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励教育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影响(王凤霞
《激励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 激励教育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领域:小学一年级
课题主持人:王 风 霞
所在单位: 德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申报日期:2011-10-16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但同时这个年轻年龄段的孩子情绪波动大,受挫性强。良好的激励教育可以使学生克服自卑和怯懦,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目前国外对激励教育对小学生一年级学生影响的研究也很多,但大多数只选择了其中某一种激励教育对小学生影响的我研究,比如说自信心和好的行为研究对小学生的影响等等。
激励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激励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激励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小学一年级孩子刚入小学存在胆怯、不自信等特点,为了更好的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更好的成长而研究此课题。
(2)激励教育的有效性和重大作用在教学中运用不够普遍,很多老师意识不到激励教育在一年级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为了更好的让老师充分的利用激励教育我们研究此课题。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目前,国内外研究激励教育的人有很多,在自信心和好的行为等方面都有探索,激励教育的理论也越来越丰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参考。
(2)现实生活中,时有一些老师动不动对学生大声呵斥、挖苦,甚至暴风骤般雨地批评,吓得学生战战兢兢,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也收不致所谓“严肃教育”的效果,反而使学生手足无措,心灰意冷。好的激励你教育为孩子更好的(3)当前,我校在激励教育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努力运用激励教育来实现高效的课堂,认真关注激励教育的实际应用效果,关注各学科资源整合,力求让激励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实现激励、简约、高效的课堂。当然,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找到老师们乐意用,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来改变某些滞后的地方,真正起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良好的激励教育可以改变孩子刚入学的等等的不良习惯,给于他们肯定,给于他们自信,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理论价值:爱国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激励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好方法,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国内外大量的此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更好的研究此课题提供了大量丰富可靠的文献参考。
2、学校领导的重视为我们研究课题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3、大量的知识结构为我们研究此课题提供了知识参考,原有知识同化了我们研究的此课题的相关知识。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
(1)激励教育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好方法
(2)小学一年级学生是指六七岁左右的学生,他们的心里还不成熟,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但同时这个年轻年龄段的孩子情绪波动大,受挫性强。良好的激励教育可以使学生克服自卑和怯懦,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理论目标:
探索课堂中如何进行激励教育的教学规律,进一步丰富激励教育理论。基于实践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激励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理论体系。
2、实践目标:
提高教师激励教育的水平和艺术,整体提升教师掌控课堂的水平,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激励教育的内涵及其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2、激励教育的方法。
3、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4、学生学习中的激励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让学生在激励机制下,在表扬声中,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达成目标、研究内容、成果形式、负责人)
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①建立组织、制定课题小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组织学习课题组计划。②完成课题有关资料的收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③总结、收集已有经验和现行可操作的做法等。
④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拟定后一阶段的研究计划。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研讨,在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按计划实施研究;
②课题实验教师对实验学科和实验班级,结合质量测试,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落实与学习能力等作出科学分析,及时上报,积累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的实验报告。
③开展教师课件制作、网站制作培训,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使学校能有效地
整合全国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使校园网真正成为良好的教科研平台。开展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选出优秀教学设计、论文、教学案例等上报课题组评审。
④组织课题研究中后期评估和课题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检查,转化并推广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3、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月—2013年9月
①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编辑课题研究论文集等。
②总结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经验,为提升农村学校整体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③收集、整理资料,做好结题准备工作,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推广应用课题研究成果。
六、主要研究方法设计
1、文献法: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寻求有关问题解决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调查了解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及优质教育资源进农村学校课堂以后,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的变化。
3、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教师的访谈、分析,整理影响农村中小学优质教学资源有效使用的因素,从而提炼出优质教育资源使用的有效策略,构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使用的课堂教学常模。
