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下第一单元课外成语故事扩展(大全)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was a beauty in the State of Yue called Xishi.She often suffered from pains in her chest, and so she would often walk around doubled over and with her brows knitted.There was an ugly girl in the village called Dongshi who envied Xishi.Striving to emulate Xishi, she imitated her stoop, knitting her brows at the same time.She thought that this made her elegant, but in fact, it only made her more ugly.Later, this idiom came to be used to indicate improper imitation that produces the reverse effect.The tiger and the fox A tiger caught a fox in a forest, and was just about to eat it, when the fox said, 'You mustn't eat me.I was sent by Heaven to rule the animals.By eating me, you will violate the command of Heaven.If you don't believe me, just follow me to see whether the animals are afraid of me.The tiger agreed, and followed the fox as it walked around the forest.The animals all ran away when seeing them.The tiger thought they were afraid of the fox, so he let it go.He didn't realize that it was him that the beasts were really afraid of.This idiom means relyi ng on another's power to bully(欺负)or frighten others.The Tiger and the fox
One day, the tiger and the fox are talking.The fox says, ‘Do you believe that all the animals in the forest are scared of me not you?’ The tiger doesn’t believe and follows the fox to the forest.All the animals are very frightened when they see the tiger and ran away.The tiger is shocked and thinks that the animals are scared of the fox.The fox is very complacent because in fact it depends on the terror of the tiger to frighten the animals.This story tells us that don’t 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thers’ powerful connections.Belling the cat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ig cat in the house.He caught many mice while they were stealing food.One day the mice had a meeting to talk about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ir common enemy.Some said this, and some said that.At last a young mouse got up, and said that he had a good idea.“We could tie a bell around the neck of the cat.Then when he comes near, we can hear the sound of the bell, and run away.”Everyone approved of this proposal, but an old wise mouse got up and said, “That is all very well, but who will tie the bell to the cat?” The mice looked at each other, but nobody spoke.One morning a countryman went to his goose‘s nest, and saw a yellow and glittering egg there.He took the egg home.To his delight, he found that it was an egg of pure gold.Every morning the same thing occurred, and he soon became rich by selling his eggs.The countryman became more and more greedy.He wanted to get all the gold at once, so he killed the goose, when he looked inside, he found nothing in its body.The young thief and his mother
A young man was caught stealing, and sentenced to death three days later.He wanted to speak with his mother before the execution.Of course this was granted.When his mother came to him, he said, “I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He said something but she could not hear.He whispered again, and when she came close to him, she put her ear to his mouth.He nearly bit off her ear.All the bystanders were horrified.“It is to punish her,” he said.“When I was young I began stealing little things, and brought them home to mother.”Instead of punishing me, she laughed and said, ‘It will not be noticed.‘ It is because of her that I am here today.“
The miser and his gold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iser.He hid his gold under a tree.Every week he used to dig it up.One night a robber stole all the gold.When the miser came again, he found nothing but an empty hole.He was surprised, and then burst into tears.All the neighbors gathered around him.He told them how he used to come and visit his gold.”Did you ever take any of it out?“ asked one of them.”No,“ he said, ”I only came to look at it.“ ”Then come again and look at the hole,“ said the neighbor, ”it will be the same as looking at the gold.“
The eagle and the arrow
An eagle was flying in the sky.As soon as it saw a rabbit, it swooped down on its prey.Suddenly it was hit by an arrow.It fluttered slowly down to the earth, and blood was pouring from the wound.When the eagle looked down, he found that the shaft of the arrow was feathered with one of its own plumes.It cried.“We often give our enemies the means for our own destruction.”
The fox and the lion When the fox first saw the lion he was terribly frightened.He ran away, and hid himself in the woods.The second time, however, he came near the lion.He stopped at a safe distance, and watched him passing by.The third time they came near one another.The fox went straight up to the lion, and stayed the whole day with him.He asked the lion how his family was, and when they would meet again.They soon became good friends.Little Red Riding Hood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girl called Little Red Riding Hood.Because she was always in a red hat which her grandma sent to her.One day,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go to her grandma's home to send some food for her grandma.Because grandma was ill.So she started.She was very happy.At that time, a wolf came out and sai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Little girl?“"I'm going to see my grandma, she's ill.”“What's that in your basket?”“They are button, bread, drink and some other food!”Then the wolf said“ Do you like flowers,? there are many flowers over there!”
Get on a gravy train 守株待兔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farmer.One day, while he was working in the fields, he saw a hare running into a tree stump accidentally and died of a broken neck.The farmer took the hare home and cooked a delicious meal for himself.That night he thought: “I needn't work so hard.All I have to do is wait every day by the stump to pick up the hare that runs into it.” So from then on, he gave up farming, and stood by the tree stump waiting for the hare to come and run into it.But from then on, he never saw another hare run into the tree stump.The clever cock One morning a fox saw a cock.He thought, “This is my breakfast.'' He came up to the cock and said, ”I know you can sing very well.Can you sing for me?'' The cock was glad.He closes his eyes and began to sing.The fox saw that and caught him in his mouth and carried him away.The people in the field saw the fox.They cried, “Look, look!The fox is carrying the cock away.'' The cock said to the fox, ”Mr Fox, do you understand? The people say you are carrying their cock away.Tell them it is yours.Not theirs.'' The fox opened his mouth and said, "The cock is mine, not yours.'' Just then the cock ran away from the fox and fled into the tree.
