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心到永远 亲子儿歌
《孝心到永远 亲子儿歌》歌词 — 儿童歌曲
妈妈是船,爸爸是帆,我在船上坐,送我到对岸。对岸有树,对岸有山,对岸是花园,花儿真鲜艳,妈妈受苦,爸爸受累,看见我快乐,心里比蜜甜,我长大了,爸妈老了,黑发变白发,背驼腰又弯。我就是船,孝顺是帆,爸妈请上船,幸福过晚年,爸妈最亲,家最温暖,一辈传一辈,孝心到永远。
妈妈受苦,爸爸受累,看见我快乐,心里比蜜甜,我长大了,爸妈老了,黑发变白发,背驼腰又弯,我就是船,孝顺是帆,爸妈请上船,幸福过晚年,爸妈最亲,家最温暖,一辈传一辈,孝心到永远,一辈传一辈,孝心到永远,一辈传一辈,孝心到永远。
第二篇:孝心到永远(歌词)
孝
心 到 永
远 母爱似针,父爱似线 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相连 在父母怀抱,幸福温暖 一天天一年年,快乐的童年 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 百善孝为先,薪火永相传 不管长多大,无论走多远 父母养育恩,永远记心间 孝顺似针,孝心似线 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相连 为母缝床被,替父添件衫 孝心常相伴,幸福的晚年 母爱似针,父爱似线 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相连 在父母怀抱,幸福温暖 一天天一年年,快乐的童年 上下五千年,华夏儿女 百善孝为先,薪火永相传 不管长多大,无论走多远 父母养育恩,永远记心间 母爱如海,比海水更深 父爱如天,比天更高远。不管多少代,无论多少年。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变。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变。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变。
第三篇:超有趣的亲子儿歌
《拍手歌》
你拍
一、我拍一,一个宝宝开飞机。
你拍
二、我拍二,两个宝宝梳小辨。
你拍
三、我拍三,三个宝宝去爬山。
你拍
四、我拍四,四个宝宝学认字。
你拍
五、我拍五,五个宝宝敲锣鼓。
你拍
六、我拍六,六个宝宝吃石榴。
你拍
七、我拍七,七个宝宝做游戏。
你拍
八、我拍八,八个宝宝吹喇叭。
你拍
九、我拍九,九个宝宝是朋友。
你拍
十、我拍十,吃饭干净不挑食。
《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宝贝手指谣》 1.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捏)四个手指挠挠闹(伸出四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挠)五个手指拍拍拍(两个手对拍)五个兄弟爬上山(从宝宝的下身做爬山状)叽哩咕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挠)2.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拍你的双手)手指伸出来(伸出你的食指)眼睛在哪里?(用一种夸张的语气问)眼睛在这里。(指你的眼睛)用手指出来。(一边指着你的眼睛一边用眼神鼓励你的孩子)灵活变化:可以把眼睛改成其它任何一个身体部位,比如鼻子嘴巴等等。这个游戏教会孩子认识五官和身体的部位,让他增强自己的身体意识。3.
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唱大戏)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边点着她的手指头边说)爬呀爬呀爬上山(食指从胳膊一步步点到肩膀)耳朵听听(捏捏耳朵)眼睛看看(点点眼睛)鼻子闻闻(点点鼻子)嘴巴尝尝(点点嘴巴)咯吱一下(停顿,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劲处,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会惊喜地等着这一时刻)4.
黄老先生有块地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鸡(两手拇指食指相对,其他手指握拳,上下做啄状),咿呀咿呀哦。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鸭(右手手心盖上左手手背,上下扇),咿呀咿呀哦,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羊(两手放头顶,伸出拇指食指,其他手指捏拳),咿呀咿呀哦,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狗(拇指顶住太阳穴,其余四手指做扇状上下扇),咿呀咿呀哦,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5.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双手中指单伸出来,向上做投篮动作)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双手无名指单伸出来,做绕圈动作)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双手小指单伸出来,做敲小鼓动作)6.