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优质教育资源对教研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反思,寻求适合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策略,形成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途径。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依据课题研究的进程,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成果。
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2012年1月—2012年12月
① 整理激励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案例、教学随笔、课件、光盘等。2013年1月—2013年9月
②收集实验教师的有关课题的论文、案例、课件、获奖证书、经验介绍、学术报告等。
③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④编印出版文集《让激励充满德开》。
第二篇: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而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步。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该有多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1.小学生需要赏识激励,犹如禾苗需要阳光雨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教师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起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不求上进的孩子乐于求知;表现不错的孩子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责罚是一种严肃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缺点的方式,那么赏识激励则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更好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能敏锐地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抚、鼓励,或者嘲笑、讽刺,甚至轻视。他们也常常以甜笑、发怒、任性、固执,甚至采取逆反心理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觉。孩子首先需要的是自尊,这一点与成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就会被迫在一种“屈辱”的心态里学习与生活,其结果可想而知。
2.赏识激励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我们老师能否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不断培养、开发。
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孩子无穷的想象:蓝天白云,像神奇的魔术师,变幻无常;绿茵茵的草地好似墨绿色的地毯,任人随意翻滚„„在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想像、比拟,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变成无数美好的奇异的童话。
总之,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用鼓励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第三篇:浅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内容摘要:
教师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能在学生心中引起积极情绪反映的那种教育。情感教育在许多方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在整个
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进而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和基础。(1)如果学生的基本心
理需要能从教师那里得到满足,学生就会情绪平稳,信心十足。(2)教师对学生是关心还是冷漠,会引起学生不同的心理反映,从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3)教师应该为学生尽力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没有训斥,没有指责,没有抵制,没有隔膜的新型的师生就是打开 情感教育大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情感教育 心理健康 师生关系
教师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能在学生心中引起积极情绪反映的那种教育。曾经有人说过:教育应该是有童心的人所从事的最人道的呈业。教师的情感教育,在许多方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小学教师,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副充满热切期望的眼神,一个无意识的关切行为,都可能在学生敏感的心继中引起强烈反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情感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在整个
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进而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青明,人在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下能更快乐地接受信息,提高效率。如果教师是个感情贫乏的人,没有饱满的激情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高度热爱,那么走进教室上课充其量是个机械的书写工具和传声筒,那么即使一篇充满了丰富情感的优秀课文也无法激起学生的美感享受和兴趣,这种纯粹为了教而教的模式,别说学生反感,教师自己也觉得深闷。因此,情感教育的出现可以说是为传统教学方法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一个面孔呆板,举止单一的教师肯定吊不起学生求知的胃口。一个能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的好教师,一定是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极具魅力的,一个恰切,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当学生遇到困难,胆怯时,教师一个善意、鼓励的眼神,往往会激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学生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时,老师夸大的一伸大拇指,惊喜地微笑着点点头,无形中为学生增添了信心,在自我欣喜中更积极努力地探索求知。假如老师与学生不能达到和谐的情感交流,缺乏了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倾注,那么一切都只能是徒劳无功。说到这儿,就让我想起我校有了班,两位教师向教导主任反映实在上不下去课,教导主任就去听了一节课。听完以后,主任说第二天他在这个班上一节教育订,请两位老师去听。两位老师不以为然。第二天,一进教室,主任就微笑着组织教学,导语新颖自然,态度和蔼可亲,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在他的课堂上始终洋溢着和谐的气氛,讲例题时,生动活泼,还与孩子们互动交流,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就鼓励称赞。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这节课结束了。下课后,主任什么也没说,就离天花板了教室,两位老师难受极了。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起学生时代时,总会对都课生动、有趣的老师印象很深,也常常会述说从哪位老师那儿学到了令其一生受益的品质。事实证明,没有落后的学生,只有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堂又是整个教学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对教师来说,它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所以我们说教育、学习,成以课堂,败也课堂。