第二篇:五下成语故事
毛遂自荐
据《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赵惠文王九年(290),秦国派兵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惠文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毛遂主动请求跟随同行。平原君问:‚先生在我的门下几年了?‛毛遂答道:‚在您这里已经3年了。‛平原君说:‚我听说,贤者处世,就好像一把锥子放在布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先生在我门下已经3年了,可从来没听说过你的名字,这说明先生没有能力。既然先生没有能力,您还是留在赵国吧。‛毛遂说:‚我今天才请您把我放到布袋里。假如我早就在布袋里,恐怕早就脱颖而出,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而不仅仅是露出一点锥子尖了。‛平原君哈哈一笑,同意了毛遂的请求。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王久议不决,从日出开始谈论,一直到日中还没有决定。这时,同去的人对毛遂说:‚先生该上场了。‛毛遂手按宝剑,踏着台阶一步步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个字就解决了。为什么从日出一直到日午还没有决定呢?‛楚王问平原君:‚这个人是谁?‛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楚王呵斥道:‚赶快下殿!我与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按住宝剑向前一步说:‚大王敢呵斥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而已。现在我与您相距只有十步,大王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您的性命却掌握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呵斥我?并且我听说:商汤凭着方圆七十里的地方统治了整个天下,周文王凭着大小百里的土地使天下的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够根据当时的形势发挥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精兵强将上百万,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凭着楚国的强大,普天之下谁也不能阻挡。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只带着几万人的部队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蒙受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到羞耻,可大王却不知道忌讳。合纵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听了毛遂这番话,楚王立即表示:‚好!好!确如先生所说。我一定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的盟约。‛毛遂追问道:‚赵楚合纵的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确定了。‛平原君非常高兴,回国以后就把毛遂尊为上宾。后人便以‚毛遂自荐‚来指称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
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自幼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据说,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人们都称赞他为神童。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虽然他二十六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据说,李贺做诗,通常不是先立题目,而是注重观察生活,积累资料。他每天早上骑着一头小毛驴,背上书囊,带着一个书童,四处游览。遇到好的题材,就马上写成诗句,先放进书囊,回家以后,再整理成篇。李贺的身体一直都不好,他的母亲很心疼他,所以每天李贺回到家后,他母亲便让侍女查看他的书囊,如果发现里面写的诗句太多,就生气地说:‚你这个孩子,想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原文是:‚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李贺在他短暂的二十六年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就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把李母的‚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和韩愈的‚沥血以书辞‛这两句关于李贺的话加以合并和省略,概括出了‚呕心沥血‛这一成语,比喻用尽心思,多用来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多多用心。呕,吐;沥,一滴一滴。
州官放火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登”,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说到他这个忌讳,还真有些来历……
蒲田村,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方圆几千里,山、塘、田、地……树木茂盛,水清田肥。这些地方,大多都归村上的富翁“田百万”所有。这个老地主——田百万,虽家中良田万倾,但身边却无一子。于是,他到处花重金请风水,请高人卜卦。到了40岁时,终于得了一个儿子,视他为掌上明珠。算命的说:“晚年得子,必定升官晋爵,金银财宝滚滚而来。”于是,他为儿子早日登科、做官,一步登天,就取名叫“田登”。
田登,出生的时候早产,大大的脑袋,两只极小极小的鼠眼,往上兑,眉不清,目不秀,身材矮胖。从小顽劣,又是出自富豪之家,便总是欺负 小朋友,而小朋友们也常常拿“凳子”取笑他。他受不了这个气,便向他爹田百万说:“他们都拿„凳子‟取笑我,我长大当官以后,一定要让所有人都不说这个字。”
田登当官后,命州内的百姓不许说与“登”同音的字,要用某字来代替——花园里的灯心草叫做开心草,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遮光、路照,太守出门登车得说驾车,就连吹捧太守“登峰造极”也得说“爬峰造极”……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一天,太守田登正在堂中坐着,一个仆人被衙役带上公堂。仆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求侥:“冤枉呀!太守大人,今天我也没干什么呀!只是天刚亮,我就去厅前闭灯,不知犯了什么罪,被衙役蹬了一脚,差点被蹬下凳子。”太守田登一听,大怒,命人把仆人捆了个五花大绑,吼道:“大胆刁民,竟敢犯了我的忌讳还不知罪,拉下去,赏五十大板!”从此以后,太守府中上下,人人都不敢直呼他的“名讳”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马上要到来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州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的衙役贴出告示,让百姓按时来观灯。这次可让出告示的小官感到为难,用“灯”字要触犯太守的忌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灵机一动,把“灯”字改成了“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看了都很惊慌,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大火呢!都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百姓,平时就对田登的蛮横无理已经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的告示,更是气愤万分。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典故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 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胸有成竹”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 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 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 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金石为开‛指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游刃有余
从前,梁惠王有一个厨师,他的名字叫庖丁,以宰牛的技术很高明而闻名。有一天,梁惠王去看他解牛,技术十分娴熟,进刀之迅速,出刀之利落,都让梁惠王看了以后极为赞叹。梁惠王问他为何如此神奇,他说:“我的技术高超,不只是因为熟练,而是由于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摸清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我这把刀虽然用了十九年,解剖的牛已有几千头,可是刀口还是像新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磨得很薄的,用很薄的刀刃来分解有间隙的骨节,当然是宽绰而有余地的了。”
