多的是利用一些现实中普及化了的佛教的观点来作为我们的论据。并非是没有论据,只是我们论证的是佛教的影响,而不是宗教本身。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们接受一个事物,选择对齐的态度,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最早是依赖于审美的好恶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佛教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在于他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被人们接受。

佛教可供人们审美的东西很多,佛经本身就是其中之一。佛经的翻译者全是饱学之士,因此佛经既有思想价值,也有文学价值。朴实的深邃的文风,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这一点当代人肯定会有的,但是最著名的例子还是唐代的诗人王维,因为痴迷佛教,把自己的号变成了“摩诘”(化用佛教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其诗画多有禅意,后世人称“诗佛”。这种非喧闹的,素雅的,审美情趣,今天对于人们还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人们选择住所,别墅,旅游地等等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往具有出世意味的地方,以远离喧嚣和聒噪,求的心灵的宁静。

其次佛教的艺术,包括寺庙,造像,壁画等等的特点,在人们对装饰等的审美选择上也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这里就不在赘述了。2.佛教是人们思想的寄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物质的和精神的欲望被工业文明不停的放大,媒体在其中推波助澜,同时,由于社会

法律和规则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贫富差距尖锐,现代人心灵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普遍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不理解和抗拒。人们的压力无处宣泄。

于是佛教的一些思想,就顺势成为了人们寄托心灵,精神上远离社会的庇护者。比如因果报应,比如出世的世界观,比如对财产的淡然,对争斗的弱视,对于名利的回避,都成为了人们回避现实,求得心灵宁静的安慰。

这点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在事业鼎盛之时毅然出家以及越来越旺盛的寺庙香火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并非佛教徒,可能对于佛教的思想也没有很深入和系统的了解,但是,见到寺庙还是要拜一下,很多人还是选择具有佛教内容的饰品,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求得思想的解脱以及所谓的“神灵庇佑”以减轻在现实社会中的不安全感总是占了很大的部分。因为佛教的思想以及佛教的很多作为,一定意义上对他们起到了心理平衡的参照,同时崇拜偶像又可以使人们获得安全感。这个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得到严格的论证,这里就不在细说了,大家体会的到。

佛教的艺术也一定意义上起到了这个作用。我们举佛教的音乐来说明。

音乐本身就有使人安静的力量,为人们提供美的感受,缓和情绪。日本江本胜博士的试验小组经过多年的科学试验, 他们发觉: 当水听了优雅的音乐结晶会变得很漂亮, 而听了吵闹的音乐时则变

得扭曲、丑陋, 听过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后, 结晶正如明朗爽快的曲调那样美丽而整齐;听过韩国民谣《阿里朗》的音乐后(该曲描述恋人痛苦分手的情景),结晶呈现分离似的独立的痛苦状态。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的这种作用同样物理的作用在人的身上。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

佛学的音乐产生于最简单的法器之中,最早是诵念佛经的伴奏。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声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于是就把佛学的音乐单独的抽离出来,形成了新的音乐形式。这类佛乐的旋律起伏不大, 节奏简单, 没有大起大落的音浪, 通过反复的唱颂、唱念, 使内心的情感、情绪平稳而达致平静。在佛教音乐中体验的“净”, 则是绝去一切妄念的精神澄炼和在幻象中呈现的随缘自在的真如世界;而在那“静”中, 体验的是有着盎然生机, 有着安闲自在、超然自得的心理状态。平和的音调可以使人保持正常、清醒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更能净化身体内的水, 使体内的水结晶变得更美丽, 令人身心和谐顺畅, 保持神清气爽的精神状态, 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的一个同学并非佛教徒,但是他的手机中就存放着很多佛教的音乐,据他自己说烦躁的时候听一听,可以有豁然的感觉,放在这里算是一个不严谨的例证。

同样可以作为这一点论证的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千手观音的表演,这个就不用赘述了。