(二)情感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最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洞察孩子们的精
神世界,不具备这种心理品质的人,是不配做孩子们的师长的。学生健康的心理才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点,无论他们之间有多少不同,但他
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好就是他们每个都怀有强烈的向师性。对于他们来说十分重视“老师相信不相信自己”“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否占有一定的位置?”等问题。对老师都抱有无限的期望,他们希望自己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比别的同学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午到更多的爱护和关怀。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忽视了,关心得少了,那么,这个学生就有可能认为自老师心目中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于是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干什么都没有劲头。我们做教师的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虽然并没有讲出来,但是学生是可以察觉出来的。这就是情感的传递性。别看是小学生,对这一点是十分敏感的。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全校大扫除,两个一年级小孩都坏分子着去打水。我看水桶很小,就叫其中一个孩子去了。可我回头一看,另外那个孩子失望地神情,突然意识到不应该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也让他去了。这个孩子激动地不得了。一个很小的水桶,两个孩子一手拎一边,高兴地回来了,幸福洋溢在脸上。正如林格伦在他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对学生来说,关心的需要,是必须给予满足的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如果学生这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能从教师那里得到满足,那么,学生就会情绪平稳,心理,学习专心,信心十足。当学生发现老师对自己关心得多了,他的心理积极因素会被调动起来,比如说过去一直同老师作对,现在他体谅老师了;过去有意违反纪律,现在他为了维护老师也要尽量管信自己;过去老师的课他不喜欢听,现在他似乎觉得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
俗话说:“情通则理达”。没有情的滋润,没有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没有教师德性感召,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心理气氛,就没有教育和教学的成功。有一名小女孩,家庭状况非常不好,每天来上学的时候,关发乱蓬着,又不经常洗澡,身上总有股怪味,班上的孩子都躲着好走,谁也不愿意跟好坐同战桌。接上这个班时发现这个孩子严重“自闭”,从不跟同学们说话。当时每天放学,都要把学生送过马路。我就主动紧紧拉着她的手,象平常领别的同学一样。虽然她不敢看大家,但我察觉到她的手湿乎乎的,眼睛里闪着幸福的泪花。从那以手,全班学生没有了嫌弃,只有团结友爱。小女孩也渐渐变得开朗和自信了。可见,教师对学生是关心还是冷漠,会引起学生不同的心理反映,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怪不得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除了医生和教师之外,不需要如此多的热情。”不管我们的学生成绩好坏,能力高低,长相如何,老师对他们都应一视同仁,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容易使人产生积极上进的情绪,而失败容易使人产生消极退缩的情绪。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为学生尽力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那些常常遭到失败的学生,表扬和鼓励从来没有他们的份,掌声和鲜花更是与他们无缘。尽管他们在学习上还不能很快地获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还应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校有一位班主任是这样做的,由于每年评选“优秀学生”的名额有限,那些差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她为了尽快消除这些学生的自卑心理,每学期在班内评选一次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比事“体育小明星”“劳动小模范”“助人为乐好少年”等,并用班费买来奖状,请求校长盖上公章。当学生拿到这小小的奖状时,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第一次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鼓励,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做老师的不能象铁路警察一样,只管一段,而要为学生终生负责。要为学生获得成功而创造多方面的条件。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和评价学生。应注意发现学生心灵深处最本质,最强烈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可以想象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手,也许再没有获得过什么奖励、奖状,但一回想起小学阶段,他也能自豪地说自己曾经辉煌过。教师的情感教育,就是要持之以恒的坚信学生“能行”,注得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们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情感教育带给他的将是完善的人格、快乐的人生。
(三)情感教育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关系。教与学的同进也是师生
感情和思维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意发展,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交流会使师生之间充满了宽容和理解。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更要注意情感教育,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不故意当众出学生的丑;不给学生以难堪;不是想着怎样尽快整治他们,而是要思考出现过错的原历;对学生有耐心,特别对过错较多的学生,能耐心地等待;对于非原则问题,能原谅的就原谅。我们都知道“教育成功的秘决在于尊重学生”这句话,尊重是爱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如果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肯定,情感是得到了尊重,那么潜力会得到充分的释放,能力会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我们说不论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论做什么,总是急于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于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而老师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随意的教学行为,未加思考的语言,以及随便处理的方式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我校有一个六年级的男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不少坏毛病。毕业前,他象别的同学一样,请老师们给他在毕业留言册上留言。有的老师就写道:“你真烦人!全班就属你事儿最多!”“你知道吗?你很讨厌,我从不就没喜欢过你!”“希望以后能变得让人喜欢你!”等等。但是有位老师是这写的:“师生情是一种缘份。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老师对你的期望,无论你将来生活在世界的哪个城市,我都衷心地祝福你一切都好!小伙子,加油吧!”相比之下,两种留言会产生两种效果。当孩子看到前一种留言时,会感到失望,不快和沮丧,严重得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引起他对学校教育的怨恨,对教师的不满。可以说,一则小小的留言,破坏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直接会影响这个学生将来的成长。