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游刃有余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黄粱一梦
唐玄宗开元七年,有个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到邯郸去。这位道士可不简单,他长年修道,已经掌握了各种神仙幻变的法术。一个书生姓卢,字萃之,别人称之为卢生。这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吕翁。二人攀谈起来,谈话中,那位姓卢的书生,流露出渴望荣华富贵,厌倦贫困生活的想法,吕翁虽劝解了一番,但卢生感慨不已,难以释怀。于是,吕翁便拿出一个枕头来递给卢生,说:“你枕着我这个枕头睡,它可以使你荣华富贵,适意愉快,就像你想要的那样。”卢生过枕头,发现这是一个青色瓷枕。枕头两端,各有一孔。便将头枕在上面,睡了起来。
刚刚睡下,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的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里面也逐渐明朗起来,卢生于是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这一下子,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过了几个月,他娶了一个老婆,姑娘家里很有钱,陪嫁的物品非常丰厚,卢生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第二年,他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得中,担任专管代皇帝撰拟制诏诰令的知制语。过了三年,他出任同州知州,又改任陕州知州。卢生的本性喜欢作治理水土的工程,任知陕州时集合民众开凿河道80里,使阻塞的河流畅 通,当地百姓都赞美他的功德。于是,没过多长时间,他被朝廷征召入京,任京兆尹,也就是管理京城的地方行政官。不久,爆发了边境战争,皇帝便派卢生去镇守边防。卢生到任后,放军,开拓疆土九百里,又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功大位高,满朝文武官员深为折服。卢生的功成名就,招致了官僚们的妒忌。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都向他飞来,指责他沽名钓誉,结党营私,交结边将,图谋不轨。很快,皇帝下诏将他逮捕入狱。与他一同实被诬的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因为有皇帝宠幸的太监作保,才被减免死罪,流放到偏远蛮荒的地方。
又过了好几年,皇帝知道他是被人诬陷的,所以,又重新起用他为中书令,封为燕国公,加赐予他的恩典格外降重。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子,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卢家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此时的卢生地位崇高,声势盛大显赫,一时无双。后来他年龄逐渐衰老,屡次上疏请求辞职,皇上不予批准。将要死的时候,他挣扎着病体,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并对皇帝的恩宠表示感激。奏疏递上去不久卢生就死了。就在这时,睡在旅店里的卢生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醒了。他揉揉眼睛,摇晃几下头,发现自己的身子正仰卧在旅店的塌上,吕翁坐在他的身旁,店主人蒸的黄梁米饭还没有熟。触目所见,都和睡前一模一样。他一下子坐了起来,诧异地说:“我难道是在做梦吗?”吕翁在一旁,对卢生不动声色地说:“人生的适意愉快,也不过这样罢了。”卢生怅然失意了好一会儿,才对吕翁谢道:“我现在对荣导的由来,穷达的运数,得和失的道理,生和死的情形,都彻底领悟了。这个梦,就是先生用来遏制我的私心欲念的啊!”谢谢先生的点拔。
黄粱一梦,黄粱指小米,黄粱一梦即指梦醒来的时候小米还没有煮熟。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后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已,转眼成空。
梁上君子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地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
郑人买履
古时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就在家里把自己脚的大小量好了尺寸。他来到了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好的尺寸放在家里忘了带来了,就说忘了带尺寸,回家拿来尺寸再买,所以就往回走,但集市已经关门。旁边的人问他,你给自己买鞋,为什么不直接试试大小,非按原本的尺寸干啥?郑国的那人就说,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适,脚却不一定准确。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感恩图报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著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的爸爸帮助过他,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于别人给自己施与恩惠表示感激,并想办法报答。
第三篇:五下第一单元作文
姓名:
书信的基本格式:
1.开头顶格写称呼,打上冒号;2.换行空两格写问候语;3.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4.正文结束后,换行写祝颂语;5.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姓名和写信日期。写作提纲
A介绍自己时,选择其中的一到二点进行具体的描叙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1、说说校园环境(教学楼、花坛、操场…)
2、休闲场所
3、自己的班集体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1、介绍你们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
2、介绍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疼爱你。
3、介绍你的小书房。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1、介绍自己的年龄、长相、性格特点。
2、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介绍自己的家乡,邀请他人自己家乡或家里来玩
1、说说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
2、美丽的自然景观。
B.介绍手拉手活动的建议及具体方法措施(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以便于活动的开展。)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清词丽句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白里透红 虎头虎脑 热情好客 心灵手巧 开朗大方 天资聪明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锲而不舍
勤学苦练 书声琅琅 互帮互学 彬彬有礼 名列前茅 谈笑风生 兴致勃勃 争先恐后 摇曳多姿 别具一格 溪水淙淙
悦耳动听 风景宜人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万点金光 天水相接 迫不及待 万水千山 同甘共苦 诚心诚意 微不足道
片段一
你学习成绩怎么样?我听说你的家乡——内蒙古是个以蓄牧业为主的美丽的地方。
我从书上看到你们那里有辽阔的大草原,还有碧绿的小丘,虽然你们那儿风景美丽,可是由于缺水干燥,地广人稀,你们分散居住,所以上学时要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要是遇到风雪,你们上学的路更加艰巨。
我们班最近开展了一次“手拉手”互动活动。我准备送你一些生活用品,虽然是杯水车薪也表达了我的心意。噢,朋友!我多想到你的家乡吃手抓羊肉、奶豆腐,喝奶茶、骑上大马,感受大草原的乐趣,盼早日回信。片段二
我们打算每年和你们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我们将带上全校同学给你们准备的礼物看望你们,还要体验一下你们的家庭生活。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家里做客。到时,我们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的书给你们,还要带你们到我们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游玩……
看了我们的计划,你觉得可行吗?如果你愿意,请尽快给我们写信。片段三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 片段四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对同学总是热情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座不小心把我新买的文具盒
弄到地上,文具盒还跌掉了还大一块漆。当时他显得十分紧张,生怕我责怪他,让他赔。而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跌破了,最多回家让爸爸帮忙用漆补上。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爸爸补成,每次他看到我的文具盒上的伤疤时,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金佳怡:
你好!