总之,佛教的思想及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确确实实为人们的思想

提供了寄托。同时产生了很多的社会功效,这一点我们后面有论述。

3.佛教影响着人们性和婚姻的观念

这个标题大家看了可能会觉得不靠谱,因为一般认为,佛教和男女之事是没什么关系的,佛教严格的禁止欲望,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

其实不然。如前所述,我们的佛教是世俗化和改良的,否则他也不可能生存下来,因此佛教本身对于这方面肯定会有迂回的地方。事实上确实如此,这里出于严谨,我们要运用一些佛教的教义了。但是同样,我们不纠缠,只用两句话来作为证明,一,佛教提倡轮回之说,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般人看来,佛教是不能谈“情”说“爱”的,然而色空不二,佛法在最深处,打破一切界限。从一个男性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解释。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概念就代表了性或欲以及情或爱。性与情,或欲和爱乃交织在一起,是无法分开的。常人的爱,男女的爱,没有无欲的情,也没有无性的爱。性或欲乃生命的原动力,藏在情或爱的背后。唯有性或欲,非人也,只认情或爱,不承认有性或欲,人之伪也。性、情、生命三者互动,单有情,不能有生命,但没有性,一定没有生命。各种各样的爱情模式、男女相悦,外在是一种很美的情感,内在是人类传宗接代的欲望驱使。因此承接轮回学说,性、欲爱,正因为能够创造生命,从佛教的角度讲,便成为轮回之因,轮回之根本,因此上,佛教并不反对

性,至少对世俗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在这里得到我们的第一个结论,佛教对这个话题是有关的。

然后佛教认为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因此上绝对的反对纵欲。但是性作为人的生命原动力,想要断除,谈何容易?认清并断除欲望,对于宗教修行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普通的常人呢?这种欲望,是“最深的梦”,是“永远的忧伤”。人们既想超越,又很难脱离这生命的根本,因此,始终处于一种慨叹,一种犹疑之中。悟到了些许个中真味,但又不明晰清朗。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兜兜转转,游行其间。

如前所述,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人们的欲望膨胀,这个,从当今流行的一些名词,如小三,二奶,婚外情和婚外性,等等以及各种已经蔓延到少年的门事件。各种门事件的爆发其实是对中国社会的严重警告,欲望的泛滥已经到了很小的孩子们的身上,而且他们显然并不打算抑制这种欲望,而且以欲望得到发泄为荣,否则这些东西也不会出现在网上。我们不反对人的正常欲求,但是,这种欲望的泛滥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

由此,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人有欲望是没错了,但是欲望泛滥就显然有他的危害。

佛教不但对人们的欲望提出了解释,而且对人们摆脱欲望带来的痛苦提供了疏导的办法。

出家是最彻底方式。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断除欲爱,截

断生命之流,为走上解脱之路、济世度人打下第一个基础。因此不再滞着于男女之间人之常情,而将之转移成一种超越的爱。当然这个可行性太低了。于是佛教的思想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方式。佛教给出经由禅定的不同形式,疏导欲望的有效方法,甚至佛教针对欲念较强但智慧很大的某类根机的人给出一种男女双修的特殊方法,这就是密宗的出现,现在主要是藏密。印度教的性力派与佛教的密宗,只有形式上的类同,但根本理法上则完全不同。但如果佛教密宗行者不能观空执中,g契理契机,克服转化物理的障碍,不但不会解脱,反而会与普通人一样堕入恶道。所以这种修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危险性,并不是多数人能够承担的。大部分还要从心理上起修,或者渐修,或者导归净土,或者修禅顿悟。能在性事这种生物最难摆脱的生理、物理局限中,观空解脱比在心里上要难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的出第三个结论,接受佛教的思想对于人们缓解欲望带来的痛苦是有作用的。

基于以上三个小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接受佛教的思想并不意味这完全的脱离欲望,可以敦促人们更合理的,更健康的疏导欲望。

上述的思想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性的方面,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欲求。因此教的思想对于人们的欲望的观念产生了影响,是 不言而喻的了。

