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摘 要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经营情况日益复杂化的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从介绍内部控制涵义、内部控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从而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目 录
摘 要 ……………………………………………………………………I
一、引言
……………………………………………………………………1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描述……………………………………1 ㈠ 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2 ㈡ 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2 ㈢ 企业管理方法粗放 ………………………………………………………3 ㈣ 缺乏国际化视野 …………………………………………………………3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4 ㈠ 客观环境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4 ㈡ 内部控制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5
四、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6 ㈠ 加强企业管理者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 ……………………6 ㈡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制度设计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7 ㈢ 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权责分明严格实施会计法 ……………………7 ㈣ 积极拓展企业国际化发展渠道,增强企业国际化水平………………7
五、结论 …………………………………………………………………… 8 参考文献 …………………………………………………………………… 8 致 谢 ……………………………………………………………………10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领域。据统计,中小企业单位数量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99%以上,从业人员占80%左右,工业总产值占60%以上,外贸出口占全国的68%,税收占我国总税收55%。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同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但从各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来看,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企业倒闭或面临危机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如 2006 年 4 月 14 日 澳柯玛集团公司利用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 19.47 亿元资金,用于非关联性多元化投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这些都表明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再且,现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日趋突出,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为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分析中小民企的内控制度问题对于中小民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描述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做出了规定。1997年5月,成内部控制现象严重。内部人基本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多年从商的经历管理自己的公司,对于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反而会不适应,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处理各种业务,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管理公司。
另外,虽然有的中小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种制度的有效性令人失望,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覆盖面太窄,起不到全面管理公司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㈢ 企业管理方法粗放
目前,我国经济的市场属性已转到相对过剩,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必然从封闭型趋向开放型并处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但一些中小企业依然没有认真思考并实施新的管理思路,依然走粗放式的企业管理模式。总体看,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实现两个转变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进一步创新。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是以生产为导向的封闭型、被动型、粗放型、物本型的管理模式。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已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主体,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此而大大加强。这种情况,又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进行变革和创新,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型、自主型、集约型、人本型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形势并存的环境下,多数企业只需埋头生产,并无库存和积压之虞,因此投资饥渴和扩张欲望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粗放型经营的发展方式。这使得管理只是粗放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现在我国经济已经走出短缺奔向过剩,经济增长方式也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节能降耗、提高附加值和增加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创新。
㈣ 缺乏国际化视野
很多企业发展视野范围狭窄,仅仅局限于国内甚至区域市场。对于国际化的运作程序知之甚少,更多的一点也不重视。就拿简单的商标来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有关资料显示,到2003年,我国企业到其他国家商标局申请国际注册的总量不超过3000件,而国外企业在我国注册商标数量达上万件,差距巨大,并且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5%
企业员工的忠诚度的向心力所在。现代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学习能力的员工,而且需要对企业忠诚的具有学习能力的员工。内部控制是针对“人”而设计和实施的,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控制的主体和控制的客体的综合。企业文化有助于解决团体与个人之间目标的矛盾、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矛盾,推动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企业文化可以弥补内部控制的不足。也就是说对企业有很强的责任感、向心力的员工来说,即使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也会自觉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反之,一个设计的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也会因部分员工蓄意舞弊而不能产生应有的控制效果,甚至出现重大错弊。
㈡ 内部控制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1.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
特定的组织是控制成本的支付者和控制收益的获取者的主体,内部控制需要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而实施这些程序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控制的环节越多,措施越复杂,需要配备的岗位、人员就会越多,内部控制的运行成本必然升高。同时,复杂的控制环节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反之,如果控制过于简单,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旦发生,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需要比较控制的相关成本与效益。如果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这样某些小错弊就有可能发生而得不到控制。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判断是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估计的主要根据,这使得必要的内部控制的实施范围及执行程度参差不齐。
2.受人为因素的限制
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也是由人来行使的,因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说,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决定了内部控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即使是很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也有可能因执行人员缺乏控制意识、错误的理解、粗心大意、精力分散或其他人为因素而失效。我国中小企业中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极大的妨碍了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企业所有者“一夜暴富”的心态影响对企业发展远景的长远规划,企业的可持续得不到企业所有者的支持,进而阻碍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即使有的中小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经营战略,但是对战略的细化程度及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及时的调整改进,导致很多内部控制措施与所制定战略的不协调,致使内
㈡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制度设计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实行实物控制,企业资产是内控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防止企业资产被挤占、挪用和贪污,企业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首先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接触,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近现金存货等,以减少资产损失;其次是定期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建立组织规划控制机制,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每项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尽量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一项经济业务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不相容职务一定要由不同的人来分担等。实行预算控制,企业的经济业务一般情况下必须由工作人员编制预算,并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企业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执行后,需将执行结果与原预算相核对,严重偏离预算的应查明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切实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㈢ 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权责分明严格实施会计法