近来学习好吗?你们那儿的天气热不热?很高兴能给你写信。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但我似乎想象到你们那儿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次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大家了解你们那儿的情况,十分动情地介绍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我们很受感动,我们十分钦佩你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开头就表达了钦佩之情,拉近了和对方的距离)
我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公主,也是家里的开心果。家里要有不开心的事,只要我一出马,立刻就会阴转多云,多云转晴。我的眼睛比较大,又是双眼皮,妈妈经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的眼睛像她,可惜因为自己用眼不注意,如今已经戴上了眼镜。我可喜欢看书了,从最初的童话,到现在的各种名著……当然电影、电视也是我必不可少的爱好。(语句十分生动、形象,抓住了自己的少主要特征来介绍)
最近我有一些苦恼: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总是叫我的外号,虽然他们并不是恶意的,但我还是很伤心。告诉老师,告诉家长,都没有奏效。唉!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你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
我们芜湖很美。赭山公园是我常去的一所公园,赭山公园的山上到处都是一棵棵翠绿 的树。镜湖真得像一面镜子一般,倒映着天上的朵朵白云,一阵风吹来,镜湖的湖面上碧 波荡漾,湖边垂柳的也仿佛在舞蹈着,一根根枝条垂在了湖面上……镜湖很美吧?有机会一定要来哦!(简略地介绍了家乡风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 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水到渠成,交代本次通信的目的)
就写到这儿吧,我还要做作业呢,你要写信哦!祝你 学习进步!
你的新朋友:黄海燕
2017.2.10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你们不认识我吧,等你们看完这封信,你们就会了解我的。我是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叫王泽宇,是个调皮的男生,我的爱好很广泛,如:骑自行车、电脑、音乐、摄影、踢足球、打羽毛球等。我的优点是善良、诚恳、有爱心,有正义感。但没有毅力、粗心大意是我的缺点。我居住在湖北省荆州市,它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是一座既有悠久历史,又具现代气息的美丽城市。这里是一座工业城,整齐的厂房,宽敞的道路,发展中的汽车工业一片欣欣向荣。这里是一座美食城,各种各样的美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里是一座旅游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美丽的风景让你留恋忘返。
我从电视里看到,你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认真、刻苦的学习,我被你们这种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应该向你们学习!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手拉手”活动,打算给你们捐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给你们送去一片爱心!
我希望放假后,能有机会去你们那里体验生活,也欢迎你们来这里做客。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最好的朋友,我也期待着你们的回信和你们的到来!
祝你: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的朋友
张小明
2006年5月18日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
今天,当你的课桌上天使般地飘落者一封来自远方的雪白信笺时,你一定感到惊讶而奇怪,也一定会张大嘴巴问写信的小主人公是谁?就叫我小天使好了!下面让我在 你心中,画一幅自画像吧!
我!一个文静而可爱的小女孩,圆圆的脸庞上总是尽显着喜怒哀乐,浓黑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明亮而智慧的眼睛。我!还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挽起长发脑后总束着一根长长的马尾辫,快乐时长长的马尾辫甩来甩去特逗人。可就
姓名:
在今年正月初八,我遵从了第二天要回南方工作的爸爸的意见(快上中学了,心思要放在学习上)终于剪去了
那一头秀发,变成了一个“假小子”,可我还是很自信噢!这就是我!一个性格乐观而向上的女孩子。
相同的性格,拉近了你和我的距离。记得上次在电视节目中,你的家是一间破烂的土房,每到下雨天,看到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冬天房子四周透风,冷得让人难以忍受,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仍然照顾病重的与你相依为命的母亲,妮每天上下学要往返几十里路,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生活的艰难,求学的艰辛,也未能抹去你脸上那朴实的笑容。
你的坚强,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要向你学习!我想帮助你,送你一些文具和书籍,让我们“手拉手”互通书信,成为一对好姐妹,浩朋友吧!愿我们共同进步,快乐成长。期待着你的回信!