关于婚姻。佛教并不干涉世俗人的社会组织——家庭,但是有个

前提,就是婚姻的基础一定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思想基础,否则就不会稳定。没有共同利益、共同思想的婚姻,觉得不会产生稳定的家庭。比如,因为人的贪欲而聚合在一起:贪恋性色、贪恋财富或地位、为子嗣而结合等等,都是不同的贪念的表现,这样的婚姻必然是不幸福的。再有婚姻双方没有共同生活目标,彼此不能互相进步,而是贪图个人享受,或好逸恶劳,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样的婚姻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仍然未脱佛法因、缘、果的解释。因此,一定意义上,佛教的思想也对人们的家庭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婚姻的稳定。4.佛教对人们生态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生态思想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所谓“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形成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宇宙中没有不变的实体,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佛陀的的弟子阿说示曾经转述这一思想:“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因”就是条件,是内在的直接原因,万法由条件而生,由条件而灭,缘则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合离导致了事物的生灭,佛教称之为缘集、缘生、缘灭、缘起

根据这个基本理论,佛教认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也是息息相关、相斥相成的,不能断然分割而单独存在,这是佛教对生命关怀以及生态思想之根本。

因此,接受佛教思想的人们,对于生态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佛教提倡戒杀,佛陀出家、在家的各种戒律都以不杀生为根本重戒,极力宣扬慈悲戒杀。告诫弟子用滤囊取水,这样既卫生也保护水中生物,佛陀甚至禁止弟子残害草木。据说释迦牟尼前世修菩萨道时,在山中坐禅,鸟在其发髻上做巢孵卵,他怕伤幼雏而端坐不动,直到鸟雏生羽。佛陀认为不杀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杀生恶业。因此,为了劝诫人戒杀护生,还以诗、书、画、歌等形式编印宣传资料。

放生是中国佛教徒普遍进行的修行实践,并得到一般社会民众的尊敬。在中国民间,放生是颇受尊敬的善行,人们喜欢在节日放生,也愿意到寺庙放生。为满足教徒的放生意愿,许多寺庙建有专门的放生建筑,叫做“放生池”。放生池一般多设在佛寺门前或周围,池中置水,大的放生池中还有假山、亭子、花草等,供生物生存休栖。佛教还有专门放生的法会,叫“放生会”。我们不管他的具体的理论推理过程,单就效果而言,这一思想就影响着人们去保护生物,仅这一点就够了。

其次,佛教提倡素食。这一点来说,根源于不杀生。接受佛教思想的人,会对素食有所偏爱的。具体的意义及不分析了。再次,佛教思想对人们追求自然的生态环境有积极的影响。佛教徒有植树造林、养林护林、栽花种草的优良传统。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幽。这既是缘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也是出于参禅修道的环境需要。在佛教寺庙的重重庭院中,教徒们广植花木,或植松或种柏,或栽银杏,或

培育紫荆、藤萝。有的庭院中,还掘有荷池,叠有假山。对于普通人来说,从视觉、听觉、嗅觉诸多方面,顺应自然,点染自然,升华自然,使环境最大程度上与其宗教理念、生命感觉相和谐,这不得不说是佛教思想对人们追求生态观念影响的结果。最后,佛教要求教徒俭朴生活,注重修行,过物质上贫乏、精神上却无尽富有的生活。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净化,涵养的提升,这与现代环保运动所推崇的绿色消费有异曲同工之处,佛教徒的这种生活应当是资源节约型的,这对于今天物欲泛滥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良好的示范。接受佛教思想,对于物质的看法会有很大的改变。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目的。5.佛教对人们社会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方面

(一)以佛教缘起理论和“少欲知足”的思想,引导信徒和社会普通民众在充盈的财富和丰富的消费品面前克制贪欲,淡泊名利,一心为民众和社会努力奉献。这样既能有益于个人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减少烦恼,使身心愉快,也能在关爱和利益群生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受到周围人们的尊敬。

(二)以佛教的教人止恶行善的思想进行教化,使信众乃至一般民众从身、语,意三方面提高道德修养,以慈悲、戒贪、廉洁、宽容、诚实、忍让、和蔼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并且致力积德行善,以关怀人帮助人为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兴办慈济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扶危济困,赈灾救难的