当学生看到后一种留言的时候,他会为自己曾经的过失行为感到内疚和难过,从而发自内心地萌发出要尽快改正缺点的愿望。难怪有人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比作既是一口光明的激励之钟,又是一口黑暗的伤害之钟,它既可以使学生奋起走向光明之路,也可以使学生沮丧地滑向黑暗之途。由此可见,这位教师的用心良苦。不管过多长时间,每当这个孩子看到这则留言,都会感到无限欣慰,激励他不进步。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希望的信心。当然,尊重不是放纵,要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培养,这样才能发挥信任的作用,情感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场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无疑,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时刻关注他们,当他们遇到因难,情绪波动的时候,就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处处以一个身心健康,开朗向上,乐于助人的教师形象去感染、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喜欢、敬佩信赖自己的教师。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平等交流,密切合作,这种没有训斥,没有指责,没有抵制,没有隔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打开情感教育大门的金钥匙。
浅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乌市第十一小学
马晓艳
联系电话:***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育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浅谈美育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工作单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菱角乡聂子洞小学
姓
名: 罗正权
邮
编:655337
电
话:***
【摘要】: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学生,他们不仅在生活中求美、创美,也渴望接受美的教育以及在美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这是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本文从教学形象的塑造,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四个方面的阐述了如何应用美学原理,营造美的教学氛囿,增强课堂教学的审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美育 寓教于美 以美育德 教学艺术 美育渗透 以美育德 教学形象 教学语言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建筑美、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舞蹈美、书法美、人物美、语言美、服饰美等等,美的事物遍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学生,他们不仅在生活中求美、创造美,也渴望接受美的教育以及在美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这是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若能自觉地运用美学原理指导教学活动,将美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寓知识教育于生动形象之中,寓知识教育于情感的波涛之中,寓知识教育于娱乐欢愉之中,寓知识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变以理服人的简单说教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定能为受教育者所欢迎、所接受。同时还能实现寓教于美、以美育德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渗透,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新视角,值得每位教师的关注和努力。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那么,教学过程就缺乏审美性和吸引力,最后课堂教学也将成为“教师说教,学生睡觉”课,难以发挥其应有教育功能,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应如何进行美育渗透,构建美的课堂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一:努力塑造美的教学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注意和强调课堂结构、教学手段、讲授方法等运用效果(当然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因素),而忽视了与之相协调和配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教师内外部形象的作用。事实上,良好的教师形象对搞好课堂教学同样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外,还构成了天然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美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的教学形象是否符合学生视觉上的审美需求,也就决定了他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可见,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按照教学规律完成有特定目的的活动,而且是一个立美、审美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形象要美。
首先,要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仪态美。
教师的仪表和姿态,体现着教师的风度,美好的风度总是受欢迎的.仪表是教师审美修养的外在表现,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引导和熏陶作用,适当关注教师自身的仪表美,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的审美疲劳,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发式要符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和职业特点,在大方整洁、自然庄重中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使学生感到真谆可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也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每一个手势、每一种眼神、每一副表情都传递着不同的情感,教师若能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其精神实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见。教师有意识地把握好自己的仪表和姿态,将这些无声语言融入有声语言,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保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绪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激励、唤醒、鼓舞的前提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师者的爱与责任,以及由此而生的那种向上的态度、高涨的情绪、昂扬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上,因此忽视了教师的情绪作用。其实,一堂课的好坏会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倘若失去良好的课堂情绪,课堂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它的精神内涵。教师的情绪与课堂的良好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如果说好的教学方法是一堂好课的载体,那么教师的情绪将是上好一堂好课的灵魂。