祝你
健康幸福学业有成!
万佳
2015年3月1日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陈彬同学:
你好!
我是校际合作组的一名普通组员。我是通过校际组的网络认识你的,我十分希望能与你成为朋友。这次校际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更让我交到了不少朋友。
我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孩,嘴边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我还是一个超级体育迷,对足球和网球更是情有独钟。想让我快乐起来很简单,只要玩一会儿电脑或陪我打一会儿网球就会让我心情舒畅。不过,有一件最高兴的事还是我曾是一届安徽小提琴比赛的冠军。那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省小提琴比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战胜了许多高手,拿了第一名。如果说网球是我放松神经的方式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我抒发情感的桥梁。
我期待着你给我的回信,我也想知道你喜欢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顺便告诉你我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我更想知道你的偶像是谁,你对未来有那些憧憬和理想。如果你嫌回信太麻烦,也可以我们俩在QQ上交流。我的网名为凉粉宝贝,因为我喜欢张靓颖哦,哈哈……其实我还有许多想说的话……
对了,写这封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非常希望和你们成为手拉手的对象啊!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为了能够和你们长期地保持联系,特拟订了如下计划: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你看我们的计划怎么样?假如你们愿意,请尽快回信,并在信中提出你们的想法。祝你
身体倍棒,健康快乐!
真诚想念你的王思岩
2011年12月28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西部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叫王若灵,我是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五(2)班的学生。我非常开朗,我喜欢游泳、看书、听音乐。我非常荣幸能和你们的学校组织“手拉手”的活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我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深圳。深圳是一座科技发达的城市,这里的交通非常发达,到处都是高速公路。并且,我们这里的绿化非常好,到处都是树木。我们的城市还拥有音乐厅、会展中心等等……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我们的城市非常发达,飞机、汽车、火车都和我们深圳连接在一起,所以,去你们那里是非常方便的。我们的学校也非常好,学校有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操场,并且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台电脑和大电视,很好吧!下次你们来我们学校的时候就可以参观了!
我们的校长非常和蔼,也非常注意我们的素质教育。比如我们学校就开展了唱歌.电子琴.黑板画.古筝.竹笛.等艺术 活动,让我们的课余生活不象以前一样烦闷,而变得多姿多采。你们的学习怎么样啊?你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呢?快给我回信吧!我们互相了解,等以后我们来看你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了,好期待啊!你们呢?
祝你们:
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金沙小学:小红
2013年2月26日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莲塘三小五年级15班的一名同学,我叫罗玮豪。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校内还设有篮球场,沙池等体育活动设施。,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这一次我通过学校网上视频看到了你们的生活情况,深表同情。
看了你们的生活状况,我十分自责。你们每天中午只吃米饭,根本没什么菜,居然没有半句怨言,还吃得津津有味,要是换了我们,根本不可能,想起平时里总对妈妈做的菜挑三拣四,我们真是有愧啊!我知道你们连每人拥有一本字典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因为你们一个班级才拥有一本字典,而看看我们,看完一本课外书就扔了,有的甚至买过来连看都没看就扔了。你们十分坚强,从小就担负挑柴、洗衣、做饭等家务活,你们常常要挑比自己体重还重的东西,你们却一点也不抱怨,只是尽力地挑着,看看我们这些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干活,最多也是扫扫地,还在一旁叫苦连天,以前当家长说我们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我们一直不懂,现在我看到了你们的生活,才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更揪心的画面,几个孩子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走着,据一些爱心人士的报导,你们从家上学要走二、三个小时,时间长不说,加上山路弯弯曲曲,非常难走,要是有时不小心脚下一打滑,从山路上摔下来,会闹出人命的,你们却从来不害怕,真是太勇敢了。再想想我,从家里到学校只是二、三分钟的路程,还要家长接送,连这几步路都懒得走,唉,真是太不应该了。
看完这个视频,我想对你们说:“加油!不要放弃!现在我们国家主席正在提议西部大开发,很快你们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在这幸福来临之前,我们会帮助你们的,我们会给你们捐书、捐款、捐学习用具,我相信,也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你们的,用不了多久,你们也会过上幸福生活的,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请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会全力以赴帮助你们的。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祝你:
身体健康,天天向上!