活动。

(三)以佛教的“不杀”和慈悲的思想,教导民众爱护人乃至一切生灵,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和睦协调的关系,为促进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解和合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且积极参加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活动。

这些思想都一定意义上是人们懂得相互尊重和共处,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看法。

6.佛教影响人们对社会矛盾和公益事业的看法

一般状况下,人们对于公益事业是支持和提倡的,但是,出于种种原因,精神上的层面更多。佛教对于人们的这种思想走向实践有着影响,不管他是出于怎样的动机,背后有着怎样的佛理支持。在贫富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投入公益事业,使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的矛盾,缓解极端事件的发生。7.佛教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这一点有很多体现,但更多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只举两点。首先,思辨的思维方式。在佛教的思维方式中,最具特色或在思想史上最有价值的是其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式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婆罗门教的相关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

但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当代仍值得重视,对

今天的人们仍有借监意义或重要启示。这种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是重视用某种形式上的否定手法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这种否定手法并不是虚无主义的否定,而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肯定,是为了对万有本质进行有效的正确把握。这种思想的有很多来源,尤其是对于教育多元化的今天,但是,佛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肯定占一定的位置。

还有,业报论。这个太熟悉了,代表就是深入人心的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文化中都有这种思想,很难说到底是谁影响了谁,但是,佛教肯定是来源之一。

作为文化层面的,佛教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和很多其他的思想缠绕在一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他重要把他放在后面,但是篇幅却不长的原因。

8.佛教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作为佛教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是最终极的。一旦他的影响到了这个层次,就很说明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思想了,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了。由于他相当的重要,所以我们要提出佛教的理论根据。首先,平等的观念。

佛教认为,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中无高

低主次之分。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如婆罗门教中的一些派别虽然也讲不杀生和不任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等,但这主要是适用于相同种姓之间,而在上等种姓对待下等种姓时,则不受此限;上等种姓在许多场合可以任意处置下等种姓或其物品,包括伤害下等种姓的生命。佛教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观念是坚决反对的。抛弃了思想的产生背景,单就平等的思想而言,确实有佛教的因素在里面。其次,克己观念。

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贪、嗔,以及痴。克己可以使人摆脱这些烦恼。我一直认为,在一个欲望横流的社会,理性与克制是一种美德。但是,克制欲望又似乎很难做到。佛教在提倡克制的同时,也提供了方法。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

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这些理论人们虽然未必看得到,但是还总是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因为他早以成为了文化,本土化的文化。再次,慈悲利他观念。

佛教讲“平等”,讲“克己”,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慈悲在佛教教义中也常被包摄在所谓“四无量心”之中。四无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还包括喜和舍。“喜”指看见他人快乐而随之欢喜。“舍”指内心保持不偏执的平衡,平等无差别(舍弃亲疏差别)地利益众生。很多的人也许不懂佛理,但是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践行这些思想。因为文化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而我们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

总之,作为一个充分的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宗教,佛家的一些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现代人也许更多的是无神论者,但是,佛家的思想还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更多的作为一种文化大环境的背

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分析佛教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对于人事宗教的价值,分析社会思潮等等都重大的价值,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等等都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

共15页,7570字。

参考文献:1.胡丽娟,佛教音乐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艺术研究》 2.中国佛教信息网

3.长安万岁,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百度贴吧

4.红尘客,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中国佛教交友网

5.张朝勇,佛教的生态思想及现实意义,中国知网 6.杨曾文,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 7.百度知道相关条目

8.搜搜问问相关条目

第三篇: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原想这个题目的范围蛮大的不好写,加上自己对佛教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但想想就算是自己对自己所认知的佛教以及个人的一些看法的一次总结吧!