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绪中进行并受一定情绪控制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本身的情绪,是左右整个教室气氛的主要关键之一,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好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教师自己不好受,班级内的学生也会会受到感染,反之,教师走进课堂时应用自己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影响和感染学生,营造美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此时人的各方面机能处于亢奋状态,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因此,走上讲台前,教师一定要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任何不良情绪带入课堂。班上的少数个别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表现也差。因此,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不愉快的突发事件,教师一定要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突发事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让不良情绪破坏了课堂教学气氛。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课铃响了,不少学生还在大吵大闹,追打嬉戏,见老师来了,值日生才想起要擦黑板。顿时,教室里粉尘飞扬,打闹声、喧嚣声汇成一片。见此情景,往往教师会将学生训斥一顿。这种做法可能使学生情绪低落,甚至与教师发生抵触从而影响整堂课的只是教授。
第三,展示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美。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在课堂上,学生除了用听觉接受教师的信息外,还利用视觉观看板书,这也是吸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板书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板书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也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体。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材”,是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是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板面上的点、线、字、词、句、符号、图表等信息通过人的视觉映入大脑,以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印记,课堂上条理明快、工整规范、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层次分明、娴熟形象的书法板书,具有“观赏性、提要性、美观性和极强的教学艺术感染力。好的板书不但能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调节学生心境,给学生以简洁美、对比美、动态美和空间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彰显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善于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语言美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难以想象一个“结巴”讲课会产生什么效果,“蚊子”的低吟会有谁喜爱,“破罗”的单调高音会有谁去欣赏,也难以想象祥林嫂“我真傻”的重复罗嗦会有谁爱听。相反,疾徐适度、抑扬顿挫、简单明了、幽默诙谐的语言,却是人人都能听懂且人人爱听了。教师若在语言上多下些功夫,往往能深深地牵动学生的脉搏,引起课堂的共鸣,教师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表演艺术家、演说家和诗人:在每节课中,教师教学中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自然流露出的艺术情趣,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一个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个传输系统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媒体来运转的。其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主要的,它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为更好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除了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板书)外,还有易被忽略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配合口语,用非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语言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相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也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常言道:“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教学语言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工具,而且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渠道。
首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是成功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学语言的严谨美。严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知识信息、把理论固有的科学性表达出来,而且能把理论固有的逻辑性揭示出来。科学规范的语言有了逻辑性,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联成“网”、形成“块”。反之,如果废话连篇,言之无物,颠三倒四,言之无序,学生不知所云,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
其次,教学语言的激情美、情趣美、韵味美能使学生大脑神经兴奋,从而振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有助干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语调抑扬顿挫,语速轻重缓急恰如其分。关键之处有逻辑重音,重点之处强调重复。根据内容的需要,巧妙运用汉语的合辙押韵,使语言韵律化。适当地运用排比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再加上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些都能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如在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变化时,我是这样描述的:承包前“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而今“一人承包,全家老少齐上阵”、“不用队长乱点兵,家家干到满天星。”在此,巧妙地运用了汉语的合辙押韵,生动形象地将承包前后农民生产劳动的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观其状,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前后,农民劳动积极性的巨大反差,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语言的准确、明晰,雄辩,可以闪耀出理性的光辉;而语言的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则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正如俄罗斯的一句谚语所说的“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教师要不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艺术地使用语言,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美育是理想教育的最好形式,它是通过具体可感知富有美感的形象,让学生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达到一种对事物本质的理性的认识,教师须对美育的内涵和其特点有所认识,并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去实施,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活力和吸引力.【参考文献】