你未曾蒙面的朋友
罗玮豪
2017.2.17
第四篇:五下第一单元习作
一、清词丽句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白里透红
虎头虎脑
热情好客
心灵手巧
开朗大方
天资聪明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锲而不舍
勤学苦练
书声琅琅
互帮互学
彬彬有礼
名列前茅
谈笑风生
兴致勃勃
争先恐后
摇曳多姿
别具一格
溪水淙淙
悦耳动听
风景宜人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万点金光
天水相接
迫不及待
万水千山
同甘共苦
诚心诚意
微不足道
二、写信格式
书信的基本格式:开头顶格写称呼,打上冒号;换行空两格写问候语;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正文结束后,换行写祝颂语;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姓名和写信日期。
三、写作方法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们所在的学校情况作一介绍,把自己所在的班级及自己学习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对方了解你,增强双方的亲近感。如在信中写道:“我是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我们学校是安徽省实验学校,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名声。我们的校园很美,如果你能到我们学校做客,相信你一定会被我们美丽的校园所吸引。我所在的五(2)班在学校的北教学楼,走进教室,你一定会有一种走进家的感觉„„”这样的介绍让读者感到亲切、坦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为了能让对方了解你的情况,为了缩短你和收信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对方愿意接近你,和你成为好朋友,有必要向对方敞开心扉,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如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你的小书房,介绍你们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介绍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疼爱你的等等。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开心宝,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让对方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可以从自己的个性爱好介绍入手,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个性爱好,这也是表明你愿意和对方成为知心朋友的一种积极的姿态,对方一定乐意接受你的,一定愿意和你成为知心朋友。如一位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对同学总是热情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座不小心把我新买的文具盒弄到地上,文具盒还跌掉了还大一块漆。当时他显得十分紧张,生怕我责怪他,让他赔。而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跌破了,最多回家让爸爸帮忙用漆补上。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爸爸补成,每次他看到我的文具盒上的伤疤时,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我还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叫我“小博士”。„„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学生,对方可能非常想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因为他一定乐于和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交往。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坦诚地介绍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真诚地希望对方能够向自己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比如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学习勤奋但不够聪明的学生,在学习上我尽力地做到认真、努力,可就是不能名列前茅。为此,爸爸妈妈经常为我着急。不知怎的,一到大考我就紧张,一紧张就发挥不好。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我改掉这个毛病”。
(五)介绍自己的美好家园
把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以及自然景观介绍给对方,让对方也爱上你的家乡,更能增强双方的情谊。
(六)你写的活动想法、建议,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以便于活动的开展。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
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范文
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金佳怡:
你好!
近来学习好吗?你们那儿的天气热不热?很高兴写信你,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但我似乎想象到你们那儿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次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大家了解你们那儿的情况,十分动情地介绍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我们很受感动,十分钦佩你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开头就表达了钦佩之情,拉近了和对方的距离)
我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公主,也是家里的开心宝。家里再有不开心的事,只要我一出马,立刻就会阴转多云,多云转晴。我的眼睛比较大,又是双眼皮,妈妈经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的眼睛像她,可惜因为自己用眼不注意,如今已经戴上了眼镜。我可喜欢看书了,从最初的童话,到现在的各种名著„„当然电影、电视也是我必不可少的爱好。(语句十分生动、形象,抓住了自己的少主要特征来介绍)
最近我有一些苦恼: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总是叫我的外号,虽然他们并不是恶意的,但我还是很伤心。告诉老师,告诉家长,都没有奏效。唉!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你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
我们芜湖很美。赭山公园是我常去的一所公园,赭山公园的山上到处都是一棵棵翠绿 的树。镜湖真得像一面镜子一般,倒映着天上的朵朵白云,一阵风吹来,镜湖的湖面上碧 波荡漾,湖边垂柳的也仿佛在舞蹈着,一根根枝条垂在了湖面上„„镜湖很美吧?有机会一定要来哦!(简略地介绍了家乡风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 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水到渠成,交代本次通信的目的)
就写到这儿吧,我还要做作业呢,你要写信哦!
祝你 学习进 步!
等你回信的戴文翼
2006年2月25日 西部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叫王若灵,我是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五(2)班的学生。我非常开朗,我喜欢游泳、看书、听音乐。我非常荣幸能和你们的学校组织“手拉手”的活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我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深圳。深圳是一座科技发达的城市,这里的交通非常发达,到处都是高速公路。并且,我们这里的绿化非常好,到处都是树木。我们的城市还拥有音乐厅、会展中心等等„„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我们的城市非常发达,飞机、汽车、火车都和我们深圳连接在一起,所以,去你们那里是非常方便的。我们的学校也非常好,学校有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操场,并且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台电脑和大电视,很好吧!下次你们来我们学校的时候就可以参观了!
我们的校长非常和蔼,也非常注意我们的素质教育。比如我们学校就开展了唱歌.电子琴.黑板画.古筝.竹笛.等艺术活动,让我们的课余生活不象以前一样烦闷,而变得多姿多采。
你们的学习怎么样啊?你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呢?快给我回信吧!我们互相了解,等以后我们来看你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了,好期待啊!你们呢?