我个人对佛教的最初认识可能要属孩童时看的电视剧《西游记》了,在里面几乎所有的佛教 “名人”都在了,那时候只觉得那些菩萨不仅神通广大而且威严无比,尤其是那如来。但随着慢慢长大对佛教的了解也多了起来,而且发现周围很多人都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有时就把他们看做佛教教徒了。那时候只觉得那些看似佛教教徒的人比其他的人和善而且常常很开心很满足的样子,这些都促使了我的好奇心。随着中学时代的《中国历史》对佛教的不断加深了解,我对佛教才有了那么一个大体了解。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它的始创者,并非佛教徒幻想中假定的人物,更非一般人所想像的虚无飘渺的鬼神,而是确有其人、其事,而且是有历史考证的伟大圣哲--释迦牟尼佛。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代,中学的《中国历史》是有确确说法的,但民间确有各种不同的异说。据一般传说,而又为学佛者所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据史称:‘永明七年,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庭,且以问于群臣,太史傅毅对以:“西方有神名曰佛,陆下所梦,得无是乎。”帝乃遣中郎将蔡愔、秦景 1

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求之。十年,愔等于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载以白马,共还洛阳,帝立精舍以居之,名曰白马寺,是为此土有沙门之始,亦为此土有寺院之始。’

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品,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向既深且巨。如果说:儒家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则佛学该是中国文化的心脏。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文化,则佛教之输入,竟使中国本位文化第一项变质,而成为本位文化之一,这是无可否认的事贸。所以,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研究佛学;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佛教,欲想使中国文化传播于世界,更非先发扬光大佛教不可。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只限于宗教,而是于宗教之外,如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均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不仅是过去和现在,就是将来都深受远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自佛教传入中国,文人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汉魏六朝,一直到清末,与佛教结缘的大诗人、大作家就达几十人,这些人都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们中包括曹植、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柳宗元、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白居易、苏东坡、唐伯虎等。现代作家中与佛教结缘的就达百多位。他们包 2

括鲁迅、老舍、曹禺、冰心、郭沫若、矛盾、沈从文、徐志摩、朱自清、林语堂、金庸、林清玄等。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色、有影响的作家都与佛教文化有着某种关联。他们或涉足佛教,如:王维、李叔同,或结交名僧,如:苏轼与佛印,这些大诗人、大作家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佳话。

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文人的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文学观的多样化,更丰富了中国的文学思想。佛教传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今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就连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传入之后,给中国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因果、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和地狱)轮回以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思想。这些思想一下子把这中国文人的想象世界打开了。从而在中国的思想领域出现了心性观以及关于境界、形神、空与无常、象和外象等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学思想。被列为我国四大奇书之一的<<红楼梦>>,就是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一部巨著。它透过家庭的兴亡盛衰,表现人生若梦、世事无常,字里行间,佛家思想流露无遗。没有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思想的丰富与影响,这样的伟大作品是不会出现的。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可分四点:

(1)宏伟的建筑:中国古代的建筑,虽不如西洋之实用,但却力求精美,如房屋前后之陈列布置,左右美妙的点缀,又非西洋建筑物可比。特别是一般佛寺之营造,结构之精致,气派的弘 3

伟庄严,皆仿印度原始佛教之状态,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之佛塔,更足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逼真的雕刻:中国古代虽有雕刻,而塑像及铸像,却始于佛教之输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实是划时代之艺术创作。如洛阳龙门与大同云岗之石佛、敦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其形态之逼真,人物之,岂止栩栩如生,简直是飘飘然欲飞之势,诚属中国艺术界之无价珍品。

(3)肖妙的画像:由于隋唐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国国画获得极大的启示,因为当时名工绘画佛像,力求维妙维肖,且将佛经中故事人物绘于壁上,以作庄严之点缀。如敦煌壁画,云岗石佛,均名播遐迩,为中国艺术放一异彩,吾等虽未能亲睹大陆佛寺之艺术创作,仅从书本及画片略窥一二,虽然,亦心向往焉。

(4)梵呗的感人:中国古乐甚佳,但佛教来华,更有新调加入,使旧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有特别的发展,如‘鱼山梵呗’‘寺院钟声’等乐曲,皆摹佛经中极好之梵音,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使人闻之,俗念顿消。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乐府,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从不参预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