中小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派专职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时要给予充分的权力,直接受最高权力机关领导,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措施,其职责应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在企业以会计准则为指导,自行设计会计制度日渐成为国家对会计管理体制要求的情况下,会计系统的建立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和会计机构及岗位的设置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考虑企业中其他各部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发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处理程序的具体规定,把内部控制制度的抽象性和具体业务的程序性融合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程序。
㈣ 积极拓展企业国际化发展渠道,增强企业国际化水平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不同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受到各种
参考文献
[1] 李大恒.浅淡如何构建具有良好绩效的内部控制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0,(58)[2] 杨国欣.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合作经济,2007,(01)[3] 彭展.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济论坛,2009,(12)[4] 王小玲.浅议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及其实现[J].经营管理者,2009,(06)[5] 魏萍.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6] 赵金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2010,(04)[7] 彭君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8] 刘先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 [9] 范瑞芹.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应对能力.[J].现代商业,2010,(17)[10] 向自力.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 世隔绝2010,(27)[11] 毕丽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对策[J].今日科苑,2009,(20)[12] 张丽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科技咨询导报, 2006,(14)[13] 龚杰.从内部控制发展史论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方向[J].中国总会计师,2010,(01)[14] 靳磊.关于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设想[J].财会月刊,2006,(08)[15] 陈兰.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与优化[J].经营管理者,2010,(05)[16] 吕加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知识经济,2009,(05)[17] 刘先艳,李红琨.经营战略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
[18] 李树芳.立足规范 兼顾差异——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6)[19] 徐金龙.有感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与实施[J].新会计,2009,(09)[20] 陈佐松.浅论企业如何建立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实施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 2010,(58)[21] 张秋博.浅谈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22] 张学荣.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J].绿色财会,2010,(05)[23] 李燕.浅析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24] 张宝娟.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与优化[J].现代商业,2010,(12)[25] 常国花.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0,(21)[26] 李江.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改进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0,(06)
第二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
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也迅速壮大起来。但对于中小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真实和完善的会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存在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健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刻不容缓。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对策,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从而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口、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有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上缴纳税占53%,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都是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村转移出的富余劳动力也基本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区市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将近70%是有中小企业建立的,发明专利占全国66%,新产品研发占全国82%。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从业人员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或财力限制,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从未建立,对公司的治理缺少有效的监控,从而使得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弱,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命力。有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因内部控制失效而致企业倒闭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06年4月14日澳柯玛集团公司利用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19.47亿元资金,用于非关联
性多元化投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这些都表明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生产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为加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减少损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从上述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为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内控管理不容乐观。中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审计准则方面的定义: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内
部控制的目标,尽管理论界有多种表述,但最根本的是保护单位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和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特别是2004 ~2008 年期间,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 年底,我国共有中小企业法人单位494.2 万家,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99.6%。吸纳从业人员17749.4 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81.1%。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2.2 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69.3%。
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境外企业的资本、管理方法及观念、人才等蜂拥而至,我国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考验。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一场洗礼,部分企业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剂,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经营决策权相对集中、风险承受能力低、内部改革成本低等都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缺陷,且企业管理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欠缺,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很多中小企业仍然是原来的粗放型企业管理模式,导致能源与原材料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效益低下。
缺乏国际化的视野。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对发展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对于国际化的运作程序知之甚少,一点也不重视。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一次次的反倾销事件屡屡出现,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还处于严重的松懈状态。
三、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或认识不清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较原始的内部牵制阶段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还有些人认为强化内部控制就是要增加管理人员对内
部控制的目标方法并不明确。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是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作是一堆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没有实施。许多高层管理者在财务工作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1.现金管理混乱,个人现金支出与公司现金混乱。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又是所有者,把企业当为自己的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家庭化就成了中小企业再上台阶的一大障碍;