1、《小学教育学》人教版
2、《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3、《教师报》
第五篇:教师的师德修养对教育学生的影响[模版]
教师的师德修养对教育学生的影响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教师道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修养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它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
其一,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由于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使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修养的特殊性。
其二,教师道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发展。因此,教师修养具有明显的示范性。
其三,教师道德又是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它建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长远的眼光面向未来,努力克服困难,深入细致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它依靠的是内心的
信念,这就决定了师德修养具有的自律性。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道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读好书、又要育好人。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外部力量的作用和内在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地对自身各个方面素质进行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成熟的专业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六个特征或标准:第一,专业知识和能力,即构成专业的首要标准是需要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第二,专业道德,即某一职业群体为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维护职业声誉而制定的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及伦理标准;第三,专业训练,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第四,专业发展,即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第五,专业自主,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第六,专业组织,即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它对教师各种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起着发动机的作用,是教师成长中的核心要素。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领导者,其形象必须成为学生的“审美”中心,必然会潜移默化、深刻地浓缩成为学生心中活生生的影子。因此班主任形象的好坏,对于学生形象好坏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要树立良
好的班主任形象,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树立良好班主任形象的根基。
班主任要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爱因斯坦也认为,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人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也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他们影响极大。因此,班主任的师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感染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身正形端,以身作则。
我曾经为使学生形成保护教室环境的意识,规定学生每日放学前,须将各自桌椅下的纸屑拾净,方可离校,并指派一名卫生员,负责讲台四周的环境卫生。一日放学,大家正弯腰捡纸屑,我发现唯独一名小组长正潇洒地把手插在兜里,一副袖手旁观的模样。而他的座位下的纸屑则由同学代劳。并且一连数日,天天如此。于是,我找他询问原因。孰料,那同学一脸无辜,理直气壮地说:“您每次都让卫生员替您捡讲台边的纸屑,我是个组长,为什么不可以派同学为我捡纸屑呢?”我哑然。我想,学生的这番话虽然是“童言无忌”,但不正在提醒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一举一动是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我们切不可只关注于向学生提出各种行为要求,尔后,像检查官一样检查学生做得怎样,像法官一样判断学生的对与错,而忽视了自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榜样作用。
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善举,会让他们产生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
疵,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失望。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所以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甚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仿效楷模。无论教师是否被学生喜欢,他留给学生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都显得很突出。
在和我们的班学生相处时,我也在仔细的观察他们,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我喜欢留长发扎起来,班级中大部分女同学都和我一样,我还发现多数孩子会选择和我的牛仔裤颜色类似的牛仔裤。这些小事孩子都如此在意,想象其他行为我不禁感到教师责任是如此的重大。
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这样你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每当学生做操时,我都率先垂范,和同学们一块做。而每当此时,同学们看着老师认真做操的样子,他们也都会认真地做着每一节动作。为了把学生的两操做好,我对学生的做操的态度是严格认真的。每学期初我都会向学生讲清做操的意义和目的,并教育学生做操不是为了别人,就是为了自己锻炼身体。我在班级里制定了做操的规则。由体育委员和卫生委员负责两操,各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做操的情况,并准确记录小组奖励分和扣分的有关情况。这就增强了学生做操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发展性,同时也让每位同学感受到来自小组之间竞争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最为微妙的接触。因为用心灵可以赢得心灵,用人格可以塑造人格!所以老师若不做操,只站在班级后面,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想要真正成为学
生的表率,老师就必须从小事入手,起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模范带头作用。那么你的言行、理想、人格等,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每一天的发展。所以,老师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待,才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工作也才会井然有序地开展。
总之,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完善自我的巨大动力。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不计得失、无怨无悔、呕心沥血,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