爸爸瞧瞧(左手从背后伸出,张开手指挥动)妈妈看看(右手从背后伸出,张开手指挥动)宝宝的小手真好看(双手一齐摇动)爸爸瞧瞧(闭合左手,往背后收)妈妈看看(闭合右手,往背后收)宝宝的小手不见了(双手都放在背后了)爸爸妈妈快来看
宝宝的小手出现了(双手从背后再拿出来)7.
我(指着自己,表情夸张)是一个大苹果(双手张开表示“大”)小朋友们都爱我(双手食指点着前面的人)请你先去洗洗手(双手做洗手的动作)要是手脏(用右手食指点着左手手掌)别碰我!(挥动右手表示“不”)8.
包饺子 小手摊开,咱们来包饺子吧(伸出左手手掌)擀擀皮(右手在左手上做擀皮状)和了和了(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馅的动作,就象手指在抓挠)包个小饺子(说一个字,用右手食指依次点着左手的手指)香喷喷的饺子给谁吃(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来,盖住,问孩子)(然后孩子说给谁吃,就把饺子递到嘴边)9.
小熊小熊圆圆脸(用手在宝宝的手心画圆)一步一步上上坡(从宝宝的手往手臂上点上去)叽哩咕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做滚状)滚进一个山洞里(用手点到宝宝的胳吱窝挠挠)10.
一根棍,梆梆梆。(在宝宝身上轻轻敲打)二剪刀,剪剪剪。(用食指、中指在宝宝身上轻轻夹)三叉子,叉叉叉。(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开伸出,轻触宝宝)四板凳,拍拍拍。(拇指弯曲,四指并拢,轻打)五小手。抓抓抓。(五指分开,然后做抓的动作)六烟斗,抽抽抽。(拇指和小指伸开做抽烟状)七镊子,夹夹夹。(拇指、食指、中指捏一起,在宝宝身上捏捏)八手枪,啪啪啪。(拇指食指做手枪状,啪啪啪射击)九钩子,钩钩钩。(食指弯曲做钩状,在宝宝胸前钩钩)十麻花。转转转。(中指搭在食指上,食指伸直。双手转动)11.
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手拍一拍,小手拍一拍(把小手拍一拍)小手藏起来,小手藏起来(让宝宝把小手藏在身后)小手在哪里?小手在哪里(留有时间让宝宝想一想)小手在这里,小手在这里(把小手从身后拿出来,拍一拍)我有一双小小脚
小脚踩一踩,小脚踩一踩(让小脚踏踏地)小脚藏起来,小脚藏起来(让宝宝用小手把小脚捂住)小脚在哪里,小脚在哪里(留有时间让宝宝想一想)小脚在这里,小脚在这里(把小手拿开,小脚欢快的踏一踏)
第四篇:辅导员:如何从谈心到谈话
辅导员:如何从谈心到谈话
从词典释义来看,“谈心”是指谈心里话,倾心交谈。强调的是用情;“谈话”有“用谈话形式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意,强调的是用理。可见,一次成功的谈心谈话应始于谈心,终于谈话,从情入手,出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达到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一次让学生受益的谈心谈话更是辅导员对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双重身份的完美演绎。
从大赛要求来看,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政策、学生特点以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通常情况下,参赛选手想要在短短六分钟内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比赛而言,评委想看到的并不是问题是否彻底解决,而是通过这六分钟内参赛选手与学生的谈话中来考察选手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那么,仅从参赛的角度而言,选手要在此环节拿高分,心中一定要牢记四个“不能”:“‘双重身份’不能忘,谈话节奏不能乱,职业知识不能少,政治责任不能丢”。
“ 一、‘双重身份’不能忘。