2.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赊销造成资金周转不畅。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使原本就本小利薄的企业如雪上加霜,难以支撑;
3.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用企业收到的现金来支付费用。中小企业常面临每日上门催款的人络绎不绝。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1.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中小企业仍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事前预防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部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2.在资产控制上,中小企业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
(三)内部控制制度时效性的局限
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重复发生的常规事件来设置的,以减少企业运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当市场环境及社会形势、企业结构或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经营战略,这就可能导致原有的控制程序鬼新的形势、新的经济业务失去作用。
四、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需要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1.增强管理者的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
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采取的具体行动,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只有增强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小企业控制的利实施。
2.改进企业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划分
据企业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做到简单、高效、协调,以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
3.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人力资源政策对于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对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备和选拔;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在招聘环节严格把关,保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二)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方法等进行设计,因而中小企业进行内控制度设计也应当考虑以下原则:(1)效益原则;
(2)适应性原则;(3)重要性原则;(4)制衡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
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该重点放在建立一个财物相分离的内部机制。应该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考虑企业内部架构和各个机构的职能分工, 做到内部机构的设置合理、职能明确、相互沟通和制约, 以保证每一个经济业务都能够按照科学的程序办理。此外, 在建立完备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对执行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消除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对于管理越权,一般来讲,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特别要注意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越权行使职能的行为。
对于串通舞弊,各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实行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不让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长久待下去;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等措施,把串通舞弊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对于制度滞后,各个单位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内部会计控制的程序、方法、内容,不断的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使之适应单位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变化。对于可以预期的变化,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内部会计制度。
五、结论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是今后完善改革发展的关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才能得到更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承亮.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0
(10)
[2] 蔡蔚薪.浅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及建议[J].厦门科技.2010(3)
[3] 吴会茹.试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2011(6)
[4] 袁肃.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J].市场研究.2008(5):44-45
[5] 赵金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2010(04)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研究
班级:11会本24班 姓名:万文东 学号:2011102022423
摘要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对确保我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活跃市场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同时我们看到许多中小企业的寿命并不长,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内部控制不健全或缺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
当今,我国中小企业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5%,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完善和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与大企业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1、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发展之中,其管理层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扩张问题,重生产、轻管理,重开发,轻内部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而会认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此外,中小企业规模往往比较小,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还不足以引起管理层的注意。
2、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不符合会计规范,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员工较少,有的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有的即使设置但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有的企业会计兼任出纳或保管员。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有的会计人员无证上岗,有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专业水平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会计技术无法实施。中小企业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完全依领导的意愿做账,很大一部分企业及其领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财务报表信息。
(2)、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
清查期限不明确,清查程序不规范,企业资产长期不对账,不盘点,既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又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3)、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
中小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第一、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第二、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果账。第三、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第四、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3、风险意识差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会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履行。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一般通过内部审计来实现,但是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审计的范围狭窄,大部分的内审机构把重点放在对财务收支的监督上,不重视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完善。外部监督具体包括社会监督(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但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对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往往有很高的监督成本,致使内部控制失去了有效执行的外在压力。
三、解决办法
1、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环境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授予权利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控制环境构成了一个单位的氛围。首先,中小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应当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中小企业员工有没有内部控制观念,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完善中小企业和成员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治理。再次,加强人力资源投资,提高员工素质。最后,建立积极向上的中小企业文化。
2、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投资的风险,但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产品单一,资金不雄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普遍淡薄,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原材料供应、产品的销售市场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的变化等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中小企业更有必要强化风险意识,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3、加强对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