中国古之人,皆以人死如灯灭,孔子亦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之传入中国,使人知生有所来,死有所往,几生死往还之权,皆操之于自己,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而祸福的招致,又往往系于人一念之间。所以说:‘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恶入地狱。’因为佛教认为人于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语言及意念,均可形成一种特殊的惯性,成为一种能招致未来果报之潜势力,亦即是主宰人生,支配宇宙的业力。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或除侍奉左右,冬温夏凉,晨昏定省外,还要继承先人之遗志,完成先人之事业。

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故古德说:‘人而无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又说:‘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衣禄,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人孝之大孝也。’

生活中我是很少接触和听说所谓的和尚啊、高僧啊、大师啊。只有在书本上才有所了解,记得第一次了解的一位叫做星云大师的高僧,是高中时代,还是在《读者》的一篇文摘里。文章里星 5

云大师所说的都是一些处世的堪称精辟的语论,那时候读来深感欣慰也因此对这位大师印象深刻,也时常留意着。

记得一次大学课上,老师也介绍了一下佛教,并且也总结了一下,他说:无论是哪个高僧或是哪位大师都有其一片属于自己的佛教天地,但始终都不会脱离戒、定、慧这三字箴言。虽然当时听得有点糊涂,但我相信会有明白的时候。

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之道,但养生之道主要在心境,而佛家在心境造诣恐怕要胜于儒家、道家了。从当下中小学教材改版中可以明显看出里面加上了不少的佛家经典和隐喻故事,这说明当今社会是需要佛家里的一些禅语来辅助的,不能一味的只顾搞经济而忽视人的精神修养,应该以人为本。

院系: 班级: 姓名:

第四篇: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试述佛教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哪些指导意义。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在世界东方文化里占有显要地位。佛教虽为宗教,但思辨性很强,各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极为丰富,能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震撼。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佛教伦理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观念、克制自我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这些伦理思想在佛经中就很好的展现出来了,随着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于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相结合,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在现代社会,佛教对人们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佛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佛教讲求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和私念。对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人们在极端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往往会顾虑佛经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因果报应,于是就会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行为。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

佛教思想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鼓励人们多做善事,这种精神观念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在现实生活,有相当多的人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以得到心灵的安慰。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

佛教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随着佛教伦理观念同传统观念的结合,佛教伦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借鉴和接纳,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办事,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些观念就起着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四)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人常常因工作、学习和生活而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友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关系的存在。况且人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着与人亲近的内在驱力,包括和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等。人与他人的关系涉及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由此也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工作方面的竞争力也日益加重,人们普遍地感觉到越来越难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在处理各自的情感和利益方面,往往会和他人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佛教可以净化人心,面对诸种纷繁的人际关系,可以在现代社会中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可以作为构成这种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和来源。面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贪心高涨,心态失衡的现实,佛教界人士应当利用其教义中有利于改善一般人人生态度的内容,从思想上来教育感化他们,让他们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在遭遇人生的成败之境时,应当做到“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还应善用弥勒菩萨的宽容慈悲思想来培养现代人的宽容心态,塑造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应当肩负起心灵教化的神圣职责,在化解心理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充当良师益友,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发挥其劝世导俗,恒顺众生的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摘要:

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为我们留下大批经典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江南文化的影子,本文主要分析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江南文化;白居易创作;思想;影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人(今陕西渭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首次去江南,是随家庭因为避难而逃到江南,当时只有十一岁,但是直至十九岁才回到故乡,当时江南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过开发之后,已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要地。而白居易在江南的时候,中原大地正是距离安史之乱刚刚过去二十年,这就意味着当时大唐王朝仍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随着江南逐渐发展,很多文人墨客纷纷迁入江南,形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潮。这样就带来了江南文坛的兴盛,也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白居易在这个时候来到江南,当时著名的诗人刘长卿、韦应物等人的思想与情怀都对白居易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是白居易当时对江南的印象,当时的白居易第一次知道了科举考试,因为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影响,他对未来的政治生活和文学追求充满了好奇与斗志,当时的白居易已经十五六岁,正是一个少年对生活充满渴望的时候,所以他立志要苦读诗书,参加科举考试,以便将来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韦应物少年时期曾为玄宗近臣,对官场之事颇为了解,同时他性格豪迈,人生得意,在江南时期经常广招文人参加宴席,在一起切磋文墨。白居易虽然因为年幼不能参加这样的聚会,但是韦应物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下决心要成为韦应物一样的诗人镇守苏杭,年少时期的经历对白居易今后的生活选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少年在江南时期还遇见当时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生性豁达,性格豪放,对道教又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道教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对生命本真的东西的尊重和宽容,都对少年时期的白居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人生观正在形成的白居易,少年时期的江南经历一方面让他感受到了江南的文学风貌,受到了人文素养的熏陶,另一方面,与其交往的诗人的生活态度也成为白居易今后人生方向的标杆,白居易晚年时期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对官场得失的宽容淡薄,都与少年时期受到的影响有关。

白居易二十四岁时,又来到江南,这次是要参加乡试,待到及第之时就可以为朝廷重用。这次白居易选择来到宣州来参加乡试,这与当时宣州的观察使崔衍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崔衍在举荐有识之士参与乡试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况且崔衍是一个爱贤纳贤之人,他的府中招纳了很多文人志士,其中有的后来还成为一代名臣。白居易前来拜会,正是崇敬崔衍为人,次年及第之后,白居易还专门写过文章赞扬崔衍为“领袖”――“盛幕招贤士,联营调锐师”,以崔衍当时的文学成就和招贤纳士的博大胸怀来看,这并不是阿谀奉承之辞。

白居易官场沉浮半生,在长安经历了林林总总的人和事之后,五十一岁的他,又以杭州刺史的身份回到了江南。这与白居易以江州司马的身份回过江南的情绪不同,当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琵琶行》,成为千古绝唱,其中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道尽了内心的心酸悲凉之感,也是他当时在官场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但是这次作为杭州刺史回到江南,正是印证了他少年时代的梦想,作为一个诗人能够在朝廷为官,并且在江南水乡占有一席之地,人生快乐大抵如此。这一时期的白居易广纳文人贤士,会友一同游江南美景,他对当时的闲适生活怡然自得,后来白居易回到长安,在诗中一直对江南有着丰富的怀念之情,跟这段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白居易与当时同在江南的元稹成为知己好友,他们对当时江南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他们采取了赠答酬唱宴咏等方式,让很多有识之士慕名而来,他们为了得到白居易和元稹的赏识,甚至摆下诗文擂台。因为元白二人在江南一带名气大振,甚至远方的刘禹锡都作诗“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说明当时全国最大的文学思潮发源地已经不在三楚,而是在江南了。

后来白居易再回到官场,江南的经历却影响了他对人生的追求的态度。在白居易任翰林学士的时期,他是思想创作最为积极的时候,但是之后在他回到家乡奔母丧的时候,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是他对官场的新的认识,为官多年,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在余下的人生中,是否还将人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官场的相互倾轧和争斗,成为了白居易的要考虑的新的问题。“人生不过适,适外复何求”表达了诗人要追求闲适的生活,到了被贬江州的时期,白居易的“闲适”思想已经迅速占领了他的思绪之中,“独善其身”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兼济天下”的梦想,虽然仍然身居要职,但是情绪与翰林学士时期已经完全不同了。而到了白居易晚年,在苏杭的官场后期,白居易已经对游山乐水的生活非常眷恋,这时候的闲适诗更是大增了。

综上所述,从白居易的少年时期到晚年的过程当中,他的思想状态和态度一直与江南的人物、社会思潮以及自身对生活的认识相区别,正是因为江南生活的影响,诗人才写出了不同时期的诗歌,才有了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书有.论江南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1990(04).[2] 刘士林.以人物为中心的江南文化精神[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3] 葛永海.略论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内涵重构――以上海为中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2)

下载投稿 宋霞霞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投稿 宋霞霞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