一、大抵是因为在舞台上的缘故,很多选手在谈心谈话过程中显得温柔过头,威严不足,经常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在一些学生违纪案例的处理中尤为突出。选手面对着上来要么哭哭啼啼向辅导员求情的违纪学生,不断地去共情学生的当下心情;要么就是陪着狡辩的学生耐心引导,短短六分钟和学生绕了四五分钟,直至六分钟结束也没有明确指出学生违纪需接受处分的事实,显然对学生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当然,学生还没张嘴,你就对他劈头盖脸一顿训,这种简单粗暴的交谈方式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样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一次让学生信服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在学生面前一定是亦师亦友的双重身份。这是是谈心谈话成功进行的前提。
“
二、谈话节奏不能乱。
谈心谈话情景再现环节一般是比赛当天提前 10 分钟抽题,6 分钟的舞台展示。整个环节可以分 4 步走:
1、战略制定阶段。在抽到题目准备的 10 分钟当中,选手要根据题面,找准问题关键点,梳理解决思路,制定可行方案。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赛场亦是如此,对对方了解越多,研判可能性越全面,应对措施越周全,真正交锋时便越从容,也越不容易临场凌乱,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了; 2、关系构建阶段。构建和谐关系是谈心谈话的基础,只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才能使谈话顺利地进展下去。那么,如何建立和谐关系?在此环节中,接纳、共情不能少。面对有情绪困惑的学生,接纳其当下情绪,感同身受其困惑是第一步,面对陷入“虚无历史主义”等错误意识形态的学生,对其求知态度给予接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话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3、问题聚焦阶段;如果说在关系构建阶段,选手主要以倾听为主,那么在此阶段,选手应逐渐收回交谈的主动权。在倾听学生的同时抓住契机发问,并以开放式的问题帮助学生澄清问题,聚焦问题核心。找准影响学生认知或情绪的的本质原因,并通过具体化、焦点技术等的运用,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逐步推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当下问题所在。
4、教育引导阶段。帮助学生抓住核心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一阶段也是充分展示选手作为“人生导师”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选
手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案例类比、引经据典、巧用道具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唇枪舌战”,更应从理论高度、具体帮扶以及长效机制建立角度,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 三、职业知识不能少。
三、通过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通知文件的解读可知,大赛目的之一便是为推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贯彻实施,因此,选手如何在大赛中展示自身职业知识储备、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谈心谈话情景再现环节也不例外。当面对职业选择两难学生,选手能给出一张职业选择平衡单时;当面对学生怀疑“雷锋做好事是作秀”,辅导员明确告知这种英雄污名化其本质便是“历史虚无主义”时;当面对宗教信仰学生校内传教,选手能准确无误地告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时……,这些无一不展示了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过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这样的谈话还怕拿不到高分吗?反之,如果将赛场变成唠嗑的场所,或对学生讲一些假大空的道理,学生能信服吗?被学生反驳后再匆忙见招拆招,不就显得控场不够,能力不足了吗?