祝你们:
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金沙小学:小红
2013年2月26日
经典片段一:我们打算每年和你们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我们将带上全校同学给你们准备的礼物看望你们,还要体验一下你们的家庭生活。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家里做客。到时,我们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的书给你们,还要带你们到我们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游玩„„
看了我们的计划,你觉得可行吗?如果你愿意,请尽快给我们写信。
经典片段二: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
经典片段三:你学习成绩怎么样?我听说你的家乡——内蒙古是个以蓄牧业为主的美丽的地方。
我从书上看到你们那里有辽阔的大草原,还有碧绿的小丘,虽然你们那儿风景美丽,可是由于缺水干燥,地广人稀,你们分散居住,所以上学时要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要是遇到风雪,你们上学的路更加艰巨。
我们班最近开展了一次“手拉手”互动活动。我准备送你一些生活用品,虽然是杯水车薪也表达了我的心意。
噢,朋友!我多想到你的家乡吃手抓羊肉、奶豆腐,喝奶茶、骑上大马,感受大草原的乐趣,盼早日回信。
第五篇:二年级课外成语故事
二年级课外成语故事(20篇)
画龙点睛
张僧繇(you)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一叶障目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诉说了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天衣无缝
古时候,有一个叫郭翰的年青人,他的长相很英俊,而且也很有才华。有一个夏天的夜晚,他在院子里的树下乘凉,忽然间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凉风中并且带有一股香气。他抬起头四处寻找,看见了一位美丽的仙女正从天上慢慢飘落下来。郭翰很惊讶,于是就问这位仙女:‚请问姑娘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做甚么?‛仙女回答:‚我是天上的织女,想到凡间游玩一下。‛
郭翰发现她的衣服非常漂亮,而且全身上下一条衣缝都没有。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又问:‚您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啊?‛织女笑着回答:‚这有甚么可奇怪的,我穿的不是凡间的衣服,而是天上的衣服,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做成的,怎么会有衣缝呢?‛后人就用天衣无缝来称赞那些完美无缺的事物。
天衣无缝 :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一点儿破绽。
对牛弹琴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很会弹琴。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一天,公明仪在郊外游玩时,看到了一头牛。他想:大家都赞扬他的琴技,不如我给牛也弹一曲吧!给牛弹奏了一曲古雅的曲子,牛埋头吃草不理他。他又弹奏了一曲欢快的曲子,牛依然埋头吃草不理他。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结果牛还是不理会他。公明仪非常失望,开始怀疑自己的琴技。路人说:‚不是你弹的琴不好,而是牛根本听不懂啊!‛
对牛弹琴 :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世外桃源
晋朝的大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内容是描写晋朝湖南武陵有一个捕鱼人所遇到的奇事:
有一天,这个渔夫驾着小船,溯河而上。他不知划了多远,忽然发现在河岸青翠的草地旁,有一片开满了艳丽花朵的桃花林。由于他从未看到过这么美的景色,不由看得呆了。
接着,他又继续向前划,不久看到前面有一座小山,在山腰处有一个小洞口,渔夫好奇地下了船,从那洞口爬进去,想看个究竟。他刚进入洞口时,里面又狭又窄,十分阴暗,可是大约走了十几步后,道路忽然宽阔起来,并且在山洞的尽头,有一片平坦的土地。
他来到里面,只见一排排房屋十分整齐,房前屋后,有很多桑树和竹子;肥沃的田野里,种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而田中的道路,东西南北交错着,四通八达。田野里有不少耕作的人,老人和孩子们各得其乐。当那些人见到渔夫时,起初都感到很惊奇,但不一会儿就很热情地和他闲谈。这些人告诉渔夫说,他们的祖先原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战乱,才率领村人隐居到这里来的。渔夫把朝代的变更告诉他们,他们听了都十分惊异。
几天后,渔夫在接受村人的热情招待以后,依依不舍地跟大伙告辞,临走前,村里人对他:‚不要向外面的人说起我们这里。‛渔夫同意了。可是他回去以后,仍把这件奇遇报告了太守,太守派人和他一起沿着原路去找,但却怎么也找不着了。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人见过这处桃花源了。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水中捞月
孙悟空想超脱生死轮回,便穿大洲、过大洋到处去寻找。最后拜在菩提祖师门下,每日和师兄弟们学经论道,扫地锄园,不觉过了六、七年。
一日,祖师问悟空:"你想学什么?‛悟空说:‚但凭尊祖教诲。‛
祖师问:‚教你请仙扶鸾、趋吉避凶,如何?‛悟空问:‚可得长生么?‛祖师说:‚不能!‛悟空说:‚不学!不学!‛
祖师问:‚教你看经念佛、朝真降圣,如何?‛悟空问:‚可得长生吗?‛祖师说:‚不能!‛悟空说:‚不学!不学!‛
祖师问:‚教你守谷无为、打坐持斋,如何?‛悟空问:‚可得长生么?‛祖师说:‚不能!‛悟空说:‚不学!不学!‛
祖师问:‚教你采阴补阳、打鼎炼丹,如何?‛悟空问:‚也得长生么?‛祖师说:‚如想长生,却如同‘水中捞月’。‛悟空问:‚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说:‚月亮在天空中,水中只有月亮的影子,虽然看得见,只是无法去捞,到底只能是空想罢了。‛悟空说:‚也不学!不学!‛
祖师看悟空意志坚定,就把长生不老的方法传给了悟空。
水中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画蛇添足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倒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螳臂挡车
春秋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有一次坐着车子出去打猎,忽见路旁有一只小小的虫子,伸出两条臂膀似的前腿,要想来阻挡前进中的车轮。庄公问驾车的人:‚这是一只什么虫子?‛驾车的人答道:‚这是一只螳螂,它见车子来了,不知赶快退避,却还要来阻挡,真是不自量力!‛庄公笑道:‚好一个出色的勇士,我们别伤害它吧!‛说着,就叫驾车的人车子靠边,让开它,从路旁走过去。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说庄公敬爱勇士。便有好多勇敢的武士,纷纷来投奔他。
螳臂挡车 :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前进的车子。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
百步穿杨
春秋战国,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东施效颦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言谈微笑,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稍用淡妆,身着衣服朴素,但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她实在太美了,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着她。
乡下有一个丑女人,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可用扭捏作态一词形容。结果,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和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
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叫狙公,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栗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