加强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外部独立审计和政府审计三者紧密结合的有效的监督模式。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监督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一种监督形式,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向外部人员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的报告,会加大公司管理层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压力,从而可以改进内部控制,提高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利用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从而有效规范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内都控制观念的确认,以及制定法规来规定企业创建内部审计单位,并把它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
4、加强人员的配合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是由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共同完成的。由于在前面讲到控制环境时我们已经对企业治理层的配合进行了强调,所以在这里我们把重点放在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上。一方面,在人员的选择上,要摆脱原来多数中小企业采用的任人唯亲的选人用人方式。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要有能履行其职责的人来担任。要根据岗位选择合格的人才,并不断培养适合自身的人才。对于企业内部缺少的关键岗位人才,要依靠外聘手段挑选能力突出、经验丰富、具有职业精神的高端人才为己所用,充分发挥其才智,这对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要使内部控制变成一个全员参与的大项目,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内控知识的教育,使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再小都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的观念,都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制约。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内部控制的加强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我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从平时的管理中多注意总结,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势必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全方位的整体,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各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变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弱化的问题,使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08。[2]李德法:《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0.09。[3]梁 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10。
[4]赵宝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06。
第四篇: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情况在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没有内部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薄、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
3.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5.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6.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有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二、对策
1.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了领导的重视,有了员工的诚信,就有了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但内部控制必须有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完整的控制制度。公司的控制活动必须有从计划、执行到控制、监督的整体框架。内控制度首先要保证组织机构的适当性,各项内控制度要参照会计法规制定准确到位,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采购与付款、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制度。
4.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
5.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五篇: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文章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没有内部控
制、对内部控制认识的片面性、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内部控 制的控制要点、设计原则及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加强内部审计控制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0 引言
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现状,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1 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情况在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
1.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1.3 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不少企业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董事担任监事,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1.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1.5 内控制度执行者素质较低。近年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1.6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有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要点及设计原则
2.1 控制要点企业的内控制度要达到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达到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对企业每个环节进行控制且要控制好各个要点。实行企业内部控制要注意以下要点:明确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职责分工,权利分割,相互制约;交易授权,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设计并使用适当的凭证和记录;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授权;资产和记录的保管制度;独立稽核,例行的复核与自动的查对;制订和执行恰当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工作轮换;独立检查,包括外部和内部审计等。2.2 设计原则
2.2.1 政策性原则。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首先符合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设计。
2.2.2 有效性原则。设计内控制度的目的就是规范管理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从“有效”为前提,尽量做到内控环节不宜过长而又环环相扣,使人操作起来切实有效;必须有利于控制和检查,具有了解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控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2.2.3 就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来看,严格贯彻账、钱、物分管原则是内控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续办理,多人经手,共同负责,努力克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有关账簿的管理混乱现象,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特别是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每日终了,应及时计算当日收入、支出合计数和结存数,逐日逐笔进行日记账登记;月份终了,日记账余额必须与有关总账余额核对相符,做到日清月结。同时,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随时反映账面数与实存数,保证账实相符。3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3.1 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要为员工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统;培养一批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正直、忠诚的员工,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3.2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3.3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企业应依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以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按控制对象划分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资金筹措控制制度、担保业务控制制度等。
3.4 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
3.5 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员工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技术教育,促进本企业各类人才的快速成长,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得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彭晶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冶金财务.2005(8).[2]李连华.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连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3]郭勇.论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00(2).[4]杨有红、胡燕.试论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会计研究.2004(10).[5]李维安.企业治理中的五大热点问题[N].经济日报.2000-11-14.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