“
四、政治责任不能丢。
近年来,意识形态类案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谈心谈话环节。华东赛区曾有一题,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质疑任课教师对普世价值观的批评,并且在网上发帖。这时候选手一定要牢记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政治意识,要敢于为党为国家发声,要理直气壮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坚定地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原则性的问题一定不能错。错了你还能称为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吗?试想比赛得分能高吗?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谈心谈话环节拿高分,选手们应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专业,所以卓越。比赛终归会落幕,但最重要的是在备赛中提升了专业修养,进一步坚定做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带着初心继续前行,立德树人,为青春护航……
作者简介:杜晓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工部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曾获浙江省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最佳口才奖。
文章转载:浙群辅导员
第五篇:从中国心到中国梦
从中国心到中国梦
什么是美国梦?这个词最初是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在他1931年的著作《美国史诗》中提出来的。“每个美国人都应该有机会实现他的美国梦。”“美国梦不仅仅是物质丰裕的梦想,”他继续写道,更是一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其天赋与能力来获得他的成就,而且他们的成就也能被其他人认可,不论他们出生的环境和地位的偶然境地如何”。
不久前,我看到了一份有关美国梦的民调结果。据《今日美国》报道,24%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美国梦,40%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美国梦,15%的人表示毫无希望,21%的人表示对此并不关心。我不知道类似的问卷在中国会得到一个怎样的比例分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它是有关国家的梦想,更是个人的梦想。而国家的价值,正在于提供一种相对公正的秩序,使身处其中的个人不必为上访和躲避城管之类的事浪费时间甚至丢掉性命,而是专心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谈中国梦,这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即使措辞尖刻的言论,也是国家赖以上进的动力,所谓“爱一个国家,先要学会恨它”。这里的“恨”,是“恨铁不成钢”,是理性之爱,是清除坏事物的斗志,更是痛定思痛后的透彻。
你是否实现了中国梦?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个人还好,至于这个国家,让我再想想……这是许多人的态度。至于这片土地未来会怎样,即将到来的是崩溃还是持久的繁荣,没有谁准确地预言过。正如过去十几年来我们所见证的,这个国家有太多的变量,也有太多的恒量。有些方面千年不变,有些方面一日千里。
也有人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在中国多赚点钱,能够早日移民美国,实现美国梦。”这不是简单的自我解嘲,而是许多人的真实想法。伴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走出国门。不过在国外我也遇到过许多华人,他们苦于去留两难:对异国若即若离,对故乡藕断丝连。正如韩素音在《瑰宝》里说的:“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这个社会会好吗?无论是准备离开还是回到中国的人,抑或久居此地的人,都会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水、空气以及食品的质量问题,什么时候会有所改善?不受约束的权力,什么时候能够被关进笼子里?中国会像过去一样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在麦比乌斯圈上徒劳无功地打转吗?
近些年,我每年执笔给一家媒体写元旦社论,其实也是和大家一起在做中国梦: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生活,希望这里的自由越来越多,暴力越来越少。而这也恰恰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未解之结。
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对此,阿诺德补充说:“当他想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
人被奴役的时候会失去自己的美德,人争取解放的时候也会失去自己的美德。如此一针见血的对比着实让人赞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
一个人在被压迫时卑躬屈膝,丧失人格,而一旦有力量解放自己时,又变得飞扬跋扈,伤及同类?
从概念上说,它关系到对自由与权利的理解。托克维尔曾经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嘲笑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人“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仇恨主子”,也正是因为仇恨大于自由,法国大革命最终血流成河。反抗与仇恨都不等于自由,自由是一种普遍权利,真正的革命不是为了奴役别人,更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建立起一种持久的自由秩序,以便让所有人能够在这种秩序中平等地生活。
从政治上说,它关系到对强力的约束。没有谁甘愿受人压迫,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奴役,不是因为这个人强而另一个人弱,而是因为那里奉行暴力逻辑,强者的力量未能得到约束。在此前提下,弱者不得不屈从于强者。同理,只要这种暴力逻辑不被打破,当有朝一日强者转弱,弱者转强,类似恃强凌弱的悲剧仍会再次上演。暴力的方向发生了转变,但是暴力的结构并没有变化。
从历史上说,中国人已经经历了太多“以反抗始,以悲剧终”的革命或者反抗。如果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而只是为了反抗或者解放本身,就意味着革命不但没有建立起新的秩序,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价值。当革命因对暴力的迷信而冲出应有的边界,否定人的意义本身时,革命不仅毁坏了过去的文明,也迷失了未来的方向。
还记得1984年张明敏唱《我的中国心》时的情景。从中国心到中国梦,跨越30年。不同的是,中国心是以中国塑造中国人,而中国梦是以梦想塑造中国。前者连接过去,后者面向未来。也许,最初
人们只是要求一个做梦的权利,当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走到了一起,他们开始要求梦想成真。这个国家,每一天都在变化,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历史的河流总在不经意间拐弯,突然之间,一片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