朝三暮四:用来指玩弄诈术欺骗人,现在多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一箭双雕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国王为了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厥可汗摄图。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摄图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突厥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钱。只听得‚格勒勒‛—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好!‛大家齐声喝彩。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一箭双雕: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发一枝箭就射中两只大鸟,原形容箭术高超。现在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杀鸡儆(jǐng)猴
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耍猴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luó)打鼓。公鸡吓呆了,耍猴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耍猴人的指令。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chéng)罚(fǎ)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自相矛盾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传说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卖矛和盾。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货,他先举起盾向人们夸口道:‚你们看,我的盾是世上最坚固的盾,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接着又举起他的矛,向人吹嘘说:‚你们再看看我的矛,它锋利无比,无坚不摧,无论多么坚硬的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围观的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很好笑,人群中有人问道:‚依你的说法,你的矛无论怎样坚硬的盾都能刺穿,而你的盾又是无论多么锋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穿。那就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吧,看看结果怎么样?‛
卖兵器的人听了张口结舌,无从回答,只好拿着矛和盾走了。
自相矛盾: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做事、说话前后自相抵触。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他积攒(zǎn)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nǎo),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cún)放在哪里才安全。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tuǒ)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他捧着银子,冥(míng)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的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 了一个办法。他回到屋里,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他出去把纸贴在坑边的墙上。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 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就在张三回屋睡觉时,王二去了屋后,借着月光,看到墙角上贴着纸条,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王二一切都明白了。他轻手轻脚地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见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高兴极了,但又害怕了起来。他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于是,他也灵机一动,自作聪明,拿起笔,在纸上写了‚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也贴在坑边的墙角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此地无银三百两:本来的意思是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由于做事愚蠢,想隐瞒的事情反而被彻(chè)底暴露。
骑驴找驴
从前有个叫王三的人,想做生意挣大钱。他拿了一笔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集市上。
王三心想:这些小毛驴看上去不错。不如买几头回去。他就问老板:‚ 老板,我想买几头驴回家去卖,能不能赚钱啊?‛老板回答:‚当然能赚钱啦!赚不到钱,你再回来找我!‛
王三听老板这么一说,就痛痛快快地买下了五头小毛驴。王三骑上小毛驴,乐颠颠地往家走。
他一边走一边想:我回家把驴卖了,赚到了钱,家里人都得佩服我。他一边走一边寻思着:这五头驴能赚……啊?一、二、三、四。怎么只剩下四头驴了?!
他连忙又数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哎?奇怪了!没少啊!是五头驴。刚才我眼花了 明明是一、二、三、四……啊?怎么又少了一头驴?!‛
他急忙又数了一遍:‚一、二、三、四、五。奇怪,是五头啊!哦……只要我骑上驴就会少一头!‛
最后,他想了一下说:‚嗯,算了,我不骑驴了。这样就不会少了!‛
骑驴找驴: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在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空中楼阁
在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层,不要下面两层,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来的。
空中楼阁:指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旷达的胸襟。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及空想。
黔驴技穷
很久以前,在中国贵州没有驴子这种动物,大家都不知道驴子长什么样子。有一天,有一个人从别的地方运了一头驴子到贵州,他把驴子放在山脚下。山里的老虎远远看到驴子在叫,心想:这是哪来的怪物呀!看它的样子好像很厉害,我还是离他远一点比较安全!过了一段时间,老虎看到驴子每天就是走来走去,偶尔叫几声!老虎心里又想:这个家伙个子是很大,不晓得会些什么,我来试试它!老虎就偷偷地走到驴子身边,故意碰了驴子一下。驴子被碰了以后非常生气:‚你干嘛碰我呀!‛说完就举起脚来踢老虎,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没踢中。老虎这才发现:‚这个驴子只会用脚踢人,根本没什么本事嘛!‛于是,老虎就张大嘴要把驴子吃掉,驴子吓得大叫:‚你不要靠过来喔!我会踢人喔!‛老虎大笑说:‚你会的不过就是踢人,我还会吃人呢!‛老虎说完就把驴子给吃到肚子里去了!后来,大家就把这只贵州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事变成‚黔驴之技‛这句成语。另外,也有人把这句成语说成‚黔驴技穷‛。
黔驴技穷:比喻人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返老还童
相传,刘安自年青时代起,就喜好求仙之道。封淮南王以后,更是潜心钻研,四处派人打听却老之术,访寻长生不老之药。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发银须的老汉求见,说是他们有却老之法术,并愿把长生不老之药献给淮南王。刘安一听,知是仙人求见,真是大喜过望,急忙开门迎见,但一见那八个老翁,却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八个老汉一个个白发银须,虽然精神矍铄,但毕竟是老了呀!哪会有什么防老之术呢?
‚你们自己都那样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们有防老之法术呢?这分明是骗人!‛说完,叫守门人把他们撵走。
八个老汉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们年老吗?好吧!那么,再让他仔细地看看我们吧!‛
说着,八个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变成儿童了。已经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复到了儿童时期,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这仅仅是传说故事而已。
返老还童:原指老年人还复到了儿童时代,现在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与活力,精力异常旺盛。